《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04当代世界军事战略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 治》习题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是()A 亚太经合组织B 欧盟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东盟2、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 国际贸易增长缓慢B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C 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减弱3、以下不属于新兴经济体的是()A 巴西B 南非C 日本D 印度4、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非歧视原则B 透明度原则C 公平贸易原则D 贸易保护原则5、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出()A 单极格局B 两极格局C 多极格局D 一超多强格局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 战争与革命B 和平与发展C 冲突与对抗D 贫穷与饥饿7、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经济权益的斗争主要集中在()A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 扩大国际贸易规模C 提高国际金融地位D 增加对外投资8、以下哪个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A 世界银行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联合国D 世界贸易组织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是()A 科技进步B 跨国公司C 市场经济D 贸易自由化10、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属于()A 政治问题B 经济问题C 环境问题D 社会问题二、多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包括()A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B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C 新兴经济体崛起D 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2、影响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有()A 国家利益B 综合国力C 国际组织D 意识形态3、以下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有()A 世界银行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 世界贸易组织D 石油输出国组织4、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包括()A 贫困B 债务C 贸易条件恶化D 生态环境恶化5、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原因包括()A 现有治理体系不能适应新的国际形势B 新兴国家要求增加话语权C 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D 发达国家主导地位受到挑战6、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包括()A 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B 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加快C 国际合作不断加强D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7、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有()A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 加剧了贫富差距C 增加了国际经济风险D 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8、以下关于国际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有()A 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对比及相互关系B 国际政治格局具有相对稳定性C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D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9、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包括()A 自由贸易区B 关税同盟C 共同市场D 经济联盟10、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A 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B 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C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 为解决国际热点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三、简答题1、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经济格局的核心内容是指( )A.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B.各国的经济实力C.世界经济体系D.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2,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3,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内部,各国投票权力大小均实行( ) A.按各国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比例的原则B.按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多少决定的原则C.按资金份额多少决定的原则D.按各国自愿认购资金份额的原则4,战后新殖民主义政策的突出表现是( )A.马歇尔计划 B.印巴分治C.“第四点计划” D.洛美协定5,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于( )A.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 B.肯尼迪政府时期C.尼克松政府时期 D. 克林顿政府时期6,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跨国公司的经营目标是( )A.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B.推动经济全球化C. 促进各国经济合作D. 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西化、分化。
7,以建立没有贸易壁垒的世界市场为宗旨的是( )A.欧洲自由贸易区 B.世界银行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8,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是( )A.超国家一体化组织 B.关税同盟C.自由贸易区 D. 地区经济论坛9,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A.1960 年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B.1968 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C.1971 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D.1973 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10,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A. 有一定联系,但从长远看是相互对立的B.有一定矛盾,但从长远看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C.无矛盾,完全一致D.无联系,平行发展11,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在 ( )A.战后初期 B.60 年代C.70 年代 D.80 年代1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 )A.民族分裂主义 B.极端主义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新干涉主义13,20世纪90 年代初的世界政治格局转换的最鲜明特点是( ) A.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后发生的B.美国战胜苏联的结果C.在和平条件下苏联一极的崩溃D.多极格局已在旧格局中发育成熟14,战后导致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是 ( )A.维也纳体系 B.威斯特伐利亚秩序C.凡尔赛—华盛顿秩序 D.雅尔塔体制15,冷战结束以来,大国之间经常建立“伙伴关系”,这种关系是( ) A.结盟关系 B.军事集团关系C.对立关系 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的关系16,两极格局终结,世界进入格局转换的新时期,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巨大影响B.作为两极格局基础的雅尔塔体制不得人心C.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发展成为国际主要潮流D.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消长和力量对比的改变17,导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的主要原因是( )A.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B.1955年5月5日联邦德国正式加入北约C.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1954年越南人民开展抗法战争18,“和平演变”战略的提出者是( )A.杜勒斯 B.肯尼迪 c.尼克松 D.杜鲁门19,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瑞典20,1969年联邦德国政府提出的“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A.改善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B.加强同日本的经济合作关系C.调解同中东国家的关系D.发展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21,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的态势是( )A,苏联采取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B.美苏互有攻守C. 美国采取攻势,苏联处于守势D. 美苏关系全面缓和22,以下重要事件中直接导致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有( )A.苏联全面改革 B. 两德统一C.欧洲联盟建立 D.美国提出“超越遏制”战略23,国家间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的主要基础是( )A. 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相近B.政治经济制度基本相同C.相互尊重领土完整、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D.经济相互依赖24,冷战后世界政治发展趋势的最基本的特点是( )A.社会主义国家力量遭到很大削弱B.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C.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和控制能力在日益下降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发展25,当今世界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是()A.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C.建立国际新秩序D.和平与发展26,国际旧秩序的主要特征是 ( )A.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B.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C.穷国越来越穷,富国愈来愈富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统治地位27,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 D.所有国家一律平等28,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29,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C.求同存异 D.不干涉内政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主要发生在()A.欧洲B.社会主义国家之间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D.亚非拉地区31,当今世界存在的发展问题,其核心是()A.西方国家的发展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C.东方国家的发展D.发达国家的发展32,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前提是()A.各国平等裁军B.不干涉内政C.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D.保持强大的国防实力33,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战略是( )A.和平战略 B.解放战略C.遏制战略 D.缓和战略34,美国最先提出遏制战略理论的是( )A.亨利·基辛格 B.兹·布热津斯基C.乔治·凯南 D.卡尔·多伊奇35,美国最早正式提出“人权外交”的是( D )A.杜鲁门政府 B.尼克松政府C.里根政府 D.卡特政府36,西方国家中提出并推行“新东方政策”的是 ( )A.美国肯尼迪政府 B.日本田中角荣政府C.法国戴高乐政府 D.西德勃兰特政府37,提出“多边自主外交”方针的是( C )A.英国撒切尔政府 B.法国戴高乐政府C.日本田中角荣政府 D.西德科尔政府38,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A.布鲁塞尔条约 B.罗马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阿姆斯特丹条约39,突出表明西欧对南北问题采取较为开明立场的是()A.福田主义 B.洛美协定C.赫尔辛基最后文件 D.第四点计划40,1989年美国布什政府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其核心内容是()A.放弃对苏联的军事遏制,停止核军备竞赛B.扩大自由国家大家庭,把苏联势力推回本土C.以实力为后盾,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D.把苏联和东欧国家纳入西方社会体系41,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战略是()A.超越遏制战略 B.世界新秩序战略C.接触战略 D.参与和扩展战略42,1982年中曾根内阁对日本外交战略作了重要调整,明确提出()A.谋求政治大国战略 B.有限推回战略C.世界秩序战略D.综合安全保障战略43,提出“三和路线”的苏共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44,苏联解体的时间是 ( C )A.1990 年 12 月 B.1991 年 8 月C.1991 年 12 月 D.1992 年 2 月45,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所推行的政治路线是 ( )A.公开性、民主化和多元化 B.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C.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全面完善社会主义46,影响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人权问题 B.最惠国待遇问题C.知识产权问题 D.台湾问题47,周恩来提出的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最早是在( )A.开罗会议 B.雅加达会议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48,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 )A.1960 年 15 届联合国大会 B.1965 年 20 届联合国大会C.1971 年 26 届联合国大会 D.1974 年 29 届联合国大会49,西方大国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是 ( )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50,中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B.永远不称霸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建立互信、发展合作51,中苏宣布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实现关系正常化是在()A.斯大林时期B.戈尔巴乔夫时期C.赫鲁晓夫时期 D.普京时期52,80年代中期,中国适时地调整了外交政策,改变了()A.“一边倒”方针 B.反对帝、修、反的方针C.“另起炉灶”方针 D.“一条线”方针二、多项选择题:1,战后西方国家采取的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主要措施是( ) A.194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1947年推出“马歇尔计划”C.1949年11月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D.1951年8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巴特尔法案”2,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下列内容( )A 《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协定书》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C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D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E 《欧洲复兴方案》3,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的主要措施( )A.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B.提出“莫洛托夫计划”C.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签订一系列双边的友好互助条约D.成立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4,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的主要变化是()A.美国经济优势的相对削弱B.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C.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兴起D.苏联成为世界经济大国E.西欧、日本崛起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5,“马歇尔计划”的主要意图是( )A.通过援助西欧,加强反共的力量B.试图控制包括苏联在内的欧洲国家的经济C.为美国的过剩产品和资本寻找国外市场D.加强资本主义世界之间的经济联系6,根据《罗马条约》建立的欧洲一体化机构有(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煤钢共同体E.欧洲联盟7,亚太经合组织独特的合作方式表现为( )A.承认多样性 B.强调协商一致C.强调自主自愿 D.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策E.强调灵活渐进8,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基本原则有( ABCDE )A.透明度原则 B.最惠国待遇原则C.无歧视待遇原则 D.国民待遇原则E.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9,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点在于( )A.争夺人才 B.发展战略武器C.维护经济安全 D.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E.进行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10,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C.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的经济主权D.客观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E.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1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 ( )A.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B.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C.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D.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E.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知识经济迅速兴起1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凭借其巨大的经济优势来夺取世界经济霸权,采取的措施有( )A.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B.在国际贸易领域,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C.通过经济援助,实现其对西欧、日本经济上的控制D.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在经济上控制不发达的受援国E.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13,知识经济的特点主要有( )A.智力型经济 B.信息化经济C.创新型经济 D.主要产业支柱是制造业E,是一种资源经济14,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促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B.引发了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C. 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加剧了国际经济竞争E.科学技术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15,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是( )A.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B.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C.苏美两极经济格局D.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E.美国一家独霸世界经济16, 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地位衰落的是 ( )A.1971 年,美国政府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B.1971 年和 1973 年美国两次宣布美元贬值C.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宣告垮台,出现了浮动汇率制D.马克和日元成为国际货币E.美国由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变成世界上最大债务国17, 90 年代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是( )A.大国之间纷纷建立各种伙伴关系B.不对抗C.不针对第三国D.首脑外交空前活跃E.不结盟18,联合国的宗旨是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B.协调各国行动C.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D. 促进国际合作E.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9,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 ( )A.世界政治在多极化趋势中曲折发展B.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C.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D.国际局势总体缓和、局部动荡E.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20,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 ( )A.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B.世界经济格局制约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充当主角的国家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D.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国军事力量的强弱E.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21,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上,我国的立场是 ( )A.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B.要有确凿证据和具体的目标,避免伤及无辜C.发挥安理会的核心作用D.要考虑世界和平发展的长远利益E.应优先打击宗教极端势力22,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 )A.苏联的解体B.美国霸权的衰落C.东欧的剧变D.德国的统一E.华约的解散23,当前,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这主要表现在 ( )A.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升降,从而影响到世界政治的发展B.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实现的结果往往导致政府的更迭,从而对世界政治发展产生影响C.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D.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E.经济安全成为一国安全的核心和基础24,当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世界和平造成的威胁正在加大,非传统安全因素指的是( )A.恐怖主义B. 计算机网络犯罪C.金融犯罪D.环境问题E.难民问题25,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主要表现有 ( )A.美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但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B.俄罗斯国力虽削弱,但仍是一个具有巨大潜能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应低估C.欧盟和日本凭借巨大经济实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E.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成为制约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26,雅尔塔体制的形成()A.体现了少数大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宰B.打破了世界殖民主义的体系C.标志着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开始D.奠定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基础E.改变了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27,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确立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分区占领德国的原则B.决定组建联合国C.讨论关于波兰边界的划分问题,通过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D.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E.讨论有关对日作战的问题28,两极格局的重要特点有( )A.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B.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C.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对抗和局部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D.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E. 文化上表现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29,联合国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推动核军控和裁军礼貌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C.建立世界政府 D.推动非殖民化E. 解决世界的民族、宗教冲突30,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特点( ) A.多极格局已经形成B.多极化是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定势C.多极化正朝着牵制、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D.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错综复杂的过程E.多极化在全球及地区、在各个领域都有发展31,当前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主要表现在(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强C.局部冲突和战争趋向缓和D.和平解决争端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E.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占据主导地位32,冷战思维的要素是( )A.以瓦解对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为出发点和归宿B.以争夺世界政治的控制权为重点C.以地缘政治战略作为出发点D.国家利益高于一切E.以实现单极世界为目标33,霸权主义的主要表现是( )A.自诩本国社会制度最优越,强迫别国接受本国的制度和意识形态B.任意干涉别国内政C.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到处侵略和颠覆其他国家D.以反倾销为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34,中国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因为()A.它是一个既简明又比较完整的体系,有很强的科学性B.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为基础C.多极化的趋势和多样化的世界决定了国际新秩序只能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D.它已经得到广泛的国际认可E.它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35,美国的“国际新秩序”的内涵包括 ( )A.由美国充当世界的领袖B.以美国军事力量为后盾,建立美国领导下的集体安全体系C.建立美、日、欧三极主导的世界新秩序D.以美国的价值观为基础E.确立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3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包括 ( )A.世界银行B.西方八国集团C.世界贸易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E.七十七国集团37, 90 年代以来,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战略采取的措施是 ( )A.积极争取建立以日、美、欧三极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B.极力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C.立足亚太,逐步确立与美、欧抗衡的势力范围D.进一步扩充军事实力,加强海外军事活动E.重视发展同东盟、中国的关系,加强与俄罗斯的对话38, 20 世纪 60 年代初法国在外交上推行戴高乐主义,主要做法是( )A.反对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B.改善同苏联、东欧的关系C.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D.争取实现法德合作E.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扩张39, 20 世纪 70 年代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执政后,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包括( )A.巩固与西方国家结盟的同时,争取与东方国家达成谅解B.承认战后欧洲各国的现有边界C.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D.努力改善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E.放弃谋求德国的统一,主张两德并存40,几十年来西欧经济一体化取得重要成就,主要有( )A.成立关税同盟B.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C.建立欧洲货币体系D.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E.实行统一货币——欧元4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是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 )A.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B.社会生产领域进行了重大调整C.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相互依存的加深和协调D.国内外环境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外部条件E.掠夺第三世界的廉价原材料42,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是 ( ACD )A.万隆会议B.欧佩克的建立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D.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E.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43,1968年苏联纠集了华沙条约成员国的军队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是( ABCE )A.波兰 B.匈牙利 C.民主德国D.南斯拉夫 E.保加利亚44,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走向解体的原因是()A.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B.对外长期搞霸权主义C.车臣分裂主义活动D.总统与议会的尖锐矛盾E.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路线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80年代中期苏联实施的对外战略有()A.斯大林时期积极防御的和平对外战略B.赫鲁晓夫的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为主要内容的对外战略C.勃列日涅夫积极进攻战略“亲西方一边倒”战略D.既面向东方、又面向西方的“双头鹰”战略46,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举措针锋相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A.经互会 B.华约组织 C.欧安会D.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E.共产国际47,确定中美关系原则的三个重要公报是 ( )A.《中美北京联合公报》B.《中美上海联合公报》C.《中美建交联合公报》D.《中美八·一七公报》E.《中美 1997 年联合声明》48,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中央提出的执行和平外交政策中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一边倒 D 另起炉灶E.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4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包括 ( )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E. 和平共处50,在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政府坚持的原则是美国必须( )A. 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B. 停止对中国的经济封锁C. 撤走美国在台湾和台湾海峡的一切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D. 废除美蒋“共同防御条约”E. 停止对中国的颠覆活动和“和平演变”政策51,中国共产党处理党际关系的准则是( )A.独立自主B.完全平等C.互相尊重D.互不侵犯E.互不干涉内部事务5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含义是 ( )A. 对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B. 不屈从于任何外来的压力C. 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D. 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E. 积极开发多边外交活动,与所有国家发展全面合作53,中国处理面向 21 世纪的中美关系的指导方针是 ( )A.坚持用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来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B.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C.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D.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精神正确处理两国间的分歧E.妥善处理台湾问题54,在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是()A.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派驻重兵B.苏联必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C.苏联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D.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E.苏联与美国有战略关系[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 2.B 3.C 4.C 5.C 6.A 7.D 8.D 9.D10.B11.C 12.C 13.C 14.D 15.D 16.D 17.B 18.A 19.B20.A21.A 22.B 23.C 24.B 25.D 26.A 27.B 28.B 29.C30.D31.B 32.C 33.C 34.C 35.D 36.D 37.C 38.C 39.B40.D41.D 42.A 43.B 44.C 45.C 46.D 47.C 48.C 49.B50.C51.B 52.D二、多选题:1.CD 2.ABC 3.ABC 4.ACDE5.6.AC 7.ABCE 8.ABCDE 9.ACDE 10.ABCDE 11.ABCDE 12.ABCDE 13.ABC 14.ABCDE 15.ABD 16.ABCDE 17.ABCE 18.ABCD 19.ABCDE 20.ABC 21.ABCD 22.ABCD 23.ABCDE 24.ABCDE 25.ABCDE 26.ABE 27.ABCE 28.ABCD 29.ABD30.BCDE31.ABCD 32.AB 33.ABC 34.ABCDE 35.ABDE 36.ABCD37.ABCDE38.ABCD 39.ABCD 40.ABCDE 41.ABCDE 42.ACD 43.ABCE44.ABE45.ABC 46.ABD 47.BCD 48.CDE 49.ABCDE 50.ACD51.ABCD52.ABCD 53.ABCDE 54.ACD《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参考题(名词解释部分)1,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与国家集团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共同运动的经济有机整体,也是在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范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与其相适应的国际交换关系的总和。
电大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网上作业一至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判断1.精神文明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 正确 )2.《京都议定书》首次确定了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具体指标,区分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义务。
(错误)3.迄今为止,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错误)4.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意味着先进的国家发展迟缓,而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力量对比状况。
( 正确 )5.冷战相对热战而言,是指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政策和行为( 正确 )。
6.“尼克松主义”的出台标志美国冷战政策的正式形成。
(错误)7.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终结。
( 正确 )。
8.促进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
(错误)9.维护和平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错误)10.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这是谋求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
( 正确 )。
11.美国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分权学说和制衡理论。
( 正确 ) 12.1992~2001年的十年经济繁荣期,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繁荣期。
( 正确 )13.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尼克松政府在美国实力不济的情况下力图继续保持其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收缩战略。
( 正确 )4.在军事上,克林顿政府提出“塑造”、“反应”和“准备”三位一体的军事安全战略。
( 正确 )15.东欧经济转轨是从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 正确 )16. 1964年1月,英国成为率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
错误17.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开始运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正确8.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债权国。
正确9. 1973年至1985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
错误10.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成为政治大国。
错误二,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1.最基本、最活跃、最普遍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是( C.国家 )2.“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 B.美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3.目前世界上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是( D.欧洲联盟 )4.迄今为止,世界经济运行的基本主体依然是( D.主权国家 ) 5.1998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两国将致力于建立( B. “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6.1996年,俄罗斯与中国建立了( A.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7.“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于( D. 1955年5月)8.欧洲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于( A. 1947年9月 )9.最早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并为之奋斗的国家是( D.广大发展中国家)10.在所有发展问题中,核心问题是(B.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 11.提出“超越遏制”战略的是(B老布什政府)12 美国政党制度是(B两党制)13.美国提出先发制人的国家安全战略的是(D小布什政府)14.1969年,在联邦德国开始全面实施“新东方政策”的是(B勃兰特政府)15.标志欧洲联盟建立的是 ( A 《罗马条约》的正式生效)16.1995年1月1日,随着奥地利、芬兰、瑞典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扩大到 (D15国)17.于1972年访华,与中国签署《日中联合声明》的是 (C田中角荣首相)18.日本与中国恢复邦交关系的时间是(A1972年)19.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的是(B美国)20.1983年7月30日,第一次正式提出日本要做政治大国的是(B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三,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1.按照同国家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的程度,可将国家利益分为( ABE )A.生存利益 B.发展利益 E.国际联系利益2.区域集团化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最为显著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三大区域组织的发展,这三大区域组织包括( ABD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3.世界政治多极化发展的原因包括( ABCE )A.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B.从当今世界政治结构来看,多极化是既定趋势C.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主要脉络是:(1)战后各大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和英美划分势力范用,雅尔塔体制确立;(2)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大集团和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两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两极格局形成:(3)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下岀现动荡、分化和改组:(4) 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格局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美苏激烈争霸:(5)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终结;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3、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答:(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2)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单边主义还很严重(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4)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5)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6)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左因素增加。
4、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I、根源: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决左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疑结构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和主要表现。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1)欧洲一体化:①促进了四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②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③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日本的崛起:①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②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而,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答案全
第一章论述题:1、战后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长期相对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科学技术的创新,世界市场的扩大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
2、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第一个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实施马歇尔计划。
重塑日本经济。
推行“第四点计划”。
建立“巴统。
第二个阶段:7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国的国际贸易地位相对下降。
对外资本输出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苏联经济实力的上升。
发展中国家经济进一步成长壮大。
第三个阶段:90年代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
苏联的衰落和解体。
美国仍是超级大国。
欧洲加速一体化进程。
日本经济长期衰退。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3、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并行发展。
市场经济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
知识经济已现端倪。
第二章主要概念:世界政治格局所谓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形成的结构和态势。
冷战思维冷战是两国或两个国家集团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的总称。
特指二战后东西方之间尤其是美苏之间的对抗状态。
强权政治指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利用其经济、军事实力,强迫其他国家服从其统治,听从其指挥。
思考题: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世界政治格局自50年代形成以来,不断发展演变。
其总的趋势就是由美苏的两极对抗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其中有三条主线:一是美国和苏联争霸。
二是西欧和日本的兴起。
三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不断发展壮大。
2、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趋势是怎样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一个消失了,两极格局终结。
此后,世界政治呈现出新的特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经历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地区性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平时作业4(含答案)-推荐下载
2、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C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B.同发达国家发展加强经济合作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以联合国外交为中心
3、“一国两制”这一方针最早提出是考虑如何解决( A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世界各国遗留的国家统一问题
4、当今世界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是( D ) A.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B. B.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 C.建立国际新秩序 D.和平与发展
3Leabharlann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业1-4答案(简答
作业一简答1.为什么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P82答:这是因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对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高度概括。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被广大发展中国家广泛接受和赞同,也为一些发达国家所接受。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行之有效,它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本质上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和自主权力的,是对几个世纪以来的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否定,是一项崭新的国际准则。
2.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影响增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56-58答:主要表现在:第一,国际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竞争。
第二,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首要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往往决定政府和领导人的更替,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
第三,经济手段日益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重要手段。
第四,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第五,经济外交成为各国外交的主要内容。
论述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哪些表现?P27-28答: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包括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和经济实力水平的不平衡。
增长速度的不平衡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两个以上经济实体之间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动态差别,实力水平的不平衡是指在同一时间两个以上经济实体在规模、水平、实力上的静态差别。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以下表现:(1)不平衡规律在战后突出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
从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到80年代,资本主义内部发展不平衡造成美、日、欧实力对比趋向均衡化,其总体趋势是:美国的经济实力不断相对减弱,西欧、日本的经济实力不断相对增强,三者之间差距逐渐缩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美国科技基础雄厚,高科技占有优势,率先从工业经济走向信息经济,经济增长率同欧、日相比居于领先地位。
日本和欧盟国家则因内部困难较多,经济调整进展相对缓慢。
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不平衡问题更为复杂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平时作业4(含答案)
班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学号行政管理专业姓名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平时作业4 得分第7一8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D)A.“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B.“中间地带”理论C.“第二个中间地带”理论D.“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2、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C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B.同发达国家发展加强经济合作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以联合国外交为中心3、“一国两制”这一方针最早提出是考虑如何解决(A)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世界各国遗留的国家统一问题4、当今世界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是( D )A.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B. B.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C.建立国际新秩序D.和平与发展5、当前建立国际新秩序应当强调(ABCDEF)A.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B.和平解决国际争端C.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安理会的权威D.树立新安全观E.改革现有的国际经济体制F.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一边倒:即倒向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进步、民主力量一边,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维护世界和平,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2、国家利益:是指满足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3、国际秩序: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家组织等。
4、时代主题: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
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第一,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揭开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崭新篇章第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为维护国家主权顶住美苏两国压力。
第三,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侧重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第四,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第五,20世纪90年代以来,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套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及答案2011-7-5 15:17提问者:|浏览次数:2857次推荐答案2011-7-12 01:07《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B 2、D 3、A 4、C 5、B 6、C 7、B 8、D 9、C 10、B1、(B)是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A.各国军事力量的支撑B.各国经济的发展 C .各国政治体制的改革 D.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2、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 D )。
A.维护和平B.解决贫困C.调整大国关系D.促进发展3、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A)。
A.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B.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模式C.社会市场经济模式D.以上三种都不是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C)。
A. 遵循实行议会领导B. 遵循政党领导C. 遵循三权分立、相互制衡D.遵循总统领导5、现代资产阶级议会制的鼻祖是(B)。
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芬兰6、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核心是(C)。
A.主张国家全面干预B. 主张政府和市场之间建立一种契约C.维护资产阶级的个人自由D. 维护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7、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改革浪潮是在(B)。
A.20世纪50到60年代初B.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C.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8、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D)。
A.维护世界和平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独立自主9、(C)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世界经济从美国独霸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
A.西方七国首脑会议B.华沙会议C.西方六国首脑会议D.万隆会议10、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所建立的科学基础是(B)。
A.经典力学B.电磁学说C.基因论D.相对论二、多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ABD 2、BE 3、ACE 4、CD 5、ABCDE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ABD )特点。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章节题库(1-4章)【圣才出品】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章节题库(1-4章)【圣才出品】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一、选择题1.[单选题]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马歇尔计划提出D.北约、华约成立【答案】B【解析】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公开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是美国主要的敌人,宣称美国要“遏制”苏联的“扩张”,同苏联展开全面的对抗。
后来人们把这一政策称作“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2.[单选题]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答案】D【解析】雅尔塔体制(或称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就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3.[单选题]在战后初期,美国对不发达国家推行“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通过技术、经济援助等形式,来实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渗透与控制。
这一计划又称:()。
A.“马歇尔计划”B.“道奇路线”C.“第四点计划”D.“杜鲁门主义”【答案】C【解析】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行动计划,包括支持联合国、战后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援助自由世界抵御侵略、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
他着重阐述了第四点,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称为“第四点计划”,又称“开发落后区域计划”。
这是一项利用美国先进的科学和发达的工业来改进和发展不发达地区的新计划。
其实质是利用援助的方式来控制不发达国家,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政策。
4.[单选题]1983年,为与苏联争霸,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计划,拉开了新一轮世界科技战的序幕。
这一计划是:()。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B.“星球大战”计划C.“尤利卡”计划D.“863”计划【答案】B【解析】进入80年代,苏联经济恶化,科技滞后,军备包袱沉重,处境困难。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当代世界政治)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当代世界政治)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两极到多极化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分为:第一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发展与演变;第三个时期,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①世界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②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明朗,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也在酝酿之中,美、英、苏三国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战时的第二次首脑会议。
正是这次“三巨头”会议,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战后两极格局基本是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联合国的建立既是雅尔塔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b.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反苏演说。
它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张同苏联展开全面对抗,“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c.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其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振兴经济,从政治和军事上控制西欧,进一步实现同西欧结盟,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d.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比、荷、卢、丹、挪、冰、葡、意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与和平的旗号,实际上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它的成立加剧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冷战局面。
e.1949年1月,杜鲁门在其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行动计划。
其中,“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利用援助的方式来控制不发达国家,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政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
第一章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是根据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的发展变化而得出的。
依据如下1.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2.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各国联系日益密切 3.世界强国的军事相互制约使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降低二,如何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1.保持世界总体和平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2.谋求发展进一步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重心3.合作共赢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三.如何理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和平与发展仍面对许多难题与挑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霸权主义,强权政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2.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增长动力仍然不足 3.地区热点和局部动荡此起彼伏。
4.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所以我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第二章如何认识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1.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生产力与生关系的矛盾,这一矛盾中,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科学技术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是第一生产力。
3.资本的扩张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资本的扩张意味着生产关系的扩大与加深,处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4.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体制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反映,对不适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有利于完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从而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二.如何认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答:1.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生产全球化 2.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3.新科技革命影响深远4.新兴经济体地位上升三.如何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关系?答:(一)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机遇:(1)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有利于中国更好利用外部资源和全球市场③有利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挑战:(1)经济增长动力减弱。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
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所形成的世界格局。
其特点主要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3、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4、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5、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多极化趋势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势力.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多极化趋势中经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升高.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1、如何认识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一)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分工明显,国际两级分化,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规模加速扩展、模式加速创新(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2、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各章选择题及答案
《各章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主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 B )A. 战争与动荡B. 和平与发展C. 对话与合作D. 互利与共赢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主题是。
(A)A. 战争与革命B. 竞争与合作C. 和平与发展D. 对话与交流3、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什么?(C)A. 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 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C.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 加强国际干预4、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条件是。
(D)A. 生活条件的改善B. 经济总量的提高C. 资源有效地利用D. 信息技术的推动5、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B)A. 发达国家的发展B.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C. 东方国家的发展D. 西方国家的发展6、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冷战思维的实质是什么?(B)A. 恢复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B. 曲解对方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争夺世界政治控制权C. 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D. 加强军事同盟,强化国际干预7、谋求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B)A. 加速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B. 推动南北对话C. 加强南南合作D.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8、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什么?(D)A. 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B. 世界各国主权平等的原则C. 尊重各国国情、求同存异的原则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2002年8月,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议的宗旨是什么?(C)A. 为了人类的未来B. 贯彻《21世纪议程》C. 拯救地球,重在行动D. 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10、中国的GDP居世界第( A )位。
A. 第三位B. 第四位C. 第七位D. 第九位11、中国是世界第( A )大新兴市场。
A. 第一大B. 第二大C. 第三大D. 第四大12、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有( B )个。
A. 49个B. 53个C. 36个D. 21个13、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是谁首先提出来的?(B)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14、什么是当今各国的战略中心?( B )A. 和平问题B. 发展问题C. 国内稳定D. 民主政治问题15、世界上地理范围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 D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章试题及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章试题及答案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中国家,也被称为第三世界、民族独立国家或南方国家。
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章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四章试题第四章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政治一、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由亚非发起独立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万隆会议C,日内瓦会议 D,卢萨卡会议 E,贸发会议2、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著名原则是( )A,和平共处 B,平等互利C,求同存异 D,不干涉内政 E,独立自主3、南南合作的主要机构是( )A,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B,石油输出国组织C,南方首脑会议 D,七十七国集团 E,西非经济共同体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长期困扰世界的中东问题,其核心是( )A,宗教问题 B,水源问题C,石油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E,民族问题5,促进人类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根本问题,而发展问题的核心是A,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C,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D,占世界产值多数的少数大国的发展E,全球经济的发展6,第三世界崛起的里程碑是( )A,万隆会议 B,欧佩克的建立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D,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E,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7,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是( )A,西哈努克 B,卡斯特罗C,铁托 D,尼赫鲁E,纳赛尔8,同欧共体签订《洛美协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包括( )A,非洲国家 B,亚洲国家C,拉丁美洲国家 D,加勒比海地区国家E,太平洋地区国家9,近年来,东盟不顾西方国家的反对与压力,决定接纳吸收的新成员是( )A,文莱 B,越南 C,缅甸D,老挝 E,柬埔寨10,南南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A,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B,它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C,它增强了发展中国家集体自力更生的能力D,它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重要的作用E,它进一步推动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1,南南合作的形式有( )A,进一步加强政治和外交合作 B,建立各种区域性合作组织C,积极开展货币金融合作 D,进行技术合作E,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合作组织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加强贸易合作12,发展中国家的政权模式主要有( )等类型。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版)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5版)课后习题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两极到多极化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分为:第一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发展与演变;第三个时期,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①世界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的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②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明朗,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也在酝酿之中,美、英、苏三国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战时的第二次首脑会议。
正是这次“三巨头”会议,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战后两极格局基本是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联合国的建立既是雅尔塔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b.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邀请,在美国富尔敦发表反苏演说。
它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张同苏联展开全面对抗,“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c.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复兴欧洲”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其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振兴经济,从政治和军事上控制西欧,进一步实现同西欧结盟,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d.1949年4月4日,美、加、英、法、比、荷、卢、丹、挪、冰、葡、意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与和平的旗号,实际上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它的成立加剧了欧洲乃至全球的冷战局面。
e.1949年1月,杜鲁门在其第二任总统就职演说中,提出美国外交方面的四点行动计划。
其中,“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利用援助的方式来控制不发达国家,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政策。
国开2024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考任务1-4及标准答案
2024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考任务1-4及标准答案形考一1.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正确答案:国家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演变经理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战后初期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 1 发展;20实际90年代以来 2 趋势加强。
正确答案:多极化世界经济集团化3.二战以后,美国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
它还通过向方国家提供 1 和 2 来保证美国实际经济霸主地位。
正确答案:1 军事安全网2 经济安全网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以 1 为主要特征,以 2 为核心内容的两极格局。
正确答案:1 东西方冷战对抗2 美苏争霸5.冷战结束后,大国竞争的焦点由冷战时期的 1 转向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核心的 2 。
正确答案:1 军备竞赛2 综合国力竞争6.( )是指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条件。
正确答案: A7.综合国力由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构成,物质力包括:( )正确答案: B8.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为了满足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1947年美国推动23国签署了 ( )。
正确答案: C9.( )是世界经济中一体化程度最高的领域。
正确答案: B10.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美国率先打出( )的帜。
正确答案: D11.当前活跃在国际社会中的世界经济政治行为体主要有:( )正确答案: A B C D E12.国家利益按照同国家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的程度,可将国家利益分为()。
正确答案: A B C13.二战以后,在西欧、北美、亚太形成三大区域组织:( )正确答案: A B D14.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包括( )。
正确答案: A C15.()是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最新最全试题库(选择简答论述含答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经济大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B )A、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B、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C、国际环境的长期相对稳定D、世界贸易的空前扩大2、在战后初期,美国对不发达国家推行“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通过技术、经济援助等形式,来实现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渗透与控制。
这一计划又称:( C )杜鲁门《国会咨文》第四点A、“马歇尔计划”B、“道奇路线”C、“第四点计划”D、“杜鲁门主义”3、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开始于:(B)A、20 世纪 60 年代B、20 世纪 70 年代C、20 世纪 80年代D、20 世纪 90 年代4、欧洲联盟成立于:(C)A、1958 年B、1967 年C、1993 年D、1995 年5、第三世界被称作“失去的十年”是指 20 世纪(C )A、 60 年代B、70 年代C、 80 年代D、90 年代6、按照 APEC 的目标规定,中国与 APEC 其他成员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应该在:( C )A、2010 年B、2015 年C、2020 年D、2025年7、在APEC 发展过程中,确定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标的重要会议是:(A )A、茂物会议(1994 印尼)B、大阪会议C、马尼拉会议D、奥克兰会议8、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D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9、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D )A、1945 年 12 月B、1947 年 10 月C、1986 年 12 月D、1995 年 1 月(正式运行)10、1983 年,为与苏联争霸,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一项计划,拉开了新一轮世界科技战的序幕。
这一计划是:( B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B、“星球大战”计划C、“尤利卡”计划D、“863”计划1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趋势,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 C )A、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B、发展中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12、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最为突出的是调整:( A )A、产业结构B、部门结构C、就业结构D、地区结构13、“三个世界”开始形成是在:( A )A、20 世纪 60 年代B、20 世纪70 年代C、20 世纪 80年代D、20 世纪90 年代14、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A )A、美国B、中国C、加拿大D、德国15、当今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是:(A)A、美国B、德国C、日本D、中国16、当今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是:(C)A、美国B、日本C、中国D、德国17、当今世界最大的债务国是:(A)A、美国B、日本C、中国D、德国18、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 C )A、具有对外宣战权B、直接对国会负责C、直接对选民负责D、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不需经国会批准19、美国总统乔治. 布什执政是代表:( D )奥巴马是共和党人A、自民党B、民主党C、社会党D、共和党20、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执政是代表:(D)菅直人是民主党人,并且是民主党创始人A、民社党B、公明党C、社会党D、自民党21、《日本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 A )A、是日本国的象征B、是日本国国家元首C、可任命经国会提名的最高法院法官D、对政府有一定的监督权22、下列关于美国两党政治制度的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 D )A、两党均有确定的党纲、党章、党徽B、两党均有固定的党员C、党的地方组织隶属党的中央组织D、是两大竞选集团23、在西欧国家中,实行总统制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B )法国现任总统为萨科齐A、德国B、法国C、瑞士D、奥地利24、在西欧国家中,实行委员制的国家是:( C )A、德国B、法国C、瑞士D、奥地利25、在英国政坛长期轮流执政的两个党是:( C )A、民主党和共和党B、激进党和保守党C、保守党和工党D、民主党和社会党26、当今英国首相执政是代表:( C )卡梅伦A、民主党B、共和党C、保守党D、工党27、1986 年,欧共体第三次扩大,成员达到12 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第四章试题一、简答题。
1、世界军事的内涵是什么?答:世界军事是主权国家、国家集团以及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交往中,以维护安全为根本目标,以军事力量为物质基础和手段,以打赢或遏制战争为中心,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生活领域。
2、简要阐述世界军事包含的具体内容。
答:在行为体层次上,它不仅包括各行为体的军事现状和特征。
如武装力量的构成与部署、军事理论与军事战略、军事教育与训练、军事装备与后勤、战争动员与国防科技等,而且包括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之间的复杂多变的互动关系,如兵役、动员、采购等方面的军民结合等。
在国际层次上,它不仅包括各个行为体之间的军事关系现状、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如战争、武装冲突、军备竞赛、军备控制与裁军、军事合作等,而且包括世界军事与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如世界军事格局与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经济格局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当代世界军事已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复杂多元的领域。
3、冷战结束后,世界军事有何特征?答:一方面,美苏直接军事对抗的危险得以解除,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世界军事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另一方面,冷战时期积淀下来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世界许多地区依然存在着局部紧张的因素。
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得到运用,新军事革命全面展开,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军事战略和军备发展方向。
4、世界各国推进新军事变革进程和成就分为哪几种类型?答:四种类型。
一是美国,它启动新军事革命最早,投入最大,进展最快,完成了新军事革命的总体规划,形成了推进新军事革命的一整套方法,实现了一系列军事理论创新,装备了大量信息化武器,加快军队转型和体制调整,形成了较强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在实战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作战经验。
二是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紧跟美国新军事革命的步伐,或追求自主防务,或强化军事合作,积极走向海外,参与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三是俄罗斯,加强对新军事革命和未来战争理论的探索,强化战略核力量的优势,发展具有俄军特色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建立均衡发展的现代化、职业化军队。
四是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自学或不自学地走上新军事革命的道路,调整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推进军队现代化进程,加强在高技术领域的争夺,自行研制或从国外购买高技术武器装备。
5、新型军备竞赛主要表现为哪些层次?答:一是军事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如美俄不断调整军事战略,在军事领域各个重要方面展开竞争,重点是争夺导弹及其防御系统的优势。
二是地区军备竞赛。
在中东,以色列、温和阿拉伯国家和激进阵营之间,为争夺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大量进口武器装备。
6、《反导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反导条约》全称为《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条约共16款,主要规定了美苏双方只能在各自的首都和另一个洲际弹道地下发射井周围建立有限度的反弹道系统。
条约还规定,双方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地的以及陆基机动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
7、新军事变革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答:当前新军事革命,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的越南战争后期,奠基于20世纪80年代。
1979年苏军总参谋长尼古拉.奥加尔科夫敏锐地看到新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可能影响,率先提出“军事技术革命”的概念。
此后,美军反复探索新的军事理论,积极发展多种信息化武器系统,着手改革军队编制体制。
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革命初露端倪。
8、新军事变革产生有哪些动因?答:高新技术的发展是新军事变革产生根本动因。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军事领域始终是科学技术最新成果优先应用的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武器装备的变革。
战略需求是新军事变革产生的内在动力。
军事变革是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在一定技术基础上,战略需求的驱动和战略主体的选择,成为决定军事变革进程和结局的重要因素。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是新军事变革产生的直接催化剂。
局部战争给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带来威胁,客观上对军事理论、军队结构和武器装备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各国普遍认识到,世界军事变革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9、新军事变革的具有哪些特征?答:第一,武器装备发生革命性变化。
新军事革命实质上是以军事信息化为核心,信息技术是新军事革命的支柱技术第二,军事理论尤其是作战理论不断创新。
新军事革命打破军事领域内的保守思维和封闭传统,产生大批军事理论创新成果。
第三,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日益深化。
新军事革命超越了传统的部队编制体制,轻装多能正取代重兵集团,指挥体制由垂直梯形向横宽纵短的扁平化转变,精干、合成、高效成为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
第四,战争形态更加信息化。
新武器装备、新军事理论和新编制体制,促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转变。
第五,非接触、非线性、非对称作战样式出现,非接触、非线性、非对称等“三非”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样式。
10、军事理论创新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答:一是关于信息化时代的战争和战略理论。
二是关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理论,三是关于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有关国家形成了全能军队、职业化军队、系统集成等理论。
11、新军事变革下,编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一是军队规模小型化。
在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的数量、质量和战斗力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质量取代数量而居于主导地位,各国相继缩小军队规模,发展小型精干的作战力量。
二是力量结构集成化。
强调军事力量内部结构的优化,包括组建新型部队、实现模块化编组、提高合成化程度三个方面。
三是指挥体制扁平化。
为适应信息化作战的需要,发达国家将指挥体制上的垂直梯形的树状指挥结构,改变为横宽纵短的扁平网状结构,减少层次,实现信息实时传输,做到实时决策和实时指挥,提高指挥效率。
12、新军事变革下,战争形态信息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一是信息传递实时化。
在信息化战争中,交战方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传输各种侦察信息,做到实时决策、实时指挥和实时打击。
二是战场要素数字化。
这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战场的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数字通信网络,把战场指挥、作战、保障等各个作战单元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战场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的实时化。
三是指挥控制自动化。
指挥控制系统的核心是C4ISR系统,这是军队的“神经中枢”和“战斗力的倍增加器,具有协调和黏合的作用,因而成为各国军队建设的优先目标。
四是作战行动精确化。
这是指从情报侦察、目标定位、指挥控制到效果评估,都能精准备和到位。
战场全知为指挥呗实时掌握战场情况提供可靠依据,全球鞋定位导航系统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C4ISR系统实时指挥,精确制导武器实时打击,做到发现即摧毁。
13、如何理解“三非”作战样式?答:“三非”作战样式,即非接触、非线性、非对称作战样式。
非接触作战摆脱传统的军队接触,不再是火力突击与短兵相接,而是以高技术远程武器装备间接打击敌人,表现为电子战和远程精确制导打击。
非线性作战对应于传统的线性作战,强调不明确规定战场上的作战战线,而是在战场的整个正面和纵深实施作战,运用己方的各种能力打击敌军。
非对称作战是指拥有不同作战能力的部队之间的交战,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争取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14、网络中心站的内涵?答:网络中心战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体系,将分散配置的侦察监视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武器装备系统等各种作战要素,集合成一个统一而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使各级指挥人员甚至作战人员通过该网络体系实现战场态势感知共享,最大限度地把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
15、北约军事转型及改革的重点内容是什么?答:第一、实现东扩,即加快从北大西洋地区向东欧扩展。
冷战结束后,北约先后实现了三次东扩。
第二、实现东扩,即加快从北大西洋地区向东欧扩展。
冷战结束后,北约先后实现了三次东扩。
第三、推进内部改革,具备高效、快速、灵活的指挥与作战能力。
二、辨析题。
1、20世纪70-80年代,在原子能技术的基础上,核武器以其巨大的毁伤力,极大的改变了当代世界军事的面貌。
(×)分析:20世纪70~80年代,是计算机、微电子和航空航天技术等新的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才促使了世界军事发生显著变化,2、冷战结束后,美苏直接军事对抗的危险已经解除,世界军事形势总体趋向缓和,积淀下来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已基本解决。
(×)分析:冷战时期积淀下来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日益显现,世界许多地区依然仍存在局部紧张的因素。
3、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是新军事变革的根本动因。
(×)分析:高新技术的发展是新军事变革根本动因。
4、国际军控与裁军取得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
(√)分析:国际军控与裁军已经取得进展,但近年来形势依然严峻。
一方面,在国际社会的积极推动下,军控与裁军相继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多边军控与裁军条约的普遍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多边军控与裁军以及防扩散依然任重道远,核裁军步履维艰,抛弃重要军控与裁军条约的消极事态时有发生5、非接触作战是指拥有不同作战能力的部队之间的交战,是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争取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分析:非接触作战摆脱传统的军队接触,不再是火力突击与短兵相接,而是以高技术远程武器装备间接打击敌人,表现为电子战和远程精确制导打击6、美军战略的调整克服了国内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新军事革命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和技术难题。
(×)分析:美军战略调整和军事转型虽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国内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新军事革命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和技术难题等使美军的战略改革受到一定制约,一些目标任务未能完成。
7、日本军事战略调整是以其“政治大国”战略为牵引。
(√)分析: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政治出现了有利于军事力量发展的变化,争取成为军事大国是其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部分。
日本近年来大幅调整军事战略,突破“专守防卫”,其军事战略调整以其“政治大国”战略为牵引。
8、新型军备竞赛主要是军事大国之间的竞赛。
(×)分析:新的军事竞争导致新型军备竞赛,其核心是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的质量竞赛。
表现为两个层次。
一是军事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如美俄不断调整军事战略,在军事领域各个重要方面展开竞争,重点是争夺导弹及其防御系统的优势。
地区军备竞赛。
在中东,以色列、温和阿拉伯国家和激进阵营之间,为争夺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大量进口武器装备。
9、海湾战争是快速主导理论和“三非”作战方式的全面体现。
(×)分析:“三非”作战,不再是前沿突击加纵深推进,而是在战争开始时即依靠精确制导打击,进行全纵深甚至全空间作战,战争不分前方和后方,战略、战役和战术行动融为一体,着重通过“斩首”行动瘫痪敌军的整个作战体系,摧毁对方战略潜力和国家意志,实现快速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