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合集下载

校长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校长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校长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现在,有许多学校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甚至作为学校的校训提出来。

学生的发展当然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学生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学校始终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

然而,我们遗憾的发现,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学校,几乎找不到一所。

特别是把“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的学校。

其实是对这句话的亵渎。

首先,教育的指向性永远有双重的含义。

一方面,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所以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教育还必须有它的社会性,任何人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大环境的组成部分,学校对人的培养绝对不能游离于社会的需求之外。

所以,学校的发展还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

这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很显然是片面的。

其次,现有的学校发展的环境不允许你实现这样的目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学校的发展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有人得出了“教育产业化”甚至把教育作为拉动内需的一种手段,此时,教育哪考虑为了学生的发展,分明是国家经济发展一个组成部分,相信各个学校的大力发展为各个地方的GDP的增长做出巨大贡献,于是在中国出现许多“怪胎”学校、转制学校、非公非民学校、投机的民办学校等等,其作用无非就是逼迫老百姓掏出你口袋里的银两来满足孩子受教育的需要。

第三,从现实的评价机制来看,学校也是不可能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

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在现实的竞争形势下,家长能够让你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吗?在绝大多数家长的评价中,学校就是分数加工的场所,只要你能够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孩子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那就是成功的学校,至于你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这此方法和手段是不是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符合学校的发展规律,是不是适合孩子,那不是家长关心问题。

各省的“高考之痛”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吗?于是学校为了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必须按照家长的要求片面的功利的甚至孩子是残酷的要求来办。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新世纪,教育的本质在于拓展人的价值,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焕发人的生命活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生存智慧的、自主发展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和独创的品质;教育的宗旨在于开启人的生存智慧,使学生“人人成功,个个成才”,以使他们人生幸福、生活康宁,最终达到社会昌明的人类理想,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宗旨都在诠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这四个字强调的是“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也就是说,学生既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同时又是教育教学的落脚点;“每一位学生”突出的是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教育教学中被轻视被忽视乃至被漠视的边缘人;“发展”指的是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学生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在学科中落实在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上。

就拿语文课程来说,《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一条旗帜鲜明地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一点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这里侧重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里侧重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应该具备这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语文“素养”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涵盖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的知识能力和底蕴修养。

让教育在爱中行走没有对事业的挚爱,没有对学生的热爱,“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宗旨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体育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体育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解读《体育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激发运动兴趣体育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以“一切为了每一位为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求体育教师扭转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局面,改变自身的角色,变“自我表演”为“引导学生表现”,变“主演”为“导演”。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本质是教师必须把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行为(包括技能)的改善作为一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体育新课程要求教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在教学中如何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主体位置。

不是将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外,还有许多因素是在学习过程开始之前教师必须要考虑的。

真正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理念,在备课时要将学生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因为备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得更有效,学得更好,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这一好的习惯呢?在新课标中讲到:“学生对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学生形成了运动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上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关注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体育课;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实践活动与比赛;寓教于乐,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发展关乎祖国的未来命运,也是每个家庭的期盼和希望。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为孩子的发展做出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吧。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父母的行为举止、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要为了孩子的发展尽心尽力,尽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适当的关爱和关注,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模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情商。

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地方,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是学校的重要特征。

为了孩子的发展,学校要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学校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教育和发展。

学校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大舞台。

社会资源和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同样有重要影响,社会需要为孩子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的孩子。

社会也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加强对孩子的保护,防止孩子受到各种伤害。

社会还要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念,培育社会正能量,让孩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中,还需要强调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学习和情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要注重亲子沟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支持。

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动中学会情感表达,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课堂构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课堂构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所 ,最大 限度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
进 学 生 全 面 发展 和 共 同 发 展 。 教 师 在 课
提供 了清 晰的 “ 路线 图”,也在 一定程
度上体现 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 是轻教 学结论 的呈现 。在课件设计 中 ,可采取
定好教学 目标 , 以满 足学生 的立体需要 ,
促进 学生立体发展。第三 ,要根据学生 发展需要 ,设计好教学活动 。设计 活动
课 堂 是学 生学 习 、 长 、 展 的 “ 成 发 园
“ 问不答 ”的形式 ,只设计 探究问题 只 和行动指令 ,至于结论 和结果 ,决 不呈
的 自主学 习 。 教 师课 堂 上 的 “ 学 ” 包 导
地” , 但长期被教师 占据着 ,美其名 日 : 教师 “ 主导”。 “ 把课堂还给学生” “ 一 切为 了学 生”这类 口号响亮而悠久 ,但 时至 目下 ,课 改是 “ 雷声 大 ,雨点小 ”, 或者 “ 龙头起 , 蛇尾收 ”, 者 “ 或 穿新鞋 , 走老路 ” ,凡此种种。课改寻宝 ,宝 为 何物 ?课 改开路 ,路在何方 ?课 改开路 寻宝 , 贵在坚持 ,重在 当下 ,落在课堂 。 所以, “ 一切为 了学生 的发 展” “ 把课 堂还 给学生” ,改革课堂教学 ,构建 生 本课 堂 ,势在必行。本文试 图就课堂 教
真正的大家心中是有大丘壑 的。教 师要 构建好课 堂 ,也要有大家的风范 , 要大气度 、大胸怀 、大手笔地勾画课堂 蓝 图,即做好 教学设计。这三 “ ”不 大 是为 自己 、为如何教 ,而是为学生 的发 展 、为学 生如何学。所以 ,教学设计要 实现这种转 变 : “ 从 为教 ”到 “ 为学 ” 的转 变。怎样 使教学设计从 “ 为教 ”真
第一 ,要根据 学生现有水平 ,确定好教 学起 点。教学起 点就是学生现有发展水 平 ,包括 生活经验 、知识水平 、情趣态 度 、价值 取向等 ,这是学生学 习发展必 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 ,要根据课 程三维 目标 ,确定好教学 目标 。课程 的 三维 目标是对学生在课堂 中的发展需要 的高度概括 ,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确 定教学 目标 的根本方针 和方法 。所 以 , 我们 在教学设 计时 ,要考虑学生 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标尺。

第一,学生的发展是中心。

当“学生的发展”摆在中心位置的时候,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也应该从“权威”走向“以人为本”,在班级里,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管理者,学生作为管理主体更加突出,自主管理与民主管理将是最佳的选择。

打破“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建立互尊互爱的平等关系、教学相长的相互学习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追越民主与科学。

第二,“每一位”都是主角,“每一位”的发展都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在强调“每一位”的时候,它的关联词是“全面”。

“全面”既是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是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潜在智力、兴趣、爱好和特长,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求得发展,具备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个性培养,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可能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第三,班主任有三个观念需要更新。

1、树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观。

渴望沟通和交流是人的本性。

在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要经常有意识的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氛围,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共建“情感热线”,进行心灵的交流。

2、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观。

“人人都能当班干部”,我们要从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出发,在班中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

把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服务,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和舞台。

3、确立新型的个性发展观。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每个人的心灵就如同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正是他们无时无刻不表现自己的个性,才显示出难以想象的创造力和个性魅力。

”这就需要我们做班主任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

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宽松又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土壤和环境,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友爱,使孩子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到极致。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摘要:一、引言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2.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三、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1.创建积极的校园氛围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1.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2.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3.社会资源的参与和互动五、结语正文:一、引言教育是国之大计,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在我国,教育一直被视为民生之本,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们始终在努力探索和实践。

本文将围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主题,分析具体表现,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者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点,并据此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

2.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教育者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这包括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创设实践性课程、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等。

三、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1.创建积极的校园氛围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倡导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者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育者还应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在不断尝试和失败中成长,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1.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一环。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成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家长还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标核心理念

新课标核心理念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标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的农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新课标正是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人本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追求教育的根本所在、本质所在、本质所依、本体所顾。

它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学生,真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全心全意服务学生,从而开发心智完善人格提升道德,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课程观(教材观)旧:“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须思考,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

规定学校“教什么”,“怎么教”,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其重要标志有: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课程是“专制”的一方,课程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从而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而教学也不断变得死板、机械、沉闷。

这种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只能是戴着镣铐跳舞,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新: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科书等),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

因此,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

课程也由此成为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

新课程的走向正是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是开放,是发展。

说白了,我们教师和学生可以自主编写、调整、修订教学内容,可以放手大胆处理教材,只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只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教育是国之根本,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展。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五、促进师生互动与合作
教育工作者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基石。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

七、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指导,培养他们独立生活、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之,全面发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理念,我们要始终坚持把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努力实现这一崇高目标。

怎样理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怎样理解“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怎样理解“⼀切为了学⽣发展”的理念怎样理解“⼀切为了学⽣发展”的理念 对于教育者来说教育孩⼦的核⼼理念是“⼀切为了每⼀位学⽣的发展”。

“以学⽣发展为本”,也就是“⼀切为了学⽣,为了学⽣⼀切,为了⼀切学⽣”。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师⽣互动、⼼灵对话的舞台。

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创设良好的⾃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的个体差异,⿎励学⽣选择适合⾃⼰的学习⽅式。

⼀、充分调动学⽣的潜能“没有教不出的学⽣,只有不成功的教育。

”⽼师要表扬,会表扬。

恰如其分的表扬能⿎励学⽣,增强他们的信⼼,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带给他们学习的动⼒,扬起他们前进的风帆,引领他们驶向成功的彼岸。

那么,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运⽤表扬的⽅式呢?表扬要有⼀颗诚挚的爱⼼,有⼀双赞美的慧眼,有⼀颗适度的宽容之⼼。

要⼀改挑剔、批评的态度,多从学⽣成长的⾓度来看待他们。

要辩证地看问题,尽量地多发现他们⾝上的闪光点。

这是进⾏表扬的前提。

表扬必须实事求是。

对学⽣的⾏为评价要⼒求客观、公正。

对是对,错是错。

不夸⼤,不缩⼩。

⽆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

表扬要⼒求公平、⼀致。

对不同的学⽣,⽆论是优⽣还是暂差⽣,只要任何学⽣有着相同的良好表现,都要及时给予表扬,体现教师的⼀视同仁,公平、公正。

表扬应该适时、适度。

在学⽣表现出良好⾏为、取得⼀定进步时,⼀般应马上给予表扬,及时强化。

表扬也应该有个度,太多的表扬会造成学⽣浮躁的⼼理,表扬变成了⼀种公式,这样的赞赏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表扬不能太廉价,也不能太过度。

表扬要讲究⽅式、⽅法。

公开表扬和私下表扬要双管齐下。

对⼀些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学⽣⾏为,应有意识地公开加以表扬。

对⼀些⾼年级的学⽣,在⾝旁低声的称赞可能⽐在全班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因为这会使他避开被议论、被嫉妒的境地。

表扬不要随便把学⽣进⾏⽐较。

这是⼀种并不⾼明的教育⼿段。

表扬的语⾔要随机应变,含蓄⼜不失具体。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在身心健康、学科素养、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首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为此,学校要加大体育设施投入,丰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主阵地。

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课题研究等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再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振兴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此外,还要创设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发挥。

最后,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技能。

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善于合作与竞争。

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工作者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

一是要推进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二是要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要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力学生成长。

总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教师的任务并不单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

对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比喻:“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

要是我们辛辛苦苦叫出来的一些离开老师就走不成路的学生,无论我们曾经传授给他们多少宝贵的知识,我说那教育还是失败。

”而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讲台喋喋不休:一时代背景,二作者简介,三内容分析,四写作特点等等,净是些条条框框,理智解析。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的多,学生实践少,把有思想、有情感、能动发展的学生当成容器,注之,灌之。

学生(学习的“主体”)的退位,教师(本应是“教练”)的登台——学生主体地位的错位是种种弊端的根源。

如何扭转呢?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我们重新定位语文教学的行动指南。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把学生引入主体角色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活泼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

”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会给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情景,起到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

例如在讲《天上的街市》一课时,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指名学生概述这个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地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能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是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在天河中自由地骑着牛儿来往吧。

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这样,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就营造出最佳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热情,为下一阶段积极主动地学习作好铺垫。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廖克杰回顾自己三十三年走过的教育道路,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学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每个学生既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个体,也是一个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人。

学校不仅要创造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还要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使之扮演好社会人这一角色。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担任南宁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南宁四中)校长后,在赓续学校优秀传统、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带领全体教师探索一条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之路。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南宁四中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不断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创新,打造“尚实耕耘”校本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包括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等能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平台和个性化发展空间。

学校还以“让学生学会和会学”为落脚点,组织教师队伍进行生本优质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开展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尝试,实施“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行动研究,致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要抓好学生德育工作。

南宁四中着力打造德育品牌:一是探索“生本自主德育”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参与等方式提升学生能力。

如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管理服务招投标过程,由学生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进入学校食堂检查,对校园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提意见和建议。

二是开展“志远意坚仁善求实”系列德育活动。

如开展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运动会、校园十大歌手大赛、戏剧大赛、研学旅行等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以活动促发展。

三是开发并实施德育课程,通过系统、科学的课程教学,使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是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生品德行为评价体系,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校要培育优质教师队伍。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对教学理念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几点思考潞城三中刘爱琴新课程表面上难度降低了,但是对老师来说,实际上是变难了,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

教师必须转变一个观念,要突破和超越学科本位的观念,而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把“学生本位意识”、“学生主体意识”、“学生个体意识”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这些理念已经成为教学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传统教学的以“教”为中心,学生围绕“教”转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让学生掌握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发现中掌握知识”、“学习的情感观与知识同样重要”等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内容,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一定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落实到位,重点突出教学组织的主体性,要摆正师生关系,大力提倡教学民主。

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决策。

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而教师的任务是想办法创设一个既宽松民主又有竞争势态的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课堂氛围。

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考者,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

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度中解脱出来,故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整合。

一是将探究性学习和传授性学习的融合。

教师可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探究情景,提供必要的动手操作和思维的工具,将传授性的知识转化为探究性问题。

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意识,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讨论评价――总结创新”的思维习惯。

二是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

化学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生动鲜明,有趣等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为化学教育提供了许多辅助手段,例如微观世界《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动画模拟,达到了其它手段无法或很难达到的效果,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认识,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为办学思想

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为办学思想

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为办学思想【摘要】:近年来,不少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学校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会组织,学校也应为了教师的利益。

因此,“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应该加上“发展”二字,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

13.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

[诠释]近年来,不少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是倡导宗旨,是指教育者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是面向全体,是指为了所有的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立足发展,是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重智轻体或重智轻德。

诚然,这种办学理念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对学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笔者总认为“三个一切”口号的提出似乎有点把话说过了头,其原因有三:第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太片面。

学校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会组织,学校也应为了教师的利益。

第二,“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太绝对。

学校对于极少数违法乱纪的学生,不但不能“为了”,而且不能姑息迁就。

第三,“为了学生一切”的口号太满口。

学生的利益有正当和非正当之分,学校只能为了学生的正当利益,不能也不应该为了学生的非正当利益。

因此,“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应该加上“发展”二字,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

笔者非常欣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为人大附中确立的办学理念,即: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具体表现【实用版】目录一、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二、教育目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三、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式学习四、教育环境:尊重、关爱、包容五、教育成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未来发展正文一、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是最重要的。

这一理念贯穿于教育的始终,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评价机制,都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工作者始终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益,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

二、教育目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我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这样的教育目标旨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式学习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我国教育工作者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引导式学习是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教育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教育环境:尊重、关爱、包容我国教育环境注重营造尊重、关爱和包容的氛围。

教育工作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爱学生的成长,包容学生的不足。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参与学习,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地追求进步。

五、教育成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助力未来发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国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

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理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如何理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如何理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一、学校教育的使命和价值1. 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使命。

2. 学校的价值在于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发展的内涵和要求1. 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品德、体魄等多个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2. 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发展为根本目标。

2. 这一理念要求学校在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和成长。

四、如何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1. 为了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2. 学校要注重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

五、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1. 为了更好地以学生为本,学校需要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2.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改革、教学方式创新、学生评价体系改善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教育服务。

六、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的角色与责任1. 教师是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重要主体,他们应该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其个性化发展。

七、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1.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与合作,学校应该与家庭、社会、企业等多方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社会应该关注学校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资源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总结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和目标,它要求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2. 学校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两独一发展具体内容

两独一发展具体内容

两独一发展具体内容教育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两独一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得作出有违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行为。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启示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有发展的可能,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启示教师要意识到学生还未发展成熟,因此犯错是很正常的,因此老师要理解,要在学生犯错时进行正确引导。

)(若教师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用固定的眼观看待学生,相信学生、在学生犯错时能进行正确的引导。

均遵循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启示教师要从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启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独特性,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看到学生的与众不同,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看到学生不是成人,不能按照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

) (若教师关注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能够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独特性、没有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学生。

均遵循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启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启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启示教师应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并引导学生承担自身的责任。

)(抓住关键字“尊重”,体现老师尊重学生想法,不专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均符合该学生观。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 三、也为了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努 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课外:
• 1、开设释疑解惑活动兴趣班(培养学生质 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指导提问
• 殷老师: • 您好! • 谢谢你们给我提供了一个传播数学文化、与
师生交流的机会,您和同事们的认真、阳光和热 情,关于校园文化和数学教育的理念和做法(例 如小黑板上富有趣味性、思考性的数学问题等), 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5、…
• 不仅校内、校外的公开课,日常教学也都 有解题反思(成品课件)
• 课外: • 1、精选作业(作业量原则上一个课时).
2、关注学生个体,对每位学生负责。坚持
面批订正,督促学生反思矫正,减少中下等 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经验告诉我们,共同评 讲作业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订正有困难, 纠正自己的错误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老师十 分必要给予进一步的帮助与督促,面批订正 是促进学生学习非常有益而又有效的过程, 不是死楸)
死楸是课上损失,课后补;课堂不足,作业补。
• 3、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 好:至少两天一道思考题; • 中:课堂面向中等学生; • 差:学困生手把手帮辅.
• 反对题海战术,注重反思。 • 防止以考代教、以考代复。
(近几年数学中考保持南京市前列)
• 三、也为了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努 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课堂:
• 二、为了孩子的现在、家庭的现实 , 确保教学质量。
• 取得高质量的同时,负担减轻,途径 更为科学有效。
• 素质教育应该有不同的层次,“素质教育 的层次性”从理论上解释了许多教育实践 中存在的矛盾。有些地区考试成绩特别高, 而有违教育规律,如果说那也是素质教育 的话,只能是低层次的素质教育, “高质 量的素质教育”成为我们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新时期教师应坚持的教育理念
毕节市小吉场镇中心校王祥菊
在知识经济成为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重大变革的21世纪,需要的是大批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并且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李岚清曾经说过:“一位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位开发人力资源的科学家,专门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基于此,每位教师应该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地在教学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

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受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影响,有自己独特的对事物的理解、观点和好恶。

在教育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位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而不应该千篇一律地训练学生达到教师预设的要求和目标。

在一次新课程教材培训中,辅导教师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美国的一所学校,有一位老师布置学生写一篇,题目叫《记一次精彩的球赛》。

结果有一位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只有一句话:“因为天空下雨,所以比赛延期”,这位老师当堂给这个学生以满分。

要是以往,发生在我们国家的话,恐怕我们的教师早就大笔一挥,写下这样的评语:“不按要求作文,重写。

”这样,就扼杀了这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挫伤。

我认为美国的这位教师真正熟谙教育之道,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不同于他人的思考方式,同时,对学生适时赞赏,有利于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看到学生求知求学的欲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决不将弱智、成绩不良、性格内向、屡犯错误、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而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加强交流,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永远保持它;对学生的赢弱和拙钝,设法消除它。

同时,适时做到赞赏每一位学生,尊重、关心、牵挂每一位学生,因为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一方法
当今社会,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综合国力的竞争,基于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基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基于教育的竞争。

21世纪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建设者,因此,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战略高度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口号。

这就要求每位教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跨入社会后能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师生不但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还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从学生个人实际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注入新的活力。

四、关注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课堂不仅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地方,更是学生人性养育的圣殿。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学生受身理和心理发育的影响,生活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浅,对事物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言行上则会与成人的期望格格不入,会发生偏
差。

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充分运用教材塑造好的艺术形象、美的场面、环境,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

比如,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遵守纪律”,可通过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感受邱少云同志身上着火仍一动不动,模范守纪的光辉形象;再让学生设身处地作想,体会邱少云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从而在内心树立向英雄学习的目标和理想,表现在行动上即是有自觉遵守学校、班级各种规章制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新课标已提出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它不仅要求教师观念更新,而且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本。

现在,我们有许多学校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办学宗旨,真诚地希望将之落实到行动上,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