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膈神经和膈肌的传出放电

兔膈神经和膈肌的传出放电
兔膈神经和膈肌的传出放电

实验十二兔膈神经和膈肌的传出放电

【实验目的】用膈神经与膈肌放电作为观察呼吸运动的指标,加深对节律性呼吸运动的中枢起源和外界环境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作用的认识。

【实验原理】脑干呼吸中枢的节律性冲动发放,通过脊髓的膈神经及肋间神经下行传导到膈肌与肋间肌,从而产生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因此,引导膈神经传出纤维的放电和膈肌的放电,可直接反映脑干呼吸中枢的活动。同时,膈神经与膈肌放电活动的变化也能反映体内外各种刺激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影响。

【实验步骤】

1.麻醉、固定家兔及气管插管。

2.分离双侧迷走N并各穿一细线打松结备用。

3.分离膈神经。

4.暴露膈肌并安置记录电极。

5.安放引导电极。

【实验项目】

1.观察正常膈肌放电活动:

2.连接长橡皮管增加无效腔:

3.吸入CO :

2

4.肺牵张反射:

a.吸气末注入20ml空气

b.呼气末抽出20ml空气

5.切断双侧迷走N:

【结果分析】

1.正常呼吸曲线:在正常麻醉状态下,实验动物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律,曲线疏密反映呼吸频率,曲线高度反映呼吸幅度。动物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在肺牵张反射和呼吸调整中枢的共同调节下,维持平稳的节律性呼吸。

2.增加无效腔,呼吸加深加快。增加无效腔以后,肺泡中未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增多,主要是使呼吸道的阻力加大而加强呼吸运动,另外也有通气量不足造成的 P CO2升高和 P O2的影响。呼吸道的阻力的加大,使呼吸肌受到的牵拉力增加,呼吸肌本体感受器(肌梭)兴奋增强,通过传人神经达到中枢,反射性引起被牵拉呼吸肌收缩的加强,使呼吸运动增强。

3.吸入 CO2 时,呼吸加深加快(比增加无效腔时更为明显)。当吸入气中CO2↑,进而使肺泡气P CO2↑,通过两条途径使呼吸运动增强。第一条为中枢途径,即血中CO2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CA作用下,使H+↑(CO2+ H2O→H2CO3→HCO3-+ H+↑),直接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和呼吸肌作用,使呼吸运动增强;第二条途径为外周途径,即血中升高的CO2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沿各自传入神经传入呼吸中枢,呼吸中枢兴奋增强,通过传出神经和呼吸肌作用,使呼吸运动增强。以第一条途径为主。

4.①吸气末注入20ml空气,很快吸气转为呼气,呼气延长。肺扩张或向肺内充气可引起吸气活动的抑制,所以在吸气末注入空气时吸气短、呼气长。

②呼气末抽出20ml空气,很快呼气转为吸气,吸气延长。肺萎缩或从肺内抽气则可引起吸气活动的加强,所以在呼气末抽取空气时吸气长、呼气短。

(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是牵张感受器。)

5、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变得深而漫。(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迷走神经作为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冲动经迷走神经粗纤维传入延髓,通过及时抑制中枢吸气神经元而调节呼吸的深度与频率,参与呼吸节律的调节。)

①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吸气稍有延长,频率变慢。切断一侧迷走神经时,肺牵张感受器感受到的肺扩张刺激不能传至延髓的呼吸中枢,吸气不能及时转变为呼气,使吸气延长;但由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作用,在吸气后仍可转变为呼气,表现为长吸式呼吸。但由于另一侧迷走神经的代偿作用,呼吸变化不十分明显。

②当另一侧亦切断时,吸气明显延长,频率更慢。机理同上,由于双侧迷走神经均已切断,肺牵张反射完全失去作用,长吸式呼吸表现更明显。

(③电刺激完整迷走神经,呼吸变浅,频率加快。当电刺激时,冲动不断传人呼吸中枢,抑制中

枢吸气神经元,在呼气尚未完全时,即从吸气转变为呼气。

④电刺激迷走神经离中端,呼吸运动未见明显变化;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呼吸运动的变化及作用机理与电刺激完整迷走神经相同。以上结果说明,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的传人神经。)【实验小结】

1、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维持均匀的节律性呼吸运动。

2、动物的呼吸运动受到肺牵张反射、吸入气中CO2和O2等因素的影响。

创新实验膈肌的运动教案

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 实验课题名称:模拟膈肌的运动 参赛教师:城步二中陈善龙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模拟膈肌的运动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一个演示实验。本节是这一章也是这一册的教学难点,尤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难懂。通过这一模拟实验,很直观的体现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容积扩大和缩小。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 1、玻璃罩模拟胸廓 2、Y型玻璃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 3、气球模拟肺 4、橡皮膜模拟膈肌 不足之处: 1、带橡胶塞的无底玻璃罩难以找到。 2、玻璃罩是刚性物体,不能模拟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与呼气和吸气之间的关系。 3、玻璃罩壁很滑,不好固定橡皮膜,易滑落。 4、实验室的Y型玻璃管大而短,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玻璃罩。 三、实验创新和改进之处 创新之处: 1、用饮料瓶代替玻璃罩 2、用输液管改装成一个Y型胶管代替Y型玻璃管 3、气球膜代替橡皮膜 改进后的装置: 1、饮料瓶模拟胸廓 2、Y型胶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 3、小气球模拟肺 4、气球膜模拟膈肌 优点:

1、饮料瓶易改装,易固定橡皮膜,而且不会滑落,同时也解决材料难找的问题。 2、输液管容易获取,也容易改装成Y型管,解决了Y型玻璃管与饮料瓶不匹配的问题。 3、整个装置取材容易、轻巧、携带方便。 四、实验原理 肺富有弹性,当膈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吸入肺,是吸气过程。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被呼出,是呼气过程。从而得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五、实验器材 饮料瓶一个、大气球一个、小气球两个、小剪刀、细线、输液管一根 六、实验步骤 1、在饮料瓶靠近凹槽的地方将底部剪掉(保持切口平整和光滑,以免刺破气球膜),然后套上气球膜。 2、将输液管改装成一个Y型胶管,将分叉的两管分别插入气球内,用细线系紧。 3、用剪刀尖端在饮料瓶盖中央钻个小孔,刚好能插入Y型管的另一端,和气球一起塞入瓶内,盖好瓶盖。 七、实验现象及分析 1、向上推气球膜,气球变小。相当于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出肺,这时呼气。 2、放松气球膜,气球变大。相当于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下降,气体入肺,这时吸气。 3、用手挤瓶壁,气球变小。相当于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前后径(或左右径)变短,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上升,气体出肺,这时呼气。 4、放松,气球变大。相当于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前后径(或左右径)变长。胸廓容积变大,肺内气压下降,气体入肺,这时吸气。 八、自我评价 1、实验现象明显,能直观的表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是因为胸廓扩大(或缩小)导致吸气(呼气),而不是因为吸气(或呼气)后使胸廓扩大(缩小)。 2、所需实验器材少,易获取,制作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在课后完成。 3、实验成本低,绿色环保,无毒无污染;过程安全,无危险隐患。

动脉压力感受反射机制及相关研究

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机制及相关研究 颈动脉窦(CS)和主动脉弓(AA)压力感受器(BR)在维持机体血压相对稳定中起重要作用。BR激活的基本机制是血管牵张时引起感觉神经末梢的机械变形,离子通道开放、膜去极化,进而产生动作电位,并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对机体循环系统产生调节作用。 1. 定义: 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的感受装置,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丰富的感觉传入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动脉压力感受器并不是直接感受血压的变化,而是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动脉压力感受反射包括交感神经反射和迷走神经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就增大,压力感受器发放的神经冲动也就增多。在一定范围内,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频率与动脉管壁的扩张程度成正比。 2. 传入、传出神经、中枢联系及效应器: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颈动脉窦神经。窦神经加入舌咽神经,进入延髓,和孤束核(NTS)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行走于迷走神经干内,进入脑干心血管中枢,并终止于孤束核。孤束核和延髓头端腹外侧(RVLM)部是动脉压力感受反射中枢信息整合的主要神经核团。心血管中枢含有两个功能区:外侧喙状的升血压(缩血管)中枢和中央尾状的降血压(舒血管)中枢。而孤束核发出的一些侧支可至位于延髓网状结构的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及迷走神经背核等结构,其中,心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通过网状脊髓束与脊髓的前脚和后脚再发生联系,最后由迷走神经背核发出的迷走神经、脊髓侧角发出的交感神经、脊髓前脚发出的肋间神经和膈神经等传出神经,分别支配引起此反射的心脏、血管和呼吸肌等效应器。 3. 反射效应: 当血压在发生波动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压力感觉神经末梢感受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发放的神经冲动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进入颅内,与位于延髓的孤束核(NTS)形成突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冲动到达孤束核后,可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使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VLM)的血管运动神经元抑制,从而使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反之,传入冲动减少时,则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增加。因此,作为心血管传入神经信息的汇集处,和处理交感和迷走神经信息并发出传出神经信息到外周的终端,孤束核和延髓头端腹外侧部内的神经信号传导对于调节血压、心率、交感神经活动、动脉或心肺压力感受反射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弱,交感神经紧张性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回升。 4.动脉压力感受器电位及离子通道机制: 动脉压力感受器神经末梢是如何感受牵引刺激并产生冲动,即感受器的机-电换能或机-电耦联机制的研究,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根据猫肌梭等牵张感受器这样一些慢适应感受器所得的资料进行推断,当动脉壁变形时感受神经末梢膜对Na+和K+通透性增高,也就是无选择地激活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阳离子电流,产生压力感受器电位,再引发传入神经的放电。Matsuura研究认为细胞外Na+浓度降低可升高压力感受器的阈压,这一发现与细胞兴奋时Na+内流一致;而增加细胞外的K+浓度,则可降低压力感受器的阈压。Cl-不影响压

实验 16 膈神经放电 - 欢迎光临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实验16 膈神经放电 【实验目的】 1.观察与呼吸运动节律同步的膈神经集群的放电现象。 2.加深认识呼吸中枢的节律性兴奋的传出途径。 3.了解传出神经自发放电的记录方法。 【实验原理】 脑干呼吸中枢发放的节律性冲动,通过支配呼吸肌的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引起膈肌和肋间肌的节律性舒缩活动,从而引起节律性的呼吸运动。体内外各种刺激对呼吸运动的影响,能从引导膈神经传出纤维的放电活动上反映出来。因此,膈神经放电常作为观测呼吸运动的一个指标。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器材与药品】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换能器、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包括手术刀、粗剪、手术剪、眼科剪、止血钳、镊子)、气管插管、引导电极及固定架、玻璃分针、10 ml及20 ml注射器各一支、20 %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或1 %戊巴比妥钠溶液)、5 %尼克刹米溶液、生理盐水、液状石蜡。 【实验方法和步骤】 1.称重后,按5 ml/kg体重的剂量于耳缘静脉注射20 %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或1%戊巴 比妥钠溶液3 ml/kg)。注意麻醉剂不宜过量,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且注意家兔的呼吸频率。 2.将家兔仰卧放于兔台上,先用四根绳子一端打好扣结,缚扎于四肢踝关节的上方,将绳 子拉紧并缚于免台的铁柱上,再用一根棉绳钩住兔的门齿,将兔头固定在铁杆上。剪去颈部手术野兔毛,从甲状软骨沿正中线向下做5~6 cm皮肤切口至胸骨上缘,行气管插管。 3.分离膈神经: 方法1:在颈外静脉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向纵深分离,直至气管旁可见到较粗的臂丛神经向后外方向行走。膈神经较细,紧靠臂丛内侧向后内侧行走,在臂丛腹面横过形成交叉。 认清膈神经后,用玻璃分针将膈神经向上分离出1~2 cm穿线备用。 方法2:将兔右侧胸壁去毛,沿胸骨右缘做一约3~4 cm长纵切口,钝性分离肌层,充分暴露7、8,9肋骨,肌肉渗血较多时可用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或结扎止血。用大止血钳平行地靠紧胸骨右缘自10、9肋间插入,于7、6肋问穿出并夹紧,并按此方法平行另夹一把止血钳。在两钳问剪断上述3根肋骨,打开右侧胸腔,将镊子柄或刀柄插入切口内向左轻轻推开心脏,深部可见走行于下腔静脉下方的膈神经。 用血管钳把神经周围的皮肤提起,做成人工皮兜,向皮兜内注入38 o C的液体石蜡,浸

【生理学】临床机能实验讨论题--学生用有答案

临床机能实验讨论题 运动、体位变化对人体动脉血压的影响 离体心肌动作电位(模拟实验) 离子与药物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模拟实验)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使用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心室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及不应期的测定 家兔实验基本操作胸内负压和气胸的观察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呼吸运动及膈肌放电的影响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左心室内压的测定 减压神经放电及其影响因素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 定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胃肠运动观察 1.钙离子、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离体蛙心活动有何影响?为什么? 2.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分期和产生机制? 3.运动前后血压有何不同?机理如何? 4.何谓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5.从不同刺激强度引起的反应,讨论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出现的现象如何解释? 6.复合收缩引起的条件? 7为何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使呼吸运动加强? 8.何吸入纯氮气后会影响呼吸运动? 9.增加无效腔,呼吸运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 10.注射乳酸后影响呼吸运动? 11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12实验所记录到的群集型减压冲动发放是代表血压的一级波还是二级波?试说明之。13总结减压神经放电与动脉血压的关系。 14夹闭颈总动脉,血压如何变化?为什么? 15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以及外周端,动脉血压变化?为什么? 16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外周端,引起血压?为什么? 17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为什么? 18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尿量?为什么? 19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尿量?为什么? 20静脉注射20%葡萄糖液,尿量?为什么? 21连续间断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尿量?为什么? 22静脉注射速尿,尿量?为什么? 23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尿量?为什么?

电刺激和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比较

·论著· 电刺激和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比较 郑则广1 陈荣昌1 张秀燕2 李寅环1 黎毅敏1 郑劲平1 钟南山1 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120);2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双侧膈神经电刺激和颈部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简便性及其诱发的电、磁刺激颤搐性跨膈压[Pdi (t )e 、Pdi (t )m ]的差异。方法 对13例正常人和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观察两种刺激方法的定位时间及其诱发的Pdi (t )e 和Pdi (t )m 。结果 22例非机械通气者电刺激法的定位时间长于颈部磁波刺激法(P <0.01);正常组的Pdi (t )m 高于Pdi (t )e (P <0.01),但两者接近且明显相关(r =0.92,P <0.01),C OPD 组的Pdi (t )m 与Pdi (t )e 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Pdi (t )m 的变异系数均低于Pdi (t )e ( P <0.05)。结论 颈部磁波刺激法测定膈肌功能优越于电刺激法。【关键词】 电刺激; 磁波刺激; 膈神经; 颤搐性跨膈压 The comparison of the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 n to the conventional supramaximal bilateral percuta -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phrenic nerves ZHENG Zeguang *,CH EN Ro ngchang ,ZHA NG Xiuyan ,et al . * G uangzhou Institute of Respirator y Disease ,First Affiliated H ospital ,Guang zhou M edical College .G uangzhou ,G uangdong 51012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o conventional supramaximal bi -lateral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phrenic nerves in the simplification of operation and the assess -ment of diaphragmatic strength in humans .Methods 13normal subjects ,9s ubject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 -monary disease (COPD )and 3patients with 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receiv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studied .We meas ured the time taken to locate the phrenic nerves for conventional supramaximal bilateral percuta -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r the place for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all individuals and twitch transdi -aphragmatic pressure following electric stimulation of the phrenic nerves [Pdi (t )e ]and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 -tion [Pdi (t )m ]were obtained in the 13n ormal s ubjects and 12COPD patients .Results In 13normal subjects and 9COPD patients ,the ti me taken to locate the phrenic nerves by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the place for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 was respectively (6.6±5.1)min and (1.0±0.2)min .They were signifi -cantly different (P <0.01).The mean Pdi (t )m was 24.5cm H 2O ,higher than Pdi (t )e (22.9cm H 2O )(P <0.01)in the normal group .But in the COPD group ,there 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em (P >0.05).The within occas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Pdi (t )e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 Pdi (t )m in both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COPD group .Conclusions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s a simple ,reproducible technique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diaphragmatic strength in both COPD patients and normal subjects . 【Key words 】 Electric stimulation ; Magnetic stimulation ; Phrenic nerves ; Twitch transdiaphrag -matic pressure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980448631) 高压线圈放电时产生磁场,传导性组织受到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场作用时,会产生电场,电场强度与磁场的时间变化率和传导组织表面的几何形状有关;当电场改变的幅度和时间合适时,产生的电流可刺激局部的神经肌肉组织,即磁波刺激法。与电刺激相比,磁波刺激法有以下优点[1,2]:(1)无痛、易于 操作、容易定位;(2)可刺激深部或难以达到的神经;(3)不需要处理刺激局部的皮肤,亦可透过衣服刺激神经;(4)磁刺激的刺激强度易于控制在稳定的水平。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膈神经电刺激法与磁波刺激法操作的简便性及其诱发的跨膈压差别和可重复性。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纳入试验的对象共25例,其中肺功能正常者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通用版):膈肌运动的模拟实验课后作业

膈肌运动的模拟实验 1.如图表示的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图甲中膈肌舒张,肺内容积缩小 C.图乙表示吸气,外界气压小于肺内气压 D.图乙中膈肌收缩,肺内容积扩大 2.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的情况的是() 3.在如图所示状态下,呼吸肌的运动情况为() A.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B.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C.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D.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4.下列结构与呼吸运动无关的是() A.膈肌 B.肋间肌 C.胸廓 D.肺部毛细血管 5.如图中,甲、乙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丙为肺容积在某一时间内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肺容积为a到b B.乙图演示呼气,肺容积为b到c C.甲图演示呼气,肺容积为b到c D.乙图演示吸气,肺谷积为b到c 6.呼吸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B.氧气通过呼吸运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C.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 D.呼气也是人体排泄的途径之一 7.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指的是() A.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血液与组织间的气体交换 D.A和B 8.煤气中毒是下列哪一过程首先发生了障碍?() 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9.天气炎热,如果到非游泳区擅自游泳,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极易发生溺水事件。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 A.血液与细胞的气体交换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0.图1表示模拟肺部呼吸运动的实验,图2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

膈肌与膈神经的放电

兔膈神经和膈肌的传出放电 一、实验目的 用膈神经与膈肌放电作为观察呼吸运动的指标,加深对节律性呼吸运动的中枢起源和外界环境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作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脑干呼吸中枢的节律性冲动发放,通过脊髓的膈神经及肋间神经下行传导到膈肌与肋间肌,从而产生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因此,引导膈神经传出纤维的放电和膈肌放电,可直接反映脑干呼吸中枢的活动。同时,膈神经与膈肌放电活动的变化也能反映体内外各种刺激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影响。 膈肌放电→膈肌收缩→引起吸气 膈肌停止放电→膈肌舒张→引起呼气 三、实验对象 家兔 四、实验器材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兔解剖台,20%氨基甲酸乙酯,20ml注射器,约1m长内径0.7cm橡皮管一根,CO2气囊,N2气囊,0.9%氯化钠生理盐水,监听器,引 导电极支架,刺激电极及相连的刺激线,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五、实验步骤 1、称重 2、麻醉耳缘静脉氨基甲酸乙酯5ml/kg 麻醉药:20% 麻醉指征:肌张力下降、角膜反射消失、呼吸平稳、痛觉明显减退或消失 3、仰卧固定 4、气管插管术:颈前正中纵切口倒“T”型切口 5、分离双侧迷走神经并各穿一细线打松结备用 6、暴露膈肌并安置记录电极:在上腹部正中找到剑突所在部位,在剑突下方3-4cm的地方依次剪去皮肤,沿腹白线在剑突下剪2-3cm切口,打开腹腔,用止血钳夹持剑突尖部并向动物头端翻转剑突,在剑突内表面可见贴附的膈肌,将两根刺激电极平行插入膈肌恢复剑突至原位。 7、安放引导电极:将引导电极支架置于适当的位置,用玻璃分针轻轻挑起膈神经放在电极上,稍稍提高电极,使之悬空与周围组织脱离接触,但切不可将神经拉得过紧,防止损伤。接地电极置于皮肤切口,随仪器并联接地。 六、实验观察 1、BL-410操作:打开电脑,进入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1通道选择肌 电,点击开始按钮,正常呼吸时的膈神经放电:观察动物正常呼吸时的胸廓的运动、呼吸运动和膈神经放电曲线的关系,通过监听器监听与吸气运动相一致的膈神经放电声。 2、于一侧气管插管上连接长橡皮管,待放电活动稳定后堵住插管的另一侧开口一分钟,观察解剖无效腔明显增加时,放电的变化。 3、通过气管插管向气管内缓慢注入CO2,观察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时放电 的变化。

生理学实验 家兔减压神经放电

实验二十一 家兔减压神经放电 Rabbit depressor neural discharges 【实验目的】 学习引导减压神经放电的电生理学实验方法;观察动脉血压变化与减压神经放电的关 系。 【实验原理】 当动脉血压升高或降低时, 压力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也随之增加或减少, 通过中枢机制引 起心率、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血管阻力等发生相应变化,使动脉血压降低或回升,从而 调节血压相对稳定,这一反射称为减压反射。家兔降压反射的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 经在颈部单独成一束,称为主动脉神经或减压神经。它是减压反射的传入神经,可将感受器 感受血压变化的传入冲动传送到中枢。用电生理学实验方法可引导、显示、记录减压神经放 电,并用监听器监听减压神经放电的声音。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材料】 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兔手术台,BL-410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压力换能器、引导 电极,电极架,注射器,玻璃分针,烧杯,棉球及丝线,纱布,滴管,液体石蜡,生理盐水, 1.5%戊巴比妥钠,1:10000 肾上腺素溶液,1:10000 乙酰胆碱溶液。 【实验步骤】 1.手术 (1)麻醉和固定 用 1.5%戊巴比妥钠,按 2ml/kg的剂量从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待动 物麻醉后,取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上。 (2)分离减压神经 颈部剪毛,在颈部正中切开皮肤(约 6~8cm),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及 肌肉,暴露气管。沿气管两侧小心分离减压神经(如头发粗细)和颈总动脉,穿线备用。减压 神经分布(图 21-1、-2、-3) (3)颈总动脉插管。 (4)安置电极 向内滴入温热的液体石蜡,浸没神经和电极,以防神经干燥,并起绝缘、 保温作用。 将引导电极固定在电极架上, 用备用线提起减压神经并搭到引导电极的神经钩上, 注意神经不可牵拉过紧。引导电极应悬空并固定于支架上,不能触及周围组织,将接地线就 近夹在皮肤切口组织上。神经放电引导电极参见图 21-4。 2.连接实验仪器装置 (1)神经放电引导电极接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第 1 通道上,记录减压神经放电。 (2)颈总动脉插管通过压力换能器输入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第 2 通道上,记录动脉 血压曲线变化。 (3) 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点击菜单“输入信号/1 通道/神经放 (图21-5) ,按开始按钮记录实验数据。 、 “输入信号/2通道/压力” 电”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呼吸运动及膈神经放电的影响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呼吸运动及膈神经放电的影响实验报告 摘要: 【实验目的】 1.学习用计算机生物信号系统记录呼吸及膈神经放电的方法。 2.观察血液化学成分改变对呼吸运动及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3.观察肺牵张反射以及迷走神经在此反射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气管插管法、空白对照法 【实验结论】机体通过呼吸调节血液中的O2、CO2、H+水平,动脉血中O2、CO2、H+ 的变化又通过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引言: 呼吸运动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并能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有赖于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或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作用呼吸运动,由此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使肺通气能适应机体代谢需要。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家兔。 二、器材药品: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气管套管、注射器(20ml、5ml各一副)、30cm长的像皮管一根、纱布、线、引导电极固定架、三维调节器、玻璃分针、输液夹、压力换能器或张力换能器、BL-410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3%乳酸溶液、生理盐水和液体石蜡(加温38~40°C)、10%尼可刹米注射剂、氮气、CO2。 【实验步骤】 1.准备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参考参数:灵敏度2mv/cm,滤波30Hz,时间常数DC,基线中线。 2.手术 (1)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用20%乌拉坦5ml/Kg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颈部手术颈部剪毛,在喉头下缘至胸骨上凹作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肌肉至气管,作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一侧管置呼吸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记录呼吸;也可用弯缝针在兔的剑突上皮肤穿一条线并固定,线的另一端连张力换能器,通过记录仪器记录呼吸。分离出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3.观察项目 (1)吸入增加CO2的气体将装有CO2的气袋(可用呼出气体)的管口对准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中间留有间隙),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2)缺氧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将氮气气袋的管口对准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中间留有间隙),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3)增大无效腔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将一根50cm长胶管接在气管插管侧管上,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4)乳酸酸中毒待呼吸平稳后,由耳缘静脉注射3%乳酸2ml/Kg,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① 减压神经放电实验报告

减压神经放电实验 2012级临七3班廖梦宇2012021320 一、实验原理: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carotid sinus-arotic arch baroreceptor reflex):即压力感受性反射(baroreceptor reflex),亦称为降压反射(depressor reflex)。动脉压力感受器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外膜与中膜之间的一些裸露的神经末梢,可以感受血管壁的牵张度,反应血压的变化。来自压力感受器的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窦神经传导到舌咽神经,通过主动脉神经加入迷走神经,在家兔该神经则游离的较长,称为减压神经,传入神经进一步传导冲动先到达孤束核再与心血管中枢联系。减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它在平时经常起作用,使动脉血压维持在比较恒定的水平。 二、实验目的: 1、观察减压神经传入冲动的发放特征。 2、动脉血压变动时与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发放的相互关系。 三、实验步骤: 1.麻醉和固定 (1)麻醉:25%乌拉坦溶液(1g/kg), 4ml/kg 注射部位:耳缘静脉 注意:①速度----缓慢!!! ②原则:“一快,二慢,三看看(观察)” 观察:肌张力、角膜反射 (2)仰卧位固定 2. 手术 (1)颈部剪毛,颈正中切口约5~7cm, (2)用止血钳纵向钝性分离颈部肌肉, (3)分离一侧减压神经 血管神经鞘:颈总动脉、迷走、交感和减压神经。 分离出一段的减压神经(长约3~5cm),清除附着的脂肪或结缔组织;加温石蜡油以防止干燥,穿线备用。 3.引导 把已游离的减压神经轻轻悬挂在引导电极上。 注意:勿过度牵拉 4.仪器调试 引导电极连接于BL420实验系统。打开计算机,从BL420实验系统主界面的“实验模块”→“循环实验”→“减压神经放电”,开始记录。 四、观察项目: 1. 记录正常减压神经冲动特征并监听声音。 2. 夹住未插管的颈总动脉15~20秒,观察减压神经冲动、监听的声音的变化。 3. 牵拉插管一侧颈总动脉15~20秒,观察减压神经冲动、监听的声音的变化。

药物与神经调节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药物与神经调节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家兔动脉血压的描记和分析方法。 2.掌握家兔减压神经放电的引导方法和影响因素。 3.观察分析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血压和心率的调节。 二.实验原理 1.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心脏射血(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血液充盈,大动脉管壁弹性。 2.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 体液调节:RAAS,Adr,NE,ADH,内皮素),内皮舒血管因子(EDRF,NO),激肽,前列腺素(PGs)等。 3.减压反射: 血压↑→刺激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传入神经(窦神经、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心血管中枢整合作用→传出神经(心迷走神经兴奋,心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缩血管纤维抑制)→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血压↓。 意义:此反射对血压变化及时纠正,对维持正常血压发挥着重要作用。 4.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肾-体液控制系统:细胞外液量增加→Q增多→-Bp升高→肾排水、排钠增加→-细胞外液总量减少→Bp下降。反之亦然。 影响因素:ADH、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三.实验步骤 1.兔称重、麻醉和固定。 2. 手术操作 (1)分离右侧减压神经、迷走神经和颈总动脉, (2)左侧颈总动脉分离、插管,记录血压。 (3)耳缘静脉留置头皮针,以备连续给药。 3.仪器连接 1道:引导电极 2道:血压换能器,动脉血压,心率 刺激输出:刺激电极与BL-420E系统的前面板相应插孔连接。 四、观察指标 1. 正常动脉血压、心率

2. 神经体液因素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1)减压神经放电 (2)乙酰胆碱,0.5ml,神经放电,血压 (3)去甲肾上腺素,0.5ml,神经放电,血压,撤除引导电极。 (4)牵拉左颈总动脉,5-10s, 2-5次/s, 血压、心率 (5)夹闭右颈总动脉, 5-10s,血压、心率 (6)肾上腺素,0.4ml,血压、心率 (7)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中枢端,血压、心率。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保护耳缘静脉,先从耳远端进针。 2. 先分减压神经,再分颈动脉、迷走神经。 3. 每项实验后,等血压和心率恢复,再进行下一项目。 4. 注射药品后,再推注少量生理盐水,防止药物残留在局部静脉。 六,分析思考 1.注射NE、Ach时,血压、心率变化?结论? 2.牵拉左颈总动脉,血压、心率变化?结论? 3.夹闭右侧颈总动脉,血压的变化?结论? 4.刺激右迷走神经外周端、中枢端,血压、心率的变化?神经调控机制? 七、实验结果 不同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刺激因素血压心率 牵拉颈总动脉↓↓ 夹紧颈总动脉↑↑ 减压神经↓↓ 迷走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

膈肌放电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膈肌放电实验报告 篇一:机能实验报告呼吸衰竭 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XX年6月24日带教教师:小组成员:(尼可刹米组)专业班级:预防医学一大班 呼吸调节、呼吸功能不全及治疗 一、实验目的 1、观察豚鼠的正常呼吸频率、幅度、膈肌放电、动脉血氧分压及呼吸运动的调节。 2、复制豚鼠哮喘模型,观察呼吸衰竭时的动物呼吸频率、幅度、动脉血氧分压及膈肌放电的变化;探讨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 3、观察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 呼吸为气体交换过程,完整的呼吸功能包括外呼吸、内呼吸和气体运输功能。呼吸运动是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反映。呼吸衰竭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或

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诊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paco2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 根据paco2是否升高,可将呼吸衰竭分为I型, pao250mmhg。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通气性和换气性。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外呼吸功能障病因与机制:通气障碍:a.阻塞性(气道狭窄或阻塞)b.限制性(肺泡扩张受限);换气障碍:a.弥散障碍b.通气/血流失调c.解剖分流↑。 三、实验仪器设备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血气分析仪、豚鼠手术台、手术器械一套、呼吸换能器、动静脉留置针(22—24g),小动物气管插管、超声雾化器一套、银针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称重,麻醉,固定动物称重、腹腔麻醉(25%乌拉坦5—6ml/kg),固定于手术台。(2)颈总动脉穿刺及气管插管分离颈总动脉放置留置针以备取血,颈部气管插管接呼吸换能器。 1 (3)记录膈肌放电将两根银针插入豚鼠右侧肋间肌中,针柄与传导电极两红色支连接,

机能实验学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学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报告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呼吸运动及膈神经放电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学习用计算机生物信号系统记录呼吸及膈神经放电的方法。 2.观察血液化学成分改变对呼吸运动及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3.观察肺牵张反射以及迷走神经在此反射中的作用。【实验方法】气管插管法、空白对照法 【实验结论】机体通过呼吸调节血液中的O2、CO2、H+水平,动脉血中O2、CO2、H+的变化又通过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引言: 呼吸运动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并能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有赖于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或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作用呼吸运动,由此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使肺通气能适应机体代谢需要。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家兔。 二、器材药品: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气管套管、注射器(20ml、5ml各一副)、30cm长的像皮管一根、纱布、线、引导电极固定架、三维调节器、玻璃分针、输液夹、压力换能器或张力换能器、BL-410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3%乳酸溶液、生理盐水和液体石蜡(加温38~40°C)、10%尼可刹米注射剂、氮气、CO2。 【实验步骤】 1.准备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参考参数:灵敏度

2mv/cm,滤波30Hz,时间常数DC,基线中线。 2.手术 (1)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用20%乌拉坦5ml/Kg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颈部手术颈部剪毛,在喉头下缘至胸骨上凹作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肌肉至气管,作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一侧管置呼吸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记录呼吸;也可用弯缝针在兔的剑突上皮肤穿一条线并固定,线的另一端连张力换能器,通过记录仪器记录呼吸。分离出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3.观察项目 (1)吸入增加CO2的气体将装有CO2的气袋(可用呼出气体)的管口对准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中间留有间隙),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2)缺氧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将氮气气袋的管口对准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中间留有间隙),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3)增大无效腔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将一根50cm长胶管接在气管插管侧管上,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

生理实验预习题目及答案

1.运动前后血压有何不同?机理如何? 2为何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使呼吸运动加强? 3.何吸入纯氮气后会影响呼吸运动? 4.增加无效腔,呼吸运动会有何变化,为什么? 5.注射乳酸后影响呼吸运动? 6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为什么? 7总结减压神经放电与动脉血压的关系。 8夹闭颈总动脉,血压如何变化?为什么? 9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及其中枢端以及外周端,动脉血压变化?为什么? 10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外周端,引起血压?为什么? 11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为什么? 12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尿量?为什么? 13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尿量?为什么? 14静脉注射20%葡萄糖液,尿量?为什么? 15静脉注射速尿,尿量?为什么? 16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尿量?为什么? 1.运动前后血压有何不同?机理如何?运动后即血压升高。机理有(1)运动时,心交感中枢兴奋和心迷走中枢抑制,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多,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引起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增强。(2)运动时,由于肌肉节律性舒缩和呼吸运动加强,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同时,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使容量血管收缩,也有利于回心血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多,通过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博出量增加。因此,心输出量明显增加。(3)由于运动时各器官血流量的重新分配,体循环外周阻力无明显改变。因此,运动后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2为何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会使呼吸运动加强?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素,它不但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并且是维持延髓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活动所必须的。每当动脉血中P CO2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并可在一分钟左右达到高峰。由于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血液中CO2增加,CO2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CO2浓度增多,CO2+H2O H2CO3 HCO3-+H+, CO2通过它产生的H+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通过呼吸肌的作用使呼吸运动加强。此外,当PC O2增高时,还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地使呼吸加深加快,但因C O2对外周感受器的刺激阈值远较中枢化学感受器为高,故以后者作用为主。 3.何吸入纯氮气后会影响呼吸运动? 吸入纯氮气时,因吸入气中缺O2,肺泡气中P O2下降,导致动脉血中P O2下降,而PC O2却基本不变(因C O2扩散速度快),随着动脉血中P O2的下降,通过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延髓的呼吸中枢兴奋,膈肌和肋间外肌活动加强,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运动增强。 此外,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效应是抑制,并随缺O2的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加强。所以,缺O2程度不同,其表现也不一样。在轻度缺O2时,通过颈动脉体等的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呼吸中枢起兴奋作用大于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而表现为呼吸增强。在严重缺O2时,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大于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创新实验:膈肌的运动教案培训讲学

创新实验:膈肌的运 动教案

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创新大赛 实验课题名称:模拟膈肌的运动 参赛教师:城步二中陈善龙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模拟膈肌的运动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一个演示实验。本节是这一章也是这一册的教学难点,尤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难懂。通过这一模拟实验,很直观的体现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肌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容积扩大和缩小。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 1、玻璃罩模拟胸廓 2、Y型玻璃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 3、气球模拟肺 4、橡皮膜模拟膈肌 不足之处: 1、带橡胶塞的无底玻璃罩难以找到。 2、玻璃罩是刚性物体,不能模拟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与呼气和吸气之间的关系。 3、玻璃罩壁很滑,不好固定橡皮膜,易滑落。

4、实验室的Y型玻璃管大而短,很难找到与之匹配的玻璃罩。 三、实验创新和改进之处 创新之处: 1、用饮料瓶代替玻璃罩 2、用输液管改装成一个Y型胶管代替 Y型玻璃管 3、气球膜代替橡皮膜 改进后的装置: 1、饮料瓶模拟胸廓 2、Y型胶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 3、小气球模拟肺 4、气球膜模拟膈肌 优点: 1、饮料瓶易改装,易固定橡皮膜,而且不会滑落,同时也解决材料难找的问题。 2、输液管容易获取,也容易改装成Y型管,解决了Y型玻璃管与饮料瓶不匹配的问题。 3、整个装置取材容易、轻巧、携带方便。 四、实验原理 肺富有弹性,当膈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吸入肺,是吸气过程。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增大,气体被呼出,是呼气过程。从而得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运动的关系。

实验十二 兔膈肌放电观察

实验十二兔膈肌放电观察Array【实验目的】 1.观察多种因素对动物呼吸运动的影响 2.了解反映呼吸运动动物模型 3.熟悉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操作 【实验原理】 平静呼吸运动是由包括膈肌和肋间外肌在内的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活动,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为自动节律性活动。当延髓吸气中枢兴奋时传出冲动达到脊髓时,引起支配吸气的运动神经元兴奋,发出神经冲动经膈神经和肋间神经传到膈肌和肋间外肌,引起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胸廓扩大产生吸气。延髓吸气中枢活动暂停,膈神经和肋间神经放电停止,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胸廓缩小产生呼气。这种起源于延髓呼吸中枢的节律性呼吸运动,受到来自中枢和外周的各种感受器,特别是化学感受器和机械感受器传入信息的反射调节。当动脉血中PO2、PCO2或[H+]发生变化时,通过延髓腹外侧浅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来影响呼吸运动。当肺过度扩张或过度萎陷时,通过气道平滑肌中的牵张感受器发出冲动经迷走神经到达延髓,反射性抑制或兴奋吸气。家兔的肺牵张反射在其呼吸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膈神经放电活动和膈肌收缩代表吸气运动的开始,而膈神经放电活动停止和膈肌舒张与呼气运动同步。此外,膈神经的放电活动状态的变化,反映了呼吸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的变化。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器材】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兔解剖台,20%氨基甲酸乙酯,20ml注射器,约1m长内径0. 7cm橡皮管一根,CO2气囊,0.9%氯化钠生理盐水,监听器,引导电极支架,刺激电极及相连的刺激线,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实验步骤】 1.动物手术 (1)称重 (2)麻醉耳缘静脉氨基甲酸乙酯5ml/kg 麻醉药:20% 麻醉指征:肌张力下降、角膜反射消失、呼吸平稳、痛觉明显减退或消失(3)仰卧固定 (4)气管插管术:颈前正中纵切口倒“T”型切口 (5)分离双侧迷走神经并各穿一细线打松结备用

兔膈神经和膈肌的传出放电

实验十二兔膈神经和膈肌的传出放电 【实验目的】用膈神经与膈肌放电作为观察呼吸运动的指标,加深对节律性呼吸运动的中枢起源和外界环境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作用的认识。 【实验原理】脑干呼吸中枢的节律性冲动发放,通过脊髓的膈神经及肋间神经下行传导到膈肌与肋间肌,从而产生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因此,引导膈神经传出纤维的放电和膈肌的放电,可直接反映脑干呼吸中枢的活动。同时,膈神经与膈肌放电活动的变化也能反映体内外各种刺激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影响。 【实验步骤】 1.麻醉、固定家兔及气管插管。 2.分离双侧迷走N并各穿一细线打松结备用。 3.分离膈神经。 4.暴露膈肌并安置记录电极。 5.安放引导电极。 【实验项目】 1.观察正常膈肌放电活动: 2.连接长橡皮管增加无效腔:

3.吸入CO : 2 4.肺牵张反射: a.吸气末注入20ml空气 b.呼气末抽出20ml空气 5.切断双侧迷走N:

【结果分析】 1.正常呼吸曲线:在正常麻醉状态下,实验动物保持平稳的呼吸节律,曲线疏密反映呼吸频率,曲线高度反映呼吸幅度。动物节律性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在肺牵张反射和呼吸调整中枢的共同调节下,维持平稳的节律性呼吸。 2.增加无效腔,呼吸加深加快。增加无效腔以后,肺泡中未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增多,主要是使呼吸道的阻力加大而加强呼吸运动,另外也有通气量不足造成的 P CO2升高和 P O2的影响。呼吸道的阻力的加大,使呼吸肌受到的牵拉力增加,呼吸肌本体感受器(肌梭)兴奋增强,通过传人神经达到中枢,反射性引起被牵拉呼吸肌收缩的加强,使呼吸运动增强。 3.吸入 CO2 时,呼吸加深加快(比增加无效腔时更为明显)。当吸入气中CO2↑,进而使肺泡气P CO2↑,通过两条途径使呼吸运动增强。第一条为中枢途径,即血中CO2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CA作用下,使H+↑(CO2+ H2O→H2CO3→HCO3-+ H+↑),直接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呼吸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和呼吸肌作用,使呼吸运动增强;第二条途径为外周途径,即血中升高的CO2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沿各自传入神经传入呼吸中枢,呼吸中枢兴奋增强,通过传出神经和呼吸肌作用,使呼吸运动增强。以第一条途径为主。 4.①吸气末注入20ml空气,很快吸气转为呼气,呼气延长。肺扩张或向肺内充气可引起吸气活动的抑制,所以在吸气末注入空气时吸气短、呼气长。 ②呼气末抽出20ml空气,很快呼气转为吸气,吸气延长。肺萎缩或从肺内抽气则可引起吸气活动的加强,所以在呼气末抽取空气时吸气长、呼气短。 (肺扩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是牵张感受器。) 5、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变得深而漫。(迷走神经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迷走神经作为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冲动经迷走神经粗纤维传入延髓,通过及时抑制中枢吸气神经元而调节呼吸的深度与频率,参与呼吸节律的调节。) ①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吸气稍有延长,频率变慢。切断一侧迷走神经时,肺牵张感受器感受到的肺扩张刺激不能传至延髓的呼吸中枢,吸气不能及时转变为呼气,使吸气延长;但由于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作用,在吸气后仍可转变为呼气,表现为长吸式呼吸。但由于另一侧迷走神经的代偿作用,呼吸变化不十分明显。 ②当另一侧亦切断时,吸气明显延长,频率更慢。机理同上,由于双侧迷走神经均已切断,肺牵张反射完全失去作用,长吸式呼吸表现更明显。 (③电刺激完整迷走神经,呼吸变浅,频率加快。当电刺激时,冲动不断传人呼吸中枢,抑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