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作者:李丹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09期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提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进一步提出:“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这成为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中长期区域经济格局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的演变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的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均衡配置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的影响,考虑到旧中国超过70%的工业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建国初期经济布局主要集中在东北以及中西部地区。
上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变化,“三线”建设启动,一系列新的工业基地在西南、西北、豫西、湘西等地建立,布局重心进一步西移。
转型阶段(1978—2001年)。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提高沿海地区发展效率,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推进沿海城市开放。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良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区位、倾斜性的支持政策,率先提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为贯彻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精神,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区域经济布局开始由沿海经济特区拓展至内陆。
协同阶段(2001年至今)。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自加入WTO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飞速发展,并逐步拉开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发展差距,区域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凸显。
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国家开始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发展原则,在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推动下,协同发展、分工协作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试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 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 ,
启动。这标志着 我国 区域发展 战略 在取 向和结构 上有 了新 的变化。党的十六大以后 , 把振兴东北 老工业基地 的任 务突 出地提 了出来。 我国上 述 区域经 济发 展 战略 的实施 , 得 了显著 的成 取 效 。从 东部地区看 , 内生性 的 自我增长 机制 已经形成 , 我 对
之一。它的电子量占全国的 12 家用电冰箱产量占 13 /, /,
家用洗衣机产量 占 17, / 原油和天 然气 产量约 占 1 1 。它 以 /0 占全 国 0 4 %的土地和 18 .3 -%的人 口,0 4年进出 口贸易金 20 额 43 . 3 4 2亿美元 , 2 0 2 5 . 亿 美元翻了一番。2 0 比 0 0年 0 4 8 05 年超过 5 0 美元 。2 0 0 0亿 05年 G P达 4 0 D 0 0多亿 , 占全 国 的
比重为 2 %以上 。 5
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 , 发展到一定时候 , 又要求沿海拿
出更多的力量 来帮助 内地 发展 。这 也是个 大局 。那 时沿海
地 区也 要 服 从 这 个 大 局 。
在邓小平 同志“ 两个大局 ” 思想 的指导下 ,92年 党的十 19 四大提 出了“ 充分发挥各 地优 势 , 加快地 区经济发展 , 促进全 国经济布局合理化” 的指导方针 , 国家 相继 开放 了一批 沿边 、 沿江城市 和 内陆省 会城 市 , 立 了三 峡 经济 开 放 区。1 9 设 93 年, 国务院做出了《 于加 快发展 中西部 地 区乡镇企 业 的决 关 定》 又相继 出台了一系列新 的改革措施 , 消或部分取消 了 , 取 以往的地 区倾 斜政策 , 加 了对 内陆地 区的投入力度和优 惠 增
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协调发展阶段性评价研究
RESEARCH AND EXPLORE<<研究探索46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差距、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是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拦路虎”,仍需持续推进区域协调整体水平,全面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三)区域协调发展是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区域现代化必然要求区域高质量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要求。
安徽已实现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正奋力开启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
新发展格局下,应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新篇章。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一)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的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围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的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科技差距是形成区域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需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本文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据此,确立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地区比较优势发挥、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六大维度。
每个维度下设3-5个、共23个监测指标(见表1)。
(二)评价方法本体系以安徽16市为监测单元,以2012年指标值为基数。
为科学开展评价工作,需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指标权重、开展指数计算。
标准化处理。
如何实现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T HEPRY AND PRACTICE理论与实践96E CONOMY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列之五如何实现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蔡之兵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就一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也在于培育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此过程中,区域协调发展程度与水平会对整体经济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发展战略都已经有序展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为未来我国区域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未来我国形成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势在必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至少能够通过如下三个渠道影响高质量发展目标。
第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
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概念,经济体系内部的平衡与协调性是其要求之一,这种平衡与协调性不仅体现于不同产业间、政府与市场间,同样体现在不同区域间,过大的区域差距是高质量发展所不能允许的。
因此,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则必须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直面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作用下,区域间的密切和广泛合作也能够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从而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充分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统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宋智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均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问题,这两个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完整的战略格局。
我们要全面理解党中央关于这两大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意图,准确把握两大战略各自特点和具体要求,统筹安排实施两大战略的各种政策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历史演进建国以后,在区域经济总体布局上,我国最初采取的是沿海、内地的“两分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据国防备战的需要,又采取了“三线建设”的“三分法”格局,推动了生产力的均衡布局。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开始转向效率目标,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得到了发展,随后沿海经济带由南向北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轴,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随之迅速扩大。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区域发展差距带来的突出矛盾,审时度势,在坚持贯彻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同时,又相继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振兴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确定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本框架。
金融危机前后,国家纵横捭阖,大手笔规划了20多个国家战略经济区,是对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主体功能区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区域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其形成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200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由14部委组成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选取了8个省份作为试点先行编制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
2007年,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求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
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包括(2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五大发展战略区域,旨在通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从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内涵、意义、布局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内涵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这些区域不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显著优势。
1.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为核心,旨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 长江经济带发展:覆盖长江流域11省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以长江黄金水道为纽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包括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湾区。
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涵盖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上海为龙头,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包括重庆市、四川省,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中心。
二、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意义五大发展战略区域的提出,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区域间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 提升国家竞争力:五大发展战略区域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通过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
3. 促进转型升级:五大发展战略区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4. 增进民生福祉:五大发展战略区域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
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乡发展差距的增大,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发展目标。
其中,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导、多极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成为了首要目标之一。
从2016年至今,我国一直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建立。
二、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财政体制不完善。
地方政府不具备独立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权,导致政府间横向合作和纵向协调能力不强,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2.产业结构单一。
一些地区依赖单一产业,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多元性与韧性,区域发展不均衡。
3.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第三产业过度扩张,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
4.地理区位条件差异大。
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差异很大,难以实现资源协调和优化配置。
以上问题阻碍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实施方案1.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推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权的改革,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合力扶持地方经济发展。
2.多元化产业结构。
鼓励本地区优势资源与现有产业深度结合,发展多元化经济。
3.城乡发展统筹。
加强城乡规划能力,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由地方政府牵头的区域合作机制,实现跨地区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4.1推进跨地区基础设施联通和信息通信技术建设,实现跨区域优势资源共享。
4.2完善飞地经济体制,优化资源配置。
5.建立区域发展评价机制。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区域发展进行定期评估与监测。
6.建立区域协调治理机制。
加强政府部门协调合作,建立区域协调治理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结论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一个更加有效的机制来确保其顺利进行。
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多元化产业结构、城乡发展统筹、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区域发展评价机制和建立区域协调治理机制等措施,可以逐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构建多极支撑、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新发展格局。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作者:刘珺珺李慎中来源:《求学·文科版》2018年第06期【热点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顶层设计为: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落实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举措,继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改革发展的支持;等等。
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倾斜与均衡、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陆地与海洋之间的发展关系是当今发展的重要任务。
因此,区域协调发展是2018年地理高考的热点之一。
【必备知识】1.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引领,形成以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
2.内陆特区(经济区)的区位因素分析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2.28万公里,同14个国家接壤,辐射区域大,开放空间广阔。
广西是东盟合作平台;云南、西藏是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疆、甘肃是西部的开放基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是东北部开放的重要枢纽。
内陆特区(经济区)区位因素分析如下图所示。
【关键能力】1.区域位置描述及评价根据区域位置确定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纬度位置——热量带、气压带、风带位置、气候类型;经度位置——大陆东岸、西岸、内陆、气候类型;海陆位置——降水多少、海洋性及大陆性气候;相对位置——下垫面环境的特殊性。
根据区域位置判断交通区位优势:海陆位置——沿海地区背陆面海,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有的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制约经济发展,但国境线附近往往具有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
具体内容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在总结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得失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它的本质含义是协调区域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实现区域利益的"分享式改进",最终实现各区域的共同富裕。
区域协调发展的动态形式是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是通过非均衡最终实现均衡的发展战略选择。
当前中国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区域发展差距正在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转变。
在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赋予新的内涵,即实现全面的和可持续的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一种长效的新型协调机制。
这种新型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补偿机制、扶持机制、合作机制、参与机制、共享机制六个方面。
要通过这六大机制,合理引导企业、政府、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群体行为,共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新时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深深扎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深厚的实践土壤中汲取学术养分,密切跟踪地方经济发展典型样本,充分总结中国各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加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挖掘地方发展潜力,为地方发展注入新动能,切实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只有东中西互动,突出自身发展重点,才能综合治疗多种“区域病”。
东部继续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各个经济特区,屡创佳绩,发挥了“领头羊”作用,珠三角、长三角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
经济新格局:从“省份经济”迈向“区域经济”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与此同时,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开始步入有组织有制度保证的实质性“共谋一体化发展”阶段。“上下互动”意味着,中国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直是推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性的区域发展问题的同时,一些省、市、自治区纷纷提出或实施内部区域发展与合作新举措。
东北三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争取重振昔日雄风。今年6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并强调,3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西部地区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发展和区域合作,由传统资源时代向产业时代挺进。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等西部有实力的地区被确定为率先发展的重点。就在不久前,国家新批准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第一次在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试验区由原来的经济建设为主,发展到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的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对制度创新的强烈需要。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答:(1)统筹区域发展的含义统筹区域发展,是政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全局出发全面综合地考虑区域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协调区域关系并形成东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①目标。
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可具体表述为:综合治理区域经济领域中已经存在的落后病、衰退病和防治潜在的膨胀与萧条病,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形成区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②内容。
统筹区域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区域发展问题;二是区域关系问题。
统筹区域发展的内容只能在全面、科学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并结合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才能确定。
统筹区域发展内容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③途径。
选择统筹区域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区域制度基础建设;二是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但是选择统筹区域发展的途径必须要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明确区域战略。
a.加快建设区域管理的制度基础。
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都是政府区域管理的工具,而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用评价,都需要一定的机构来负责。
鉴于中国的情况,区域管理机构的设置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
b.完善与落实区域政策。
区域政策是统筹区域发展的主要工具,其重点与方向随着区域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区域政策的价值取向和作用强度都是制定区域政策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效率与平等是中央区域政策需要解决的两个目标,区域政策必须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权威性。
区域协调创新政策
区域协调创新政策摘要:一、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概念和背景二、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目标和意义三、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四、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挑战五、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文:一、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概念和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我国政府提出了区域协调创新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通过构建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目标和意义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主要目标有三个方面:一是优化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提高整体创新能力;二是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与互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态势;三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各地区的创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创新要素在各地区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区域协调创新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资源共享:打破地区间的创新资源壁垒,促进科技成果、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在各地区的合理流动和共享。
2.协同创新:推动各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创新。
3.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创新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4.政策协同:加强政策协调和衔接,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
5.创新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支持各地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四、区域协调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挑战实施区域协调创新政策以来,我国在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协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同时,政策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创新资源配置不均、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等。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目标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目标一、引言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进行深入探讨,包括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保障生态安全、促进人口与经济均衡分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等方面。
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
政策制定应致力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其产业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以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通过实施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加快发展步伐。
三、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策措施应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通过建设统一的市场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增强整体竞争力。
四、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策应鼓励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创新环境等措施,激发区域内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五、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策应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地区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引导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区域整体经济效益。
六、保障生态安全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保障生态安全同样重要。
政策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通过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生态修复等措施,降低区域内的环境负荷,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促进人口与经济均衡分布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分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标志。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
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的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发展上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仅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效率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旨在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实现各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共进。
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方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注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缩短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流动的效率。
例如,不断完善的高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让中西部地区能够更便捷地与东部沿海地区连接,促进了人员、物资和信息的快速流通。
另一方面,产业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引导,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和协同创新,能够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东部地区可以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让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
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是区域协调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各区域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其特征,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指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文章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包括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加强、产业布局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如政策引领作用的凸显、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等。
文章对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协调的发展历程。
初期,为了快速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如沿海开放战略和梯度推移战略等,这些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逐步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2000年,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随后,国家又相继实施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这些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和举措,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这些战略和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入发展。
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十二五”区域规划布局
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 的区域 发展格局 。其根 本 目的是优化格 局 , 促进 区域 协调发展 , 实现福利共享式发展 。”
一
、
中 国 区域 经 济 新版 图和 “ 二 五 ” 济 区划 与 布 局 十 经
牧业、 以及科学 合理开 采矿 产资源 , 成可持续 发展 的产业模 形 式, 并在西部地区优启动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修 复工程 。
三 、 十 二 五 ” 疆 经 济 规 划 与 布 局 :两 带两 区” “ 新 “ 发展 战 略
万平 方公里 : 区包括 宁夏沿黄城市带 、 依托 内蒙古河套 地区 , 陕 西延安市 , 面积 3. 平方公里。 45 6 蒙陕甘宁能源“ 金三 角” 国家 被
青蒇高原 不仅地理 位置特殊 , 自然 资源丰 富 , 且 是我 国重 要 的生态安全屏障 。根据规 划 , 青藏高原将按照保护优先 、 预防 为主 、 统筹规 划 、 重点突破 、 区管理 、 分 协调推进 、 创新机制 、 依
() 2关中一 天水经济区 : 西北内陆经济新 引擎 。关中一 天水
经济区规 划 范围 包括陕 西省 西安 、 阳 、 咸 宝鸡 、 铜川 、 渭南 、 杨
凌、 商洛部分 县和甘肃 天水所辖行政 区 , 直接辐 射 区域包括 陕
靠科技 的原 则 , 坚持 自然恢复和 工程修复相 结合 , 重点 地 推进 区生态环境 保护 、 加大 产业结构 调整 和污染 防治 力度 、 解决 影
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 、 主体动能定位 清晰 、 国土空间高效 利用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 纲要》 出 :充分 发挥不 同地区比较 优势 , 指 “ 促进 生产要 素合理 流动 , 深化 区域 合作 , 推进 区域 良性互动 , 逐步缩小 区域 发展差 距。” 推进新一轮 西部大开发 , “ 要 坚持 以线串点 、 以点带面 , 推 进重庆 、 都 、 成 西安区域战略合作 , 推动 呼包鄂榆 、 广西北部 湾 、
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ACCOUNTING LEARNING189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文/王一童摘要:近年来,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政策导向,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逐步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协调东中西、平衡南北方”的整体协调发展思路,全方位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推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区域协调发展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区域之间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受自然资源、经济政策、承载能力、政府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不平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尤其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西部地区相对东部地区发展较慢,经济总量比重比较低,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区域城镇化发展差距较大我国城镇化整体水平不断推进,但城镇化发展的不平衡、城镇化结构不合理带来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从城市发展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明显高出中西部地区。
中国目前仍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中国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别的过程。
(三)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间竞争、地方保护主义、市场体制不健全、产业集中程度低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
重要产业的企业生产专业化水平低、协作化程度不高,很难形成强劲的竞争优势,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成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恶化了资源配置,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三、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整体平衡发展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要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区域协调发展旨在通过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扩大和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探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与价值1.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将不同地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比如,发达地区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和人才引进来提升自身发展水平,而相对欠发达地区则可以通过资源转移和资金引进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潜力,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
2. 扩大市场规模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打破单一地区的市场局限,将不同地区的市场联通起来,形成更大规模的市场。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借助更大的市场规模来实现产能的扩张和效益的提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区域协调发展获得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务,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产业协同和产业结构优化。
通过产业的协同发展,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以调整各地区的产业布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与挑战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 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市场规模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化,制约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 区域间竞争加剧由于各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利益不同,区域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这种竞争不仅在资源、市场和人才等方面存在,还体现在政策、税收等方面。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使得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为促进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
一、区域差距的现状分析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不同的地理、自然、经济等条件。
由此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不均。
一些沿海地区以及大中城市经济发达,而一些内陆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滞后。
这些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但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着全国的经济平衡发展。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平衡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的经济平衡发展。
其次,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再次,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最后,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和交流,增强各地区的合作与交往。
三、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主要特点我国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制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
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各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市场连接度。
3. 推动资源要素流动。
通过放开流动人口的限制,鼓励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向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流动,促进资源配置的均衡。
4. 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升各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吸引力。
5. 深化改革开放。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合作,提升各地区的对外竞争力。
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就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落后地区加快发展,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文章在这个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分析了我国的不同格局。
指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劳动业基地四大板块的划分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战略,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发展主要城市群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都是其有益补充。
最后指出通过保障机制的建设来保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四大板块; 主体功能区; 城市群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即“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基础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
杜鹰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新时期我国实行的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要从四个方面科学把握其基本内涵,即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有四个标准:一是地区之间的人均GDP差异控制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二是各个地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各个地区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协调”,核心是“效率”,即通过“协调”而实现“效率”。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四大板块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这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1. 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是按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现有生态建设成果,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改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西部大开发政策,继续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在改革中实现振兴;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成为我国的粮食基地和林业基地;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建设成为我国重型工业基地,同时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完善基础设施,为加强区域和作奠定基础;加强黑土地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3.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6个省。
中部地区作为承东启西的关键地区和核心地区,今后的发展重点是增强粮食等生产能力,建成为粮食基地;立足现有产业优势,把中部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电力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要提升产业层次,发展装备制造业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等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武汉城市群、安徽城市群、江西城市群、河南城市群、湖南城市群和山西城市群等,通过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促进中部地区核心区的快速发展。
4.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
东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高端产业;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在现有的经济特区和浦东兴区的基础上,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
5.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财政性投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加快这些地区的社会事业的发展,使得这些地区的居民享有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坚持保护自然生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统筹该类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的保护。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制约各区域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四大板块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公共服务的差距趋于缩小。
但是我国区域发展中仍有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俞国生指出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到了实处,把区域政策落到了实处,增强了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
把理念变成了能够有效操作和运行的模式。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1、能够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能够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
四、加快发展主要城市群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
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未来区域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全国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先行区域,三是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基地,四是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带动和辐射源,五是服务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域,六是加快形成循环经济体系的示范区。
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小珠三角与大珠三角之分。
小珠三角城市群即指广东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惠州等城市。
大珠三角城市群包括小珠三角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重点是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加强与周边地区、次区域和泛区域的合作,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