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堰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罗尚杰

2011年10月20日

浅析庄子寓言的思想艺术特色

【摘要】:《庄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其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堪称一时之冠,是诸子论著之中最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代表作品之一。《庄子》的寓言文学形式具有开创意义,庄子被誉为寓言文学的奠基之人,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在文学史上其名与屈原并列,作品《庄子》与《离骚》合刊,成就非凡,影响深远。《庄子》以其无比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具开创意义的寓言文学艺术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芒万丈的明星。

【关键词】:庄子寓言哲学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浪漫主义【本论】: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老子精神的主要继承者。同时也是庄子将老子的精神推扬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庄子》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宣扬道家精神的代表著作。这就决定了《庄子》一书的思想内容体系。道家思想深邃而又十分抽象,庄子在论证自己的思想观点时,运用寓言,神话传说和虚构故事来说理的方法,使深邃的道理明了化,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具体化,这就使得庄子能在自己的论著之中无限扩展自己的思想空间,使《庄子》充满了迷离虚幻而又意境浩大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庄子将寓言运用于文学表现之中,开创了寓言文学这样一种文学形式。寓言文学有着独到的艺术特色,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根源性的影响。

一,溢扬道家精神的思想性质

《庄子》一书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就是客观真实的存在,道就是产生一切事物包括天地鬼神在内的源泉,

道弥漫于整个宇宙而无处不在,贯通于古今而无时不有,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没有限制的。人的思想与认识可以在宇宙之中无限的扩展延伸。想象奇崛,虚幻而深奥是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但在庄子思想之中,要求安时处顺,逍遥自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的论断又表现出朴素的唯物辩证色彩。对道的阐释,属于哲学的范畴,因而《庄子》是一部哲学论著,书中充满着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道”原本就承于虚拟,主观性之强烈,加之战国末年战乱四起,社会黑暗,庄子的政论主张也一一破灭,所以在庄子的意识里对这个客观现实世界是彻底的绝望的,只能在精神的世界里去寻找绝对的自由,而在现实的世界里与世无争,消极遁世,这一点也是造就《庄子》无比浩大思想精神境界的因素之一。以下从三个方面去探索《庄子》无比丰富的思想内容。

1,浓厚的主观虚幻色彩

《庄子》绝大多数内容都是运用想象和虚构来展现自己思想的空间,完全脱离了客观现实世界,他的思想意识可以无限延伸,是纯主观的思想意识。文熙载在《艺概》中说庄子的想象“一除尘外,怪生笔端“。《庄子》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常常带有奇异虚幻色彩,充满着不可捉摸的神秘和遥远。

《庄子·逍遥游》中所创造的“逍遥”境界就具有十分鲜明的主观虚幻色彩。其主观虚幻表现在人对客观世界的绝对放纵和自由的追求。庄子在写《逍遥游》的时候,原题并不是“逍遥游”,而是“游逍遥”,意思是生活在一种“逍遥”之境。而后庄子采用了许多例子

来论证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一开始便写到大鹏和鲲用以作为反证,说明像大鹏和鲲这样的神物都不算是逍遥的,因为它们需要借助风和海浪的外力来行动。后来还提到,就算是神人中的列子也不是逍遥的,他同样需要借助外力而飞行。连大鹏和鲲这样的神鸟神鱼和神人列子都不是逍遥的,那么到底怎样的一种境界才算是真正的逍遥呢?其实庄子在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要做到真正的逍遥,只有达到一点,即“无所待”,只有做到了“无所待”,那才是真正的进入到了逍遥之境。大鹏和鲲借助外力而行,那依然是“有所待”,所以它们不算是逍遥的。只有真正做到能摆脱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切束缚,不凭借现实中的一切可以依赖的外力,还依然能够神行于天地宇宙之间,那才是庄子所谓的逍遥。

从《庄子·逍遥游》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实的世界里根本不可能存在庄子理想中的逍遥。作为一个具有自然生命属性和社会属性个体,只要还依赖穿衣吃饭用钱而生活着,就不可能进入逍遥的境界,更不用说现实的世界里的许多人还有着无穷的欲望。一个人作为生命个体而存在,永远摆脱不了自我的客观实在性。所以,庄子笔下的逍遥,是一种超脱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无所待的境界,是一种纯粹理想化、虚幻性的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庄子·逍遥游》是《庄子·内篇》中的第一篇,是最能集中体现庄子思想地代表篇目之一,文章充满着强烈的主观唯心色彩。在《庄子》的其他篇目中,同样也体现出了庄子思想的主观虚幻性。如《庄子·太宗师》中在讨论“道”与“道体”的命题上,十分鲜明的体现

出庄子思想的主观性。其主体思想是“天人合一”“生死如一”的人生观、“安于所化”的处世态度和“相望”的生活境界。他强调世间万物的色调都是由人的心态决定的,心态改变世界,这就明显的脱离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质,走上了主观和唯心的道路。在《庄子·人间世》中对“心斋”的阐释,告诉人们要摆脱人世间的名利纷扰和各种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心斋”,手白了就是待在自己思想的“壳”中完全脱离现实世界,以达到心境虚静空明的境界。这也是常人根本不可能做得到的,就算是庄子他自己也不曾做到。

2,朴素的辩证的哲学思辨色彩

可以说《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哲学的开源之作,庄子的本来意图是借此表现其思想观点,但在对“道”的阐释和对人与社会自然万物的关系以及对宇宙生息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方面,是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庄子的思想境界深邃难懂而奇幻悠远,在《庄子》中,许多论述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色彩.

在《庄子·齐物论》中作者论述道:“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大致意思是说:“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