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
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应急预案
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护理应急预案
一、病人输注化疗药物疑有或已发生药物外渗时,则应立即停止输注。
二、保留原输液针头并用注射器回抽液体,然后拔针。
三、立即报告医生和护士长,评估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性、局部反应范围及程度(红、肿、热、痛)、外渗量、外渗原因,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
四、抬高患肢至少48 小时,避免局部受压,促进血液回流,杜绝外渗下方再次输液,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五、根据药物性质使用冰敷,禁止热敷,可用33%硫酸镁湿敷。
如属高渗性刺激药物必要时行局部封闭。
六、必要时请相关科室医生会诊,同时上报护理部,并详细记录药物外渗情况及处理方法。
七、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屈肘、握拳、外展、内旋运动,避免出现关节强直、肌肉萎缩等严重后果。
八、药物外渗后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和处理后的效果,观察时间不得少于10 天。
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出现外渗应急预案与流程
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出现外渗应急预案与流程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输入,及时通知主管医师和护士长。
2、用0.4%普鲁卡因(2%普鲁卡因1ml+生理盐水4 ml 配制)局部封闭,可稀释外漏药液和阻止药液扩散,又可起到止疼作用。
封闭液的量可根据需要配制。
3、外渗24 小时内可用冰袋局部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4、抬高患肢,避免患处局部受压,外涂喜疗妥。
5、外渗局部肿胀严重,可用50%硫酸镁湿敷并与喜疗妥交替使用。
6、严密观察患者局部皮肤情况,并记录处理过程及效果,做好交接班。
7、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流程】。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
05
化疗药物外渗的科研进展
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80%
实时监测技术
利用传感器和实时监测系统,实 时监测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及时 发现并处理外渗问题。
100%
新型敷料
研究开发新型敷料,具有更好的 吸收能力和保护作用,减少化疗 药物对皮肤的损伤。
80%
冷敷技术
采用冷敷技术,收缩血管,减少 药物吸收,缓解疼痛和肿胀。
评估外渗程度
根据外渗程度,评估外渗对患者的危害程度,采取 相应的护理措施。
现场处理与急救
停止注射
冰敷
抬高患肢
紧急就医
一旦发现外渗,立即停 止注射,并拔出针头。
对外渗部位进行冰敷, 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将患肢抬高,以促进血 液回流,减轻肿胀。
如外渗严重,需立即就 医,进行紧急处理。
后期护理与康复
观察记录
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护士对化疗药物外渗严重性的认 识,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药物选择与配置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
根据药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确保注射装置的 密闭性和耐用性。
精确配置药物
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说明书配置药物,确保药物浓度和剂量 的准确性。
输注技巧与设备
合理选择输注途径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性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如深静脉置管、PICC等 。
发生原因
01
02
03
04
血管选择不当
选择较细或弹性较差的血管进 行输注,容易发生外渗。
注射速度过快
快速输注时,血管内压力增大 ,容易导致药物外渗。
患者体位不当
患者体位改变或活动时,输液 侧肢体过度活动,导致针头移 位,引起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应急预案演练
一、演练背景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因其强烈的细胞毒性,容易在输注过程中发生外渗,导致患者局部组织损伤,严重者甚至可能引发局部皮肤坏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开展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护理人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识别能力。
2. 熟练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处置流程。
3. 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提高团队应急处置能力。
4. 发现并改进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三、演练时间2024年X月X日四、演练地点XX医院化疗科五、演练人员1. 演练组织者:护理部主任、护理部副主任2. 演练参演人员:化疗科护士、医生、护士长、患者(模拟)、家属(模拟)3. 观摩人员:其他科室护士、护理管理人员六、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患者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
2. 演练流程:(1)发现外渗(2)评估病情(3)应急处置(4)后续处理(5)总结与反馈七、演练步骤1. 发现外渗(1)模拟患者: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出现输液部位疼痛、肿胀等症状。
(2)家属(模拟):发现患者症状后,立即告知护士。
2. 评估病情(1)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包括疼痛程度、肿胀范围、皮肤颜色等。
(2)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确认药物外渗。
3. 应急处置(1)护士:立即停止输液,拔除输液针头。
(2)护士:使用生理盐水或0.9%氯化钠溶液冲洗外渗部位,减轻局部组织损伤。
(3)护士:给予患者局部冷敷,减少药物渗出。
(4)护士:根据病情,给予患者抗过敏、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4. 后续处理(1)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2)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及处理措施,消除患者顾虑。
(3)护士: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配合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5. 总结与反馈(1)护理部主任: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参演人员: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紫杉醇外渗的应对措施
紫杉醇外渗的应对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
保留外周静脉留置针或输液港针头以尽量回抽化疗药,抬高患侧肢体,改善局部循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2、进行护理评估
立即进行护理评估,记录并测量外渗的范围。
对外渗区域拍照并记录日期,相关记录到护理记录单上。
3、报告医生
医护协作进行应对处理。
4、局部封闭疗法
可利用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进行局部环形封闭,封闭面积应大于药物外渗面积。
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0.9%NS20ml+地塞米松10mg+2%利多卡因10ml在超出外渗部位0.5-1cm处进行局部封闭,1次/天,连续3天。
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
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
临床也可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普鲁卡因进行封闭。
5、及时冷敷
紫杉醇外渗会导致皮肤着色、发红和敏感,而且只能冷敷。
方法:局部封闭处理后给予冰块或硫酸镁进行冷敷24~48 h,4次/d,每次20min。
6、局部用药
外渗部位可给予消肿止痛的软膏外敷。
涂抹的药膏可有喜疗妥软膏、京万红软膏、湿润烧伤膏等。
7、外科伤口处理
有研究强调早期外科处理能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后续复杂的外科手术,降低感染风险,缩短康复时间和减少医疗费用。
一般认为出现水泡、坏死或者坏死程度不断加深是手术切除的主要指征,而剧烈疼痛是手术切除的绝对指征。
8、不良事件报告
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程序,进行报告、处理。
药液外渗整改措施_药物外渗的整改措施
药液外渗整改措施_药物外渗的整改措施药物外渗是指药物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从血管内渗出到周围组织间隙或体腔内,导致局部组织炎症、损伤甚至坏死等不良反应。
药物外渗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整改措施。
一、加强护理人员培训1. 提高护理人员对药物外渗的认识,加强药物外渗相关知识的学习,包括药物外渗的原因、表现、预防及处理方法等。
2. 加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因穿刺不当导致的药物外渗。
3. 定期举办护理知识讲座和技能竞赛,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理水平。
二、完善药物管理制度1. 加强药物储存管理,确保药物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保存,避免药物降解、污染等导致外渗的因素。
2. 制定严格的药物领用、分发、使用和回收制度,确保药物在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3. 对易发生外渗的药物,如化疗药物、高渗性液体等,应在标签上注明注意事项,提醒护理人员在输液过程中加强观察。
三、优化输液操作流程1. 提高输液穿刺成功率,避免重复穿刺,减少药物外渗风险。
2. 合理选择输液途径,对于容易发生外渗的患者,如儿童、老年人、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应优先选择中心静脉置管等安全可靠的输液途径。
3.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外渗。
四、加强患者教育及家庭支持1.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药物外渗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
2. 指导患者正确配合输液操作,如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等。
3.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五、建立健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及反馈机制1. 制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标准及流程,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药物外渗事件。
2. 对发生的药物外渗事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3. 定期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六、加强护理科研与技术创新1. 鼓励护理人员参与药物外渗相关的研究,提高护理科研水平。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课件
的发生。
07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及意义
制定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规范
通过本次项目,中华护理学会成功制定了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处理的团体标准,为临床医 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加强化疗药物知识培训
医护人员应全面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分类、作用机制及副作用,提高对化疗药物外渗 潜在风险的认识。
强化安全意识
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化疗药物外渗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时刻保持警惕。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规范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配制、输注 及更换等操作技能,确保操作过程规范、准 确。
合理选择血管和穿刺工具,避免在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穿刺,减少机械性刺激;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造 成的血管损伤;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和速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静脉炎处理策略
立即停止输液,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局部外敷药物,如硫酸镁湿热敷、中药外敷等,以消肿止痛;加强局 部护理,避免感染。
组织坏死的评估与处理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化疗药 物外渗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注意 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
加强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 等心理问题,加强心理护理,帮 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
鼓励患者及时反馈
鼓励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及时反馈 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以便医护 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外渗等
加强科研力度
鼓励医护人员开展化疗药物外渗相关的科研工作,探索新的预防 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化疗药物外渗 护理部整改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护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管理。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
以下是我们护理部的整改措施:一、建立完善的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制度1. 制定化疗药物外渗预防操作规程,明确职责分工和流程要求。
2.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对化疗药物外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 定期开展化疗药物外渗预防知识培训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规范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流程1. 建立化疗药物外渗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要求所有外渗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并进行记录。
2. 配备专门的化疗药物外渗处理设备和药物,确保外渗事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3. 设立化疗药物外渗事件的查找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三、加强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2. 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化疗药物外渗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其对化疗药物外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四、建立和健全化疗药物外渗事件的跟踪和评估机制1. 对化疗药物外渗事件进行全面的跟踪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2. 定期进行化疗药物外渗事件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趋势和规律,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通过上述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护理部门将严格管理和监督化疗药物的使用,加强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规范外渗事件的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防范和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经过护理部整改措施的不断实施和加强,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将继续介绍护理部门在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和管理方面所进行的创新举措及其取得的效果。
一、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管理水平,护理部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的护理ppt课件
15
Hale Waihona Puke 13七 小结•
总之,对于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和护理, 要求我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业务 技能,掌握化疗药物的特点,在应用过 程中细心观察,只要及早发现、及时处 理,就可做到减轻或预防不良反应的发 生。根据观察,封闭时间越早,化疗药 物对组织的损伤越小,局部恢复越快。 因此,一旦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应采取 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可预防及减少不 14 良后果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
9
(3)根据具体药物选用合适的拮抗剂 1、氮芥外渗可应用10%硫代硫酸钠4ml加入注射用水6ml 浸润注射于外 渗部位。 2、丝裂霉素用维生素B 6 局部封闭。 3、柔红霉素外渗可局部降温,使用循环冰水的冰袋,外 渗后24-48小时内,每次15-20分钟。 4、阿霉素,表阿霉素外渗即回抽并通过原针头静脉注射 地塞米松5ml;表阿霉素,冰敷至少60分钟,抬高患肢。 5、奥沙利铂外渗可用可用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 将配制好的药液沿外缘由外向内多点注射,封闭的范围应超 出外渗的范围。 6、对于NVB外渗,除封闭、冷敷外,还可以①外敷烫伤 软膏;②外敷四环素可的松软膏;③注意用NVB后一周内不要 用热水洗注射部位.
三、常用化疗药物
根据化疗药物对组织血管的刺激性分为3类: 1 刺激性药物:如氮芥、诺维本、长春碱类、 丝裂霉素、阿霉素、更生霉毒等; 2 一般刺激性药物,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 等; 3 无刺激性药物: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
4
外渗的影响
强刺激性药物,渗漏于皮下组织可引起局部 化学性损伤,轻者出现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 红肿、起泡、烧灼痛、剧痛,重者可造 成局部软组织坏死、溃疡经久不愈,甚至致 残等后果。
10
<二>非药物处理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施_ppt课件
西医治疗
总结词
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等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 疼痛和肿胀。
VS
详细描述
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药物治疗,如地塞米松、布洛芬等,可以 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05
化疗药外渗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01
02
处理措施的改进
对于已经发生化疗药外渗的患者,应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如及时停止输液、局部冰敷、抬高肢体、口服或外用药 物等,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损伤。
展望
01
更加科学的预防措施
未来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化疗药外渗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制定更加科学
、全面的预防措施,降低化疗药外渗的发生率。
02 03
更加有效的处理方法
化疗药外渗可发生在任何给药途径, 如静脉注射、动脉灌注和局部组织注 射等。
化疗药外渗的危害
化疗药外渗可导致皮下组织坏死、溃疡、感染、血栓形成和 静脉炎等严重后果。
化疗药外渗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
化疗外渗药物的性质和浓度, 化疗药外渗可分为轻度、中度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化疗药物的 作用和副作用,让其了解预防化
疗药外渗的重要性。
告知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如出现疼 痛、肿胀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告
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保护血管,如避免长时间压
02
化疗药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 过程中渗漏到皮下组织,可能导 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坏死,甚至引 发感染等严重后果。
化疗药物渗漏患者护理常规
化疗药物渗漏患者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诊断】
1.损伤
2.疼痛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可口的食物
2.活动与休息
卧床并抬高患肢(至少在48小时内)
3.治疗与护理
1)应立即停止注药,保留针头并接注射器回抽残留药液(以3-5ml为宜),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
2)局部使用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用量根据外渗范围)封闭,以减轻疼痛及组织坏死。
3)化疗药物外渗24小时内局部冷敷(奥沙利铂外渗忌冷敷):植物碱类(长春新碱等)局部热敷。
4)化疗药物外渗24小时后,局部予以50%硫酸镁湿敷,喜辽妥软膏、如意金黄散外用。
5)水疱大于2cm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液体,避免去表皮。
4.观察要点观察静脉注射局部有无红肿、坏死,以及
范围。
5.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1)在输注化疗药物时减少穿刺侧手臂的运动,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移动穿刺侧手臂,减少化疗药物外漏的可能。
2)出院前继续观察局部情况,遵医嘱局部湿敷或涂抹喜辽妥软膏。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
演讲人
目录
相关知识
01
临床表现
02
辅助检查
03
相关治疗
04
护理措施
05
健康宣教
06
1
相关知识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在化疗过程中,药物从静脉注射部位渗漏到周围组织中。
输液管路堵塞或破损
04
患者血管条件不佳
05
操作失误或护理不当
06
化疗药物外渗的危害
局部组织损伤:皮肤红肿、疼痛、坏死等
01
静脉炎:静脉炎、血栓形成等
02
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等
03
神经损伤: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
04
血管损伤:血管破裂、出血等
05
药物毒性反应:药物毒性反应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06
2
05
学会与医护人员沟通和配合
06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心理支持
01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症状和应对方法
02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治疗
03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04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后续处理
长期护理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皮肤状况,观察是否有红肿、疼痛等异常现象
01
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减压贴等预防压疮
营养支持: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免疫力
化疗药物外渗防范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防范措施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在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从静脉血管中渗出到周围组织中,可能会导致局部疼痛、肿胀、坏死等不良反应。
以下是一些化疗药物外渗的防范措施:
1. 选择合适的血管:在进行化疗前,应该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选择有病变或已经受损的血管。
2. 正确固定针头:在进行化疗时,应该正确固定针头,避免针头移动或滑脱。
3. 控制输液速度:在进行化疗时,应该控制输液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4. 加强巡视:在进行化疗时,应该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及时处理外渗:如果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应该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处理外渗部位。
6. 冷敷或热敷:对于外渗部位,可以进行冷敷或热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7. 使用药物:对于外渗部位,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8. 加强护理:对于外渗部位,应该加强护理,保持局部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化疗药物外渗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处理和防范。
在进
行化疗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血管,正确固定针头,控制输液速度,加强巡视,及时处理外渗,以确保化疗的安全和有效。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课件
分析化疗药物外渗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发生原因与风险因素
发生原因
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与多种因素 有关,如药物特性、注射技术、 血管条件等。
风险因素
高渗药物、血管条件差、注射技 术不熟练、患者不合作等都可能 增加外渗的风险。
对患者的影响
局部组织损伤
化疗药物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红肿、疼痛、坏死 等损伤。
功能障碍
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功能丧失,如关节僵硬、肌 肉萎缩等。
化疗药物外渗护理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化疗药物外渗概述 •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 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措施 • 化疗药物外渗的案例分析 • 化疗药物外渗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01
化疗药物外渗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渗漏到皮下组织,导致 局部组织损伤。
分类
根据外渗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外渗,不同程度的损伤范 围和症状各异。
案例一:预防措施失败导致的外渗
总结词
预防措施不到位
详细描述
案防措施了解不足,导致在输 注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
一位乳腺癌患者需要进行化疗 药物治疗,但由于护士对药物 的性质和预防措施了解不足, 导致在输注过程中发生药物外 渗,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必要 的并发症。
疼痛评估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 评估,了解疼痛的性质
、程度和持续时间。
疼痛控制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 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如
口服或注射止痛药。
心理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化疗 药物外渗的原因和处理 方法,减轻其焦虑和恐
医院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医院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注入,保留针头连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向皮下注入解毒剂,不同药液选用相应的解毒剂,如阿霉素及柔红霉素选用碳酸氢钠和地塞米松等。
2.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后要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及护士长。
3.立即行局部封闭。
一般化疗药物用2%的利多卡因4m1+生理盐水6m1+地塞米松5mg环形封闭,封闭的范围应大于化疗药液外渗的范围。
强刺激性药物(长春瑞宾、多柔比星等)外渗建议局部封闭每8h1次,持续3天,一般药物局部封闭1次。
局部封闭,既可以稀释外漏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又可以起到止疼的作用。
4.外渗局部24h内可用冰袋冷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
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
5.抬高患肢,避免局部受压。
外渗局部肿胀严重的可选用50%硫酸镁、中药、喜疗妥、蜂胶等湿敷或外涂,交替使用。
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
6.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处理。
7.加强交班,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弹性及疼痛的程度等的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8.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感。
9.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并上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
联合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而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
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严重者需外科清创、植皮,常引起医疗纠纷。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可表现为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红肿起泡,烧灼剧痛甚至坏死、溃疡经久不愈,注入静脉可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血管压痛,后期血管变硬,色素沉着。
一外渗药物分类
1刺激剂外渗:如铂类(卡铂、顺铂)、烷化剂(卡莫司汀)、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
2发疱剂外渗:如烷化剂、抗代谢药类(丝裂霉素)、长春花生物碱类(长春新碱、长春瑞滨)、紫杉烷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
二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及原因
1临床表现:外渗部位出现红、肿、热等反应,不处理可出现水疱及疱疹,局部
溃疡、坏死,烧灼样疼痛,活动受限,边缘表皮增生、静脉怒张,沿血管走向出现串状皮疹,局部有水肿、硬结。
患者出现心悸、不适。
2药物外渗的原因:患者由于血管脆,血流慢,药物浓度高,易发生药物外渗;
应根据患者的静脉情况,选择药物浓度,在最短时间内给予 。
三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1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医生在化疗前应向患者说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争取理解合作,放松心情增强对心理紧张的承受力,护士在给药前应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专业技术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在穿刺过程中避免用针头在组织中探找静脉,这样会损伤静脉完整性并导致破溃。
同时避免在24 h内在被穿刺过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抗癌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穿刺成功正确固定,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静注药物完毕后应继续输入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液后方可拔针,静脉推注完毕拔针时应有少量回血以免将化疗药物带出血管外导致组织损伤,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 min,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
2患者血管质量的好坏是影响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合理选择
血管,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穿刺前合理使用静脉,选择弹性好的血管,先远端后近端,尽量避开手指、腕部、肘部等关节部位,乳癌术后患者禁忌在患侧肢体上输注化疗药物,对静脉穿刺困难者,可采取中心静脉置管,多程化疗的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留置针推注。
乳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严禁在患侧上肢静脉给药。
3静脉炎的发生率与药物浓度成正比。
所以要尽可能稀释药物浓度,正确
掌握给药浓度和推药速度。
联合用药时,先推注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推刺激较强的药物,如果各药刺激均较强间隔时间应长一些,一般不少于20 min以免加重血管损伤。
推注药物时应证实静脉穿刺成功,输液顺利后方可用化疗药。
4加强患者配合,化疗时尽量减少输液肢体的活动,化疗过程中有异常感
觉及时报告护士。
最佳用药途径是深静脉置管,刺激性小可完全避免静脉炎及外渗发生。
用药前医护人员应仔细参阅药品说明书。
为了防止化疗药外渗,行静脉穿刺时,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后,针头固定妥善后,方可注入化疗药物。
(有回血,无不适主诉)
四药物外渗后常规处理
1立即停止输液或静脉注射,保留穿刺针头,利用此针头尽量回抽渗漏在皮下
的药液,由保留针头注入相应的细胞毒药物拮抗剂后拔针并于局部皮下注入解毒剂。
解毒剂具体使用如下: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无菌1 ml空针抽取解毒剂,做局部皮下封闭。
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向内做多点注射,封闭液使用量根据化疗药的种类、漏出量、漏出范围做相应增减。
如无相应解毒剂选择地塞米松5 mg+利多卡因100 mg局部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
以减轻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叮嘱患者休息,避免剧烈活动,48 h抬高患肢。
2局部外敷
2.1冷敷外渗24 h内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化疗药物的吸收,同时缓解
疼痛,抑制局部炎症可酌情给予冷湿敷。
方法:每次20~30 min,间断冷敷。
冷敷适用于蒽环类抗癌药(柔红霉素,阿霉素)、紫杉醇等
2.2热敷对于一些禁用冷敷的药物,如草酸铂等可采用33%硫酸镁湿热敷,
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用法:温度40 ℃~50 ℃,24 h持续使用。
热敷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长春新碱] 。
3细胞毒性药物解毒剂使用
局部使用解毒剂是药物外渗处理的重要环节,常用抗肿瘤药物解毒剂为:ADM (阿霉素)(砝码新)——氢化考的松50~200 mg,用法: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外敷(局部)。
VCR(长春新碱)——8.4%碳酸氢钠5 ml。
用法:皮下(局部),每个数小时重复。
VP-16——同VCR。
MMC(丝裂霉素)——(1)10%硫代硫酸钠4 ml与注射用水6 ml混合,用法:静脉(局部)、皮下(局部)各5 ml;(2)维生素C 1 ml(50 mg/ml),用法:静脉(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