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实践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摘要:心理学实验教学是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它的教学效果,是本人关注的主题。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学生的主体性为特色,总结了三方面的实践经验,即在实验教学课堂上、在开放性实验教学环节中、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推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教学;建构主义;主体性一、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二、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选择性我校心理学实验室已经初步实现实验教学软件化,但这些软件只能完成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教学,多数不是开放平台,这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实验教学水平。
而开放性实验教学,是我部门正在尝试的另外一个改革方向。
我部门实验室在特定时间段内全天向学生开放,学生可在实验实继续验证课堂实验教学内容,可在实验室开展自己的科研项目。
开放性实验教学促使实验平台科研化,产生了“科研带动实验教学”的良好效果。
因为实验室开放,更有利于实验教学实现兴趣驱动、自主实验、注重过程等良好效果。
本部门在开放实验的平台上,以多种形式开展实验教学和学生课题辅导。
实验教学中,不斷引入新研究范式、新实验技术,使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潜移默化地感受科研氛围,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前沿与动态,学习科研技术,自主设计实验和动手完成实验,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目的。
教师给学生提供较新的英文心理学实验报告,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启发学生产生有别于原创研究的新假设,帮助学生来编写程序和实验操作。
故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目前,我部门的心理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多项学生的校级科研项目和国家级课题,成绩喜人。
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
建构主义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造性思维。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探讨建构主义教学实践的具体方法,以期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1.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
学习者通过与他人互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自身的经验积累,逐步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2. 建构主义教学的特点(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教学关注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建构主义教学实践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结合实际生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1)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强化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合作学习(1)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组织课堂辩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助与成长。
4. 注重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调整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实施策略。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优势1.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情境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4.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实践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
2.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研究历史事件,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4. 注重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知识的动态性和情境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反思等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方式,构建物理知识。
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教学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实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实践策略和实施步骤等方面,探讨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实践。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念1. 学生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经验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知识建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起来的。
3. 教师角色: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4. 真实情境:建构主义教学强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5. 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建构主义教学实践策略1. 创设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2. 问题导向:教师应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讨论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
3. 互动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式,实现知识的共享和拓展。
4. 多元评价: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技术支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知识的建构。
四、建构主义教学实施步骤1. 教学准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创设教学情境,设计问题。
2.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建构主义及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建构主义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1. 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需求,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 教学观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学生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与同伴的交流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4. 教学目标观建构主义强调教学目标应关注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
三、建构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
2.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一篇作文。
3.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题。
建构主义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本文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探讨了建构主义实践教学的意义、实施策略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建构起来的。
因此,建构主义实践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实践教学的意义、实施策略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建构主义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建构主义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建构主义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创新。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构主义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这种角色转变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优化教学资源利用建构主义实践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三、建构主义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创设真实情境在建构主义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真实、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提供学习资料、指导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
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个人构建知识,以此推动其认知与学习的发展。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核心原则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雅杰提出,他认为学生是通过主动参与、实践和互动,通过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来学习的。
在建构主义理论中,学生被视为主动的知识创造者,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和个性化意义的理解。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原则1. 学习者主动参与: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主、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通过思考、实践和互动来主动构建知识。
教师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参与意识。
2. 知识共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共同构建的。
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共同建构知识和解决问题。
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集体智慧的体现。
3. 情境贴近: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活动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情境,让学习具有意义和相关性。
教育者应该通过设计具体情境和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 引导式探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问题解决的导师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构建知识。
2. 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共同建构知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情境化教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必须贴近实际生活和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任务、实践活动等,让学习具有意义和相关性。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境设置学习环境和任务。
建构主义理论及实践
主要类别
• (1)个人建构主义 • (2)激进建构主义
• (3)社会性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形成背景
• (1)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 • (2)现代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提供了思想基础与学习环境 • (3)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对新教育 思想的渴求
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 基本 理念
• • • • • (一)知识观 (二)学习观 (三)学生观 (四)师生观 (五)教学观
(一)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纯粹客观反映,它将 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变革、升 华和改写,作出新的解释和假设。 (2)知识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 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 的方法。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 管通过语言赋予了它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 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 知识有同样理解。 (4)没有客观的知识,只有主观建构的知识。 (5)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探究 和掌握真理。知识的意义与应用是密不可分的.知 识是为需要、为应用而产生,也只有在应用过程 中才能被真正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及实践
濮阳市油田艺术中学
魏花蕾
一、建构主义简介 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基本 理念
三、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教学实践模式 及教学设计流程
四、建构主义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一、建构主义简介
• 含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 称结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西 方科学、哲学、社会学、教育及教学思 想发展等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种理论。从 本质上看,其基本含义主要是关于“知 识是什么?”和“学习是什么?”的理 论解释。
(1)呈现基本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 (4)小组协作学习 (5)学习效果评价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一种理论,即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注个体主动参与和建构知识的教育理论。
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认为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个人经验的构建来建立知识和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性。
它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的个体。
这一理论与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传统模式中,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而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
然而,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鼓励他们通过实践和互动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建构主义学习。
其中之一是问题解决学习。
问题解决学习是指学生通过面临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
教师可以提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
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个应用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与同学合作,学生可以共同建构知识。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与他人进行讨论和辩论。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还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理解力。
建构主义理论还强调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安全和自由,才能更好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
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如图书、实验室设备、计算机等,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建构主义理论还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
他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的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风格来设计和实施教学。
此外,教育政策应该鼓励和支持建构主义的教育实践,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及实践
文章标题:幼儿园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案例研究及实践一、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而建构主义理论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幼儿园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经验,探讨这一理论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二、建构主义理论概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个人经验和现实认知之间建构知识的过程。
在幼儿园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倡导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来促进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和发现。
这一理论提倡教师创设具有启发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从而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三、案例研究:创设启发性教学环境在一所幼儿园,教师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在一堂语言启蒙课上,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和蔬菜,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幼儿。
通过观察和感知,幼儿们开始积极参与讨论,讲述他们对这些水果蔬菜的认识和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幼儿们通过观察、分析和交流,自主构建对这些水果蔬菜的认识。
教师还设立了一个小小的“农贸市场”,鼓励幼儿们自发地选择并自己喜爱的水果蔬菜,并将其用简单的方式做成美味的小食品。
通过这样的案例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建构主义理论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创设了一个启发性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通过实际体验和互动学习,促进了他们对水果蔬菜的认知与情感发展,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实践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在另一所幼儿园,教师将建构主义理论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经验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一堂绘画课上,教师并没有给幼儿们规定特定的主题和绘画对象,而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历自由选择绘画内容。
在课堂上,有的幼儿选择绘画自己家的宠物,有的选择绘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校园,还有的幼儿选择绘画自己幻想中的外太空世界。
在这个自由的绘画过程中,幼儿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得到了教师和同伴们的认可和支持。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教学改革则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教育界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思想。
本文将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基础,强调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它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地构建个体认知结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个体的思维和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
它认为学习者应该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主动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角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在教学改革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改革中的几个方面的应用:1. 基于问题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来积极参与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建构主义教学则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性的活动。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意见、分享知识和经验,在合作中建构新的知识和理解。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基于项目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该是一个真实和有意义的过程。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将学习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和组织一系列的项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实践概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和建构知识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通过与环境互动来主动探索和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本文将讨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实践,包括如何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鼓励合作与交流以及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等方面。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相对自由、开放和支持性的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次,在课堂上使用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工具,如实验设备、图书馆藏书和多媒体素材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此外,为了促进思维发展和知识重构,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观点。
提供适合的学习资源教师在构建建构主义课堂时,应确保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书籍、文章、实验设备、模型等资料。
通过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白板、在线教育平台等,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和分享信息。
鼓励合作与交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分组讨论等形式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这种情境下,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并从其他同伴那里获得新的见解和启发。
此外,在一些项目型任务或研究项目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团队,并指导他们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项目。
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在建构主义教学中,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旨在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和知识构建的质量。
因此,传统的标准化考试形式可能不再适用。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如项目展示、口头报告、写作作业等。
重点是关注学生对问题或任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所展现出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在教育实践中越来越受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实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
而教学设计则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的应用,以期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协商,自主建构的。
该理论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依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建构。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加工的过程。
学生通过编码、储存、提取等过程,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在知识。
言语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语言交流,分享和协商各自的观点,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建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教学设计也有其自身的原则和步骤。
目标设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
教师需明确教学目标,并依据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任务分配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交流方式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教师需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采用多种交流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深度参与。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在高中化学课中,教师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设定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化学实验任务,如测定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观察化学反应现象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交流,自主建构化学知识体系。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这一理论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文将首先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和发展历程,然后探讨如何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具体来说,我们将讨论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如何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以及如何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等问题。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工具,以推动教学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它认为学习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通过与环境、他人的互动,主动建构、重组和内化知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理解,对新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整合,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的重要性。
它认为学习发生在真实的、具有意义的情境中,而非抽象的、去情境化的知识传递中。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形成更加真实、有用的学习成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重视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
它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和分享,不断丰富和深化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贡献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这些观点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示。
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有意义的情境,促进学习者的社会互动,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建构、理解和应用知识。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实际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实际应用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是一种有适应某种条件而设定的教学策略,而是一种学生或教师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
我们通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教学,在教学中运用这种理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好知识。
通过建构情景,以及把常用的教学方法:如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理地在教学中进行应用,让学生把新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其内部知识,也就是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内化。
同时按照“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让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更易一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全面,正确地理解。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景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
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一、进行“意义建构”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在相关的E某cel统计教学中,如果单纯的把一些复杂的数据进行分组的话,学习的学习兴趣相关来说就减少了好多。
再者,缺少情境的数据,也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更多的深思。
如果把数据结合情境来进行设计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或有问题使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人入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
所以我们应当在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把E某cel中的数据参数改成各个小组在科学课中的测量学校绿化面积的数据,然后,以第一列以自然序数为值,让学习学习如何按顺序来进行填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林莉
•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及其区别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实践模式与策略 • 几种学习理论的适用范围
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及其区别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要点
学习是试误过程。有什么样的后效刺激,就会有怎样的反应。 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 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学习应重知识、重技能、重外部行为的研究。
真实的任务——知识抽象/意义建构 教师提供真实的任务及相应的学习环境 学生自己完成简化的过程
评价观
对传统评价的批评:一是它所秉持的产品观,二是它所奉行的客
观标准。
倡导的评价观:主张以高级学习目标替代客观主义和行为主义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第一,评价学习过程,当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预期标准不一致时,尤其要考察 其学习的建构过程,另一方面应将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而不是作为 教学活动结束后一个独立的环节。 第二,建构主义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学习者个人的知识建构有其正当理由,并 主张学习者建构他们当前认知方式下“貌似合理”的解决方案,鉴于建构的 个性化特征,多样化的评价观是建构主义教学评价的必然选择。 第三,强调评价对学习任务及其大背景的依赖。
谢 谢!
建构主义教学实施中的两个关键操作点
真实的任务
1)满足学生需要,对学生而言具有意义; 2)具有内在价值,反映问题的社会和科学逻辑 ; 3)在发展过程形成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需要信息支持; 4)必须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完成。
学习环境的构建
1)情境要素 2)研究工具要素/认知工具 3)资源要素 4)交流平台
旅行计划项目:
雪松港之旅(Journey to Cedar Creek) 以购买一艘停泊在雪松港的巡洋舰为背景,Jasper从离自己家最近的 码头出发,一路历经真实旅游中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抵达雪松港。 问题:Jasper能否驾驶新买的巡洋舰在日落之前赶回家?
布恩牧场援救行动(Rescue at Boone's Meadow)
信息加工认知主义:传递工具/直观、明了;突出; 工效学研究
建构主义:环境工具/认知工具/交流工具
各种学习理论本身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合在不同场 合的区分。
各种学习理论的优化和组合是关键。
课例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的几个维度:人 性论、学习本质、学习观等来反思自己所持的学 习理论,并是否合适地采用关键技术。
启示: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看法,思考他们这 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例子:儿童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区别
师生角色
教师:高级学习伙伴和合作者 学习教练 带领新手学习的熟练型学习者
学生: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 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经典例子:金鱼脑海中的牛
学生观
(1)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 从来没有接触过,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 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解释或假设。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 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 的现象资源。
代表人物:桑代克、斯金纳 关键词:效果律、练习律、预备律;及时强化与延时强化、连续强 化和部分强化 典型应用:线性或分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行为矫正技术 分析:表扬机制和为什么不能滥用表扬
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学习过程是信息加工过程。 学习是凭整体认识。
幼儿主题活动中的概念支架
花为什么有颜色
支架一
支架二
单瓣
多瓣
支架三
做香水 泡花茶
做干花
支架四
情景教学模式及其典型案例
(1)创设情境。知识和背景完整地结合在一起教学中,能探索、研究 真实世界天然的复杂性。通常采用故事的框架营造呈现情景的“真实 性”,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这种呈现提供了强大而可 行的工具。
(2)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 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 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 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 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 动过程。
代表人物:皮亚杰、奥苏贝尔 关键词:认知结构 学习风格 加工策略 典型应用:直观教学、演示教学 分析:图表在教学中的作用、先行组织者(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要点
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生的形成过程。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应重学习的情感因素。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关键词:内在动机、情感 典型应用:非指导性教学 分析:榜样学习、同伴效应、共同愿景、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理论 人性论假设 学习本质
比喻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
被动的
中性的、能 动的
性善的、能 动的
联结刺激与反 一个黑箱 应的训练过程
理智过程 情感过程
一台按一定规 则加工信息的 计算机
以Jasper 的朋友Emily成功学会驾驶飞机为背景,Jasper 外出 钓鱼时发现一受伤山鹰向Emily求救。 问题:Emily采用何种交通工具能最快地解救受伤的山鹰?
学生在制订这类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过程中必须形成待解决的、相互联 系的子问题 ——建模过程。 与文字题比较: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完成120英里的旅程需要时间
支架式教学及其典型案例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 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 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 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 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 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 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 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 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 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 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协作:学习小组与学习共同体 这里协作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区别 学习共同体作为个体学习资源 小组对个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 环节。知识场域的交融,共构的最近 发展区形成。
意义建构。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 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自己独到 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实践模式与策略
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1)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 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 技能。 (2)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 (3)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 们自己解决问题。 (4)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5)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6)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 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美国Vanderbilt大学学习技术中心的认知和技术小组开发的一个情 景学习项目。
它试图实现三个目标: •为小学高年级学生(5,6,7年级)学习数学和科学注入动力,帮助他们 养成强有力的系统阐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传统上作为一门门单独学科的内容在真实生活中实际上是 整合的;
•激发学生对熟练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兴趣;
关键词:低级技能与高级技能,要在复杂的情境中评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个核心要素
情景:完整的学习经验(即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赖以存在的大背景是利于学生理解和意义建构,并促 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相连接的外部场景;其次,它不 仅是问题的物理结构和概念结构,也是活动的意向与 问题嵌入其间的社会环境 与暗示教学法中情景的区别 与信息加工的认知教学中情景的区别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语文学习的一个案例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语文学习的一个案例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语文学习的一个案例
用于评定多媒体作品的一些推荐指标
a)原创性,是否代表了学生自己的原创思想? b)复杂性,提出了多少想法,是否密切相关,在解 决实际问题中有多大的作用? c)连贯性,学生作品中的关系是否有意义、恰当? 彼此间有无抵触? d)推理能力; e)预见能力; f)情景相关性,即反映的是对学习情景的表征还是 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表征? g)资源/工具的使用,学生有否有效地利用了活动中 及真实生活中可资利用的全部资源? i)知识的表现形式如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图 像、文本或声音等。
自组织的有无 限潜能的机器
一个关于学习理论的经典笑话:大象学飞行 行为主义:制定详细飞行分解步骤和分步训练计划,确定强化物,进行训练 认知主义:讲解飞行原理,飞行理论,考察大象是否已经理解 人本主义:展示飞行的理想和美好,以及大象的飞行天赋,鼓励大象自己试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2)确定问题 ,自主协作学习。在完整的问题解决情境中建模 (modeling)知识,提供真实活动中所需要的工具和资源,构筑真实 活动中的社会性交互作用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