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上-【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鄂教版五班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1、五班级科学上册教材依据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进行编写,着重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未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②了解基本和科学知识,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③经历科学实践过程,实现科学实践的理解,进展科学实践能力,初步养成常见的自然现象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④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逐步养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去看待和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
⑤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化对科学的理解,关心科技进展,关注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进展的观念。
小学五班级科学上册教材共17课,从知识体系上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单元《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
本单元的学习是围绕用普通的烧水壶烧开水保温这生活中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开展的。
主要让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形成—热传迸、热对流、热辐射之后,能够对“水是怎样烧开的”等问题进行较为科学的解释。
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能,让学生知道有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保温柔散热的方法。
第二单元《后代和亲代》。
我们有一些稳定的相貌特征叫性状,而大部分性状来自父母。
动物在毛皮颜色、躯体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有稳定的特征。
植物的叶、花、果、等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也有稳定的特征。
这些性状是从亲代获得的。
在本单元,学生通过描述和比较我们与父母、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发觉后代有许多性状来自亲代,但是也会有一些细微不同。
人们发掘到许多古生物化石,通过观察和比较,我们能发觉古生物与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在生物代代相传的漫长过程中,后代表现的差异越来越大,使得当今生物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鄂教版)【DOC范文整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课设计(鄂教版)我们的身体教课目的知道青少年期间,人的身体在不停生长变化。
不一样的人生长状况有差别。
知道男、女生的生长状况有差别, 女生从 10 岁开始,男生从 12 岁开始生长速度加速。
能依据自己的研究成就科学展望自己此后的生长变化状况。
能经过实质的丈量来采集数据并剖析数据,发现规律。
乐于与同学合作,擅长在沟通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就。
在丈量和剖析过程中拥有仔细仔细的科学态度。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体重身高丈量仪,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学生准备:近期浑身照,三、四年级生长状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课过程课前部署学生采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面特色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余资料,为讲堂教课做好准备。
导入,沟通一年来的身体变化状况。
丈量并进行数据剖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回首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状况丈量的项目和丈量方法。
分小组进行合作丈量,记录丈量数据。
沟通丈量数据,剖析自己的生长状况和主要特色。
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
学生能够依据教材上供给的图表达成自己的记录卡,也能够在科学笔录本上自我设计。
采集整理 3~5年级的身体丈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我们丈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经过研究数据就能够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添了。
”指引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察看身体的变化。
发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指引学生设计表格,整理达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剖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比较剖析男、女生生长状况的差别。
整理男、女生对照剖析数据表。
议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期间内的生长状况有什么不一样?科学展望自己将来一年的身体变化。
课外拓展。
持续采集对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查验自己的展望能否科学正确。
查阅资料,认识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色。
林中的树教课目的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经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开释出氧气。
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1人。
四年级期末考试优秀生占百分之二十,低分层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有待于增强后进生的辅导。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按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具体到粗象,有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逐步展开叫徐内容,逐步增进学生对科学的了解和理解。
全册一共有课文23课,分为四个部分。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走进森林、理解森林、探索森林奥秘。
2、引导学生理解池塘群落,研究这个生命世界,发现其中奥秘。
3、引导学生理解公路,观察公路,了解公路。
知道与之相匹配的桥、车等。
4、引导学生理解农田,走进农田,了解农田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本学期一共有教学周二十周,每周有教学时间三节次,共计六十课时。
五、具体安排课次课题教学时间1 我们身体的变化 12 林中的树 23 树木中的纹路 14 蘑菇 25 林中的鸟 16 谁吃谁 17 茅草与锯子 2自由研究一 28 鱼 29 蛙 210 龟和鳖 111 池塘中的植物 112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 213 做个小生态瓶 2自由研究二 114 水泥与沥青 115 盘山公路 216 桥 117 车的运动 218 自行车 2期中复习考试 6自由研究三 119 常见的农作物 220 农作物与土壤 221 农作物与化肥 222 大棚蔬菜 223 防治病虫害 1 自由研究四 1 期末复习备考 11 本计划从指定之日起实施。
2011年9月。
人教鄂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鄂教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过,在科学素养方面,部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多样的生物”“生态系统”“地球表面的变化”“健康生活”四个单元。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及其特征和分类。
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原因。
明白健康生活的要素,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
科学探究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测量和实验。
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能够基于证据和逻辑进行推理和论证。
科学态度保持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质疑和创新。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善于合作与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关注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善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地球表面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难点探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理解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对地表变化的作用机制。
运用科学知识指导健康生活实践。
五、教学措施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过力根管保据线护生0高不产中仅工资可艺料以高试解中卷决资配吊料置顶试技层卷术配要是置求指不,机规对组范电在高气进中设行资备继料进电试行保卷空护问载高题与中2带2资,负料而荷试且下卷可高总保中体障资配2料3置2试3时各卷,类调需管控要路试在习验最2;3大2对3限2设题度备到内进位来行。确调在保整管机使路组其敷高在设中正过资常程料工1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作5尽5下2可2都2能护可地1以关缩正于小常管故工路障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连破护接坏进管范行口围整处,核理或对高者定中对值资某,料些审试异核卷常与弯高校扁中对度资图固料纸定试,盒卷编位工写置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

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标题:深入探讨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导语: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针对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本文旨在全面评估该教学计划的深度和广度,并探讨其价值和意义。
通过从简到繁的方式,逐步展开文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该教学计划。
一、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的整体框架1. 了解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和目标。
该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观察和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介绍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的知识点和学习要求。
该教学计划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知识点,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实践,以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深入探究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1. 提出问题探究为核心。
该教学计划强调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从实践中探究科学知识。
该教学计划注重实践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3.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该教学计划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三、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的优势1.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该教学计划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该教学计划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该教学计划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人教鄂教版五上科学教学计划以其深度和广度兼具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和灵活的科学学习平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讲解:请学生回顾一下热空气的知识,联系风的形成原因,结合这幅图来说一说,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建议:结合图让学生进行分析科学探究: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热辐射的效果,知道遮挡和距离影响热辐射的效果。
离热源越近,受到热辐射越强,离热源越远,受到的热辐射越弱。
能在小组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记录和交流汇报。
科学态度:学生对热辐射这一现象产生深厚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有安全意识、整理意识,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热传递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开发和利用新技术。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认识热源,知道热传递有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形式。
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不同,不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直接传递热。
教学难点:学生基于亲自的动手实验,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影响热辐射的效果。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创设情境,引科学实践:以蜡烛为热源进行研以一杯开水为热源,用同样的方法应用热辐射的概念,列举生活中用手感受现象蜡烛火焰的热传递用温度计测量,证实蜡烛火焰实验:研究哪些因素影响蜡烛火焰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聚焦研究问题,让学习更有目的性和方通过观察和实验,开展对热现象的探索,从而能更好的研究热辐射的规律和特点。
分析太阳传给地球的热,归纳热辐射概念。
设计意图5 分2分8 分“活”1.出示图:长颈鹿2.提问:你知道,它是谁吗?3.谈话:你知道长颈鹿的祖先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凭着想象来画一画吧!并试着说一说你的理由。
4.看资料片:长颈鹿的祖先到底是不是像你们想的这个样子?我们来看看考古学家他们的研究吧!1.显微镜的构造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视频)。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教材分为五个单元,包括烧水过程中的热传递、后代与亲代、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光、太阳能热水。
第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最后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保温和散热的方法。
第二单元让学生通过描述和比较我们与父母、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的相似与不同之处,了解性状的遗传规律,并通过观察和比较古生物化石,发现古代生物与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三单元让学生认识一种比较精密的观察工具——显微镜,通过使用显微镜,使学生认识到一滴水中可以生活着许多微生物,并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让学生知道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第四单元围绕着光进行了研究,让学生识别光源,认识光的传播和反射,以及太阳光的颜色组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第五单元引导学生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颜色和角度对太阳能的吸收能力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了解保温和散热的方法。
2.了解性状的遗传规律,通过观察古生物化石,发现古代生物与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3.认识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细胞,了解生物体的组成。
4.识别光源,认识光的传播和反射,以及太阳光的颜色组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5.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颜色和角度对太阳能的吸收能力影响。
1、热传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常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影响热传递的主要因素包括物体的温度差、物体的导热性和物体的表面积等。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这些因素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夏季使用空调降温、在制冷设备中使用制冷剂等。
2、植物后代与亲代在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和形状等方面有异同。
同样,动物后代与亲代在毛皮的颜色、躯体的大小、外形和外貌等方面也有异同。
通过化石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已灭绝的生物,例如恐龙和猛犸象。
同时,我们也可以比较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从而更好地了解生物的进化和变化。
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一种组织和实施学习活动的计划。
本文将为2024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做出详细的安排。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与生物、物质、能量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2. 思想与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 操作与实践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和实践的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 生物类(1)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组成部分和功能。
- 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的条件。
-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 观察和实验:栽种观察、植物的水分吸收实验等。
(2)动物的生长与发育- 动物的种类和结构。
- 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适应性。
- 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 观察和实验:观察动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2. 物质类(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学习和实验:观察和实验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探究状态变化等。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 常见物质的变化过程。
- 观察和实验:进行物质的混合、溶解、反应等实验。
3. 能量类(1)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基本特性与传播方式。
- 光的反射、折射和折射法则。
- 观察和实验:反射现象的观察和实验。
(2)声音的传播与反射-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的反射、传导和吸收。
- 观察和实验:声音的传播与反射实验。
三、教学方法1. 体验教学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
2. 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学习和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3. 实验教学法:通过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10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写好教学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
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1、知识方面,划分为四个教学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通过对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的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引领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只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
【精编】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高桥镇石溪小学1 、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
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5、乐于与同学合作,善于在交流中与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6、在测量和分析过程中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
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图表完成自己的记录卡,也可以在科学笔记本上自我设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3)科学预测自己未来一年的身体变化。
5、课外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准确。
(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2 、林中的树教学目标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任课教师:黄世彬一、学生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有42人,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特别是学生来自于农村,对动植物的兴趣与观察等较适合本学科的学习与探究,更适合本内容的加强与提升。
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共同探究的合作不能互相配合,只注重动手不注意观察总结。
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实验,操作不精密。
本学科学生对污染问题缺少实际实例以及认识模糊的现象,需要在教学中注意。
二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名称。
了解更多的动物、植物种类,感受生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2.知道不同的动物食性、运动方式、生殖方式,以及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3.知道植物繁殖方式、种子结构、生长规律,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收集现代技术繁殖动植物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现代的繁殖技术。
4.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复杂多样。
5.经历较为完整的收集信息-整理证据-分析数据-形成认识的探究学习过程。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能设计调查活动计划,详细描述调查目标、调查方法、预设调查手段,设计调查活动表格,完成相关内容记载,并归纳调查结果形成结论。
7.通过实践掌握植物幼苗移栽的基本方法,完成移栽后的观察记录,了解到移栽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8.知道人类利用能源的实例;知道人类利用水力风力,煤、石油、天然气的探究经历及其使用、开发。
知道能源的合理开发的意义。
珍惜有限能源,能结合“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现象,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
9.知道金属具有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等共同特点。
经历对金属共同特点的探究过程,能利用简单的表格整理实验现象。
10.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知道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特点;经历对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观察过程;学会制作矿石标本的方法。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科学上册所涉及的各个章节的知识点;2.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万物有规律知识点:科学方法、物体的特征、观察与实验实践活动:观察物体特征,设计简单实验验证物体特征2. 第二单元:昆虫的生活知识点:昆虫的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实践活动: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种类和生活习性3. 第三单元:物质变化知识点: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与变化前后的性质实践活动:进行物质的混合和变化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4. 第四单元:星星与地球知识点:太阳系、地球运动、四季变化实践活动:观察夜空中的星星,了解星座和地球的运动5. 第五单元:生物和环境知识点:生物的特征、需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实践活动:观察生物的特征和行为,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活动导入法:通过小组讨论、故事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4.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知识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5. 评价反馈法:通过教学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万物有规律(3周)第1周:物体的特征、科学方法第2周:观察与实验第3周:复习与预习第二单元:昆虫的生活(3周)第1周:昆虫的特点第2周:昆虫的种类第3周:昆虫的生活习性、复习与预习第三单元:物质变化(3周)第1周:物质的分类第2周:物质的变化第3周:变化前后的性质、复习与预习第四单元:星星与地球(3周)第1周:太阳系第2周:地球运动第3周:四季变化、复习与预习第五单元:生物和环境(3周)第1周:生物的特征第2周:生物的需求第3周: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复习与预习注:每周教学时间为5天,每天教学时间为45分钟。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一」活动目标:1、过幼儿的实践操作,感知和探索沙的特点。
2、通过玩沙给幼儿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建构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和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1、盛水的杯子每人一个,围裙每人一条,小棒若干。
2、活动前检查沙坑安全及卫生。
活动过程:1、感觉游戏带领幼儿到室外脱下鞋袜在水泥地上跑一跑、跳一跳,说说是什么感觉?(很硬,脚踩上去不舒服,摔在地上很疼。
)请幼儿再到沙坑里跑一跑、跳一跳,说说是什么感觉?(很软,很舒服,摔倒了都不会疼。
)与幼儿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沙很软。
2、发现游戏①让幼儿用手玩一玩干沙,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知,看看有什么发现:(沙很轻,不用费劲儿就可以拿起来。
沙会跑,它会从手指缝里掉下去,说明它很细。
沙没有味道。
干沙不能粘在一起)②发给幼儿每人一个杯子,让幼儿到水池里取水,自由活动。
鼓励幼儿将新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把一杯水全倒进沙里,水倒得太多,就能看见沙的上面有很多水,水上面还有几粒沙浮在上面。
3、建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小棒进行建构游戏(也可用小棒在沙上面画画)对自己在沙坑周围获取材料进行活动的幼儿加以肯定。
4、欣赏游戏共同欣赏每位幼儿的作品,给每位幼儿以肯定和鼓励。
5、收拾、整理材料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后,看看什么地方有沙,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次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说说沙的用途。
活动点评:本活动以发现教育为契机,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幼儿的探索欲望得到满足。
培养了幼儿的求实精神,提高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篇二」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玩镜子的过程中,发现镜子有成像和反光的作用。
2、学会制作万花筒和潜望镜。
3、通过研究不锈钢汤匙的双面,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
科学知识:1、知道镜子具有成像作用。
2、知道镜子具有反光作用。
3、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不同。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19.9第一课时 1 、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知道青少年时期,人的身体在不断生长变化。
不同的人生长情况有差异。
2、知道男、女生的生长情况有差异,女生从10岁开始,男生从12岁开始生长速度加快。
3、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变化情况。
4、能通过实际的测量来收集数据并分析数据,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体重身高测量仪(或体重秤),皮尺,学生三、四年级体检表等。
2、学生准备:近期全身照,三、四年级生长情况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两年来自己身体外部特征方面的数据、照片或其他资料,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1、导入,交流一年来的身体变化情况。
2、测量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生长记录卡。
(1)回顾四年级时对身体进行生长情况测量的项目和测量方法。
(2)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3)交流测量数据,分析自己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4)制作身体生长记录卡。
3、搜集整理3~5年级的身体测量数据,研究自己的身体变化。
(1)“我们测量了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后,通过研究数据就可以发现自己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引导学生从数据变化的角度来观察身体的变化。
(2)提问:“你们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引导学生设计表格,整理完成三、四、五年级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
(3)分析数据记录表,发现问题。
4、比较分析男、女生生长情况的差异。
(1)整理男、女生对比分析数据表。
(2)讨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两个时期内的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5、课外拓展。
(1)继续搜集关于自己身体变化的数据、照片等资料,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科学准确。
(2)查阅资料,了解五年级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
第二课时 2 、林中的树教学目标1、植物所需的主要养料不是来自于土壤,而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2、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同时释放出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编排意图及重点训练项目。
教材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的,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材在编写顺序上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求心理出发,围绕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逐步展开。
教材按照由部分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线索编写。
内容符合五年级学生学习的年龄特点。
教材通过填写式的表格和提示性的语言、图例,从能力上降低了学生探究活动的难度。
教材选择了参观苗圃、关注苗圃内植物的繁殖、掌握一些繁殖方法、认识一些自然繁殖方式、了解一些新的繁殖技术为学习主线,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研究,认识苗圃中的植物从繁殖到移栽的全过程,进而认识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化,初步掌握繁殖、移栽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观察、描述、栽培的能力,体会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要根据活动情况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各类形式的交流活动。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科学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特别是学生农村生活实际,对动植物的兴趣与观察等较适合本学科的学习与探究,更适合本内容的加强与提升。
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共同探究与合作不能互相配合,只注重动手不注意观察总结。
对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实验,操作不精密。
本学科中学生对污染问题缺少实际实例以及认识模糊的现象,需要在教学中注意。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名称。
了解更多的动物、植物种类,感受生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2. 知道不同的动物食性、运动方式、生殖方式,以及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3.知道植物繁殖方式、种子结构、生长规律,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收集现代技术繁殖动植物的相关资料,了解一些现代的繁殖技术。
认识现代技术手段在繁殖动、植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4.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意识到人
与动物要和谐相处。
珍爱生命。
5.经历较为完整的收集信息-整理证据-分析数据-形成认识的探究学习过程。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能设计调查活动计划,详细描述调查目标、调查方法、预设调查手段,设计调查活动表格,完成相关内容记载,并归纳调查结果形成结论。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对建立假设和提出结论的重要性。
7.通过实践掌握植物幼苗移栽的基本方法,完成移栽后的观察记录,了解到移栽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8.知道人类利用能源的实例;知道人类利用水力风力,煤、石油、天然气的探究经历及其使用、开发。
知道能源的合理开发的意义。
珍惜有限能源,能结合“乱采滥用”矿产资源现象,提出保护矿产资源的措施。
9.知道金属具有容易导电、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延展等共同特点。
经历对金属共同特点的探究过程,能利用简单的表格整理实验现象。
11.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知道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特点;经历对铝土矿、赤铁矿、黄铜矿的观察过程;学会制作矿石标本的方法。
乐于参加观察矿石和制作矿石标本的活动。
12.知道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以及如何保护矿产资源;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四创新教学设计。
1.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
2.注意培养学生由部分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探究方法。
3.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开展交流探究,积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6.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科学游戏、辩论会、报告会、交流会、科学幻想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