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实验室及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室与基本操作(植物组织培养)
![实验室与基本操作(植物组织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19ca82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6.png)
1 实验室与基本操作(植物组织培养)第一章实验室与基本操作第一节实验室及其基本设备实验室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的目的和规模:1.以工厂化生产为目的,实验室规模太小,则会限制生产影响效率。
2.在设计组织培养实验室时,应按组织培养程序来设计避免某些环节倒排,引起日后工作混乱。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
要做到无菌的条件,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和用具,同时还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光照、湿度等培养条件。
实验室设计标准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包括:洗涤室(准备室);配置室;灭菌室;接种室;培养室;观察室等一、准备室作用:材料、培养器械的清洗、培养基准备、灭菌等的准备工作。
普通化学实验室:仪器及设备、化学药品。
纯水仪、冰箱、移液枪、过滤灭菌器、电炉、微波炉、磁力搅拌器、低速台式离心机、电脑等作用:配制培养基。
洗涤室:清洗、贮存器皿设施、鼓风干燥箱等。
作用:玻璃器皿、用具和培养材料的洗涤。
灭菌室:①高压蒸气灭菌装置:如立式、卧式和手提式灭菌器。
作用:培养基、器械、棉塞、无菌纸等灭菌消毒②细菌过滤器作用:进行植物材料分离接种的重要场所,需长期的无菌操作,对组织培养成功起关键作用。
试验设施;超净工作台;紫外灯;固定式和挪移式载物台;消毒器、广口瓶、酒精灯、酒精棉、机械支架;手术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等超净工作台(alaminarflowhood)工作原理:利用鼓风机驱动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除去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使空气得到净化。
净化空气徐徐通过工作台面,使工作台内构成无菌环境。
作用:进行材料的培养的场所。
其大小、规模可根据工作性质设定。
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节能为原则。
设备:可调控光、温、湿度等设备。
还有固定式培养架、转床、摇床。
合用于器官(芽、茎、花药等)、愈伤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的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作用:细胞学和组织学观察。
设备:需备有高倍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各种相机、恒温箱、切片机、恒温水浴、滴瓶、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等。
第2章+植物组培实验室及实验基本操作
![第2章+植物组培实验室及实验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9ba6788dd0d233d4b14e693d.png)
5.有机溶剂 5.有机溶剂
苯、二甲苯、丙酮等。 二甲苯、丙酮等。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用于浸洗除去小件异形 仪器,如活栓孔、 仪器,如活栓孔、吸管及滴定管的 尖端等
(二)、洗涤方法
1.新购买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1.新购买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2.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2.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3.塑料器皿的清洗 3.塑料器皿的清洗 仪器清洗后 4.金属用品洗涤 4.金属用品洗涤 干净的标准: 干净的标准: 5.除菌过滤器清洗 5.除菌过滤器清洗 以内外不挂 有水珠为宜。 有水珠为宜。
第三节 培养基及其配制
一、培养基的种类 二、培养基的成分 三、培养基的配制 四、培养基的配制及其灭菌 五、常用培养基的配方及其特点
一、 培养基的种类
根据培养基成分种类和含量:主要有MS、 (一)根据培养基成分种类和含量:主要有MS、 White、 White、B5、N6、SH等 SH等 根据无机盐的浓度:1.高无机盐 2.高硝 (二)根据无机盐的浓度:1.高无机盐 2.高硝 3.中等无机盐 4.低无机盐 态氮 3.中等无机盐 4.低无机盐 培养基根据其态相:固体、 (三)培养基根据其态相:固体、液体 培养基根据培养物的培养过程:初代、 (四)培养基根据培养物的培养过程:初代、 继代。 继代。 培养基根据其作用:诱导、增殖、生根。 (五)培养基根据其作用:诱导、增殖、生根。 (六)培养基根据其营养水平:基本、完全。 培养基根据其营养水平:基本、完全。
1.干热灭菌 1.干热灭菌
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器 械的灭菌。操作方法: 械的灭菌。操作方法: 150℃,40min或120℃, 150℃,40min或120℃, 120min, 120min,如果发现芽孢杆 160℃,90-120min。 菌,160℃,90-120min。 使用的仪器干燥消毒柜。 使用的仪器干燥消毒柜。 干燥消毒柜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指导书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dd706d84693daef5ef73dac.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训指导书班级:园林1421、1521教师:张璐璐实训一植物组织培养室参观与设计一、目的要求通过参观,使学生掌握如何组建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同时,熟悉组培中涉及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器皿用具。
二、仪器与用具1 、仪器:超净工作台,空调机,蒸馏水发生器或纯水发生器,高压灭菌锅,低温冰箱、普通冰箱,电炉,显微镜,天平、恒温培养箱,烘箱等设备。
2 、用具:各种培养皿,分注器,各种实验器皿和各种器械用具。
三、方法步骤1 、先由指导老师集中介绍组织培养实验室守则及有关注意事项。
2 、先由指导老师讲解本次实验的目的、仪器设备和器皿用具的名称及实验步骤。
3 、指导老师逐一讲解组培实验室的构建情况,包括准备室(又称化学实验室)、缓冲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驯化室、温室等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和器皿用具的名称用途。
1 )准备室(化学实验室)面积:20m2 左右用途:器皿洗涤、培养基配置、分装、高压灭菌,植物材料的预处理,重蒸馏水的制备以及进行生理、生化因素的分析,试管苗出瓶,清洗及整理工作。
要求:明亮、通风设备:工作台,橱柜,水池,仪器,药品等2 )缓冲室面积:约3-5m 2 左右用途:进入无菌室前需在缓冲室里换上经过灭菌的工作服、拖鞋,戴上口罩。
设备:1 盏紫外灯,1 个配电板,石英电力时控器等3 )无菌操作室(无菌室,接种室)面积:10-20m 2 ,视生产规模和超净工作台数量而定。
用途:材料的灭菌接种,无菌材料的继代,丛生菌的增殖或切割,嫩枝扦插生根等,是关键的部分,关系到培养物的污染率、接种工作效率等重要指标。
要求:干爽安静、清洁明亮、墙壁光滑平整不易积染灰尘,地面平坦无缝便于清洗和灭菌。
门窗要密闭,一般用移动门窗。
设备:超净工作台、空调机,医用小平车,操作台、搁架等。
4 )培养室面积:视培养架多少及培养物数量而定。
用途:将接种到培养瓶等器皿中的植物材料进行培养的场所。
设备:①培养架与灯光培养架数目多少视生产规模而定,年产4万—10万苗需4—6个培养架;年产10万—20万苗约需8—10个培养架。
组培育苗的流程
![组培育苗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c8e93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f.png)
组培育苗的流程一、准备工作1.1 场地选择咱搞组培育苗啊,首先得找个合适的场地。
这场地呢,得干净整洁,就像咱家里来客人之前要大扫除一样,不能脏兮兮的。
最好是那种专门的实验室或者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空间。
这个空间要能够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就像给小幼苗们盖了一个能调节环境的小房子。
1.2 材料准备材料可不能马虎。
首先是植物的外植体,这就好比是咱组培育苗的“种子选手”。
要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组织,像茎尖、叶片或者幼嫩的芽等。
然后就是培养基的配制啦,这培养基就像小幼苗的“营养大餐”。
里面要有各种营养成分,像氮、磷、钾这些基本的营养元素那是必不可少的,还得加上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像给小幼苗加了点“助长剂”。
二、接种过程2.1 外植体消毒外植体采回来可不能直接用,得消毒。
这就像是给外植体洗个干干净净的澡。
不过这澡可不好洗,要用合适的消毒剂,像次氯酸钠溶液之类的,按照一定的比例来配。
消毒的时间也要把握好,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外植体可能就被“毒死”了,太短了又消不干净,就像做菜放盐,多了少了都不行。
2.2 接种操作消毒后的外植体要赶快接种到培养基上。
这个过程就像把小宝贝小心翼翼地放到摇篮里一样。
操作人员得在无菌的环境下操作,就像医生做手术一样,一点细菌都不能带进去。
接种的时候动作要轻,要准,把外植体稳稳地放在培养基上,可不能毛毛躁躁的,不然外植体可能就长不好啦。
三、培养阶段3.1 环境调控这小幼苗在培养基里开始生长啦,咱们得给它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温度要适宜,不同的植物对温度要求不一样,就像人穿衣服,冬天穿棉袄,夏天穿短袖,植物也有自己的“温度喜好”。
湿度也得控制好,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太干了小幼苗会渴死,太湿了又容易生病,这就叫“过犹不及”。
光照也很关键,有的植物喜欢强光,有的喜欢弱光,得根据植物的习性来调整,就像因材施教一样。
3.2 观察与管理在培养的过程中,咱们得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刻观察着小幼苗的生长情况。
侧芽组培实验报告(3篇)
![侧芽组培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09595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8.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 学习侧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实验方法。
3. 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比对侧芽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离体培养的方式,使植物细胞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侧芽组培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种方法,通过诱导植物侧芽的生长和增殖,实现快速繁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选取具有较强侧芽生长能力的植物(如柑橘、葡萄等)。
- 试剂:植物激素(如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细胞分裂素等)、抗生素、琼脂、蔗糖等。
- 容器:无菌培养皿、试管、剪刀、镊子等。
2. 实验仪器:- 紫外线消毒灯、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锅、显微镜、酒精灯等。
四、实验方法1. 侧芽诱导:- 将植物材料表面消毒后,切取侧芽作为外植体。
- 将外植体接种到含有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
- 观察侧芽的生长情况,筛选出诱导效果较好的培养基。
2. 侧芽增殖:- 将诱导出的侧芽转移到含有不同激素浓度的增殖培养基上。
- 定期更换培养基,观察侧芽的增殖情况。
- 筛选出增殖效果较好的培养基。
3. 侧芽生根:- 将增殖后的侧芽转移到含有生根激素的培养基上。
- 观察侧芽的生根情况,筛选出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
4. 培养基配比:- 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培养基配方对侧芽生长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侧芽诱导:-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吲哚丁酸(IBA)和细胞分裂素(CTK)对侧芽诱导效果较好,最佳浓度为1mg/L。
- 在此条件下,诱导出的侧芽生长速度快,形态正常。
2. 侧芽增殖:-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吲哚乙酸(IAA)和细胞分裂素(CTK)对侧芽增殖效果较好,最佳浓度为0.5mg/L。
- 在此条件下,增殖后的侧芽数量较多,生长速度快。
3. 侧芽生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吲哚丁酸(IBA)对侧芽生根效果较好,最佳浓度为1mg/L。
- 在此条件下,生根后的侧芽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
组培实验室标准操作流程
![组培实验室标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2229c28bd63186bcebbceb.png)
组培室标准操作程序一生产环境1、试验人员进入组培室要将手用肥皂洗净,必须穿工作服,包括更换拖鞋、穿白大褂,接种人员要带帽,戴口罩。
2、工作期间,接种间要关闭房门,工作人员出入要随手关门。
3、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要及时清理,尤其是接种间,其内垃圾停留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二接种程序1、准备工作:接种人员在正式接种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灭菌用脱脂棉以及准备接种工具、分取培养基、接种用苗和工作台灭菌等。
1)工作台灭菌包括两步:一是上台前用紫外灯照射20分钟,前一天晚上照射即可,前提条件是保证灭菌后不再有人员进入;二是开机鼓风,正式接种前再用75%酒精仔细擦一遍。
操作人员双手也要用75%酒精擦拭。
2)培养皿的取放:从报纸里取培养皿时,一定要注意,手不能接触培养皿的边沿,同时要尽可能减少与培养皿的接触面,一般规定只能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取放。
2、接(转)苗:包括取苗、切苗和接苗三步。
1)取苗:先拧开培养瓶的瓶盖(封口膜),最好一次将苗取出,取苗时,瓶口不要斜向外;双手尽量避免再瓶子或者培养皿的正上方移动,若瓶中苗数太多,一次不要全部取出,以免风干。
2)切苗:培养皿在操作台里放置不可太往外;镊子和剪子(手术刀)都不可太热,最好晾凉的,且在操作过程中,剪子(手术刀)和镊子,不可在培养瓶及培养皿正上方操作;在切苗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可堆放在培养皿内的一侧位置上,不可弄到培养皿外。
3)接苗:培养瓶盖要倒放在操作台里,注意手不要接触到盖子及瓶子的内侧,接苗时,镊子最好不要与瓶口接触,若不小心接触到外边缘,苗弃之,接种用具重新放在灭菌器里灭菌。
一瓶内一般接5~6棵苗,不要放得太多;组培苗在瓶内要排放均匀、整齐、美观。
3、封口、记录:瓶盖要拧紧,下台前要把品种代号、培养基类型、以及接种日期标示到瓶上。
离开之前还要把工作台收拾干净,把接种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清理掉,台上的物品也要摆放整齐。
Ps:接种人员每天都要统计自己的接种数量,包括转前瓶数和转后瓶数。
植物组织培养实习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0dc42f0b4e767f5acfce7f.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习报告篇一: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2.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5.了解植物细胞通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一)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
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
(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
(三)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成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
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四)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
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器材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材料豌豆种子五、实验药品药品、70%酒精、0.1%升汞、ms培养基、蒸馏水、naoh、84消毒液、蔗糖、琼脂等。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e2084a79563c1ec5da719f.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葡萄柚的扩繁组织培养学院:园林学院专业:2012级园林小组成员:指导老师:实验日期:2014.9.1—2014.10.14实验一:葡萄柚扩繁培养基的制备(1L)实验时间:9月1日实验地点:西南林业大学六楼实验室实验步骤:1.量取液体。
大量元素100 ml(用100 ml的量筒量),微量元素、有机元素、铁盐均10 ml(用10ml的量筒量),将上述量取的溶液混合于1L大烧杯中。
2.加纯水至500-600 ml刻度线稀释。
3.称取蔗糖30 g,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4.定容。
用1000 ml量杯定容后转移至大烧杯5.用移液枪取6-BA100μml,IBA 40μml。
6.混匀,调PH至5.9。
7.称取琼脂7g于塑料盆内。
将调好PH的培养基倒入塑料盆,置于微波炉内煮14min。
8.分装,封口,标记。
9. 121℃高温灭菌20min。
1000ml约一共分装33个瓶,加上实验老师给予的3个培养基我们组一共有36个瓶。
实验二:葡萄柚组培接种工作实验时间:9月3日实验地点:西南林业大学A栋六楼接种实验室实验过程:准备材料及器材:葡萄柚脱毒苗、超净工作台,手套、剪刀(3把)、镊子(3把)、酒精灯两盏、无菌皿。
实验步骤:1.接种前准备工作:用酒精棉球将超净工作台台面擦拭一遍,然后将所需物品放入超净工作台内。
2.接种操作:⑴将超净台的门打开至1/3,带上手套,用酒精将双手进行消毒,反复揉搓双手使手上酒精挥发完全,将手伸入超净台内。
⑵点燃酒精灯。
点燃前要确保手上的酒精已完全挥发,否则容易造成危险打开无菌皿。
⑶镊子消毒。
先用手将报纸打开,后在酒精灯上灼烧(除手捏的地方不烧,其余的均要烧,烧到烫为止。
镊子用完都要放到特定放镊子的架子中,且每次用时均要灼烧消毒)。
⑷挑拣材料。
先将盛放葡萄柚脱毒苗的瓶子上的塑料膜取下。
拿取镊子和剪刀(注意取放剪刀与镊子时要绕过培养基的瓶口,防止污染)。
用镊子将所需脱毒苗从玻璃瓶中夹到无菌皿上。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02288d8d15abe23482f4da7.png)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成、仪器设备及无菌操作技术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第四章器官培养技术第五章植物胚胎培养第六章花粉及花药培养第七章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第八章组培培养技术在中药学上的应用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1. 概念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广义上是指无菌条件下,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甚至包括完整植株进行培养的技术。
2.主要特征(1)在培养容器中进行;(2)无菌培养环境,排除了微生物如真菌、细菌以及害虫等的侵入;(3)各种环境因子如营养因子、激素因子以及光照、温度等物理因子处于人工控制之下,并可达到最适条件。
(4)通常打破了正常的植物发育过程和格局;(5)随着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发展,对植物显微结构进行操作成为可能。
二、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根据不同分类的依据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1、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分为:(1)完整植株培养(Plant Culture):对幼苗和较大植株等的培养。
(2)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包括成熟胚、幼胚、子房、胚珠等的培养。
(3)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包括离体根、茎、叶、果实、种子、花器官的培养。
(4)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如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培养。
(5)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指对单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进行培养。
(6)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Culture):指对去掉细胞壁后所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
2、根据再生途径分为:(1)器官发生途径(Organogenesis):直接器官发生途径:植物器官可以直接由外植体上诱导。
如茎尖培养。
间接器官发生途径:成熟细胞经过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及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过程而形成新的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9ae2c066c85ec3a87c2c5ae.png)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指导教师:任峻目录实验一参观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实验二培养基母液配制实验三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实验四植物快速繁殖培养实验考核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技术一般包括植物细胞组织离体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拆合技术、外源基因转移技术等一系列重要的基础技术。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实验方法立足于初学者的专业基础和一般实验室的条件,将《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一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初步方法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及实践动手能力。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掌握植物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适应今后在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等各方面对当代生命科学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态度严谨,操作动作规范,观察记录耐心细致,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充分理解后认真地完成实验报告。
09本《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考核一、考核方式:实验操作。
二、考核时间:三、考核地点:四、监考教师:实验考核以实验操作形式进行,根据实验4或实验5实验的实验结果(失败或成功)决定实验方案,如果失败,分析失败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在重做中进行实验操作考核,如果成功则继续下一步的实验,实施实验操作考核。
二.考核办法:考核方法主要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污染率是否高,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总结实验中常出现的问题。
在3个课时内小组协作完成实验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实验仪器设备的选择及操作。
湿热灭菌操作过程;无菌操作过程。
2.培养基的配制试剂的配制;母液的移取;实验配方计算。
3.培养条件的设置。
4.实验报告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实验一 参观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要点和必备的仪器设备。
二、实验内容: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要点。
月季组培实验报告(3篇)
![月季组培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a6b32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0e.png)
第1篇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月季组培实验实验目的:通过组培技术,了解月季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提高植物繁殖效率,为月季的快速繁殖和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园艺实验室实验材料:月季植株(品种:XX)实验设备:超净工作台、无菌操作箱、高温高压灭菌器、移液枪、解剖刀、培养皿、试管、滤纸、镊子、剪刀、酒精灯、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二、实验方法1. 外植体选取与消毒:- 选择生长健壮的月季植株,取其茎尖作为外植体。
- 使用无菌水清洗外植体,然后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 将外植体置于0.1%的氯化汞溶液中消毒5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
2. 诱导生根:-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切成1-2厘米的小段,接种到含有不同激素比例的MS培养基中。
- 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3. 生根培养:- 当外植体开始生根时,将培养基更换为含有较低激素浓度的MS培养基。
- 继续培养至生根率达到80%以上。
4. 炼苗与移栽:- 将生根的植株从培养皿中取出,置于温室中炼苗。
- 炼苗成功后,将植株移栽到花盆中,进行正常的养护管理。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植体消毒效果:-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消毒后的外植体表面无细菌污染,说明消毒效果良好。
2. 诱导生根效果:- 在不同激素比例的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1/2MS+0.5mg/LNAA+0.5mg/L IBA。
- 在此培养基中,生根率达到90%,平均根长为3.5厘米。
3. 炼苗与移栽效果:- 炼苗过程中,植株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发生。
- 移栽后的植株成活率达到了95%。
四、实验讨论1. 外植体选取:- 本实验选择茎尖作为外植体,主要是因为茎尖细胞分裂旺盛,易于诱导生根。
2. 消毒方法:- 消毒是组培实验的关键步骤,本实验采用氯化汞溶液消毒,效果良好。
3. 激素配比:- 激素配比对生根效果有显著影响,本实验通过优化激素配比,提高了生根率。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
![组培实验报告结果(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c4034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6.png)
第1篇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探究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再生能力,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流程,并观察培养过程中植物组织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水稻、玉米、小麦等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等。
实验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叶片、茎段、愈伤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光照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化情况。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MS培养基(Murashige and Skoog培养基)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植株数量较高。
(1)MS培养基在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40株,玉米30株,小麦20株。
(2)改良MS培养基在改良MS培养基中,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5%,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0%。
再生植株数量分别为:水稻25株,玉米20株,小麦15株。
2. 激素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激素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KT)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效果较好。
(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80%。
玉米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5%。
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高,为70%。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对再生植株数量的影响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分别为0.5mg/L和0.1mg/L时,水稻再生植株数量为40株,玉米再生植株数量为30株,小麦再生植株数量为20株。
3.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具有显著影响。
樱桃实验室组培实验报告(3篇)
![樱桃实验室组培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00a9b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d.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对樱桃树苗的快速繁殖和优良品种的培育。
通过无菌操作,观察和记录樱桃组培过程中的生长情况,分析影响组培效果的因素,为樱桃树苗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离体培养的方式,使植物组织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生长、分化,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本实验采用外植体(樱桃茎段)进行组培,通过调节培养基成分、激素比例和环境条件,诱导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形成植株。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樱桃茎段: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樱桃枝条,剪成长约2-3cm的小段。
- 培养基:MS培养基(添加植物生长激素:NAA 0.5mg/L、BA 1.0mg/L)。
- 消毒剂:70%酒精、无菌水、氯化汞。
- 其他试剂:琼脂、葡萄糖、维生素等。
2. 实验方法(1)外植体消毒:将樱桃茎段剪成约2-3cm的小段,用70%酒精消毒30秒,再用氯化汞消毒5分钟,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10分钟。
(2)接种:将消毒后的樱桃茎段接种到MS培养基中,每个培养基接种3个茎段。
(3)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温度控制在25±2℃,光照强度为2000-3000l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4)观察记录: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外植体的生长情况,包括愈伤组织形成、芽苗生长、生根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植体生长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外植体表现出不同的生长情况。
部分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形成了愈伤组织,并逐渐分化出芽苗;部分外植体则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2. 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形成是组培成功的关键。
实验结果显示,添加NAA和BA的MS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3. 芽苗生长芽苗的生长速度与培养基成分、激素比例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成分、激素比例和环境条件有利于芽苗的生长。
4. 生根生根是组培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指导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7f344e3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d.png)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指导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指导马铃薯⽣产与加⼯教研室编写⽣化系2013.09⽬录实验实训⼀组培实验室的识别与设计 (3)实验实训⼆组培常⽤设备仪器的使⽤ (4)实验实训三玻璃器⽫及⽤具的洗涤 (6)实验实训四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10)实验实训五MS固体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4)实验实训六试管苗的茎段转接(继代培养) (16)实验实训七试管苗叶⽚接种 (18)实验实训⼋茎尖、茎段外植体接种培养 (20)实验实训九外植体叶⽚接种培养 (22)实验实训⼗⽣根培养 (24)实验实训⼗⼀驯化 (25)实验实训⼗⼆微茎尖脱毒培养 (27)实验实训⼗三花器官的培养 (28)实训⼗四胚和种⼦培养 (30)实验实训⼀组培实验室的识别与设计⼀、实训⽬标能够正确识别组培实验室及育苗⼯⼚的基本组成并能叙述其主要功能。
⼆、实训内容通过参观或观看组培实验室和育苗⼯⼚的录像,掌握实验室的基本结构和各区的主要功能。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设计平⾯图所需的铅笔、红蓝记号笔、尺、纸、橡⽪等⽂具⽤品或直接⽤CAD软件进⾏组培实验室和育苗⼯⼚的设计和绘图。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在教师带领下对组培实验室的各个分区进⾏参观,并讲解其功能或观看录像,然后⾃⼰动⼿设计实验室。
实验实训⼆组培常⽤设备仪器的使⽤⼀、实训⽬标认识植物组织培养必需的仪器、器⽫,掌握⼏种主要设备的使⽤⽅法。
⼆、实训内容植物组织培养必需仪器的使⽤三、实验器材与试剂(⼀)常⽤仪器1.蒸馏⽔器2.⼿提式⾼压消毒锅、⽴式⾼压消毒锅3.天平,包括药物天平、粗天平(1/10)、分析天平(精密度1/10000)4.超净⼯作台5.电热⼲燥箱(烘箱)6.恒温光照培养箱7.电冰箱8.显微镜和解剖镜,包括⼿提式解剖镜、⽴体解剖镜和普通显微镜9.离⼼机(学习、使⽤、操作)(⼆)必要的器⽫、器械1.玻璃器⽫,具体包括试管、三⾓烧瓶(锥形瓶)、培养瓶(罐头瓶)、培养⽫、凹⾯载玻⽚2.盛装器⽫,具体包括试剂瓶、烧杯、计量器⽫、量筒、容量瓶、吸管、移液管3.其他器⽫,具体包括滴瓶、称量瓶、漏⽃、玻璃管、注射器等实验室常⽤器⽫。
腋芽组培实验报告
![腋芽组培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d415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02.png)
一、实验简介实验名称:腋芽组织培养实验目的:了解腋芽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学习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繁殖和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材料:- 植物材料:某植物(如柑橘、苹果等)的带腋芽枝条- 培养基:MS培养基(完全培养基)- 营养液:1/2MS培养基- 试剂:氯化钙、氯化镁、硝酸钙、硝酸钾、硫酸铵、硼酸、锰酸钾、钼酸铵、维生素溶液、琼脂粉、蔗糖、抗生素等- 仪器设备: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移液器、培养皿、剪刀、镊子、酒精灯、解剖镜等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人工控制培养条件,使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体外进行生长、分化和再生。
腋芽组织培养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培养腋芽,可以获得大量植株。
三、实验方法1. 材料准备:-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某植物枝条,剪取带腋芽的枝段。
- 将枝段放入75%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剪刀将消毒后的枝段剪成2-3cm的小段。
- 将小段腋芽放入装有MS培养基的培养皿中,每皿接种3-5个腋芽。
3. 培养:- 将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5-28℃,光照强度2000-3000lx,光照时间12-16小时。
- 观察腋芽生长情况,每隔7-10天更换一次培养基。
4. 继代培养:- 当腋芽长出新的枝条后,将其转移到新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
- 继代培养条件同初代培养。
5. 生根培养:- 当腋芽长出一定数量的枝条后,将枝条转移到1/2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
- 生根培养条件为:温度25-28℃,光照强度2000-3000lx,光照时间12-16小时。
6. 移栽:- 当腋芽长出一定数量的根系后,将其移栽到营养土中。
- 移栽后,适当遮荫,保持土壤湿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腋芽生长情况:- 经过培养,腋芽逐渐生长出新的枝条,枝条长度、粗细和叶色均符合正常生长状态。
植物的组织培养
![植物的组织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d7f799be45c3b3567ec8be7.png)
植物的组织培养【基础回顾】考点一、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1.组织培养过程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幼苗―→移栽2.培养基(1)成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植物激素和琼脂。
(2)类型:MS培养基、发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3)作用:植物组织或器官生长和发育的营养条件。
(4)配制:称量、溶解、调pH、分装(三角瓶)、灭菌。
考点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1)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制备MS培养基(配制母液、配制培养基、灭菌)→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2)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①过程:材料的选取→材料的消毒→接种和培养→鉴定和筛选。
②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的选择和培养基的组成。
③要挑选完全未开放的花蕾,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
【技能方法】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花药离体培养技术的异同2.植物激素与组织培养(1)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其作用及特点:①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的趋势。
②使用顺序不同,结果不同,具体如下:③用量比例不同,结果也不同3.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材料:植物的种类、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嫩枝生理状态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2)营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N、P、S、K、Ca、Mg,微量元素是Fe、Mn、B、Zn、Cu、Mo、I、Co,有机物有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
(3)环境条件:pH、温度、光照等条件。
如菊花的组织培养所需pH为5.8左右,温度为18~22 ℃,光照条件为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 h。
4、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1)材料的选取: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中,应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月季的花药培养实验中,应选择花粉发育过程中的单核靠边期的花粉进行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购买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可先用0.5%的去污剂洗刷,再用自 来水洗净,然后浸泡在1-2%盐酸溶 液中过夜(不可少于四小时),再 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无离子水冲 洗两次.
2.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先用自来水洗刷至无污物,再用 合适的毛刷沾去污剂(粉)洗刷, 或浸泡在0.5%的清洗剂中超声清 洗(比色皿决不可超声),然后 用自来水彻底洗净去污剂,用无 离子水洗两次.
升汞处理方法
升汞为剧毒药品,一则使用时注意 别溅到皮肤上,二则使用后要进行 处理,不能直接导入下水道。 升汞+Na2S絮状沉淀(至絮状沉淀 不再产生为止)+FeSO4(中和过多 的Na2S )。
第三节 培养基及其配制
一、培养基的种类 二、培养基的成分 三、培养基的配制 四、培养基的配制及其灭菌 五、常用培养基的配方及其特点
一般采用高压 灭菌锅湿热灭 菌法,压力 0.1MPa, 121C, 灭菌15-20min 即可.
容器体积 (mL) 20-50 75-150 250-500 1000
灭菌所需最少 时间(min) 15 20 25 30
六、常用培养基的配方及其特点
(一)几种常用培养基的配方 (二)几种常用培养基配方的特点 1、MS培养基 2、White培养基 3、N6培养基 4、B5培养基 5、SH培养基 6、KM-8P培养基
(一)鉴定室;(二)温室
(一)洗涤间
洗瓶机
超声波清洗器
(二)培养基配制间
电子天平
培养基分装器
(三)消毒间
高压灭菌锅
干热消毒柜
(四)无菌操作室
接种用消毒器 超净工作台 枪装镊
(五)培养室
培养架
光照培养箱
摇床
二、辅助实验室
(一)鉴定室 生化分析室 细胞学鉴定室 (二)温室
第二节 实验基本操作
2.碱性高锰酸钾洗液
配制:取4g高锰酸钾溶于少量水后, 加入100 mL 10%的NaOH溶液混匀后 装瓶备用。洗液呈紫红色。
适用范围:有强碱性和氧化性,能 浸洗去各种油污。
3.磷酸钠洗液
配制:取57 g Na3PO4和 28.5 g C17H33COONa溶于470 mL水中。 适用范围:洗涤碳的残留物。
注意:
所有母液都要贴上标签,注明名称、 配制倍数、日期,所有的母液都应 保存在0-4℃冰箱中,若母液出现沉 淀或霉团则不能继续使用。
四、培养基的配制
1、计算 2、取液 3、琼脂、蔗糖称取及融化 4、混合 5、调pH 6、分装 7、封口
1.计算:根据配制培养基的量和母液 的浓度计算需要吸取母液的量。 2.移液:取医用瓷缸一只,加入少量 的蒸馏水,按照计算吸取母液的量依 次吸取各母液臵于医用瓷量杯中备用。
6.分装 溶化的培养基应该趁热分装。锥形瓶中培养 基的量约为锥形瓶容量的1/5~1/4。每1L培 养基,50ml锥形瓶分装60瓶;100ml锥形瓶 分装40瓶。 7.封口 用封口膜封口,外边可加一层牛皮纸,扎好 绳子,用铅笔或碳素墨水笔在牛皮纸上写上 培养基的代号。
五、培养基的灭菌
注意: (1)用量筒或移液管量取培养基母液之 前,必须将少量母液转移到其它容器中。 (2)必须用所量取的母液将量筒或移液 管润洗2次。 (3)量取母液时,不要漏掉或多加。 (4)移液管不能混用。
3.琼脂蔗糖称取及融化 取600-700ml的蒸馏水,加入蔗糖,加 入琼脂,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 液体呈半透明状为至。 4.混合 将融化的琼脂蔗糖和母液充分混合,用 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反复混合几次。
5.调pH 用1 mol/L的NaOH或HCl溶液,逐滴滴入培养 基中,边滴边搅拌,并随时用精密的pH试纸 测pH,直到培养基的pH达到要求为止。 在调制时要比目标pH值偏高0.2-0.5个单位, 在灭菌过程中由于糖等物质的降解,pH值会 下降0.2-0.5个单位左右。 在灭菌之前培养基的pH值一般都是调节到5.0 -6.0。当pH值高于6.0时,培养基将会变硬; 低于5.0时,琼脂不能很好地凝固。
(四)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1.生长素:IAA;IBA;NAA;2,4-D; ABT生根粉 2.细胞分裂素:KT;6-BA;ZT 3.赤霉素(GA3) 4.脱落酸(ABA)
三、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1、大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2、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
3、铁盐母液的配制
4、有机母液的配制 5、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配制
(1)生长素类:用少量95%乙醇或无水乙醇充 分溶解,或者用1mol/L的NaOH溶解,后用蒸 馏水定容。 (2)细胞分裂素:用少量95%乙醇或无水乙醇 加3-4滴1mol/L的盐酸溶解,或直接用 1mol/L HCl溶解,再用蒸馏水定容。 (3)赤霉素:以95%酒精溶解,保存在棕色瓶中。 一般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的配制的终浓度以 0.5mg/ml为好.
3.塑料器皿的清洗
第一次使用塑料器皿时,可先用8mol/L尿素 (用浓盐酸调pH = 1)清洗,接着依次用无 离子水、1 mol/L KOH和无离子水清洗,然 后用10—3 mol/L EDTA 除去金属离子的污染, 最后用无离子水彻底清洗。
以后每次使用时,可只用0.5%的去污剂清洗, 然后用自来水和无离子水洗净即可。
2.5
0.025
配制
配制1L微量元素母液时,将七种 药品分别称量,分别溶解,混合, 定容至1000ml。
3.铁盐母液的配制(单位:mg/L)
药品名称 Na2-EDTA FeSO4· 2O 7H 母液100× 3730 2780 MS培养基 37.3 27.8
配制及注意事项
配制1L铁盐母液时,FeS04和Na2-EDTA应 分别加热溶解在400ml左右蒸馏水中,后 混合,并加热不断搅拌至溶液呈金黄色 (约加热20-30 min),调pH值至5.5,室 温放臵冷却后,再冷藏。 如果加热搅拌时间过短,会造成FeS04和 Na2-EDTA鳌合不彻底,此时若将其冷藏, FeS04会结晶析出。
MS培养基
无机盐、离子浓度高,含高K、N, 硝酸盐含量较高,含铵盐。 营养丰富。 加速合作愈伤组织和培养物生长。
White培养基
无机盐量较低 使用广泛 适合生根培养、胚胎培养等
N6培养基
成分简单 硝酸钾和硫酸铵含量高 适合胺素用量较高。 适合双子叶植物,尤其木 本植物组培。
一、 培养基的种类
(一)根据培养基成分种类和含量:主要有MS、 White、B5、N6、SH等 (二)根据无机盐的浓度:1.高无机盐 2.高硝 态氮 3.中等无机盐 4.低无机盐 (三)培养基根据其态相:固体、液体 (四)培养基根据培养物的培养过程:初代、 继代。 (五)培养基根据其作用:诱导、增殖、生根。 (六)培养基根据其营养水平:基本、完全。
SH培养基
特点与B5相似,硫酸 铵改用磷酸二氢铵。 无机盐浓度较高。
KM-8P培养基
4.硝酸-过氧化氢洗液
配制:15%~20%硝酸和5%过氧 化氢混合。 适用范围:浸洗特别顽固的化 学污物。
5.有机溶剂
苯、二甲苯、丙酮等。
适用范围:用于浸洗除去小件异形 仪器,如活栓孔、吸管及滴定管的 尖端等
(二)、洗涤方法
1.新购买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2.使用过的玻璃仪器的清洗 3.塑料器皿的清洗 仪器清洗后 4.金属用品洗涤 干净的标准: 5.除菌过滤器清洗 以内外不挂 有水珠为宜。
一、洗涤技术 (一)、洗涤液的配制 (二)、洗涤方法 二.灭菌 (一)、无菌的概念 (二)、灭菌的方法
一、洗涤技术
(一)、洗涤液的配制 1.铬酸洗液 2.碱性高锰酸钾洗液 3.磷酸钠洗液 5.有机溶剂 4.硝酸-过氧化氢洗液
1.铬酸洗液
配制:用5g~10g K2Cr2O7溶于少量热 水中,冷后徐徐加入 100 mL浓硫酸, 并不时搅动,得暗红色洗液,冷后注 入干燥的试剂瓶中盖严备用。 适用范围: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浸洗 去绝大多数污物。
2.微量元素母液的配制(单位:mg/L)
药品名称
MnSO4· 2O 4H
母液100×
2230
MS培养基
22.3
ZnSO4· 2O 4H
H3BO3 KI Na2MoO4· 2O 2H CuSO4· 2O 5H
860
620 83 25 2.5
8.6
6.2 0.83 0.25 0.025
CoCl2· 2O 6H
第二章 组培实验室及实验基本操作
第一节 实验室设臵及仪器设备 第二节 实验基本操作 第三节 培养基及其配制 第四节 外植体的选择与灭菌 第五节 外植体的接种和培养
第一节 实验室设臵及仪器设备
一、基本实验室 (一)洗涤间;(二)培养基配制间; (三)消毒间;(四)无菌操作室; (五)培养室
二、辅助实验室
无菌的范畴
高压高温处理(工具、器皿、培养 基等)、物理或化学处理、火烤后 的物体、健康的动植物不与内外部 表面接触的组织、内部可能是无菌 的(有时也有内生菌,但不会影响 培养,也不会污染)。
1.干热灭菌
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器 械的灭菌。操作方法: 150℃,40min或120℃, 120min,如果发现芽孢杆 菌,160℃,90-120min。 使用的仪器干燥消毒柜。 干燥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