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术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术初探
杨 辉
(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大连 116036)
摘要:概括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意义、育种目标、实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选育技术,总结了组配玉米杂交种、品种比较过程中运用的诸多技巧。
关键词:玉米;耐密型;选育技术;总结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技术是指选择优良的种质基础材料,在玉米选拔培育过程中采取系谱法选育自交系,利用玉米杂种优势模式进行组配新组合,培育出“高产、优质、耐密、广适、易制种”优良玉米杂交种。
其核心是选拔出耐密性强的自交系,培育成耐密型玉米杂交种。
1 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意义
玉米的耐密性是重要的玉米农艺性状,选育耐密
品种已成为现代玉米育种重要的攻关目标。
中国农大李竞雄教授曾指出,玉米栽培上最大的改革是种植密度加大和施肥水平提高。
在今后的育种中,从育种的基础材料开始,在自交的不同世代以至杂交种的评价鉴定都应在预先设计的高密度下进行评价。
这前瞻性的论述对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的玉米育种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玉米种植密度的逐步增加是当前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耐密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先玉
335在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有力地证明了耐密型玉米品种对持续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研究玉米的耐密性及选育耐密品种对玉米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耐密型玉米品种的育种目标及实质
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应以高产、优质、耐密、广
适、易制种为首选育种目标,以中大穗、中大粒、中高秆、中高密、中晚(晚)熟为其主要发展方向。
选育耐密型玉米品种的实质是采用合理密植方式,通过群体增产达到高产目的。
其内涵是通过密度影响玉米群体内光能、二氧化碳浓度、气温、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子的垂直分布,使玉米个体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等有效协调,从而最大程度地达到群体增效。
耐密型玉米品种在生产表现上与稀植大穗品种比较有着本质区别,具有株型清秀、株高中高、超强的耐密植能力、果穗中等且均匀一致、熟期适宜、品质中上、子粒深且脱水快、适合机械化收割等特点,满足了现代玉米生产的需求。
3 耐密型自交系选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选育
技术
3.1 种植密度在早晚选育世代应该变化 采取“早密后
放”的方法,即在早代(S 1 S 4世代)采用11.25万株/hm 2以上的高密度种植,在高代(S 5 S 6世代)放开种植密
生产的原种。
4 原种生产不规范,种子质量无保证
棉农不懂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或无能力生产
原种,生产棉花原种是各级棉花原种场和特邀原种队的主要任务。
现在大多数原种场没有专业队伍,也不按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施,种子质量无保证。
除此之外,对品种种性难于把握,种子越选越杂。
据研究,棉株经济性状的退化大都呈连续性数量变异,难以准确地鉴别和选择;棉花许多性状对环境很敏感,由于棉花个体差异,难以判断是遗传原因还是环境原因;采用单株选择和分系比较的办法生产原种,往往杂合性强的个体或株行反而占有选择
优势,在提纯复壮的同时,又增强了造成退化的内在因素,以致原种后代很快发生一代不如一代的衰退现象。
首先,原种场应建立稳定的专业队伍,技术人员必须亲自掌握原种生产的全过程,确保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
其次,要严格掌握品种的典型性,从品种的典型性入手,选择株型、叶形、铃型等主要特征符合原品种要求;在典型性的基础上考察丰产性和品质,只有典型性、丰产性和品质均符合原品种要求才能入选。
同时,良种繁育田应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栽培管理条件一致,以利于比较、鉴定和选择。
(收稿日期:201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