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狮子王》

合集下载

3.动画视听语言发展史

3.动画视听语言发展史
6.中国美术电影 中国美术电影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上海由“万氏兄弟”
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动画片,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动画长片《铁扇 公主》。1961年至1964年拍的大型动画《大闹天宫》(上、下集), 是这一时期重大作品之一,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把神话小说 《西游记》中的故事,形象地再现于电影银幕,既有丰富的想象力 ,又有很高的造型艺术和动画技巧。
动画的故事(也是所有电影的故事)开始于17世 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的“魔术幻灯”。
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投射光源 的影子戏。
1906年,英国的史都华·布雷克顿摄制了第一 部拍摄在胶片上的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 姿态》。
Hello! I’m Animation
Audile &
Visual Art
三. 动画电影的成熟
1.迪士尼公司
影片《白雪公主》创造了动画产业的第一个
奇迹。《白雪公主》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动画
电影。
1940年《木偶奇遇记》、《幻想曲》;
1942年《小鹿斑比》; 1946年《为我谱上乐章》、《南方之歌》; 1950年《仙履奇缘》;
世界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 (1937,美国)
《圣诞惊魂夜》采用传统的定格偶动画方
式拍摄
(1993,美国)
1951年《爱丽丝梦游仙境》;
1953年《小飞侠》;
1959年《睡美人》;
1961年《101忠狗》;
1963年《石中剑》、《欢乐满人间》;
1967年《森林王子》;
1973年《罗宾汉》;
1977年《救难小英雄》。
80年代后《圣诞夜惊魂》、《风中奇缘》、
《小鸡快跑》、《怪物史莱克》等。
UPA出品的动画片《兄弟情》 (1945,美国)

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艺术

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艺术

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艺术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电脑三维动画技术的不断成熟,新世纪以来的迪士尼动画以数字三维技术为主导,打造更符合大众视觉习惯的立体结构,使其较二维动画更具视觉冲击力。

视听语言是在动态的视听艺术中依革观众的视觉与听觉两种感知方式,通过电影镜头对画面的拍摄同时与声音的相互配合,为了达到叙事、抒情与说理目的的语言形态。

视听语言的本体落脚点就是运动中的画面与声音。

光线所造成的造型与色彩不仅给人于视觉上感受的同时,还可能表达画面之外的意思,表现象征与隐喻的功能;而声音不仅可以把观众带入影片中所营造的氛围,还可以传情达意表现作品的时空与特定的环境并且还可以营造特定的氛围。

但是视听画面中必须要声音与画面的完美配合才能显现其无限的变化效果。

(一)镜头与角度在《电影摄影画面创作》里,张会军认为:“对于摄影师来说,镜头的另一种理解就是画面。

” 镜头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大远景镜头、远景镜头、全景镜头、中景镜头、特写镜头。

在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当中,全景镜头最为常见,一般用于开头,在《沉睡魔咒》《灰姑娘》《美女与野兽》《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都有较为明显的体现,往往用于交代环境表现特大场面。

以《胡桃夹子和四个王国》为例,克拉拉在进入母亲所打造的第四王国时,影片给了第四王国一个全景镜头,通过高处俯拍,把整个国家的生活环境表现出来,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紧扣主题,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除全景镜头外,特写镜头的使用,也是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的一大特色。

在一个蒙太奇段落和橘子中,特写镜头常常有强调和加重的含义。

用于表现特殊意象最为合适,因特写镜头很难表现其场景,常常将重点放在很小的客体上,将物体放大为几百倍以上,特别会夸张事物的重要性,暗示其象征意义。

《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中》的毒苹果,《美女与野兽》中的红玫瑰,在故事中都具有特殊含义符号语言,理应特殊腔调。

同时特写镜头还可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面部表情的镜头在影片中也非常多。

分析动画片《狮子王》的镜头语言表现

分析动画片《狮子王》的镜头语言表现

分析动画片《狮子王》的镜头语言表现; 镜头语言是拍摄者运用镜头的各种景别、拍摄方式和处理技巧来表达自身意图。

动画片《狮子王》中的镜头语言表现是其获得全球观众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拍摄过程中,拍摄组主要采用了远景、全景、近景和特写等景别,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丰富的电影画面的转换。

另外,拍摄组还采用了推拍镜头、拉摄运动、移动拍摄、下降摄像、俯拍、仰拍和; 综合拍摄等拍摄方式,丰富了电影情节。

最后,拍摄组还采用了叠印、定格、倒正画面、翻转画面、闪回、蒙太奇、剪辑等影视画面处理技巧来完善电影拍摄效果。

下面先就动画片《狮子王》的相关简介进行阐述。

;一、动画片《狮子王》的相关简介; 动画片《狮子王》中绚丽的色彩、夸张的动画形象、幽默的语言、人性化的动作和动听的音乐是这部电影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动画片《狮子王》是一部充满冒险和传奇因素的影视作品,这部电影中主要有三个重要角色:辛巴、丁满和彭彭。

辛巴是荣誉王国的狮子王,其有所有小孩的特征——顽皮、喧闹和不畏一切。

辛巴十分勇敢,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所有的事情。

而当它的父亲木法沙去世之后,他被其他动物驱逐出境,但是辛巴、丁满和彭彭凭借自己的智慧找到了梦想家园,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丁满是一只活泼、幽默的獴猫,在离开獴猫家族之后受到法师拉飞奇的指点去寻找梦想家园。

在寻找梦想家园的途中遇到了彭彭和辛巴,结为好友,后来便一起找到了梦想家园,过上世外桃源般的幸福生活。

彭彭是一只憨厚、热情的非洲疣猪,是辛巴和丁满真正的朋友。

在辛巴和丁满需要帮助的时候,彭彭总是第一个出现。

; 二、镜头语言; 所谓“镜头语言”,主要是指一种拍摄者通过运用形象的电影、电视画面、画面组合的符号来表现事物的语言方式。

镜头语言和我们平时说的语言虽然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但是两者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清晰地表达拍摄者或说话者的意思。

由此可见,镜头语言存在无规律性,不管运用何种手段和镜头方式来表达拍摄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可以称之为镜头语言。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视动画的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

2. 培养学生对影视动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运用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影视动画的基本概念:动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2. 视听语言要素:画面、声音、剪辑、摄影、色彩、光线、构图等。

3. 影视动画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国内外经典动画作品欣赏与分析。

4. 影视动画创作实践:创作短片、动画剧本编写、分镜头设计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视动画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

2. 演示法:播放经典动画作品,进行分析与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影视动画创作实践。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四、教学资源1. 经典动画作品:如《狮子王》、《千与千寻》、《阿凡达》等。

2. 影视动画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创作软件:如Adobe After Effects、Maya、Flash等。

4. 摄影器材:如摄像机、三脚架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的积极性。

2. 作品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影视动画创作实践中的表现。

3. 创作心得与感悟:学生对影视动画创作的思考和体会。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影视动画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影视动画基本概念讲解。

第5-8课时:视听语言要素讲解。

第9-12课时:经典动画作品欣赏与分析。

第13-16课时:影视动画创作实践指导。

第17-20课时:学生创作短片,教师辅导。

第21-24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第25-28课时:作品修改和完善。

第29-32课时:期末考试和总结。

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对影视动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影视动画的基本概念和视听语言要素。

《狮子王》剧本赏析

《狮子王》剧本赏析

《狮子王》剧本赏析第一篇:《狮子王》剧本赏析《狮子王》剧本赏析一、影片简介片名:《狮子王》英文: The Lion King国别:美国片长: 89分钟导演:罗伯?明科夫罗杰?阿勒斯编剧:艾琳?梅奇乔纳森?罗伯茨琳达?沃佛尔顿制作:迪斯尼发行:博伟上映时间:l994年6月27日二、剧作赏析自1994年夏天上映以来,迪斯尼推出的第32部经典动画电影《狮子王》席卷世界各地,在欧洲、拉美和非洲的20多个国家,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英语影片。

《狮子王》更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进入票房排名前十名的动画电影,并保持过近十年电影史上动画电影的最卖座记录。

所以,本片不仅创造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也使很多人从观念上重新定义了动画电影,对美国动画、世界动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电脑动画的诞生,影片又被公认为两维传统动画的巅峰之作,也是迪斯尼动画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在动画电影史上无疑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人物原型分析《狮子王》是迪斯尼号称的第一部原创动画电影,在这个发生在非洲大陆的故事当中,我们看到对爱、对责任、对生命、对成长的探讨,充满了一般动画电影少见的王者风范和史诗气派。

一谈起《狮子王》,大家都说影片的故事灵感主要来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等等。

但是我们认为,从分析一部具有原创性的动画电影来说,概念性的将其中与某部经典原型相比较,得出其共性的思考路子,显得过于简单化了。

其实,《哈姆雷特》也只是《狮子王》创作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那我们不仅要问,既然故事原型是《哈姆雷特》,那原创又在哪里呢?我们剥离整个电影的故事,还原其在最初创作中的元素的堆积,总结到以下的几个主要方面:动物题材原型——“小鹿斑比”我们从迪斯尼动画电影当中,尤其是改编经典童话、神话的创作当中看,改编手法最多的就是经典题材与动物题材的结合。

动物题材的选择与动画发展有着息息相关的关系,在最初的迪斯尼动画中的((101忠狗》、《小姐与流氓》、《小飞象》、《小鹿斑比》等等,动画将童话特有的童趣色彩和梦幻感挖掘得淋漓尽致。

动画影片赏析实训题 (1)

动画影片赏析实训题 (1)

实训题一、《功夫熊猫》第一部分简答题1、怎样让你的题材一鸣惊人?2、如何在动画电影中突出动画表演?3、如何看待创作传统的继承与创新?4、如何运用看似简单却独具匠心的方式来实现“画龙点睛”的效果?5、如何运用对比实现影片强烈的视觉特征和美学特点?第二部分论述题1、作为一部功夫题材的动画电影,举例说明,创作者如何借鉴了中国功夫片的创作素材?(提示:导演马克·奥斯本用了多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尤其迷恋中国功夫;制作这部影片历时5年,制作人员认真翻看了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的大量港产功夫片;为了把中国功夫的招式放到动画里,幕后人员亲自上阵接受中国功夫的训练。

)2、讨论创作者如何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展现中国文化?二、《海底总动员》第一部分简答题1、怎样将生活中稀疏平常的事情提炼成一部充满情感的优秀影片?2、怎样处理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典型性格对于剧情的推动?3、如何在电影中塑造众多人物的同时又赋予他们鲜明的个性?4、在当代动画电影中童心所占据的重要地位?5、如何为自己的电影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6、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7、怎样运用多种线索交织的叙述方式来制造影片的节奏和悬念?8、怎样编织动画电影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9、如何运用简单的故事来编制出一部精彩纷呈的影片?第二部分论述题1、结合《海底总动员》谈如何有效地发挥配角、群众角色在电影中的作用?(提示:整个影片中人物有点有面,控制得相当成熟。

在众多人物中有着重表现了几个人物的个性,比如鱼缸中几个在面貌狰狞的吉哥领导下的难友、成天喊着“鱼儿不是食物”的鲨鱼布鲁斯、性格乐天豁达的大海龟、人心敏感的鹈鹕尼格等。

)2、讨论创作者在影片的美术设计与电脑技术上是如何有机结合的?三、《埃及王子》第一部分简答题1、如何运用人物转变历程来塑造人物?2、怎样将一个重大严肃题材改编成动画影片?3、如何在动画电影中实现幽默和诙谐,在少而精中达到严肃中淡淡一笑?4、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5、如何运用人物转变历程来塑造人物?6、如何合理地在动画电影中运用音乐(体现在叙事、抒情、交代剧情、心理刻画等几方面)?第二部分论述题1、举例说明,美国动画电影创作中创作观念的变化与发展?(提示:本片的矛盾冲突纷繁复杂,首先在社会环境方面,由于影片主题与信仰息息相关,因此影片一大戏剧冲突在于“神(即信仰)的冲突”。

视听语言总结表格

视听语言总结表格
1、陪体与主体共同构成表现画面内容的整体
2、不能与主体抢夺视觉中心的位置,并尽量衬托主体
3、丰富画面层次,表现画面空间
1、《汽车总动员》主角车是主体,旁边其他汽车是陪体
前景
位于主体之前,距离观众最近的景物或角色
1、交代环境气氛,烘托主体的作用
2、主体本身作为前景,画面更简洁,将观众注意力集中
3、没有前景的阻挡,使观众近距离观看主体的心里感受,更容易打动
1、《狮子王》角色整个脸部出现在画面
大特写
角色的某个部位或物体某个细节将其放大(细部特写)
1、展现情感程度上更加强烈
1、《狮子王》中表现角色瞪大眼睛的特写
角度
水平方向
正面
角色或者景物正面形象(角色直面观众)
1、构图上,景物对称和谐美感
2、气氛上表现肃穆庄严
1、《超人总动员》中面试场景
背面
表现角色或者景物背面的镜头(打断观众和角色交流的间接效果)
2、用来强调人物情绪、刻画人物心理;也可以创造画面意境,增加影片的诗意
1、《汽车总动员》汽车们竞赛时穿过终点线的一霎那慢镜头
快镜头
加快速度
1、快镜头有压缩时间,表现超越现实的画面视觉效果
2、快镜头可以夸张表现角色或物体的运动速度,形成特殊的喜剧效果
1、画面中从白天转到傍晚的景象
第三章
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
2、俯视角度拉镜头可以表现角色精神呢的崩溃
3、拉镜头时,画面景别越来越大,有退出现场的结束感
4、推拉镜头速度变化的节奏感
1、《变身国王》从一个镜头推出另一个镜头画面
变焦距方式
摇镜头
水平摇
环顾周围环境的空间
1、摇镜头展示广阔空间
2、摇镜头模拟角色主观视线

动画视听语言概述

动画视听语言概述

Tom and Jerry 猫和老鼠
2、迪斯尼动画的黄金时期(20世纪30到40年代)
沃尔特·迪斯尼(1901-1966)
1901出生在密西西比的一个农场里。 19岁成立了个人的动画工作室,初期的主要成员有,Ub Iwerks,
Rudolph Ising, Carmen Maxwell, Fred Harman。 1923年迪斯尼去了洛杉矶,向他的叔叔借了500美金和他的兄弟共同成
2)艾米尔·科尔(Emile Cohl 1857-1938) 法国人,190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个动画作品《方头》
(FANTASMAGORIE),在黑色背景下用白色的线条绘制了 700多幅图画。1909年科尔在《The Man in the Moon》中 把真人现场表演与绘画动画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了不起的 成就,正是因为科尔对于动画片发展的杰出贡献,他也被 人们奉为当代动画片之父。
视听语言概述
第一节 视听语言的含义 P2
第二节 动画电影的发展 P2
第三节 动画视听语言的分类和特点 P7
第一节 视听语言的含义 P2
视听语言 就是利用视觉画面和听觉声音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
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视觉语言分为两种:狭义视听语言和 广义视听语言
狭义视听语言
狭义视听语言
The first public performance to a large audience of moving animated projected images at Reynaud's 'Theatre Optique' in Paris 1892.
• Kineograph ,俗称“手翻书”(flipper book),1868年风靡世界,通过把静止 的画面翻页产生了动画。

“哈姆雷特”的全新演绎—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影片赏析

“哈姆雷特”的全新演绎—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影片赏析

“哈姆雷特”的全新演绎—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影片赏析发布时间:2021-12-07T05:47:49.666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14期作者:王维[导读]淄博职业学院(一)“歌以咏志”——《狮子王》中的音乐分析音乐,是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与视觉画面,情节叙事相互融合,这种融合自电影初期便已确定。

电影的音乐而从来不独论,电影音乐自始至终都具有其“功能性、内在性、片段性与相对确定性”[1]的特点。

在分析电影音乐时,还要将叙事情节、人物设置、主题思想等一系列因素考虑在内,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电影音乐的作用和真正内涵。

美国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也可看作是歌舞片类型的另类延伸。

如果我们细心回想看过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影片都带有“歌舞表演”的成分。

无论是早期90年代的经典动画电影《美女与野兽》、《阿拉丁》、《小美人鱼》,还是近几年火爆的《冰雪奇缘》、《寻梦环游记》、《海洋奇缘》,都将音乐、歌舞表演融入其中。

《狮子王》在音乐方面所做的努力,是当时动画电影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

音乐不仅成为这部动画电影抒情达意的重要展现形式,更在情节叙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某种层面上,音乐,尤其是主题歌曲音乐的使用,提升了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剧作内涵。

1.以歌抒情歌唱以及歌曲创作,一直被认为是人们传达个人感情的重要表达方式。

动画电影《狮子王》中的主题曲以及歌曲唱段是展现角色内在情感的重要外化形式。

借助音乐,观众可以轻易地窥探电影角色的内在心理和情感倾向。

A.用男女对唱讴歌爱情《狮子王》中最经典的歌曲非《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莫属,歌曲由托马斯?克里斯担任制作人,蒂姆?莱斯作词,英国著名歌手艾尔顿?约翰作曲并演唱。

艾尔顿?约翰爵士也凭借该曲拿下了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奖”、第5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奖”以及第37届格莱美“最佳流行男歌手奖”等多个重量级的奖项。

论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方向及看法

论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方向及看法

论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方向及看法一、引言影视动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视听语言方面,影视动画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本文将从影视动画的视听语言方向入手,对其进行全面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个人看法。

二、影视动画的音乐语言1. 音乐在影视动画中的作用音乐在影视动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调节气氛,增强情感共鸣,突出故事情节等。

比如,在《狮子王》中,音乐《Circle of Life》和《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都是非常经典的插曲,它们不仅使得电影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让观众深深地感受到了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2. 音乐与角色形象塑造音乐还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形象。

比如,在《头脑特工队》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曲或背景音乐,这些音乐与角色形象相互呼应,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3. 音乐与情感共鸣音乐还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电影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在《海底总动员》中,音乐《Beyond the Sea》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主人公马林对儿子尼莫的父爱之深。

三、影视动画的声音语言1. 声音在影视动画中的作用声音在影视动画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比如,在《功夫熊猫》中,主人公小熊猫的配音非常生动有趣,使得观众更容易理解他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2. 声音与环境氛围营造声音还可以帮助营造环境氛围。

比如,在《冰雪奇缘》中,雪宝宝们发出的声音非常清脆悦耳,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欢乐和温暖的世界。

3. 声音与情感表达声音还可以帮助表达情感。

比如,在《寻梦环游记》中,主人公米格尔的歌声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

四、影视动画的画面语言1. 画面在影视动画中的作用画面在影视动画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狮子王》影评

《狮子王》影评

《狮子王》影评
《狮子王》影评
作为一位电影评论家,我要说《狮子王》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

这部经
典动画片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真正的视
听盛宴。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电影给我带来的感觉和共鸣。

《狮子王》以狮子王辛巴的成长之旅为主线,通过他的经历和成长,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和责任感。

这个故事
不仅仅是关于动物王国的权力斗争,更是关于成长、勇气和自我发现的故事。

观众可以从中深刻地体会到成长的痛苦和困惑,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持。

其次,电影的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动画片中绚丽多彩的非洲大草原和各种
动物形象栩栩如生,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无论是狮子王辛巴的
威严和力量,还是他的朋友们的可爱和善良,每个角色都栩栩如生,让观众们
无法抗拒地投入到这个故事中。

此外,电影的音乐也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由著名音乐家汉斯·季默(Hans Zimmer)创作的配乐,将非洲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给电影增添了一
种神秘而独特的氛围。

而经典歌曲《Circle of Life》和《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更是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

总体而言,电影《狮子王》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动画片,它不仅仅是一部儿童电影,更是一部触动人心的成长故事。

它通过深入的情感和精美的视觉效果,带
给观众们无尽的感动和共鸣。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成年人,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
己的共鸣点。

我相信,《狮子王》将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动画视听语言

动画视听语言

动画视听语言作为经典的艺术形式之一,动画始终在现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电视、电影、游戏等方面,动画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

而当我们谈到动画时,不仅仅是它在视觉上的表现力,而是涉及到了动画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

一、语音与音效语音在动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角色之间交流的方式,更是影响情感、心理、性格、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动画中的角色往往有各自的特色,根据不同的声音来区别他们,例如希腊神话题材动画《神秘博士》中,克洛巴斯与瑞纳特克就分别拥有低沉的男性声音与柔和的女性声音,让人印象深刻。

而音效则是动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它不仅仅可以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动画中各种细节的存在,更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故事情节、角色行为和场景氛围。

例如,在动画电影《小鬼当家》中,鲍勃的橙色汽车发动时所产生的声音,让观众立即知道鲍勃的车已经出现,激发了后续故事发展的好奇心。

二、视觉效果视觉效果在动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画面的展现,动画可以在观看者心中建立出对角色和场景的认知,进而引发情感共鸣和文化识别。

例如,花房乱搭式的《航海王》系列动画,通过逼真的角色设计和场景设定,很好地呈现了大海世界的神秘与未知,吸引了一整代观众的关注。

在动画中,画面的色彩、动态和构图都很重要。

比如在日本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场景和色彩的细节塑造了一种幻想的奇妙感觉,在人物具体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情感的表达力和文化魅力。

三、虚拟空间的呈现动画往往可以呈现虚拟的空间,比如电影版《玩具总动员》中的能够会说话的动画玩具,或是电视动画《神奇宝贝》中的虚拟多彩世界。

虚拟空间的呈现,让动画成为了一种带有极强想象力的艺术形式。

在这种空间中,人们能够更为直观地理解和体验动画中所要传达的信息。

再如,美国动画电视剧《辛普森一家》中的逐渐扩大的春田市场镇,呈现了虚拟世界随着两个主要角色历险的成长实现了不断的扩大和深入。

这种虚拟空间的呈现,强调了动画建立新世界和阐释人类经验的能力。

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分析——以《寻梦环游记》为例

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分析——以《寻梦环游记》为例

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分析——以《寻梦环游记》为例2017年,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在全球掀起了一阵巨大的观影狂潮,并将第90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和第75届金球奖最佳动画片收入囊中。

该片以绚丽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讲述了男孩米格尔在亡灵节这一天发生的奇妙旅程。

除了沿用一贯动画电影的叙事特点之外,这部影片还采用了奇观化叙事、场域叙事、透明化叙事、跨文化叙事等创新方式,让观众从叙事的不同角度移情至电影中,伴随着欢快轻松的音乐歌舞,感受到故事所要表达的关于梦想、自由、亲情、死亡的真谛。

一、电影叙事特点简析(一)电影叙事的基本特点电影叙事是电影讲故事的方式。

叙事电影来源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支持下的当代叙事理论。

叙事技巧的运用是电影创作的关键一步。

如果使用了不恰当的叙事手法,电影就会像一串断了的珠子,整个电影结构看起来杂乱无章,琐碎不堪。

电影叙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叙事角度。

叙事时间,顾名思义就是电影讲述故事的时间安排方式,从二维单线的叙述角度串起整个电影。

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在他的《叙事话语》中对叙事的层次做了清晰的界定,将叙事时间划分为时间的选择、顺序和变形。

而叙事空间则是在时间发展的基础上叙述电影故事情节,是对电影出现的画面内容进行一定控制,使这一叙事空间中的故事发展有一定情节性和观赏性,以达到叙述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叙事空间一般由画面构图、色彩光线组合、镜头运用等多种方式组成,在电影拍摄中也被成为场面调度。

而叙事角度又被称作视角,是指电影以某一叙述者的角度来讲故事,角度不同,所呈现的电影风格也不同。

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分析——以《寻梦环游记》为例 3动画电影是通过融合摄影、艺术、绘画、技术等各种表现手法,创造真实或虚拟的空间来进行故事叙述。

迪士尼出品的动画已经成为当代动画电影的标杆,从1937年播出的《白雪公主》到2019年创造的真人版《狮子王》,无一不受到各年龄段观众的追捧。

迪士尼动画电影在叙事上最大的特点便是采用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紧紧抓住观众的视线和心理,以防他们“掉出”剧情。

影评: 狮子王

影评: 狮子王

影评: 狮子王《狮子王》:一部令人陶醉的视听盛宴作为一位电影评论家,我曾欣赏过许多令人难忘的电影,但《狮子王》无疑是其中之一。

这部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以其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和深刻的情感共鸣,深深地触动了我。

首先,让我谈谈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

《狮子王》以其精致的动画风格和细腻的绘画技巧,将非洲大草原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栩栩如生。

每一帧都充满了细节和色彩,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电影中的世界。

无论是日出时分的金色大地,还是夜晚星空下的瀑布,每一个场景都令人陶醉。

除了视觉上的震撼,电影中的音乐也是其亮点之一。

《狮子王》的原声音乐由汉斯·季默(Hans Zimmer)创作,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歌曲,如《Circle of Life》和《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这些动听的旋律和歌词充满了力量和情感,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每当听到这些歌曲,我都会被带入电影的情节中,与角色们一同经历他们的成长和挑战。

然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电影中所传递的情感共鸣。

《狮子王》讲述了辛巴这只年轻狮子的成长故事,他经历了亲情的失去、友情的得到以及责任的担当。

这些情节让我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成长的道路。

电影中的角色们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故事,他们的成长和奋斗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此外,电影中所传达的环保主题也令人深思。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动物王国的和谐,电影提醒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生态系统。

这一主题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观看《狮子王》让我深感责任和决心。

总而言之,《狮子王》是一部令人陶醉的视听盛宴。

它通过精美的画面、动人的音乐和深刻的情感共鸣,给观众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体验。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片,更是一份关于成长、责任和环保的启示。

我相信,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成年人,都能从《狮子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点。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述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述
平第一部动画片。 1914年,他制作的动画片《恐龙葛蒂》公映,这部影片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安排成互动式的情节,大获成功。麦凯不但是动画情节设计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提出Full Animation概念的人,即每秒24帧的动画制作手法。他是美式动画――无论是情节还是形式设计的开拓者。 图1-7 选自动画片《恐龙葛蒂》 1923年,年仅22岁的沃特??迪斯尼来到好莱坞,成立了自己的动画制片厂,并逐渐壮大。1928年,好莱坞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迪斯尼公司也制作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蒸汽船威利号》 如图1-8 。这部短片成就了米老鼠的经典形象。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开始研究制作动画片。1926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0年代,彩色动画技术诞生。 1937年,迪斯尼公司制作了第一部美国动画长片《白雪公主》轰动世界(如图1-9)。在这部动画片的影响下,1941年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如图1-10 。 图1-8 选自动画片《蒸汽船威利号》 注:一部《蒸汽船威利号》,不但成就了米老鼠的动画经典,也是这个经典形象风靡全球的开始。 图1-9 选自动画片《白雪公主》 注:本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动话</B>》改编,由迪斯尼公司出品。故事主要讲述白雪公主因为美丽漂亮而被 其后母妒忌,发誓要把她置于死地。但白雪公主先后得到武士、森林鸟兽及七个小矮人的帮助,逃过了一劫又一劫。后母则自食其果死于山崖下。这部影片的艺术成就在于,它第一次拓展了动画片的容量;采用了多层次动画摄影;赋予影片画面以鲜明的构思层次、透视关系和景深感。此片的故事、布景、音响、导演、动画、配乐和色彩,乃是让观众完全身临其境的七大法宝。 图1-10 选自动画片《铁扇公主》 这部《铁扇公主》的创作,标志着万氏兄弟在动画片编导、摄制技巧上达到了较完善的程度。他们汲取古典绘画和古典文化艺术的营养,把静止不动的中国山水画成功地搬上银幕,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特点的动画片。影片塑造了许多富有民间传说色彩的生动艺术形象,是万氏兄弟在艺术风格形成初期的重要代表作。 这部影片花了一年零四个月时间才绘制完成,他们组织的卡通班70多位学员都参加了绘制。在技术处理上也有新的突破,如在胶片上把火焰山染成红色,使火的效果尤为突出。影片摄制于抗战时期,片中体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 1940年前后,迪斯尼公司制作了《小飞象》、《皮诺曹》、《幻想曲》等几部动画长片,成为这一时代制作水准最高的动画(如图1-11至图1-13 。 1950年代初期,随着电视机的使用,电视动画和广告动画成为动画工业的重要部分,动画业开始多元化和繁荣。动画的视听模式也逐渐丰富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及各国现代主义电影的兴起,也催生了1950年代以后动画的兴盛。 图1-11 选自动画片《小飞象》 图1-12 选自动画片《皮诺曹》 图1-13 选自动画片《幻想曲》 在整个黄金发展时期,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的。随着艺术动画的兴盛,动画师开始探索除传统制作模式外的另类模式。 到了1960年代,已经探索出剪纸动画、真人动画、沙动画、玻璃绘制动画、黏土动画、玩偶动画、针幕动画等多种动画形式。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动画制作业也渐渐建立起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动画电影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在传统动画几经浮沉之际,动画技术出现了革新,随着新的动画视听模式的逐步形成,数字技术也开始引入动画片的制作中了。 1989年,迪斯尼公司的动画长片《小美人鱼》成为他们最后一部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动画 如图1-14 。 大批数字工作室成立了,著名的有皮克斯、PDI等。他们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片降低了制作成本,营造了更加美轮美奂的画面。1994年,《狮子王》成为迪斯尼公司有史以来最卖座的一部动画长片(如图1-15) 图1-14 选自动画片《小美人鱼》 注:这是迪斯尼最后一部手工绘制和摄影机拍摄同时进行的动画片。该片用了上千种不同的颜色作为1 100幅背景画面,总共绘制超过百万张的图画。本片还开创了迪斯尼动画的第二黄金时代。原本已趋没落的百老汇歌舞片也因此在动画里找到新生命。 图1-15 选自动画片《狮子王》 注:《狮子王》是沃特?迪斯尼公司的第32部经典动画长片。主角为一头名叫“辛巴”的狮子。本片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二维动画技术,并 且配上宏伟的交响乐,融合非洲当地原始音乐,荣获199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电影主题曲两项大奖,成为迪斯尼动画的里程碑作品之一。 三维动画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营造了不同于二维动画的视觉奇观(如图1-16 。 动画产业空前活跃,使得动画成为新媒体艺术的核心之一,动画视听语言发展迅速起来。 图1-16 选自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 注:本片由迪斯尼与PIXAR公司合作拍摄,首次全部用电脑制作,在主题、技术、处理等多方面均具有革命性意义,花了上亿的成本、历时四年才完成,工程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而计算机动画的精密手法在本片充分发挥,从一景一物到人物所有表情全部由计算机绘制而成,这项创举也让本片导演得到一项奥斯卡特殊成就奖。 传统的迪斯尼动画片是理想主义精神透过儿童目光折射出来的结果:俊男美女的组合、扬善惩恶的主题、好坏分明的人物、幽默诙谐的配角。而本片的人物不再是非黑即白的“木刻画”,而进入人性的灰色领域。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中塑造胡迪的嫉妒和巴斯光年的傲慢是人所共有的弱点,但这些品格缺陷并不表示他们就是“坏人”。胡迪是位牛仔警长,代表着古老的传统;巴斯光年是太空人,象征着现代高科技。他们之间有新与旧、传统与创新的矛盾。编导没有简单区分谁对谁错,而是细腻地挖掘每个人心态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已经了解到动画片的表现方式是不断发展的。从最开始的运动装置到赛璐珞片,再到电脑动画,动画与科技密切相关。然而,即使是手段有再多的变化,动画的本质都是没有变化的。 现在的动画种类繁多,很难统一给它下一个定义。我们只能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动画。 动画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播放,依靠肉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形成活动画面。为了得到活动的画面,每个画面之间都会有稍微的改变,制作方式最常见的是手绘在纸张或赛璐珞片上,其他的方式还包含了黏土、模型、纸偶、沙画等。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画绘制的手段已经从最普遍的纸上绘制和赛璐珞绘制向多元化发展了。人们不仅可以记录在胶片上,也可以记录在磁带、磁盘、光碟以及各种便携式存储介质里。放映方式也不单是通过放映机用灯光投射到银幕上,还可以借助电视屏幕和电脑进行播放。但是不管是运用先进的技术还是落后的技术,都是技术与科学的融合,都共同应用了动画原理,在审美上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 动画的美学层面指的是动画艺术。即动画技术为手段,通过画面、音画媒介、在特定的放映时间里在银幕空间上创造形象、再现生活、创造世界并表情达意的综合性艺术活动。 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动画不光是在技术上机械地记录思想历程,它更多的是传达特定的内容与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动画比电影更加注重故事的讲述和思想情感的表达。 因此,动画具有物质性和美学特性,在动画影像中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性:假定性、制作性、综合性和抽象性。 1. 假定性 动画在播出形式上虽然是采用胶片的方式,但是熟悉动画的人都知道,传统的动画是在物质材料上完成绘制,然后拍摄成胶片的,它的制作过程是一个虚拟的过程。动画的造型和运动规律与一般的常规运动是有差别的,这和电影是不一样的。动画中的角色都是非现实的角色,即使我们能够看到像《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这样的真人卡通电影,让我们有一种认为那里面一切都是真实的错觉,我们也不能否认,罗杰是假的,动画人物都是假的。 动画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没有哪一部动画片是完全表现现实的。即使故事是现实的,形象也是非现实的。动画给了创作者想象的空间,他们可以不必理会自然规律,不必理会社会生活,用他们觉得合适的方法去表现人物,表现生活,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这是思想上的假定性。 2. 制作性 在动画的物质性里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动画片可以用很多的材质来现,并且需要很多人来完成各部分的分工。通过对各部分的带有美术感的加工,才能得到符合审美的作品。 3. 综合性 动画片融合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吸收了音乐、美术、戏剧、雕塑、建筑、摄影、影视等诸多元素,通过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创造出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符合自身特点的独特艺术风格。 4. 抽象性 由于动画在画面表现上具有美术的特性,因此,创作者可以通过画面表现超过画面客观意义的主体感受和意趣,进而追求新的美学特征。一些实验性动画短片,就是依靠线条、图形、色彩、声音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而使动画片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动画发展的历程与电影发展的历程是息息相关的。动画片与电影一样,都属于视听艺术,都可以通过相同的媒介来播放,也可以通过

狮子王经典动的视听盛宴

狮子王经典动的视听盛宴

狮子王经典动的视听盛宴《狮子王》作为一部经典的迪士尼动画电影,自1994年首次上映以来就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赞誉。

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性十足的动画电影,更是一次视听盛宴,给人们带来了难以忘怀的感受。

本文将对《狮子王》的经典之处进行探讨,以及为什么它能够成为一次动人心弦的视听盛宴。

首先,在视觉上,《狮子王》以其精美绝伦的动画画面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该电影将大自然的景观展示得如此逼真,仿佛置身于非洲大草原之中。

在电影中,狮子王辛巴的成长之路被以细腻的手法呈现,观众们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水滴的清凉、大地的广阔以及生命的奇妙。

电影中每一个角色的动作都栩栩如生,使观众们仿佛看到了真实的动物。

特别是那些节奏明快的动作场面,如辛巴和他的朋友们在大草原上奔跑嬉戏的场景,无不让人们沉浸其中。

除了视觉上的渲染外,音乐也是《狮子王》的一大亮点,给电影增添了许多情感和张力。

电影中的配乐由汉斯·季默创作,其中插曲《印度瓦纳·马塔塔》甚至成为了该电影的代表曲目。

这首动人的歌曲充满非洲原始的魅力,激发出观众们对于这个神秘大陆的向往和好奇。

除此之外,电影中的其他配乐也毫不逊色,旋律优美且恰到好处,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电影所传达的情感,仿佛自己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之中。

电影中充满哲理的台词也是《狮子王》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台词中蕴含了许多智慧和道理,引人深思。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应该是狮子国王穆法萨的名言:“生命不会永远向你微笑,但你可以对生活保持微笑。

”这句简单的话语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观众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

除此之外,电影中还有许多富有含义的台词,如辛巴在父亲的鼓励下重新振作的那段对白等等,无不使观众们对于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人物角色的塑造。

每一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个性,令人难以忘怀。

例如辛巴勇敢坚毅,狮子国王姜森贤明果决,海狸先生和头猴提姆憨厚可爱等等,每一个角色都被赋予了鲜活的个性,使人们感同身受。

视听语言:狮子王影评

视听语言:狮子王影评

我看《狮子王》这是个关于爱与责任以及成长的故事。

影片讲的是非洲大草原的动物王国,史诗般的宏大场面和意味深长的人性的演绎又引起人们有关生死轮回、智慧传递等终极问题的哲理思考。

其主题超越任何文化和国界。

老狮子王向群儿子传授的道理貌似简单,其实富有深刻的哲理:生命的轮回、万物的盛衰,一切都必须依照自然规律。

当太阳从水平线上升起,夜晚转成白昼,非洲苏醒了,万兽群集,荣耀欢呼,共同庆贺小狮子王辛巴的诞生。

小狮子王辛巴在众多热情忠心的朋友的陪伴下,不但经历了生命中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历经生、死、爱、责任、成长、生命、自我救赎等生命中种种的考验,最后终于登上了森林之王的宝座,也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体验出生命的真义,也体现了亲情、友情的故事。

影片随着一声呼唤太阳从天边升起,金合欢树由黑变绿,非洲草原又迎来了一个灿烂的黎明开始。

画面上显示着动物在相互催促着,向荣耀石方向奔走。

一支浩浩荡荡的动物大军进行在辽阔的原野上,当所有动物到达荣耀石时,威风凛凛的金鬃狮子木法沙和王后沙拉碧,正接受德高望众的大法师拉菲奇对小王子辛巴的洗礼,然后拉菲奇将小王子辛巴高高举起,荣耀石沸腾了,云散了,一束金光照到未来的国王身上。

所有的动物都肃然起敬,向辛巴鞠躬。

然而在荣耀石的背面,因未能获得王位而怀恨在心的木法沙的弟弟刀疤正在策划一个推翻哥哥的阴谋。

他把目标定在才随父亲视察王国回来的侄儿辛巴身上,他利用辛巴孩子好奇的心理,故意说出大象坟地的神秘,并用激将法诱导辛巴与娜娜进入了那块不属于普莱德国土的禁地。

鬣狗一家三口欲吃掉两个小狮子,但遭到辛巴的强烈反抗,最终木法沙的及时赶到,救两只小狮子于危难,在归途中,木法沙告诫儿子:勇敢并不意味着蛮干!父子俩仰望浩瀚星空,沟通着情感。

在不太远的山洞中,刀疤正在给鬣狗训话,并布置了杀死木法沙父子的计划。

他们计划将辛巴诱入山谷,由鬣狗追赶受惊角马,木法沙一定会来救儿子,最终将他们父子俩杀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埃及王子》的视听语言
1、景深传统动画片由于技术上以二维绘画为主,因而在美学观念上逐渐形成了注重前景表现力的特点,缺乏景深的层次。

而在《埃及王子》中,前后景的景深关系成为一种刻意的美学追求。

这不仅是由于在制作工艺三维动画软件使用二维渲染器这一重要环节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一种美学意义上的创新。

频繁使用大横摇和复杂的运动长镜头,三重景深关系的调度处理也无所不在:往往前景是监工的背影处于逆光中,中间是众多奴隶工作,后景是巨大的头像;而这三重景深的光线处理也是截然不同的。

这显示出当代动画片的全新的艺术品格:告别迪斯尼的二维场景,远离高度的假设性,又决不同于故事片的真实感,在一种游离和依附的徘徊中保持着自身独有的影像张力。

《埃及王子》镜语体系中多次出现一个场景内灯位不统一的情况
2、灯光
《埃及王子》镜语体系中多次出现一个场景内灯位不统一的情况
比如:姐姐和摩西想见一场,整场都是冷冷的蓝色,唯独到了姐姐唱起安眠曲时,镜头内的姐姐突然出现在一片暖光中,当摩西狂奔在回宫殿的路上突然停在柱边开始独白式歌唱时,主观的,突如其来的光打在了他的脸上以刻画此时任务的心理。

由于动画片高度假定性和观众心理的认同,灯光在动画片中可以成为一种主观的,强加式的,甚至某种意义上“随意”的造型元素;一个场景内,甚至一个镜头内的光线都可以变化。

3、运动
动画运动在越来越接近真实世界的同时,又因为条件的优越打破了故事片运动的局限性,无论镜头运动还是镜头内部物体的运动都具有无限性。

《埃及王子》大量运用了摄影机飞行运动。

其运动轨迹是故事片所无法企及的,而且构图中主题的运动同样具有假定性,摩西杀死监工前后的走路姿势便是明证。

而技术实现手段的优越性在运动方面更明显的例证要数拉镜头。

《埃及王子》中都多次出现几格之内快速的连续的拉镜头,在揭示新空间的同时造成突兀的感觉,这种运动在故事片的实际拍摄中是很难实现的,而在动画片的制作中可以通过二维和三维动画软件以及后期的非线性编辑轻易得到。

技术的成熟为传统的电影语言元素带来了新的表现力
4、角色造型
角色造型在传统故事片中不能成为一个单独的造型元素,而是部分溶解于构图,另一部分溶解于演员表演,后者更不是视听语言的组成部分。

而在动画片中,由于没有真实演员的存在,角色造型便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语言构成元素。

传统迪斯尼大片不仅将男女主人公完美化(同时也概念化),将野兽人性化,善良化,(如《美女与野兽》),甚至在细节上也是力求标准的,这便踏入了一个愈来愈狭窄的模式化怪圈.直至《人猿泰山》才开始有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比如人猿的手开始显得棱角分明,甚至有些时候非常难看。

然而《埃及王子》的角色造型上走的比《人猿泰山》《花木兰》甚至大力神更大胆,更坚决。

为追求破格,发掘特定情境下的角色性格,《埃及王子》不惜丑化人物,变形细节,甚至几何化主要角色的脸。

片中的女性在造型上都有几何化的特征,长脸,长鼻子,尖下巴,短上
额的母亲,以及高额头,菱形眼睛,大鼻子,高颧骨的撒普拉和迪斯尼的传统美女简直是天壤之别。

然而当我们在撒普拉出场的段落中看到蓝色影调里她愤怒回首的反打镜头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的女主角的魔鬼般的反传统造型,也看到了特定情景中的性格和心理。

摩西和雷明斯也都是如此,比如两人那异常长的鼻子,尖尖的下巴,雷明斯一边倒的小辫等。

片中的女性在造型上都有几何化的特征,长脸,长鼻子,尖下巴,短上额的母亲,以及高额头,菱形眼睛,大鼻子,高颧骨的撒普拉和迪斯尼的传统美女简直是天壤之别。

然而当我们在撒普拉出场的段落中看到蓝色影调里她愤怒回首的反打镜头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的女主角的魔鬼般的反传统造型,也看到了特定情景中的性格和心理。

摩西和雷明斯也都是如此,比如两人那异常长的鼻子,尖尖的下巴,雷明斯一边倒的小辫等。

片中的女性在造型上都有几何化的特征,长脸,长鼻子,尖下巴,短上额的母亲,以及高额头,菱形眼睛,大鼻子,高颧骨的撒普拉和迪斯尼的传统美女简直是天壤之别。

然而当我们在撒普拉出场的段落中看到蓝色影调里她愤怒回首的反打镜头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的女主角的魔鬼般的反传统造型,也看到了特定情景中的性格和心理。

摩西和雷明斯也都是如此,比如两人那异常长的鼻子,尖尖的下巴,雷明斯一边倒的小辫等。

此外,人物的造型随着性格和心理的变化不断变化。

摩西躲在在沙漠中时,脸更尖,眼睛更大而且趋向圆形,眼珠经常乱转,很多镜头中没有脖子。

而当摩西背负着神的使命去拯救苍生的时候,他的造型愈发想一个圣人。

相反,雷明斯失去了少年时的天真,从外形上看更像一个残忍的武夫,时常突现的是他的光头。

此外,人物的造型随着性格和心理的变化不断变化。

摩西躲在在沙漠中时,脸更尖,眼睛更大而且趋向圆形,眼珠经常乱转,很多镜头中没有脖子。

而当摩西背负着神的使命去拯救苍生的时候,他的造型愈发想一个圣人。

相反,雷明斯失去了少年时的天真,从外形上看更像一个残忍的武夫,时常突现的是他的光头。

与此同时,《埃及王子》中也同样保留了许多经典的迪斯尼造型传统,比如一胖一瘦,走路扭动姿势颇似舞蹈的祭司,《狮子王》彭彭,丁满,《花木兰》木须龙,蟋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