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姿态识别的机器人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设计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设计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设计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人机交互、体育训练、医学诊断等。

本文将针对该任务需求,设计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以提高人体动作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输入模块、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姿态识别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

首先,输入模块负责接收视频或图像数据,并对其进行初步处理。

对于视频数据,可以采用摄像头获取实时的人体动作,或者对预先录制的视频进行识别;对于图像数据,可以通过图片文件进行输入。

然后,预处理模块将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如去除噪声、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等,以提升后续处理的效果。

接下来,特征提取模块将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以便更好地表示人体姿态信息。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人体关键点检测、骨架提取和深度学习模型等。

人体关键点检测能够精确地定位人体关节的位置,如头部、手腕、肘部等;骨架提取则基于人体的骨骼结构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深度学习模型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等方法,自动学习并提取特征。

随后,姿态识别模块将根据提取到的特征信息,对人体姿态进行识别和分析。

这一步骤可以采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也可以使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分类和回归,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

通过训练这些模型,并结合大量的标注数据,系统能够学习并识别不同姿态的特征。

最后,结果输出模块将通过界面或API的形式,将人体姿态的识别结果呈现给用户。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查看姿态分析结果的图像或视频展示,或者通过API接口获得识别结果的数据。

这样的设计可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如研究学者可以通过系统获得姿态分析的数据,开发者可以通过API接口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中,普通用户则可以通过简单易用的界面查看结果。

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为了提高实时性,可以采用硬件加速技术,如GPU并行计算、FPGA等,以加快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的速度;为了提高准确性,可以通过增加训练数据、调优模型参数,或者使用集成学习等技术,进一步优化姿态识别的精度。

机器人感知技术中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

机器人感知技术中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

机器人感知技术中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机器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机器人的智能和功能不断提高,而感知技术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机器人感知技术中,人体姿态识别算法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机器人感知技术中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进行讨论和探索。

一、什么是人体姿态识别算法人体姿态识别算法是一种用于识别人体姿态信息的技术。

通过使用摄像头或传感器获取人体的姿态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机器可读的数据,使得机器能够理解和解读人的姿态。

人体姿态识别算法是实现机器与人类交互的重要前提,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智能家居、医疗康复等领域。

二、常见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1. 关节检测算法关节检测算法是一种常见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

它通过识别人体关键节点的位置和姿态信息,来确定人体的姿态。

常用的关节检测算法有OpenPose、YOLO等。

这些算法能够准确地识别人体的关键节点,实现对人体姿态的准确捕捉和识别。

2. 姿态估计算法姿态估计算法是一种通过对人体关键节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进行分析和计算,来估计人体的姿态。

常见的姿态估计算法包括卡尔曼滤波器、粒子群算法等。

这些算法能够通过追踪关键节点的运动变化,实现对人体姿态的姿态估计。

3. 深度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是一种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来识别和判断人体姿态的算法。

常用的深度学习算法有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

这些算法能够通过对人体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分析,实现对人体姿态的识别和分类。

三、人体姿态识别算法的应用领域1. 人机交互人体姿态识别算法在人机交互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识别和解读人体姿态,机器能够理解人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和反应,提高交互的效率和便捷性。

例如,在智能助理、智能家居控制等场景中,通过人体姿态识别算法,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或动作来操作和控制机器。

2. 医疗康复人体姿态识别算法在医疗康复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患者的姿态进行监测和识别,机器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并实时监测康复效果。

面向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技术研究

面向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技术研究

面向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体姿态识别技术也逐渐成为了一项热门研究领域。

人体姿态识别技术能够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对人体各个部位的姿态进行分析与识别,并将结果转化为数字信号,为人体行为分析、动作控制、在线虚拟试衣等领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面向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技术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二、人体姿态识别技术概述人体姿态识别技术是通过使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对人体各个部分在三维空间的姿态进行描述和识别。

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 姿态估计:通过对人体姿态的建模和分析,预测所需要的关节角度、位置、速度等数量。

2. 动作识别:通过分析已知动作的轨迹和时序、关节区域的形状变化样式等,判定时序中对应的人体动作。

尽管人体姿态识别技术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经有许多使用场合和应用领域,例如体育训练、医学分析、人体机器交互等。

三、人体姿态识别技术的相关算法1. SfM(Structure from Motion)技术该技术是三维模型重建的一种经典算法,通过对成像物体与运动摄像机之间的特征进行连续跟踪,并通过计算运动相机的位姿,从而实现三维物体模型的重建,进而实现人体姿态识别。

2. 3D Pictorial Structure(PS)模型该模型将人体模型分解为几个部分,并考虑相邻部位之间的关联,刻画人体姿态的结构。

3.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该算法采用类神经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据训练得到的模型,快速地对图像中所包含的各个部位进行姿态估计,并实现人体动作(手势)的识别。

以上算法在人体姿态识别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四、人体姿态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未来发展1. 运动分析领域人体姿态识别技术在体育训练、运动评估和动作分析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运动员或患者的动态姿态捕捉和运动分析数据整合,可以为科学合理的运动技能培训、康复训练、运动负荷控制和个性化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研究人体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兴起,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研究。

一、基本概念1.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一种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模拟人脑工作原理的机器学习方法。

其核心是构建多层次的特征提取器和分类器,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来自动学习特征和模式。

2.人体姿态:人体姿态是指人体在特定时间点的身体姿势和关节角度。

人体姿态识别旨在通过计算机对人体在图像或视频中的姿态进行准确判断和估计。

二、研究方法N(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领域常用的一种神经网络结构。

通过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等结构,CNN可以自动从图像中提取特征,从而实现对人体姿态的准确识别。

2.RNN(循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内部记忆机制的神经网络结构,可用于处理序列数据。

在人体姿态识别中,RNN可以有效地捕捉姿态的时序信息,提高识别精度。

3.GAN(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对抗网络由生成器和判别器组成,通过对抗学习的方式逐步提升生成器生成逼真样本的能力。

在人体姿态识别中,GAN可以生成大量真实的姿态样本,从而扩充训练数据,提高模型的鲁棒性。

三、应用前景1.人机交互: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可以实现人机交互的自然和便捷,如姿势识别控制电脑、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

2.运动分析:人体姿态识别对于运动员的动作分析和训练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改进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

3.安防监控: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可以应用于安防监控系统中,实现对异常行为的实时识别和报警,提高社会安全性。

总结: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应用前景广泛。

本文介绍了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全面了解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基于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研究与应用

基于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研究与应用

基于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研究与应用人体姿态识别是机器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旨在通过计算机对人体的姿态进行识别和理解。

人体姿态识别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运动分析、虚拟试衣、姿势纠正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人体姿态识别的意义与挑战,以及当前研究的方法与应用。

一、意义与挑战人体姿态识别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为智能交互提供基础。

通过识别用户的姿态,智能设备可以更加智能地响应用户的指令,提升用户体验。

其次,人体姿态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运动分析。

通过分析运动员的姿态,可以评估运动员的动作效果,为训练提供指导意见。

此外,人体姿态识别还可以应用于虚拟试衣、姿势纠正等多个领域。

然而,人体姿态识别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人体姿态的多样性使得姿态识别成为一个复杂的任务。

不同性别、体型和肤色的人的姿态差异较大,因此算法需要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其次,姿态识别需要获取大量的训练样本,但这些样本的标注过程较为困难,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

此外,姿态识别还需要解决速度和精度之间的权衡问题,一方面要求识别速度较快,满足实时应用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求识别精度较高,确保准确度。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目前,人体姿态识别领域主要应用的方法有传统计算机视觉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

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方法通常基于手工设计的特征提取和机器学习算法。

这些方法需要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提取人体姿态特征,最后使用分类器或回归器对姿态进行识别。

传统方法的优点是算法较为简单、运行速度较快,并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然而,由于传统方法对特征的依赖性较强,对于复杂的姿态识别任务效果不佳。

深度学习方法是近年来人体姿态识别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深度学习方法通常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或循环神经网络(RNN)。

这些方法通过大量训练数据自动学习图像的特征表示和关节的空间关系,从而实现对人体姿态的识别。

深度学习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场景和复杂的姿态变化,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设计与实现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设计与实现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设计与实现人体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的目的是识别出人体在空间中的姿态,包括头部、手臂、腿部等的位置和角度。

姿态识别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运动分析等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一、算法概述基于深度学习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训练和测试。

在训练阶段,我们需要从数据集中学习出姿态的特征表示。

这可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来实现。

在测试阶段,我们根据已经训练好的模型,对输入的人体图像进行姿态识别。

二、数据集的选择和预处理数据集是深度学习算法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人体姿态识别算法,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包含人体图像和姿态标注的数据集。

常用的数据集包括MPII Human Pose Dataset、COCO Dataset等。

在数据集选择完毕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图像大小调整、数据增强等。

同时,为了防止过拟合,我们需要在训练集中随机删除一部分关键点,以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噪声。

三、姿态特征表示的学习卷积神经网络是深度学习算法中常用的基础模型之一。

CNN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操作来从图像中学习出特征表示。

对于人体姿态识别算法,我们可以使用CNN来从人体图像中学习出关键点的特征表示。

我们可以将图像中的关键点看作一个多维向量,使用CNN对其进行处理,并输出一个维度相同的向量。

对于每个关键点,我们都可以学习出一个特征向量表示,从而实现姿态特征的表示学习。

四、姿态识别模型的设计在姿态识别模型的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CNN对关键点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

在训练集中,我们将标注的姿态信息转换成数字标签,用于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

在测试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模型输出的标签,推断出测试样本的姿势信息。

在模型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多个卷积层和池化层,以提取出更加复杂的特征表示。

基于FreeRTOS与远程姿态控制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FreeRTOS与远程姿态控制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FreeRTOS 与远程姿态控制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叶烁,梁国威,屈福康(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511325)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FreeRTO S 与远程姿态控制的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思路,整个系统分为柔性欠驱动机械手、机 械手末端执行器控制系统和无线姿态控制系统三大部分。

分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采用人体手 部姿态角变化对机械手末端姿态进行闭环控制,以及在机械手抓取物体时对机械手表面压力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机械手可以实现手指姿态的跟随控制,完成单指控制、多指控制、张开、合拢等动作,接触物体到抓取物体的过程较为平 稳。

关键词:机械手;远程姿态控制;柔性 中图分类号:TP 242文献标识码:A0引言机器人技术是高科技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不可缺 失的组成部分,如何利用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危险 实验,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人员的关注[11。

为了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性,各个领域都试用了远程机械手 协同操作系统。

1958年美国的联合控制公司生产了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手,使用示教型控制系统。

1974 年,瑞典ABB(Asea Brown Boveri )机器人公司研制出 了代号为“IRB 6”的机器人,主要控制方式为远程电 控。

2013年,美国体感控制器制造公司Leap 发布了 体感控制传感器Leap Motion。

Leap Motion 体感控制 传感器使用双目视觉建立三维空间,以捕获和分析 手势运动信息并用于人工智能和运动控制的二次开 发。

慕尼黑大学Schwarz 等人通过MEMS (Micro -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 传感器收集并识别 了手的 动作轨迹,进而完成了医疗室中医生与计算机的同 步操作。

斯坦福大学Dowling 等人在前交叉韧带损伤 的监测和膝关节的识别的研究中使用了惯性MEMS 传感器,发现采集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能够有效地减 少在跳跃过程中膝关节受伤的概率。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运动姿态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运动姿态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运动姿态识别技术研究近年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运动姿态识别技术(Human Motion Recognition, HMR)备受关注,其应用涵盖从智能家居、健康管理到体育训练等多个领域。

HMR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对人体运动过程进行精准的姿态识别,从而提升人机交互的体验和应用效果。

HMR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等设备上,实现对用户运动状态的监测、数据记录与分析,是智能硬件领域的重要技术。

基于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技术,HMR技术需要针对人体骨骼结构、运动过程中的复杂变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为此,科研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方案,如采用多视角、多传感器融合技术、GPU加速、递归神经网络等等。

其中,深度学习在HMR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度神经网络(DNN)可以学习大量数据并自我优化,不断提高HMR技术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研究人员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深度学习算法,在 HMR 中取得了很高的效果。

例如,CMU-Pose 数据集上的 HMR 模型,在一个普通计算机上,每秒可以达到 40 fps 左右的速度,同时也获得了图片到运动姿势重建几乎无误的精度。

HMR技术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其中,锻炼和体育训练是 HMR 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在健身房、训练营中,HMR 技术可以通过监控用户的运动姿势,及时给出调整指导,提高锻炼的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HMR技术也可以应用在医疗康复领域。

通过监测患者的运动姿态,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姿势,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骨科疾病等。

HMR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是针对运动细节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建模和识别。

例如,人体姿态的微妙变化、肌肉运动变化、运动幅度大小变化等问题。

此外,HMR技术也可以增加对人体身体的3D结构的识别和建模,并将其应用于更加多样的场景中。

总的来说,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运动姿态识别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基于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与动作分析

基于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与动作分析

基于机器视觉的人体姿态识别与动作分析人体姿态识别和动作分析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涉及到从图像或视频中准确地识别和分析人体的姿态以及动作。

借助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人体姿态识别和动作分析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运动分析、智能监控等领域。

一、人体姿态识别人体姿态识别是指从静态或动态图像中准确地检测和估计人体的关键点位置,从而得到人体的姿态信息。

它的关键挑战在于解决人体姿态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

在人体姿态识别的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和基于传统计算机视觉算法的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过搭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或循环神经网络(RNN),实现对人体关键点的准确检测和姿态估计。

而传统计算机视觉算法的方法则通过对人体的边缘检测、形状分析、模型匹配等技术,实现对人体姿态的识别。

人体关键点的准确检测是人体姿态识别的核心问题之一。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先进的检测框架,如卷积神经网络和基于图模型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关键点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此外,还有一些方法结合了时空信息,通过对姿态变化的建模,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姿态的检测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人体姿态识别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运动分析、姿态跟踪和智能监控等领域。

例如,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中,人体姿态识别可以用于人机交互和虚拟人物动画的生成。

在运动分析和运动疾病康复领域,人体姿态识别可以用于姿势评估和运动分析。

此外,人体姿态识别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驾驶等领域,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便利化的生活方式。

二、动作分析动作分析是指从图像序列或视频中准确地分析和识别人体的运动行为。

它的目标是推断人体运动的目的、意图和情感状态,为智能监控、行为识别、人机交互等领域提供基础支持。

在动作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和基于传统计算机视觉算法的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搭建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或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模型,学习和提取动作序列的空间和时间特征,从而实现对动作的分类和识别。

动态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设计

动态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设计

动态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设计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是一种通过摄像头采集人体图像并使用计算机视觉算法来分析和识别人的姿态的技术系统。

这种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运动分析、健身监测、人机交互等。

本文将介绍动态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和应用。

一、设计原理动态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的设计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

其主要设计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图像采集和预处理: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人的图像,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颜色校正、去噪等。

预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减少后续姿态分析的误差。

2. 人体关节点检测:系统使用计算机视觉算法检测人体图像中的关节点,如头部、躯干、四肢等。

这些关节点是姿态分析的基础,通过检测和定位这些关节可以实现对人体姿态的识别和分析。

3. 姿态估计和跟踪:系统基于人体关节点的检测结果,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姿态估计和跟踪。

姿态估计是指通过关节点的位置和角度计算人体的姿态,而姿态跟踪是指在连续的图像帧中,跟踪人体的姿态变化。

4. 姿态分析和应用:系统通过对姿态数据的分析,提取人体动作特征,并进行动作识别、动作分析等应用。

姿态分析结果可以应用于运动分析、健身监测、人机交互等领域。

二、实现方法动态人体姿态识别与分析系统的实现方法涉及到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实现方法:1. 数据集构建:系统的训练和测试依赖于大量的姿态数据。

因此,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包含多种姿态的数据集。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专业的动作捕捉系统获取,或者通过从现有的视频数据中手工标注得到。

2. 人体关节点检测:在构建好数据集后,需要使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对图像中的人体关节点进行检测。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如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

这些模型可以学习到图像中人体关节点的特征,从而实现准确的检测。

3. 姿态估计和跟踪:基于检测到的人体关节点,可以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姿态估计和跟踪。

人机协同的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

人机协同的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

人机协同的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机协同是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能够充分利用人的智慧与机器人的高效性能,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文将从机器人系统设计的角度探讨人机协同的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

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人机交互界面是智能机器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机协同的桥梁。

一个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能够方便用户与机器人的有效交流,提高用户体验。

1.界面设计原则在界面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简洁明了:界面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信息和复杂的操作;(2)易操作:用户可以轻松地进行操作,不需要过多的学习成本;(3)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界面的元素应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容易理解和使用;(4)反馈及时:界面能够及时反馈用户操作的结果,减少用户的焦虑感。

2.交互方式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可以采用多种交互方式,包括语音识别、手势识别、触摸屏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交互方式能提高用户的操作效率和满意度。

三、人机任务分配与协同人机任务分配与协同是智能机器人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人机协同,可以将任务合理分配给机器人和人类,使机器人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其高效性能,人类则可以充分发挥其智慧和创造力。

1.任务分配策略在任务分配中,应根据任务的性质、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任务分配策略。

对于简单、重复性的任务,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对于复杂、创造性的任务,则需要人类的参与。

2.任务协同方式任务协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实时通信、共享任务进度和结果等。

通过良好的任务协同方式,可以有效提高任务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四、机器人学习与优化机器人的学习和优化是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机器人的学习和优化,可以提升其自主性和适应性,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任务和环境。

1.机器人学习算法在机器人学习中,可以采用强化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通过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来不断优化其行为和性能。

人机交互系统的头部姿态识别算法分析

人机交互系统的头部姿态识别算法分析

人机交互系统的头部姿态识别算法分析摘要:人机交互系统的快速发展在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头部姿态识别作为人机交互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实现无需接触的、自然而然的交互方式。

本文对头部姿态识别算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

首先介绍了头部姿态识别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然后详细分析了目前较常用的基于模型驱动方法和基于特征点法的头部姿态识别算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最后,对头部姿态识别算法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 引言人机交互系统是指通过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人类对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和信息的交流。

它已经应用到了许多领域,例如虚拟现实、游戏、人脸识别等。

头部姿态识别作为人机交互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检测和分析人类头部的姿态信息来实现快速响应和智能交互。

2. 头部姿态识别算法的基本原理头部姿态识别算法是通过摄像头或其他传感器捕捉人类头部的图像或数据,然后通过图像处理和姿态估计技术来解析头部的姿态信息。

其基本原理可分为两种方法:基于模型驱动方法和基于特征点法。

2.1 基于模型驱动方法基于模型驱动方法是指通过建立头部姿态模型来实现头部姿态的识别和跟踪。

这种方法需要先建立一个头部姿态模型,然后通过多种图像处理算法对头部图像进行分析和匹配,从而得到头部的姿态信息。

常用的头部姿态模型包括3D模型和2D模型。

其中,3D模型一般利用摄像头采集的三维图像数据来构建,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头部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而2D模型则是通过对头部图像进行特征点标注,并利用特征点间的距离和角度信息来表示头部的姿态。

2.2 基于特征点法基于特征点法是通过检测头部图像中的特征点,并通过特征点之间的位置和运动进行头部姿态的估计。

这种方法不需要建立复杂的姿态模型,只需要标注头部图像中的关键特征点,例如眼角、嘴角、鼻子等,然后通过计算特征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来得到头部的姿态信息。

由于该方法更加简单直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技术研究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在姿势识别、运动跟踪、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和应用。

一、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的背景与意义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旨在从图像或视频中准确地提取、分析与描述人体的关节运动和姿势变化。

它对于人类行为分析、虚拟现实、游戏设计、健康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技术背景:随着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各种传感器和视觉设备的发展,如深度摄像机、惯性测量单元等,为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应用意义: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技术在医疗、体育、游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可以通过监测姿态变化来帮助康复训练和医疗诊断;在体育训练中,可以通过分析运动员的姿态来改进训练计划和技术提高;在游戏中,可以实现基于身体动作的交互方式增强游戏体验。

二、机器学习在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中的应用机器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方法,在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通过从大量的数据中学习人体运动的特征和模式,并通过模型构建、特征提取和分类等过程实现对人体姿态的准确识别与分析。

1.数据集构建: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训练数据集,通常需要收集包含多种动作和姿态的人体运动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深度摄像机、惯性测量单元等设备采集得到。

然后,使用手动标注或动作捕捉系统对数据进行标注,使其具有标准的姿态与动作信息。

2.特征提取:在机器学习中,特征提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它可以将高维度的数据转换成具有较低维度和更容易分类的特征表示。

在人体运动分析与姿态识别中,可以通过传统的特征提取方法如Haar-like特征和HOG特征,以及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特征提取。

第七章人体关键点检测 实验姿态识别互动机器人

第七章人体关键点检测 实验姿态识别互动机器人
了。 ➢ 计算时间和人数正相关,人越多越耗费时间。 2. 对于bottom-up,思路正好相反,先是找图片中所有parts (关键点),比如所有头部,
左手,膝盖等。然后把这些parts(关键点)组装成一个个人体骨架。这种方法的缺陷是: ➢ 没办法利用全局上下文的信息。
实验原理
PAF(Part Affinity Fields):部分区域亲和。 它负责在图像域编码着四肢位置和方向的2D矢量。同时,使用CMP(Part Detection Confidence Maps)标记每一个关键点的置信度。通过两个分支,联合学习关键点位置和他 们之间的联系。 同时推断这些自下而上的检测和关联的方式,利用贪婪分析算法(Greedy parsing Algorithm),能够对全局上下文进行足够的编码,获得高质量的结果。
目标检测人脸识别人体骨骼关键点检测基于人体姿态的动作识别基于人体姿态的身份识别等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目前精度比较好的模型基本都使用cnn作为基本特征提取结构
计算机视觉原理与实践 第七章
人体关键点检测
定义与
应用场景 01 实现方法 02
CONTENT
03 常用数据集 04 实验 姿态识别
互动机器人
课前回顾
人体关键点检测的数据集: 1. MPII 数据集 2. Microsoft COCO 数据集
04
实验 姿态识别互动机器人
➢ 实验目的 ➢ 实验背景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
1. 熟悉OpenPose的原理和运用 2. 熟悉基于OpenPose代码库进行人体姿态识别 3. 掌握tf-pose模型的操作流程,包括数据集准 备、模型训练、人体姿势识别等。
实验步骤
1. 环境准备

《2024年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范文

《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和智能化。

Kinect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技术,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在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技术及其在机器人控制领域的应用,为未来的智能人机交互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Kinect技术概述Kinect是一种由微软开发的深度传感器技术,广泛应用于游戏、娱乐、科研等领域。

它能够捕捉人体的运动和姿态,具有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等优点。

Kinect技术通过捕捉人体骨骼运动信息,实现对人体动作的精确识别和跟踪。

三、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技术研究1. 手势识别的基本原理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主要依靠对人体骨骼信息的捕捉和分析。

通过Kinect传感器捕捉到的骨骼数据,可以分析出手部关节的位置和运动轨迹,进而实现对手势的识别。

2. 手势识别的关键技术(1)数据预处理:对捕捉到的骨骼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等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特征提取:通过对手部关节位置、运动轨迹等特征进行提取,形成手势的特征向量。

(3)模式识别: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和识别,实现对不同手势的区分。

四、手势识别在机器人控制领域的应用研究1. 机器人控制的需求与挑战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如何实现人机协同、高效地控制机器人一直是研究的难点。

手势识别作为一种自然、直观的人机交互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

2. 手势识别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方案(1)手势命令的识别与解析:通过手势识别技术,将用户的手势转化为机器人的命令或动作。

例如,通过挥手、指向等手势,实现机器人的启动、停止、移动等功能。

(2)手势与机器人协同操作:通过对手势的精确识别和解析,实现人与机器人的协同操作。

基于kinect的自然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kinect的自然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kinect的自然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

简介: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Kinect的自然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该系统使用Kinect作为输入设备,通过识别人类的姿势和动作,实现了自然的人机交互。

该系统可以应用于游戏、教育、医疗等领域,可以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设计:
该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图像处理、人体姿态识别和人机交互控制。

1. 图像处理
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提高人体姿态识别的准确性。

常用的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去噪、平滑、增强等。

2. 人体姿态识别
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Kinect获取人体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姿态信息,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

常用的人体姿态识别算法包括SVM、Adaboost、神经网络等。

3. 人机交互控制
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将识别到的姿态和动作转换为计算机命令,以实现自然的人机交互。

常用的人机交互控制技术包括手势识别、语音识别、头部追踪等。

实现:
该系统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使用Kinect获取人体姿态信息,并进行图像预处理。

2. 使用OpenNI、NITE等软件库,对人体姿态进行识别和分析。

3. 将识别得到的姿态转换为命令,并发送给计算机。

4. 根据命令,控制计算机实现相应的功能。

结论:
基于Kinect的自然人机交互系统可以实现自然的人机交互,提
高用户的交互体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该系统还存在一些
问题,如姿态识别的准确性、响应时间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人机交互中的头部姿态识别与跟踪的技术研究

人机交互中的头部姿态识别与跟踪的技术研究

人机交互中的头部姿态识别与跟踪的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机交互技术越来越成熟和普及。

头部姿态识别与跟踪技术作为人机交互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应用范围已经涵盖了电子游戏、智能家居、医疗健康、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头部姿态识别与跟踪技术进行探究和分析,并结合实际应用来了解其目前的发展和潜力。

一、头部姿态的定义和分类头部姿态指的是人体头部在三维空间中相对于某一固定坐标系的三个旋转角度:偏航角(yaw)、俯仰角(pitch)和滚转角(roll)。

例如,当一个人通过旋转头部左右移动视线时,他的头部偏航角就在不断变化。

而当人的眼睛向上或向下移动时,他的俯仰角就会发生改变。

头部姿态的分类主要分为基于像素和基于特征点两种。

基于像素的方法直接利用图像的像素信息,较为简单,但所需的计算量和精度都较低,容易受到光照和姿态的影响。

基于特征点的方法则采用头部图像的特征点进行姿态估计,更加精确和稳定,但对于图像处理算法的要求也更高。

二、头部姿态识别技术头部姿态识别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头部姿态进行识别和测量。

其实现主要依赖于以下两种方法:1.基于传统图像处理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先对头部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图像去噪、归一化等,然后使用特征提取和匹配算法来确定头部的姿态角。

特征提取包括了边缘检测、角点检测等,主要目的是找到图像中比较显著的点。

特征匹配则是通过找到两幅图像中相同的特征点,得到两幅图像的对应关系。

最终,根据特征点之间的位置和距离计算头部的三个姿态角。

2.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对头部姿态进行识别和估计,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深度学习模型包括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支持向量机(SVM)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3D模型和深度相机等技术来进行头部姿态的识别和跟踪。

三、头部姿态跟踪技术头部姿态跟踪技术是指通过连续采集头部图像和姿态的变化信息,以实现对头部运动的准确跟踪,可以分为基于单目摄像头、多目摄像头和红外线摄像头等多种技术。

《2024年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范文

《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其中,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技术因其高精度、实时性和自然性成为了重要的人机交互方式。

同时,机器人控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何将手势识别技术应用于机器人控制,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已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探索其应用前景和实现方法。

二、Kinect手势识别技术Kinect是一种常用的深度传感器,能够通过捕捉人体运动信息来实现手势识别。

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通过Kinect传感器捕捉人体运动信息,包括骨骼数据、颜色信息和深度信息等。

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去除噪声、平滑处理等,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出与手势相关的特征,如手势的形状、速度、加速度等。

4. 模式识别:采用模式识别算法对提取出的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实现手势的分类和识别。

三、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是实现机器人运动和行为的关键技术。

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机器人控制,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

机器人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运动规划:根据机器人的任务需求,制定合理的运动轨迹和姿态。

2. 控制算法:采用控制算法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控制和调节,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和精度。

3. 传感器融合:将多种传感器信息进行融合,提高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反应速度。

四、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的研究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人机自然交互,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具体实现方法包括:1. 构建系统框架:搭建基于Kinect的手势识别系统,将手势识别结果传输给机器人控制系统。

2. 训练模型: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手势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机器人的人体姿态识别与运动控制

机器人的人体姿态识别与运动控制

机器人的人体姿态识别与运动控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力和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

而机器人作为现代化生产力的代表之一,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工业制造、医疗保健、军事及安全等领域。

而在机器人的应用过程中,人体姿态识别和运动控制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一、机器人人体姿态识别的背景和概念机器人人体姿态识别技术是指能够对人类身体的各种姿态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分析。

目前,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人机交互的场景,包括机器人陪护、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领域。

人体姿态识别技术主要依靠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

通过分析人体各个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角度,来把人的姿态转化为数学模型。

对于每一个不同的姿态,都能够提供一个唯一的数学模型,这样机器人就能够根据模型来识别人的姿态。

二、机器人人体姿态识别在运动控制中的应用机器人人体姿态识别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人机交互,还可以在自主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机器人响应人的运动姿态,进而进行自适应的运动控制,可以为机器人的操作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精度。

例如,在机器人协作制造的过程中,机器人需要根据人的指示进行动作,这就需要机器人识别人的姿态并根据其指示进行运动控制。

通过机器人人体姿态识别技术,机器人可以准确而迅速地响应人的动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另外,在机器人的康复治疗中,机器人人体姿态识别技术也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

机器人通过识别患者的姿态,进而响应其动作,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身体的各项功能。

三、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效性: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的效率和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从而能够更好地响应操纵者的指令和姿态变化。

2. 多功能性:现代机器人能够在多个领域应用,包括工业生产、医疗康复和家庭助手等。

因此,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也需要实现多样化的功能以满足各种需求。

工业机器人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工业机器人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工业机器人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生产流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机器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其姿态控制系统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两方面来探讨工业机器人的姿态控制系统。

一、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1. 姿态控制系统的概念工业机器人姿态控制系统是指控制机器人运动的方法和技术。

其主要任务是从机器人的传感器中获取姿态信息,实时计算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和控制指令,从而控制机器人按照既定的路径和动作执行操作任务。

2. 姿态控制系统的原理姿态控制系统是基于机器人建模技术以及运动控制理论,采用计算机与传感器等硬件设备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在机器人姿态控制系统中,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和位置是通过机器人自身的传感系统获得的,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姿态、力和力矩等信息。

系统在实时监测机器人状态的同时,通过控制算法计算机器人的下一步运动,以实现机器人的姿态控制。

3. 姿态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1)稳定性:姿态控制系统需要保证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机器人实施操作时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防止机器人因为姿态控制不当而发生意外损坏。

(2)精度:在大部分工业生产场景中,机器人需要完成高精度的运动,因此姿态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也越来越复杂,需要保证机器人在运动控制时能够达到高精度和高速运动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姿态控制。

(3)可靠性:姿态控制系统要保证每次机器人的运动在控制算法和传感器的支持下都可以实现,同时还需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例如机器人的传感器故障、姿态控制器的异常等。

4. 姿态控制系统的识别方法在机器人的姿态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IMU和视觉传感器来实现机器人的姿态测量。

IMU是惯性测量单元,通常由6轴或9轴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组成,可以对机器人的加速度和角速度进行测量。

视觉传感器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姿态的测量,同时在大型组装中视觉传感器还可以实现工件位置的测量、三维空间重建和环境建模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式 ( 1 )旋 转顺 序 ,可得 到
a 一
度 传感 器获取操 作者手臂 姿态 改变 时所产 生 的三 轴加 速度
绕z 轴 o , y 轴 y 、 轴
图 1 人 机 交 互 系统 总体 设 计
该人机交互 系统主要 由多 维传感 姿态识 别 、自适 应性
语音识别 、双虚拟机械臂 、多维传感姿态 信息反馈 以及 3 D
视频采集五大模块组成 ,其 中双虚拟机械臂显示模型如图 2
所示 。人机 交互 的基 本流程 为 :通过 陀螺仪 传感 器与 加速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0 7 — 2 7 ;修 订 日期 :2 0 1 4 — 1 0 — 1 5
基金项 目: 上海航天科技创新 基金项 目 ( s A S T 2 O 1 3 O 9 )
作者简介 :石琪琦 ( 1 9 8 9 一 ) ,女 ,重庆人 ,硕士 ,C C F会员 ,研究 方向为嵌入式系统与人 机交互技术 ;庄杰 ( 1 9 7 6一 ) ,男 ,四川成 都人 ,
轨迹是否与所预期 的运 动轨 迹一致 ,本文所 设计 的 以双虚
人体姿态 的方 法为 文献 [ 3 ,4 ] 中所用 图像分 析法 。这 种
方法对环境 的依赖 性较 强 ,而且 无线通 信环 境下 所输 出 的
图像信号可能会受 到干扰 [ 5 ] ,这就会 给识别带来 较大误 差 。 为 了解决这些 问题 ,本文 使用 可穿戴设 备配 备姿 态传感 器 的姿态识别法 ,此方法更加方便 、简单 ,受环境影 响更小 ,
迹进行修 正。实验 结果表 明,该 系统具有 高稳 定、高准确 率及 易操作 的特 点。
关 键 词 :姿 态传 感 器 ;D- S证 据理 论 ; 双虚 拟 模 型 ;语 音 识 别 ;机 械 臂 中 图 法分 类号 :TP 2 4 1 文 献标 识 号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 7 0 2 4( 2 0 1 5 )0 7 — 1 9 2 1 — 0 6
c o mma n d wa s s e n t u s i n g s p e e c h a n d c o mp l e x mo v e me n t s we r e g r o u p e d t o g e t h e r wi t h s p e e c h i n s t r u c t i o n t O s i mp l i f y t h e o p e r a —
式 系 统 与 人 机 交 互技 术 。E - ma i l :7 7 6 9 9 6 4 1 0 @q q . c o n r
・1 9 2 2・
计算机 工程 与设 计
2 0 1 5 焦
态的变化进行研 究[ 6 ] ,其 中地理 坐标 系为参考 坐标 系 。设
— -
_ - 态识别模块 l ’
p o s e d HRI s y s t e m.
Ke y wo r d s :a t t i t u d e s e n s o r ;D- S e v i d e n c e t h e o r y;d o u b l e v i r t u a l mo d e l ;s p e e c h r e c o g n i t i o n;me c h a n i c a l a r m
wa s a d j u s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l y .T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d e mo n s t r a t g t h e h i g h s t a b l e b i l i t y ,a c c u r a c y a n d e a s y o p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p r o —
拟机 械臂
数 据链 机械臂控制 J

双 虚

l 1 … 统 …l 卜 _ .

备坐标 系相对 参考坐 标系 的转变 ,可采用 设备坐 标系 分别
相 对于参 考 坐标 系 x、Y、Z轴所 产 生 的有序 旋 转运 动 表
白 适 应 前 性 语 I - . ' 数 据 链 多 态 维 反 传 馈 感 模 块 姿 ■ 一 械 臂
SHI Qi — q i ,Z HUANG J i e ,HUANG We i ,ZHANG J i a - d o n g ,Z UO Xu a n - c h e n
( 1 .S c h o o l o f Co mmu n i c a t i o n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En g i n e e r i n g,Un i v e r s i t y o f El e c t r o n i c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o f Ch i n a, Ch e n g d u 6 1 1 7 3 1 ,Ch i n a ;2 .S t a t e Gr i d Ch e n g d u Po we r S u p p l y Co mp a n y,Ch e n g d u 6 1 1 7 3 1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A h u ma n - r o b o t i n t e r a c t i o n( H RI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g e s t u r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W3 S d e s i g n e d a n d i mp l e n me n t e d t o a d d r e s s t h e
博士 ,副教授 ,研究 方 向为通 信 中的信 号处理 ;黄 炜 ( 1 9 5 2一 ) ,男 ,湖南 宁乡人 ,硕 士 ,教授 ,研 究方 向为 通信 与信 息系 统 ;张佳 东
( 1 9 8 7 一 ) ,男 ,山西大 同人 ,硕士 ,研究方向为嵌入式 系统 与人机交互技术 ;左 轩尘 ( 1 9 9 2一 ) ,男 ,四川广安人 ,硕 士,研 究方 向为嵌 入
— — — — 。 — 、r 一 J 远 端

若直接采用坐标 变换 理论计算 姿态 角 ,则必须 采用 高 阶积分算法 ,为 降低计算 难度 ,在 本文 中 ,采 用 四元 素法 与坐标 系变换 理论 相结合 的方 法对姿 态角 进行解算 _ 7 ] 。由 姿 态矩 阵 a 可实现设备坐标系到参考坐标系 的变换
d o i : 1 0 . 1 6 2 0 8 / j . i s s n l 0 0 0 ~ 7 0 2 4 . 2 0 1 5 . 0 7 . 0 4 7
De s i g n o f h u ma n — r o b o t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y s t e m b a s e d o n g e s t u r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本 地 l 兰 I
示 ,旋转产 生的角度 即为姿 态角。其 产生 的姿态 角可分 别 使用偏移角 ( Ya w) 、倾 斜角 0( P i t c h )和旋转 角 ) , ( Ro l 1 )
来表示 。 2 . 1 基 于 陀螺 仪 传 感 器 求解 姿态 角
数 据 链 面
t i o n .Us i n g t h e f e e d b a c k f r o m d o u b l e v i r t u a l mo d e l ,t h e k n o wl e d g e o f r o mo t e r o b o t g e s t u r e wa s o b t a i n e d a n d t h e mo v e me n t l o c u s
且可实现在任何地 方对 远程 机器人 的控制 。在本 文 中采 用
拟模型为主 、视频采 集为 辅 的远 程机 器人 姿态信 息反 馈法
很好得解决 了这个 问题 。
1 人机 交互 系统 的总体 设计
人机交互系统 的整体结构框架如 图 1 所示 。
陀螺仪与加速度传 感器 获取 人体姿 态信息 ,通过对 各姿 态
u n s t a b l e p e r f o r ma n c e p r o b l e m o f t h e c u r r e n t o p e r a t i o n s y s t e ms . Th e g e s t u r e i n f o r ma t i o n wa s a q u i r e d a n d c a l c u l a t e d u s i n g g e s —
t u r e r e c o g n i t i o n s e n s o r s ,a n d t h e g e s t u r e wa s j u d g e d u s i n g t h e i n f o r ma t i o n f u s i o n o f D- S e v i d e n c e t h e o r y .Mo r e o v e r ,t h e a c t i o n
机 交 互 系统 。 利 用姿 态传 感 器获 取 人 的姿 态信 息 并 对 其 进 行 解 算 ,通 过 基 于 D - S证 据 理 论 的 信 息 融 合 法 对 姿 态进 行 判 定 , 使 用语 音 确 定 动作 指 令 的发 送 ,对 复 杂动 作 进 行 组 合 , 简化 操 作 ,通 过 “ 双 虚 拟 模 型 ” 获 取 远 端 机 器人 的 姿 态 ,对 运 动 轨
0 引 言
设计基于姿态识 别 的人 机交 互系统 关键 在于 姿态信 息 的获取与远端机器人信息 的反馈两个方 面[ 1 ] 现常用识 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