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太阳辐射类问题答题技巧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太阳辐射类问题答题技巧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太阳辐射类问题答题技巧一、专题讲解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1)空间分布(2)时间分布:一般来说,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旱季大于雨季。

3.太阳辐射类问题答题技巧二、同步训练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

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2.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A.城市① B.城市② C.城市③ D.城市④3.城市③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受高压控制,晴天多C.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D.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下面分别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

据图完成4—6题。

4.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5.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6.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我国最早以冬至日不少于两小时的日照标准对住宅建筑间距进行了规范,但有些地区达到要求难度较大,后来修订使用了冬至日和大寒日(1月20日前后)两级标准,部分城市也改成了以大寒日为标准规划住宅间距。

也有学者提出可结合不同地区住宅的垂直墙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作为住宅规划的参考依据。

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大寒日南墙面直接辐射最大2小时辐射量。

据此回答7—9题。

7.关于我国一些地区住宅区规划改用大寒日为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大了住宅区楼房间距 B.提高了土地利用率C.较适用于低纬度地区 D.降低了住宅建筑密度8.影响表中广州到哈尔滨大寒日南墙直接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角 B.云量 C.日照时间D.地形9.表中拉萨大寒日南墙直接辐射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天气晴朗 B.太阳高度角大 C.大气透明度高 D.墙体颜色深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高三地理常见的答题模式归纳及解题思路(精品)

高三地理常见的答题模式归纳及解题思路(精品)

2012届高三地理常见的答题模式归纳规范解题:①析题要求:• (1)把握设问中心,明确回答方向。

• 高考地理论述题常见问题类型: • (一)特征问题: • (二)成因问题 • (三)评价问题 • (四)区位问题 • (五)措施问题 • (六)规律问题• (七)其他类问题(识记、判断、计算类等)(2)区别重要概念,审清问题含义(如区分“地形”与“地势”,“季节”与“节气”……)。

(3)全面提取信息,完善解题条件。

• 1、先迅速浏览材料和试题,获得初步印象。

• 2、再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的分析材料,标示有用信息。

• 3、分析题干信息中包含的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

• 4、不要放弃每一份材料,尽量从每一份材料中获得启示。

• 5、注意图例、坐标、地图中地理事物的关系,进行空间定位等。

• ②解答要求:• 针对设问,组织答案。

• 运用原理,举一反三。

• 善用材料,巧做迁移。

•• ③答题思路:( • 地理特征描述 • 地理成因分析 • 地理区位选择 • 地理规律概括 • 地理问题评价 • 地理措施列举• ④综合题答题要领• 贴近问题——答案具体,有针对性。

• 条理清晰——按点答题,层次分明。

• 思维全面——发散思维,分析辩证。

• 逻辑完整——因果关系,互相衔接。

• 突出重点——围绕中心,剖析重点。

• 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文字精炼。

• 表述规范——运用术语,表达规范。

• 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1)常见地理特征描述的基本思路:•••• 6、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地区分布 ) • 7、位置特征(半球、经纬度、海陆及相对位置)• 8、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湖)、生物)、自然资源]••2)常见地理成因分析的基本思路 • 首先区分是自然原因还是社会经济原因(人为原因),或两方面共同原因. •自然原因: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 • 人为原因: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同时注意题目要求是对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还是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地理灾害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

高三高考地理备考: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高三高考地理备考: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

高考地理备考:十类综合题答题模式一、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高三地理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复习方法高三地理复习方法1.类比思维法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教师只要提示学生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2.联想思维法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联想有“纵比”和&ldquo,高三;横比”两种发散形式。

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

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3.假设思维法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

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选言排除法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

5.形象思维法这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

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联想思维法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

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

高三地理综合题冲刺思路分析及答题方法技巧汇总

高三地理综合题冲刺思路分析及答题方法技巧汇总

高三地理综合题冲刺思路分析及答题方法技巧汇总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如重庆市年日照时数仅1200多小时)1.昼长; 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 3.天气气候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2.地形、地势;3.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洋流等);4.天气状况。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气候的海洋性越强、气温年较差越小(最热月气温在2或8月);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年较差越大(最热月气温在1或7月,且秋温大于春温)。

五、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或太阳辐射:低纬区大于高纬区2、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3、下垫面:海小于陆、林地小于沙地、同一位置地势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六、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七、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占用破坏河道)。

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一)自然原因:1.水系特征:(1)流域广,支流多;(2)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3)中下游多为平原,(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因:1.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06工业、农业、交通类: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题答题思路(经典版)

06工业、农业、交通类: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题答题思路(经典版)

九、产业类60. 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条件)一、农业区位条件及其评价(一)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答题规范语言描述(1)光照:光照充足,利于有机质积累。

(2)热量:熟制(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生长期长(短)(3)降水: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冬季降雪量大,春季融化,利于缓解春旱。

(4)昼夜温差: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和糖分的积累,品质好(5)自然灾害:纬度低或海拔高,气温低,病虫害少;受山地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小,冻害小2、地形和土壤答题语言规范描述(6)地形: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形类型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立体农业);坡度适中,便于排水;海拔低,气温较高;海拔高,大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迎风坡,降水较多;阳坡,光照充足。

(7)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透气性好3、水源答题语言规范描述(8)水源:降水丰富/靠近河流(湖泊)/地下水丰富/冰雪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二)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决定农业发展类型和规模)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大;靠近市场(2)交通:(扩大市场)靠近公路(铁路、港口、机场),交通便利(3)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廉价)(4)政策:国家政策支持(5)科技: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培育良种,提升产品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冷藏保鲜技术好,保障品质,扩大销售范围;喷灌、滴管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其它因素:资金充足、地价低(地租低)、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口密度(地广人稀)等【例】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商品棉基地的区位优势。

1)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适中。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

【例】塔里木盆地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

1)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灌溉水源充足。

高三地理原因分析型综合题的答题方法

高三地理原因分析型综合题的答题方法

综合题型3原因分析型综合题
【题型解读】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

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典题试做(2015·海南地理,2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

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XX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1994~20XX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广东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而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造成该省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

而人口持续增加(主要受人口迁移影响)使得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粮食产需差量增大。

答案基本特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原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致使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致使粮食产需差量增大。

【答题模板】
【答题术语】。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大全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大全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大全想学好高中地理,除了认真听讲和记住知识点,你还需要掌握正确的答题模板。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答题模板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三地理答题模板大全一1.时间计算时差:(1)产生时差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每相差1°对应的时间为4分钟。

(3)时区与区时:①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特殊时间:①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我国统一时间。

②世界标准时间(又叫格林尼治时间、伦敦时间):中(零)时区的区时;0°经线的地方时。

2.时间计算(1)地方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1°。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边用“-”。

两地之间的经度差值必须取小于180°的值。

(2)时区与区时计算公式:①求时区:求某地所在时区=某地经度/15°。

若余数小于7.5°,则商为所在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商+1为所在时区数。

②求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

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边用“+”,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西边用“-”。

3.日期变更与日期范围(1)日界线:相邻日期的分界线,称为日期变更线,又叫日界线。

日界线包括两条:①人为日界线:大致为180°经线。

(为了避免将一些国家分为不同日期,实际日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

)②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2)日期范围:两条日界线将地球分为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

注意:(1)当0时经线和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其他时刻全球都同时存在两个日期。

2023届高三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和分析技巧汇编(精华版)

2023届高三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和分析技巧汇编(精华版)

2023届高三地理总复习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和分析技巧汇编(精华版)一、常见答题模板(一)地形地势1.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②经纬度位置;③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④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⑤经济和军事位置;⑥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3.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

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4.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

(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5.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6.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7.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三江平原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河流较多,植被茂密;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青藏高原 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冰川积雪融水较多;③低洼地易积水,土壤中水分积聚多;④地下冻土层,形成不透水层长江中下游平原 ①降水丰富;②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③地势低平,排泄不畅,土壤中水分积聚过多(二)气候1.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

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地势。

阴坡阳坡,海拔高度(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4)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

(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2.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1)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高考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

高考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综合题答题技巧【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地理事物可以分为点状地理事物,如聚落、机场、站点等;线状地理事物,如交通运输线、等值线等;面状地理事物,如区域、自然保护区等。

不同的地理事物,其分布特点描述有所不同,需要做好区分。

其基本描述均从“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两个角度展开。

一、线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线状地理事物的水平分布,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线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其描述角度:(1)分布的趋势——看延伸方向、看增减方向(2)分布的范围——看数值(3)分布的疏密——看疏密(4)分布的凸变——看弯曲(5)分布的极值——看闭合(6)其他:分布的发展变化等(用动态的眼光看)线状地理事物的垂直分布,试题通常以统计图来呈现,其描述角度:(1)看数值最大的点、数值最小的点和转折点( “拐点” )(2)看变化的趋势:上升或下降、陡或缓、波动变化二、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具体描述:(1)总体分布特征(疏密、数量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2)方位:面上分布即分布在图中什么位置;线上分布即与图中其它地理事物的联系(如沿河流、沿交通线分布等)(3)极值区位置(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图中什么方位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

)(4)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

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1)说明位置;(2)延伸方向;(3)形状;(4)面积大小。

(5)集散状况。

例题1(2023·全国·高三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邮政服务是向所有公民提供基本通信需求的统一规范、低价普意的普遍服务,而快递服务主要是为社会特殊需求和有支付能力的部分成员提供个性化、限时送达的商业服务。

高三地理综合题深度讲评初探

高三地理综合题深度讲评初探

高三地理综合题深度讲评初探高三地理综合题是考查考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考核项目。

深度讲评旨在对高三地理综合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一考核任务。

本文将从题型特点、解题技巧、常见错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学生能够有所帮助。

一、地理综合题题型特点高三地理综合题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在选择题部分,通常会涉及到地理基础知识、地理概念和地理案例的运用。

填空题则要求学生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用。

解答题部分则需要学生能够对地理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要求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文字表达能力。

综合题的特点在于既考察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二、解题技巧1. 多维度准备高三地理综合题的内容涉及地理知识的各个方面,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准备。

不仅要熟悉地理基础知识,还要对地理案例和实际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思考。

可以通过阅读地理教材、参考地理资料和案例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多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积累实地观察和实践经验。

2. 分析归纳在解答综合题时,学生要善于分析归纳。

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来说,要善于抓住关键词,辨别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从而找到正确答案。

对于解答题来说,要善于理清思路,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出重点和要点,进行逻辑推理和文章表达。

3. 培养综合能力高三地理综合题需要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学生要培养综合能力。

在平时学习中,可以多进行地理案例分析和综合训练,尝试对地理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1. 缺乏综合思维2. 解答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在解答综合题时往往只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核心。

要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多进行思维训练,多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思维,发挥自己的地理分析能力。

3. 逻辑不清晰有些学生在解答综合题时,逻辑不够清晰,条理不够分明,给阅卷老师造成了阅读难度。

如何提高高考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效率

如何提高高考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效率

如何提高高考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效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今后的高考的主要的趋势就是要全面的考察学生在获取信息、对课本中知识掌握的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路等等,这些都是以后高考所考察的趋势,所以,我们的学生应该将基础给牢牢地打好,重点的突出重点还有主干。

在地理学科中综合题是地理成绩的重要的突破口,那么怎样短时间里来突破这个突破口呢,本文就是就是根据自己在高三地理教学中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考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效率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08-02前言:高三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进入高三以后很快的就会面临高考,很多的同学都是会感觉到地位这个学科在高考文综的成绩中是一个较大的障碍,尤其是地理的综合题,综合题看着比较是简单,答案也写可很多,可是就得不到高分。

1要认清综合题在地理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在高考中,综合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在描述以及阐述事物、论证等等主要能力,同时还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总结、判断等能力的考察,这些能力的考察归根到一点都能在综合题上有所体现。

在高考中,综合题在设置上一般都是比较新颖的,所采用的素材都是比较新,从新的角度来进行设置问题,试题的难度是比较大,这是能够充分的体现出高考试题在选拔上的特点。

例如,在山东高考文综试卷中,地理一共是78分,在这78分中综合题就有3个大题,一共是46分,题目是不多,可是所占有分值还是比较大。

在高考文综考试说明中,“在给一定的时间里,充分的完成每一种的地理计算还有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通过综合题的答题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是对于地理的知识还有地理答题技能掌握情况,因此,这样题目才能够非常好的检验出学生思维的广度,以及学生表述地理问题能力的作用。

2提高综合题的解题能力的方法2.1认真审题、充分获取有用信息。

高三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地理过程性分析型

高三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地理过程性分析型

高三地理综合题解题技巧:地理过程性分析型一、考点梳理1.自然地理部分(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及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等。

(4)常见的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气旋(或低压)、反气旋(或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及旱灾、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5)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岩浆岩、地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

(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2.人文地理部分(1)聚落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聚落(如乡村、城市等)的形成过程及其差异。

(2)城市化的过程及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分化过程。

(3)不同区位因素的变化过程及其对工农业等生产活动的影响过程。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要点-02影响风力大小因素分析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要点-02影响风力大小因素分析

⾼考地理综合题答题要点-02影响风⼒⼤⼩因素分析⼀、独家解题题秘笈【影响风⼒⼤⼩因素答题要点】1.⽔平⽓压梯度⼒:温差⼤,⽔平⽓压梯度⼒⼤,风⼒⼤;温差⼩,⽔平⽓压梯度⼒⼩,风⼒⼩;2.⽓压带、风带:受盛⾏西风影响,风⼒⼤;靠近冬季风源地,风⼒⼤;位于低⽓压带内,盛⾏上升⽓流,风⼒⼩;位于⾼⽓压带内,盛⾏下沉⽓流,风⼒⼩;3.摩擦⼒:(⾯朝⼤海),⽔域宽阔,所受摩擦⼒⼩,风⼒⼤;⾼⼤建筑物、⼭地林⽴,所受摩擦⼒⼤,风⼒⼩;4.地形因素:(1)⼭脉阻挡:地势⾼,盛⾏风受⼭脉阻挡,风⼒⼩;地势平坦,盛⾏风长驱直⼊,风⼒⼤;(2)狭管效应:位于⾕⼝(或⾕内),峡⾕与盛⾏风的风向⼀致;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增强;(3)岬⾓效应:位于岬⾓地带,易形成岬⾓效应,风⼒增强。

⼆、⾼考真题引⼊【2013年全国2卷】阅读图⽂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

图5所⽰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冬春季节风⼒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原地区。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强劲的原因。

(8分)【燕姐解析】1.⽔平⽓压梯度⼒:取决于温差⼤⼩。

根据定位,这个地区位于北京西北部。

该地冬春季节南北温差⼤,⽔平⽓压梯度⼒⼤,风⼒⼤;2.风带⽓压带:该地临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风⼒⼤;3.地形:该地冬春季节盛⾏西北季风,且该地⼜位于河⾕⾕⼝地带,且河⾕的⾛向与盛⾏风向⼀致,易形成狭管效应,风⼒增强。

【参考答案】冬春季节盛⾏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河⾕延伸⽅向与盛⾏风向基本⼀致;(3分)H县城附近为河⾕的交汇之地,(形成风⼝,导致狭管效应)。

(2分)三、典型例题演练1.【2016年福建1⽉⾼三质检】读下列图⽂资料回答问题。

珀斯是⼀个多风的城市。

夏季以微风为主,⼀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强劲,素有澳⼤利亚“风城”之称。

高三地理综合题

高三地理综合题

(三)评价问题: 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对 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注意“影响”问题也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作答。 简要评价南方低山丘陵农业资源的开发条件,如何整治 和发展? 有利:光.热.水丰富;生物品种多样,产出高;土地类 型多样; 不利:多种气象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红壤贫瘠,生活能源 短缺. 农业发展潜力大,开发难度较小.
纬度位置.
气温高低:
海陆位置. 气压带风带位置 洋流. 地形地势. 人类活动.
气候成 因分析
降水多少:
经典回顾 2004广东高考32.读图9, 回答下列问题:(27分) (3)A图、B图所示都是 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 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32.答案要点: 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 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大气环流差异)、 洋流的影响等 。
一.明确问题类型,有效答题
(一)特征问题:
②地表环境特征 从自然地理角度, 主要从气候(冷、热、 湿、干),植被状况, 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 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一.明确问题类型,有效答题
(一)特征问题:
③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 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 长短)等方面概括.
交通点 (上海港 为例)
广州二模 31.(18分)图9是两类不同的农业景观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 图11
(3)比较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差异。 (3)①:亚热带、热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人 多地少(3分) ②: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原广阔、地多人少、现 代农业科技发达、市场广大(3分)
深圳一模33.(14分)读 图16,完成下列问题。 (2)图中城市A、B、C、 D中,规模最大的是 D ,主 要原因是该城市: ① 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温暖; ② 海运条件好(位于沿海,海湾封冻期较短); ③ 农业基础较好(靠近普通农业区)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策略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策略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答题策略【摘要】高三文综地理卷在新课改情况下,试卷结构和分值都有所变化,二卷综合题成为学生得分的关键,学生通过巩固基础、加强联系、整合知识,不断训练审题、组织答案,准确语言表达来完成综合题的测试,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关键词】地理综合题;审题思路;答题能力面临高考的高三文科生,在文综试题中总感觉地理提分很难,尤其是地理综合题,成为提高文综成绩的一大障碍,试题要么不知题意,不知如何作答;要么看着简单,但答案写了不少,却得分不多,如何在短短一年甚至半年时间内,打破瓶颈,提高成绩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说一下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综合题在高考地理中的地位2013年高考新课标地理(考试大纲)中,再次明确高考地理的四项能力要求,而综合题是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最好形成,充分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整合,判断,比较,分析,论证的多方面能力。

高考地理综合题,往往综合社会热点,采用新颖材料新情境,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相结合多角度设问,试题层次性强,分值较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在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中,其中36,37题为综合题,共计46分,题目不多,但分值很重。

二、综合题的答题现状及产生的原因从近几年河北省高考文综试题我校得分情况来看,地理得分很低,综合题学生普遍反映感觉很好,就是答不到得分点上,结合近几年考生答综合题的调查研究,学生分数低的原因主要有:(1)地理区域定位不准,读图能力差,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看不懂,有效信息提取不出来。

(2)审题不清,不知题干关键词在哪,行为动词是什么,答非所问。

(3)答案组织无序,层次混乱,只是头脑中所学知识的简单罗列,没有结合具体题目要求和材料限定的条件,甚至语无伦次,词不达意,重复啰嗦,切不中题目要点。

(4)答案没有规范的地理学科术语,表达不准确,字迹凌乱,卷面不清,多错别字。

三、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1.审题认真仔细,全面充分获取有效信息认真审题是做好综合题的前提条件,关键是培养如何审题,审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训练学生审题时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审材料,首先让学生意识到,在高考题中,所有的材料都是有用的材料,没有废话,无用的信息。

高三地理开放性综合题答题模板

高三地理开放性综合题答题模板

源,水能开发程度低;该河段
距离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
较近;能源需求量较大;可有
效扶贫,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
势,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该
处人口稀少,库区淹没范围
小,移民数量少
地热能和太阳能替代水能;距
经济中心远,输电投资大;当
地经济落后,耗电量不大;修
建水电站的环境条件恶劣,施
工难度大;大坝阻断河道,切
断鱼类的洄游线路,破坏生
态,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是否赞成某区域
发展风力发电
风力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自
然资源;风能为清洁、可再生
能源,环境效益好;技术相对
成熟;当地资金雄厚;国家政
策支持等
风力资源有间歇性,发电量不
稳定;占地面积大;破坏生态
环境
有人提出在某地
附近建核电站,
请说出你的观点
和理由
该地区常规能源缺乏;该区域
经济发达,人口集中,能源需
求量大;核电地区适应性强,
安全高效等;与煤炭、石油等
常规能源相比,核电能量巨
大,环境污染小
该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或人口
少),耗能相对较少;该地区
附近有梯级开发的水电供应;
核电站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等。

高三地理模板(1)

高三地理模板(1)

自然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一、描述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矿产等二、描述地形特征:(先总体再具体)(地形里面含地势)1.地势起伏状况:(起伏大小,哪里高哪里低)2.地形类型:以什么地形为主平原(<200米)、山地(>500米)、丘陵(200-500米)、高原、盆地3.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特殊地貌(如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风积或风蚀地貌等)5.海岸线形态(如曲折平直)三、气候特征:(气温,降水)(一)描述气温特征1. 平均气温高低(如全年高温、温和、严寒:夏季…;冬季……)2.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3.冬夏气温(二)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太阳辐射)-----决定因素:太阳高度影响日照强度、昼长影响日照时数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山地(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等;气流下沉增温)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沿海气温年较差小于内陆)4.洋流:暖流一一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 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三)描述降水特征:1.降水总量 2.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3.雨季长短 4.冬夏降水(四)影响降水的因素: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6.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四、(一)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汛期:汛期出现时间、汛期长短 6流速: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快慢)(二)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流程)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支流多少及形态5.河道曲直情况五、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影响日照强度)、昼长:(影响日照时数)2海拔高度(空气稀薄程度): 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如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如我国西北地区)(影响日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六、描述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半球位置4.板块位置5.相对位置6.交通位置人文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一、农业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1.气候: 气候类型、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风、气象灾害2.地形3.水源(灌溉水源)4.土壤(厚度、肥力、酸碱性等)(二)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地价4.劳动力5.科技:冷藏、保鲜6.政策7.工业基础二、工业区位因素1.地理位置:(是否靠近某发达地区等)2.自然因素;能源、矿产资源(原料)、水源和土地(三源一土)3.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价劳动力 (劳动力价格、素质) 工农业基础4社会因素: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个人偏好情感(华侨投资办厂)、工业惯性、国防因素三、城市区位因素(一)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农业基础好;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水运起点、两河交汇处、过河点、河流入海口处)4.资源条件 (如: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二)社会经济因素(了解,不背)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2.政治因素(如:合肥,华盛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四、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主要决定工程量)1地形: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山地一一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呈“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2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 从背斜部位穿越3.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4.水文: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5.生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如青藏高原“以桥代路”)(二)社会经济方面(主要决定运输需求)——主导因素1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地理答题模板

地理答题模板

突破主观题勇闯高考关——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石家庄一中高三地理组2013年)1、明确地理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二、把握闯关三要领(一)闯关要领之一——审题:审题是应试第一关。

“审”就是阅读、琢磨、推敲。

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

实质就是领会或揣摸命题人的意图......。

...........。

其能力要求是获取有效信息审题要领:圈点关键词语、重视隐性信息、确定问题指向。

具体审题方法:1、审图、表材料:遵循读图一般步骤,把握各类图像特点。

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坐标数值、经纬线、特殊线条(河流、等值线等)、特殊点及数值标注(山峰及海拔、湖泊及海拔等)、特殊区域、呈现景观、曲线形状(凹凸、起伏、走向疏密等)、图中的隐含信息等。

2、审文字材料:抓住“关键词”,分两步走:第一步,审题干中的关键词:时间、空间(地点)、事件等;第二步:理解设问词(审问题中的关键词):描述、分析、简述、概述、说明、比较、指出等。

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描述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说出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阐述“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例析“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评价“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

不利:1、2、3..分析“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

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意义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判断理由+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的内容,具体内容:在高考中,文综地理常成为拉分的科目,而综合题第37题占了37分,成为重要制胜点。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三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在高考中,文综地理常成为拉分的科目,而综合题第37题占了37分,成为重要制胜点。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三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技巧,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如下:
一、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二、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四、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
五、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六、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
4.空气密度
七、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八、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九、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4.资源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
2.政治因素
3.军事因素
4.宗教因素
5.科技因素
6.旅游因素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十、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

)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十一、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十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十三、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社会地理
十四、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十五、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十六、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十七、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b.含沙量大;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