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酸盐废渣处理工艺中新抽提溶剂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中海抽出油SZ石油磺酸盐的组成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海抽出油SZ石油磺酸盐的组成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海抽出油SZ石油磺酸盐的组成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项目名称:中海抽出油SZ石油磺酸盐的组成与性能研究研究背景:SZ石油磺酸盐是一种从中海抽出油中提取的化合物。

它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能广泛用于制备洗涤剂、乳化剂、染料、润滑剂等领域。

但目前对SZ石油磺酸盐的组成和性能研究仍不够深入,需要更加系统地进行分析和研究。

研究内容:1. SZ石油磺酸盐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通过对中海抽出油中SZ石油磺酸盐的提取和纯化过程的优化,获得高纯度的SZ石油磺酸盐。

2. SZ石油磺酸盐的组成分析:应用质谱、核磁共振等先进技术对SZ石油磺酸盐的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确立其分子结构。

3. SZ石油磺酸盐的表面性质研究:通过测定SZ石油磺酸盐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等指标,探究其表面活性性能和乳化性能。

4. SZ石油磺酸盐的抗氧化性能研究:通过模拟氧化实验和FT-IR等手段,研究SZ石油磺酸盐的抗氧化性能,为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意义:该研究将为深入认识SZ石油磺酸盐的结构与性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SZ石油磺酸盐的开发与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中海油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同时也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研究方案:1.收集SZ石油磺酸盐提取和纯化方面相关文献,通过实验对SZ石油磺酸盐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优化。

2.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SZ石油磺酸盐的组成进行分析和鉴定。

3.通过测定SZ石油磺酸盐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等指标,研究其表面活性性能和乳化性能。

4.利用模拟氧化实验和FT-IR等手段,研究SZ石油磺酸盐的抗氧化性能。

研究预期成果:1.对SZ石油磺酸盐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进行优化,得到高纯度的SZ石油磺酸盐。

2.确立SZ石油磺酸盐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3.揭示SZ石油磺酸盐的表面活性性能和乳化性能,为其在洗涤剂、乳化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研究SZ石油磺酸盐的抗氧化性能,为其在润滑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弱碱石油磺酸盐提高采收率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弱碱石油磺酸盐提高采收率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 一


呻 1 2 A 0 3 S 1 5 m / .% +.% +2 0gL P
— 一 一 譬 ;
一 =
: 一一 一
0 I 3
— —
5 l O 1 5 3 0 6 O 9 0
时间( 天)
图 3 三元体系界面张力稳定性 曲线
从图3 可以看出 , 所配制三元体系在 9 天内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 , 0 且界面张力稳定性很好。
碱/ 表面活性N/ 聚合物( S ) A P 三元复合驱是三次采油中较为成熟、 收益较好 的一项技术 , 矿场试验结
果表明, 三元 复合驱 比水 驱提 高采 收率 近 2 % , 强碱 会带来 油井 近井 地 带 、 筒 举升 设备 和 地 面集 输设 0 但 井
备不同程度出现结垢现象 , 为解决强碱三元复合驱存在的问题 , 开展弱碱石油磺酸盐三元复合驱技术 研究。石油磺酸盐用作化学采油剂有如下优点 : ①表面’|强 , 活 』 在弱碱及无碱条件下能使油水界面张力降 生 到 1 N m以下; 0m / ②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亲油基用大庆原油进行合成 , 原料来 源广 、 数量大, 产于油 ,
第3卷 1
第 6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J OURNALOF DAOI NG NORMA NI RS L U VE IY I
Vo . No 6 1 3l .
21 0 1年 1 1月
No e e . 0 v mb r 2 1 1
弱碱 石 油 磺 酸 盐 提 高 采 收 率技 术 室 内实 验研 究
2 4乳化 性能 评价 .
根据界面活性图选取 四个二元体系( 表活剂+ 碱复合体系) 按照油水体积比 1: 混合后 , , i 手摇振荡 , 4 %恒温 , 5 放置不同时间计算析水率 , 3 0天后 , 检测油相体系粘度 , 如图 4 所示 。

驱油用石油磺酸盐中无机盐含量分析新方法——梯度索氏浸提法

驱油用石油磺酸盐中无机盐含量分析新方法——梯度索氏浸提法
Unv ri , a i g 1 3 1 Chn ;2 C e c n i e r g D p rme t Da i g Oi F e d En i e rn t . ie st D q n 6 3 8, i a . h mia E g n e i e a t n , qn l il gn e i g L d , y l n
Ne m e h d f r t e a a y i fi o g n c s l o c n r to w t o o h n l ss o n r a i a t c n e t a i n
i t oe n pe r lum u f n t s g a in a h e x r c i n s lo a e — r d e t s x l t e t a to
i d sra e rl u n u t lp toe m s l n ts, t e i c n u d y e c c mp ne t x a to a c mp r d t i i uf a e o h t me o s me b a h o o n e t ci n nd o a e s r h me o o d r c ir t n a d S h t d t ie ttta i n Y/T6 2 - 2 0 n u ty sa dad me o s we e man y d s u s d Re o 44 0 0 i d sr tn r t d r i l ic s e . h — s s s we a ei s o g n c s le si c o d nc t h r ro n r a i g p lrt h u d b e- uh ho d t ts re r a i ov nt n a c r a ewi t e o de fi c e sn oa i s o l e s ・ h h y

大黄酸的提取实验报告(3篇)

大黄酸的提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黄酸的理化性质。

2. 掌握从大黄中提取大黄酸的方法。

3. 学习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黄酸含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黄酸是一种蒽醌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大黄等中药中。

大黄酸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从大黄中提取大黄酸,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大黄粉末、无水乙醇、氢氧化钠、活性炭、盐酸、正己烷、苯、氯仿、无水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研钵、漏斗、烧杯、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等。

2. 试剂:无水乙醇、氢氧化钠、盐酸、正己烷、苯、氯仿、无水硫酸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大黄酸提取(1)称取大黄粉末5g,置于研钵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研磨充分。

(2)将研磨好的大黄粉末转移至漏斗中,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研钵,并将洗涤液一并倒入漏斗中。

(3)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8-9。

(5)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静置10分钟。

(6)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7)将滤液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值为2-3。

(8)加入适量氯仿,振荡,静置分层。

(9)将氯仿层转移至另一烧杯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静置。

(10)取上层氯仿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

2. 大黄酸含量测定(1)取一定量的大黄酸标准溶液,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配制成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

(2)取一定量的提取液,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配制成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待测溶液。

(3)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分别置于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中,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4)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μ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大黄酸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大黄酸提取实验成功从大黄中提取出大黄酸,提取率约为95%。

2. 大黄酸含量测定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黄酸的含量为0.4 mg/mL。

一种提高油样中低含量石油磺酸盐分析效率的方法

一种提高油样中低含量石油磺酸盐分析效率的方法

一种提高油样中低含量石油磺酸盐分析效率的方法陈权生; 栾和鑫; 岳新建; 聂小斌; 郭勇; 王帅【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年(卷),期】2019(048)006【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石油磺酸盐; 溶剂萃取; 液相色谱; 含量分析; 回收率【作者】陈权生; 栾和鑫; 岳新建; 聂小斌; 郭勇; 王帅【作者单位】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表面活性剂分子由亲油基和憎油基两部分组成,其特有的结构组成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液液界面进行富集,并降低溶液体系的界面张力,因此在油田化学驱得到了广泛应用[1-4]。

石油磺酸盐是化学驱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表面活性剂,无论进行石油磺酸盐生产,驱油配方、驱油机理研究,还是进行先导驱油试验,都需要对石油磺酸盐的含量进行检测和监控。

传统分析方法,例如重量法、滴定法等[5-7],操作相对比较繁琐、干扰因素较多、定量误差较大。

此外,对于含量较低的待测样品,上述方法无法检测。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难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杂体系样品中的石油磺酸盐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8-12],尤其对于低含量或常规分析。

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定量误差小、易于实现自动化,但该方法只能对水相体系样品进行分析检测,这是由于油样和水相体系不兼容,无法对油样中石油磺酸盐的含量进行分析检测。

有文献报道,可采用柱切换色谱技术对油样中的石油磺酸盐进行分析检测[13-14],但该技术用时比较长,完成一次分析超过1 h,且色谱仪器易受到污染和干扰,难以获得稳定重现的测试结果,不适合日常分析检测要求。

油样中石油磺酸盐的含量分布规律对掌握石油磺酸盐在地层中的运移、损耗、渗流等现象必不可少。

鉴于此,发展和建立可对油样中石油磺酸盐含量进行准确检测的分析方法尤其重要。

本方法采用油样前处理萃取技术并结合液相色谱法,对油样中低含量的石油磺酸盐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可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分析检测参考和借鉴。

液相磺化生产石油磺酸盐工艺中溶剂选择及优化

液相磺化生产石油磺酸盐工艺中溶剂选择及优化

液相磺化生产石油磺酸盐工艺中溶剂选择及优化
王开欣
【期刊名称】《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年(卷),期】2024()12
【摘要】液相磺化工艺中,纯三氧化硫反应活性过高,易发生过氧化、过磺化等副反应,一般选取二氯乙烷、二氯甲烷等有机物作为溶剂以稳定反应。

冰醋酸作为抑制剂,可降低三氧化硫对烃类杂质的氧化程度,从而改善磺化剂的流动性,解决酸渣流动问题。

通过分析对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作为溶剂磺化反应后产物的单双磺酸含量、活性物含量等指标,以及磺化产物对原油界面张力数据的影响,对比溶剂选择对磺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添加冰醋酸进行液相磺化工艺优化。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王开欣
【作者单位】山东大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
【相关文献】
1.高效液相色谱柱切换技术在油相内石油磺酸盐分析中的应用
2.液相磺化法制备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
3.液相磺化法制备石油磺酸盐
4.石油磺酸盐生产过程中溶剂精馏过程的模拟分析
5.长庆油田减三线馏分油磺化合成石油磺酸盐工艺优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分析方法及其进展(可编辑)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分析方法及其进展(可编辑)

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分析方法及其进展石化展卷期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的分析方法及其进展杜彩丽刘有智姜秀平中北大学山西超重力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原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三次采油中使用的石油磺酸盐的有效活性物含量、结构、平均当量及当量分布和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总结了不同测定方法的特点,并指出了今后石油磺酸盐分析方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石油磺酸盐分析方法三次采油进展. 重量法三次采油中使用的石油磺酸盐是用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等磺化剂处理高沸点石油馏分油或拔重量法主要是根据表面活性剂与杂质在溶剂顶原油,再用碱中和而得到,它是由有效活性物、中的溶解度不同,将石油磺酸盐中的各组分分离未磺化油、无机盐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磺开来。

年,美国材料试验学会¨建酸盐产品的性能与其组成、当量、结构及临界胶束立了分析石油磺酸盐的标准方法:在硅胶柱中先浓度的关系密切。

这是因为,在采油中,能起到驱后用氯仿和乙醇洗脱氯仿溶解的样品,去除溶剂油作用的是产品中的有效活性物,它能降低油水后进行称重。

此法能得到较为准确的分析结果,界面张力,减少黏附力及乳化作用,从而将原油从但测定周期长,完成一次分析需要。

年,地层中剥离、驱动、采出。

有效活性物之所以有驱等提出采用多溶剂萃取技术分析石油磺油的功能,是因为它具有表面活性剂的双亲结构, 酸盐,但其设计的分离流程不太合理,而且没有指即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它的亲水基是磺酸基,而出该方法的准确度。

年,蒋怀远等在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分离流程,先用石油醚和热无亲油基结构要经过大量研究才能确定。

因此,要进一步弄清石油磺酸盐的驱油机理,就必须明确水乙醇交替洗涤样品以除去无机盐,再用正戊烷其结构。

有效活性物的平均当量及当量分布直接和异丙醇水溶液进行多次萃取一反萃取以分离活性组分。

此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但操作繁琐,完影响石油磺酸盐的溶解度、界面性能和吸附性能等,从而影响其驱油效果。

临界胶束浓度撇成一次分析需要时间,常用于石油磺酸盐的预纯化。

石油磺酸盐中未磺化油的分离及提纯

石油磺酸盐中未磺化油的分离及提纯

石油磺酸盐中未磺化油的分离及提纯摘要:石油磺酸盐是一类比较复杂的混合物,将石油磺酸盐中未磺化油分离开来,进行再利用研究意义重大。

本论文采用萃取的方法将未磺化油单独分离出来,经脱硫、脱氮、馏分切割和脱蜡后,再用白土补充精制以去除其中的少量溶剂和有害物质,生产润滑油基础油。

关键词:石油磺酸盐;未磺化油;萃取;精制选取合适的萃取剂进行未磺化油的分离,然后经过再次磺化、馏分切割、馏分段的脱蜡和白土精制等实验手段,得到质量较高的油品,作为润滑油基础油。

1 未磺化油的分离提纯采用萃取方法对未磺化油进行分离,萃取剂初步选择为正戊烷、水、乙醇水溶液。

石油磺酸盐(SLPS)与萃取剂按不同的比例配置后,放入60℃烘箱中静置12h分层,实验数据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正戊烷作为萃取剂,萃取效果较好,但是现场使用危险系数比较大,不宜采用;60%乙醇水溶液作为萃取剂处理后,有不到1%的活性物进入上层,效果较好;采用自来水做萃取剂,上层得到的未磺化油含量较少。

2 未磺化油的处理及性能分析分出的未磺化油中仍含有一些硫、氮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油品中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油品的质量,如果在油品中含量超过允许的范围,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感官性能,还会严重制约油品的安定性,加速油品氧化、变质进程。

所以必须对未磺化油进行必要的水洗脱硫脱氮白土提纯处理。

2.1 未磺化油的水洗处理分离出的未磺化油中仍含有一些油溶性比较强的磺酸盐,这些磺酸盐的存在,严重影响油品的色度,对未磺化油进行清洗可以脱去一些磺酸盐类的含硫化合物。

清洗结果如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30%乙醇水溶液水洗效果最好。

2.2 未磺化油的脱氮处理含氮化合物的存在是导致石油二次加工油品颜色变深和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对未磺化油进行脱氮处理对未磺化油的后次处理意义重大。

脱氮前后碱性氮含量的测量结果如表3。

从表4可以看出300℃~500℃馏分段饱和烃含量可以达到80%甚至90%以上,有做润滑油基础油的潜质。

溶剂萃取法从石煤酸浸液中提取V2O5的新工艺研究报告

溶剂萃取法从石煤酸浸液中提取V2O5的新工艺研究报告

溶剂萃取法从石煤酸浸液中提取V2O5的新工艺研究报告本次研究旨在探究一种新的从石煤酸浸液中提取V2O5的工艺——溶剂萃取法。

本文将对该工艺的原理、实验步骤、结果和分析做详细阐述。

1. 原理为了更好地理解该工艺,我们先来了解何为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一种从混合物中分离分子的方法,通常利用一种较疏水的有机溶剂将混合物中需要分离的物质萃取出来。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异辛醇作为溶剂。

V2O5在强酸溶液中可以溶解,但进一步提取较为困难。

而加入过量的亚硝酸钠后,V2O5会与其反应生成易于萃取的氮氧化物络合物,进而被异辛醇萃取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异辛醇对V2O5的亲和性及其与络合物反应的特性,将其从石煤酸浸液中提取出来。

2. 实验步骤1)将石煤酸浸液样品(含V2O5 1g/L)用亚硝酸钠处理,控制pH在3.5左右,使V2O5生成氮氧化物络合物;2)将相应质量的异辛醇加入处理后的样品中,摇动10分钟;3)放置,等待油水分离,将上层异辛醇萃取液转移至锥形瓶中,用NaCl溶液洗涤3次;4)利用硝酸铁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异辛醇萃取液中的V2O5 含量,计算得到萃取率。

3. 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异辛醇对V2O5的萃取效果较好。

6.5%(w/w)的异辛醇处理石煤酸浸液后,其萃取率为83%,达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

同时,我们分别比较了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发现在室温下反应10分钟效果最佳。

本次实验的成果为石煤酸浸液中V2O5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提取率高,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提示: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需注意操作安全,严格遵守安全规定。

本次研究采用了异辛醇进行溶剂萃取法,从含V2O51g/L的石煤酸浸液中提取V2O5,并通过测定异辛醇萃取液中的V2O5 含量,计算得到萃取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液相反应的温度和时间进行了控制,以进一步探究对溶剂萃取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6.5%(w/w)的异辛醇浓度下,室温下操作10分钟的反应条件下,V2O5的萃取率最高,为83%。

石油磺酸盐生产中的酸气抽提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石油磺酸盐生产中的酸气抽提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石油磺酸盐生产中的酸气抽提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李元新,杨明常,韩月梅,王志强,杨丙飞申请号:CN201320184985.9
申请日:20130404
公开号:CN203159512U
公开日:
201308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酸气抽提效果好的石油磺酸盐生产中的酸气抽提装置。

其技术方案为:在抽提塔(2)上设有抽提塔上入口(1)和抽提塔下入口(3),底部设有抽提塔下出口(9),顶部通过管线与吸收塔(5)连接,在吸收塔(5)上设有原料油入口(4),底部设有吸收塔下出口(10),顶部通过冷凝器(6)与溶剂罐(7)相连接,在溶剂罐(7)上设有尾气出口(8)。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酸气抽提能力,操作安全,控制简便,成本低,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申请人:胜利油田中胜环保有限公司
地址: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工业园邹城路27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CN109972222A】一种含磺酸盐的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方法及其应用【专利】

【CN109972222A】一种含磺酸盐的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方法及其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76891.9(22)申请日 2019.03.08(71)申请人 裘建庆地址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3588弄411号(72)发明人 裘建庆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代理人 俞涤炯(51)Int.Cl.D01F 1/10(2006.01)D01F 6/9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含磺酸盐的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方法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磺酸盐的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方法,其包括步骤:表面活性剂直接在常压或减压下,加热脱出水份和溶剂,或在表面活性剂中加入二甲基乙酰胺直接在常压或减压下,加热脱出水份和溶剂;将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到处理后的表面活性剂中,进一步减压脱出水分和溶剂;进一步处理后的表面活性剂加入二甲基乙酰胺,配置成预定含量的产品,静止沉淀分离,所得清液为提纯后的表面活性剂产品。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含磺酸盐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二甲基乙酰胺处理后配制的表面活性剂,产品杂质含量低,水份少,可直接应用于氨纶纺丝前的助剂,又可以用泵计量输送,可以减少劳动强度,对VOC的排放也起到很好的控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CN 109972222 A 2019.07.05C N 109972222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972222 A1.一种含磺酸盐的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表面活性剂直接在常压或减压下,加热脱出水份和溶剂,或在表面活性剂中加入适量的二甲基乙酰胺直接在常压或减压下,加热脱出水份和溶剂;步骤(2)在步骤(1)处理后的表面活性剂中加入适量的二甲基乙酰胺,进一步减压脱出水分和溶剂;步骤(3)在步骤(2)处理后的表面活性剂加入适量的二甲基乙酰胺,配置成预定含量的产品,静止沉淀分离,所得的清液为提纯后的表面活性剂产品。

磺酸盐基础馏分油提取可行性研究报告

磺酸盐基础馏分油提取可行性研究报告

磺酸盐基础馏分油提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2原料的供应和性质..3加工方案及流程选择4产品收率及质量标准5 装置主要设备的选择6 储运设施7公用工程8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9环境保护10 职工安全卫生11 项目实施规划1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3 财务评价14 附总平面布置图、工艺原则流程图等1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30万吨/年磺酸盐基础馏分油提取及配套装置1.1.2建设单位名称:某有限公司1.1.3企业性质:中外合资企业1.1.4方案设计编制的原则力求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生产技术,并结合2万吨/年石油磺酸盐工程对基础油原料需求的实际,通过研究创新,使本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做到能耗低,产品质量好,其工艺技术及装备要达到国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能够满足公司关联企业中胜环保公司现有2万吨/年石油磺酸盐生产装置以及以后磺酸盐装置的产能扩改对磺酸盐基础油原料需求的..增长。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

满足国家和地方对环境保护、安全和消防等各方面的要求。

1.1.5 本项目用地拟使用胜利油田中胜环保公司石油磺酸盐厂的现有预留土地。

计划建设基础油提取装置、基础油罐区、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其他公用工程设施等。

本项目属于在公司原有厂区预留土地基础上建设而不必新增土地征、占计划的石油磺酸盐工程解决原料供应问题的配套和完善项目。

1.2 项目背景和投资意义本项目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石油磺酸盐项目而建设,主要作用是生产石油磺酸盐需要的基础油原料,因此对装置加工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有特定的需求,与采用常规常减压蒸馏工艺提取基础油的工艺技术有所不同。

项目主要产品为磺酸盐基础油,副产品是1#馏分油、2#馏分油、渣油,除1#馏分油外,其余各段馏分油都可以参加磺化反应生产石油磺酸盐或磺化沥青等石油石化的衍生产品供应油田使用。

有鉴于此,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将装置加工能力确定为30万吨/年左右,生产的基础油原料以及剩余残渣油料要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现在和将来的需求,而且还要具备解决一部分社会需求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词 : 酸 盐废渣 ;2 # 剂 油 ; 磺 10 溶 芳烃
1 前 言
磺 酸盐是一 种润滑油 添加剂 , 它不 仅清净性 好 , 而且 具有 防锈性能 , 是一 种应用 较广 的清净剂[ , 1 1
我们公 司磺 酸盐 装 置是 以石化 公 司 T 0 ( 15 中碱性磺 酸 盐 )T 0 ( 、 16 高碱性 磺 酸盐 ) 的废渣 为原 料 , 用芳 烃做 溶剂 抽提 出废 渣 中的磺 酸 盐 , 经离 心过 滤分 离后 , 再蒸 出溶 剂 , 滤后 得磺 酸盐 产 品。 过 由于芳 烃溶 剂是 苯 的 同系 物 , 有很 强 的溶解 性 , 具 但毒 性较 大 [, 生产 过程 中总有 一些 难 以避 3在 ] 免 的操 作过 程 接触 芳 烃 溶 剂 , 职 工危 害 较 大 , 对 而且 干燥 后 的废 渣 中还 含 有 少许 的芳 烃 , 环境 不 对
2 2 实验 方案 .
为使更换溶剂后能够直接应用于车间生产中, 实验过程 中尽量保持车间工艺过程不变。车间工
艺如 图 1 示 。 所
收 稿 日期 :0 10 — 3 2 1 _ 5 0
作者简介 : 姜丽敏(9 3 ) 女 , 1 7 - , 辽宁锦州人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化工新产 品开发工作。
剂 油做溶 剂 与车 间现用 芳烃 溶剂 在 实验室条 件下 进行 对 比实验 。 由于 10 溶剂 油 的馏程 沸点较 低 . 2#
为了在 生产过 程 中节约 能源 , 我们 除 了做减 压蒸 馏 的对 比实验外 , 采用 了常压 蒸 馏 回收 10 溶 剂 还 2#
油 的方式 进行 了实 验对 比。其设 计 的工艺 过程 见图 2 。
1 9
研 究 探 讨
甘 肃 石 油 和 化 工
芳 烃
2 1 年第 4期 01
磺 酸盐 产 品
图 l 车 间 工 艺 框 图
但 由于实验室 条件 限制 , 我们 只能采 取用沉 降 2 4h代替 离心过 滤 , 自然 风 干代替 干燥器烘 干 。 用 同时为 了减小 实验 室小试 与生产 装 置的差距 , 证实 验后能 够 直接应 用 于 生产 中 , 保 我们 采用 10 溶 2'  ̄
从 表 2中可 以看 出 , 10 溶 剂油 做溶 剂 抽提 所 得 到 的清 液 较 多 , 明 10 溶 剂 油 对磺 酸 盐 用 2# 说 2
的溶解 性要 好于 芳 烃溶 剂 ; 芳烃 做 溶剂 所得 到 的清液 颜 色较 深 , 明芳烃 对 废 渣 中带颜 色 的杂质 溶 说 解 能力 强 , 对磺 酸盐 产 品 的色度 有 不利 的影 响 ; 另外 从实 验 中可 以看 出抽 提 时 间 的长短 对抽 提结 果
利。因此本实验的 目的是寻找一种毒性较小 , 并对磺酸盐溶解性好的溶剂取代芳烃作为溶剂 , 以便
抽提磺 酸 盐废 渣 中的磺 酸 盐 。经过 多 方筛选 。 定尝 试选 用 1 溶剂 油 做抽 提溶 剂进 行实 验。 决 2
2 实 验
2 1实验仪 器设 备及 原 料 .
2 1 1 仪 器设备 ..
抽提 釜 , 拌 机 , 搅 电子 天平 , 馏 釜 , 度计 , 蒸 温 冷凝 管 , 真空泵 , 压差计 等 。
2 1 2 原 料 ..
() 料来 源 。磺 酸盐 废渣 : 州石 化 精联公 司 T 0 ,16车 间 ; 组分 芳烃 : 州石 化精 细化 1原 锦 15T 0 轻 锦 工公 司芳 烃 车间 ;2 溶剂 油 : 1 锦州 石 化精 细化 工公 司溶剂 油 车间 。
针对 1 溶剂 油采 用 常压蒸 馏做 了尝 试性 实验 , 2 结果 见表 4 。
2 0
21 0 1年第 4期
姜丽敏 等 : 酸盐废渣 处理工艺中新抽提溶剂 的实验研 究 磺
表 3 减 压 蒸 馏 情 况 对 比
研 究 探 讨
表 4 1 溶 剂 油做 溶剂 常压 与减 压 蒸 馏 情 况 对 比 2
( ) 料 的馏程 分 析 , 表 1 2原 见 。
表 l 抽 提 溶 剂 的 馏 程 分 析
从 表 1中 的分析 数据 看 , 烃溶 剂 的馏 程 范 围为 100-150℃ , 1 溶 剂 油 的馏 程 范 围为 芳 5 .- 6 . - 而 2
8 ." 155℃。 由此 可见 ,2 溶 剂油 比芳 烃轻 许 多 , 易挥 发 。 35- 0 . ' 1 容
l 溶 剂 油 或 芳 烃 2
产 品
图 2 实验 工 艺 过 程
3 结果 与 讨 论
3 1 抽提 沉降 过程 .
抽 提釜 中加 入 一定 量 的磺 酸盐 废渣 , 以 4倍 的 比例 加 入溶 剂充 分 搅 拌 1 再 h或 2h 静 置 2 。 , 4h
结果见 表 2 。
表 2 1 溶 剂 油 与 芳烃 溶 剂 抽 提 结 果 对 比 2
的影 响不大 。 3 2 蒸馏 过程 . 在 真空度 为 ( .1 .5 x O P 81 ~98 ) l a条 件下 蒸馏 , 结果见 表 3 。
从 表 3中可 以看 出 , 溶剂 回收率来 看 1 溶 剂油 与芳 烃没 有太 大 的 区别 , 在 8 %~9 % 之 从 2 均 0 0 间, 但从 蒸馏 的过 程来 看 ,2 , 1 0 溶剂 油不 需要 高 的真空度 ,  ̄ 溶剂 很 容易 从清 液 中分离 出来 。因此我 们
21 年 第4 01 期
甘 肃 石 油 和 化 工
21 年 1 月 01 2
磺酸盐 废渣 处理工艺 中新抽提溶剂 的实细化工有 限公 司, 宁 锦 州 1 10 ) 锦 辽 20 1 摘要 : 主要 介 绍 了在 磺 酸 盐废 渣 处理 工 艺 中 , 找 一 种 新 抽 提 溶 剂 , 与 原 溶 剂 进 行 了 实验 寻 并 对 比 。结 果证 明 , 1 溶 剂 油做 新 抽提 溶 剂 , 以替代 原 芳 烃 溶 剂 。 以 2 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