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学校工作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上半年学校工作总结

江都区实验小学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本学期,学校各项工作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决策和精心指导下,沿着期初制订的工作目标,立足自身实际,契合区教育局提出的“教育生态优化年”建设主题,积极促进我校在教育环境、校园文化、师德师能、班级管理、教学质量、学生素养、特色品牌诸方面迈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精细规划,谋求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是学校建校112周年。2006年,学校建校100周年时,在校学生3904人,教师176人。12年后的今天,在校学生7500人,教师385人。特别是新校区投入使用后的7年来,学校规模逐年膨胀,学校文化的凝聚力、教师的职业素养、管理的精细度等,整体水准逐年消减,由此带来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如果把老实小原有的优良传统和优质教育资源看作分子,目前的状况是分母远大于分子,优良传统和优质资源被稀释。

分子、分母如何融合发展?优良传统如何传承和创新?学校管理如何高效优质?都是我们当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中心问题,也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

从上学期开始,学校多次召开会议,商议构建立足未来发展的“大实小”文化。本学期,先后两次邀请专家,和学校专题组一起,反复

论证,初步确定了以“和实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文化篇、课程篇、课堂教学篇以及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实小百年变迁,不变的是“和”和“实”,“和融实干”是实小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基因与资源。以“和实”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契合当前学校发展的现状,符合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对教师、学生、学校,以及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都给出了纲领性的规范。当然,美好的愿景要真正落到实处变为现实,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下学期乃至更长的时间,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反复学习、反复领会,并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希望,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内,打造出“敬业+专长”的师资、培养出“合格+特长”的学生、创办出“规范+特色”的学校,力争到2020年,把江都区实验小学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一流,科研成果丰硕,群众广泛认可”的标杆学校。

二、团队共进,拓展教师队伍成长新作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85人,骨干教师160人,占教师总数的41.6%。其中江苏省特级教师1人(另于强和郜晓定正在审批中),扬州市特级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79人,省市骨干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21.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校省、市级骨干教师与学校在地区的影响力,远远不匹配。本学期,继续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优势教师重点培养,扩展中青年骨干教师业务素养成长的空间。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其师德修养、教育理念、

业务水平将直接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目前学校主要有三个平台,着力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一是教导处牵头的“专题研究”。本学期的“专题研究”延续往年的做法,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专题研讨,通过“精备课、细磨课、同研讨”各环节,让老师们在常态工作中经历“微成长”。期末阶段,各校区最终选出于菲群、吴燕芳、郭蕾等九位优秀老师参加学校的会课活动,受到好评。

二是教科室组织的“名师工作室”师徒结对。本学期优化调整了新老师徒对子,加强校内“传、帮、带”活动,更加直面课堂,更加注重常态,把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三是各类竞赛和教学类展示活动。以赛促训助提升,是近年学校坚持的做法,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和培训,通过比赛选拔、重点培养、奖激并重等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一学期以来,骨干教师激流勇进,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于强和郜晓定冲击省特级教师,目前已经送省审批;黄红成、袁方x、王进、郭蕾和朱婧参加省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区级选拔,黄红成获一等奖,郭蕾获三等奖,王进和袁方进入市级选拔,目前王进已进入市级第三轮集训;刘广兵、吕菊兰、李桂d参加扬州市学科教学竞赛,均获得一等奖;在江都区英语课外阅读“同课异构”教学竞赛活动中,吴艳芳获一等奖、王丽获二等奖;在综合实践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邓少丽获得特等奖,将代表江都参加扬州市级选拔;在区小学语文上

岗五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郭文佳、彭晶双双获得一等奖;在区小学数学上岗五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于霏老师获得一等奖,郭蕾老师获得二等奖。此外,吕菊兰代表扬州市参加省级的赛课,并取得佳绩;石景飞、郑琳参加省小学数学“图形的认识”专题研讨课,受到好评;在学校第34届“教学之春”活动中,肖玉芹、王进和管爱梅三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让参加活动的教师受益匪浅……

以上老师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自己努力,也离不开身后的磨课团队,正是学校平台和个人努力的累加,才结出今天的累累硕果。

(以下三节,不作为上报到教育局的工作总结的内容。)

在捷报频传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教师队伍中频现不和谐的声音。师德师风建设是本学期教师会议上提得最多、话锋最严的内容,从《江都区教育系统八条禁令》的反复学习,到邀请区教育局纪检组彭如武同志来校宣讲,到多次短信提醒、多次个别约谈,体罚和变相体罚以及有偿家教问题,始终是贯穿本学期的另一条隐暗的线。有些教师的言行,甚至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完全丧失了做教师的道德底线。当然,不排除有被社会和家长扩大和诋毁的成分,但我们教师自身存在道德短板,是不容置疑的问题。有些教师将学校的平台当作“福祉”,将学校领导的保护当作容忍,放弃自身人格,无视学校声誉,一个人带给学校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十个人给学校带来的荣誉。

我们还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无组织、无纪律、无工作责任,

迟到早走成为常态,班级管理杂乱无章,学生行为无拘无束,教室内桌凳排放、学生抽屉卫生惨不忍睹。教育言行简单、粗暴,学生长期没有心理疏导,跟家长长期没有交流沟通,导致小错误被积累,小情绪被放大,小矛盾被激化,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家长无理蛮横是可能存在的原因,但我们教师自身,有没有需要深入反省的地方?

问责制度,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制度,但就目前来看,人情大于制度。惨痛的教训一次次提醒我们,靠人管人,永远不会公平,也永远得不到安宁。学校大了,人员多了,制度应该是每一位实小人顶礼膜拜的铁书丹卷,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应该成为“大实小”的行事准则。由此,对给学校造成被动和恶劣影响的事件,应基于事实,分清责任主体进行问责和调岗,给教师队伍刮骨疗伤。

三、教学科研,做实质量提升的新保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这学期,我们牢固树立“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的思想,常规工作不放松,特色工作出亮点,强化教学管理,推进校本教研。在做好规定课程“开齐上足教好”的同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把扬州市四年级质量监测和江都区六年级质量检测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本学期,先后接受了区教育局视导回访及综合督导过程评估,各项工作均得到肯定。

1.关注校区同规年级间的均衡发展。学校三个校区的生源质量和师资结构的差异,多少给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造成一些非人为的短板。本学期,学校着力关注校区间的教学均衡,强化年级间的沟通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