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设计之美
日本设计自然极简的美学特点_张延辉
61日本的设计风格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欧洲的装饰艺术运动就是受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而盛行起来的。
日本盛行贵族文化和以禅宗为代表的武士道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日本设计走的是双轨制道路,具有华丽夺目、简朴、单纯的两面性。
设计评论家厄尔(J・V・Earle)认为日本设计风格可以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的;另一类是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简朴的[1]。
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其在设计美学上具有独特之处。
日本是岛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其设计具有崇尚自然、简单朴素的特点。
一、追求自然本色的设计风格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信仰,拥有众多的信徒,以祖先崇拜、天皇崇拜和自然崇拜等为主。
由于崇拜自然和祖先神灵,所以日本特别崇尚自然本色的设计风格。
日本设计师常常以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表现语言,利用各种材料体现设计的高品质,这样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设计效果,并在设计中营造了一种自然的意境。
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使日本设计文化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反映了朴素美学的内敛性格。
日本设计强调材料的内在之美,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珍惜自然材质,这与日本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现代著名设计师五十岚威畅把材质表面分为视觉的表面和可触的表面,他的观点表达了人的平衡性和材料的物性。
例如自然材质的麻、石材、纸、木材、藤等,这些具有温和特性的材质能够拉近与人的距离,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日本设计中利用有自然纹理的纸张来包装日用品,体现出了其独有的自然、单纯、素朴的设计风格。
创始于日本的无印良品(MUJI),原来的意思是“没有商标与优质”。
它在我们国内很多一线城市都有专卖店,受到追求品位人士的喜欢。
无印良品淡化品牌意识,推崇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具有统一的设计理念,因此其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可谓独树一帜。
当购买无印良品成为一种时尚时,则证明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
在全球资源逐年减少的现实面前,人们十分关注环保再生材料,而无印良品也极力倡导环保,将包装简化到极致。
日本传统建筑的和风之美京都的寺庙与庭院
日本传统建筑的和风之美京都的寺庙与庭院日本传统建筑的和风之美:京都的寺庙与庭院日本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和风之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中,京都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保护地,拥有众多优雅精致的寺庙与庭院,展现了传统建筑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介绍京都的寺庙与庭院,探索其和风之美。
一. 京都寺庙的建筑特点京都寺庙以其宗教性质和历史价值闻名,寺庙建筑展现了日本人内敛、典雅的审美观念。
它们通常由多个建筑物组成,包括主殿、塔、回廊和庭院等。
在建筑风格方面,京都寺庙倾向于传统的日本建筑特点,例如,使用大量的木材,以及传统的屋根结构和檩结构。
这些特点使得寺庙建筑具有优雅、朴素的美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二. 庭院的设计与布局庭院是京都寺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和布局充分展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衡、和谐的追求。
1. 庭院的平衡和谐京都的庭院常常呈现出平衡和谐的景观,例如对称的构图、反射的水池和精心修剪的植物。
这种平衡和谐的设计使人感到宁静,与日本文化中追求平和与内省的精神相契合。
2. 庭院元素的选择庭院通常使用自然元素来创造丰富的景观,如石头、水池、花草等。
这些元素与周围的建筑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统一而和谐的整体。
例如,庭院中经常可以看到小型的岩石花园,寓意着寺庙中的山水景观。
三. 京都寺庙的代表性建筑和庭院京都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庭院,它们各自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和魅力。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代表性的例子:1. 清水寺清水寺是京都最著名的寺庙之一,以其悬空建筑和壮丽的庭院而闻名。
清水寺的主殿位于山坡上,由木质建筑构成,它呈现了典型的日本寺庙建筑风格。
寺庙的庭院位于山脚下,有着精美的园林景观和引人注目的水池。
2. 金阁寺金阁寺是另一个备受瞩目的景点,其主殿覆盖着金箔,熠熠生辉,非常壮观。
寺庙周围的庭院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元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3. 禅林寺禅林寺以其幽静的氛围和精心修剪的庭院而闻名。
寺庙的庭院中对称地布置了多个石块和小桥,形成了典型的日本庭院景观,给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浅谈日本设计中的侘寂美学
浅谈日本设计中的侘寂美学侘寂美学为日本传统美学的一个概念,并未直接使用在环境设计之中但作为一种生活体验可以从中学习到设计的本来样貌。
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文献搜索法,收集参考法,案例总结等分析侘寂美学中的典型特点,从侘寂美学的发展源头对其进行阐释到其后期展开对侘寂美学质而不俚的审美理念,返璞归真的造物风格的分析。
望在今后的设计之中可以将侘寂美学之中的自然性,生态性以及实用性进行融合,强调设计本身的质朴内在而不去刻意突出其外表的装饰性。
标签:侘寂美学;禅宗;极简主义伴随着21世纪初城市化的深入,人们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及对于人工智能的过于依赖,使人们逐渐丧失了对美学的真正感受,只针对于某种流行的美学风格盲目追求而忽略了自己内心是否真正适合这种设计风格。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有了精力以及物质能力去追求自己对于艺术的独特欣赏,艺术的的全球化也使人们对于美学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所以不同的美学及设计风格开始逐渐渗透到不同的空间环境中。
随着艺术全球化以及日本传统美学的延续,侘寂美学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侘寂两个字可以追溯其起源不难看出是起于中华文明。
但是经过日本多年的延续,这两个字被日本人蕴含了更加深层的寓意。
后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误以为是起源于日本。
侘寂美学是日本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与中国的佛家有着莫大的渊源,小乘佛法是被人们公认为侘寂美学的起源。
起初是想表达一种与自然独居,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
但经过日本人的延续及发展又赋予了这两个字不同的定义。
侘寂在日本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审美的标准,通常来讲是指一个事物的残缺美。
在设计中的则可以理解为一种意境,朴素,静雅,而后慢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日本美学,大概可以将其归为简约,残缺美,淳朴,以及低欲望等特点。
侘寂美学源于佛教,根植于禅学思想,它不但结合了中国佛教中许多不同派系的思想还吸收了许多中国几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精神层面的哲学精华。
侘寂美学强调对事物本质的看法,否定对事物外部的特征看法。
日本的优秀产品设计及其优点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线条之美:柳宗理的“蝴蝶 凳”
蝴蝶凳呈现出独特的三维形态 像一只正在扇动翅膀的蝴蝶。两片 完全相同的 “翻飞”的压模夹板通 过一个轴心对称地连接在一起,连 接处在座位下用金属螺丝和铜棒固 定,自然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足 以承载重物,耐用而不过时。
*蝴蝶凳
*手表
*设计师:深泽直人 *设计理念:无意识 设计 *设计特点:简约、 简洁中又不失高雅, 简洁的造型契合表 的功能性,是更高 层次的简洁。
二、日本人的优点
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由四个小岛组成的岛国,领土面积大概只有云 南省这么大,为什么能够跻身于世界强国,经济大国之列,一个非常重 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人善于学习,很好的做到了取其精华,其其糟粕。好 的东西传到日本,他们可以发扬光大,比如唐三彩、漆器、茶道文化等, 如今我国反不能及,这不得不说是我国的悲哀,不好的东西到他那里就 戛然而止,可见日本人学习的精神令人敬佩。日本人还有一个最大的优 点就是他们团结,这样他们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日本的优秀产品设计及其优 点
李建森
一、日本“双轨制”(日本设计)
日本的设计一类是传统的手工艺品,如木制家具、漆器及瓷器等, 这类手工艺品朴素‘清雅、自然,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另一类是批量 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如高保真音响、单反相机、摩托车、汽车、以及计 算机等,这种高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平衡时日本的特色,同为东亚国家, 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 省的,下面就来说一说日本民族的优点。
三、日本产品的特点
1、小型化 2、多功能 3、无名设计
4、注重细节
5、强调趣味性
日本 设计理念
日本设计理念日本设计理念以简约、精致和实用性为主要特点。
在设计中,日本人注重细节,并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
以下将从简约、精致和实用性三个方面来介绍日本设计理念。
首先,简约是日本设计理念的核心特点之一。
日本人喜欢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追求极简主义,将设计元素降到最低限度。
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减少浮躁的感觉。
一些著名的日本设计师,在产品和建筑设计中常常运用简洁的线条和纯净的色彩,给人一种简单而不失优雅的感觉。
其次,精致是日本设计理念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日本人注重细节,追求精致的工艺和材料,使得产品和建筑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例如,传统的日本陶瓷和和服,都注重工艺的精细和材料的选择,以此展现出自然美和独特的风格。
第三,实用性是日本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
日本人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追求实用、便捷和高效。
他们常常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并在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的功能和设计。
例如,在日本的家居设计中,常见的折叠家具和嵌入式收纳设计,都是为了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方便使用。
日本设计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与日本独特的文化和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日本人有着崇尚自然、注重细节和追求实用的传统美学观念,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他们的设计理念。
与此同时,日本社会的高度竞争和有限的资源也促使他们在设计中更加注重效率和便捷性。
总之,日本设计理念以简约、精致和实用性为主要特点,通过细致入微的处理和与自然的和谐相融,为人们创造出舒适、优雅和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不仅影响了日本本土的设计行业,也深受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师和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1. 引言1.1 介绍日本三大美学日本三大美学指的是雅、颜、侘寂,它们是日本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
雅指的是高雅、优美、精致的美,是一种内在的品格和外在的表现;颜指的是色彩、形态、外观等外在美的表现;侘寂则是一种简朴、淡泊、寂静的美感,强调自然、朴素、寂寥之美。
这三大美学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在日本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体现。
雅代表了一种高尚、精致的审美标准,常常体现在传统文化如茶道、花道、武道等艺术形式中。
颜则是日本艺术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形态的塑造,强调外在美的表现和形式感。
侘寂则是日本文化中独有的审美观念,强调的是内在的平静、简约之美。
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可以在绘画和建筑中找到最典型的例子。
绘画作品中常常运用雅、颜、侘寂的美学理念,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形式,体现出日本独特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内涵。
而在建筑作品中,则体现了雅、颜、侘寂在空间布局、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应用,展现出日本传统建筑的美学特色。
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既是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美的追求与表达。
这些美学理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和文化体验。
【完成2000字】1.2 说明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在艺术作品中,日本三大美学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雅、颜、侘寂这三种美学的运用和表现,艺术作品不仅展现出了日本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更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自然和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方式。
雅美学的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展示了对简洁、高雅和精致的追求。
雅美学要求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够达到一种极致的演绎,展现出一种简洁而不简单的美。
在绘画作品中,雅美学常常体现在线条的简洁流畅和色彩的淡雅和谐上;在建筑作品中,则体现在结构的简约大方和空间的精致温馨上。
侘寂美学的体现则强调了简朴、朴素和内敛的美感。
侘寂美学要求作品在表现主题和氛围上能够达到一种内涵深沉而不失清新自然的美。
简述日本设计特点
简述日本设计特点
日本设计是指使用当代日本元素和东方传统元素融入西方文化,以色彩、线条、形状为重
要表现手法来展示日本设计理念的设计语言,其特色是结合日本艺术文化加以表现化。
日本设计的精神正如日本人所说的“探索真美”之意,他们一直努力在“节制”之下,让
每一件艺术作品体现出极致的美感,进而表达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
当今的日本设计仍然延续着日本艺术和文化的传统,注重细节,以传统的设计手法如剪纸、和绘画来营造某种空间和心理气氛,表达出日本设计标志性的“节制大致美”风格和秩序感。
此外,日本设计能极大程度地表达出风格独特:创造多样性、简练性、人文意识性等有利
于心理舒适。
日本设计更加注重精细型,配色拿捏的恰到好处,巧妙的运用多种层次的色彩,使空间充满立体感和活力度;日本设计追求用材和产品外观的柔性,且注重细微差别,使作品充满细腻美感。
总而言之,日本设计所表达的是对美感与探索的热情,它所体现出的是精致大方、节制适
宜与简洁实用的特点,其多样性,丰富性,和灵动性,使得它成为当今年轻一代追求务实性,并体现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选择。
日本传统外包装箱设计之美
日本传统外包装箱设计之美
日本的传统包装之美让人欣赏,其外包装箱设计精致美观,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日本人赠礼很讲究包装。
一件礼品不管价值如何,往往要里三层外三层包得严严实实。
他们往往会从五颜六色的礼品包装纸中,挑一种朋友最喜欢的纸包装,就是为了让朋友看到礼品时觉得赏心悦目。
在礼品包好之后,日本人还会再系上一条好看的缎带或纸绳。
喜庆礼品结剪刀状金银、红白或金色的绳结,预示着吉庆之路愈来愈广;丧事礼品则结钳状黑白或银白绳结,表示凶丧不再降临。
日本人认为绳结之处有人的灵魂,以此表达送礼人的诚意。
笔者从中国包装箱交易网了解到,最完美的包装当属正日渐消逝的传统日式包装艺术,它是日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自然材料的选用、手工与材料之间的协调,以及包装中体现出的聪明才智、精纯的艺术情感,和能从最简单的自然因素中创造美的能力,构成了日本馈赠艺术的特色。
比如,日本人用稻草包裹蛋,干鱼用绳子,米饼周围缚以栎树叶子,糖果蜜饯用竹箧或者用竹条编的篮子盛放,在豆腐四周饰以木兰叶子,这些包装元素都增强了礼品的新鲜感和自然质地。
传统的日本人还会用一块方巾包一件简单的物品,这也体现出送礼人的耐心与技巧,并表达了对别人的尊重。
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帮助。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日本是一个注重细节和平衡的国家,这种注重反映在他们的设计理念和风格中。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以简约、功能性和自然美为主要特点,强调和谐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优雅的比例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在日本设计师的眼中,简约是一种美的追求,他们强调通过最简单的形状和概念来表达设计的主旨和目的。
他们减少繁杂的细节和装饰,使设计更加明快和纯粹。
他们更加关注物体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注重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和舒适。
日本设计师追求的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美,更重视内在的功能性。
他们注重物体的实用性和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使物体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无论是家具、建筑、服装还是电子产品,日本设计师都会深入研究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日本设计师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美。
他们尊重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
他们在色彩的运用上追求和谐和平衡,采用柔和的色调和自然的材质,使设计更加接近自然的本质。
他们注重线条的清晰和流畅,使设计更加优雅和动感。
同时,他们也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利用,将室内和室外相融合,使人们能够享受到自然环境带来的美好。
除了注重细节和平衡,日本设计师还有一种独特的美学理念,即“不完美美”。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自然和朴素的美,强调物体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他们相信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无论是木纹,还是瓷器的裂痕,都可以成为设计的一部分,增加设计的独特性和魅力。
最后,日本设计师还注重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结合。
他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使设计更具有独特的日本特色。
他们通过设计传递日本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让人们感受到日本设计的独特魅力。
总之,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以简约、功能性和自然美为主要特点,强调和谐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优雅的比例以及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美,注重细节、注重实用和注重自然。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当代社会的结合,他们设计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作品,展现了日本设计的独特魅力。
日本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名词解释
日本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名词解释日本现代设计以其简洁、精致、实用和创新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传统的美学价值观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形成了独特而令人称奇的设计哲学。
在本文中,将探讨日本现代设计的几个主要特点,并解释这些特点在设计领域中的意义和影响。
自然与简约日本现代设计注重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强调将自然元素与设计融合。
这一特点表现为简约、谦逊和平衡的设计风格。
设计师们将不必要的细节去除,追求和谐的整体感。
这种自然与简约的风格使得设计更加纯粹,让人感受到自然生活的平静与宁静。
借鉴传统日本现代设计在借鉴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将古老的技术和工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融合在一起。
传统的木工、陶瓷和纺织工艺等被重新解构和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古老的韵味与现代的创新。
通过这种方式,日本现代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对未来的奇思妙想。
美的追求日本现代设计追求美的独特性和极致的细节处理。
它注重物件的功能和造型,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平衡。
设计师们精益求精,将每个设计元素都精雕细琢,使其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这种对美的追求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精神享受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创新与实用日本现代设计以其独特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受到赞誉。
设计师们注重在功能性与美学之间寻找平衡,使得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他们不断追求创新,将科技与设计相结合,创造出能够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
人文关怀日本现代设计强调人与设计之间的联系。
它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师们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和生活方式,致力于创造出令人感动和与人产生共鸣的设计作品。
这种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使得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
总结日本现代设计以其自然与简约、借鉴传统、追求美和实用创新的特点而著名。
这种设计风格既融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又注重了人们的需求和情感共鸣。
它不仅仅是一种设计风格,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特点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特点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简约而高效:日本设计师倾向于追求简约、功能性和高效性。
他们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希望设计能够解决问题并提供便利。
日本设计师通常使用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避免过多的装饰。
2. 自然与人文:日本设计师深受自然和人文的影响,他们希望设计能与自然环境融合,营造舒适自然的空间。
他们倾向于使用自然材料,如木、竹、石头等,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 和谐与平衡:日本设计追求和谐与平衡,注重整体的统一性。
他们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追求流动感和灵活性,通常采用开放式布局和简化的空间划分,使整个空间显得开阔且通透。
4. 技艺与传统:日本设计师对传统工艺和技艺十分尊重,并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他们传承和发扬了日本古老的传统工艺,如陶瓷、木工、纺织等,并在其中加入现代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日本风格。
5. 美学与细节:日本设计师注重细节和美学的追求。
他们注重每个细节的精致和完美,倡导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空间变得美观、实用和舒适。
他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美学观点。
6. 创新与实验:尽管日本设计师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和文化影响,但他们也非常开放于实验和创新。
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
技术和方法,并致力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创造出独特的设计作品。
总体而言,日本设计师的风格和理念特点可以概括为简约、高效、自然、人文、和谐、平衡、传统、美学、细节、创新和实验。
这些特点使得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品质,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和赞赏。
日本寺庙建筑的灵性之美
日本寺庙建筑的灵性之美日本寺庙建筑以其独特的灵性之美而闻名于世。
这种美学观念渗透于建筑的设计、构造和装饰中,使得每一个寺庙都成为了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精神净土。
一、和谐与平衡日本寺庙建筑追求和谐与平衡的美学原则。
它以自然为依据,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观的尊重。
寺庙的布局通常以中心轴线为基础,将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紧密衔接。
通过恰当地运用空间、形式和比例,寺庙建筑营造出一种内外相通的感觉,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二、简约与精致日本寺庙建筑注重简约与精致的细节处理。
建筑的整体形式常常呈现出简单、清晰的几何结构,没有多余的装饰或复杂的图案。
寺庙的美在于它们的简洁与内敛,给人一种静谧、深沉的感受。
同时,寺庙建筑内部的装饰也非常精致,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尊重。
三、材料与手工艺日本寺庙建筑的材料选择和手工艺也是其灵性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寺庙内外通常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石头和瓦片,这些材料具有天然纹理和质感,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而寺庙建筑中的木构架和榫卯结构展示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建筑师和工匠们精湛的手工艺。
四、庭院与禅意庭院是日本寺庙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体现了禅意和静谧之美。
庭院常常布置得简洁、通透,以石子铺就的小径、绿树成荫的回廊和清澈的水池构成。
走进寺庙的庭院,人们会感到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仿佛进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
五、独特的建筑形式除了以上特点,日本寺庙建筑还展示了一系列独特的形式,如五重塔、山门和方丈等。
五重塔是日本寺庙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层次感和比例使其成为一种艺术品。
山门作为进入寺庙的入口,常常雕有各种象征意义的图案和文字,为寺庙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方丈是供僧侣居住的建筑,它体现了深思熟虑和内省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日本寺庙建筑的灵性之美体现在和谐与平衡、简约与精致、材料与手工艺、庭院与禅意以及独特的建筑形式等方面。
这种美学观念深深地植根于日本文化的精髓之中,回溯到上千年前的过去,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和欣赏。
建筑的盛宴:设计师眼中的日本建筑之美
建筑的盛宴:设计师眼中的日本建筑之美 2014年10月26日,南粤设计师们参加了主题为“日本建筑与House vision研修之旅”的活动。
亲身体验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设计的延展;也感受了设计中时尚元素与应用技法的巧妙结合,共同捕捉了一幕幕美不胜收的建筑魅影;还领略了日本设计大师们的独有魅力!初到日本,一切对于我们来说是未知的、新鲜的。
让人充满无限期待。
日本的空气是干净的,街道是干净的,建筑是干净的,干净地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沉醉、徜徉其中,贴身感受生活的美好。
日本满目的翠绿、清新的空气和整洁的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漫步于日本的街头,一半是异域,一半却是古昔,而这古昔乃是分健全地活在异域的,所以不是梦幻似地空假,而亦与高丽安南的优盂衣冠不相同也。
我们首先参观了隈研吾先生设计的根津美术馆。
根津美术馆建筑采用了低斜日式瓦房的屋顶,在竹林后隐现,融入园林之中。
走进去之后才恍然大悟有人说,“隈研吾打造的不是一座美术馆,而是创造一个亲近心灵的美学过程和流动空间。
”去过日本的人都说日本美丽的庭院令人流连。
日本的庭院在装饰手法上低调、简洁、工整、自然,尽量保持原色,强调自然色彩的沉静和造型线条的简洁,也较好地突显了实际功能。
日本的绿化率高达65%,使得庭院面积都不大。
即便如此,日本人也会精心绿化庭院,这样,两三米高的绿篱墙在日本便随处可见。
我们也访问了日本室内设计大师桥本夕纪夫事务所。
通过与大师零距离的交流对话,了解大师设计的成长心路历程之余,也被其谦逊的态度和朴实的理念深深打动。
更要感谢桥本先生,在他盛邀之下我们还一同参观了其事务所附近的两处著名建筑物。
我们去的时间恰逢赶上东京设计周。
由此我们参观了目前日本最大的设计风尚展东京设计周主场馆,感受日本最新设计潮流和时尚动向。
浏览建筑大师们为时尚大牌打造的经典建筑之后,我们来到了日本设计中心原研哉设计研究所。
与日本建筑师、无印良品董事土谷贞雄先生会面。
了解了日本设计界近年最著名的“House vision”项目,跟随日本设计大师的视野思考亚洲住宅设计的愿景和未来。
侘寂风案例赏析
侘寂风案例赏析侘寂风是一种源自日本的设计风格,强调简约、朴素、自然和不完美之美。
它的核心理念是追求内在的美,通过简单的材料、自然的色彩和独特的手工艺,展现出一种淡泊、静谧的情感。
以下是对侘寂风案例的赏析,以展示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设计原则:1. 茶道具:侘寂风的茶道具注重手工制作和自然材料的使用,如竹、陶瓷等。
这些茶道具以其朴素、自然的外观,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2. 庭院设计:侘寂风的庭院设计注重自然元素的运用,如石头、苔藓、枯木等。
庭院中的景观布置简洁而富有意境,能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3. 家具:侘寂风的家具以简单、质朴为主,通常使用木材和天然纤维制成,保留了原始材料的纹理和质感。
这些家具追求自然的美感,给人一种舒适、宁静的感觉。
4. 花艺:侘寂风的花艺注重利用自然材料和简单的器皿,如花瓶、花盆等。
花艺作品追求自然、不完美的美感,强调花朵的自然状态和花杆的曲线,展现出一种生命的美丽。
5. 茶室:侘寂风的茶室以简约、朴素的设计风格为主,注重营造出宁静、静谧的氛围。
茶室内的摆设通常使用简单的家具和自然材料,如竹子、榻榻米等,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6. 餐具:侘寂风的餐具注重手工制作和原始材料的使用,如陶瓷、石器等。
餐具的设计简约而朴素,强调食物的原汁原味和自然的美感。
7. 纺织品:侘寂风的纺织品通常使用天然纤维和简单的纹理,如麻布、棉线等。
纺织品的设计追求简单、朴素的美感,给人一种舒适、自然的感觉。
8. 灯具:侘寂风的灯具以简约、自然的设计风格为主,如竹编灯、纸灯等。
这些灯具通过柔和的光线和简单的形态,营造出一种宁静、温暖的氛围。
9. 书房设计:侘寂风的书房设计注重简洁、朴素的风格,通常使用木材和自然材料制作书桌、书架等家具。
书房中的摆设以书籍和文房四宝为主,营造出一种静谧、思考的氛围。
10. 音乐:侘寂风的音乐以简约、自然的风格为主,强调自然乐器和人声的和谐。
音乐作品追求简单、朴素的美感,给人一种宁静、舒缓的感觉。
源于禅生于简——浅谈日本“侘寂”之美
・艺术研究源于禅生于简——浅谈日本“侘寂”之美陈析西(华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侘寂”的本质含义是指一种残缺之美,需要我们从世俗的审美中跳脱出来,静下心去欣赏人、事、物的不完美。
这种理念被运 用到现代设计中,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强调本质的素朴之美,即简洁并让人安静的设计美学。
本文中将从“侘寂”的源头禅宗思想切入,通过传统和现代设计界的相关案例,浅析日本的“侘寂”之美,以及它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发展和衍生。
关键词:“侘寂”之美;禅宗思想;朴素;简约;本质;自然1 “侘寂”之美的渊源——禅宗思想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最初由印度传入中国。
禅语有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非常贴切地反映了禅宗思想的本质——回归本源。
隋唐以后,禅宗思想传入日本,因与当时日本的自然环境、人民思想和生活方式有高度的契合性,其在日本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传播。
日本以禅宗美学追求的自然、朴实和空寂为源头,逐渐铸就了日本审美的核心思想——“侘寂”之美。
“侘寂”的理念深深扎根于每一个日本人心中,也融入了他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但若真的让他们解释“侘寂”的准确含义,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那标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李欧纳・科仁的著作《Wabi-Sabi侘寂之美》第一次对这个词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侘寂”的本质含义是指一种残缺之美,生活中大部分的人、事、物都具有不完美、残缺或不对称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从世俗的审美中跳脱出来,静下心去欣赏、发现和应用这种不完美。
所谓“侘寂”,既是一种审美,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心态。
将“侘寂”理念运用到现代设计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强调本质的素朴之美。
“去掉所有不必要的”,从最普通的事物中发掘价值和美,这种简洁并让人安静的设计美学,也是如今国内圈粉无数的品牌的设计起源,如无印良品、三宅一生和苹果等。
2 “侘寂”之美的原始表现形式——枯山水枯山水,即在细软的白沙上精心地耙出涟漪,用以代替江河湖海,以石块寓意山川岛屿。
日本文化的侘寂之美
日本文化的侘寂之美美者自美,唐朝讲究华贵奢侈之美,现代讲究朴素节约之美,皆此乃中华文化博大之精深。
而日本侘寂又略有不同。
侘寂是顺应自然流动的结果,是一种强调本质的素朴之美:“侘”是在否定了世俗普遍意义的美之后产生的“无一物”的美;”寂”,指的是时间的自然演进,庄严而又优雅地面对老去。
”wabi”原指的是哲学上空虚感,”sabi”是人性上的寂寞感,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空虚寂寞的枯淡美」。
侘寂美学之所以会引起共鸣,主要是人生中蕴含了许多无常与无奈,看起来舒服自然的,是一种对渐逝生命的审美态度,具有心灵『疗伤』的效果,这是一种看尽繁华后,才懂得欣赏与追求的美感。
侘寂更多的是精神文明,源于日本人民的心灵的善与谧。
说到侘寂,就不得不说物哀和幽玄。
总的来说,“物哀”所描绘的情趣在平安中早期就形成了。
即藤原道长前后的年代。
“幽玄”要晚一些,在藤原道长玄孙那一代,即平安时代后期镰仓时代初期。
“侘寂”更晚,其始端茶道之始村田珠光,是日本人民的精神财富。
因此这三个词语所描绘情趣的一个发展过程,基本上就是日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依次变化的过程。
如果硬要用简单的词来定性。
那么““物哀”着重于物本身,基于物体本身有一定的联想,但着眼还是在物上,在于自己心灵和物的交汇。
一般和男女之间的恋情还有点关联。
“幽玄”更精神抽象一些,基于物体的联想要更多,而且要深远、高、空寂,要柔和,若隐若吐。
还要超自然。
“侘寂”本来就是从茶道伴生的,自然是有丰富的精神层次的追求。
茶道讲究的是简单,精炼。
一杯清茶,淡淡清香,沁人心脾,却又荡气回肠的简单美,是极好的.用一句古诗分别来形容,我以为物哀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那么幽玄便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而侘寂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村上春树曾说:旅日数载,既在日本人当中生活,免不了观察和体验日本人的生活,深感日本人的生活特别讲究自然。
这里只讲三点:泡的自然,住的自然,吃的自然。
在日本人的美学中,最能代表自然之美的词为“侘·寂”。
叹为观止!12个颠覆世界的日本创意设计
“你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的”,比如这款空间扭曲餐盘垫的设计,出自日本设计工作室 APWorks.
学物理的同学一定不会陌生,垫子上这些扭曲的网格图案是不是很像爱因斯坦提出的弯曲理 论?
这款设计最大的创意在于,它欺骗了大家的眼睛。弯曲的栅格线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餐盘和餐刀 都放置在立体的餐盘之上,但真相是制作的这款蘑菇灯由玻璃、LED与枯木改造而成,模拟真实的菇类,细节 丰富而生动。
最后,如果给大家一个机会,上面12个设计,你最想要将哪一个抱回家使用呢? END. 如果你对平面设计、UI设计、室内设计感兴趣,就来关注唐人国际设计吧!
一、金缮筷枕
艺术家Tomomi Kamoshita从海滩捡回一些破碎的陶瓷片,她用日本传统的瓷器修补法:金缮, 将这些碎片与她个人收藏品巧妙结合,拼接成独一无二的筷枕。
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刻意为之不如偶然之下产生美。陶瓷虽然破碎了,但设计师并没有刻意去 补满,而是遵循它的不规则把它设计成了本身也不完满的筷枕。
十、灯光书签
夜晚读书不好的一点在于伤眼睛,因为灯光的亮度直接影响了纸质书的读书体验。应这个需 求,Bookmark Light书签灯就此诞生。
日本设计师Kouichi Okamoto设计出的这款新型书签,白天它就是个普通的书签。但当夜幕降 临,它便会化身一盏阅读灯。
十一、声纹戒指
依据人们的声纹做成戒指,可把想说的话留存,送给心爱的人(单身狗赶紧买啊!)
三、 3D打印水族箱
设计师Haruka Misawa借助3D打印技术设计出的水族箱。
水族箱使用水草和其他素材,在水下创造出别样的视觉感官。
四、不会倒的花瓶
日本设计师藤原敬介设计了一套“不倒翁”花瓶,水滴形状的容器是钢材制作的。
日本著名茶室设计案例
日本著名茶室设计案例日本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茶室作为茶道文化的重要场所,其设计风格和布局都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简约、和谐的生活态度。
在日本,有许多著名的茶室设计案例,它们不仅展现了日本传统建筑的精髓,更融合了现代设计理念,成为了世界茶道建筑的典范。
本文将介绍几个著名的日本茶室设计案例,带领读者一窥日本茶道建筑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京都的“千利休纪念馆”。
这座茶室是为了纪念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而建,它的设计风格充分体现了日本建筑的简约和谐。
茶室的外部采用了传统的榻榻米结构,内部装饰简洁大方,没有多余的装饰,一切都是为了营造安静、静谧的氛围。
茶室周围的庭院也是设计精美,石子铺就的小径、精心修剪的盆景,都展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其次,我们来到东京的“表参道蜜蜂茶室”。
这座茶室的设计风格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茶室,它融合了现代建筑的元素,采用了玻璃和金属等材料,打破了传统茶室的束缚,呈现出一种前卫、时尚的感觉。
茶室内部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简约的木质框架搭配现代的家具和灯具,营造出一种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氛围。
这种设计风格不仅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也为传统茶道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阪的“六甲山茶室”。
这座茶室坐落在山脚下,四周被茂密的树木环绕,它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的优势,将自然景观融入到茶室的设计中。
茶室的建筑风格简约大方,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竹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茶室内部的设计也是充满了日本传统的元素,榻榻米、茶具、花艺等都展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享受茶道文化带来的愉悦和平静。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不难发现,日本茶室的设计风格多种多样,每一座茶室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无论是传统的茶室,还是现代的茶室,它们都展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简约、和谐生活的追求。
茶室不仅是茶道文化的载体,更是日本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对世界茶道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传统设计特点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模仿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日本不断从中国、朝鲜等民族引入优秀民族文化,藉以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
但这种模仿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和移植,在每一次文化交流中,日本文化自身的独特性仍得以保存,并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发展出新的特色。
日本传统建筑中隐含着许多与现代设计相似的特征,比如抽象简洁的美;崇尚自然、重感悟、重意象等。
这一方面是和日本民族自古以来的朴素审美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禅宗重感悟、重抽象的美学思想有关。
现代设计所追求的简洁在日本的绘画、园林设计中都得到明显的反映。
从总体上看日本艺术以柔和、内敛为主,重精神气质的表达,其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遵循自然手法,以抽象表达具体——不重感性重悟性。
②以简约的形式和浓郁的意象表达丰富情感——不重形式重精神。
③追求不对称布局。
④设计以技艺完美为一切艺术的基础,甚至将技艺本身也视为一种美。
本文即以茶庭、枯山水和町家住宅为例,分析日本传统设计的几个特点。
1 茶室设计茶室是茶庭的主体建筑,又称为“数寄屋”。
对于“数寄”一词,日本历史上几位茶道宗匠都根据自己的理解赋予其不同的含义,称之为“空之屋”、“不对称之屋”、“贫寂之屋”等等,但其义不外乎“未完”、“不全”之意。
从“数寄”屋的名称上就能够看出日本文化中对自然美的偏爱。
在日本人看来,对称和整齐划一是人为的表现,而自然之美就体现为不对称或不完美。
这是一种迥异于其它民族的审美观。
但将这种民族审美情调上升为一种文化理念和系统的审美模式并由此而泛化到茶道、歌道、俳句、能艺、花道等诸多艺术领域则是禅宗文化输入的结果。
茶室空间设计上表现为“寂”与“空”的境界,这里的“空”并非虚空,而是追求南宋院体画那样笔墨简淡、意境深远,以最少化的形式元素,即表象的“空”,衬托思维、悟境中的丰富,表达禅宗审美中“无中万般有”的境界。
被称为日本茶道圣典的《南方录》记载了由茶宗匠村田珠光所确定的四帖半茶室设计风格:“屋顶由小木板条铺成传,顶棚亦为衫木板条,墙壁用灰泥和稻秸抹成,窗户用细圆竹棒搭结,墙围糊有白色宣纸,床之间①为一张榻榻米大小,茶室中间设一小地炉,大小50 cm见方,壁龛里挂圜悟大师的禅语书法,茶室一角置方台子,上摆点茶用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本设计之美
摘要:日本设计之美,不管是古朴雅致的传统设计,还是小、巧、精、适的现代设计,都是我们设计之人治学阶段必须好好借鉴与融会贯通的。
日本设计所渗透下来的文化沉淀在我们治学设计者的借鉴下我们应对此所应保有何种态度?由古朴保守的宗教物灵
思维,到追求凄美、伤感之美的瞬即瞬灭的“雪吹樱花”,再到现代日本设计追求精巧雅致,赋予设计语言化的特殊诠释。
本文对日本设计之美进行了一次浅析解读。
关键词:日本设计之美;传统设计;现代设计;设计语言化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0-0077-01
谈到日本设计之美,我想首先应该从日本人身上说起。
日本人对于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简朴、单纯、自然的文化。
日本人传统的神道信仰(对于自然、祖宗的尊敬和崇拜,形成日本人对于自然风格的高度喜爱)形成了干净、整洁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特征。
日本设计从禅宗中获益良多。
禅宗对日本人的另一种影响就是极简朴素和低调。
这使得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谦虚和礼让。
日本国民生活水平很高,但由于国土狭小,人口众多,地价昂贵,受土地资源的限制,日本住宅在设计上讲究“小、巧、精、适”的实用主义。
日本人喜欢动脑子去做设计,而这些创意产品也总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大到建筑、家具、广告和时装,小到一面镜子、
一个闹钟、一瓶烧酒、一件漆器、一个cd播放器……创意都无处不在。
短短的10年间涌现了原研哉、隈研吾、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可以说日本人这种创新精神,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而在日本现代设计中,不管是网页、平面还是产品设计,处处都透露着一种清爽、舒适、平静的视觉感。
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日本出品,这已经成为日本人很独特的设计风格。
同时,日本人这种用创意使废弃资源再利用的做法,可以很好的保护森林资源。
这样的产品出来后既环保又耐用,而木造的环境可以使人平静,纯木制的家具更有品质感并能带来更多自然居家感觉和安全感。
而回过头来,我们国内的很多产品设计,仅在设计过程中就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个性,一心追求潮流跟风。
从长远利益来看,产品必须有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
在设计中,从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民族审美情绪同现代设计的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向。
追根溯源,在幕府时期的日本对于唐物的顶礼膜拜,以致于形成一种以为崇拜中国事物,而放弃了自身文化的特有意识形态。
而这种意识形态也在宗教领域有所渗透,他们认为这是个万物皆灵的世界,也是一个赋予了生命体的世界。
一草一花,一石一泉,都是大自然中存在了生命的物体,物灵的同时也保持着物哀的特有态
度。
正是因为忧伤的美感通过生命的形式赋予了万物,才会让生命虽然短暂,却又拥有了而无憾的美丽。
这种凄凉的悲观的纯粹形式的美感更多的是体现在雪吹樱花的瞬即瞬灭的短暂灿烂中,日本文化善用短暂的审美体验来代替永恒,追求一种凄美如死亡,又瑰丽如樱花绽放之美的情愫。
日本设计之美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花中体现。
不管是追求瞬时灿烂的雪吹樱花,还是追寻“邀自然入室,与主人同居”的室内插花,抑或是在空寂中寻觅残涩之美的赏花,与纷繁忙碌的现代社会中,这种静与美都是难能可贵又不复存在的珍稀物种了。
上文中不断提到了日本艺术文化中追求瞬间之美的意识,那么,日本五道亦是如此。
五道,即茶道、花道、香道、武士道、书道。
因为有了瞬间的味觉之美,所以有了茶道;因为有了瞬间的视觉之美,所以有了花道;因为有了瞬间的嗅觉之美,所以有了香道;因为有了瞬间的死亡之美,所以有了武士道;因为有了瞬间的力量之美,所以有了书道……这种瞬间的五种感受促成了五道的相继形成,而日本大和民族的静、雅、真、美、和更是从中渗透融合……
追求朴素、自然、回归的日本民族喜好寻觅空蝉的静谧,一室一茶师两茶座,在茶禅同道中体会“浓是苦的茶道”。
追求瞬间的体味味觉,不同于中国诗人朱熹的“先有认识,再有感知”,插花之美所追求的是一种平静、雅致、真实之美,其次才由感知到认识。
香道是在消失于无形中的香烟萦绕中感悟生命的安宁,从而追寻瞬
间的嗅觉体味之美。
而武士道的诠释是一种在瞬间死亡中找到复活的力量,它讲究简洁明快,在死亡中追求终极感受,即在死亡中追求恰似瞬间落花之美丽。
而书道,在疾风劲草的力量中追求瞬时之美。
从五种不同的感悟中认识日本五道,认识值得自身学习借鉴的文化之美。
日本设计之美进而更加深化,而这种神话体现不仅在于其传统典雅凄凉之美,亦是在于其现代设计简约轻巧之美中。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
[3]李佩玲,黄亚纪.日本的手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