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文化与日本设计之美
日本设计从禅宗中获益良多
日本设计从禅宗中获益良多,禅宗对日本人的另一种影响就是极简,朴素,低调。
与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相似,日本的设计同样追求极致的简约之美。
如果说北欧的设计简洁有力、古典优雅,整体洋溢着实用主义的现代风情的话,那么日本的设计则更突显出一种东方的禅意与内敛。
这与日本文化的美学取向:注重细节,讲究纯粹,追求极致有深远的关系。
每一件设计品都能引发人深入思考。
这种东方的禅意美学在日本的设计师间代代相传,从亀仓雄策、福田繁雄、田中一光到广村正彰、原研哉、深泽直人、佐藤可士和水野学等设计师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除了简约极致的设计精神以外,还有设计师本身细致执着的工作态度。
在当今设计圈蔓延的浮夸风气中,这种对待设计的严谨和认真态度很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的。
岛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形成了日本民族复杂暧昧、幽玄、琢磨不透的多重性格。
使得这个崇尚礼仪、追求美感、讲究艺术情趣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穷兵黩武、残暴成性的民族。
日本的设计艺术也是如此,它既简朴,又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的,既有楚楚动人温情的一面,又有张牙舞爪狰狞的一面。
既排斥、又吸收;既抗拒、又服从;既自尊、又自卑;既爱美、又黩武;既粗鲁、又文明的国民特性,体现在艺术形式上则是既自然、又人工;既伤感、又亢奋;既张扬、又含蓄;既传统、又前卫;既狰狞、又温情;使日本的设计艺术构成了一幅幅特有的文化景观:似是而非,矛盾共生。
无印良品(Muji),无印在日文中是没有花纹的意思,日本店名"无印"意为无品牌。
然而靠着清一色无华简朴,以及还原商品本质的讲究手法,低调的无印良品反而成为闻名世界的"No Brand"(无品牌)。
其实有牌无牌已经不重要,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印良品转化成无牌胜有牌,行销手法才是制胜关键。
无印良品,于1983年在东京青山开设第一家旗舰店以来,立即受到消费者的支持与肯定,经过多年深耕有成后,目前在日本已有121家直营店、146家经销点,堪称名副其实的国民品牌,是日本最大的Life Style Store(生活形态提案店)。
日本设计美学中“朴素”与“禅”
艺术借鉴日本设计美学中“朴素”与“禅”陈慕祎【摘 要】朴素是日本设计美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突出设计要保持纯真,向自然学习,外师造化。
日本设计受到中国禅文化的广泛渗透而表现出三个非常鲜明的形式:一是材料和质感的自然;二是颜色的自然;三是形态的自然。
这三个鲜明特征恰恰是由于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造就的。
【关键词】日本设计美学 “朴素” “禅”日本设计美学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朴素”。
这个国家的相当一部分设计作品总是会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设计格调,崇尚自然、简约、朴素的审美,传达出一种静寂的美感。
此种表现形式就是由于其所崇尚的朴素的审美格调。
什么是朴素?说的就是舍弃掉所有装饰性的外表,寻求事物本质的美,认为设计要追求本质,外师造化,向自然学习。
日本人传统的审美标准里面,大部分认为繁琐的外表不是最好的。
人们崇尚的是本源的、自然的和朴素的美;人们所推崇的,是一种好的原材料所展现出的它自身的美。
此种审美标准的造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禅文化传到日本。
“禅”诞生在中国是公园500多年,它不只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作为一种精神意识,作为一种奇妙的人生的智慧或者叫世界观。
传入日本后,自然与日本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发展出了不一样的形态,在日本生活和民族文化中处处可以看到禅的痕迹,“禅”对日本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标准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此种美学标准在日本的设计思想中有非常明显的显现,可以说禅文化对于日本的美学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禅文化包含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推崇自然、朴素的观念,对世界不加入主观的修饰,此种思想和日本传统的神道教观念中的“敬畏天地”的思想不谋而合,日本人的生活中也处处体现了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此种思想和禅文化相融合后,便诞生了“自然、纯真、朴素”的生活哲学。
所以,“朴素”的美学意识对于材料使用的观点是:发现材料本身的美,突出朴素的本质。
此种思想不但告诉人们要认识到自然的美,更突出了材料本身的美,就像松木、草垛、陶土等亲近的大自然本身的材料,这些东西的形态与质感都是非常美和有意味的,不但可以表现视觉上的本身的美,还可以在触觉上感受到它的质地,而且还可以闻到它独有的味道。
日本设计中自然流露出的禅意
大 众 文 艺
・ 美术与设计 ・
日本设计 0 0 )
摘要 :禅 宗思想作为一 种佛教 思想 ,由于历 史的种种原 因 ,使 思想 的基 础 。 ”其 代表 的 “ 无 印 良品 ”, 他 所 倡 导 的便 是 自然
思想 在 日本 长 时间 累计深 入 人心 是分 不 开 的,而 禅 宗思想 也 是 日 感情 的物 品 ,艺术 家不 过 分的 对其 进行 夸 张 ,将 自身情 感 融入 自 本设 计 的最重 要 的灵感来 源 。 然 中 ,借物 抒 情 ,借 景达 意 ,注 重事物 的含义 甚 于外 在 ,与 自然 翻 读 日本 的 书 籍 时 , 品尝 日本 的茶 香 时 , 观 看 日本 的插 花 完 美 的融 合 。 日本 设 计 中, 因为禅 意 的融 入 ,因 而愈 发 的具有 灵 时 ,欣 赏 日本 的建筑 时,处 处无 不 透露 出禅 意 。禅 已是 日本 审美 性 ,始 终 表现 出一种 自然 的空 寂 ,在 繁华 的现 代 生活 中 ,符合 禅
日本 设 计 中的 禅 意 , 使 日本 设计 遵 循 自然 之 道 ,用 心 感 受
随着 时代 的 变迁 ,经 过 多少 代人 的沿 袭 、继 承 、发展 ,禅 宗 情趣 。 与 日本 的设 计早 已摩 擦 出绚 烂 的火花 。在 日本 的花道 、茶道 、 书 自然 带 来 的 美 , 不 夸张 ,不 做 作 ,不 浓 烈 ,甚 至 带 有 浅 浅 的 忧 道 中处处 流 露 出禅宗 崇 尚 自然 ,宁静 静 远 的审美 趣 味 。这与 禅宗 伤 。一介 小草 ,一 朵 小花 ,一 片落 叶 ,都 是创 作 者可 以用 来抒 发
禅宗文化与日本设计之美
0601100127 工设1001 周宸菲
日本民族的个人解析
首先,让我谈谈对日本这个民族的看法。之前就十 分想要的了解日本这个民族,所以就上网查了一下 相关的书。结果这本《菊与刀》是最好的选择。看 完之后,就觉的这个书名起的十分的贴切,如果要 我用几个字来形容,就是“矛盾”两字。我们知道 菊产自于中国,象征着古代文人品格高尚,气节淡 定的一种植物,与其同等地位的还有兰、竹、梅, 而菊在日本则是代表着皇室的家徽,菊更多地代表 了日本民族中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也说明了 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日本的武 士道,刀是日本武士的随身兵器,是由中国唐朝的 兵器发展而来,在武士眼中他承载着日本这个民族 的意志和希望,更代表着日本民族精神中嗜血、好 战的一面 。当菊与刀在一个民族上融合时,就像动 与静的交锋,文与武的结合,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 民族的矛盾性。 就像太极有阴有阳。当我了解了一 些日本禅宗后,就得出上面的“菊与刀”这些都是 禅宗的产物,可以说如果没有禅宗就没有日本这个 民族。
二、禅也支配着日本人“死的哲学”
1、禅宗的生死观 禅宗认为,“生死一如”“寂死为乐”“生死轮回”,此给予驰骋疆场的武士以 理念上的支持,使其在战场上能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这种生即死,死即生,死 乃生命之“轮回”,死乃“重生”的禅宗生死观为武士社会所推崇,所以当出现 “剖腹”这个现象时,是禅理念支持的,所以之后日本人都接受了。 2.武士文化影响下的“高自杀率” 在这种文化下,日本的自杀率居高不下,因为这种“生死轮回”,死乃”重生 “这种观念和忧患意识,使得部分日本人不珍惜生命,轻易自杀。
完
对禅宗文化在日本的发展的总结归纳
一禅构筑了日本人“生的哲学” 1.禅宗强调“作业”,就是指佛家修身的砍柴,挑水,打扫等。换句话说就是 你必须有事做,如果在家游手好闲而不劳动就是停止修行,所以“劳动为美” 的道德思想,使得日本人对工作狂般的生活方式依然是被日本社会所普遍认同 的生命价值与人生追求。 2.禅宗“清贫主义”的生活方式,禅宗崇尚疏食蔽衣,粗茶淡饭,这与武士倡 导的廉俭操守相一致,因此为武士所推崇,当时上至天皇下至百姓都以勤俭为 美,从而使得“勤俭”成为日本人美德评价的重要标准。 3.“言简意赅” ,禅宗崇尚简洁的思维方式还深深地影响了日本人的语言世界, 武士以寡言多行为美,即多做事,少言语,甚至“无言语”。讲求语言凝练, 言简意丰,只言片语却让人回味无穷。并要求男还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少言忍耐 即以“沉默为美。 4.禅宗“悲世”情怀 自然资源贫乏,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的日本列岛,往 往会在弹指之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幻化为无有,因此特定的地理环境使日本人对 “人生即苦”“人生无常”的佛教、禅宗情有独钟,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武 士亲禅,日本人亲禅。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巨大的生存危机感使日本人总是 以挑战人生极限的姿态工作着,沉重,压抑,因此日本人身上少有狂喜的表情, 被称为“富而不乐”的人。所以日本人有很严重的忧患意识。
日本“禅”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应用研究
日本“禅”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应用研究作者:赵晖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6期佛教“禅”的理念是传达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存在的思想,利用“禅”的视角与文化达到美化环境及周边景观的作用。
日本文化是以积极吸收新成分而获得发展的发展。
日本传统庭园杰出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各种元素或造型元素的简单排列,而是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出与现实景象相适应的本质性要素,是以一种逐渐的形式来提炼庭园的结构表现。
日本是一个非常盛行禅意庭园表现的国家,通过一些在环境中造景手段让庭院充满安静、空寂的氛围,以此来表达禅意的意境。
其中,日式庭园经历了种种的文化变迁,但它的变化和发展同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一样,一种以积极吸收新成分而获得发展的发展。
日本传统庭园杰出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各种元素或造型元素的简单排列,而是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出与现实景象相适应的本质性要素,是以一种逐渐的形式来提炼庭园的结构表现。
而日式庭园的代表枯山水风格,正是恰到好处表现出这种通宁静与自然之美、禅宗清闲、洁净的氛围。
1.禅宗的源起及分类佛教自汉代以来传入中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在中国境内先后形成了如净土宗、密宗、禅宗、律宗、天台宗等十个宗派,在众多宗派当中,禅宗对于中国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迦叶尊者,据说是印度禅的初祖,在他以后传了二十七代,至菩提达摩是第二十八祖,也是印度禅的最后一祖。
而后达摩祖师来到了中国,便成了中国禅的初祖。
所以达摩在佛教禅宗史上,可说是沟通中印禅宗思想的一座桥梁。
“禅定”作为佛教一个宗派的修持手段,用来平息人们内心的种种烦躁与痛苦,但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的推进作用。
“禅”不再只是佛教中的专属名称,而是渐渐的形成为一种文化,也就是利用禅的观念来作为一种审美情态,这样的情态开始影响人们的观念。
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禅宗既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智慧;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禅意文化也开始被应用于人们对环境进行的改造中,这样富有禅意的景观便应运而生日本和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居,因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哲学思想便成了日本思想发展的借鉴。
禅宗文化在日本设计中的应用
禅宗文化在日本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来源:《工业设计》2021年第07期摘要:日本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环境造就了独具风格的文化,这种文化与中国传入的禅宗思想相融合,深深影响着日本设计,使其具有回归本源、超脱万物、无意识并纯粹自然的特点。
本文在理解设计禅意的基础上,对日本的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作品作出简要的评价与分析,力图探讨禅宗文化在日本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禅宗文化在日本设计中的应用,也反映了一种文化本身对创意思维及设计内涵的影响,设计因文化元素的融入而更具灵魂。
关键词:禅宗文化 ;日本设计 ;应用中图分类号:J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7-0151-02Abstract :Japan has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which has created a unique culture. It had a deep influence on Japanese design that characterized by returning to its origin, being detached from all things, unconsciousness and pure nature.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Zen, the paper makes a brief of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Japanese graphic design, costume design,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roduct design works,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Zen culture in 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Zen culture in Japanese design also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a kind of culture on creative thinking, which becomes more soul because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Key Words :Zen Culture; Japanese Design; Application日本镰仓时代初期,南宋的绘画艺术由频繁往来于中日两国的禅僧们传入日本,作为艺术家的禅僧们将禅宗艺术和文化相结合,对日本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很多日本贵族因此开始修习起禅宗。
浅谈禅宗美学对日本建筑的影响
浅谈禅宗美学对日本建筑的影响禅宗美学是一种追求自然、简洁、直接、自由、平等、超越言语等观念的东方美学体系。
它始于中国,后传入日本,影响了日本文化、艺术和建筑等方面。
在日本,禅宗美学对建筑的影响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的简洁、自然、空间感、审美观念和文化氛围。
一、建筑的简洁禅宗美学主张简约和寡欲,要达到物尽其用、不多不少的境界。
在建筑中,禅宗美学注重结构和功能上的简洁,强调用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大程度的效果。
由于禅宗的传入,日本建筑也开始在设计上追求简约、舒适与谦虚。
例如,在日本寺庙建筑中,它们的外观线条简洁自然,寺院内部则让人感觉宽阔、开放。
二、自然的造型和材料在自然观念上,禅宗美学颇为注重自然现象。
传统的日本建筑也自然地融入了禅宗美学的自然观念。
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喜欢仿自然的造型和利用天然材料。
例如,在日常住宅中,常常使用竹子、木头、草等天然材料。
这样的建筑更加符合大自然的美学,又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空间感四、审美观念禅宗美学注重从内心和感官上体验美的感觉和思维方式,强调以身心一体来认识世界。
这种审美观念也体现在日本建筑中。
日本建筑强调人与建筑之间的和谐,而不是力求奢华和浮夸。
在日本建筑中,审美雅俗共赏,体现了“蕴藏”的思想,即深邃之中含有浅显之意。
设计上,建筑师力求通过斧凿声、墨汁味、废墟景…等等形式,使建筑带有一种天圆地方、万物归一的感觉。
五、文化氛围禅宗美学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东方文化的精神。
传入日本后,它便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禅宗文化。
日本建筑也融入了这种禅宗文化,使得建筑更加富有情趣和特色。
禅宗美学的宁静、沉静、自然、超然等文化氛围,深深地渗透到日本的建筑文化中,使得日本建筑在呈现东方文化的同时,也彰显出自己的独特美。
总结:禅宗美学对日本建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外观上,更加大的体现在建筑的设计上。
它传递了一种新的、更加自然、更加舒适的建筑思维方式,让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一种人性化、平等、自由的价值观。
禅宗文化和日本茶室设计之美
禅宗文化和日本茶室设计之美禅,是佛教的一种思想,其大意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
认为真正最为容易且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于自我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
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
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佛陀谈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无涯。
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叶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
”佛陀于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大约在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
到了13世纪,中国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日本人所热衷并渗透于文化生活的深处,对日本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禅宗佛教的影响下,日本兴起了茶道。
据说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
由于久坐疲累,眼皮无法张开,因此撕下眼皮,丢弃在地上。
而在丢弃眼皮的地方,竟然长出一株矮树。
达摩祖师的弟子们,摘下矮树上的绿叶,酿制成水饮用,竟能保持禅坐的清醒。
禅宗的和尚因此常常喝绿茶,好让自己冥想打坐的时候灵台清明。
茶道由此发展而来。
千利休提倡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
茶室就是为了茶道而修建的。
日本茶室建筑由茶室本身、水屋,门廊和连接门廊和茶室的雨道(露地)组成,建筑内外素淡、纯净,家具很少。
茶室是日本简约风格的代表,享受的是一面白墙前一枝插花的简单、静穆和意邃深远,同时也最大的表现出草、木、竹等建筑材料自身的美丽。
整个茶室色彩沉静,使茶人容易达到纯粹的精神交流。
以禅宗的思想去理解日本的茶室建筑,不仅能感受到素朴的茶室独到的美感,更能体会出蕴于其中的理想和生命力。
日本茶室有许多富有特色的构造,如壁龛,须跪行而入的小入口及“墙底窗”,不对称的结构体系等 ,这些独特的设计手法也都有各自深刻的禅意。
禅与日本设计美学之“素”
“ 直观的朴实” 展示出产品的新鲜、 温馨和清纯, 从而使整 形象体现出一种 “ 天人合一” 的“ 自然” 的风格。如图( 1 ) 为 统的鸡蛋包装设计, 以5 个鸡蛋为一组, 使用天然的稻草作为
有密切关系, 许多色彩名称都是直接用动植物的名称直接命
松色、 鸨色等等。另外, 日本岛上的蓝色的湖泊、 青色的山里 的植物等自然景物也是 日本神道教的崇拜对象之一, 所 以, 天生就对自然原色有一种喜爱之情。后来 , 受到禅宗思想指
“ 平常心” 来面 对世 界 , 对事 物 不加 渲 染, 不加 雕饰 ;“ 不 以艳 色取 例如: 樱色、 棣棠色、 葡萄色、 黄栌色、 木兰色、 朽叶色、 木赡
禅文化渗透到日本民族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其国民性格、 民 族审美意识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禅宗美学在日本设计中表 现得尤为突出,“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 禅宗美学思想对于日本美学
范畴 体 系的形成 及成 熟 有着直接 的催化作 用” 。
一
兵 库县 大米 的品牌 内涵 。
二、 色彩 的 自然 回归
悦于目, 不以矫饰动之以心” 。这种主张与日本原始的神道教思想中 的“ 崇拜自然”的精神别无二致 , 日本的生活中也处处强调顺 应自 然、 表现自然、 与自然共存的观念, 这些自然观与禅宗思想结合后, 于材质运用的观 点是: 忠于材料的本性, 保持朴实的本色之美。 这 种观点除了讲求和大自然的和谐外, 也突出了材料本身的美, 例如木 材、 草藤、 纸张等温润的自然材质, 它们的形态与质感都是独一无二 的, 不仅能从视觉上传达材质自然的纹理美, 还可以触摸到它的成 长痕迹, 甚至嗅到它特有意识。 所谓 “ 素” , 指的是摒弃掉一切 材料。这些柔软的稻草既能保护蛋壳, 其本身的质感又能给 浮华、 雕饰的外表, 追求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 强调设计要保持本 朴、 原始的感觉, 将鸡蛋的新鲜之感完美地烘托了出来。 色, 道法自然, 顺势而为。 在日本人的传统审美意识当中, 大都认为 厚重的装饰和浓妆艳抹是不可取的。人们所崇尚的, 是低调的、自 出的自然的美。
禅意之美
禅意之美作者:吴瑶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1期摘要:日本传统文化深受禅宗思想影响,形成了禅宗美学。
现代日本艺术设计中也常常能发现禅宗美学的痕迹,艺术家们常以禅宗思想为核心来进行艺术创作。
禅宗之美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日本设计在世界设计舞台上。
关键词:禅宗;美学;艺术;设计;日本日本著名禅学思想家铃木大拙说:“日本人最擅长的,是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并借表象将此极为现实地表现出来。
”日本文化受禅宗思想影响颇深,现代日本艺术设计常以传统的东方禅宗思想来创作表现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常常表现出一种宁静、虚空、灵性、空幽的意境。
将禅宗与设计相结合,已成为日本现代设计师表现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选择。
1禅意之美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
日本禅宗,于镰仓时代自中国传入,形成日本特有的佛教禅宗系统。
禅宗是通过禅修的方式以达到心性的修持,正误到本来自性清净心,顿悟成就佛果。
心性之静是禅宗禅理的基础,同样也是禅修的关键和禅境的极致。
日本的茶道、花道、武术、传统文学等,皆受到禅宗很大影响。
当今社会,禅宗文化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的情感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了日本的民族文化之中。
(1)残缺之美。
日本地处岛国,饱受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之苦,这种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使这个民族形成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也使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萌生了一种“重瞬间、轻永恒”的“物哀”理念。
日本民族信奉禅宗,他们领悟到四季变化中生命的无常,感知大自然中植物必将死去的绝望之美,从而体会晚秋寒冬的物衰之情,日本园林设计中常常表现一种静谧、玄幽之感,这都是地理对日本人心理的影响。
禅宗主张“物体不完整的形态和有残缺的状态”意念。
禅宗思想认为现实中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物,即使有,也终不能长久,而残缺,却常常会留给人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
太过工整精致的器物,虽完美却毫无灵性,而看起来略有缺憾的器物,虽不完美却含有更为宽广的再造空间,蕴涵着勃勃生机。
日本现代建筑景观中的“禅”意
日本现代建筑景观中的“禅”意禅宗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不仅影响着传统建筑,亦影响着现代建筑的发展。
如何传承与发展这种特色需要建筑师在实际中探索。
文中通过实例探讨日本禅文化对现代庭园、建筑的影响,研究新派设计师的实践过程。
日本庭院景观所表达的“禅意”是能将主体人物引入静谧空间,引向人生境界和精神内涵,最后引发人生感悟的一种环境哲学。
在全球化热潮之下,日本民族特色亦在逐渐丢失,日本很多设计师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在现代建筑景观中探寻着对“禅意”的更好诠释。
禅与建筑日本的禅宗是从中国引进的,但是禅宗对日本的影响要远甚于中国。
禅宗对日本人民的道德、修养、精神生活的塑造起到重要作用,影响着日本的茶道、书法、花道、武士道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正如铃木大拙所说:“禅造就了日本的性格,禅也表现了日本的性格”。
禅宗讲究的是“心”和“顿悟”,这一传统文化必然影响着日本建筑,因此,即使是受各种现代思潮影响的现代建筑亦能够体现出禅的哲理精神。
禅与现代园林庭院传统的日本园林分为自然风景式庭园,枯山水式庭园和茶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枯山水式庭园了。
枯山水庭院是禅宗在日本与园林结合的最好案例。
一方面,造园师为了反映对当时萧条社会,悲凉世间的厌倦,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来抛弃杂念,静思人生;另一方面,后世的观赏者看待枯山水园林就像一面镜子,不但能够感受到枯山水园林的造园师设计时的内心世界,同时可以根据观赏者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体验来对枯山水的形式进行加工和想象,同样可以感悟自我人生。
现代园林常将三种园林相互融合,模糊它们的界限,创造出更适合现代建筑的园林景观。
禅宗法师兼园林设计师的??野俊明认为,“园林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场所,是心灵的栖息地”,?L町会馆的青山绿水园正是他想要创造的心灵深处园林的具体表现。
庭园的面积有限,分布在一层和四层,都是在非常狭长精巧的空间中,设计师在这极其有限的空间之中让人们产生丰富的情感,令人们回味自然和赞美自然。
从无印良品的设计看日本禅的美学
表 . 是 极 简 主 义 美 学 风 格 的 代 表 它 所 传 达 出 的 素 朴 的 也
外 在 表 征 和 内 存 精 神 的 设 计 . 与 禅 宗 的 摆 脱 形 迹 、 心 都 明
见 性 的 理 念 高 度 契 合 , 显 了 深 厚 的 日本 禅 宗 美 学 意 蕴 彰
一
、
无 印 良 品 的 起 源
四 、 印 良 品 设 计 形 式 中 的 禅 意 美 无
1 简 约 洗 练 的 形 态 美 、
l9 9 1年 .无 印 良 品 在 伦 敦 开 设 了 它 的 第 一 家 海 外 专 卖 店 , 后 陆 续 进 入 法 国 、 典 、 大 利 、 威 、 尔 兰 等 国 此 .在 日本 得 到 积 极 的 振 兴 . 对 日本
文 化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并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确 定 了 日本 人 审 美 意 识 的 基 础 。 日本 佛 教 学 者 铃 木 大 拙 说 过 : 离 开 了 佛 教 . 具 体 讲 . 离 开 了 “ ” 就 不 会 有 丰 富 的 日 本 文 禅 化 。 王 受 之 先 生 说 : 日 本 现 代 平 面 设 计 经 常 不 大 采 用 文 “ 字 说 明 . 基 本 标 题 也 可 有 呵 无 . 文 字 并 不 是 最 重 要 的 设
了 当 年 . 内 正 夫 创 办 了 “ 印 良 品 ” 司 . 市 场 推 r 木 无 公 向
的 形 态 、 然 而 单 纯 的 材 料 与 色 彩 来 设 计 包 装 而 有 限 的 自 设 计 形 式 不 仅 满 足 了消 费 者 对 产 品及 生 活 环 境 的 需 求 .
还 “ 触 发 一 种 新 的生 活 意 识 . 种 生 活 意识 最 终 启 发 人 能 这
日本建筑里的“禅”文化
日本建筑里的“禅”文化摘要:本文开篇叙述了对禅的理解,并通过分析日本社会背景、审美情趣以及禅在建筑中的运用来探讨日本建筑设计中禅的精神,由此引发中国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关键词:日本,禅,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文化,本土文化“禅宗”是东方特有的文化之一。
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尤其是宗教文化方面,禅宗深深渗人日本生活文化及各阶层,对于道德、修养、精神生活乃至于人格的塑造,发挥了极重要的的影响力。
禅是佛教中国化之极致,禅启迪了日本对艺术的探索,并以其具个性的思想赋予独特的色彩。
一、禅在日本建筑中的运用1.1社会背景日本的宗教信仰对日本的设计带来本质的影响。
如:一方面,日本人传统的神道信仰对于自然、祖宗的尊敬和崇拜,形成日本人对于自然风格的高度喜爱,并且形成了干净、整齐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特征。
另一方面,日本人对于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简朴、单纯自然的文化。
并且喜爱非完整、非规则的美学特点,在思想上也推崇老庄的无为学说,精神上推崇引退化、自我控制、自我修养、以小我为中心的内心世界和孔孟的大我、次序、仁人、中庸外部体系同时并存。
此外,日本人认为设计是民族生存的手段,因此日本以其特有的民族性格使自己的设计变得十分强大。
1.2审美取向日本的艺术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既有楚楚动人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的交融,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东方式的抽象。
精神上,他是以日本传统的空灵虚无思想为根底,带有日本自古以来的清愁冷艳的色调,追求其中浮现的优美和冷艳的感情世界,创作风格是写生的同时又是抽象的,一方而继承着日本的王朝文学的关意识,同时伴着冷澈的感触。
日本的审美情趣不重形式而重精神,是从禅宗“多即是一,一即是多”的思维方法的启发而产生的。
它表现的质朴、平淡、温和、单纯、含蓄和空灵,且小巧而儿近纤弱,让人们从这种自然的艺术性里诱发出一种空寂与闲寂的效果,产生一种幽玄的美。
浅谈禅宗美学在日本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禅宗美学在日本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刘晓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年第07期摘要: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流派,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禅宗通过自己的修行方式,力求达到解脱的涅槃之乐。
通过消除自心的贪嗔痴慢疑,进而回到自性本真的状态。
日本是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禅宗的思想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设计也不例外,因此有了独特的美,在国际设计界有巨大影响力。
关键词:佛教;禅宗;禅宗美学;设计师;设计检索:中图分类号:B946.5、J1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4)07-0036-03Application of?the Aesthetics of Zen?in Japan?in Art designLIU?Xiao(Fashion?Institute?of?Donghua?University,?ShangHai?200051,China)Abstract :Zen as a school of Buddhism, which contains the wisdom of life. Zen through their own practice, and strive to achieve Nirvana music. By eliminating from the heart of the six primary afflictions slow doubt, then back to the true state of nature. Japan is a popular Buddhist country,Zen thought into every aspect of life, natural design is no exception, so there is a unique beauty,has great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design.Key words :buddhism; zen; the aesthetics of zen; desiger; designInternet :佛教所提倡的是一种生活智慧,作为分支流派的禅宗自然有其智慧之美。
禅意之美——论日本艺术设计中的禅宗美学
《 地平线》 , 在尊重该品牌一贯的宣传风格基础上 , 原研哉先生富 有禅宗美学 的作 品《 地平线》 获得 了极大的成功 , 并 获得 了东京 A D C大赏 。《 地平线》 系列 广告把无印 良品商品的艺术化和意境
化 融合 在一 起 , 在设 计理 念 的表 现上则 体 现 了无 印 良品简 洁 、 简 约 的品牌 内涵 , 展现了无印良品“ 世界合理价值” 的价值观。 自此无 印良品的品牌价值和商品的推广理念都打上 了原研哉的烙 印, 原 研 哉利 用禅 宗 中适 度地 原则 创 造 了该 品牌 简 约 的 设计 风格 , 而 这 点也是使无印 良品树 立于世界舞 台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 的 M U J I , 不只是一个成功 的商 品品牌 , 还成为一种 日本 日常生活审 美 的代表 , 无印 良品被 日本乃至全世界设计界认为是当代“ 禅宗 美学” 的代表 。原研哉先生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运用了还原本初 的设计方法 , 在设计 风格上 突出“ 世界虚无 、 包含一切” 的本质特 征, 使设计作品带有强烈的东方哲学观, 构建了一个 “ 无和有” “ 空 与色” 的蕴含禅意的美学境界。( 2 ) 桁野俊明。析野俊明, 是 当代 H本园林设计枯山水的主要代表人物 , 日本禅僧大师和 H本古刹 建功寺第 1 8 代主持。栅野先生的作品颇受 日本国内外的肯定 , 主 要作品有 : 曲町会馆 “ 青山绿水 的庭 ” 、 今 冶国际饭店 中庭 “ 瀑松 庭” 、 科学 技术 厅金 属 材料 技术 研 究所 中庭 “ 风磨 白练 的庭 ” 、 加 拿 大驻 日本使馆庭园、 新渡户庭 园的改造 “ 通 向小 岛的木桥” 、 香J i I 县立图书馆 、 麴町会馆等。枯山水发展于 H本的室町时代, 是 日本 园林设计的精华 , 佛教禅 宗思想 和茶道 的发展促 进了它的成熟。 枯山水就是假山水的意思, 它的本质实际上是无水之庭 , 是一种 以 砂 代水 、 以石拟 岛 、 饱 含哲 理 的园林 形态 。白砂 摆放 形成 的 不 同波 纹, 加上 人 的联 想 , 并通 过 禅 宗 冥 想 来赋 予 景 物 不 同 的 意义 , 达 到 审美的需求 。枯 山水 的抽象 、 纯净 , 给予居住其问的人们一个无 限
禅宗语境下的日本设计——原研哉“白”的内涵解读
禅宗语境下的日本设计——原研哉“白”的内涵解读摘要日本设计中独特的禅宗美学向来备受设计界推崇。
文章解读了禅宗美学对日本设计的影响,以及日本设计界代表人物原研哉“白”的设计理论在禅宗语境下的深层次内涵,对我国设计的发展启发颇多。
关键词:禅宗日本设计原研哉白一、禅宗了解禅宗语境下的日本设计,首先我们要明白何谓禅。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一苇渡江,十年面壁,只履西归,慧可断臂,夜付袈裟,以心传心。
”这句话中的众多典故总结了禅宗的由来。
禅宗教义很难用文字总结,可以说“禅”是一个无法彻底解释的概念,任何解释都有其局限性。
“禅”讲究用心去感悟,“以心传心”是禅宗的顿悟法门,人们对“禅”总有其基于自身修行的不同感悟,是无法统一而论的,所以才会有“参禅”一说。
二、日本禅日本禅宗进入大众视野得益于日本禅学研究者铃木大拙。
铃木大拙著书颇丰,通晓佛教文化,曾与胡适先生一同研究、探讨禅宗思想。
铃木大拙一生著书丰富,在《不惧》、《不惑》等书中,他将日本文化与“禅”捆绑在一起解释,日本式的武士道、茶道、能乐、俳句和枯山水等传统文化与禅宗融合,日本艺术和传统文化越来越紧密地与禅宗联系在一起,遂有了“日本禅”这一说法。
虽然其他各种宗教流派都在日本有不少信徒,但都没有像禅这样“日本式”。
“禅”赋予了日本设计独特的审美情操,强调简朴、极少主义的美学和极强的自制与克己;日本设计也反过来将“禅”这一古老的宗教思想与现代世俗生活结合,使“禅”文化在日本继续发展,生生不息。
三、禅宗思想对日本设计的影响日本设计为世界所赞赏的质朴、简约的设计风格与其传统的禅宗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日本设计由于禅宗美学中来自佛教的寡欲,和物哀美学的影响,与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的理性与冰冷相比多了一份空与寂的东方式哀愁。
日本设计多使用简洁、沉寂、单纯的色调表现静与空的氛围,让人内心清澈、单纯,也体现了对万物原初之态的推崇。
日本在战后出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设计人才。
禅宗美学和日本现代设计之美
禅宗美学和日本现代设计之美 --井上有一田中一光三宅一生安藤忠雄河岸似前额青柳写双眉蝴蝶翩翩舞落花疑返枝-----荒木田守武宗教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一种上层建筑,一种历史现象,他却深深扎根于人类的思想里和生活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实践活动。
禅宗通过一种静悟和修禅的方式,达到的是一种澄明与自在,禅宗美学在日本设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是以一种智慧之美,用一种简洁纯净的方式,为生活创造出一种智慧之境。
日本的设计常常用一种特有的东方的思维和方式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借助于本民族传统的艺术设计符号。
将包含有日本民族意味的图形,以典型的日本的风格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却又常常不使用任何传统的视觉符号,让人们通过心灵感知其中的涵义。
以一种“虚静空灵”“圆融和谐”的禅意境界为基础,结合日本传统的清愁、冷艳的情感,创造出了一种具有明显的东方特色的设计形态。
日本的地理环境特殊,它处于浩瀚的大海之中,使其呈现出一种既开放、又封闭,既辽阔、又狭窄的地理状态,这种矛盾的地理状态由此形成了日本人既排斥、又吸收,既抗拒、又服从,既自尊、又自卑,既勇猛、又胆怯的国民特性,体现在艺术形式上则是既自然、又人工;既张扬、又含蓄;既伤感、又亢奋;既传统、又前卫。
这些都使日本的设计艺术构成了一幅幅特有图像的景观:似是而非,矛盾共生,即空即有,非空非有。
如井上有一的书法,田中一光的平面设计,三宅一生的服装,安藤忠雄的建筑。
井上有一是一位代表了20世纪后期日本的艺术家。
剃着光头,挥运巨笔,墨迹飞溅,摸爬滚打,旁若无人,无拘无束,放荡不羁,一个野蛮十足的人。
这是大多数人对井上有一的印象。
当整个日本都沉湎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他仍默默无闻,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做人。
他笔下的汉字隐透出新星般清新的惊愕,将人引入寂静的谛听与澄明的现前。
他的作品巧妙地运用了水与墨的融合,颜色浓淡相间于笔触之中。
阴阳、有无、虚实结合,墨色的浓淡在留白处给人遐想。
他的字是一种雅意风致,展现的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汉字,表达的是汉字本身的平静质感,而不是现代的浮躁心境。
日本禅宗美学对当代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影响
日本禅宗美学对当代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影响日本禅宗对世界美学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并且正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本文对日本禅宗美学艺术设计进行研究,并且探讨日本禅宗美学设计对当代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通过加强对日本禅宗美学的理解,并对当代城市特别是以旅游为主的如韶关这样的城市的人居环境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日本禅宗;美学设计;家居一、日本禅宗美学的形成与发展日本禅宗起源于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唐朝时期,六祖慧能把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
并兴盛于南宋,由日本僧人学习并传入日本。
将开创了日本禅宗的是一位叫荣西的日本僧人,他通过对中国禅宗的努力钻研,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日本本国特色的禅宗文化,从而建立了日本禅宗。
随着日本历史的不断进展,日本禅宗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即为日本禅宗文化。
首先,禅宗仅仅是日本僧人的生活方式,后来被推而广之,受到老百姓的推崇,并且逐渐融入到生活之中。
在日本镰仓时代的战乱动荡年代,禅宗思想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抒发了人们对战乱与动荡的厌倦,以及对一些未知神力的向往。
无休止的战乱使人们越来越寄希望于禅宗的天神,希望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希望自己能够与上天合二唯一。
禅宗是佛教的重要派别,在长期的“悟道”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禅宗美学,并逐渐成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美学思想之一。
二、日本禅宗美学的特点日本禅宗美学同中国禅宗美学中的返璞归真如出一辙,并且结合了日本国民的性格特点,创造出独特的禅宗文化。
日本的建筑和家居风格都有一种古朴自然的特点,其中充分体现了日本禅宗思想的美学特色。
在装饰和建筑上大量使用自然材质,减少人为的部分,从而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日本禅宗美学主要可以概括为“寂”、“简”、“闲”、“素”四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寂”日本禅宗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空寂,不仅仅代表了一种孤独寂寥之感,还表现了对内心和欲望的克制,以及内心超脱万物的升华,是日本禅宗价值观念的体现。
“寂”最重要的特色就是简单朴素,其以寂静为主要的氛围基调,以“空”为主要的空间属性,从空无一物中发现美。
浅谈禅宗美学对日本建筑的影响
浅谈禅宗美学对日本建筑的影响
禅宗美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禅宗美学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造物都具有属于各
自固有的美感,强调个体的直观感受和生活体验。
在日本,禅宗美学在古代日本的建筑、
园林、茶道等方面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古代日本建筑以木材、竹子和稻草为主要材料,具有轻巧、灵活、风格简朴等特点。
禅宗美学注重极简主义的表现方式,日本建筑受其影响而逐渐形成了以自然、简约、自然
材料及所谓“真情味”的美感。
比如日式榻榻米和障子房间,减少了墙壁和框架结构,利
用自然光和自然风,保持原始而自然的美感。
在朱雀大路寺和天龙寺等山东一带的寺庙,
建筑多采用竹子,如宝厳院的竹林庭院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竹子是天然材料,节制得宜时,可构成美感。
此外,日本建筑的园林设计亦是禅宗美学的产物,原本以佛教为主题的
庭院、山庄、念佛堂等群体通常呈现出均衡和谐的氛围,富有意境意象。
禅宗美学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亦深远。
茶道追求致敬宾客和精益求精、追求和谐平衡和
自然性、不拘形式和横溢匠心的特点,在禅宗美学的启发下,茶室形式逐渐极简化,用料
简单而不失精致,表现出一种富有禅意的清新简朴的特点。
因此,茶道也成为日本陶艺、
盆景等领域的一个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在日本传统文化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禅宗美学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在日本建筑、园林、茶道以及其他艺术表现方式中的体现,既回应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特征,也展现了其美学追
求和哲学思考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文化与日本设计之美
初探禅[1]文化与日本设计之美
同样是简约风格,日本和北欧以及美国的简约都各不相同。
北欧的形式品质,美国的田园,日本的禅意,这些不同之处来源于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精神。
我想说一下日本的设计,一直喜欢这种宁静超脱的感觉。
日本设计很好的将欧洲国家的简约思想与东方的“禅”结合了起来,使得“禅”文化成为了设计的本源,体现出东方文化所特有的素雅和清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日本崇尚细节,自然,简洁,讲究精神层面,这与他们的背景环境密不可分。
日本森林众多,使日本人祟尚生命之美,自然之美。
培养了他们的闲适,和谐之感。
日本漫长的海岸线让他们追求壮美。
最主要的是日本自古与中国相似,有着传统的神道信仰。
于此禅宗的空灵境界也造就了日本独特的风格。
禅,可以说是一种世界范围的东方“语言”,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
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
禅就是自然而然,其精神是直取事物本质,不为形式所拘。
日本的这些文化大都是由中国传入的。
佛教其他各派对日本文化影响,一般都局限在他们宗教生活方面。
唯独禅宗不受此限,它对其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极深的影响,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茶道,插画等等。
禅是日本的主要文化背景,在中国却只是佛家文化的一个分支。
禅符合日本的背景,影响着他们的文化和生活。
因此日本“禅”的意味比
中国文化中的浓的很多。
日本画家有“减笔体”的传统,即在绢本或纸本上用较少的描线或笔触去描绘物象。
这和禅的精神完全吻合,孤绝但是包含万物。
静和空,是禅意空间的重要特色。
现代日本设计的内涵也是如此,设计师是通过素、朴、简的方式来实现空间特征的空和静。
下面举一下几个方面的例子。
室内
--===
日本的室内设计大概是我们所接触到最常见的带有禅意的设计。
禅居是真正的简约主义。
使用自然材料,采用简洁、静寂、单纯、沉着的色调组合。
一般采用清晰的线条,居室布置优雅、清洁,有较强的几何感,木格拉门、木板地台为其风格的特征。
散发着稻草香味的榻榻米,营造出朦胧氛围的半透明樟子纸。
墙面采用桧木,地板则采用金檀木铺陈,再加上竹签,可说是集原木于一室。
简单的中式家具摆设,营造出沉稳宁静的质感。
令人远离都市的喧嚣,使心灵回归质朴。
平静中自有世界。
园林
中国佛教传入日本,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日本的造园最深受中国佛教禅宗的影响。
最典型的日本园林最高峰--枯山水[2],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
由细沙碎石铺地,加上一
些叠放有致的石头,偶尔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
枯山水中的“水”通常由砂石表现,而“山”通常用石块表现。
有時也会在沙子的表面画上纹路來表现水的流动。
枯山水常被认为是日本僧侣用于冥想的辅助工具,所以几乎不使用开花植物,这些静止不变的元素被认为具有使人宁静的效果。
讲求精致,追求内在涵义胜于外表,其中的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
建筑
喜欢安藤忠雄[3]是因为他的“光之教堂”[4]。
坚实厚硬的清水混凝土,围合出一个暗色调的空间,炫目的阳光便从墙体的十字中倾泻进来。
相信在这种氛围中做礼拜听受布教的信徒们一定会感到一种绝对的神圣和震撼。
教堂是西式的产物,但是经过安藤大师之手,便很好的融合了日本“禅”的元素。
他对这个神圣空间有着独到的见解,通过墙壁及家具十分简朴的处理,保留了粗糙表面的质感,正因为如此,才能突出自然和纯粹的感觉,才能让“光之十字架”更加神圣。
安藤忠雄说:“我的墙壁不需要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家为我作画。
”并且光之教堂还有一个特色是,信徒的座位比圣坛要高。
他说:“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冈,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师站的比观众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牧师与观众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阶是往下走的,这样牧师站的与坐着的观众一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
这才是光之教堂的精华。
”[5]光之教堂每一处的设计,都无不体现了安藤忠雄表达出的禅宗的自然境界。
产品
无印良品[6] 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日本品牌。
每次去上海总是要到它的门店去看看。
总体的印象就是原色,自然。
牛皮纸的棕黄色调,原木的淡色调,纯棉布料简单款式的衣服,让我印象深刻。
其中宣传的就是禅宗的美学,无印良品是禅的意念的日常化,带有典型日本美学气质,追求精准。
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
无需装饰,把多余的部分去掉,就是无印的素。
举个例子,MUJI LABO的符号引用了日本禅宗里的理论——圆。
圆这个图形其实从中国传过去的,代表宇宙万物的生存之道。
日本的画家画一个圆代表宇宙,人间是三角形,方块代表土地,成为宇宙的三个符号。
LABO的符号并不是圆规画的圆,而像是水墨的痕迹,它让MUJI的本质在每个地方得到渗透。
禅的精神体现在生活的细小之处和自然而然之中,无印良品的生活艺术也在于小处。
服装
同时体现这种感觉的还有三宅一生[7]。
其服装冲击了西方的固有的模式。
体现了东方的特质包括日本式的关于自然和人生的哲学,即“禅”。
他的作品看似无形,却疏而不散。
蔑视传统、舒畅飘逸、尊重穿着者的个性、使身体得到最大自由。
大胆运用日本宣纸、白棉布、针织棉布、亚麻等材质,创造出各种肌理效果。
体现出了没有束缚的灵动和自然美感。
日本设计中所理解并被渗透的禅意,让其有了这种特质,形成了自有的风格。
清远深幽。
富有禅机和哲理。
“禅”是日本设计的思想本源和哲学基础,影响可谓深远。
禅宗与设计艺术的结合往往令日本艺术家们心驰神往,它似乎已成为日本设计师表现自己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感受的最佳选择。
在日本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中,始终信奉“简单的优于复杂的、幽静的优于喧闹的、轻巧的优于笨重的、稀少的优于繁杂”的这一禅宗理念。
[1][禅] 佛教禅宗“禅那”的简称,巴利语Jhāna 的音译。
梵语是Dhy āna。
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
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
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
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维研修为因,得以定心,故谓之思维修。
言静虑者是依体立名。
其禅那之体,寂静而具审虑之用者,故谓之静虑。
静即定,虑即慧,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
也就是佛家一般讲的参禅。
虚灵宁静,把外缘(外在事物)都摒弃掉,不受其影响;把神收回来,使精神返观自身(非肉身)即是“禅”。
:
[2]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
它同音
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3]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4]安藤忠雄在湖南大学的讲座中提到:他说:“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冈,教堂是高高在上的,牧师站的比观众高,而我希望光之教堂中牧师与观众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阶是往下走的,这样牧师站的与坐着的观众一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
这才是光之教堂的精华。
”
[5]光之教堂: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们产生接近上帝的错觉而名垂青史。
它获得了由罗马教皇颁发的二十世纪最佳教堂奖。
[6]“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
虽然极力淡化品牌意识,但它遵循统一设计理念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诠释着“无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7] 三宅一生:三宅一生品牌(Issey Miyake)根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且是名震寰宇的最优秀世界女装品牌。
他的产品是一些流行于全世界的,但却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风格的东西,它不仅仅确立了他自身的国际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东京为国际时装之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