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最新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
如果使用不当,亦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特作如下规定:一、农药分类根据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原药)的毒性综合评价(急性口服、经皮毒性、慢性毒性等),分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类。
1、高毒农药有3911、苏化203、1605、甲基1605、1059、杀螟威、久效磷、磷胺、甲胺磷、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呋喃丹、氟乙酰胺、砒霜、杀虫脒、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溴氯丙烷、401等。
2、中等毒农药有杀螟松、乐果、稻丰散、乙硫磷、亚胺硫磷、皮蝇磷、六六六、高丙体六六六、毒杀芬、氯丹、滴滴涕、西维因、害扑威、叶蝉散、速灭威、混灭威、抗蚜威,倍硫磷、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克瘟散,稻瘟净、敌克松、402、福美砷、稻脚青、退菌特、代森铵、代森环、242滴、燕麦敌、毒草胺等。
3、低毒农药有敌百虫、马拉松、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氯杀螨醇、多菌灵、托布津、克菌丹、代森锌、福美双、萎锈灵、异稻瘟净、乙磷铝、百菌清、除草醚、敌稗、阿特拉津、去草胺、拉索、杀草丹、2甲4氯、绿麦隆、敌草隆、氟乐录、苯达松、茅草枯、草甘膦等。
高毒农药只要接触极少量就会引起中毒或死亡。
中、低毒农药虽较高毒农药的毒性为低,但接触多,抢救不及时也会造成死亡。
因此,使用农药必须注意经济和安全。
二、农药使用范围凡已订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品种,均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
尚未制定“标准”的品种,执行下列规定:1、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茶叶、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不准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与人、畜皮肤病。
除杀鼠剂外,也不准用于毒鼠。
氟乙酰胺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不准做杀鼠剂。
“3911”乳油只准用于拌种,严禁喷雾使用。
呋喃丹颗粒剂只准用于拌种、用工具沟施或戴手套撒毒土,不准浸水后喷雾。
2、高残留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氯丹,不准在果树、蔬菜、茶树、中药材、烟草、咖啡、胡椒、香茅等作物上使用。
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及农药合理使用方法

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及农药合理使用方法化学农药是防治病虫害最为快速、有效、经济的主要手段,在保障农业丰收、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过多过滥地使用农药,对生态环境和身体健康都会产生较大危害。
农药残留及其产生的污染后果是严重的,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并影响到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原因1.重化学防治,轻综合防治。
由于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对用农药防治病虫产生了依赖思想,因而不重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过多使用农药,加大了农药残留,严重污染环境,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
2.违规使用高毒农药。
根据规定,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水果和中草药材生产。
但由于其对害虫的击倒力强、速效性好、药效长,部分农户仍喜欢使用。
在蔬菜、果树等作物上使用高毒农药,直接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3.使用了含有高毒农药成分的假农药。
农药生产企业为谋求非法利益在中等毒、低毒的杀虫剂单剂或复配剂中加入高毒农药成分,农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施用到作物上,导致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4.增加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次数。
有些农户不能对症用药,乱用药,用错药,甚至出现杀虫剂用于控制病害,施药时间、时机不当,错过防治适期用药,病虫害难以控制,甚至认为规定的农药使用剂量太低,为提高防治效果盲目加大剂量和增加使用次数,致使残留量超标。
6.长期使用单一的农药品种。
有的农户一旦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长期使用,即使发现该药对病虫的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换品种,而是加大用药量,认识不到病虫已产生了抗药性,结果用药量越来越大。
7.未按农药安全间隔期收获。
施药时间距离收获期越近,农药残留量就越高。
有的农户头天喷药第2天就收获上市,或者在采摘前喷施残效期长的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二、科学合理使用农药1.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真正做到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协调利用物理防治措施,推广生物农药,科学合理应用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农药,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害的目的。
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

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一、对症用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与防治对象,选择相应的农药。
同时,还要根据防治对象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选择最合适的防治时机和使用方法。
二、适期用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适期非常重要,过早或过晚防治都会使防治效果下降。
一般应掌握在病虫害的初发期进行防治,此时防治效果较好,农药的用量也相对减少。
三、适量用药在施用农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用药量及施用次数科学施用。
在一般情况下,用药液量不能少于茎叶的表面水量,即“足水细喷雾”。
农药浓度高、用药量大,不仅容易产生药害,也造成浪费。
防治土传病虫害或使用颗粒剂农药时,要按规定剂量随水灌根或拌土撒施。
四、适法用药农药的施用方法有喷雾法、喷粉法、土壤处理法等。
喷雾法包括常规喷雾和静电喷雾。
喷粉法适用于颗粒剂农药的施用。
土壤处理法主要用于防治土中病虫害。
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根据农药种类和防治对象的为害特点选择适宜的施用方法。
五、安全混用农药混用可以扩大防治范围,提高药效,节省用药量。
但混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两种农药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二是混用要合理,即两种农药对主要靶标害虫都有效果;三是混用要方便,便于贮存和携带;四是要注意农药间的拮抗或增效作用,一般情况下,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等化学结构不同的农药不能混用;有机氯、有机氟等药效持效期长、易产生药害的不能与其他农药混用。
另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不同类型的农药可以混合使用,但应注意不同类型农药的特点和配伍禁忌。
一般情况下混合使用一种或几种农药后农作物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才可以放心使用。
如混配的制剂有沉淀或分层等现象可以摇匀后再使用。
但不同品牌的农药混配时可能会产生药害等其他不良现象应慎重使用。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农药时一定要注意上述原则并事先做好试验工作后才可以放心使用。
六、注意防护配药及施药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以防止农药中毒。
如药液溅入眼睛中,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农药安全使用指南

农药平安使用指南一、购置农药,看清标签不要购置和使用标签模糊不清、证号不全、不用中文标明有效成份的农药。
证号齐全的农药:国内生产和进口国内分装的农药要有登记证号、生产批准号和产品标准号;国外直接进口农药只有登记证号。
二、农药储运,远离食品农药必须单独运输,修建专用库房或箱柜上锁存储,并有专人保管。
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及日用品等物品混运和混存。
防止儿童进入农药库房。
三、农药配制,专用器皿农药配制,要选择专用器具量取和搅拌。
绝不能直接用手取药和搅拌农药。
四、药械故障,及时维修施药机械出现滴漏或喷头堵塞等故障,要及时正确维修。
不能用滴漏的喷雾器施药,更不能用嘴直接吹吸堵塞的喷头。
五、田间施药,注意防护田间施用农药,必须穿防护衣裤和防护鞋,戴口罩、帽子和防护手套。
年老、体弱、有病的人员,儿童、孕期、经期和哺乳期妇女不能施用农药。
六、喷撒农药,注意天气应在无雨、3级风以下天气喷撒农药。
不能逆风喷施农药。
夏季高温季节喷施农药,要在上午10点前和下午3点后进行,中午不能喷药。
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小时。
七、适期用药,防止残留必须注意农药平安间隔期。
农药平安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的间隔天数。
施用农药前,必须了解所用农药的平安间隔期,保证农产品采收上市时农药残留不超标。
八、高毒农药,禁止使用瓜果、蔬菜、果树、茶叶、中药材等作物,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防食用者中毒。
九、剧毒农药,禁止喷雾克百威、涕灭威、甲拌磷、甲基异硫磷等剧毒农药,只准用于拌种、工具沟施或戴手套撒毒土,严禁对水喷雾。
十、施药现场,禁烟禁食配药、施药现场,严禁抽烟、用餐和饮水。
必须远离施药现场,将手脸洗净前方可抽烟、用餐、饮水和从事其它活动。
十一、防治病虫,科学用药对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采用综合防治(IPM)技术,使用农药防治时,要按照当地植保技术人员的推荐意见,选择对路农药,在适宜施药时期,用正确施药方法,施用经济有效农药剂量。
怎样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一)农药的配制及防护农药配制要经过农药制剂取用量的计算、量取、混合均匀等几个步骤。
1.准确计算农药制剂的取用理首先要仔细、认真地阅读农药产品的标签。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和进口农药绝大部分已办理农药登记,其产品标签内容是经过登记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是可靠的。
农药的称取量、配制应按标签上推荐的用药量计算和量取。
农药标签上一般注明单位面积(亩或公顷)上所用的农药商品制剂的用量(克或毫升),还同时注明单位面积上折成有效成分(100%纯药)的用量(克);有的是推荐使用稀释倍数同时注明单位面积上的用药液量,或注明有效浓度ppm(百万分之几)的数值。
可按推荐的用药量不同表示方法,用下列公式之一计算农药的取用量:(1)按单位面积上的农药制剂用量计算公斤:100克500倍——1000倍农药制剂取用量=单位面积上农药制剂用量×施药面积(克或毫克) (克或毫升/亩或公顷) (亩或公顷)应按计算的农药制剂取用量准确地称取,所加入的水量也应按标签上推荐的加水量,不要加水过多或多少,以免达不到防治效果或造成药害。
还可根据农药的剂型、施药器械、使用方法和防治作物植株大小来确定加水量。
一般常量喷雾时,每亩的用药量中加水75—100公斤(升)。
液体农药配药时要用带刻度的量具量取或用秤称量,固体农药要用秤称量。
2.安全配制农药及防护为安全配制农药,应注意以下防护措施:(1)配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技术和熟悉所用农药的性能。
(2)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参加配药。
(3)在开启农药包装、称量配制时,操作人员要穿必要的防护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尽量避免皮肤与农药接触及吸入粉尘、烟、雾等。
(4)不能用瓶盖量取药或用饮水桶配药,不有用盛药水的桶直接下沟河取水,不能用手或胳臂伸入药液、粉剂或颗粒剂中搅拌。
配药时要防止溅洒、散落。
(5)配制农药应在远离住宅区、牲畜栏和水源的地方进行,药剂要随配随用。
已配好的药液应尽可能采取密封施药,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
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ppt

1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1.2.1 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1.2.1.3 雾滴大小及雾化质量的表示方法
雾滴大小的表示方法: (1)质量平均直径:雾滴平均体积的直径。 (2)数量平均直径:雾滴直径的平均数值。 (3)数量中值直径(数量中径,NMD): (4)质量中值直径(质量中径、体积中径、VMD或
1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何谓“使用方法”?
指在掌握、了解了防治对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保护对象的特 点、自然环境的因素、药剂的特殊性能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确定 的施药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何谓“使用技术” ?
指在“方法”所涉及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操作者的 技能,使农药最有效地命中生物靶标,最少危及环境的质量。
农药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是: 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工效,充分发挥药剂、药械的潜在能 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保证一定的环境质量。
第六章 农药的正确合理使用
1 农药使用方法和技术 2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的原理与方法 3 除草剂的使用 4 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
4.1 有害生物的特点与农药合理使用 4.2 农药使用与作物的关系 4.3 环境因素与农药的合理使用 4.4 农药使用对重要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4.5 农药使用的经济效益 4.6 农药禀性的发挥和利用 4.7 农药的安全使用和防护
4 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1.2 喷雾法
1.2.1 喷雾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1.2.1.1 雾化的类型和原理 (3)离心式雾化 是利用圆盘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 力使药液以一定细度的液珠离开圆盘边缘而成为雾滴。 特点:药液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转盘边缘而延伸成为液 丝,然后液丝断裂,形成雾滴。所以,此法也称为液 丝断裂法。转盘的转速越高、药液滴加越慢,则雾化 越细。 器械:额娃式手持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
喷洒农药安全注意事项

喷洒农药安全注意事项喷洒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农药的化学性质和毒性,喷洒农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喷洒农药操作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喷洒农药的安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农药:在喷洒农药之前,务必了解农作物所受威胁的病虫害类型,并选择适合的农药。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剧毒程度和毒性规格,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2.穿戴防护服装:在喷洒农药时,必须穿戴防护服装。
这包括戴上帽子和口罩,穿戴长袖衬衫、长裤和防水鞋,以避免农药直接接触皮肤。
3.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喷洒农药时,一定要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这可以有效地避免农药接触到手和眼睛,减少农药对人体的伤害。
4.避免吸入农药:在喷洒农药时,要尽量避免吸入农药。
可以选择佩戴过滤性好的口罩,最好使用专门的防护面罩来避免吸入农药。
5.注意风向:喷洒农药时一定要注意风向,尽量选择在没有风或风力较小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喷洒。
如果风向改变,一定要立即停止喷洒,并等待风向恢复后继续。
6.避免污染水源和土壤:喷洒农药时要注意避免农药污染水源和土壤。
离水源和水体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农药的直接流入,同时要尽量避免在水体附近喷洒。
7.喷洒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在使用喷洒设备之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操作喷洒设备时,要注意喷雾的均匀性和覆盖范围,避免漏喷和重喷。
8.合理使用农药剂量: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剂量,遵循使用说明书上的建议。
过量使用农药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可能给作物和人体带来安全隐患。
9.喷洒后的处理:喷洒农药后,要彻底清洗喷洒设备和防护装备,避免农药残留的积累。
处理喷洒后的废弃物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的处置。
10.提高安全意识:农药的使用和喷洒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及时了解农药的安全性和使用方法,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总之,喷洒农药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照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才能有效地保护作物,避免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
化学防治病虫害的注意事项

化学防治病虫害的注意事项化学防治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但在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正确的农药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农药。
不同的病虫害对农药有不同的适应性,所以在选择农药时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另外,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选择农药,以避免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2.控制使用量和频次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使用量和频次,避免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农药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导致农药的有效性下降。
频繁使用同一种农药也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3.正确使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
首先要注意农药的保存和储存,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农药失效。
其次,在施药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免接触到农药而引发健康问题。
此外,还要注意施药的时间和施药方法,避免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4.合理轮换和混用农药为了避免害虫对某种农药产生抗药性,应该定期进行农药的轮换使用。
轮换使用不同类别的农药可以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并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合理的混用农药也可以增加防治效果。
但要注意避免不同农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意外的化学反应。
5.防止农药残留化学农药使用后,要注意清洗施药工具和个人防护用品,避免农药残留。
农产品收获后,也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6.加强监测和预警要及时了解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只有及早发现病虫害的存在,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气象数据等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
7.推广生物防治措施除了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它依靠天敌、寄生虫或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逐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生态环境。
总而言之,化学防治病虫害是一种常用的农业生产方式,但要注意选择正确的农药,并严格控制使用量和频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安全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安全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小麦病虫害应做到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要选用对防治对象效果显著,而对小麦生长无影响,对麦田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农药品种。如防治麦蚜用抗蚜威,防治赤霉病用多菌灵等。在几种病虫同时发生时,要注意选用广谱性的农药,从而一药多治等。如用粉锈宁(三唑酮)拌种可防治纹枯病、黑穗病、白粉病、锈病等,3911拌种对地下害虫、麦蚜以及一些病毒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使用最佳剂量:最佳用量是指把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所需农药的最小剂量。最佳剂量受小麦品种的抗感性、病虫害发生程度和发生时间以及环境条件等诸多因子制约。如防治锈病和白粉病对于抗病品种或轻发生时只需粉锈宁每亩3克-5克(有效成份)即可,而对感病品种或重发生时则需每亩7克-10克。 (3)掌握最佳防治时期:根据各病虫的防治指标确定相应的防治时期。在多病虫混合发生时,要明确主要病虫及其发生动态,综合分析,确定主治与监制对象,协调好关键用药时期。如小麦中后期选准关键时期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1次喷雾即可控制主要病虫的为害。 (4)运用先进的施药技术:运用隐蔽施药技术(如拌种)或高效喷雾技术(如低容量细雾滴喷雾)提高药剂利用率,减少用药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防止病虫害抗药性产生:实行综合治理,化学防治与其它防治措施结合或利用复配制剂,轮换用药等措施,可以延缓或阻止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 (6)其它注意事项:剧毒农药如3911、呋喃丹等只用于拌种或土壤处理,严禁喷雾;用药石操作人员应注意自我保护,防止中毒事故发生。如有中毒症状应立即治疗。 农药使用过程中有关数据的换算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农药的管理力度,对农药标签要求越来越严格。标签上的防治对象、使用方法都很好理解。但有的标签上对用药量的表述太专业,如用每公顷 X—XX克有效成分,有的用稀释到X—XX mg/千克喷雾。有的专业书上写的用量X—XXg ai/hm2或X—XXg/ha。常常使人看得一头雾水,不要说农民看不懂,就连专业人员也要经过换算才知道怎么使用农药。这是国际上通用的,我们是在和世界接轨。 我们在使用农药时,常用的有稀释多少倍,或1壶水对多少药,1亩地用多少商品农药等,下面介绍怎样换算。 首先弄清符号含义和换算关系:ai——有效成分;hm2(ha)——公顷;g——克;mg——毫克;1千克=1000克=1000000毫克;1公顷=15亩;1升=1000毫升 下面举例说明:海南正业生产的25%仲唑磷乳油,标签上表明防治对象是水稻螟虫和稻飞虱,用量是每公顷有效成分450~750克,怎样换算? 第一步:每亩有效成分用量=每公顷有效成分(450~750克)÷15=30~50(克);第二步:每亩商品用量=每亩有效成分用量(30~50)÷制剂含量(25%)=120~200(毫升);第三步:稀释倍数=每亩常规用药液(50~75升)÷每亩商品用量(120~200毫升)=250~625倍。这里分子、分母各有两个数字,可用分子上的小数字(50升)除以分母上的大数字(200毫升),注意单位统一,得最低稀释倍数250倍。同理,用分子上的大数字(75升)除以分母上的小数字(120毫升),得625倍。即该农药的稀释倍数在250~625倍之间。 例2. 20%主攻豆荚螟乳油,标签表明稀释到200~250mg/千克。mg/千克是百万分浓度,也就是ppm浓度。PPm浓度=百分浓度×10000=20×10000=200000 mg/千克。稀释倍数=制剂PPm浓度÷要稀释的PPm浓度=200000÷(200~250)=800~1000倍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单位面积用药量是指作物生育期达到一定程度的用量,幼苗期要减量。用药液量也要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期、植株大小灵活掌握,以叶面、叶背都喷到,不往下滴为宜。 选择农药剂型注意什么 目前农药有许多剂型,其中有些剂型名称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用途是一样的,有些剂型虽然用途一样但使用方法不同。农药用户则要根据作物和防治对象、施药机具和使用条件来决定选择哪一种剂型和制剂比较合适。 目前,我国农药的剂型种类还比较少,生产和使用的大多是适合于喷雾的剂型、其中以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为主,悬浮剂也有相当产量。从药效上分析,这三种剂型是有些差别的。 第一,杀虫剂的乳油效力要显著高于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同一种农药有效成分以选用乳油为好。叶面喷雾用的杀菌剂,一般以油为介质的剂型对杀菌作用的发挥并无好处,因为杀菌剂对病原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渗透是溶解在叶面水膜中的杀菌剂分子,并不需要油质有机溶剂的协助,甚至反而会妨碍药剂分子的扩散渗透和内吸作用。所以宜选择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叶面喷洒用的除草剂,因杂草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层,含有机溶剂的乳油、浓乳剂、悬乳剂等剂型都可以选用;具有良好润湿和渗透作用的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剂型也可选用;施用于水田田泥或土壤中的除草剂,以颗粒剂和其他能配制毒土的剂型用得比较多。 第二,作为乳油的替换剂型,悬浮剂的药效虽次于乳油,但显著高于可湿性粉剂。因为悬浮剂的颗粒要比可湿性粉剂细得多,悬浮剂中含有的多种助剂有利于药剂颗粒粘附在生物体表面,从而能提高药效。(王广生)
常用农药特性及使用技术 1、甲胺磷的特性 甲胺磷是一种毒性很高的有机磷杀虫剂。无色或淡黄色粘稠状液体,有强烈的臭味。可溶解于水中,在中性和弱酸性情况下稳定,不易分解,反之就很容易分解失效。甲胺磷在常温下较稳定,长期在高温下也会分解。铁会加快其分解,此农药对金属也有腐蚀作用。 甲胺磷的主要特性如下: 它有较广泛的杀虫范围,对许多害虫,如螟虫、飞虱、叶蝉和蚜虫、红蜘蛛等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甲胺磷对害虫和红蜘蛛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无论害虫接触药剂还是吃了带有药剂的茎、叶组织,都会很快中毒死亡。它还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可以通过根、茎等被植株吸收,并传送到全株各部,害虫吃了也会中毒死亡。 对害虫和螨类都有很强的杀虫力,用较小的药量就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尤其突出的是,甲胺磷用来防治对其他农药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有很好的杀虫作用。 一般可维持7-10天的药效期。药效期的长短还随防治对象和用量不同而有差异。 畜高毒,故在使用该农药的各环节,都要注意安全。 2、氧化乐果的特性 氧化乐果又名氧乐果。它是根据乐果在生物体内经氧化代谢而形成的一种毒力和毒性都比乐果大的化合物的原理,由工厂合成的有机磷杀虫剂。其原药是一种油状的液体,有较浓的葱蒜臭味。它可溶于水,但水溶液的稳定性比乐果差,较易分解失效。氧化乐果在中性和偏酸性的溶液中较稳定,但在碱性的条件下就会很快分解失效。 氧化乐果对害虫和螨类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尤其对一些已经对乐果产生抗药性地蚜虫,毒力较高。氧化乐果还有很强的内吸杀虫作用,可以被植株的茎、叶吸进人体内,并可传送到未喷到药液部,而使在上面危害的害虫中毒死亡。因此,在使用氧化乐果时,可以采用涂茎的方法施药。 一般情况下,温度的高低对氧化乐果药效的影响较小。氧化乐果属于高毒农药,但它不易从皮肤渗透进入人体,与乐果的接触毒性差异不大 3、多菌灵的特性和可预防的病害 多菌灵是一种抑菌范围很广的内吸性杀菌剂,它对许多引起作物病害的真菌都有很好的抑制能力。多菌灵可以抑制病菌的芽管、吸器或菌丝的生长,使其成为畸形,便多菌灵对病菌孢子的发芽抑制力不大。多菌灵具有一定的内吸能力,它可被植株的根系吸收,随水和养分一起经导管输送到茎或叶部,但喷到植株的其他部位药剂就不能输导到其他未喷到药的部位。多菌灵对病害主要是预防作用,它能预防病菌侵害植物的组织,减轻病害的发生,但对已产生病症的组织内的病菌没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因此,使用多菌灵防治病害,必须在病菌大量侵害之前,才能收取良好的效果。 多菌灵是防治赤霉病的特效药。对细菌及霜霉病菌等无效。 4、代森锌的特性和使用 代森锌是低毒农药。纯品为灰白色结晶,加热则在熔点前分解。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在碱性介质中或遇铜盐能加速分解。市售剂型一般为65%或80%可湿性粉剂。该农药对多种病害均有防治效果。 代森锌多采用叶面喷雾法在发病初期施药。喷雾时要均匀地喷施植株表面,必要时每隔7-10天重复施药。65%剂型稀释倍数为300-500倍;80%剂型为400-600倍。该农药不得与碱性药物和含铜药剂一起使用。 5、波尔多液的配制和使用 波尔多液是防治果树、园林花卉等植物病害的重要杀菌剂。波尔多液一般自行配制。喷洒的植物种类及杀菌要求不同,原料配比也有差异。以石灰用量为单位,有倍量式、半量式、等量式等。 配制方法是取两只容器,一只盛用水量80%化开的硫酸铜,一只盛用水量20%化开的石灰,将硫酸铜液倒入石灰乳中,边倒边用棍棒搅拌,即成为天蓝色的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较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对于花卉上的白粉病、灰霉病、斑点病、炭疽病、黑斑病、锈病等多种病害均有防治效果。随配随用,不可贮存;按使用浓度配制,一次配好,配好的药液不能再加水稀释;不能与石硫剂、石油乳剂等混用;药液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每次使用后,要将喷雾器具冲洗干净。 6、用好除草剂的方法 除草剂是一类专门用来杀杂草的化学药剂,但是各种除草剂杀草本领不一样,对不同农作物的影响也有差异。因此,要用好除草剂必须做到"三看"。 一看草情,做到对症下药。不同杂草由于形态、结构和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