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治河村发展带来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引高寒山区发展的灯塔
-- 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尧治河村的历史和现状
尧治河村地处神农架、房县、保康交界处,全村 4 个组,150 户,627 人,幅员面积34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600 多米,“四月雪、八月霜” ,“挂起来的田,竖起来的路” ,“上坡碰鼻子、下山闪腿子”是这里恶劣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
90 年代前人均收入只有400 元,距外界公路二十多公里,崇山悬崖把尧治河与外面彻底隔开,原始贫困落后与尧治河人相伴相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这里延续。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高寒山村,却在短短十多年里发生了神奇而巨大的变化。
在一些人眼里,尧治河之所以发生今天这样的巨变,主要是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然而,尧治河却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告诉人们:资源优势不等于就是财富,关键看谁来开发,怎么利用。
归根到底,尧治河的巨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是在以支部书记孙开林为核心的村支部一班人带领下,全村人民苦干、实干、巧干的结果。
从1988 年开始,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排除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修路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历经十余载,一举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实现了共同富裕,
一跃成为“保康县首富村” ,“襄樊市明星村”“湖北省500 强村”,“全
国文明村” ,而今,全村70 %以上的农户住上小洋楼,半数农户买了小轿车,村支部书记孙开林成为第一位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的中国农民,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七大代表。
目前,尧治河村共有磷化、水电、酿酒、商业等共17 家企业,2007 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2.6 亿元,上缴国家税费40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 元,尧治河人如今按照“学南街、赶华西、奋战五年过十亿”的目标,大力实施“水电富村、磷化强村、旅游兴村、酒业名村”战略,力争把尧治河建成中国山区农村第一村。
创业神话在尧治河,被尧治河人演艺得淋漓尽致。
二、尧治河人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
1988 年11 月,刚换届上任的尧治河村支部书记孙开林把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通知到自己家里,吃了三天洋芋饭,喝了二十多斤白酒,在一起
开会、讨论、沉思,尧治河的路到底在何方,
34 平方公里的地盘,林好水多田宽就是养育不了六百多父老乡亲,讨论啊,研究啊,三天集中会议,形成了一个神话般的决定:“三年修道路,五年筑水库建电站八年找到矿办成厂,十年家家住上小洋房,二十年后户户用上小汽车” ,围绕这一目标,全村总动员,掀开了尧治河艰辛的漫长创业之路。
悬崖挡致富梦,天堑变通途迎来新生活饱尝贫困之苦的尧治河人,
在1988 年12 月的一个日子,一声炮响,拉开了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三
年痛苦艰难的修路之战,修路没有资金,支书孙开林,拿出自家准备建房的全部积蓄,村干部以自己的房产作抵押贷款,购买炸药物资,没有技术,孙开林就带领做过木工活儿的“土秀才”用竹杆量,肉眼估等土办法勘测线路,修路的现场到处是悬崖峭壁,又被大雪覆盖,随时都有滑入万丈深渊的危险,孙开林喊出“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带头腰系绳索从岩头向半山腰滑去……•这三年中,尧治
河人以生命为代价,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起早贪黑,餐风露宿,日拼夜战,这三年中,尧治河每个村民没有买一件新衣服,每家没有吃够一顿肉,
把凡是能值钱的全部卖掉,购买爆破物资和开
山的工具,就是这种人心齐、泰山移的精神把通向外界的希望之路,一寸又一寸、一尺又一尺向前艰难的延伸,终于在1991 年年底,修通25 公里崖路,与209 国道贯通了,当第一辆车缓缓开进村时,全村人沉默了,幸福喜悦的泪水在收获中尽情的流淌,如今,尧治河村内公路连成了网,并投资1800 万元硬化连接神农架的公路。
付出总有回报,战天斗地感动苍天人间
尧治河村34 平方公里面积上,沟壑纵横,河流密布,落差较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支部书记孙开林早就看准了这一资源优势,做梦都想筑几个水库,建几座电站,解决本村无电问题,又可卖电发财,只是苦于交通不
便,机器材料运不进来,一直没能实现这个夙愿。
92 年初,全村人民又投入到全民筑水库建电站的大战中,三年的公路大会战,不但让全村人民身心疲惫,而且用完了全村每户全部积蓄,通过村支部协调乡里,以小额贷款方式,每个农户为建电站,又新增债2 万,全村筹资300 万元,开始了漫长五年的水电强村之路,建电站技术性强,不像修公路,还可以采取土办法,没钱请技术员,怎么办?支部书记孙开林带着干粮,只身去武汉大学,用真诚和执着感动了一批学生,暑假来到尧治河村,帮助他们选址、设计了第一个水库,水库位于绝壁之中的马面河峡谷中,坝高27 米,库容28 万立方米,筑坝所用的5000 多吨水泥,钢筋全部是靠人工肩挑背驮从2 公里外运入,所有村民的肩膀都被压肿磨破,就在建成之时,一场百年不遇的山洪将大坝冲毁,几百人几百个日夜的艰辛付出,群众上百万的贷款瞬间化为泡影。
当时,全村人都要发疯了,支部书记孙开林及村班子成员也傻眼了。
很快,孙开林从痛苦中冷静下来,悄悄找到乡里、县里协调,与房县桥上乡水电开发公司合作,解决筑坝建站的资金缺口,建成后以股份开发经营,有了资金,有了水泥钢筋,尧治河人很快从悲痛中走出,重新走上筑坝的工地。
自92 年以来,尧治河村相继建成了一、二、三、四级电站,随着
村级经济实力的壮大,他们又大胆实施走出去,扩展式发展战略,以合伙入股的方式,建成了九里川电站,收购了房县县属5 座电站,使全村电站总数达到10 座,装机总容量达到2.4 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2 亿千瓦时,年创产值3000 万元,创税1000 万元。
成为村级经济的骨干产业,水电开发不仅解决了群众用电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深度开发磷矿资源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
思路决定出路,招商引资拓展致富渠道
尧治河磷矿资源丰富,储量大、品位高,开发销售磷矿是尧治河脱贫致富的起点,加工转化磷矿,是尧治河生产方式的飞跃,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近两年尧治河提出“磷化强村、水电富村、旅游热村、酒业名村”的发展思路,重点推进磷矿资源深加工,延伸磷化工产业链,他们先后收购厂家磷化工企业,6 家矿山企业及一家酒厂,2007 年又成功引进四川新希望集团,联手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业基地,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窑法磷酸项目,今后5 年,新希望至少在尧治河投资10 亿元以上,尧治河村人充分认识到未来发展第三产业将是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产业,借船出海,先后投入2000 万元收购改造了房县野人洞,野人谷两
个“ 3A ”级风景区,并在房县城区修建了房县县城唯一三星级涉外的霖泓大酒店,开发建成尧帝广场等10 大旅游景点。
“口袋满脑袋空,今天富明天穷” 。
是尧治河人对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朴素理解。
尧治河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不断丰富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民既是物质文化的拥有者,更是精神文明的富有者,村里建起了封闭式小学,文化科技屋、卫生室、运动场、农民文艺队、设立奖学基金、推行合作医疗、开展知识竞赛、举办文艺演出,每年还分期分批组织干部群众到大专院校培训,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他们按照共同富裕目标,成立尧治河扶贫服务开发公司,是由村聋哑、弱智、贫困人员组成的特色企业,按照“扶贫性开发、福利性扶持,服务性引导”的思路,主要从事环境绿化,水土治理,修路改田,种药养殖,设施维护等工作,对弱势群体实行统一管理,政策扶持,共同致富,兴建福利院,对孤寡老人实行集中供养,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党的温暖和发展的实惠。
随着县委第十二届八次全委会胜利召开,巫山快速发展的号角已吹
响,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共巫山县委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决定》,将巫山打造成渝东第一经济强县,农村发展是关键,尧治河村的成功经验也许能为我县乡村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三、尧治河村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是要学习尧治河村领导班子的敢想、敢做、敢拼、敢为的精神,这是一个地方发展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尧治河村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区域优势、产业结构和巫山一半左右的村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为何尧治河村已迈入亿元村,而巫山多数村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这充分说明尧治河村领导班子善于思事业、善于谋事业、善于创事业,他们能冷静全面认识本村的优势在哪里,劣势是哪些,怎么将优势发挥好、把劣势克服掉,他们善于团结群众,发动群众,能让全村思想高度统一,能把全村人的力量拧到一起,为了共同理想和目标去干去拼去闯。
他们能以身作则,吃苦在前,每个干部都是一面旗帜,一个班子就形成了一种精神,一种精神就影响一村人的信念、恒心、闯劲和勇气。
作为巫山高寒山村的领路人和带头人,要冷静研究思考本村的现实,切合实际做好发展规划;要主动作为,善于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心要公身要正,时时站在全村大局去思考问题,站在维护广大群众利益角度去谋发展;要敢于承担发展中的风险和责任。
二是要学习尧治河人团结拼搏、只争朝夕的干劲,这是一个地方发展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
如果没有尧治河全村600 多人团结一心、不畏任何困难险阻,抢抓分秒的去修路去筑坝,也不会有尧治河辉煌的今天。
尧治河人不等不靠、不靠天不靠地,全靠自己。
巫山有许多地方,无论是修路,还是建池,国家给了大量的资金补贴,自己投点工出点力也不愿意。
占点山和田,不是阻工就是上访。
因为这种不愿付出,又想天上掉馅饼的观念,自己不但不干,又不愿不准别人干的行为,严重制约着地方的建设和发展。
这也正是尧治河村比巫山大多数村发展快10 倍甚至几十倍的关键所在。
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必备条件。
广大乡村要进一步强化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的理念,增强广大村民团队意识、发展意识,培养广大村民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要有的放矢规划好发展前景,循序渐进的引导村民搞好产业;做好块状区域产业培植,发挥好专业大户示范作用,做好各种资金技术上的扶持和服务;多组织群众代表到周
边发展快的村进行学习考察,直观引导教育他们穷要思变,变靠行动,行动要齐心的理念
三是要学习尧治河人因地制宜、善用资源、发挥优势、变劣势为财富的能力,这是一个地方发展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础。
尧治河人善于因地制宜,充分发现本地资源,利用好本地资源,把本地资源优势最大限度的开发好、利用好的这种理念和能力,是特别值得巫山高寒山村学习的。
当今世界,创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巫山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陡山肖山坡,蛰伏在峡谷深处,养成浓厚的小农思想、峡谷意识。
加之长期移民搬迁,靠国家补助、扶持,荒废经济发展,逐渐形成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敢、不会、不愿创业成为巫山人最大的疼点,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村、社干部要多加强学习,多吸收发达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智慧,深层次的研究本村自然资源,发展方向,多方论证,形成奋斗纲要;要充分发挥能人作用,让他们先利用资源和优势试探着发展。
四是要学习尧治河人执着追求、奋斗到底的创新精神,这是
一个地方发展能否取得成功的保障
有好资源、好条件、好机遇,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就会半途而废,许多乡、村发展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善于定目标、善于写计划、善于前期轰轰烈烈的开工,就是不善于把产业项目坚持到底,最终项目产业花钱花精力无收益,群众不满意,干部威信也扫地。
因此,巫山乡村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需要一批勇往直前、敢闯敢干,敢于创新、奋发有为的干部。
我们要学习尧治河人拼搏到底、不成功不罢休、遇到挫折不气馁的精神。
比如最近几年,很多农户发展养殖业,养殖业对于我们山区县来讲,是很适合农村发展的项目,有时随着市场的波动,很多养殖户沉不住气、稳不住心,发现市场行情不行,就没有了信心,放弃了投入巨资的发展项目,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少数坚持下来的养殖户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事例说明,巫山农村不能把产业做大做强,主观原因就是我们广大干群缺乏锲而不舍的拼劲、坚忍不拔的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