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关于财富的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关于财富的观念

财富一直是人们热衷探讨的话题,对于财富的观念也是自古便有。通过阅读文运老师《从中国文化视角看财富的奥秘》系列文章及聂云台所著《保富法》后,对古人的财富观略知一二:

中国文化从万事万物互相联系、互相作用里面,引申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律性的认识——取类比象。所谓取类比象,就是说,万事万物、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万事万物之间关系的变动轨迹,都可以类比,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都可以模拟。

取类比象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我们的文化把一切事物都能够抽象到八卦、五行,再抽象到阴阳。武术要讲阴阳,中医也要讲阴阳,书法、国画都要讲阴阳,可以说,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说这些话的意思在于,财富也可以用这样的思维方法来看待。

《易经》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譬如一盈一虚,一消一长;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乐,一忧一喜,一治一乱。但是天时的阴阳,有一定的标准,是万古不变的;而人事的盛衰,则是随著人心的动向,变化无常。过了中间界限,阴阳失去了平均,就要起变化了,这叫作阳极则阴生,阴极则阳生;换句话说,就是盛极必衰,消极必长。笔者看来,反映在财富上,人的贪欲无尽,则钱财再多也不满足,穷极一生追求,殊不知,满招损,不懂见好就收,终有一天,积攒的财富会荡然无存。

已是亿万身家的罗兆辉因炒房规模过大、物业负担已超20亿、

楼市大跌时,仍孤注一掷,不听刘銮雄“不追高,谁追谁死”的劝告,终负债3亿港元,宣告破产。这是文化、时代背景对财富主体的共同作用。

不同的文化框架之下,产生了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进而又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社会风貌。文运老师提到:第一种文化框架下,世界是偶然、不可知的,人是无奈的,钱的来源多样:捡来的,抢的骗的,继承的……因此要及时行乐。第二种文化框架下(主西方),世界是神主宰的,钱来源于上帝恩宠,要按神的要求去做(“荣耀上帝”说),因此拼命挣钱,拼命省钱,拼命捐钱。第三种文化框架,也就是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如何看待财富呢?五行关系原理中有一句话叫做:“为我所克者,为我之财。”对于水来说,水能够克火,火就是水的财;木能够克土,土就是木的财。“克”就是能管着它、能支配它的意思。那么,财富的本质,就是可以要求别人为自己提供服务的一种权利。

中国古代文化中“道”贯穿一切,意味着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正因如此,万事万物组合起来之后,就有无穷无尽的差别,这也横向解释了财富不等的部分原因。再从纵向观之,我们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不会空过,都将有后果——这就是往复的道理。“往复”——“无往而不复”,这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中国文化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往复”是“道”起作用的一个基本形式和规律。一个人如果积善,就是出去了一个善,这个善一定会转回来,这就是“往复”。如

果积不善,专门折腾人,那这个不善,也会转回来,这也是“往复”。等到“积善”的这个往复转回来的时候,就有了余庆,也就能够赚到钱。当“积不善”的这个往复转回来的时候——你怎么害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害你。而且,这种往复是“增量往复”,不是“等量往复”。因此,想要积财,须遵循“道”。

有了钱财,却有人不慎失之(传奇炒房客罗兆辉的死亡),因此,保富,也成为一门学问。

盖世人大都贪财,想尽办法权谋巧算以求富。而富者骄奢淫逸、悭贪自肥,却不知保富;贪财而不施舍,利己而不积德利人。殊不知天道亏盈而益谦;满招损,谦受益,过份的必受制裁,吃亏的必受补益。

因此,“昔日为千万富翁,今日沦为狱中犯人者有之;昔日为商场名人,今日却因经济犯罪而四处逃避,甚或遭人谋害者亦有之。”愚笨、短见、可怜之人,如因《保富法》之劝化,觉悟出亏盈、益谦、因果报应之理,开启慧眼,放远见识,宽大心量,则此书不仅为保富法,亦为保福法矣!

《大学》上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孟子》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皆强调“仁”之重要性,因为贪财与否,关系着别人的利益、幸福;所以发财便能造罪,不贪财方能造福。

古人行善积德,能使子孙富贵显赫。云台居士七世祖乐山公行医济世的善行,最终迎来果报:乐山公的子、孙、曾、玄四代都发了科第做官,到了第五代的亦峰公,也仍然能够积极的行善积德,发扬祖

先的遗德,以财发身。

古代文官多人,财产比较不多的,后人较好。钱最少的,后人比较多能读书,以学术服务社会。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顾己,不留一钱的人,子孙通常会发达。《保富法》中列举诸多例子阐释了此观点。

曾文正公位高权重,从不取巧营私,且数十年如一日,他的曾孙辈,在国外大学毕业的有六七位,担任大学教授的有三位;范仲淹作穷秀才的时候,心中就念念在救济众人,后来作了宰相,便把俸禄全部拿出来购置义田,赡养一族的贫寒,他意在利益群众,不愿一家独得好处。结果,四个儿子作了宰相公卿侍郎且道德崇高;元朝的耶律文正公,身为宰相,布衣蔬食。他是个大佛学家,利欲心极为淡泊,毫无积蓄,但他的子孙,数代作宰相的,却有13人之多……

相反,那些钱积攒多且守财如命的阔佬,子孙反而很少显赫甚至没饭吃。周翁(上海盐商领袖)以为积钱不用,是聪明。却不知此种心念完全与仁慈平等的善法相违。若是存了一家独富之心,而不顾及他家的死活,就是不仁慈、不平等到了极处。除了本人自己受到业报外,还要受到余报的支配,也就是《易经》所谓的余庆、余殃的支配,使独富的家败得格外的快,使大众亲眼见到果报的昭彰,能够醒悟:不义之财越多,对后代的不良影响越大,因果报应不爽。

上海哈同花园的主人,不肯救济贫民。它自己家用,若是没有特别的挥霍,就是无论如何的阔绰,还是可以将一年所余的利息若干万来用作储蓄的。这样一来,一方面得到了美名誉,一方面作了救人的大功德,再一方面又仍然每年增加了若干万的积蓄。几万万的财产,

一旦变为空花,只是徒然的带了一身的罪业,往见阎王,而且又遗下了一片不美的口碑,留在这个社会。1骄奢闹阔而不愿救助赈灾,是普通人多有的卑劣自私心理。

如此,数代的清贫,而却换得了后代子孙的发达,与多留财产以害子孙,助长子孙的骄奢淫逸,使得子孙陷于堕落的,实在有天壤之别,颇为讽刺。

读《保富法》,犹如醍醐灌顶:这世间并没有一个坚固不坏的东西,也没有一个能永久可靠的事业;凡是用巧取豪夺的方法所得到的财富地位,一定是更为快速的悖出败落。惟有孝悌忠厚的家庭,修德积善的后代,才能够确实地保有家业,并且是可大可久。

那么,相较古人,现代人对于财富的观念是怎样的?这里选取几例代表性人物,同样给予我们沉思。

王均瑶曾经叱咤商界,无往不胜,在别人眼里,他的人生固然是成功的典范。但是除了工作,他的乐趣并不多,到后来,财富于他已经变成一种习惯的事实,“正如我肥胖的身体——都是多余的东西组成”。在病魔面前,他频繁地回忆起自己的一生,发现曾让他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了。他将自己的一生写照表述为: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

财富够基本的生活开支,多余出来的就让它去服务理想、服务灵魂、服务社会,去追求与财富无关的更重要的东西,感情、艺术、儿

1例子皆引自《保富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