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庄公是个昏君吗?谈谈你的看法。
本文集中体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见识的 “鄙”。 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 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 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备战见刿, 能虚心采纳曹刿的意见;作战用刿,亲自参 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知错能改、知人 善任;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 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鲁庄公并非昏君,而是 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庸君。
《 左 传 》
曹 刿 论 战
文章出处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 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 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 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具有很高 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结构梳理
战前
取信于民 把握时机 分析胜因
远 谋
战中 战后
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 物的特点?
曹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请见的?
内容理解:
• 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用自己的话 从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 政治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 军事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适 时出击、适时追击。
写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究
古人记叙这场战争,用“齐鲁长勺之战”为题, 而后人却改用“曹刿论战”为题,为什么要作这 样的改动?
(全篇以曹刿的言行为主组织记事材料,而记事的中心又 处落在曹刿的“谋”字和“论”字上。)
本文记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
(本文重点是写“论战”,故战前对话写得详;战争过程 写得略;曹刿用谋写得详;庄公问计写得略。)
• 示例三: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启示 是: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 众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唐太宗正是由于广泛听取魏征等 大臣的意见,才取得了“贞观之 治”的繁荣局面。作为普通人, 更应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 是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 加勉”从而使自己臻于完美。
• 示例一:鲁国获胜的根本是取信 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 向背是国家兴与衰、战争胜与败、 做事成与否的关键所在。在近代 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我军 能用小米加步枪以弱胜强,取得 胜利,正是因为全国人民的同仇 敌忾、齐心协力。
• 示例二: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启示是: 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取得胜利的关键就是,诸葛亮巧借 东风、火烧连营。战机就是有利于 作战的良好时机,就是“天时”。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作战如此, 学习、做事更是如此。对于一些背 诵的科目,我们要善于抓住清晨、 上午这些记忆力比较强的时间,强 化记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他为什么要“请见”?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对“何以战?”一问,鲁庄公提出哪三个条件? 分别是对谁而言的?曹刿的态度怎样?
(官僚贵族;天地神灵;〈否定〉 广大人民〈肯定〉。)
曹刿为什么要肯定第三个条件?
曹刿为什么要在“齐人三鼓”后,才曰“可(鼓) 矣”? (齐人三鼓正是“彼竭我盈”之时。)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他看到了什么?
(“惧有伏焉” )(“辙乱旗靡”)
一知“民心向背”,有为国分忧的精神;
远谋:
二知“士气盈竭”,有当机立断的才干;
三知“战场虚实”,有务实求真的才智。
曹刿——谨慎周密,从容镇定,详察敌情, 善于捕捉有利战机的杰出军事才能(即: 他的远谋)
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二﹑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 三﹑取胜而不知胜因; 政治上昏庸无能、见识短浅, 军事上急躁冒进、不察敌情;
内容小结:
主旨归纳
长 勺 之 战 表 现 了 曹 刿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爱国精神、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说明了在政治上必须_______在军事上 取信于民 必须运用正确的 战略战术 ,并掌 握 战机 ,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拓展提升
• 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 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 简要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