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论语》中的“言”与“语言”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与《易经》中关于“言”与“语言”的思想

儒家为什么重视语言?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学以求道,仕以行道,教以传道。

关于语言或言语《论语》中有以下提及: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辞达而已矣。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为知本。(《大学》p12)

(本谓诚其意也。“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听﹐听取﹔处理﹔判断。讼﹐诉讼﹔案件。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我一定要使诉讼不再发生。”圣人强调“用意精诚﹐求其情理之真伪,使无理之人﹐不敢争讼也。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情﹐情况﹔实情。辞﹐文辞﹔辞辩﹔狡辩。此谓听讼时﹐要使虚诞无实者不敢狡辩。

“大畏民志”--志﹐心志。民志﹐人之心理。孔《疏》﹕“大畏其心志﹐使诚其意不敢讼。”即受到良心的谴责﹐不敢无理取闹。

所谓“此谓知本”,换言之,精诚其意﹐是晓知其本。即:听讼须从治心入手﹐治心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此论对后人的启示也在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此中有关于言语修辞的真理在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文学政事。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不语力乱怪神。

名不正则言不顺。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言忠信。

可与言而不与言为失人,不可言而与言为失言。

仁者,其言也讱(谨慎也)。

孟子曰: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踰之类也。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民谚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论语·子路》)

“《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大学》有“一言偾事”的说法

孟子曰: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仁言,不如仁声入人之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老子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善者不辩;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成若缺,大音希声。

老子曰:上士闻道,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严复说:"学广则谦,识明则慎,自修而后悟平生之多过。"

老子曰: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易·系辞上》中所说的:“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庄子·天道》中说:“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魏晋玄学创始人之一的王弼:“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故可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

《庄子·天道》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吕氏春秋·离谓》:“言者,谓之属也。……故言不足以断事,唯知言之谓者为可。”“夫辞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意,悖。故古人之,得其意则舍其言矣。听言者,以言观意也。听言而意不可知,其与挢言无择。”

张载曰:君子所重于道者三,言,动,行。(57)

张载曰:雅,正道直言之也,无兴,赋,讽之巧谲。(55)

葛洪《抱朴子》有言曰: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

老子: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力有限,不得已而假诸言;语言有限,不得已而仍需反诸物。)

老子: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老子: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

老子:圣人被褐怀玉。

增广有言曰:水深流去慢,贵人话语迟。

易曰:禹闻善言则拜。

《孟子·离娄下》:“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易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易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易曰: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易曰: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易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易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易曰: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易曰:困,有言不信。(言当晦默,不可尚口,益取困穷)

易曰:渐,有言无咎。

易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易之辞也。

易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诸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至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乎天地也,可不慎欤?

易曰: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以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易曰:乱之所以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所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文治武功”。

易曰:君子默尔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易曰:圣人探赜(深奥)索隐,钩深致远。(《易》)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言语之妙,反其道而行之:繁者言之以易,简者言之以繁,乱者归之于条理,深奥出之以浅易,言之妙者也。

介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语言生成品格。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则难为言也。

察其言而观其行。

古人论人生成功有三种: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易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诸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至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乎天地也,可不慎欤?

子曰:“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乱丝 [jumbled mass of silks or hemps]绋,乱丝也)。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礼记·緇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

晏子平仲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史记·管晏列传)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但我以为,言语道断,心行处远。

马一浮有对联云:

言语道断,心行路绝;

凡圣情尽,文字性空。

(集古德语。)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是斥责昏庸无道的周厉王所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