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山东省阳信县水落坡镇中学张希凤
摘要: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青少年的这种科技素养的培养,也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如果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科学素养做中学科技活动
科学素养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提高我国生产力、繁荣我国经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
而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是开发科技人力资源、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因此,作为有幸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青少年,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科技素养,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责任。
而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探求的乐趣,提升青少年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与时俱进、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一代新人,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不断思考的问题。
1.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现状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年龄小等),无法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一种定量化的调研。
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要负责人,通过对学生的观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发现青少年科学素养整体上偏低,尤其体现在动手、探究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主要是与目前的教学方式有关。
众所周知,我们目前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满堂灌式的“填鸭”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学生只负责记忆或好好听讲。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限制了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发展,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差、想象力比较匮乏。
其次,主要与当地的教育水平及教学条件有关。
这种问题在村、乡镇中小学中尤其严重。
由于资金及教师的缺乏,无法正常的开展科技活动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来改变这种现状,以其更好的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我们的教育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加大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是我们主要解决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中小学开设了《科技活动》课,后改为《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程实施后,小学又把《常识》学科改为《科学》学科。
中学开设《社会和科学》课,真正把科技教育落实在教育目标管理中。
这些课程将通过进一步学习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后继学习打下基础;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面对一系列的改革,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视。
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科技素养的培养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2.1倡导活动式“做中学”的学习方式,重视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所谓的“做中学”就是让孩子亲历整个探究过程,注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重视孩子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也就是把科学家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教给孩子,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提问、学会实验、学会记录、学会讨论、学会表达。
这不仅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更是一种生活的能力。
因此,“做中学”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使他们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使他们专注的做好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当他们获得成功的时候,他们的这种个性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提升。
所以,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平时的试验中,我们都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的结合,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2.2以科技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多元化为途径,有效的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首先,这就需要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
作为乡镇中小学,我们具备这样的优势。
那就是我们靠近自然,我们与自然可以进行亲密的接触。
我们也是最接近农村这所大课堂的,我们有优势可以学到更多。
因此,组织广大青少年参与一系列科普活动,走进乡村、走进田野,走向自然,引领青少年积极探究科学奥秘,激发青少年崇尚与理解科学的高昂热情,使之养成善于在科学知识中遨游的良好习惯。
其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课堂教育是青少年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基本渠道。
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或者更为确切的说课堂教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是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塑造还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育不仅仅要“传道、授业”,同时还要“解惑”。
因此,我们不仅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科技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科学技术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了解科学史,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作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通过内容的多样化,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些活动就包括科技制作、了解生活科学常识、进行动物养殖和植物的种植等方面。
科技制作主要是体现在要了解常见的简单工具、知道他们的名称和用途,会根据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条件下学会选择不同的工具;当然,在有条件的地区,也要提倡学生进行一些简易模型的制作,如飞机模型、帆船模型等等,这些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动手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生活科学方面则主要是体现在了解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学会正确的使用家用电器,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习惯。
在有比较适当的保护措施下,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小件的家用电器的安装及维修等。
动物养殖和植物种植则主要体现在能饲养一些小动物,如猫、狗等,种植一些常见的作物或花草。
对他们的成长活动进行简单的记录,这样一方面不仅可以了解到动植物的生长习惯,另一方面也对青少年探索大自然的奥妙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发挥教师的主管能动性,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
探究是科学课堂的的生命。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要重视探究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努力使体验转化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
只有让青少年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才能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那么在教学中,要怎样让青少年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呢?
首先,这就需要教师以学生兴趣的激发为前提,积极引导学生持久的探究欲望。
实践出真知。
现实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教师要把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尤其是在一些自然科学的教学之中,这样的融合贯通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巧妙的启发学生。
其次,积极的引导学生多进行动手能力的操作。
《新课标》中强调,要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
科学探究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需要学生用脑子思考、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嘴巴说话、用双手操作,让学生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
比如为了更好的启发学生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传话筒的制作、进行小收音机的组装等等。
总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不仅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进未来经济发展进程的需要。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要担当重任,在法规、政策、资金上给予保障;社会各界也要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学校也要给予全力的支持,为青少年广泛地创造科技学习、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提供培训基地和实践的场所;各位教师也要有所担当,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中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青少年作为其中关键人物,要好好的利用各种机会,养成多动手和多动脑的习惯。
当然,青少年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
参考文献:
[1]季顺玲,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J],科技信息,2009,9:642
[2]余翔,试论青少年科学素养及其培养[J],科技广场,2004,7:123-126
[3]梁莉,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方法初探[J],海峡两岸,2009,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