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处理及防倒吸ppt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汽车尾气的净化》最新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化学《汽车尾气的净化》最新公开课PPT课件

什么?
80
PH较小时,溶液HClO浓度增大,有利于NO被氧化
高价态氮氧起化物始吸收液,含Ca(ClO)2 0.1%
NO
脱 60 除 率 40
%
20
4
6
PH
12
6.用强氧化剂也可以实现气体中氮氧化物脱硝
• 用漂白粉溶液脱硝过程包含一系列可逆反应:
• 2NO+O2 2NO2,2NO2+H2O NO+HClO NO2+HCl等
NO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电极1 N2
电极2
5.问题:碱液吸收法也是处理
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将氢氧 化钠溶液脱硝得到的NaNO2、 NaNO3的混合液和氢氧化钠溶 液分别加入到如下图所示的电
解槽中进行电解,可以进一步 处理成无害物质N2排放。A室 中产生N2的电极方程式
A室 B室
阴离子交换膜
2NO2-+6e-+4H2O==N2+8OH2NO3-+10e-+6H2O==N2+12OH-
深入科学本质
• 汽车尾气的化学成分及可能的化学反应 • 近200种化合物,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燃料不完
全燃烧形成的一氧化碳、CXHY以及氮气与氧气 高温下生成的氮氧化物NOX。
•汽车尾气中除了CO、 CXHY、NOX等有害物质以 外,当然还含有氧气、氢气、水等等物质,你认为 这些物质之间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吗?请写出可 能的反应,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想
• (1)尾气被氧化
一氧化碳与氧气
一氧化碳与水
碳氢化合物与氧气
• (2)尾气间的氧化--还原
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 2NO +2CO ==N2 +2CO2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了解汽车尾气的治理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5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了解汽车尾气的治理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解析:(1)尿素水溶液热分解为 NH3 和 CO2,根据原子守恒,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NH2)2+H2O==△===2NH3↑+CO2↑。(2)NH3 在催 化作用下还原 NO2 生成氮气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8NH3+6NO2催==化==剂= 7N2+12H2O。(3)SO2 在 O2 的作用下 会与氨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铵,在此反应中,SO2 是还原剂,O2 是氧化剂,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定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4NH3+O2+2SO2===2(NH4)2SO4。
为5 3 3,氮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之比始终为1 1,所以5 3>4 3,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 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是吸热 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ΔH<0。
解析:(1)根据图示,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为 400 ℃,氨氮物质 的量之比为 1;在 400 ℃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催化效率高,同时 400 ℃ 温度较高,则反应速率快。(2)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 20 min 内 CO2 的浓度增大 0.30 mol·L-1,则用 CO2 的浓度改变表示反应速率是 v(CO2) =0.30 mol·L-1÷20 min=0.015 mol·L-1·min-1;反应达到平衡时,各 种物质的浓度分别是:c(NO)=0.48 mol·L-1;c(N2)=c(CO2)=0.36
(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技术在柴油车尾气治理中的应用。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NOx的一项处 理工艺,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把尾气中的NOx 还原成N2和H2O。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CO(NH2)2+H2O===2NH3↑+CO2↑, 4NO+4NH3+O2===4N2+6H2O。 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柴油机尾气后处理,从而达到既节能又减排

2020届化学实验安全之防倒吸、防堵塞、防污染10ppt

2020届化学实验安全之防倒吸、防堵塞、防污染10ppt

9.实验安全: ★防爆:
①防爆炸 •可燃气体( 如H2、CO、CH4等 )在点燃或 加热 前, 需要验纯( 爆鸣实验 )或 赶走装置中的空气 , 以防爆炸
•加热液体时,要先 往容器中加入液体 ,再 加热 , 以防冷热相遇仪器炸裂
•实验结束时,要先 从溶液中撤走导管 ,再 熄灭酒精灯 , 或注意 酒精灯的熄灭顺序 ,以防倒吸仪器炸裂
化学实验安全基础知识之 防污染、防暴沸、防倒吸、防堵塞
9.实验安全: ★防污染:
①尾气处理
NH3 HCl SO2
针对:有毒有害气体(如SO2)、非空气成分(如H2)
方法:吸收法。吸收Cl2尾气,选用 (石灰水/Na√OH溶液)
燃烧法。 如H2、CO等可燃气体 收集法。如H2、CO、Cl2等气体可用气球/气囊收集 ②有害有毒气体的实验,需在 通风橱 内进行
食盐水
减缓NH3与空气的对流 防止产生的泡沫从导管口喷出
CaC2
多孔球泡: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使反应充分进行
①漏斗等不要插入液面过深
a. b.
c. d.
e.
f.
g.
②安全瓶:瓶口朝上时,空瓶+短进; 瓶口朝下时,空瓶+长进
h.
i.
j.
k.
l.
③利用密度大于水的有机溶剂防倒吸,管口伸入有Hale Waihona Puke 层m.n.o.
p.
9.实验安全: ★防堵塞:
棉花团
①液封平衡式 ②恒压式 Cl2 Fe
③防阻式 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气管
(棉花团置于出气口处) ④大口径式 防止升华的物质凝华时堵塞导管
基础(3)3.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B )
A.熔化Na2CO3

2020届高考化学关于气密性和防倒吸(17张ppt)

2020届高考化学关于气密性和防倒吸(17张ppt)

常见防倒吸的方法及装置
(3)分液式: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如NH3、HCl等),通 入有机溶解中不会引起倒吸。装饰如图所示:
常见防倒吸的方法及装置
(4)储液安全瓶式: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 置的储液装置贮存起来,可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反应容器,这种装置又称 “安全瓶”。装置如图所示:
关于 防倒吸和气密性检查
气体制备实验中装置的常见组成收集装置发生装置除杂装置
尾气吸收装置
专题一 防倒吸
化学实验中为什么要防倒吸?
某些实验中,吸收液的倒吸,会对实验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引起玻璃仪器 的炸裂,反应试剂的污染等,因此在这些实验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 吸收液的倒吸。
倒吸产生的原理?
在制取气体的实验中,如果因为气体冷却或溶解,装置中的压强显著减小, 造成外界大气压的明显大于装置内的压强,从而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溶 液产生倒吸现象。
常见防倒吸的方法及装置
(1)悬空式:导气管不伸入吸收液液面 以下,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其缺点是 存在尾气不能被完全吸收,逸出到空气中 造成污染。装置如图所示:
常见防倒吸的方法及装置
(2)重力回流式:当装置内压强减小,吸收液上升到容器中,但由于容 器的容积较大,可导致烧杯中液面下降,使容器口脱离液面,容器中的 吸收液受自身重力作用又回流烧瓶内,从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装置如 图所示:
液注高于烧杯内液面,且一段时间不回落。
(2)注水法
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关闭 导气管活塞,往球形漏斗内注入水, 使漏斗内液面高于容器内液面,静置 一段时间后若液面位置保持不变,则 说明气密性良好
(3)抽气法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 璃管下端浸没在水中),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操作方法)时,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实验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载货车国六尾气处理技术ppt课件

载货车国六尾气处理技术ppt课件

16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技术发展存在问题
✓1、油品问题: 目前,国内多数城市尚未实现国四油的供应,柴油品质差、柴油标准
的制修订严重滞后于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对柴油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 新技术、 改善柴油机排放措施的应用造成障碍,也是排放标准推迟的主要 原因。(但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油品质量已得到较大改观) ✓2、关键零部件问题
中的CO/HC和颗粒物中的SOF部分。
氧化NO生成NO2,用于POC的碳处理。
✓ POC主要作用:
POC是一种部分流式(直通式)圆形蜂窝状的陶瓷载体颗粒捕集器。柴油发
动机排放尾气流经POC时,一部分发动机排气直接进入开放的孔道并排入大
气, 而另一部分排气进入后端封闭的通道中, 这样这部分排气中的颗粒物被
SCR又叫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转化器的 催化作用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氮氧化物 的还原反应被加速。
13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二、轻型载货车用柴油机技术发展
国五技术路线 国V两种技术路线对比
三种技术路线的对比
电控VE泵 位置控制式
1100bar 一般 优 优 一般
达标困难 +
电控单体泵 时间控制式
1100bar 一般 优 优 一般
达标容易 ++
电控高压共轨 压力时间控制式
14500bar 优
一般 优 优
达标容易 +++
9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防倒吸安全装置小课件(共10张PPT)

防倒吸安全装置小课件(共10张PPT)
防止液体倒吸发生安全装置的设计
倒立漏斗式、分液式
肚容式防倒吸装置
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由干燥管末端进入吸收液被吸收后,
导气管内压强减少,使吸收液倒吸进入干燥管的吸收液本身质量大于
干燥管内外压强差,吸收液受自身重量的作用倒置漏斗很类似。
防堵塞安全装置
测量气体的体积装置的设计
喷泉实验装置的设计
防阻塞安全装置
这种装置与倒置漏斗很类似。 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由干燥管末端进入吸收液被吸收后, 能与外界相通的装置,起着自动调节系统内外压强差 干燥管内外压强差,吸收液受自身重量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 能与外界相通的装置,起着自动调节系统内外压强差 引起吸收液的倒吸,可以在密闭装置系统中连接一个 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 引起吸收液的倒吸,可以在密闭装置系统中连接一个 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的设计 防阻塞安全装置 干燥管内外压强差,吸收液受自身重量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 能与外界相通的装置,起着自动调节系统内外压强差 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的设计 防阻塞安全装置 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的设计 防阻塞安全装置 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由干燥管末端进入吸收液被吸收后, 这种装置与倒置漏斗很类似。
防堵塞安全装置式:为防止反应体系中压强减少, 引起吸收液的倒吸,可以在密闭装置系统中连接一个 能与外界相通的装置,起着自动调节系统内外压强差 的作用,防止溶液的倒吸。
平衡压强式
平衡压强式:
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 连接成连通装置;
液封式
蓄液安全瓶式
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的设计

防倒吸装置和气密性检查PPT课件

防倒吸装置和气密性检查PPT课件
• 方法2:先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使 长颈漏斗下段形成液封,将导管的另一端放 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 果盛水的容器中有气泡出现,证明装置的气 密性良好.
• 方法:向B、D中加水,使B中长颈漏斗下 端、D中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 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 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 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 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长颈漏斗下端出口 会产生气泡。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在今年山东理综的试卷第30题,考了一个防倒吸装置,是用来回收氨气的,其中,第 四个装置:有多孔球泡。 我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个防倒吸装置,但正确答案没有选。
我想知道为什么
• 倒吸是因为有些气体极易溶于水,一溶入水后 就会使装置里的压强小于大气的压强,这样溶 液就会回流到装置里去,影响实验。所以防倒 吸装置的关键是可以化解这种负压,使得装置 内外压强相等。 那个多孔球泡能不能达到这样 的效果呢?它可以增加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 加快溶解,但是不能化解内外压强差,所以不 选它。


方案中的A、E、H不能防止倒吸。
• 从装置的简约性和操作的安全性等方 面的审美思考来看,使用G装置最好!
• 防倒吸用个漏斗倒扣就好了。 漏斗倒扣在溶液上,如果发生倒吸,溶液进入漏斗,由于漏 斗的容积比较大,溶液就会离开原来的液面,然后由于重力 的作用,就会落回。就防止了倒吸。
在导气管的末端连接一个比较大的容器,使倒吸上来的液体 不至于通过容器进入到容器后的导气管中去就行了。所以除 了选择像漏斗这样的大体积容器之外,还要注意漏斗放在烧 杯中的位置,不能深入太多,只要漏斗面和液面接触就行了
防倒吸视频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 在高考及平时的化学测试中,装置气密性检 查问题是考察热点,也是同学学习的薄弱环节。 主要有哪几类检查方法呢?

高中高三化学常见防倒吸装置复习ppt课件

高中高三化学常见防倒吸装置复习ppt课件
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气 体发生装置等)。
完整编辑ppt
4
(2007年江苏)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
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是D
A 干燥Cl2 C 石油的蒸馏
B 吸收HCl D 吸收NH3
完整编辑ppt
5
• (2005,上海)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
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
是 BD
•ALeabharlann BC完整编辑ppt
D
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7
常见防倒吸装置
湖南广益卫星远程学校 高三年级第一学期
完整编辑ppt
1
1.隔离式: 导气管末端不插入液体中,导气
管与液体呈隔离状态。
完整编辑ppt
2
2.倒置漏斗式和肚容式: 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当水进入漏斗内时,烧杯
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液体又流落到烧 杯中。
完整编辑ppt
3
3.接收式: 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

汽车尾气的危害及防治PPT文档18页

汽车尾气的危害及防治PPT文档18页
根据我国管理现状和机动车排放标准要求,建立 完善的车辆排放法规制度,对检测和维修人பைடு நூலகம்定 期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这是控制汽车排放 的关键。
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制性法规的出台,更多人开始关注汽车尾 气排放问题。我们知道,在汽缸中燃烧的可燃气体由燃油和空 气组成。当它们混合并燃烧时,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氧气和氮气在高温下生成氮氧化物。此外,燃油不可能全部燃 烧,因此排放物中还包括碳氢化合物。
为降低汽车的排气污染物问题,目前广泛采用的方 法就是电喷发动机加上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与 电喷发动机的匹配,就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要 长期保持汽车良好的排放,不仅生产厂家在产品设 计上要有可靠性,在正确使用和维修保养上也至关 重要。因为,定期保养车辆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故 障的发生,使发动机保持良好的工况,有益于延长 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为保障三元催化器的正常 使用寿命,应严格按制度维护和保养发动机各系统。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排出的碳氢化合物越少。
要保证充分燃烧,除了要求控制好燃气混合比、混合的 充分程度(喷油方式、气流控制等等)、保证有足够的燃 烧速度和燃烧时间(点火时机和气门正时控制等)外,压 缩比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其中,混合比的控制尤为重要, 如果混合气体中的油浓度太高,必然燃烧后剩余的未燃烧 的油、也就是碳氢化合物的量越大;反之,如果油浓度过 稀,也会让过多的氧与氮反应生成更多的氮氧化合物。但 混合比的控制不可能随时与理论值一致,为了缓解这个问 题,在发动机设计中往往采用二次空气系统和废气再循环 系统,前者通过引入二次空气让未完全燃烧的油在排气回 路中进行二次燃烧,后者则将未完全燃烧的混合气体再次 引回汽缸进一步燃烧。对氮氧化合物以及剩余的一氧化碳 和碳氢化合物,如果单级三元催化器不足以将其排放控制 在规定标准之内,也可采用两级三元催化系统。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ppt课件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ppt课件

答案:A 解析:B中NaOH 溶液应该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C选项中用NaOH 溶液对HCl气体进行尾气吸收时 漏斗插入液面太深,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D中温度计测量的是反应液的温度,所以应该插 入小烧杯中。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2、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与对应现象或结论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1、隔离式
图1
图2
图3
图4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图5
2、倒立漏斗式、肚容式
图1
图3
多孔球泡 图4
图2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3、安全瓶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1、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 )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石油,分别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纯 净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如果“a进b出”可用于收集NO2,如果“b进a出”可用 于收集NH3 D.装置④:持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答案:C 解析:装置①:分馏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还 是混合物; 装置中②NH3或HCl气体与水直接接触,不能防 倒吸,其它选项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装置④:持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只出现硅酸 白色沉淀,沉淀不会溶解。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 如何防倒吸
易溶性气体尾气吸收时如何防倒吸
易溶于水的气体比如NH3、HCl等在进行尾气吸收 时,经常会产生倒吸现象。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气体溶解度大且溶解得 快,使得导管内的压强迅速减小,导管内外产生了 压强差,在大气压的作用 Nhomakorabea,发生倒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5,上海)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
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BD
A
B
C
D
-
尾体极易溶于水,一溶入 水后就会使装置里的压强小于大气的压强, 这样溶液就会回流到装置里去。
-
气体物质的溶解——典型的 防倒吸装置
-
1.隔离式: 原理是导气管末端不插入液体中,导气 管与液体呈隔离状态。
-
2.倒置漏斗式和肚容式: 原理是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当水进入漏斗内时 ,烧杯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液体又 流落到烧杯中。
-
3.接收式: 原理是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 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气 体发生装置等)。
-
(2009年山东)(3)...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 出,应选用下列 b d 装置回收(填代号)。
-
(2007年江苏)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 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Cl2 B 吸收HCl C 石油的蒸馏 D 吸收N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