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6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这9篇《敬业与乐业》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敬业与乐业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 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 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 教学录音及设备。
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
教学安排:四课时五。
教法与学法:1. 朗读法。
2. 品悟法。
六。
教学过程与内容:【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一次月考。
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有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
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二) 走近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敬业”和“乐业”的含义。
2.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3.能够理解劳动的意义,珍惜时光,爱岗敬业。
4.能够通过课外活动、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和职业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敬业”和“乐业”的内涵。
2.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难点1.理解劳动的意义,如何爱岗敬业。
2.如何通过课外活动、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和职业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知识点一:敬业与乐业引入:从职业故事中介绍职业道德,简述“敬业”和“乐业”的含义。
核心:通过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了解“敬业”和“乐业”的内涵。
举例说明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敬业”或“乐业”人。
知识点二: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引入:采访不同职业的人,介绍其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核心:就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展开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基本技能、素养和职业精神,从而明确自己所喜欢和适合的职业,并明确职业规划。
知识点三:珍惜时光,爱岗敬业引入:介绍学校的养成计划,特别是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劳动以及对校园环境的爱护。
核心: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出发,解析并强化劳动观念和职业操守,如珍惜时光、勤奋学习、打好基础、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诚信守法等核心价值观。
同时也激发学生积极工作、奉献社会的热情。
知识点四:实践活动,锻炼自我引入:通过真实案例介绍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好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核心: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积极了解社会、认识自己、展示自己,特别是通过拓展实践、社会实践等学习方式去发掘自己的潜能和特长,锻炼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互动,多媒体课堂演示2.课堂讨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五、教学过程设计时间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min 引入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受过哪些职业道德教育,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真聆听15min 敬业与乐业介绍“敬业”和“乐业”的内涵,用职业道德的角度讲述学生倾听和思考,在课堂上发言或进行小组讨论20min 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通过访谈不同职业人士的经验介绍各种职业特点、技能要求,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职业学生认真倾听、思考或在小组内进行讨论20min 珍惜时光,爱岗敬业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劳动价值和爱岗敬业的重要性学生倾听、思考、总结或者进行小组讨论20min 实践活动,锻炼自我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锻炼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能力学生认真聆听,看完示例后可以在班内或家庭内运用示例进行实践5min 总结总结本节课内容学生反思课堂内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精美的PPT、课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愉悦感。
九年级《敬业与乐业》教学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敬业”和“乐业”的概念。
(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敬业与乐业现象进行评价。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2)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敬业意识,培养敬业精神。
(2)认识到乐业的重要性,努力做到乐业。
(3)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奋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敬业”和“乐业”的概念。
(2)分析文章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敬业与乐业现象进行评价。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某些深奥的哲理的理解。
(2)如何将文章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及其背景。
(2)提问:“敬业”和“乐业”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文章中的观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强调“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根据文章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篇关于“敬业与乐业”的作文。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敬业与乐业方面的一些典型人物和事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
六、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和语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优秀4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优秀4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3.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习谈起,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面对着自己的成绩,你是否反思过自己学习的态度呢?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先生在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
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的真谛。
课堂实录一、走近作者【设计意图:全面了解作者,深入了解其社会地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掌握生字生词【通过学生的预习与老师的强调,掌握字词音形义。
】1.掌握生字读音。
佝gōu偻lóu骈pián进亵xiè渎dú心无旁骛wù强聒(guō)不舍禅chán师2.理解词语的意思。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断,截取。
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比喻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2)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和尊重;(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工作态度;(3)激发学生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2)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3)敬业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抽象和难懂的概念的理解;(2)如何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观点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前置课程,回顾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敬业?敬业的重要性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不懂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标记。
3. 课堂讲解:(1)对文章进行逐段讲解,解释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对文章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四、课堂练习1. 对文章进行朗读和背诵;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敬业精神的理解和看法。
五、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复习,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敬业精神的理解和体会;3. 要求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收获。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5篇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教学目标2.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文章内容,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明确文章论点。
2.从“有业”“敬业”“乐业”三个角度为每一部分分层,从而明确文章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每一段层与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在分析梳理文章内部逻辑关系的过程中,学习文中涉及到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能够将举例论证的方法加以运用。
4.通过评价作者的观点,学生能够尝试用辨证眼光看待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回顾已知,激兴趣、导新课 教师引导: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不但自己非常优秀还是一位特别出色的父亲,他把九位子女都培养成了特别杰出的人才,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又号饮冰室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图书馆学家梁思庄、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
我们学过他的《少年中国说》,一起来背诵一下最后一句话。
学生活动:聆听老师对作者的介绍,引发学习的兴趣,再由熟悉的文本过渡到对新课文的学习。
(二)环节二:圈点批注,玩游戏、理结构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在做游戏之前请大家把所有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在书上画出来,在书的空白处适当写一写你读这些句子的感受。
学生活动:在书中画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旁批自己的感想。
教师引导: 第一个游戏:请从你画的句子中挑出十句话,这十句话要能够涵盖文章内容,以作者的口吻说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依次接龙,每人说一句话,互相订正所找句子是否是作者的观点。
①“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有业很必要③首先要敬业。
《敬业与乐业》初中语文教案
《敬业与乐业》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章主旨。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敬业乐业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2)培养对企业、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课文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
难点:(1)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如何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激发学生对敬业乐业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标记。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课堂讲解:(1)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2)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结构。
5.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敬业乐业的认识。
(2)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写一篇关于敬业乐业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敬业乐业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敬业乐业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教案《敬业与乐业》
教案名称:《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议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逻辑分析、讨论和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论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倡导,激发学生对职业的尊重和对工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法。
文章中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阐述和倡导。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激发学生通过写作表达个人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准备:《敬业与乐业》课文文本及多媒体课件。
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职业人物、工作场景的图片、视频资料。
学习单,包括生字新词表、议论文分析练习题。
创作用的纸笔、讨论用的便签纸。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情境创设:展示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职业人物和工作场景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职业精神的思考。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梁启超的生平和《敬业与乐业》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议论文内容做铺垫。
课文学习(20分钟)1.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气和节奏,学生跟读,体会议论文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2. 生字新词学习:教师逐一解释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记录并记忆。
3. 议论文分析:分析议论文的逻辑结构、论证方法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深入理解(15分钟)1. 逻辑论证讨论:学生观察职业人物的图片,讨论文章中的论证逻辑和敬业与乐业的表现。
2.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敬业与乐业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每组准备分享。
3. 情境模拟:学生尝试将文章中的观点应用到不同职业场景中,进行情境模拟。
拓展延伸(10分钟)1. 创意写作:学生运用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创作自己的短文,表达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理解和实践。
2. 职业体验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体验,鼓励表达个人见解。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
(2)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学会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敬业爱岗的品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各种职业的价值。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理解。
(2)作者论证方法的深入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文章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学习文章中的生僻词语。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技巧。
(2)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敬业与乐业的意义。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论证方法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文章。
2. 运用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写一篇关于“敬业与乐业”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后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知识与技能:(1)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4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4篇)篇一: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做的一次讲演。
虽然时间已经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有教育意义。
(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
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预习与交流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2、重点词语、句子解释。
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总,提出问题)②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三个问题:一是有业的必要性;二是为什么要敬业;三是为什么要乐业。
③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递进关系,层层推进。
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8)分析问题:论述“有业”的必要性和“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问题: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二)深层探究: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中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思考。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学情表现为以下几点:
1.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有一定了解,但部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文风和论述方式可能仍感到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和解读。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选取一个你认为最具启发性的论证方法,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例子,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形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分析性文章。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整理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制作成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敬业与乐业的定义、重要性、实际生活中的表现等,要求设计美观,内容丰富。
4.请同学们课后观察身边的家人、朋友或老师,了解他们的敬业与乐业故事,下节课分享给大家,共同感受敬业与乐业的力量。
2.学生在生活中对敬业与乐业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较为模糊,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明确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3.学生在分析、讨论问题时,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但逻辑推理能力和论证方法有待提高。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据、论证方法,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掌握作者鲁迅先生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及其论证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据、论证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敬业与乐业的表现,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考和讨论。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提炼关键信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
1.逐段分析课文,讲解鲁迅先生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让学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第一章:敬业精神的内涵与价值1.1 教学目标1. 了解敬业精神的内涵;2. 认识敬业精神在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
1.2 教学内容1. 敬业精神的定义与内涵;2. 敬业精神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3. 敬业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4. 培养敬业意识的方法与途径。
1.3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讨论敬业精神的定义;2. 讲解敬业精神的内涵与价值;3. 分享敬业精神在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中的案例;4. 小组讨论:如何培养敬业意识;5. 总结与反思。
第二章:乐业态度的培养与重要性2.1 教学目标1. 理解乐业态度的含义;2. 认识到乐业态度对个人和工作的重要影响;3. 学会培养乐业态度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1. 乐业态度的定义与特点;2. 乐业态度对个人成长的作用;3. 乐业态度在工作中的重要性;4. 培养乐业态度的策略与方法。
2.3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讨论乐业态度的含义;2. 讲解乐业态度的培养与重要性;3. 分享乐业态度对个人成长和工作的案例;4. 小组讨论:如何培养乐业态度;5. 总结与反思。
第三章:敬业与乐业的实践与应用3.1 教学目标1.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关系;2. 学会将敬业与乐业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3. 培养学生的敬业与乐业精神。
3.2 教学内容1. 敬业与乐业的关系解析;2. 敬业与乐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3. 敬业与乐业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4. 实践案例分享与讨论。
3.3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讨论敬业与乐业的关系;2. 讲解敬业与乐业的实践与应用;3. 分享敬业与乐业在实际工作中的案例;4. 小组讨论:如何将敬业与乐业应用于个人成长;5. 总结与反思。
第四章:培养敬业与乐业的习惯4.1 教学目标1. 认识到培养敬业与乐业习惯的重要性;2. 学会如何培养敬业与乐业的习惯;3. 培养学生的敬业与乐业精神。
4.2 教学内容1. 培养敬业与乐业习惯的重要性;2. 培养敬业与乐业习惯的方法;3. 坚持与毅力在培养习惯中的作用;4. 实践案例分享与讨论。
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敬业与乐业》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能够把握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和论证方法。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3)通过探究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敬业精神,明白敬业的重要性。
(2)培养乐业的态度,享受工作的乐趣。
(3)认识到只有敬业乐业,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敬业与乐业》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如何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敬业的看法。
(2)提问:为什么说“敬业乐业,人生之本”?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做好笔记。
3.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
(2)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践行敬业乐业。
(2)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和探究解决。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敬业与乐业》,总结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敬业乐业的感悟文章。
3. 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敬业乐业的例子,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深入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这两个概念的深层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对于文章的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的应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难以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
-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将敬业与乐业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8.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优秀文化的鉴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分析文章论证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精彩词句,提高写作水平。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敬业与乐业的内涵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模拟不同职业场景,让学生体验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以文章的段落为单位,讲解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整体结构中的作用。
-词语和句子理解:对重点词语如“敬业”、“乐业”进行语境分析,解释其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对句子如“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石,乐业是事业成功的秘诀”进行解读,理解其深层含义。
-写作特色分析:以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论证方法,如比喻、排比等。
-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探讨敬业与乐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内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观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掌握梁启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及其论证方法;学习并运用本课的生字词、成语和典故;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事实、道理和名人名言来支持论点;探讨敬业与乐业的现实意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敬业与乐业》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于这一主题的热情和兴趣。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我发现他们对敬业与乐业的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课堂上,我尝试运用了生动的案例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敬业与乐业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教学手段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表明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敬业与乐业的核心理念。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敬业与乐业的基本概念。敬业是指对工作或学习充满责任心和热情的态度;乐业则是指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敬业与乐业在一位科学家成功研发新产品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论证逻辑:理解文章的论证逻辑,特别是梁启超如何通过对比、引用等多种方法来加强论点。
-情感认同:让学生从内心认同敬业乐业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实际应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举解释:
-对生僻词汇的解释,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通过“敬业者,事半而功倍;懒惰者,事倍而功半”的对比,来理解“懈怠”的含义。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敬业与乐业》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学习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工作和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敬业和乐业的态度。
教学重点:敬业与乐业的概念理解和个人实践。
学生对敬业与乐业重要性的认识和内化。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引导学生将敬业与乐业的理念与个人生活和职业规划相结合。
作者简介:梁启超: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其作品多关注社会改革和个人修养,强调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敬业与乐业》课文PPT课件,包含梁启超的生平简介、作品特点和相关历史背景。
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案例资料、图片或视频,如不同行业的工作场景、成功人士的访谈等。
学生作业本、笔、案例分析记录表、小组讨论记录表、“我的敬业与乐业”感悟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不同行业的工作场景图片或视频,简要介绍敬业与乐业的概念。
2. 通过视觉资料,激发学生对敬业与乐业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梁启超的生平和《敬业与乐业》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表达。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如“敬业”、“乐业”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梁启超对敬业与乐业的观点。
深入探讨(15分钟)1. 论证方法:分析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举例说明如何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2. 理念应用:讨论敬业与乐业理念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互动活动(20分钟)1. 案例分析: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分析与敬业与乐业相关的案例,探讨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敬业与乐业》初中语文教案
《敬业与乐业》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敬业与乐业》;(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3)了解“敬业”和“乐业”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工作的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敬业与乐业》的理解与掌握;(2)敬业与乐业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型的理解;(2)如何培养学生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敬业和乐业。
2. 课文阅读:(1)学生朗读课文《敬业与乐业》;(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词汇与句型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2)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敬业和乐业的概念;(2)学生分享自己对敬业和乐业的理解和体会。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敬业与乐业》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敬业和乐业的看法;2. 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解释原因。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敬业和乐业的概念是否有所理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敬业与乐业》初中语文教案(续)六、教学拓展:1. 教师提供一些关于敬业和乐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自己对敬业和乐业的实践和感悟。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敬业与乐业》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敬业和乐业的理解和体会;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初三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锦集3篇)
初三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锦集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就难以避开地要打算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三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锦集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篇: 初三上册语文《敬业与乐业》教案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和,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专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化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行教悔,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方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经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静静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醇厚不客气,那一天便肯定的不愿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值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倘如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知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看法。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惋惜被后来有些人说的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好用了。
初中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范文(精选14篇)
初中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范文(精选14篇)初中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优秀教案范文篇1教学重难点学习“摆事实”(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内容一目了然,学生快速进行课堂学习。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并理清了文章思路。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章,了解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对观点进行论证的。
一、复习上一节内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论证思路的复习,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注意文章中提示性的词语,如“第一”“第二”等字眼,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明确:“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1、2段)“第一要敬业。
”(3、4段)“第二要乐业。
”(5、6段)“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7段)“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由此可见,本文总体论证结构为“总-分-总”式:开头阐明题眼,总起全文,主体从两个方面分而论之,结尾合拢总结,收束全篇。
层次清晰,条理井然。
二、认识本文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了解两种文体的特点。
】相同点:(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3)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不同点:(1)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三、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论据的查找,认识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论点”就是作者是文章中要表述的主要观点;用来支撑、证明观点的道理和事实就是“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方法称之为“论证方法”。
本文为了论证观点“”,列举了哪些具体的论据呢?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答案:1.事实: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同样神圣和可敬;当木匠做成一张好桌与当政治家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与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英国人做事走路专注是敬,法国人做事走路散漫是不敬。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举例:课文中的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运用事实、道理、引用等论证方法。
(3)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语文素养。本节课涉及许多精彩词汇和句子,教师需着重讲解,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文素养。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敬业与乐业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并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课文中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论述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体现。
举例:课文中的“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业者,热爱其业,以乐其心也。”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敬业与乐业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具体内容包括:
1.课文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旨,体会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
2.文章结构分析:讲解课文的结构,使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学会分析文章结构。
3.观点论证分析: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4.词汇与句子学习: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写作打下基础。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论证方法和重要词汇。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敬业与乐业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初步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名言警句,品读论述过程中起话题转换和推进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4.把握文本主旨,认识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中,男主角阿米尔·汗为塑造形象先增肥28公斤再暴瘦25公斤,只为了拍好适应不同年龄的角色。
不过,为了一部电影付出如此努力,你们觉得是否有此必要呢?(引导学生稍做讨论)
是的,有必要,因为这正是他敬业精神的体现,正是他的敬业精神,让他的电影一次次取得成功。
敬业,不仅是阿米尔·汗独有的话题,在近代,我国思想家梁启超就已经很深入地探讨了敬业甚至乐业的重要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位思想家的演讲稿——《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目标导学二: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1.默读课文,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的语句。
明确:(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
【学法指导】
如果在一段当中出现这样几个词语,如“总之、总而言之、所以说、归根结底”等,这些词语所引出的那句话很可能就表述了作者的观点。
2.在以上观点里面,你觉得哪一句话最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演讲意图?
明确:“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围绕上述观点,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4.请在此基础上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明确:本文行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以“总——分——总”为结构模式。
先在第一段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然后分别论述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与乐业之重要,最后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目标导学三:分析论据,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一)分析有业之必要
读文章3—5段,找出与“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有关的名言与故事。
明确:名言:(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故事:百丈禅师的例子。
提问1:从这些名言和故事中我们读出了什么?
明确:名言(1)(2)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一切无业游民,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都对他们无可奈何,由此看来,有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必要。
百丈禅师的例子强调每天都要有事可做。
【教学提示】
这是一篇演讲词,可以虚拟现场,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去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另外,有关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不必说得过深。
(二)分析敬业之重要
提问2:读6—7段,用原文中的话说说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提问3:在6—7段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名言和例子?
明确:名言:(1)主一无适便是敬。
(2)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4)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故事:佝偻丈人承蜩。
(三)分析乐业之重要
提问4: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明确:首先反驳“做工好苦”的言论,然后抛出自己的观点:“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最后从发展中领略乐、奋斗中感知乐、竞争中体味乐、专注中享受乐四个方面阐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道理。
思考:无论是论证“有业之必要性”还是分析“敬业之必要性”,作者都引用了名言或小故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无论是名言还是故事,都是为了阐述“有业之必要性”与“敬业之必要性”的道理。
名言和故事是证明观点的论据,引用的名言就是道理论据,引用的故事就是事实论据。
实践:文章第8段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出示IT精英比尔·盖茨、科学巨匠居里夫人、掏粪工人时传祥、档案管理员刘义权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
三、板书设计
敬业与
乐业⎩⎪
⎨
⎪⎧有业(前提):引孔子和百丈禅师敬业
⎩⎪
⎨
⎪⎧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乐业
⎩⎪
⎨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四个理由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个课时,我们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出发,理清了本文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式,对作者的观点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探究“敬业乐业”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理解“敬业乐业”,培养健康劳动价值观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业”的含义?
明确:这里的“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止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等。
2.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作者在阐述什么叫“敬”时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根据这个解释,你是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达到“敬”的标准了呢?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敬”的理解。
明确:学习过程中,并未能在课堂上将心思毫无旁骛地用到学习上,这便是对当前学业的不敬。
需对自己严加约束,明确己任,才算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敬”。
4.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
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5.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找出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提示: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地完成了,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为例,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敬业”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品味演讲稿的语言特色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九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学生做的一次讲演,结合内
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口语和演讲特色的。
明确:①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如课文第3段,引用孔子的名言之后,又做了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
”②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如课文第8段说道:“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③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
如演讲到最后,他说:“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这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理诉求。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