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血脂检查的五大因素

合集下载

查血脂有7项注意

查血脂有7项注意

■健康提示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

在多数医院提供的化验单中,血脂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两组指标,其中总胆固醇又被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检测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可以保证检查结果更加可靠。

1.采血前应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既不能为了结果“好看”而刻意节食或吃素,也不宜大鱼大肉,否则容易影响杳脂有医生对平时血脂水平的判断。

2.采血前3天内不宜大量饮酒。

大量饮酒可抑制脂蛋白酯酶活性,使肝脏合成坏胆固醇增多,血中坏胆固醇清除速度减慢,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影响检测结果。

3.采血前24小时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短跑、打球、跳高等运动均应避免。

运动量过大、过强,会导致血中的"3、饮水)。

5.采血前一晚正常服用降脂药,当天早上无需停用其他日常治疗药物,但应告知医生所用药物的种类与剂量。

6.采血前至少静坐休息5分钟,不要在等待化验时四处走动或赶去做其他检查,采血时一般取坐位。

7.有创伤、感染时不建议测血脂肪酶活性增加,血脂相应降低,影响脂。

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检测的真实水平。

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4.采血前须空腹。

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食物中心梗等,尤其是急性感染期,血脂会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因此建议抽血前12小时内不要吃任何食物(包括正餐和各种零食)。

采血前一晚可以少量饮水(一明显异常。

因此,应在无急性病、感染、外伤、手术,身体状态比较稳定般不超过500毫升),但当日晨起不宜饮水(如果服药可少量的情况下进行化验。

注意科学饮食冬季不宜食用过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室温不应低于18T。

心血管疾病患者外出时最好戴口罩,避免迎风疾走。

在室内不要将门窗开得过大,以防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梗。

当室内需要换气时,可把门窗开一条缝,使少许新鲜空气进入,又不至于使室内温度降得过低。

冬季谨防心梗发作文/周滔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应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女性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女性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女性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的血脂异常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必须加强对女性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治疗,使女性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本文将分析影响女性血脂异常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1. 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女性血脂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低纤维的食品很容易导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增加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运动不足运动不足也是导致女性血脂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缺乏运动的女性身体代谢变慢,脂肪在体内积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饮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脂升高,特别是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

因此,女性应该注意适量饮酒,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4. 年龄和性别女性的血脂水平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女性在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下降,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胆固醇水平容易升高。

同时,女性的血脂水平也受月经周期的影响,月经后期甘油三酯水平较高。

5. 遗传遗传也是影响女性血脂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家族史的女性应该注意加强自我保健,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上特别要注意。

保持健康饮食是防止女性血脂异常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应增加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高纤维、低脂肪、低糖的食物的摄入,避免过量的肉类和甜食,减少摄入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控制油脂摄入量。

适量的运动有益心血管健康,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脂水平。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爬楼梯、跳绳、游泳等。

女性应该避免饮酒过量,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较高的女性。

建议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0克,即1两白酒或1瓶啤酒。

4. 积极治疗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需要积极治疗。

同时,还需要注意减轻压力和焦虑,保持心情舒畅。

5. 定期检查女性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45岁以上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血脂异常。

综上所述,女性血脂异常的危害很大,预防和治疗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避免不良生活方式等方法来保持健康的血脂水平。

影响血脂检查的五大因素

影响血脂检查的五大因素




脂检
查是诊
断脂




乱 的 主 要 诊 断依 据 。 血 脂 检 查在
心 血 管疾 病 的诊 断 、 治 疗 和 预 防
中,有重 要 的 参考价 值 。 但 不 少
人 由 于 不 了解影响 血 脂 检 查 的
相 关 因素 ,导致 血 脂 检 查 结 果 不
准 影 。 响 病 情 判 断 。
1 .
周 内 进 行 复 查 在 , 同 一 家 医 院 的
实验 室 再 次 抽 血 复查 , 至 少应 做
两 次 血 脂 检 验 , 以 尽 量 减 少或 避 免 实验 室误 差 。 抽 血 时 一 般 在 手
臂肘 前静 脉 上 端 结 扎 压 脉 带 , 若 结 扎 时 间超 过 两 分钟 , 血 脂
少氧化 脂 肪 酸 的 比 例 , 增 加 酯 化 脂 肪 酸 的 比 例 还 。 可 降 低 脂 蛋 白
酯 酶 的 活 性 , 使 甘 油 三 酯 分 解代 谢 速 率 减 慢 检 , 查 前 几 天 应 该 禁
忌饮 酒 。
2 生理 因素 .
妇 女 经 期 妊 、
娠 期 激 、 烈 运 动 之 后 , 以 及 剧 烈 情绪波动 等生理 状 况 均 可影响
乐 、 咖 啡 等 ,这 样 测 定 的 血 脂 指
标 能 准确 地 反 映 血 脂 水 平 。 饮 酒
对 血 清甘 油 三 酯 水 平 有 明 显 影
响 在 , 敏 感 个 体 , 即 使 中等 量 饮 酒
亦 可 引起 高甘 油 三
酯血 症 ,
酒精
可 增 加 体 内脂 质 的 合 成 速 率 ,减
动作轻柔和 缓 留心 一 切诱

血脂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血脂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高月敏 ,何娜 ,陈德花
摘要 :目的 分析 血脂检测 的影响 因素 ,制 定相应 的对策。方法 随机 选取 2 0 1 2年 8月至 2 0 1 3年 8月来本 院体检 的 1 2 7 0例人群 中 1 8 0例 ( 1 4 . 1 7 %)血脂异常人 群的资料 ,复检后确诊血脂异 常患者 1 6 5例 ( 1 2 . 9 9 % ),分析 血脂检测的 影响 因素及 对策。结果 1 2 7 0例人群 中血脂 异常人群 的资料 ,复检 后确诊血 脂异常患者 1 6 5例 ( 1 2 . 9 9 % ),分析影响 因素结果显示饮食 习惯 、运动量 、年龄 、性别及血液标本质量等有相互关联性。结论 分析前影响血脂检测 因素诸 多, 只要 寻求相应 的诸如调整饮食结构 、增强体育锻 炼等 因素 ,同时促进倡导科学的饮 食生活方式 , 可以起到 降血脂作用 , 避免饮食 不合理 、缺乏锻 炼等 因素 而影响血脂检测准确性。 关键 词 :血脂;检 测;因素 中图分类 号 :R4 4 6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2 8 . 2 1 6
有相互 关联 性 。其 中具体 因素分 析见表 1 表1 血脂异 常 的相 关 因素 n ( %)
3 讨 论
血脂 检 测 常作 为 动 脉 粥样 硬 化 的一 个 重要 的独 立 危 险 因素 评价 指标 ,, 如若 不及 时治 疗和 控制 可 引起冠 心病 、心 肌梗死 、脑 血栓等 多种脑 心管 疾病 , 。研究显 示 目前我 国 1 8 岁 以上 居 民血脂异 常的患 病率 为 1 8 . 6 %【 4 】 。而 本文通 过 1 2 7 0 例人 群 中 1 8 0例 血 脂 异常 人 群检 测 ,最 终 确定 为 血 脂 异 常 患者 1 6 5例 ( 1 2 . 9 9 %) ,研究 结果 与有关 结果 相接 近 。同 时 也表 明血脂 异 常 的危 险 因 素不 容 忽视 。其 中 分析 影 响 血脂 异常及 检测 因素结果显 示 , 与患者 自身 的饮食 习惯 、 运动量 、 年龄 、 性别 及血液标 本质量 等有相 互关联 性 。如 饮食 过于油 腻 ,进 食高脂 肪含 量 的食 物 ,而脂肪 可 以促 进胆 汁分 泌 , 增 加胆 固醇 的吸 收率 ,提高 胆 固醇 、三酰 甘 油 的合 成 速率 及 血 浆 水平 ,刺 激肝 脏 合成 更 多 的胆 固醇 ,增加 HMG C O A 还 原酶 活性 而增加 胆 固醇合成 , 导致 总胆 固醇升 高 。身 体肥 胖 ,减少 运动 ,同时又 吸烟及饮酒 也容 易导致血 脂异 常 ,尤 其 是烟 草 中所含 尼古 丁和一 氧化碳升 高甘油 三酯 ( T G) 】 . 同 时患 者 自身 疾 病如 黄 疽型 肝 炎 、服用 过 量维 生 素 c及标 本 溶 血 等 因 素均 影 响血 脂 检 测水 平 。另 外 ,仪 器 、试 剂及 操 作 人员 的技术水 平等也 是影 响检测血 脂的 因素 [ 6 】 。 综 上所述 ,在检 测血脂 水平 时 ,应在 尽可能 标准化 的条 件 下 ,选用 卫生部 临床 临检 中心 推荐 的血脂检测 方法 、标准 化 的操 作程 序 及合 格 的全 自动生 化 分 析仪 化 ,有 专 业人 员 操作, 并检测 合格 的血液标本 , 杜绝黄疸 及溶血 等影 响 因素 , 才 能 降低 影 响 血脂 检 测结 果 的各 种 因 素 ,进 一 步 提 高血 脂 检 测结果 的准确 性和可 靠性 ,为临床 提供科 学的依据 。 参 考 文献

血脂检测的常见影响因素

血脂检测的常见影响因素

血脂检测的常见影响因素一、生物学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增加,血清TC和TG水平增加,60~70岁后升高的趋势逐渐减弱。

2、性别:绝经前妇女的血清HDL-C水平高于同龄男性;TC 低于男性;绝经后,同龄的两性HDL-C水平相似,女性的TC 水平高于男性。

3、季节因素:血清TC、TG以冬季最高而夏季降低,季节差异分别可达0.31 mmol/L和0.23 mmol/L,男性血脂随季节变化较女性明显。

二、行为因素1、饮食:影响血清胆固醇、TG和各种脂蛋白水平。

食物中的反式或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以及高卡路里都与LDL-C水平升高有关。

文献显示,以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以及富含植物类固醇、植物纤维的食物和鱼油可降低TG、VLDL-C、LDL-C水平。

2、肥胖:中心型肥胖者随着体重指数增加,血清TC、TG、ApoB升高,HDL-C和ApoAⅠ降低,TC/HDL-C比值升高。

坚持锻炼和减肥对调节血脂水平是有益的,可降低血清TG和LDL-C,升高HDL-C水平。

3、运动:剧烈运动会促进脂肪分解并进入血液循环,产生的能量供代谢所需,可能会导致暂时性的TG升高。

长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水平,降低ASCVD发病率。

4、饮酒:酒精可使TG水平升高,其影响因酒精摄入量和方式、个体易感性、遗传变异和饮食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饮酒后酒精在体内完全清除需30 h,因此,建议血脂检测前2天避免饮酒。

5、吸烟:吸烟会升高血清LDL-C和TG,降低HDL-C水平。

6、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增加。

三、临床因素1、疾病因素:影响甲状腺、肝脏、肾脏、胰腺、免疫系统的慢性疾病和组织损伤均与血脂和脂蛋白浓度的变化有关,如甲状腺功能减低、肝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糖尿病、感染、创伤等。

2、药物干扰:除调脂药物外,抗肿瘤药物(尤其是抗乳腺癌药物)、抗高血压药、免疫抑制剂及雌激素等药物也可导致血脂水平发生改变。

浅谈影响血脂检测因素的分析

浅谈影响血脂检测因素的分析

浅谈影响血脂检测因素的分析摘要】当前,血脂分析不仅用于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的防治,而且还被应用于诸多临床相关疾病如糖尿病、肾病以及绝经期后妇女内分泌代谢改变等的研究。

血脂测定是血脂异常检出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影响临床血脂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影响因素的认识和分析,正确评定血脂检测结果,有效指导血脂异常者的治疗,提高血脂检测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血脂监测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107-01心血管疾病是影响我国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死亡率居高不下。

动脉粥样硬化(AS)易引发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则是引发AS的主要致病因素。

血脂测定是血脂异常检出和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

本文对影响血脂检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分析前变异影响因素1.1 生物学差异①我国人血清TC、TG、LDL-C、HDL-C的平均个体内变异分别为6.1%-11%、23%-40%、9.5%、7%-12%。

血脂水平越高,波动幅度也较大。

TC、TG、LDL-C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加,60岁后TG下降,70岁后TC不再上升还可能下降。

中青年期男性TC、TG水平高于女性;女性绝经后TG、TC水平高于同年龄男性。

②不同种族的血脂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低于西欧各国人群。

③季节变异与气温升高和体力活动增加可使血容量增多、血液稀释有关。

国外对1089例患者研究发现血脂水平冬季比夏季明显升高,变异率达12% [2]。

④女性月经周期中晚卵泡期HDL-C比经期高,黄体中期LDL-C比早卵泡期高,卵泡期TG 比黄体期高。

妊娠中、晚期血清TC、TG、HDL-C、LDL-C水平明显高于妊娠早期。

⑤TC、TG、HDL-C、LDL-C水平受遗传因素影响。

1.2 行为因素①长期高胆固醇饮食者TC、LDL-C均升高。

纯素食者比非素食者LDL-C降低37%。

避免影响临床血脂检测的因素

避免影响临床血脂检测的因素

避免影响临床血脂检测的因素在临床中,对高血脂症的诊断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危险评估和防治中,血脂检测方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什么是血脂检测呢?血脂检测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检测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对血液中所含脂类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均与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认为高脂血症是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同时高脂血症也是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中检测准确的血脂水平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血脂检测结果与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受检者准备,采血方法,抗凝剂,标本处理方法,血脂检测方法,显色条件及血脂水平波动等多种因素均可对血脂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此类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临床中应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重视,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成为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句依据。

哪些方面可以影响检测结果呢?1、受检者的准备(1)受检者的饮食准备。

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其重要的方面就是饮食,饮食是影响血脂检测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在血脂检测中除胆固醇测定外,其他的指标,如三酰甘油,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等的测定均要求空腹。

有资料显示,患者在进行标准餐进食后,甘油三酯的水平可比进食前增加50%,胆红素和糖的水平也会增加约15%,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可增加10%,血液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可增加5%。

而对长期饥饿一周后的患者进行检测时发现,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可增加25%,但均可在三周后下降至恢复正常,此时再进食,胆固醇含量可下降13%,而三酰甘油的含量却是上升的。

根据这些数据显示,可规定患者在采血前3~4天要注意自身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血脂水平检测结果能够反映出真实的水平,尽量的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引起错误的检测结果。

且患者应在采血前12小时进食,于清晨空腹时进行采血。

(2)生理因素。

有研究表明,女性经期,妊娠期以及日常生活中剧烈的运动均可引起血脂水平的变化。

请您收藏——血脂测定的影响因素

请您收藏——血脂测定的影响因素

围。除了血流参数的改变 ,还发现狭窄动 8 7 9 . 脉频谱 改变 ,例如出现峰时延迟 、频谱紊 3 讨 论 6 罗 国君 ,何 国厚 ,张 晓东 ,等 . T C D对 缺 椎 动 脉 颅外 段 动 脉 粥样 硬化 导 致 的 低 乱 、涡流信号 、闻及粗糙血管杂音或鸥鸣 血性脑血 管 病 颅 内动 脉 狭 窄 的诊 断价 值 C D 灌 注 是 造 成后 循 环 缺 血 最 常 见 的血 管 病 理 音 ,提示 血 流 动力 学 的显 著 异 常 。T [ J ] . 中 国康 复 ,2 0 0 5 ,2 0( 4 ) :2 1 7— 通过检查病变动脉血流的各项参数 ,可直 21 9 . 变化和最主要 的发病机制 ,以椎动脉起始 部狭窄最 为 多见 J 。近 年来 ,随着 神 经 接反映病变血管解除狭窄后后循环灌注的 (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6—1 8 ; 放射介入技术 的迅速发展 ,P T A治疗椎基 改善情况 ,充 分证实 了血管 的再 通状态 。 修 回 日期 :2 0 1 2一l 1— 2 3 ) 3例 患者 行 P T A术 后 随访 6个 底动脉狭窄已取得初步成功经验 。本研究 本研究 4 ( 本文编辑 :张小龙 ) 应用 T C D结合 D S A的方法 ,探讨 T C D对 月 ,未发现再狭窄发生 ,不排除与病例样 椎基底动脉 狭窄 患者 P T A术后 的脑 血流
2 8例 缺 血 性 脑 血 管 病 进 行 T C D和 注 :A图显示术 前椎动 脉 V 段狭 窄率达 对 1
图 3 左侧椎动脉狭窄 P T A前后 D S A对 比
Fi g ur e 3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l e f t v e a e b r l a a r t e r y s t e n o s i s o f he t DS A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P T A

血脂五项指标解读

血脂五项指标解读

血脂五项指标解读
血脂五项:包括胆固醇(TC)正常值<5.20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正常值在1.16~1.42mmol/L(45~55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正常值≤3.4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正常值是0.21-0.78mmol/L、甘油三酯(TG)正常值在0.56~1.70mmol/L。

1.总胆固醇升高一般提示有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危险因素。

总胆固醇低有可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中饮食营养不合理,胆固醇摄入太少。

也多见于因减肥而长期素食的人,所以日常饮食搭配是很重要。

2.甘油三酯升高主要见于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的代谢综合征人群。

甘油三酯降低一般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营养吸收不良等疾病引起。

3.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提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高,另外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也可以导致LDL升高。

4.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助于身体清除胆固醇,从而防止动脉
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

出现数值降低多见于急性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使用雄激素等情况。

5.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见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胰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无临床意义,主要见于营养不良、脂肪摄入过低者及过度减肥者。

当血脂检查出现异常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病因后进一步处理或治疗。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油脂和脂蛋白等含量超出正常范围,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一种病理状态,是影响各类慢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共同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除了可以由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因素和药物治疗等外部因素所致,也可能是因内分泌疾病、肝脏疾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所致。

血脂异常的常见诊断标准如下:1、血清甘油三酯:正常参考值为2.26-5.17mmol/L,多数参考值在0.56-1.70mmol/L之间;2、血胆固醇:正常参考值为2.42-6.48 mmol/L,多数参考值为3.12-5.17mmol/L;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参考值为0.78-2.91 mmol/L,多数参考值在 0.93-2.30 mmol/L之间;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参考值为0.95-3.37 mmol/L,多数参考值为1.18-2.95 mmol/L。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还要根据临床背景和患者个体情况来综合考虑进行多指标的临床分析。

由于每一指标的不同,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正常参考值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判断血脂异常时,应结合其它血液检查指标,综合分析其整体状况,来判断患者的血脂异常程度。

除此之外,血脂异常患者可能伴有合并症,例如高胆固醇血症病因及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因而血脂异常诊断也需要结合临床合并症和患者的病史等进行评估。

此外,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其血脂异常的类型,以及与儿童的特点有关的诊断标准,其参考值也会有所差异。

此外,血脂异常可以用拉贝非那醇(Atorvastatin )等口服药物治疗,以降低血脂含量。

具体药物功效及用量及使用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在持续服用拉贝非那醇(Atorvastatin )治疗期间,要经常监测血脂含量,确认治疗效果,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总之,血液中游离性油脂若超出正常参考值,影响心血管状况,而发生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及危险性将显著增加。

因此,早期发现血脂异常,通过正确的治疗手段以稳定血脂,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保护心脏健康意义重大。

血脂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血脂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血脂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影响血脂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2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采血前不注意任何影响因素,观察组为在体检前一周注意各方面有可能影响血脂检测的一切因素,测定两组的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

结果对照组的血脂水平均高于观察组,甘油三酯增高程度更显著。

结论血脂检测的影响因素很多,比如采血前的饮食、药物、活动程度、标本采集后的处理等等,所以在检测血脂之前一定要尽量注意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从而避免所得结果并不能反应自己的真实情况。

【关键词】血脂检测;影响因素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77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02-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体力活动的减少,肥胖比例的增高,血脂异常率也在逐渐增高,它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资料表明[1],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所以血脂检查已成为人们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临床常规的血脂检测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脂蛋白(a)[lp(a)],现就血脂检测的影响因素做以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236例,男127例,女109例,年龄32-73岁,无其它严重病史。

12方法与仪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18例,对照组为采血前不注意任何影响因素,观察组为在体检前一周注意各方面有可能影响血脂检测的一切因素。

仪器选用au-5800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hdl-c)测定方法为选择性抑制法、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直接测定法检测,试剂均为上海长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

血脂检查注意事项

如今,血脂检查已是成人体检中的必备项目,其中的各个项目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特别是饮食的影响,所以,在抽血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各种准备,以免造成“冤假错案”,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吃不该吃的药。

怎样做才能保证检验结果更可靠呢?三天内避免高脂饮食血脂尤其是三酰甘油,容易受短期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

譬如有人化验前一天吃了很多烤鸭,第二天抽出来的血都是乳糜状的,这种“浑浊”的血液透光度差,肯定会影响化验结果。

所以,在抽血前三天内应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向脂饮食,例如聚餐等,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

保持平常的饮食习惯抽血化验前2周内要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能反映出真实的血脂情况,进而才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正在服用的药量是否合适等。

抽血前一天别喝酒大量饮酒者2—3天之内的血脂浓度,尤其是三酰甘油的浓度常常显著升高。

所以,抽血前3天内不能有大量饮酒的情况,24小时内连少量饮酒都不可以。

空腹10—12小时餐后血脂尤其是三酰甘油的浓度会明显升向,一般来说,餐后2—4小时,血脂浓度达到最高峰,8小时后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

但由于不同个体的代谢能力个同,为使化验准确,最好是空腹10个小时以上再进行。

不过,如果空腹时间过长,也可因身体里储存的脂肪被“动员”起来,会使三酰甘油的浓度升高,影响血脂测定结果,所以饿的时间也不要太长,以空腹10—12个小时为佳,如果想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能再进食了,只可以少量饮水:晚上10点以后最好连水也不要喝了。

血脂检测的化验单中,参考的正常值范围也是依据空腹时间12小时左右的结果制订的。

因此,只有严格按按照要求的空腹时间,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进而和标准的参考范围进行比较。

早饭喝粥也不行在人体内,脂类、糖类、蛋白质三大代谢系统会相互影响,除了油脂,许多其他营养因素的摄入也会引起血脂水平变化。

休息5分钟后抽血体位会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进而影响血脂的浓度。

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八大因素

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八大因素

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八大因素同事最近被一位患者“刁难”了,原因在于患者认为同事在给自己讲解血检注意事项时态度不够好,认为同事不尊重自己。

新入职的小姑娘遭遇到这种事肯定会备受打击,但还是想就这件事跟大家分享一下血检的注意事项和能够影响到血检结果的因素。

血液检测是医院中经常会涉及到的检测项目,并且是发现、诊断很多疾病的主要手段。

虽说它不起眼,但作为医护人员还是有义务引导患者正确认识血液检测的价值。

下文中笔者重点分析了能够影响血液检测结果的八大因素,希望可以将这部分知识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朋友。

一、食物主要指的是人体内蛋白质、血浆脂肪以及糖类物质的含量情况。

在人进食之后,上述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都会实现进一步增加,因此会对血液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依据相关临床研究结论可知,如果人体在摄入过量脂肪后的2至4小时内进行血液检测,那么检测结果中的碱性磷酸酶含量会远高于正常值。

有临床医生指出,在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后进行血液检测,检测结果中的血浆尿素和血氮含量也会明显高于正常值。

除了常规认识中的鱼肉蛋奶等食物之外,其实水果也会对血液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例如,如果在血检之前过量食用香蕉和菠萝,则会使血浆游离脂含量高于正常值。

因此,血检必须在空腹的情况下进行,医护人员有义务了解清楚患者的基本情况,而患者也有义务配合医护人员的询问。

二、过度空腹虽说需要患者在空腹的条件下完成血液检测,但“过度空腹”也会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正常情况下,需要让患者从血液检测的前一天晚上开始空腹,总空腹时长需要持续12小时左右。

如果患者的空腹时长超过了24个小时,便属于过度空腹,进而会影响到患者血检结论的准确性。

三、饮酒近几年,酒精类饮料正在逐渐风靡,而且受众人群也正在向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

但如果在血检之前摄入酒精却会使人体内血液中的尿盐酸、乙醛、乙酸以及血浆乳酸含量进一步上升。

在此基础上,有饮酒习惯的健康成年人的血液中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含量会与正常值出现非常显著的差异。

血脂测定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血脂测定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血脂测定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血脂分析不仅对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的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已经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然而,血脂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医生应了解病人取血时的基本情况,考虑分析前变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这样对血脂测定结果分析才有临床意义。

1 血脂测定的影响因素1.1生物学因素如个体间,性别、年龄和种族等影响。

1.2行为因素如药物诱导(抗高血压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影响)和疾病继发影响(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肾脏疾病、肝胆疾病及其他)。

1.3患者在做血脂测定前的准备事项(1)血脂测定取血前,受试者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至少2 周内保持一般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

(2)测定前24 小时内不应进行剧烈体育运动。

(3)血脂测定时至少禁食12 小时后采血,饱餐后胆固醇会有所下降。

餐后容易出现“饮食性脂血”,24 小时内不能饮酒,饮酒可使TG,TC和HDL-C 增高。

(4)采血时一般坐位休息5 分钟,站立5分钟血脂增高5%,站立15 分钟血脂增高16% 。

(5)如血脂检测异常,应在2个月内进行再次或多次测定。

2 血脂测定的临床意义2.1总胆固醇(TC)胆固醇包括胆固醇脂和游离胆固醇两种,一般随年龄增加TC 增加,70岁后TC 减少。

男性TC 高于女性,女性孕期及更年期TC升高。

脑力劳动者TC 高于体力劳动者。

劳动和运动可使TC 降低。

日间变化规律,晨起最低,起床活动后增高,下午最高,夜间入睡时又减低。

TC 个体的日变动差为0.52 mmol·L-1, 大量饮酒时TC水平增高,可比正常人高40%。

TC≤5.2mmol·L-1为合适水平。

2.2甘油三脂(TG) T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高,60岁后下降。

成年人TG 水平男性高于女性;更年期后TG水平女性高于男性。

进食高TG饮食后,TG很快升高,可达参考值2倍以上;餐后2-4小时TG达高峰;餐后8小时恢复到空腹水平。

血脂异常的判断标准

血脂异常的判断标准

血脂异常的判断标准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的异常。

判断血脂异常的标准主要基于以下指标和参考值:1. 总胆固醇(TC),正常范围应低于5.18mmol/L(200mg/dL)。

如果TC在5.18-6.19mmol/L(200-239mg/dL)之间,说明边缘高胆固醇水平。

如果TC超过6.19mmol/L(240mg/dL)以上,则被认为是高胆固醇水平。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范围应低于3.37mmol/L(130mg/dL)。

如果LDL-C在3.37-4.13mmol/L(130-159mg/dL)之间,说明边缘高LDL-C水平。

如果LDL-C超过4.13mmol/L(160mg/dL)以上,则被认为是高LDL-C水平。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范围应大于1.04mmol/L(40mg/dL)。

如果HDL-C低于1.04mmol/L(40mg/dL),则被认为是低HDL-C水平。

4. 甘油三酯(TG),正常范围应低于1.70mmol/L(150mg/dL)。

如果TG在1.70-2.25mmol/L(150-199mg/dL)之间,说明边缘高甘油三酯水平。

如果TG超过2.25mmol/L(200mg/dL)以上,则被认为是高甘油三酯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参考值可能会因不同的研究和指南而有所差异,且判断标准还会受到年龄、性别、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最好根据个人情况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存在血脂异常。

同时,综合评估其他危险因素,如家族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血脂情况。

血脂六项指标范围

血脂六项指标范围

血脂六项指标范围血脂六项指标范围是指人体血液中的六项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 (ApoB)。

这些指标对于评估人体的血脂代谢和心血管健康非常重要。

总胆固醇(TC)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的总量。

正常成人的总胆固醇范围是3.6-5.2mmol/L。

总胆固醇的升高可能与饮食结构、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过高的总胆固醇水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甘油三酯(TG)是指血液中三酰甘油的含量。

正常成人的甘油三酯范围是0.6-1.7mmol/L。

高甘油三酯水平可能与饮食结构、肥胖、酗酒等因素有关。

高甘油三酯水平与心血管疾病、胰腺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指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正常成人的HDL-C范围是1.0-1.6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好胆固醇”,能够清除血管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指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正常成人的LDL-C范围是2.07-3.10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坏胆固醇”,过高的水平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载脂蛋白A1(ApoA1)是一种载脂蛋白,能够与高密度脂蛋白结合。

正常成人的ApoA1范围是1.20-1.60g/L。

ApoA1水平的增加通常与心血管健康相关联。

载脂蛋白B(ApoB)是一种载脂蛋白,能够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

正常成人的ApoB范围是0.63-1.04g/L。

ApoB水平的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通过检测血脂六项指标,可以了解人体血液中的脂质代谢情况,评估心血管健康。

如果这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育锻炼、减轻体重等措施来改善血脂代谢。

总结起来,血脂六项指标范围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

脂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脂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脂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脂血是指血液中血脂浓度的异常增高, 典型表现是血浆为白色或乳白色。

一、脂血标本的主要来源通常有:1.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患者。

2.长期高脂及高热量饮食者,患者食入高脂食物后,大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可使血浆产生混浊,称乳糜血。

3.临床因治疗营养不良或消耗性疾病输入脂肪乳的患者。

二、脂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一)血常规1、影响:脂血对血常规主要是干扰血Hb的测定,可以导致Hb、MCH、MCHC等检测结果偏高,对白细胞检测也有一定影响。

所以采集血常规标本后,不宜立即检测,放置10分钟左右,析出部分血浆后,观察血浆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标本脂血。

2、处理方法:因为血常规所测的是细胞有形成分,而脂血中的乳糜微粒是存在于血浆中的,因此可以选择血浆置换法,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置换掉血浆;或者用指血模式,可以减少影响。

(二)凝血1、影响:脂血对比浊法的的影响较大,对磁珠法的影响较小。

2、处理方法:高速离心法:将脂浊血清加盖密封,再经高速离心,血清可以分成两层,吸取下层的血清上机即可。

该法设备要求简单,因此易于推广。

手工法:因为脂血只是干扰仪器对血浆凝固时间的判断,并不影响血浆凝固时间,因此可以采用手工法。

(三)生化1、影响:对单试剂,一点终点法试剂形成偏高影响,如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总胆固醇试剂,主波长在500-600尤为严重。

对TBIL、DBIL形成负干扰,极容易出负值。

对ALT、AST、GGT、ALP等项目形成干扰,主要在于反应曲线的上浮,仪器报吸光度错误,无法出值。

对ASO、CRP等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形成负干扰。

2、处理方法:对酶类项目可采用高速离心法;ISE离子选择电极法基本不受脂血影响,因此不用处理,可直接检测;免疫比浊法项目可用稀释法,用生理盐水对标本进行低倍数稀释,可一定程度减少脂血的影响。

八大因素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八大因素影响血液检测结果

八大因素影响血液检测结果1. 运动:肌肉活动的影响可分短暂性的和持续性的两类,短暂性影响为血浆脂肪酸含量,可因运动而暂时减少,而后渐渐增加而恢复。

丙氨酸可因运动暂时增加达180%,而乳酸则可增加至300%。

受到持续性影响的主要是一些肌肉有关酶,如肌酸激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酶等。

据称,一场60分钟的手球训练赛后11小时,肌酸激酶活性比赛前仍增加达125%,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还会提高性激素水平,因此采血前宜安静,不进行过大的活动。

2. 食物:进餐后血浆脂肪、蛋白质、糖类有所增加。

有人研究:高脂餐后2~4小时采血,多数人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O型或B型增高更明显。

一般认为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

故在做相应检验时,应对食物有一定的控制。

3. 过度空腹:一般血液生化检验要求病人晚餐后禁食,至次日晨采血,空腹约12~14小时。

但过度空腹,若达24小时以上,某些检验会有异常结果。

例如血清胆红素可因空腹48小时而增加240%;血糖可因空腹过长而减少为低血糖;血脂空腹过度,甘油三酯、甘油、游离脂肪酸反有增加,而胆固醇无明显改变。

故空腹并非越长越好,近年国外有人主张胆固醇单项检验,不必空腹抽血。

4. 饮酒: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己醛、乙酸盐增加。

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GGT)亦较不饮酒的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

5. 吸烟:吸烟瘾大的人,血液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可达8%,而不吸烟者含量在1%以下。

此外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烟者为多。

血液学方面亦有变化,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

血脂检查那么多项,都有什么意义

血脂检查那么多项,都有什么意义

血脂检查那么多项,都有什么意义发布时间:2022-12-04T03:42:50.82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2期作者:冯容[导读] 血脂指的是血浆中所有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物质,血脂是人体生命细胞进行生长运动时所需要的最基本物质。

冯容武侯区人民医院武侯区妇幼保健院610047血脂指的是血浆中所有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物质,血脂是人体生命细胞进行生长运动时所需要的最基本物质。

虽然人体中的血浆脂类含量只占了全身脂类含量的极少一部分,但是人体内的各项功能运转都离不开它,因为血脂中的内外源性脂类物质每时每刻都需要通过血液流转于各个器官或组织之内,给人体各个器官或组织提供能量,促进人体内的各项物质的吸收转化。

由此可知,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人体的各项情况,对血脂进行检查进而可以了解人体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但是你对血脂了解多少呢?影响血脂检查的因素有哪些?这些检查又有什么意义呢?一、血脂(一)组成成分及形成原因血脂中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与胆固醇。

甘油三酯主要来源于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由体外进入。

每个人每天所吃的食物中都会含有一定的脂肪,这些脂肪中就会有甘油三酯。

这些物质进入人体的肠胃之后,会在胆汁酸、脂酶等物质的作用下被肠胃黏膜吸收,进而在黏膜的上皮细胞内合成。

第二种是人体自身合成。

人体自身合成此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其次才是脂肪组织。

这些甘油三酯被合成后会储存大量的能源,随着血浆在人体内的循环,给一些器官或者组织提供能量,也可以被固定在内脏上,保护内脏。

胆固醇被人们发现的时间比较早,因此对胆固醇的研究也相对较早。

人体内的胆固醇的主要来源方式也有两种。

第一种也是由人体外进入,人体每日所食的相关动物食品,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尤其是一些动物的内脏。

第二种是通过人体的肝脏合成胆固醇,这种方式也是人体内胆固醇最主要的来源方式。

(二)相关影响在人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转下会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的血脂,二者会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并一同稳定着人体内的血脂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因素
不少药物会影响血脂的检测结果,常见的药物有:利尿剂,大剂量氢氯噻嗪可升高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服用超过3个月,可使甘油三酯升高,超过1年还可使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服用苯妥英钠3~6月后可使总胆固醇增高;服用氯丙嗪9周后,可使血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升高;口服避孕药可引起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会影响脂五大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血脂检查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医生由于不了解影响血脂检查的相关因素,导致血脂检查结果不准,影响病情判断。影响血脂检查结果有五大因素,具体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血脂检查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医生由于不了解影响血脂检查的相关因素,导致血脂检查结果不准,影响病情判断。影响血脂检查结果有五大因素,具体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血脂检查如果一次检验结果接近或超过血脂异常判断值,应间隔1~2周,在同一家医院再次抽血复查。
本文来源:深圳体检/0755
病理因素
近期发生过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和重大创伤等事件,均可使血脂水平发生波动,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其血脂测定时间。
生理因素
妇女经期、妊娠期、激烈运动之后,剧烈情绪波动等生理状况,均可影响血脂检测结果,检测血脂时应避免激烈运动及剧烈情绪波动,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和妊娠期。
饮食因素
饮食是影响血脂最主要的因素,查血脂要求空腹12小时后进行,一般晚餐后,除饮水外,不可进食其他食物,次日早晨要求空腹采血。另外,血脂检查前四天避免摄入过量的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食品,保持清淡饮食,不宜饮茶、可乐、咖啡等,这样才能准确地测出患者的血脂水平。
此外,饮酒对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有明显影响,敏感个体即使中等量饮酒亦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酒精可增加体内脂质的合成速率,减少氧化脂肪酸的比例,增加酯化脂肪酸的比例,还可降低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谢速率减慢,因此,检查前几天禁忌饮酒。
医源性因素
由于各医院的检验条件、医技水平、设备、试剂等不尽相同,检测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实验室误差,因此,如果检验结果超过参考值,应在2~3周内进行复查,在同一家医院的实验室再次抽血复查,做到至少2次血脂检验,以尽量减少或避免实验室误差。抽血时一般在手臂肘前静脉上端结扎压脉带,结扎时间超过两分钟,血脂升高2%~5%,因此压脉带结扎时间不要超过1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