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双环戊二烯制备环戊烷_徐泽辉
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c l o p e n t a d i e n e wa s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i n t h e p r e s e n c e o f t r i l f u o r o me t h a n e s u l on f i c a c i d c a t a l y s t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e s t e r i i f c a t i o n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d i c y c l o p e n t a d i e n e wa s o v e r 9 8 % a n d t h e s e l e c t i v i t y t o d i c y c l o p e n t a d i e —
2 0 1 5年第 4 4卷 第 1期
合成材 料 老化 与应用
4 7
丙 烯 酸双 环 戊 烯 基 酯 合 成 工 艺 的研 究
许惠明, 夏蓉 晖 , 徐 泽 辉
( 中 国石 化上 海石 油化 工股份 有 限公 司精 细化 工部 , 上海 2 0 0 5 4 0 ) 摘 要 :以丙 烯酸 和双 环戊 二烯 为原 料合 成 了丙 烯 酸双 环 戊 烯基 酯 。实 验结 果 表 明 : 以三 氟 甲磺 酸 为催 化剂 , 反应 温度 为 9 0 ℃, 丙 烯 酸与 D C P D摩 尔 比为 1 . 1 : 1 , 催化 剂用 量为 反应 液总质 量 的 0 . 1 %, 反应 时问 为 4 h 、 搅 拌 速率 为 2 0 0 r / mi n的条 件下 , D C P D转 化 率在 9 8 % 以上 , D C P A选 择性 在 9 5 % 以上 。
环戊烷制备方法

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许惠明;夏蓉晖;徐泽辉
【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以丙烯酸和双环戊二烯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双环戊烯基酯。
实验结果表明:以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90℃,丙烯酸与DCPD摩尔比为1.1∶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液总质量的0.1%,反应时间为4h、搅拌速率为200r/min的条件下,DCPD转化率在98%以上,DCPA选择性在95%以上。
【总页数】6页(P47-51,62)
【作者】许惠明;夏蓉晖;徐泽辉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精细化工部,上海200540;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精细化工部,上海200540;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精细化工部,上海2005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11.4+91
【相关文献】
1.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合成 [J], 尹琢;韩业;李宏涛
2.甲基丙烯酸双环戊二烯基一氧一乙基酯的合成 [J], 于洪艳;王兴利;梁红玉;张连红
3.乙二醇基双环戊二烯基醚合成工艺研究 [J], 于洪艳;王兴利;张连红;蒋林时;梁红玉
4.双环戊二烯基钛衍生物的水相化学及双环戊二烯基二水扬酸钛的晶体结构 [J], 吕正荣;高松奇
5.四甲基硅锗桥连双环戊二烯基及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四羰基二铁的合成、结构及热重排反应 [J], 孙秀丽;王佰全;徐善生;周秀中;翁林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由环戊二烯连续加氢制环戊烷的方法[发明专利]
![由环戊二烯连续加氢制环戊烷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72038d0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b.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911875A[43]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21]申请号200510028610.3[22]申请日2005.08.09[21]申请号200510028610.3[71]申请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00540上海市金山区金一路48号[72]发明人郭世卓 周飞 范存良 顾超然[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代理人沈原[51]Int.CI.C07C 13/10 (2006.01)C07C 5/03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54]发明名称由环戊二烯连续加氢制环戊烷的方法[57]摘要一种由环戊二烯连续加氢制环戊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环戊二烯、溶剂和氢气混合后连续地通过固定床催化剂床层进行催化加氢反应。
催化剂以γ-Al 2O 3为载体,以Pa为活性组分。
溶剂取自环戊烷、正己烷、苯、甲苯、环己烷、乙醇、甲醇、叔戊醇或叔丁醇等。
环戊二烯与氢的摩尔比为1∶(3~4)。
反应系统压力为0.9~1.8MPa,反应温度为44~72℃。
反应液部分出料、部分外循环。
外循环的反应液冷却后与环戊二烯原料及溶剂混合,再与氢气通过文丘里喷射器混合雾化成雾状的气液混合物进入催化剂床层。
催化剂的负荷以液相物料计为2~4hr -1,反应液的出料量与外循环量的重量比为1∶(6~12),反应热通过外循环反应液移走。
200510028610.3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由环戊二烯连续加氢制环戊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环戊二烯、溶剂和氢气混合后连续地通过固定床催化剂床层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催化剂以γ-Al2O3为载体,以Pa为活性组分,Pa含量为0.2~0.6wt%,溶剂取自环戊烷、正己烷、苯、甲苯、环己烷、乙醇、甲醇、叔戊醇或叔丁醇中的任何一种,环戊二烯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5~10),环戊二烯与氢的摩尔比为1∶(3~4),反应系统压力为0.9~1.8MPa,反应温度为44~72℃,其特征在于反应液部分出料、部分外循环,外循环的反应液冷却后与环戊二烯原料及溶剂混合,然后与氢气通过文丘里喷射器混合雾化成雾状的气液混合物进入催化剂床层,催化剂的负荷以液相物料计为2~4hr-1,反应液的出料量与外循环量的重量比为1∶(6~12),反应热通过外循环反应液移走。
由双环戊二烯形成环戊烷的方法[发明专利]
![由双环戊二烯形成环戊烷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de709c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7.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227534A [43]公开日1999年9月1日[21]申请号97197066.1[21]申请号97197066.1[22]申请日97.8.4[30]优先权[32]96.08.06 [33]US [31]60/024,031[32]97.07.24 [33]US [31]08/899,544[86]国际申请PCT/US97/13669 1997.08.04[87]国际公布WO98/05612 EN 1998.02.12[85]进入国家阶段日期1999.02.05[71]申请人埃克森化学专利公司地址美国得克萨斯州[72]发明人J·R·拉特纳 C·H·迈克穆兰 L·E·桑彻兹 S·E·希尔沃伯格 T-I·D·伍[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代理人任宗华[51]Int.CI 6C07C 13/10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 页[54]发明名称由双环戊二烯形成环戊烷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环戊烷产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双环戊二烯裂解形成富含环戊二烯的物料流和较高沸点的液体流;(b)将富含环戊二烯的物料流从较高沸点的液体流中分离;(C)用再循环的饱和物稀释富含环戊二烯的物料流,以便将环戊二烯含量限制在约5—50%之间;(d)在氢和第一催化剂的存在下,并且在能够避免环戊二烯再聚合成双环戊二烯的温度下(优选约26—94℃,更优选约37—66℃),对富含环戊二烯的物料流进行第一次氢化,由此形成贫含环戊二烯的物料流;(e)在第二催化剂的存在下对贫含环戊二烯的物料流进行第二次氢化,其中任何包含在贫含环戊二烯的物料流中的残余的烯烃和/或环戊二烯均达到饱和,由此形成粗环戊烷产品;(f)闪蒸汽提粗环戊烷产品,形成包含约95%纯环戊烷的环戊烷产品。
一种含双环戊二烯的粗苯加氢精制提取环戊烷工艺[发明专利]
![一种含双环戊二烯的粗苯加氢精制提取环戊烷工艺[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91e027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4.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500350.6(22)申请日 2020.12.18(71)申请人 武汉科林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路366号(武汉工程大学19号楼)(72)发明人 张先茂 夏大寒 王瑜 王泽 王国兴 陈凯 王栋斌 金建涛 郑峰伟 周正 瞿玖 (51)Int.Cl.C07C 5/03(2006.01)C07C 7/04(2006.01)C07C 13/10(2006.01)C07C 7/167(2006.01)C07C 7/08(2006.01)C07C 15/04(2006.01)C07C 15/06(2006.01)C07C 15/08(2006.01)C07C 4/22(2006.01)C07C 13/15(2006.01)C07C 5/05(2006.01)C07C 13/1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含双环戊二烯的粗苯加氢精制提取环戊烷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双环戊二烯的粗苯加氢精制提取环戊烷工艺,该方法对一种含双环戊二烯的粗苯原料进行预处理、加氢精制、环戊烷蒸馏精制、芳烃分离与精制,分离出纯度>99.9%的环戊烷、硫含量<0.5ppm的精苯、甲苯、混二甲苯,使产品价值最大化,实现工艺的最大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CN 112500257 A 2021.03.16C N 112500257A1.一种含双环戊二烯的粗苯加氢精制提取环戊烷工艺,其特征在于:粗苯来源于煤制气的副产物,其双环戊二烯质量含量在10%~14%,溴价在45~72gBr 2/100g,双烯值在8.9~15gI 2/100g;粗苯经过原料预处理、加氢精制、环戊烷蒸馏精制、芳烃分离与精制后,制备环戊烷、苯、甲苯、二甲苯和非芳烃,其具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预处理:含双环戊二烯的粗苯原料经过滤后,经由缓冲罐(1)进入脱重塔(2),脱重塔(2)塔底脱除碳九以上重组分,同时热解双环戊二烯生成环戊二烯,从塔顶分离出含双戊二烯的<80℃的苯前组分,从塔侧线分离出≥80℃的重组分;苯前组分和重组分分别进入加氢精制单元反应;(b )加氢精制:加氢精制采用低温低压高空速三段加氢工艺,分离出的苯前组分与氢气混合后自上而下的进入一段加氢反应器(3),一段加氢反应为还原态Ni ‑S催化剂,饱和苯前组分中双烯烃,环戊二烯加氢生成环戊烯和环戊烷;一段加氢后的苯前组分、重组分与氢气混合,经换热器换热后,自上而下进入二段加氢反应器(4),二段加氢反应为硫化态Ni ‑Mo催化剂,加氢饱和原料中剩余的烯烃;经二段加氢后的组分和氢气混合后经换热器换热,再进入加热炉加热,然后自上而下的进入三段加氢反应器(5)进行脱硫脱氮精制,加氢脱除其中的硫、氮杂质,三段加氢反应为硫化态Co ‑Mo催化剂,加氢生成的含H 2S气体和苯前组分从稳定塔(6)塔顶分离出来,稳定塔(6)塔底重组分送往芳烃预蒸馏塔(8);(c )环戊烷蒸馏精制:将稳定塔(6)塔顶的出口物料引入环戊烷分离塔(7),环戊烷分离塔(7)塔釜物料为环戊烷纯品,环戊烷分离塔(7)塔顶物料为苯前组分中的轻组分;(d)芳烃分离与精制:稳定塔(6)塔底组分进入芳烃预蒸馏塔(8)进行分离,芳烃预蒸馏塔(8)塔顶采出含有苯、甲苯的BT馏分进入萃取精馏塔(10);萃取精馏塔(10)塔顶出料为抽提溶剂油,萃取精馏塔(10)塔底为富含芳烃、萃取剂的混合油,经换热后进入萃取剂回收塔(11);经萃取剂回收塔(11)分离后,萃取剂回收塔(11)塔顶为BT和少量的烷烃,萃取剂回收塔(11)塔底为萃取剂,萃取剂经换热后返回萃取精馏塔(10),萃取剂回收塔(11)塔顶物料进入精苯塔(12);精苯塔(12)塔顶分离出纯苯,精苯塔(12)塔釜出料为甲苯和少量的苯、甲基环己烷,精苯塔(12)塔釜出料送入甲苯塔(13);甲苯塔(13)塔顶分离出少量的苯、甲基环己烷混合物,循环回前工段,甲苯塔(13)塔釜为合格甲苯产物;芳烃预蒸馏(8)塔底XS馏分进入二甲苯蒸馏塔(9),塔顶采出C5馏分,塔釜采出C9组分,芳烃预蒸馏塔(8)的侧线采出二甲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