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物细无声声声入心田

——体验式德育教育模式的若干思考

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吴小章

【摘要】:当前许多学校德育工作还停留在单一的“传统模式”中,喜欢以“活动”的方式跟着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最大缺陷却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最终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和失败。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的德育活动——“体验式教育”值得让人深思。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高耗低效基本条件实践探索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变化,出现了青少年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但学校的德育工作却显得滞后,不与时代合拍,德育工作还定位在“高、大、空”上,学校固有的德育模式已露弊端,造成德育机器高效低能,甚至无能。如何抓住机遇,深化德育改革,提高德育效能以适应培养现代人的需要,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最大课题。

学校思想道德体验式教育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产生主观性的感觉、情感和意识的过程,是把外求和内求有机结合的德育形态。其重视外部自然界和人际之间道德信息的传递,追求体验者内外全面的感悟;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追求外在的教育与学生内在的道德成长需要的和谐;其实现了知、情、意、行的整合,凸现了道德教育的渗透性、实践性、主动性和内在性。通过创设有效的德育实践活动,触发学生对思想道德的切身体验,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效能。

一、造成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其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不少学生在学校德育情境的表现与非学校德育情景下的表现迥异,表现出知行不一、知情不一等矛盾的双重人格。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数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正确与错误并存,普遍缺乏自觉纪律、缺乏自我负责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现象。造成德育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有内外两方面:

(1)内因:随着社会经济全面深入的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当今多为独生子女的学生,个性心理品德上普遍存在着不善于协调人际关系,不善克服学习焦虑、缺乏经受挫折、保持进取的意志力和克服自己欲望自制力,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无法自我消除心理紧张和障碍……这些问题,使传统型的德育模式无力解决,迫切需要新型的德育途径加以引导和调节。

(2)外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未建立“德育整体工程”,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而欠务实,形式枯燥单调,对学生未建立科学的德育工作评估制度,评优工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情感性;家庭教育、社会现实中的消极因素无情地冲击着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育之堤。而现代社会各种通讯技术与交际媒介已成为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来源,导致了学校德育工作难度的加大。

因此,充分发挥教育整体的效能,变单渠道的封闭式教育为多渠道的开放式教育,发挥学校在多渠道教育中的作用,形成教育一致性的良好氛围,是学生思想道德、道德行为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大量事实也表明:一个人理想、信念的确

立,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在实践中完成。“体验式教育模式”正是适应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合力,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行为心理体验,且上个世纪50年代,布鲁纳发现的认知结构理论已为体验式教育找到了心理学的依据。

二、体验式教育模式开展的基本条件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体验过程是建立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基础之上,必须依赖外界的刺激进行个体内心的体悟。即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和观念,以致反思、再生产新经验的反复循环的心智活动。

1、活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启发诱导,在于创设特定的环境,让受教育者自己“进入角色“去感悟、去体会,从而自觉地接受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始终把学生看作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实际工作中,把学生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和责任主体对待,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满足学生心理的需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中来。让我们把丰富的、生动的社会生活纳入德育的教育视野,让学生亲身接触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领悟人生。如从活动空间看,有校园活动、家庭活动、社会活动等;从活动内容看,有学习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科技活动、社交活动、家务活动、旅游活动等。

2、情境: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广义上讲,任何学习都是一种体验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提供充分的从事体验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学校教育还必须向现实生活领域不断扩张,引导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3、体悟:体悟能力作为体验的内部条件,需要依靠实践活动和具体的情境等外在条件的激发,并在此过程中得到训练,逐步形成学生内在的素质,成为有效进行道德体验的一个支点。体悟,作为一种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别人所无法代替的,是一种由教育对象亲身经历,自我作用的过程,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完全没有机会“说教”、“灌输”或“包办代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使其在教育教程中产生以“我“为中心的自主意识,从而奠定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三、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学会生存》一书在谈到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人格被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世界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因此,德育必须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学校思想道德体验教育的核心是走进生活世界,实现体验、内化和外化的道德培养过程,所侧重培养的是生活中最基础的道德认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

1、捕捉道德表现,进行随机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态度具有定向作用,不断积累的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人的行为有调节作用。要多积累体验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得到及时和正确的强化。生物课上,教师要求观察蚯蚓的特征,一位同学用嘴品尝后告诉老师蚯蚓是咸的。老师说,“在科学面前,我不如你”。一位班主任老师,对新报到的七年级学生需要家长陪同的现象若有所思,第二天便作了题为“不要为父亲弯腰”的演讲,在她充满激情的演讲中不少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还有同学流下了泪,大家相约“在漫漫的人生历程中,要给父亲捶背,不要让父亲弯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