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
七年级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
七年级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一、原文呈现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字词解释1. 内集:家庭聚会。
就像是一家人都凑到一块儿啦。
2. 儿女:这里指子侄辈,可不是光说儿子和女儿哦。
3. 文义:文章的义理,就是讲那些学问知识呢。
4. 俄而:不久,一会儿的功夫。
5. 骤:急,就是雪下得很急很大。
6. 欣然:高兴的样子。
7.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差不多;拟,相比。
8. 未若:不如。
三、句子翻译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们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
2.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 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4.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四、阅读理解1. 这篇短文里,谢太傅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白雪纷纷何所似?”这就像是我们在雪天的时候,突然突发奇想,看着雪就想问个究竟。
2. 兄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想法很直接,觉得盐撒在空中那种颗粒感和雪有点像。
但是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就更妙啦,柳絮在空中飘飘扬扬的,很轻柔,和雪花那种轻盈飞舞的姿态更接近,而且更有美感。
谢太傅大笑乐,说明他对兄女的回答很满意,觉得这个比喻更有诗意。
3.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古代文人家庭的文化氛围很浓厚,下雪天不只是看雪玩雪,还能一起讨论学问,玩这种文字游戏呢。
一、原文呈现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字词解释1. 期行:相约同行。
专题22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鉴赏(原卷版)
专题22: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一)考查内容:《世说新语》《论语十二章》(18分)(2022·江苏淮安·七年级统考期中)读古文,遇古人。
请你解答下面的问题,给同学们介绍两位新朋友。
【甲】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
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
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
”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选自《何氏之庐》)【注释】魏武:指魏武帝曹操。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1.(2分)请用“/”断开下面的句子。
(标一处)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2.(4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因.欲以为子: (2)人问其故.:(3)期.日中: (4)下车引.之:3.(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
(2)待君久不至,已去。
4.(4分)何晏为什么要“画地令方自处其中”呢?5.(4分)面对困境,何晏和元方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回击,你更欣赏谁?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
(11分)(2022秋·山西晋中·七年级统考期中)七(1)班设计了古诗文学习任务单,带领大家一起学习。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大雪初霁①,严寒逼人。
晓②起登楼凭窗③远望见天地皑皑④江山一色。
琼楼玉宇,瑶树琪花③。
神仙世界,不过如是⑥也。
【注释】①雾:停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一)《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2)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5)三十而立.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6)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7)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8)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9)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10)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11)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12)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13)博学而笃志..笃志:坚定志向。
笃,坚定(14)切.问而近思切:恳切(15)仁.在其中矣仁:仁德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3.内容理解。
(1)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益处有: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他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2)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论语》仍然获益匪浅。
请结合文中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语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示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提醒人们学习要有虚心好学的态度。
我们周围一定存在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一定存在有缺点、有错误的人。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附答案)阅读《三峡》,完成22-25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2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一)阅读《口技》选段,回答8—10题(8分)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八上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一) 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含答案)
八上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良.多趣味(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①沿溯.阻绝①素湍绿潭①属.引凄异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文章采用了对偶句式,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朝发白帝,暮到汉陵”等。
C.第三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者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2022秋)(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三峡》郦道元,完成下面小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沿溯.阻绝___________(2)良.多趣味___________(3)空谷传响.___________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第①段写出了“山之高”的特点,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4.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清荣峻茂”所展现的画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欣然..起行( )(2)盖.竹柏影也( )6.翻译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本文写月下之景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8.文中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这三者都为写人服务,写人又为突出“闲”,请你写出文中的几个闲。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末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2022秋)(附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为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B.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C.是亦不可以已.乎/惧其不已.D.此之谓.失其本心/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现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完整)初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考试试题-
童趣(历年中考题选)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一、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项为之强强:___________(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____(3)捉虾蟆,鞭数十鞭:_______(4) 徐喷以烟徐________________二、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三、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四、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五.作者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中考题、(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盖。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乃四顾胆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径进……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
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语句。
吾今死矣,子速去!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
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
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
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题专项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PS :
未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3.先则恐逮于臣(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 )
2.术未尽也(
)
4.夫诱道争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
原文 3.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 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 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 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 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 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初一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一)《请君入瓮①》周兴与丘神勣(iì)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②之。
俊臣与兴方推事③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④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⑤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①瓮(wèng):大坛子。
②鞫(jū ):审讯犯人。
③推事:研究事情。
④炙(zhì ):烧烤。
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
推:追究,检举。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2、囚多不承()3、当为何法()4、因起谓兴曰()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之”。
1、太后命来俊臣鞫之()2、以炭四周炙之()三、翻译下列句子。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四、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的方法。
(四)《欧阳公事迹》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②惟读书是务。
译文: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被收①,中外惶怖②。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③,了无遽(jù)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④,二儿可得全不⑤?”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⑥。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附答案解析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汇集(一)一、(2024·山东·中考真题)王公政教[明]沈德符王锐,永平府迁安县人,进士。
景泰间,为彰德知府,锐长身修髯顾眄生威有权术尚严政。
治察郡中吏民,自听其政,吏亡得为奸。
深究事情,吏民畏之如神。
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檐外浚深沟,雨潦得泄,中道隆,立令水赴沟中。
巷口树栅门,有钥,甲夜即阖门钉板,柝竟夜鸣,奸人莫敢入郡地也。
尤留心学校,凡朔望①谒先师庙已,坐明伦堂②,听诸生说经。
诸生皆居学宫,筹识姓名。
政少暇,令隶持数筹,造明伦堂。
诸生持筹来,自临试,或背诵书,或作义。
其他出及不衣冠居者,受笞。
当是时,黉序③间读书声洋洋盈耳。
丁祭④,陈钟鼓,鸣弦管,升降揖逊甚都。
参政姚龙行部至府,往见之,出而叹曰:“此虽国学⑤,亦无以加也。
”(选自《万历野获编》,有删节)[注]①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
②明伦堂:古代讲学、弘道、研究之所。
③黉(hóng)序:古代学校。
④丁祭:旧时每年于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先师孔子。
⑤国学:国子监。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景泰”与“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康乐”都是皇帝年号。
B.“吏民畏之如神”与“无丝竹之乱耳”两个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令民临道屋俱作修廊”与“乃重修岳阳楼”的“修”,都是“修建”的意思。
D.“筹”的本义指小竹片,“筹识姓名”这句话意思是用小竹片标识学生的姓名。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锐防涝有法,要求百姓深挖排水沟渠,这样下大雨时可以及时泄洪。
B.王锐重视安全,在巷口处设置栅门,入夜便关门上锁,彻夜有人打更。
C.结尾使用对比,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借参政姚龙的话肯定王锐的政绩。
D.文章以叙为主,从防涝、治安、教育等方面记录王锐施政有为的事迹。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到答题卡上。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一)敏慧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庙”【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适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精选题汇总(45篇)
初中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汇总(一)(一)《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凭借)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正午时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弃)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三)《论语》十二章子(先生,指孔子)曰:"学而时(按时)习之,不亦说(通"悦",愉快)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曾子曰:"吾日(每天)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吾身:为(替)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五十而知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而耳顺(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第一篇:【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唐欧阳询①尝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马宗霍《书林记事》【注释】①欧阳询:唐代著名书法家。
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许)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一样)C.数百步复反.(通“返”,返回)D.驻马观之,良久而去.(离开)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驻马观之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良久而去C.其.真无马邪因宿其旁D.晋索靖所.书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
B.【甲】文作者认为当时社会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C.【乙】文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其中“驻”、“观”、“反”、“伫立”等词语的运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乙】文通过记述欧阳询观古碑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博采众长,专心致志,刻苦磨炼。
参考答案:1、A 或:有时2、D A的/代词,它;B却/才;C难道/代词;3、B 【甲】文作者认为当时社会缺乏的是发现人才的第二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弛入,将以下骑送迎。
初中课内文言文20篇阅读训练
课内文言文20篇阅读训练1.《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无论魏晋()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④遂与外人间隔()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C.欲穷其林林尽水源D.未果后遂无问津者3.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出:既出,得其船皆出酒食B.乃:乃大惊乃不知有汉C.复:复前行不复出焉D.舍:便舍船屋舍俨然4.简答。
①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②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③文中总写渔人感受的一个词是:④“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5.“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2.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与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与答案解析题目一:《孟子·梁惠王下》太宗曰:“愿闻梁惠王之器。
”孟子对曰:“为人君者必佞。
”太宗曰:“请闻其具。
”孟子对曰:“为人君者必辩。
”太宗曰:“请闻其故。
”孟子对曰:“为人君者必让。
”太宗曰:“善。
愿闻让之实。
”孟子对曰:“让有三:让于天,让于地,让于人。
”问题:根据上述对话,梁惠王之器指的是什么?解析:根据孟子的回答,梁惠王之器指的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即佞、辩、让。
题目二:《史记·滑稽列传》少年时的滑稽多出口而少进头,长大以后,纡朱怀金,变态立异,为人笑者百计,为人恶者千端,为人轻者无穷,为人狂者不可胜数。
问题:根据文段分析,滑稽的特点是什么?解析:根据文段描述,滑稽的特点是多出口而少进头,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搞笑,却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和轻视。
题目三:《庄子·天下篇》庄子曰:“今我则歌之。
嗷嗷之声若何?”子脔曰:“呜呼!丘也不适得。
”庄子曰:“桓公游于宋,有宫室之美,鸟兽之声不绝于耳。
逐者百二十里,仕者十有五年,然后一游。
”问题:根据文段,庄子为什么会问“嗷嗷之声若何”?解析:根据文段描述,庄子问“嗷嗷之声若何”是因为他感叹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无法享受到桓公所能享受到的美好环境。
庄子以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感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题目四:《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晋大夫任高、郤涓侍孝于庄公。
郤涓蚤死,公以为吊。
宰人使于高曰:“可矣,君子行忧,无入于无节。
”于是,高被以职衰,如哭于哀公。
公谓高曰:“寡人闻之:乐道之难行也。
寡人吊亲于哀公三年,不衰其服;宾用辱,无入于廷墙;鞠朝不病;内忧,不见外;召见有故,不敢封也。
召见之日不满一年,君有阙事于晋国,宁舍而不见?”对曰:“善。
”乃止。
问题:根据文段,为什么晋大夫任高要行忧于庄公?解析:根据文段描述,晋大夫任高要行忧于庄公是因为郤涓(他侍奉的人)去世了。
行忧是表达哀悼之情、表示追思之意的一种礼仪行为,晋大夫任高要行忧是出于对郤涓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
(一)《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凭借)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期日中(正午时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在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弃)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