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优化产业分工与生产力布局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立足实际,率先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意区域产业整合,既以一地为主发展优势产业,又争取在全市范围内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集聚,推动有限资源向特色产业集聚,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导型经济向以工业为主导型经济的转变,在工业生产力布局中轻加工业发展迅速,以轻工产品制造为主要特征的晋江传统产业沿着血缘、亲缘、地缘的脉络,顺着仿效、竞争、整合、延伸的历程,通过龙头企业扩张和中小企业衍生,逐步形成了“数镇一业”的产业布局,诞生了一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呈现出从以轻型加工为主转向轻重并举、重化精密制造共同发展的态势,成为晋江实现从农业穷县向工业强市历史性跨越的主要推动力。
“十一五”期间,晋江市把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机遇,科学规划,合理部署,在新的生产力布局中推动产业发展上档次、上水平。
一、依托城镇研究区域经济布局
晋江市区域经济布局应依托城镇,在进行生产力布局时需要规划研究好以下问题:
1、空间投资政策。主要是研究如何在发展中协调区内各地方、各城镇之间的发展关系。一个区域的内部,各地域单元之间,在发展阶段、发达程度、发展条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
异。空间投资政策就是要从区内各地
方的实际出发,针对各地存在的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采取相应
的投资对策。
2、区域经济布局框架。主要研究
规划期内开发建设区域的划分,各区
的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应
采取的主要对策。有了布局框架,项目
的选点就有了比较宏观的依据。
3、区域城镇体系的建设布局。主
要是研究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
结构和地域结构。
4、主要产业部门的布局。产业部
门的发展依托城镇,反过来又促进城
镇经济发展壮大, “十一五”要进一步
规划各主要产业部门的开发建设的重
点区域。
5、重点建设区内骨干企业的布
局,或者是产业集群的综合布局。包括
主导项目及相关项目的区位选择,各
项目在建设规模上的配套,在建设时
序上的衔接。哪些项目先上,哪些项目
后上,哪些必须同步建设。这就需要超
出各项目、各有关主管部门的局限性,
从区域的全局利益上来进行协调,合
理分配项目之间的用地、用水、用电和
其他公用设施。
6、协调区域间的发展。本市区域
经济战略布局的中心问题是协调地区
间的发展。要注意发挥先进地区的带
动作用,重视落后地区的开发。在工业
化过程中,一个普遍的问题是,长期以
来,产业和人口不断地向发展优势地
区集中。这种布局模式尽管在一定时
期内有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造成地
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过
密”“过稀”的矛盾不断激化。
二、明确产业布局目标
近期产业发展以提高经济发展质
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为核
心,重点完成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促进
产业集群两大任务,促进巩固和提升
现有产业优势,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
升级,逐步形成规模经营、技术先进、
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具有竞争优势
的产业体系,将晋江建设成为专业化
特色产品系列生产基地和产品创新基
地,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制造业区
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远期以技术集约化和经济服务化
为发展重点,全面推进产业升级,进一
步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
力,同时继续提高产业集群的规模、质
量和专业化水平,逐步将晋江市建设
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福建省重要的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地区工业化进
入以技术集约化为特征的后期阶段,
人均收入水平开始跨入高收入地区的
行列。
1、在产业布局上打造三个“五”:
即做强做大5大传统产业集群、扶持培
育5大新兴优势产业集群、培育50家年
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核心企业。
(1)五
大传统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业、鞋类制
造业、陶瓷石材业、食品加工业和玩具
晋江市优化产业分工与生产力布局思路
张英俊48发展研究 / 2006年 第4期
文具业。(2)五大新兴优势产业集群:车辆机械业、纸业、化纤业、制药业和新型材料业。
(3)50强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必须是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行业优势明显、拥有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50强核心企业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
2、在资源配置上丰富三个要素解决五个落差。丰富三个要素:
(1)实施扶强扶大,引导产能集聚,丰富产业集中度。把政策取向定位在“推进资源整合、实施扶大扶强、引导带动中小、实现互利协作”之上,培育一批“小巨人”型企业,通过拉开距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抑制恶性竞争、鼓励互利合作、降低资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促成适度集中,优化产业布局,丰富空间集中度。把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联系起来考虑和布局,加快城市工业组团和产业集中区建设,引导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相对集聚、在关联配套上互为环境、在资源利用上实现集约,把缓解企业用地紧张与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率结合起来,用集约利用的办法解决土地资源不足问题。
(3)密切内部关联,细化分工协作,丰富产业关联度。实施科学积极的投资鼓励政策,进一步增强主要行业的本地配套能力,解决产业链纵向配套能力不足问题,大力扶持包括研发、培训、信息、物流、市场等在内的第三产业,解决社会化分工协作不够密切、横向配套能力不足问题。
3、在园区布局上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园区。引导处于同一产业群内、同一产业链上的关联企业及其相关配套组织相对集聚,创建产业功能区,发挥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打造新丝路服装工业城、汽车制造城、中国国际制鞋基地、三力制造城、中国伞都5个产业集群专业园区。未来几年,在市级工业园区设立园中园,建设晋南
工业园区纺织服装基地、以陈埭为主
的鞋业制造基地、以罗山为主的食品
工业基地、以安海为主的玩具生产基
地等;依托磁灶天工陶瓷建材城辐射,
在国道324线磁灶、内坑地段规划建设
晋西陶瓷工业园;在东石、永和、深沪、
英林等伞业、石材、内衣、休闲服装产
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伞业城、石材
工业园、内衣工业园、休闲服装工业园
等一批特色产业专业园区。
4、在企业布局上培育一批带动作
用大的领跑企业。以规模企业和著名
品牌为核心,重点扶持纺织服装、鞋
业、陶瓷石材、食品、玩具等产业集群
代表性企业,鼓励优势企业走协作化
生产道路,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中
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实施项目带
动战略,培育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
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工业项目,大
力扶持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精细化工
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一批与主
导产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发展。
5、在市场布局上发展一批与主导
产业相配套的要素市场。制定专业市场
发展规划,重点扶持发展陈埭鞋业市
场、罗山食品、磁灶天工陶瓷建材等一
批专业市场,完善专业市场定位,提高
市场档次。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
的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行业协会、
中介组织、研发机构、物流中心、培训
体系和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国内外两
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本市制造业与
全球制造业的融合和对接
6、在品牌布局上形成三个“一”:
即培育一批国家级品牌、在证券市场
形成一个“晋江板块”、力争把晋江发
展成为一个“国家产业集群发展示范
基地”。(1)培育一批国家级品牌。新
增质量体系认证证书500张,国家免检
产品60种。鼓励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质量
认证、产品认证和安全认证,以获取进
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再创中国驰名
商标8枚(累计20枚)、中国名牌产品
6项(累计15项)、福建省著名商标50
枚(累计126枚)、福建省名牌产品50
项(累计114项)。
(2)证券市场形成一
个“晋江板块”。继续大力扶持企业上
市,建设好“拟上市企业资源库”,新
增上海主板和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
企业10家以上。
(3)力争成为“国家产
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示范作用体现
在:具有一定数量的核心企业、龙头企
业、知名品牌;配套服务产业具有一定
基础;注重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引导方向;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
的和谐发展。
7、在环境布局上营造双“环境”:
优化产业集群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
自然生态环境。
(1)优化产业集群生态
环境。相同或相关产业的企业群集成
网;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若干专业市
场体系;产业集群的配套服务产业基
本完善,服务水平比较高;规范的市场
经济秩序,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
(2)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继续大
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在已取得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4张的基
础上,再增40张(累计54张)。环境综
合指标达90分以上,其中城镇空气质量
达到国家规定的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
城镇、工业园区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的
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100%,医
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
工业园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
其中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
上。
三、找准产业布局定位
晋江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继续完
成工业化,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制造业
基地,仍然是我市现代化进程中重要
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产业布局定位
上,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既不能
脱离眼前现实,又要摆正将来的位置。
按照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重点
49
发展研究 / 2006年 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