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实践的历史回顾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如何认识建国后两次解放农村生产力讲解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如何认识建国后两次解放农村生产力讲解

如何认识建国后两次解放农村生产力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教材,先后两次提到农村生产力解放的问题。

一是在叙述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意义时说:“到1952年底,……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二是在叙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为什么建国30年中我国农村生产力两次获得解放?怎样认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村生产力“解放了又解放”的史实呢?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些粗浅探讨。

中国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革命。

农民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其革命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土地。

为了满足农民的需要,从1947年开始实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农民获得土地后生产积极性和政治觉悟大大提高,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战士主要来自农村,解放军的后勤供应主要靠农民。

新中国建立后,农民也是国家建设的基本力量。

然而不久之后,通过合作化运动,农民的土地又成了公有地。

为什么不允许农民长期拥有土地呢?当时在理论上主要有三条理由:一是农民分到土地等生产资料后,由于生产条件和经营方式的差异,还会产生新的地主;二是合作化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有利于农田基础建设;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为了工业建设。

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我党还未最后夺取城市之际,就已明确制定了建国以后的发展方向,即将中国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没有工业的新中国在西方敌对之下是难以生存的,民族也不可能彻底独立。

要巩固政权,国家要进步就必须大力进行工业建设。

进行工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新中国的经济底子是“一穷二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

建国后,虽然争取了苏联的经济援助,但仅靠苏联的援助还无法全面开展工业基础建没,因此国家需要通过高积累来筹集资金,加快农业发展,使农业不仅不能拖工业化的后腿,还要为工业建设做出贡献,于是就有了加快农村所有制改造的步骤,这是当时执政者认可的社会主义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从几乎一无所有的殖民地国家,到如今世界工业大国,这一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生产力水平极低,工业品的产出不足以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中国领导人不顾艰难困苦,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

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确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总体方针和发展工业的基本政策。

一大批全国性的重点工业基地相继建成,电力、石油、钢铁、机械等基础工业逐步发展起来,为后续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三大战略决策和先进经验的引进我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组织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首先是1960年代的冶金工业立国战略决策,当时国家领导人意识到冶金工业的重要性,决定集中资源进行大规模建设。

这一决策让我国冶金工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国际上引人瞩目的工业大国。

其次是1970年代的科技兴军战略决策,国家领导人大胆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推动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的一系列飞跃。

再次是1990年代的改革开放战略决策,让我国工业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除了自主探索,我国还引进了不少先进的经验,比如1960年代从苏联引进了纺织工业技术,70年代从美国引进了石油加工技术,80年代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90年代继续从日本、德国等国引进了高新技术和新的制造工艺。

三、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可谓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从冶金、石油、电力到汽车、电子、通讯,我国各个工业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量不断攀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信息产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

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来不平衡。

在秦汉时代,全国经济发展轴位于长安――洛阳――开封一线,关中和山东是当时的经济重心,整体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领先于其它地区。

在隋唐之交,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而成为经济中心,但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仍在开封――洛阳轴线上,呈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的格局。

北宋以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淮河成为南北文化的分界线,经济重心位于长江下游和南北运河交叉的十字轴线上,并逐步扩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中国自然经济遭到极大的冲击,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

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

1949―1978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新中国建国之初,《共同纲领》是当时中国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它重点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

当时工业布局(以重工业为例)的表现是战乱的、零散的、畸形的。

在1949――197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是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

但在以具体数据和史料来论证这一结论时,已有的文献存在两个不足之处:一是这段时期的分段划分不具体,二是区域数据资料少而笼统。

众多文献资料多数以“1978年以前的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平衡式的”来概之,或有的学者仅列举了“一五”、“二五”、“三五”和“四五”计划时期的局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本文的独到之处是将1949――1978年这30年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稳定国家政权和免受战争冲击的需要,本期国家开始粗略地制定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二阶段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时期,“大跃进”使区域经济受到极大的损害,平衡战略为“失衡”和“混乱”所打乱:第四阶段是1963――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工作也开始恢复;第五阶段是1966――1978年“三线”建设时期,承接前几期的内地经济建设的基础和加强国防工作的冷战思维,国家再一次大规模地实施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思维模式得到了更加明显的凸现。

中国工业发展建设历程

中国工业发展建设历程

中国工业发展建设历程中国工业发展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和积极探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国家面临着建设工业的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中国政府采取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

在赫鲁晓夫“大跃进”运动的鼓舞下,中国政府实行了以钢铁、煤炭等重工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但由于缺乏经验和计划不周,导致工业生产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

1960年代,由于自然灾害和政治因素的干扰,中国工业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发展工业必须坚持以实践出真知的原则,注重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发展战略。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政府鼓励外资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对国内企业的扶持和激励,提高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

通过开展合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中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汽车、电子、机械、化工、钢铁等行业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

中国工业发展的进程中,煤炭、钢铁、水泥、能源等传统工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钢铁产量大国,多年来,中国煤炭和钢铁产能迅速扩大,为国内基础建设和出口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同时,中国国内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工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

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等行业迅速崛起,为中国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领域,中国企业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不断推动着国内工业的创新和升级。

中国工业发展建设的历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资源约束、环境污染、劳动力成本等问题,都对工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实现可持续的工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发展历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处于极度贫困和落后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优先发展工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重点发展重工业。

在此阶段内,中国实行了“三线建设”计划,建设了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

1957年全面规划调整时,中国工业产值已经达到247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3倍。

第二阶段(1958-1966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跃进”,强调快速发展,实施了一些过于激进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遭受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然而,工业产值增长率仍然很高,即使在若干个重要行业中,例如钢铁和煤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三阶段(1966-1977年):这一时期被称为“文化大革命”,国家对工业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不过,国家仍然在工业化道路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如钢铁工业、轻工业和冶金工业等。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发展经历了极速发展和高速增长。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率先实施了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引进海外投资和技术。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国家之一,包括汽车、能源、基础设施和通讯等领域。

总的来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发展历程中,中国走过了一条艰辛曲折的道路,但是在衷心服务于人民群众、创新、改革和开放等方面,中国也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摘要: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演变过程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的影响。

产业布局重心由沿海到内地,再由内地到沿海,最后追求均衡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由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转变。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演变过程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明显变化。

受着国家政策和国际情况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第二个阶段(1966-1975):十年动荡,曲折徘徊中前进;第三个阶段(1966-至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

(一)第一个阶段(1949-1965):经济的恢复与调整在该阶段中国经历了4个变化过程。

一是1950-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主要是为了恢复了被战争破坏了的工农业经济,对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的布局没有太大的影响;二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重点建设并着手改造了旧中国造成的我国经济产业布局偏重于沿海的畸形情况,让经济中心有沿海转移到了内地。

并且重点建设了以武钢、宝钢为中心的东北和华北工业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和轻工业过重的问题;三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阶段,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和“一五”的建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然后人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慢慢产生了冒进思想,于是在“二五”提出了一系列不符合实际的建设方针,如“以钢为纲”、“全面大跃进”等,这种政策下,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农业基础受到破坏和重工业畸形发展过快)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由于“二五”计划的严重失误,国民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当时党的指导方针为“调整、巩固、充实、调高”八字方针,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部分比例协调了,工农业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经验总结

收稿日期:2008-12-05作者简介:白小明(1970-),女,河南武陟人,管理学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经验总结白小明(中共河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河南郑州450002)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的演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既体现了作为发展战略必须具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步加深,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中图分类号:F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01(2009)01-0074-04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国家。

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长期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党和政府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形势和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逐步消除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制定和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发展战略。

这些战略的选择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和驾驭经济发展规律的日趋成熟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日益完善。

1.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等基本上遵从重工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需要,重点发展内地,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比较明显的均衡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历史演变作者:侯德泉何芳网站编辑:杨宾来源:人民网日期:2008-09-1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理论上经历了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初步形成到逐步明确,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渐进发展过程。

在工作安排上,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一直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总体布局之中,越来越为党和国家所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具体内容的“边缘性”和“模糊性”,客观上要求突破总体布局原有的框架。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是应对社会变革和发展新特征的理论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历史演变[作者简介]侯德泉,副教授,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410082;何芳,硕士研究生,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4100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一种理论上的宏观把握和工作安排上的战略部署。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就此作出了新的部署。

[1]在这次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中,增加了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容,将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四位一体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四位一体及与此相应的全面改革,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

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总体布局在理论上的认识和工作上的部署进行历史考察,并对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现实依据予以分析。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改革开放之初,党和政府对国家建设总体布局的思考是与四个现代化目标相联系的。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是“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3],并且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我国生产力布局历史演进、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我国生产力布局历史演进、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摘 要: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条件下,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

文章总结回要顾了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历史演进过程、发展现状,同时对未来的生产力布局进行了展望,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生产力布局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生产力布局;历史演进;未来展望关键词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DOIDOI:10.19881/ki.1006-3676.2021.04.04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Future Prospect of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Theory in ChinaChen Wenhui Wang Jingqian(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100029)Abstract: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 conditions,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v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related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hina's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theo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and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in the current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mong regions,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the key points of productivity distribution theory in China.Key words:Productivity layout;Historical evolution;Future prospectKey words作者简介:陈文晖,男,1969年生,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时尚经济。

建国六十年中国工业化历程

建国六十年中国工业化历程

建国六十年:辉煌的工业化历程P o s t B y:2009-8-2320:50:00穷乡亲二十世纪世界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

中国崛起的主要标志是独立自主的工业化的实现。

新中国在大约三十年的时间里,就从一个贫弱的农业国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能够同世界霸权主义国家抗衡的工业国,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从而为当代中国的振兴赢得了机迂。

随着历史的延展,越来越显示出毛泽东时代的决定性意义。

中国工业化是怎样实现的?它经历了怎样一个艰巨豪迈的历程?这是当代中国人不能不了解的事惰。

实现工业化向来是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明确的奋斗目标。

在建国初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就及时地把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提到中心日程,着手部署和规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蓝图。

这主要体现在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1953年国家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一化三改”。

)其主体就是迅速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胜利实现从当时的惰况出发,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8)制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化学工业等。

计划五年内国家投资总额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多两),其中58.2%用于工业基本建设,新建一批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新工业部门,并要用现代先进技术扩大和改造原有的工业部门。

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和改建东北、上海和其他沿海地区城市已有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要开始在内地建设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以求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能力,并逐步改善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发展,相应地发展农业、交通运输业、轻工业、邮电业和商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变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下是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的重要里程碑。

1949年-196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当时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但是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工业开始繁荣起来。

这个时期,我国采用了前苏联的模式,采用计划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

在这个时期,我国建成了蓝色公社、大庆油田等标志性工程。

1970年代-1980年代:这个时期,我国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同时,工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8年,邓小平启动了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

这个时期,我国逐渐淘汰低效、质量差的企业,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

同时,政府逐渐减少干预,允许企业自主经营,实行“市场导向”。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模式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工业化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1990年代至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惊人,特别是工业化进一步加速。

在这个时期,我国逐渐成为全球工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这个时期,我国制造业、能源、交通、信息技术等领域都经历了巨大发展。

其中工业化发展的最大亮点是,我国在1995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大钢铁生产国,1998年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从2009年开始,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国。

总的来说,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持续加快。

而工业化带动了现代化的进程,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经济转型期间,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经历了一些挑战。

但随着政府政策和市场步伐的加速,我国逐渐适应并克服了这些挑战,取得了巨大成功,并成为全球工业化发展的一面旗帜。

国家战略嬗变记——建国以来国家区域政策变迁历程

国家战略嬗变记——建国以来国家区域政策变迁历程
设 ”时期 。
为07 :。 .91
新 中国成 立初 期 ,旧 中国遗 留下来 的
经 济基 础十 分薄 弱 ,生 产 力分布 畸形 ,工
从 “ 四五 ”后 期 到 “ 五 ”初 期 , 五
国家投 资 的地 区重点 开 始逐 步 向东转 移 。
业 偏集 于东 部沿 海一 隅 。为 了改 变生 产 力 1 7 年 全 国引 进 的 2 个 大型 成 套 设 备 项 98 2
和体 制 的转轨 ,国家 区域政 策 也在 不 断完 善和 调整 之 中。 产 区和消 费地 区 ,并适 合 于巩 固 国防 的条
期 ,旧中国遗 留下来 的
经济基础 十分薄弱 ,生
件 ,来逐 步地 改 变这种 不合 理 的状 态 ,提
高 落 后地 区 的经济 水平 。 ”在这 一 思想 指
落 后地 区为 重点 ,有 时甚 至 在资 源分 配和 设 了武汉 、包头 、兰 州 、西 安 、太原 、郑 政策 投入 上采 取撤 胡 椒面 式 的地 区平均 主
义做 法。
州 、洛 阳 、成 都 等 工 业 基地 。这 5 内动 年 工兴 建 的 限额 以上 6 4 工 业建 设 项 目 , 9个
新 中国成 立 以来 ,我 国区域 经济 的发 地 、均衡 地在 全 国布 置工 业 的指 导方 针 ,
展大体 经 历 了从平 衡发 展 、不 平衡 发展 到
并 明确指 出 : “ 全 国各地 区适 当地分 布 在
新 中 国 成 立 初
协调 发展 的战 略转 变 。随 着经 济发 展 战略 工 业 的 生 产 力 ,使 工 业 接 近原 料 、 燃 料
华东的一些地区,使之接近原料地与广大
消费地 区 。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第二产业:1949年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中国工业不仅建立起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且拥有了较为雄厚的基础和规模。许多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钢铁、煤炭、水泥等产量不断增长,跨入世界前列。汽车、飞机、远洋船舶、冶金矿山、化工、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精密仪器仪表、以及许多高新技术电子、核能、宇航等工业相继填补空白。
第三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存在着差异性。首先是城乡差异,它们比较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偏少,例如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占全国之首,二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省市,则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其次,中国东、中、西部拥有第三产业比重存在差异,东部占66.7%,中部占22.2%,西部占1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均得到了巨大的改变和调整,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虽然经历了许多曲折,还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与我国具体国情和历史政策相适应的。总体来讲我们是朝着好的方向在进步。
查阅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1949建立新中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我国制定了“五年计划”,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今天(2015)“十二五”(2011-2015)规划正在实施进行。在此期间,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了明显的我国经济结构已由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很不发达,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落后的国民经济体系,变成了现代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新体系。
按三种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相对低位逐渐下降,地二三产业的地位逐渐增高。从1993年到2014年,第一产业比重由46.27%下降到9.17%,第二产业由23.36%到42.64%,第三产业由30.37%到48.19%;工农业产值比重发生根本变化,工业产值由30%上升到82%,农业产值由70%下降到18%;轻重工业的关系,也由原来以轻工业为主,达到基本持平的地位, 我国已经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农业方面,粮食作物的单一性农业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农业向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等各项交通运输建设得到极大进展,不仅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且运输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实践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实践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实践的历史回顾建国以来,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布局,我国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实践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1)重点布局时期。

经过三年经济发展,国民经济进入了有计划建设时期,但在人财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集中力量,在沿海和内地搞了若干工业基地建设的区域政策选择是正确的。

历史也证明它对于尽快形成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促进全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均衡布局时期。

1958年大跃进之后,提出各地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区域经济政策主张,于是建设项目星罗棋布,全国总数达20多万个,划为七大行政区推进经济协作。

自成体系的政策实践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浪费,而且也难以发挥经济协作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的作用。

(3)战略布局时期。

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家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均衡”布局转向“战略”布局,“三五”、“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高达68.5%和57.5%。

这种布局在客观上对边远地区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方面破坏了已有的均衡布局,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上严重的损失和浪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4)梯度布局时期。

1976年以后,国家投资重点向经济基础较好又便于对外交流的东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投资比重增大,“三线”投资比重相应降低。

进入80年代,三大经济地带的梯度格局基本形成,服从于提高经济效益目标的梯度布局观点成为区域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

国家一是投资于沿海地区、进行大中城市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建设和经济特区建设,二是在中部地带进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

这一时期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而且对于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这个时期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了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差别。

(5)网络布局时期。

进入80年代中期,在实行梯度开发的同时,也根据中心城市的地位作用,进行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经济规划试点。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七十年的主线和成就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七十年的主线和成就

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9期·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012#34武 力 李 扬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三次历史性飞跃,而这三次历史性飞跃,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飞跃。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地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最根本任务。

〔关键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D619;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3815(2019)-09-0015-13LiberatingandDevelopingProductivity:TheMainLineandAchievement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duringthePast70YearsWuLiandLiYangAbstract:Inthe70yearssincethefounding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undertheleadershipoftheCPCtheChinesepeopleexperiencedthreehistoricleaps,from“standingup”to“becomingrich”andthento“becom ingstrong,”whichareleapsofliberatinganddevelopingproductivity.ThefundamentalreasonwhyChinachosesocialismandcontinuedtoinnovateanddevelopisthattheCPCunswervinglytookliberationandthedevelopmentofproductivityasitsmostfundamentaltask.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

查阅中国历次五年计划,分析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形成的历史特点1949建立新中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我国制定了“五年计划”,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今天(2015)“十二五”(2011-2015)规划正在实施进行。

在此期间,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产业结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和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已由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很不发达,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落后的国民经济体系,变成了现代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商业都得到很大发展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新体系。

按三种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相对低位逐渐下降,地二三产业的地位逐渐增高。

从1993年到2014年,第一产业比重由46.27%下降到9.17%,第二产业由23.36%到42.64%,第三产业由30.37%到48.19%;工农业产值比重发生根本变化,工业产值由30%上升到82%,农业产值由70%下降到18%;轻重工业的关系,也由原来以轻工业为主,达到基本持平的地位,我国已经形成了部门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工业体系。

农业方面,粮食作物的单一性农业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农业向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交通运输方面,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航空等各项交通运输建设得到极大进展,不仅长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且运输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第一产业: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

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我国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促进农、林、牧、渔的全面发展,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总的来讲,我国农作物单产量和总产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有所下降,经济作物面积增幅较大;畜牧业和渔业产值的增长远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且两者在农业总产值总的比重均有增长。

可见我国在努力改变过去单纯抓粮食生产的做法,使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实践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布局,我国的区域经济布局的实践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1)重点布局时期。

经过三年经济发展,国民经济进入了有计划建设时期,但在人财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集中力量,在沿海和内地搞了若干工业基地建设的区域政策选择是正确的。

历史也证明它对于尽快形成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促进全国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均衡布局时期。

1958年大跃进之后,提出各地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区域经济政策主张,于是建设项目星罗棋布,全国总数达20多万个,划为七大行政区推进经济协作。

自成体系的政策实践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浪费,而且也难以发挥经济协作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的作用。

(3)战略布局时期。

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家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均衡”布局转向“战略”布局,“三五”、“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高达68.5%和57.5%。

这种布局在客观上对边远地区改变经济落后状况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一方面破坏了已有的均衡布局,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上严重的损失和浪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4)梯度布局时期。

1976年以后,国家投资重点向经济基础较好又便于对外交流的东部地区转移,沿海地区投资比重增大,“三线”投资比重相应降低。

进入80年代,三大经济地带的梯度格局基本形
成,服从于提高经济效益目标的梯度布局观点成为区域政策的主要理论基础。

国家一是投资于沿海地区、进行大中城市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产业建设和经济特区建设,二是在中部地带进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

这一时期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而且对于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这个时期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扩大了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差别。

(5)网络布局时期。

进入80年代中期,在实行梯度开发的同时,也根据中心城市的地位作用,进行了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经济规划试点。

先后成立了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规划,组织了西南四省五方经济协作区、环渤海经济区、西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办事处等,通过横向经济联合促进经济网络布局的形成。

但是,由于已有的生产力布局基本形成和条块分割体制的束缚,网络布局工作进展缓慢,对于改变已有的生产力布局收效甚微。

建国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评析
由上述历史回顾可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布局理论基本上是围绕平衡与非平衡,平衡与效益两大主题展开的。

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受着平衡发展观的影响和支配,其政策特点表现为:①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实行以条条为主的集中统一的产业管理体制,较少考虑地方积极性和自主权的发挥;②在区域发展方针上,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控制的模式;在区域发展目标上,强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较少考虑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地区布局
和投资(物资)分配上,突出内地,有计划地推动生产力布局向西部地区转移。

这种政策的目标是在利益均衡化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1978年以后,原有的利益均衡化已无法再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打破利益均衡的收入分配领域开始,为经济发展形成了新的动力机制。

这种发展势态直至今日仍在不断地扩大和丰富其内容。

即使在原有经济体制下,以利益均衡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实质上是一种低效率的发展模式,其中仍包含着许多不平衡,如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等,这种利益均衡化又是靠经济资源的行政性分配支持。

因此,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二元化的,区际利益均衡与工农利益城乡利益不均衡,其实质是以经济利益不均衡为根本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改革,明显突出了利益非均衡作为动力机制的作用,使原来的二元动力机制一元化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

实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界在对以往生产力布局的经验教训总结中,批判了以牺牲效率目标为代价的平衡发展观,并重新讨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原则和体系,把效率目标放在优先的地位。

这样就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经济发展的非平衡观、这种观念经过近十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本上成为我国区域发展观念的主流。

1985年以来,产业结构不协调、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甚至进一步恶化了产业结构关系的事实迫使政府和理论界都在冷静地审视我们已经认可并在实行的地区发展政策,认真讨论那些对此有疑
虑的地区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这种积极而又严肃的讨论已成为修订已有的地区发展政策和制订新的区域发展政策的基础。

在我国,改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为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由利益均衡为地区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发展模式为利益非均衡化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时间不长,而且还处在经济体制双轨转换时期。

这一时期的各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先验性”,但它对改革实践仍具指导和影响作用。

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模式的讨论中,基本上形成了以下三种思路:①以三大经济地带为框架来研究投资的地区倾斜和重点开发区在时序上的选择,主要以梯度理论及其派生的各种区域发展战略为代表;②以空间发展形式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开发战略,包括增长极开发战略,点轴开发战略和优区位开发战略;
③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区际产业关联及其协调发展问题,包括市场再分配战略、国际大循环战略和双循环战略等。

本报告不可能全面地评析这三种基本思路,这项工作也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

我们仅想以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国情与发展战略的关系来分析三种基本思路的积极意义和某些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表明我们的理论选择。

从国民经济总体上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不论哪种理论观点,它都应有助于下列现实经济问题得以解决:①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国民经济结构向着优化的方向发展;②为了社会整体利益,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向着缩小方向发展。

我们在选择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下述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是既定而不可忽视的:a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上的差距;b西部地区具有辽阔的疆土,丰富
的自然资源;c西部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d国民经济发展从总体上讲是受人口众多,资金缺乏,资源相对不足的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