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23 陈湛匀教授 生产力布局理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湛匀教授生产力布局理论分析
生产力布局,是指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生产力的总体布局。
从理论上说,生产力布局,是指生产力要素资源在区域空间上的配置或组合。
提出生产力布局问题,一是源于各类生产部门和企业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上的差异性;二是源于地域空间上各特定地区所具备的空间条件的差异。
一般来说,生产力布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布局,也就是生产力的全国总体布局;中观布局,也就是产业部门布局和地区生产力布局;微观布局也就是城镇范围内企业内部的布局。
在“一五”期间,中国划分两大经济地带:沿海和内地;列了1958年,划分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华中七大经济区。
在60年代, 为了战备需要,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三大经济地带,后将原来华中、华南区合并为中南区, 成为六大经济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划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内陆和西部边远三大经济地带。
每一个经济地带都存在着二元经济成分。
东部沿海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 但资源相对不足, 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内陆地区生产力不发达,但资源占据优势。
从
建国50多年来生产力布局战略调整的实践过程中,中央政府每一次对生产力总体布局的重大调整,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也经受了“公平”与“效率”抉择的痛苦。
国内外对优化生产力布局做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系列的理论观点。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1933年克里斯泰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1964年,杜贝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学科;1978年涅克拉索夫区域布局规划理论。
19世纪30年代前,社会资源配置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有索罗-斯旺模型1-2-3、大推进论4、贫困恶性循环理论5-6、低水平均衡陷阱论7和临界最小努力论8等平衡发展理论。
该理论是2 SolowRM. A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70 ( 2): 203-223.
2 SolowRM. Technical andtheAggregateProductionFunc-tion[ J]. ReviewofEconomicStudies, 1957, 39( 3): 327-345.
3 SwanTW. EconomicGrowth andCapitalAccumulation[ J]. EconomicRecord, 1956, 32: 334-361
4 Rosenstein-RodanPN.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Eastern andSouth-EasternEurope[ J]. Economic Jour-na,l 1943, 53( 1): 43- 50
5 NurkesR. International Proble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AmericanEconomic Review, 1952, 5( 1): 64-73.
20 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中心——外围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Myrdal,1957)、赫希曼的“核心-边缘理论”(Hirschman,1958)等;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了补充(Friedman,1966);弗里德曼认为,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从一个地区扩散,在另一个地区集聚,就导致了经济发展中心及其外围地区的形成。
George Joseph Stigler在1994年1月1日出版的《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ories(优化生产力布局的有关理论)》中提到”一般均衡的问题简要勾勒出:‘一定的人口鉴于不同的需求和生产力水平,拥有一定的土地和其他来源的材料:这种雇佣劳动力的模式将会使他们的劳动力效用最大化‘”
邓小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做出重大贡献。
邓小平认为,沿海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
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地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
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邓小平生产力布局理论是区域发展非均衡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多创新。
比如,根据地理条件,提出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1991年邓小平对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培育新的发展极和经济增长点,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发展。
对外开放是邓小平生产力区域布局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能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9“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优先发展
6 NurkseR. Problemsof Capita-lFormation inUnderdeve-lopedCountries[M]. London: OxfordUniveristy Press,1952
7 NelsonRR. A Theoryof theLowLevelEquilibriumTrap[ J]. AmericanEconomic Review, 1956, 46( 2): 894-908.
8 LeibensteinH. GeneralX-efficiencyTheory andEcon omic Development[ M]. London: Oxford Univeristy Press,1978: 189- 191
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307页。
了东部地区,并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生产力布局问题,在西方学中成为资源配置问题,1957年经济学家Michael Farrell 基于生产效率测度研究,引入了一系列线性规划方法研究资源配置效益问题。
从微观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角度来看,生产力布局的理论主要有
1.厂商理论。
研究影响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厂商行为理论。
它是微观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2.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是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
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生产力布局的理论主要有:
1.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理论基础是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平衡增长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所有的经济部门和地区实施平衡发展战略。
代表性理论有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理论受到了增长极10和循环累计因果理论11为代表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挑战。
中国曾一度采取平衡发展战略,注重沿海与内地平衡发展,平衡布置生产力,但是发展迟缓,效果不理想。
2.梯度推进理论。
10 Perroux F. Note sur laNotiondePole deCroissance[ J].EconomicAppliquee, 1955, 7(3): 307- 320.
11 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UnderdevelopedRe-gions[M]. London: Duckworth, 1957.
梯度理论(gradient theories),它认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再向落后地区推进,处于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会自发地向处于较低梯度上的地区转移。
美国工业化先是从东北区开始,然后西移;日本现代经济先是从东京湾、大阪湾开始,现已形成东京湾、大阪湾、伊势湾和沮户内海沿岸的“三湾一海”格局。
80年代上半期,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取得了瞩目成就,诞生了梯度理论。
但东部进一步发展面临了中、西部争夺原材料和市场矛盾,此时,政府十分重视国际大循环理论。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优化产业布局,在企业内开展小循环,在区域内开展中循环,在国家内开展大循环。
三大经济地带之间客观存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发展方面的循序渐进、由高到低梯度差距和规律,但是如果按照”梯度推移理论“来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不均衡到均衡必将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
对于生产力的布局问题,不能只考虑”均衡“与”不均衡“的问题,在当前中国经济问题,更应着眼于“结构合理”上。
以“点区理论”来代替“梯度推移理论”的理由是努力打造一个新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机制和竞争机制。
3.反梯度推移理论。
它改变那种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从东到西、亦步亦趋的观念,实现生产力的非均衡性跳跃式发展。
反梯度理论由郭凡生(1986) 提出,他认为反梯度理论承认存在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的梯度。
向静林(2009) 认为反梯度推移的实质是双重产业革命,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本质转变,是落后地区发挥后发优势进行赶超的跨越式发展方式。
在中西部实行反梯度推进战略,引进先进技术和建设资金。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这是因为中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总体提高,已经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4.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
增长极模式是区域生产力扩散的基本模式,增长极的概念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
(FPerroux)于1950年提出。
增长极理论指社会经济客体在特定城市的集聚而使经济的高效发展,又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散,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增长极包含两层含义:产业增长极和空间增长极。
短期内迅速崛起的点状区域,如城市、资源富集区、工业区、经济特区等。
新古典经济学学者认为空间经济要素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增长极概念重视创新和推进型企业的重要作用,鼓励技术革新。
5.空间均衡理论
空间均衡, 意味着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的一种空间上的帕累托效率状态, 空间均衡并不表达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上均匀分布的含义,而是代表一种与地区资源环境禀赋相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区域生产力布局状态;宗旨是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发展。
其中,区位论(The Location Theory)理论的发展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在西方一直被认为是工业布局的理论基础。
主要以1826年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约翰·冯·杜能,1997、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阿尔佛雷德·韦伯,1997)、韦伯理论主要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产所。
所谓区位因子就是生产在某场合进行所获得的费用最大的地点。
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把运输成本作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基本定位的决定性因素。
总之,将原料地、市场、产品特性、原料特性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彼此交叉的均衡点便是总运输吨公里最小的合理区位点。
胡佛的运费理论比较完整。
1993年克里斯泰勒的《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沃尔特·克里斯塔勒,1998)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开始将城市的空间作用和等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由此提出了中心地理理论。
市场区位论就是以贸易范围与市场区域大小来讨论生产力布局。
代表人物德国廖什,(A.LOSCh),廖什认为各类市场范围皆呈六角形态,因为它的供应面积既大于圆形,也大
于四边形与三角形。
其他理论以不断扩大市场范围为基础,提出企业追求的是最大利润。
60年代中期,佩鲁的弟子,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布代维尔重新研究了经济空间的含义。
布代维尔认为,经济空间包括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将区域分为三类:1.均质区域。
2.极化区域。
3.计划区域。
在生产力布局中体现空间均衡理念, 有的地区主要以开发为主, 有的地区主要以保护为主, 要结合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内容, 提出包括交通、能源、环保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并要依三次产业进行空间布局引导。
6.区域布局规划理论
的区域布局规划理论是以区域布局规划作为研究对象,以前苏联的涅克拉索夫等学者为代表(H·涅克拉索夫,1987)。
其研究的指导原则是马克思列宁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区域分工理论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进行分工。
生产力布局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是旨在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相融合发展理念。
7.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它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增长点的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布局理论。
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这种空间由若干中心(极、焦点) 组成, 每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拥有一定的场。
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
发展轴应当具有增长极所有特点,作用范围更大。
点轴发展理论基本上符合生产力空间运动的客观规律。
它通过重点轴线的开发和渐进扩散形式,推动城镇周围乡村经济的发展。
例如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推动沿江地带都市和发展,沿江地带和都市的发展促进长
三角城市群的发展。
8.网络开发理论。
在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中国著名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的点轴理论12基础上,魏后凯先生认为将从点轴开发逐步走向网络开发13。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
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
该理论要求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又要求全面开发新区,促进城乡一体化。
网络开发已成为珠三角、长三角,发展模式的主要选择。
9. 城市群14。
在极点发展和点轴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地区由于区位条件优越,大量企业向该地区集聚,促进了极点及点轴的进一步发展,极点及点轴开发迅速聚集,逐渐形成城市群。
英国城市规划学者在1915年就提出过集合城市(Conurbatinn) 的概念。
城市地区与扩展的大都市区概念要追溯到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他研究了北美城市化的空间模式,于1996年引用了“大都市带,(meg alopolis)的概念。
美国和日本已进入点轴群发展阶段,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目前是迅速发展的城市群,加快群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点、轴、群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工业化、三产化、城镇化,面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农业生产,是生态保护和建设。
产业集群理论由克鲁格曼、波特等提出,产业集群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地域内集中分布所构成的产业群。
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可以理解为某一区域环境在某一特定时期维持某种环境状态条件下所能提供的对人类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
它反映了人类与环
12陆大道,等。
区域发展及空间结构。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3魏后凯,走向可持续协调发展,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14贺有利张仁陟点轴理论的分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子板)第35卷第4期/2007年7月
境相互作用的界面特征,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的一个重要判据15。
在产业布局优化中,必须将产业活动安排在环境承载力限度内。
合理的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空间均衡原则,要求经济与人口在一定空间趋于均衡。
生态效益原则,考虑资源约束和自然的“承受度”。
市场经济下的生产力布局机制,转换政府在生产力布局中的职能,创造生产力布局市场环境,由原来政府主导的经济职能转向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服务职能与管理职能。
旨在建立市场的供求机制、市场的价格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在这种体制下确定企业布局,实现企业的有机地域组合和地区生产力的空间。
专家提出了T型发展战略,即经济特区一开放城市一经济开发区,有的专家提出了葵形发展概念,即以京津作为北部的增长极点,上海为东部的增长极点,成渝为西部的增长极点,武汉为中部的增长极点,旅深为南部的增长极点,将5个极点链接起来在地理空间位且上呈现出菱形状的发展核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研究员刘勇认为:在“十一五”时期,中国宏观区域经济格局将增加一条南北向的国家级开发轴线。
即京哈和京广(京九)轴线。
这条新的开发轴线基本上将中部地区链接了起来,建立全国第四增长极。
东北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区,将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比如浦东提出了新的生产力布局:7+1,即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板块、上海综合保税区板块、张江高科技园区板块、金桥出口加工区板块、临港产业区板块、南汇新城板块和国际旅游度假区板块,再加上后世博板块。
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生产力布局的重点,通过扩大内需、境外15 洪阳,叶文虎.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54—58.
转移、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等措施,满足了资源整合共享、要素优化配置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