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经济地理共94页
物流经济地理概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物流经济地理的概念
(三)联合国物流委员会对物流有了新的界定 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 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计划、 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 从物流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两个要点· 第一,物流是一个包 含了运输、存货、管理、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以及其他相关活动的过程。第二,物流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 户的要求和企业盈利的目标。物流不要简单理解为"物"的" 流动"而是一个管理过程。物流的内涵就是管理、计划、执 行和控制过程。物流管理的对象并不是货物本身,而是货物 的有目的的流动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物流经济地理的概念
8.物流快速反应化 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作业系统和物流网络的支持下,物流 适应需求的反应速度不断加快,物流前置时间不断缩短,及 时配送、快速补充订货以及迅速调整库存结构的能力不断加 强。 9.物流网络化 随着生产和流通空间范围的扩大,为了保证产品高效率的分 销和材料供应,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 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应保持系统性和一致性,这样 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将 干线运输与支线末端配送结合起来,形成快速灵活的供应通 道。
第一章 物流经济地理概述
第一节 物流经济地理的概念 第二节 我国物流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物流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物流经济地理的概念
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其核心就是物质资 料的"流动"。社会大分工在逐渐细化,物质流通的规模在日 益增长,供应链更加复杂,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模 更加庞大,只有依靠物流这一纽带,才能将整个复杂过程的 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使社会化大生产得以实现。因此,物流 的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 要标志。
物流经济地理第5章 国内物流分区地理

二、长江中游地区
3.江西省物流发展 江西将加快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建设,依
托南昌打造全国性物流枢纽,依托其他中心城 市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综合性物流 、专业性物流和特色物流,推进制造业企业物 流业务外包。推动城市公共配送中心和社区物 流网点建设。提高流通领域现代物流运行质量 和效益,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农村现代物流 、冷链物流和绿色物流。
第5章 国内物流 分区地理
第一节 东北地区
一、东北地区概况 二、东北经济区物流发展
一、东北地区概况
东北经济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黑 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黑龙江省,由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 得名,简称“黑”。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接 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 治区。
在2003年区域经济整合的主旋律下, 该区各省市着眼于在区域经济的框架下 发展物流,区域物流中心初步显现,区 域内跨省市物流合作在探索中推进,本 区物流在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
一、北部沿海地区
2.天津市物流发展 天律的物流发展处于快步发展阶段。天 津已将现代物流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并提出要把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 国际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的大京津经济圈总体规划中,天 津市被列为“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二、东部沿海
江苏简称“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 沿海中心,跨长江下游两岸,东临黄海 ,有约1 000公里的海岸线,西北连安徽 、山东,有低山丘陵错落,东南与浙江 、上海毗邻。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 南冀,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相邻 ,也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二、东部沿海
(二)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发展 物流是上海市新兴产业之一,上海物流产业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物流空间布局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① 减轻了物流对城市的交通压力; ② 减少了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 ③ 提高了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 ④ 满足了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⑤ 满足了货物联运发展的要求
2.物流中心
2)物流中心的特点 ① 物流中心集中了所有的物流功能,成为具
有多种物流功能的流通形式和作业体系; ② 由人力化、机械化仓储作业发展为具有强
大信息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中心; ③ 服务内容由原来的商流、物流分离发展到
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 ④ 工商关系由临时、随机的关系发展到长期、
二、产业布局原则
1.全局原则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三、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增长极(结点)、 点轴(线)开发和网络(域面)开发。
增长极模式
1966 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 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 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五、产业演进与经济发展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 的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其具体表 现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尚未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 局面,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第二产业技术含量低, 缺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第三产业受各种因素影 响,尽管传统生活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缓慢。
(完整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物流经济地理2、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conomic Geography3、课程编号:0616314、课程类别:专业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专科7、适用专业:物流管理8、开课学期:49、学时:理论课学时4010、学分: 2。
5二、课程教育目标《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课程教学中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流问题。
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第1章绪论本章教学内容:1。
1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1.1.1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1。
1.2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体系1。
2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1。
2。
1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1。
2.2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章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本章教学内容:2。
1 生产力布局2.1.1 生产力布局概述2.1。
2 生产力布局的原则2。
1.3 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与问题2。
1.4 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2.2 物流空间布局2。
2.1 物流空间布局概述2。
2。
2 物流空间布局的原则2。
2。
3 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第3章农业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3.1 农业与物流3。
1。
1 农业生产的特点3.1.2 农业物流的概念和分类3.1.3 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3。
物流经济地理课件PPT课件

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对仓储设施 安全的威胁。
仓储设施规划与建设
设施布局
根据物品特性、运输需求等因素 合理规划设施布局。
设备配置
选用适当的存储设备、搬运设备 等,提高仓储效率。
信息技术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仓 储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
05 配送中心与地理环境
配送中心选址及影响因素
特点
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社会 性。
物流经济地理研究内容
物流布局研究
包括物流网络布局、物流节点 布局、物流通道布局等。
物流条件评价
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 术条件、社会条件等对物流活 动的影响评价。
物流与经济关系研究
包括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 用、物流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等 。
物流区域规划研究
包括物流区域划分、物流区域 发展战略制定等。
02 物流布局与地理环境
物流布局原则及影响因素
物流布局原则
合理性、经济性、可持续发展性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分布、生产力布局、人口分布、消费水平和结构、交通运输条件、物 流技术
地理环境对物流布局影响
01
02
03
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 植被等
经济地理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 生产力布局、市场供需等
政治法律环境
包括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国际关系等,对国际物流的政策环境、风 险防控等产生影响。
国际物流网络优化策略
节点优化
合理规划物流节点布局,提高节点间的连接性和 通达性,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方式优化
根据不同货物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 方式组合,实现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
ABCD
物流经济地理

1. 物流经济地理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综合的一门学科,同许多相邻的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包括物流学、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是介于社会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2.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学科。
3.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形成,发展条件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4. 生产力布局生产力布局亦成生产力配置,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生产力布局是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
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生产布局、农业布局和交通布局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5.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生产力布局的条件包括影响生产力布局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等。
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的条件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
6.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征a)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b) 类型多,区域差异显著c) 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7. 我国人力资源的条件1)人口数量2)人口素质3)人口结构4)人口分布8. 我国物流布局的概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已基本形成,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以中国内陆腹地的物流布局,以大城市为中心,以铁路为纽带形成的物流结,但我国的物流业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较低,物流的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横向联合薄弱。
9.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和要求a) 计划化原则b) 直达化原则c) 短距化原则d) 钟摆化原则e) 集中化原则f) 社会化原则g) 服务化原则h) 标准化原则10.交通运输业的特点1)交通运输业不能产生新的产品2)交通运输业的产品具有同一性3)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构成的特殊性4)交通运输业产品不能储存5)运输生产的安全性11.铁路运输的特点1)运输能力较大2)运输速度较快3)受气候影响小4) 运输成本低12.。
物流经济地理

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生产布局的基本条件是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呢.中国位于北半球,是在全球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中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度34分,最南境在广东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度51分.中国国土最东境子啊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京135度05分,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京73度附近.中国国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自然资源指对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自然界中的各个因素包括:1土地2气候3陆地水4海洋5矿藏6动植物.第二章我国物流业的基本状况物流结点又称物流接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所以也称为物流结节点.物流结点的作用是:对整个网络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执行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职能,在有些场合也称为物流据点,执行中枢功能的有称为物流中枢.物流结点的功能1衔接功能2信息功能3管理功能物流结点的种类1转运型结点2储存型结点3流通型结点4综合型结点第三章农业物流地理人类劳动的定向干预,这是农业生产最本质的特征.粮食作物是物理的一大对象小麦大量出产并转化为商品粮区为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安徽、江苏、四川、湖北.玉米大量出产与山东、河北、四川、辽宁、吉林.高粱集中出产于东北地区.大豆大量出产于东北地区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粮食又称食用作物包括: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我国粮食生产主要以细粮为主.青藏高原以青稞为主.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又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其中以冬小麦为主,其面积产量均占小麦总量的百分之80以上.冬小麦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及六盘山、岷山和大别山以西的区.北方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六盘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南方冬小麦只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岷山、大别山以东的地区.玉米为杂粮之首.纤维作物是纺织工业的原料,主要包括棉花、麻类和蚕茧.蚕茧按蚕的食料不同可分为桑蚕茧、柞蚕茧和蓖麻蚕茧,其中以桑蚕茧,柞蚕茧产量最多.1桑蚕茧又名家养蚕集中分布在太湖流域、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2柞蚕茧又名野养蚕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河南伏牛山地区是我国三大柞蚕产地,其中以辽东半岛的生产规模最大.麻类主要有黄麻、红麻、苎麻、和亚麻,我国世界上主要产麻国,主要生产黄麻、红麻、苎麻、亚麻.1黄麻以浙江产量最大2红麻有称洋麻3苎麻在国际上有“中国草”之称4亚麻以黑龙江最多花生是我国的第一大油料作物.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油菜最多的国家.我国是大豆故乡.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居世界第三.哈尔滨、辽源、长春,人称“三大大豆仓库向日葵是一种新兴的高产油料作物,以内蒙古产量最高.我国糖料以南糖北菜,以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其中以甘蔗生产规模较大.甘蔗以广西产量最大,是全国最大的产糖区,糖量占全国的百分之.甜菜以黑龙江产量最大.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甜菜糖产区.云南烤烟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山东是我国烤烟种植历史最久的地区.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为我国的五大产茶省苹果是我国产量和消费量名列第一的大宗水果.山东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地.梨也是我国的大宗水果,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称为我国三大果园的有:辽南丘陵、山东丘陵和珠江三角洲.我国三大鱼苗基地1太湖流域2江汉平原3西江流域胡椒以海南产量最多,云南西双版纳质量最好.人参吉林产量最大、质量最好.鹿茸以东北产量最高,质量也最好.虫草又名“冬虫夏草”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1产前准备2产中管理3产后加工4商业流通5最终消费五大环节.第四章轻工业物流地理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部门.我国丝纺分为桑蚕丝纺织工业和柞蚕丝纺织工业.我国以桑蚕纺织为主.我国的桑蚕纺织工业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柞蚕丝绸生产国.浙江杭州是全国最大的麻袋生产中心.苎麻全国是湖南原料最充足、生产力最强,生产规模最大,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化学纤维生产地.上海也一直是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中心.青岛啤酒最负盛名.烟台是我国着名的葡萄酒产地.辽宁省是全国生产纸张最多的省份.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高级文化用纸产地.第五章重化工业物流地理华北区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和供应区.西南地区以贵州产煤最多.煤炭运输布局指煤炭的基本流向既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和煤炭出关.电力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我国的钢铁主要工业基地:鞍山、本溪、包头、上海、马鞍山、武汉及渡口现在的攀之花.主要的有色金属产区是:上海、辽宁、甘肃、湖南、及云南.有色金属是指:铁、锰、铬等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在工业上用途最广泛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有色金属的5个生产环节1采矿2选矿3粗连、4精炼、5轧制.2006我国水泥产量为亿吨居世界第一.专用设备是机械工业中产量最大的一类.仪表厂只要分布在:上海、重庆、西安、哈尔滨、南京、北京、德兴.发电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哈尔滨、上海、四川、北京、武汉、天津.铁路车辆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大连、青岛、唐山、大同、戚墅堰、株洲、资阳、长春齐齐哈尔、浦镇、武昌、眉山、西安等地.汽车制造业只要分布:长春、上海、南京、济南、襄樊、沈阳、重庆等.船舶制造业主要分布:上海、大连、广州、天津、武汉、青岛等.飞机制造业主要分布:上海、西安、沈阳、成都、南昌等.我国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广州、南京、无锡等.第六章商业物流地理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 2生产布局因素3人口因素 4交通因素商业布局的原则4点1工业品批发网点布局的原则 2农产品收购及批发网点布局的原则3零售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 4饮食服务行业布局的原则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4点1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生产力的发展是商业中心形成的决定性因素2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3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是商业中心形成的基本因素.4行政区划的建制和变更亦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商业中心的作用和特征商业中心的作用3点1促进各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系2促进生产,引导生产,调整区域经济结构.3促进商品交换,强化商品流通,推动经济贸易的发展商业中心的特点4点1地区差异性 2综合性较强3聚集性较高 4辐射能力大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大型商业中心:商品流向规律是:商品沿着最经济合理的路线和方向,从产地到达销地的客观必然性.我国主要商品的流向1粮食——东北地区的小麦、大豆、杂粮南运华北、西运西北.长江流域的大米南运广东,北运华北,东运上海及沿海城市.2糖——基本上是南糖北运、西运,东北及内蒙古产的甜菜糖少量运至华北及西北.3盐——基本上是北方沿海场长芦盐流至华北、东北、华东、中部,南部沿海盐场流至华中、华南及南部地区,我国西部盐除本地消费外,还运至我国中部地区.4石油——我国石油主要分布于北方,基本流向是北油南运.原油运输以管道为主,其次是水运和铁路.成品油运输以铁路为主,运输量占总运量的百分之75,水运占百分之20,极少量用管道运输.5煤炭——主力是铁路,运煤路线是京广、津沪铁路和北方沿海线.煤炭总流向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物流经济地理复习资料◆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这是农业生产活动最本质的特征.◆亚麻纺织工业集中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以黑龙江省规模最大.◆以木本油料为基本原料进行油脂生产的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湖南有“茶油之乡”之称,综油生产在广东、云南.◆酒是一种含酒精成分的饮料,白酒被认为是“中国酒”的代表.◆重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工业,有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石油:我国石油工业主要分布于北方,因而石油的基本流向是北油南运.原油运输以管道为主,其次为水运和铁路运输.◆煤炭:我国煤炭运输的主力是铁路,主要运煤线是京广、京沪铁路和北方沿海线.煤炭的总流向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东早西晚: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煤炭:世界各地的煤炭资源分布并不平衡,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世界煤炭资源的70%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海上运输:指以船舶为工具,通过海上航道运送旅客或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简称海运.◆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波斯湾地区的门户.。
物流经济地理

绪论: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
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同许多相邻学科存在密切的关系,并相互补充和借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征。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企业调查及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地理信息系统法第一章:环境:相对于某一中心,即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物流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生产力布局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要素。
(它包括有形的水体、土地、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
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中国现有林区按地域可划分三大区域: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其中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是中国主要的天然林生产基地。
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布置,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国家、地区、城市)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经济性原则——统一计划原则、合理利用资源原则、减少不合理运输原则、发展生产地域分工原则;政治性原则:尽可能地平衡发展原则、减小城乡差别原则、巩固国防原则。
物流布局:既是一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物流设施利用配置的一种状态。
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开发建设物流设施公共平台是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前提条件。
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计划化原则、直达化原则、短距化原则、钟摆化原则、集中化原则、社会化原则、服务化原则、标准化原则中国物流业在东部地区已形成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①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②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③以厦门、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④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形态,带动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激活和融通了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
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

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
1966年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批准在西南建设最早的
核工厂(代号:816工程)。 1966年开始了长达17年的建设,先后投入6万多建设大 军,经历了急建、缓建、停建3个阶段,总投资7.4亿 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到1984年止已 全部完成土建工程、85%建筑工程、60%安装工程。 洞内共有大型洞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 井130多条,洞体总长达20余公里。1984年,在整个工 程接近收尾时被中央军委宣布停建。 专家评说此洞特点为“三神”:神奇、神秘、 神圣。
物流园区 (2)专业化设施—各类运输枢纽、场站、仓储设施等。
3. 物流设施空间布局效率
(1)提高既有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 (2)加强新建设施在规划上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 (3)推进物流基础设施的合理空间布局与功能完善 (4)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化和信息化功能
结束
生产力布局包括相互联系的3个方面的内容:①在特定时间 内,国民经济总投资的地区分配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分布地区、
地点的选择;②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生产部门、各生产要素
空间组合的安排,包括各地区内的投资结构的确定;③各经济 区域之间、各经济中心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与地区之间的分 工协作及其发展比例关系的确定。这些构成生产力布局的内涵。 生产力布局是一个由点、线、面、网组成的多层次、多侧 面、纵横交织的网络系统。
1.2 生产力布局的原则
1.3 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与问题
⑴ 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过程 一是三年恢复时期至“一五”时期
二是从“二五”时期到“五五”时期的“大三线”建
设时期 三是20世纪80年代 四是20世纪90年代
⑵ 生产力布局的主要成就
物流经济地理第一章

南极洲,以南极为中心,三面被太平洋、 南极洲,以南极为中心,三面被太平洋、 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面积1400万平 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围,面积1400万平 方公里。面积虽大,但绝大部分陆地在 南极圈以南,气候严寒,终年为冰雪所 覆盖,目前还无长期定居的人口,人类 活动仅限于科学考察。
四大洋基本地理概况: 四大洋基本地理概况:
我国东部面临海洋,海岸线总长度为3 我国东部面临海洋,海岸线总长度为3.2万 多公里。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有韩国、日本; 东南有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指对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 自然界中的各个要素:土地、气候、陆地 水、海洋、动植物等。
(一)土地 土地资源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自然资源。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 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顷,是世界人均土 均土地面积仅为0.777公顷,是世界人均土 地资源量的1 地资源量的1/3。
物流经济地理
参考书目
《物流经济地理》,王智利主编,电子工 物流经济地理》 业出版社。 《物流经济地理》,徐玲玲,中国物资出 物流经济地理》 版社。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物流经济地理概述
一、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性质 二、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 三、研究物流经济地理的意义 四、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一、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性质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伊里安岛、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伊里安岛、 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以及 广布在赤道两侧太平洋中的美拉尼西亚、 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三组群岛, 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小 面积约9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小 的洲。大洋洲的陆地绝大部分在热带和 亚热带,温带地区很小。
物流地理第八章PPT商业布局与物流地理

学习目标:
1.了解物流与商业的关系; 2.掌握商业布局与物流地理的关系; 3.了解我国主要商业市场的发展情况; 4.运用不同运输方式,设计主要商品的 运输线路。
《物流地理》第八章
本章结构:
第一节 商业布局与物流地理概述 第二节 商品市场布局与物流地理 第三节 商品流向与物流地理
第一节 商业布局与物流地理概述
一、物流与商业的关系
批
商 业 (
发 商 业
贸 易
商业活动
)
零
售
商
业
收购
销售
调运
生产者
物资转移
消费者
物流活动
《物流地理》第八章
储存
一、物流与商业的关系
(一)物流是商业的重要内容
(二)商业商 与流 物流不可分割
商业
信息流
活动
资金流
(商三业 )物社流会主与义商物市场业流经济在体制各类产物业流中发展最快
互为形成、互为制约的关系;
2。重点学习了什么是商业布局,商业布局与物
流地理的关系;
3。根据课堂补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及
地域性商业中心各自的特色及发展概况;
4。重点掌握商品布局,以便今后在学习物流系
统运输路线设计与规划时能够熟练运用。
第二节 商品市场布局与物流地理
《物流地理》第八章
一、商品市场形成的条件
商品来源区与销售区,即服务区
人口 因素
商品市场形成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其他因素 政治因素
历史因素 军事因素
《物流地理》第八章
二、主要商业市场布局 全国性商业市场
上海
《物流地理》第八章
二、主要商业市场布局 全国性商业市场
我国物流自然环境分析

THANKS
谢谢观看
我国主要资源布局
铁矿
分布广泛、矿床类型齐全、贫矿多、富矿 少、矿石类型复杂、伴生矿多
我国主要资源布局
五台-岚县
鞍山-本溪 冀东-北京
攀枝花-西昌
宁芜-芦枞
我国主要资源布局
林业
我国现有林业以东北、西南两个地区分布最为 集中,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林业生产基地,此外, 南方林业地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林区
连云港--霍尔果斯; 上海--成都; 上海-瑞丽; 绥芬河-满洲里; 丹东-拉萨; 青岛-银川; 衡阳-昆明
连云港--霍尔果斯
绥芬河-满洲里 二连浩特-河口
同江--三亚
丹东-拉萨 青岛-银川
上海--成都
衡阳-昆明 上海-瑞丽
北京-福州
北京--珠海 重庆-湛江
二、我国高速公路网布局
神州第一路
联络线由一位标识码“5”和两位路线顺序号构成: G508:赤峰—曹妃甸
一、我国主要国道
其他公路:
以“X”开头的县道 以“Y”开头的乡道
其他编码规则一样
一、我国主要国道
公路网国道主干线规划情况
“五纵”路线是
同江--三亚; 北京-福州; 北京--珠海; 二连浩特-河口; 重庆-湛江
“七横”路线是
海上油气?
钓鱼岛位于东海大陆架,周围海域有丰富的石油、渔业等资源。在地质结构上,钓鱼岛 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岛
我国主要资源布局
石油
主要油田分布:
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辽河油田 华北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
我国主要资源布局
准格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 盆地
渤海湾 盆地
物流地理
任务二 公路运输布局分析
我国生产力布局
物流经济地理资料

物流经济地理第一单元生产力布局一、生产力布局概述〔一〕生产力布局的概念与原那么生产力布局亦称生产力配置,是指生产力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和配置,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力系统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生产力布局包括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商业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等,它们又决定着我国三大产业的布局。
了解: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分流通和效劳两局部,共4个层次:①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和仓储等业。
②为生产和生活效劳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效劳、旅游、咨询信息效劳和各类技术效劳等业。
③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效劳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播送、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业。
④为社会公共需要效劳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生产力布局的原那么:1、统一规划的原那么2、合理利用资源的原那么3、减少不合理运输的原那么4、开展生产地域分工的原那么5、平衡开展经济的原那么6、缩小城乡差异的原那么〔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现状第一产业:我国农业主要生产基地:东北松嫩平原、黄河中下游、江汉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平原、江淮我国农业大省:、、、、、、、、、、第二产业:我国主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重心区域:环渤海区域:、、、天津长江三角洲及江浙地区:、、、珠江三角洲及港澳:、、、澳门、〔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现状:1、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经济重心区域2、生产力布局已经逐步向西部、内陆转移3、全方位开放布局及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形成4、重复布局与重复建立严重,区域产业构造趋同5、对环境的破坏造成开展的可持续性降低二、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条件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根本条件:我国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疆域、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特点我国的人力资源条件——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城乡构成、人口的地区分布(一)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地理位置、疆域、温度带、季风、邻国、海岸线中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附近〕。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株洲市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山东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山西有“煤乡”之称;黄金储量丰富的省:山东、陕西;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材之乡”的美誉;广西自治区物流布局:逐步建立起以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口岸地区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体系。
在南宁、柳州、防城港建立起物流园区。
广西素称“有色金属之乡”;青海省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国粮食作物的地区分布: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稻谷生产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生产为主;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以玉米、大豆、高粱、谷子为主和小麦轮作;西部青藏高寒山区:以青稞、豌豆、春麦为主;中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嗜好作物、药用作物、热带作物。
中国经济作物及其分布:东部集中了中国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是中国棉花、油料、糖、烟叶、茶叶、蚕茧、麻类、水果的主要产区。
南北差异也很大,在热带地区主要栽培橡胶、咖啡、可可、胡椒、椰子、油棕、香蕉、龙眼、荔枝、菠萝和特种药材;在亚热带地区主要栽培甘蔗、茶树、油桐、柑橘;温带地区多种植棉花、苹果、梨、葡萄,是棉花及温带水果的集中产区;在中温带地区以种植甜菜为主。
甘蔗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产量高,收益大。
主要分布在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四川盆地中南部,两个主要产区是广西和海南。
甜菜主产区在北纬40度以北,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以东北地区松嫩平原为最大产区,其次为内蒙古河套及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等地区。
中国水产资源分为:鱼类、甲壳动物类、软体动物类、藻类、哺乳类。
土特产:干菜类:黄花菜、黑木耳、白木耳、菇类、笋干、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