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产力布局调整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生产力布局调整后
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与对策
2004年11月22日,局党委、路局做出关于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决定,原由我段托管的嘉峪关车支公司解体,车务、工务、电务职工分别回归我段、武威南电务段和嘉峪关工务段管理,原金昌车务段张掖以西七站划归我段管理。
此次生产力布局调整,我段从支线公司划出人员278人,其中干部16 人,从原金昌车务段划入人员206人,其中干部22人,涉及职工总数共484人,占我段职工总数30.8 %。
调整后,我段现有职工1572 人。
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全段干部职工对改革的反应各不相同,通过召开车间干部职工座谈等形式的广泛深入调查,现将问题、分析、对策总结如下:
一、存在问题:
1、干部思想存在顾虑。
生产力布局调整后,我段干部人数增加特别是机关干部人数增加34人,从目前的干部定编来看,形成了机关臃肿的状态,一些干部从原来的岗位被重新安置,从事新的工作,担任新的职务,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两段合并后,从原金昌车务段合并过来的干部对新的政策把握不准,错误的认为自己被划分过来不会再受到重视,失去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和舞台,对工作失去信心和动力;再者,两段工作机制和制度存在差异,被划分过来的干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掌握新的工作方法需要一段时间;另外,人员富余后需要部门分工精细化,责任明确化后,对原有干部产生冲击力,产生了危机感,打破了原有的工作格局,新的格局建立并达到平衡需要磨合期。
2、职工思想反应活跃。
生产力布局调整后,虽然做了大量思想政治工作维护队伍稳定,但职工思想活跃,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一是职工对改革信心不足,认为这样大型的机构合并,是否能真正达到管理专业化、一体化,两个段合并后,在管理、奖励、惩罚、考核上能否做到"一碗水端平",对新进入的车间、班组、职工对待能否一视同仁;二是职工利益能否得到真正保障,合并后,对以前对方的经济效益、福利待遇情况职工了解并不是太多,他们担心能否维持以前的状态或者能有所提升;三是虽都是车务系统,管理模式基本一样,但毕竟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从管理方式、考核标准、具体要求上各有不同,既是重新统一后,职工在思想上不能立即转变;四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提速战略的实施,一些职工认为目前车站的地位和等级会有所改变,进而大面积影响职工岗位工资,而且站停客车减少,职工通勤是否会受影响;五是给原在一段的双职工造成两地分居的人员增多,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得到实质性改变,增加了思想顾虑和不稳定因素。
3、整体向心力、凝聚力不强。
生产力布局调整期间,各项工做庞杂,对干部职工思想力度教育减弱,基层党、工、团组织在调整过程中,忙于组织、人事、资产等方面的移交工作,对职工思想表现缺乏认真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发挥不好,造成职工待生产力布局调整中产生的思想疑虑不能及时掌握,对思想动态把握不准,没有及时化解职工群众思想矛盾;一些职工对老的生产布产生了依恋情结,总是沉浸在过去的生产管理组织方法上,习惯了老的管理手段,对新鲜事物不能真正从心理上予以接受,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只看到存在的困难,看不到美好的前景,职工群众整体向心力、凝聚力下降,整体保安全、促稳定的合力减弱。
二、原因分析:
1、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重大意义没有在职工心中落地生根。
我国铁路运输生产力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网络系统,近几年来,通过改革和不断更新改造,技术装备得到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不断创新,旧的生产格局已经不再适应铁路运输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铁路通过运输产品获得收入,同时,在路网建设,维护管理,生产运营中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由于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先进设备的功能不能完全发挥,运输效率不能提高,运输能力难以实现快速扩充,粗放经营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减员增效没有良好的基础,有限的资源就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甚至造成了浪费,最终的结果造成职工收入增长与其它行业相比相对缓慢。
通过布局调整,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分布和配置趋于合理,有利于科学、高效管理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各系统的协调配合,有利于运输潜力的挖掘,更有利于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这次生产力布局调整时效性强,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波及面大,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还没有从“要我调整”转变到“我要调整”上来。
2、干部职工思想没有完全统一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大局上来。
生产力布局调整,是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不走这一步,就谈不上跨越。
实际上,生产力布局调整,主要是针对机构臃肿、冗员过多,效率低下的情况进行机构撤并和人员精减,对于全路整个运输生产力系统来讲,是局部和有限的。
但对于一个分局、一个站段来讲,改革必然会触动、影响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必然会显现出来,而且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内还会十分突出,部分职工正是没有认清这一点,不能正确认识矛盾,所以出现了思想彷徨和顾虑。
3、各级组织没有找准新形式下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和落脚点。
在改革过程中,党、工、团组织能否带领广大职工在解放思想的中转变思维方式、实现思想观念的新突破是事关稳定、发展的大事。
生产力布局调整,这将不可避免的引起运输生产组织、劳动组织和管理体制的变革,触及许多长期积淀的深层次矛盾,涉及多方面利益格局的调整,尤其与职工群众的现实利益密切相关,势必会带来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冲击、暂时困难和长远目标的碰撞。
克服攻关的难点,减小推进的难度,确保稳定成为了各级组织所面临的首要任务。
在布局调整中,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由于受各方面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各级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找的不准,政策宣传还存在梗阻,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好,致使职工思想活跃,支持与反对皆有,积极和消极并存。
三、解决对策:
1、完善机制,严格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
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既是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目标一旦确定,干部便成了决定因素。
如何调动和保护干部工作积极性,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建立岗位责任体系,从股室、车间、班组到个人层层明确目标责任,切实抓好生产经营的过程管理,及时进行工作效果考核,使每个干部职工都把生产力布局调整目标与个人行动目标联系起来,从而起到激励作用。
落实好岗位责任,要靠目标广大干部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工作,为完成段整体部署而努力,也要靠段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实施经常有效地指导和检查,促其我作目标的实现。
在工作效果考核上,要对各项具体工作数质量完成好坏、困难大小等因素,采取严谨客观的态度,进行公正全面的综合评价,按评定标准核计出目标成果及奖惩结果,有机地运用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充分调动全体干部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生产经营管理正常运作奠定基础。
要按照布局调整过程中补强机关、充实车间的原则,完善干部竞争上岗的运作机制,竞争上岗是调动干部职
工积极性、主动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竞争可以造成一种压力,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在干部中形成大显身手、发挥本领、展示才能氛围,大力培养干部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精神,激发干部中蕴藏的潜在能量。
2、以情动人,积极稳妥维护职工切身利益。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的劳动者。
任何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并非纯粹是为了赚钱或谋生,更重要的是为了争取社会地位和受人尊重。
地位高的人,希望有人尊重;地位低的人,更需要有人尊重。
在生产力布局调整过程中,职工产生不满情绪,大多由于职工切身利益受到影响,关心职工生活福利不够而致。
所以说,尊重人,关心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行感人,是我们稳定职工队伍所必须持有的基本态度和思想。
布局调整后,职工多持怀疑态度,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能激发群众对党、对企业的热爱,对组织、对单位的信赖,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感和责任心。
要在加强“严要求、严管理、严考核”的同时,把“亲情、友情、同情”融入到职工群众的各个方面,关心职工要做到形式多样,包括关心职工的政治进步,为职工创造胜任工作的条件,为职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等等。
对后进的车间、班组、同志不能歧视,而要更加关怀,正确引导。
把对群众的关怀是促进群众积极进步、干好事业的催化剂。
要经常了解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的情况,掌握职工思想情绪和工作表现,及时分析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不高、个人不顺心之事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职工牵肠挂肚的事情,化解矛盾,消除不利因素,把职工思想高度统一到支持改革、谋求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上来。
3、齐抓共干,各级组织充分发挥正确导向作用。
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手段,促进职工在思想上由不稳趋于平衡,促进职工在利益上形成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的统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工组织,要围绕生产力布局调整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准确定位,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
各党支部要运输生产安全、经营任务完成和职工队伍稳定,作为考核党支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强力有效的、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职工把主要精力放在围绕安全生产和队伍稳定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关键岗位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实际行动支持改革、维护稳定。
工会组织要认真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若干规定》,把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企业的改革方向,原原本本贯穿落实到职工群众中去,使拥护改革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及时把职工群众对企业的要求和建议、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反映上来,使企业决策更有群众基础,更能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共青团组织要站在实现跨越式和突破性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始终坚定共青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抓好广大团员和青年职工的思想教育,让青工站在支持改革、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