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ACTH治疗婴儿痉挛48例临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剂量ACTH治疗婴儿痉挛48例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8-30T16:03:41.8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贾士清1 刘红卫2 [导读] 婴儿痉挛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一种癫痫综合征,属难治性、年龄依赖性癫痫综合征。
贾士清1 刘红卫2
(1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2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山东济南 250021)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320-02 【摘要】目的对应用ACTH治疗婴儿痉挛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48例婴儿痉挛儿童应用ACTH治疗的效果、脑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应用ACTH治疗婴儿痉挛有效率达到81.25%。结论应用ACTH治疗婴儿痉挛可以取得满意疗效,应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关键词】 ACTH 婴儿痉挛护理婴儿痉挛是婴儿期最常见的一种难治性癫痫综合征, 发作形式特殊, 有相对特异的脑电图改变,多伴发育迟缓或智力低下。临床治疗的方案较多,但是总体预后差。本组收集48例婴儿痉挛,给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联合硝西泮治疗,对应用ACTH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提出应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来自我院2009-2010年神经科住院患儿,所有入组病例均排除其他发作形式的癫痫并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关于婴儿痉挛的诊断标准[1]。本组48例患儿中男32例(66.67%) ,女16例(33.33%) 。发病年龄最小4月, 最大15月。其中4~6 月起病者18例(37.50%),7~9月起病者20例(41.67%),10~15月起病者10例(20.83%) 。本组患儿发病后有42例(87.50%)伴有智力发育的停滞或倒退。有6例(1
2.50%)智力运动无明显影响。脑电图( EEG)发作间期均提示高峰节律紊乱。
1.2 方法本组所有病人入院后在排除结核感染及其他严重的疾病后,予以应用ACTH治疗。每日应用 ACTH 25U在5小时内缓慢静脉泵入,连续应用2周;同时口服硝西泮治疗。应用ACTH时同时监测患儿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心律紊乱、电解质及感染情况。应有ACTH2周后改用口服泼尼松1~2mg/(Kg·d)治疗,同时继续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
1.3 疗效评价应用ACTH 治疗疗程结束后注意观察患儿痉挛发作控制情况,并予以复查患儿视频脑电图。疗效判断标准:完全控制;发作消失;显效:发作次数减少≥75%;有效:发作次数减≥50%;无效:发作次数减少<50%。
2 结果
2.1 治疗后疗效,本组48例患儿经过治疗后,完全控制25例(52.08 %),显效10例(20.83 %),有效4例(8.34%),无效9例(18.75%)。治疗前患儿脑电图发作间期均提示高峰节律紊乱。治疗检查患儿视频脑电图变化,48例患儿视频脑电图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4例(8.34%)患儿脑电图恢复正常,34例(70.83%)患儿脑电图高峰节律紊乱消失。20例患儿脑电图仍可见有棘波、尖波,多棘慢波发放。6例患儿脑电图一侧散发棘慢综合波。4例患儿脑电图转为不典型高峰节律紊乱。应用ACTH治疗婴儿痉挛有效率达到81.25%。
2.2 本组病例中应用ACTH 46例(95.83%)血压在正常范围。烦躁患儿占35例(41.67%),继发呼吸道感染5例(10.42%),鹅口疮2例(4.17%),消化道感染2例(4.17%),低钾血症5例(10.42%),2例(4.17%)因为应用ACTH患儿血压明显升高停用。
3 护理
3.1 应用ACTH不良反应的监测应用ACTH作为治疗婴儿痉挛一个重要的手段,虽然ACTH治疗本病显效快,疗效较好,为首选药物之一,但是ACTH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同样较高。
3.1.1 皮质激素可增强外周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可导致指趾端凉、血压升高[2]。因此用应用ACTH治疗期间应监测患儿的血压变化。本组病例中有血压明显升高2例,因为患儿家长原因停止继续治疗。本药引起血压升高可以应用降压药物控制高血压,如卡托普利。高血压在停用药物后亦逐渐恢复正常。
3.1.2 在应用ACTH时可能会引起心率减慢,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略发绀,患儿可以出现懒动,此时患儿家长容易紧张,需要做好患儿家长的宣教,指导家长合理的护理。同时监测患儿的心率及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患儿病情变化。
3.1.3 应用ACTH可以出现过敏反应,本药比较常见的过敏反应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的观察患儿的皮肤情况,如发现有过敏反应应及时的停用ACTH治疗,终止方案。并予以相应的抗过敏处理。
3.1.4 长期应用ACTH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诱发感染,同时可以使得原有的感染进一步加重。因此患儿有严重的感染时应先抗感染治疗,待感染得到一定的控制后加用ACTH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患儿继发感染以呼吸道、口腔及胃肠道感染为主,针对以上情况应予以相应的预防。尽量将患儿安排在单人间或者非感染病房,定期进行室内通风,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减少探视,减少陪护人员。患儿容易出现口腔及消化道感染,护理上注意保护皮肤粘膜完整性,及时的注意口腔清洁,如果出现霉菌感染应及时处理,并调节菌群。同时注意患儿营养的搭配,注意饮食卫生,勤换衣服、及床上用品,减少胃肠道感染。加强患儿在用药期间的预防对于患儿的治疗至关重要。
3.1.5 由于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因此长期使用可产生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出现明显的水钠潴留和失钾,所以治疗期要定期监测患儿血电解质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予以纠正电解质紊乱情况。同时应用ACTH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所以在应用ACTH及泼尼松治疗期间,需要加用钙剂以及维生素D治疗,避免骨质脱钙。
3.1.6 应用ACTH可以诱发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欣快、失眠等神经系统表现,同时亦可引起可逆性脑萎缩,必要时可行头颅CT检查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与患儿家长做好详尽的沟通解释工作,避免患儿家长出现焦虑不安情绪。
3.2 用药过程中护理
在疗程进行中,由于长时间静脉泵入的用药方式,一次性静脉滴注注射方式不能适应实际需求,病人均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治疗,既保障长时间治疗的需要,同时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针对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留置的时间较长,注意局部静脉炎的产生。同时注意选择穿刺部位,指导家长看护,避免年幼的患儿误拔穿刺针,造成局部皮肤、血管的损伤,耽误治疗。
3.3 用药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