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引术
导引亦作“道引”,导引术,相当于现代的气功和体育疗法,气功、保健按摩、养生武术(比如太极拳、大成拳)都可以归入其中。
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
指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气流通,促进健康。
常与服气、存思、咽津、自我按摩等相配合进行。
俗称医疗保健体操,又有俗称肢体导引为外导引、内气运行为内导引者。
导引术起源于上古,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
后为道教承袭作为修炼方法之一,并使之更为精密,使“真气”按照一定的循行途径和次序进行周流。
道教将其继承发展,以导引为炼身的重要方法,认为它有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益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
传统导引术是中华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肢体动作、按摩拍打、呼吸吐纳、行气意想等一系列特殊方法,来调动和激发人体内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导引术治病原理
导引术的理论基础是经脉学说。
其目的就是疏通经络、活跃气血。
使经脉正常发挥其运行气血、联络全身的功能,从而达到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维持人体上下左右经脉平衡,调养脏腑气血伤损,调整人体机能失调,恢复保持人体自身天然的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
1. 改善气血津液的运行以优化身体素质的作用
经脉是人体气血津液的信道,人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都有赖气的推动、血的濡养,津的滋润,液的润滑,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
疏通周身经脉,并且是逐经、顺经、沿着经脉,循环疏通周身经脉,从而改善气血津液的运行、供给和代谢产物的排泄,因此能够产生优化身体素质的作用。
2. 加强人体各部的沟通联系以提高整体协调性、适应性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相互联系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作用实现的。
经脉操逐经、顺经、顺经、循经、
循环疏导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经脉疏通,经脉的沟通联系作用得以较正常发挥,从而人体的整体协调性、适应性便可以得到优化、提高,整体素质也因之而提高。
3. 疏导经脉,气顺情和,提高情商
气不顺则情不和,情不和则气逆乱。
如肝气不舒则怒,心气不顺则烦,脾气不和则怪。
导引对情绪的调节:
一、是可以消解各种不良情绪,如消怒、除烦、解忧、化悲、解闷
二、是改良人的性格、脾气、及性情的稳定性。
导引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作为一种绿色、无创伤的养生、保健方法,导引术适合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对于呼吸、消化、神经、泌尿系统以及心理方面的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对于精神疾病、急病,比如急腹症、骨折等急性病和外伤就不适合。
因此学习导引术治病最好要有相关的老师指导,以便及时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导引术的练习方法
导引属于中国传统的养生运动,它不同于现在的某些以展示人体极限能力为目的的竞技体育项目。
竞技必须竭尽全力,因而在运动中难免会受到损伤。
因此,竞技体育与养生锻炼并不相同。
中国传统的养生原则,讲究“闲心”(精神要悠闲)、“劳形”(形体要运动)。
导引正是为“闲心”、“劳形”而设。
就“劳形”而言,又必须“常欲小劳,但莫大疲”,也就是说要轻微运动,不要精疲力竭。
在这一点上,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的传统锻炼方法不谋而合。
如印度“瑜珈”的“体位法”,也是为“骨正筋柔”而设。
它缓慢平静的动作,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关节得到充分锻炼。
高明的瑜珈师,其肢体柔软如婴儿,这完全符合中国古代老子的养生思想,“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
”可见,柔软意味着生命力旺盛,僵硬意味着机体趋向老化。
人体衰老的先兆之一就是关节僵直、活动欠佳甚至步履蹒跚、老态龙钟。
因此,中国的导引、印度的瑜珈,都是为柔筋软体而设,并不追求肌肉发达,力量强大。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重要组成部分----推拿导引术
严隽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源远流长,枝繁叶茂。
在春秋战国时期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推拿导引术等中国传统康复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实践,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推拿导引术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推拿导引术之称源自《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文中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这里的导引按跷即推拿导引术。
唐代王冰对导引按跷的解释为:“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
”可见推拿导引术是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的康复疗法。
推拿导引术在历史上或称按摩,或称推拿,或称导引,或称行气,或在一起称谓,实际上两者密不可分,实为一体,两者即形成现在所说的推拿学。
然而今天,我们往往认为推拿就是患者被动接受手法治疗,缺少主动运动。
其实不然,推拿防治疾病的手段包括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
功法训练就是以主动运动为主的导引,它是根据临床需要,推拿医生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以巩固、延伸临床的治疗效果。
[1]
1、推拿与导引的关系
推拿与导引关系密切,导引和按摩常常联系在一起称谓,或者两者互称。
在推拿学科形成的今天,推拿包括了被动运动为主的推拿手法和主动运动为主的导引运动。
然而这不是人为的因素,也不是牵强附会的说辞,而是推拿导引术的原貌。
历史上,导引有时称为“按摩”、有时称为“按摩气功”。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介绍的《婆罗门按摩法》、《老子按摩法》[4],名为按摩法,实为各种肢体的主动导引运动。
民国二十三年,北平宝仁堂书店以《按摩气功易筋经图说》[5]为书名发行“易筋经”,并附有十二段锦。
易筋经为少林寺导引术,导引术以按摩气功为名发行,由此可见导引属于按摩。
推拿有时也称为导引。
中国最早的导引专著《引书》,即从1984年出土的简书<引书>中,发掘出几例治疗性被动式推拿手法,有治疗颈项强痛的仰卧位颈椎拔伸法、治疗痢疾的腰部踩踏法和腰部后伸扳法、治疗喉痹的颈部后伸扳法,以及治疗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复位法等,对其机理和临床价值作了评述.认为上述作用于脊柱的手法是我国脊柱手法的最早记载,<引书>中的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也是首次记载.导引并不仅仅是主动操作,导引如由他人操作,可称之为导引手法,其实就是推拿。
《辞海》“导引”词条作如下解释:“中国古代一种强身除病的养生方法。
……以主动
的肢体运动,配合呼吸运动或自我按摩而进行锻炼。
” [3] 但从《引书》来看,导引包含了被动运动的手法。
十五规划教材《推拿学》中强调推拿防治疾病包括推拿手法和功法训练,推拿包括主动运动为主的功法训练。
由此可见,推拿与导引实为一体,即推拿包括被动的手法治疗,也包括主动的功法训练。
2、推拿导引术的运用形式
推拿导引术的运用形式,或用手法或用功法或两者共同运用,而两者共同使用,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可以相互补充,是推拿导引术的重要形式。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摩腹法治疗腹胀即手法和功法共用:“卷二•风邪论曰:养生方导引法云:脾主土,土暖如人肉,始得发汗,去风冷邪气。
若腹内有气胀,先须暖足,摩脐上下并气海,不限遍数,多为佳。
如得左回右转三七。
……心气放散,送至涌泉,一一不失气之行度,用之有益,不解用者,疑如气乱。
”[6]
又如近代内功推拿流派手法治疗前患者练习少林内功,是主动被动运动结合增强疗效的典范。
医生可根据病情在手法治疗后让患者练习易筋经、太极拳、八段锦中的某些动作,给予运动处方以延伸手法效果。
如腰椎间盘突出可练习易筋经中的饿虎扑食,腰肌劳损可练习易筋经中的青龙探爪,颈椎病可练习易筋经中九鬼拔马刀等等。
功法优化手法,增强医生体质。
功法训练不但是指患者主动运动,更是指医生主动的功法训练,以增强体质,优化手法,柔化手法,增进医生健康,提高治疗效果。
如《一指禅说明书》有较详细的论述:一指禅推拿需练内外功。
须先练外功,使两臂及十指骨节,能柔屈如棉。
更需练内功,调匀气息,使周身力气,贯注于指顶,务使医者之指,着于病者之身,其柔如棉。
然极柔之中,又须济以至刚……虽隔重裘,皆能按穴……去病神速……。
[7]这里的内外功指易筋经内外功,易筋经功法训练可以明显增强人的体质,清代潘蔚指出易筋经功简而赅,效神而速,历史上也不乏其人,通过易筋经锻炼,达到神力,几个人拉不动,推不动,木石铁锤无所惧,练成金刚不坏之身。
3、推拿导引术的作用
3. 1保健作用(治未病作用)
易筋经、洗髓经、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功法以及保健推拿按摩或自我按摩法,如摩面、摩耳、叩齿、摩腹、振足等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后汉书•华佗传》所载五禽戏,模仿虎之威猛、鹿之安祥、熊之沉着、猿之灵巧、鸟之轻捷,舒展肢体,活动筋骨,是传统运动疗法的经典功法。
其具体行法,见于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五禽戏可以起到消谷食、益乏力、预防疾病,而益寿延年的作用。
[8][9]
岳阳医院针对骨骼肌增龄性衰退骨骼肌减少症,运用易筋经或结合手法进行干预。
骨骼肌在20—35岁之间是鼎盛时期,随后逐渐衰退,35岁-50岁衰退较缓,50岁—60岁之间健康人骨骼肌数量减少10%, 60岁-70岁之间的健康老人骨骼肌数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70岁以后每年递减30%,同时伴有肌肉功能明显退化。
骨骼肌减少症可以引起肌力减退、关节痛,诱发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等疾病。
肌肉减少症造成老年人行走、登高、坐立、举物等各种日常动作技能完成困难,逐步发展到难以起站、下床困难、步履蹒跚、平衡障碍和极易摔倒,增加了残疾危险,甚至丧失自理生活能力,使老人的心理状态失常。
运用易筋经或结合手法进行干预后,患者的肌力、平衡能力、生活质量和情绪得到全面的提高。
3.2治疗作用
推拿导引术治疗和康复作用较多。
导引也不仅仅是只有保健预防作用,导引也有很多治疗作用。
如《内经遗篇•刺法论》中有“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
如此七遍,饵舌下津令无数。
” [10]指出肾久病的康复方法。
这里提到主动运动要和时间相结合的康复方法。
《诸病源候论•卷五•消渴候》中说“解衣惔卧,伸腰瞋少腹,五息止。
引肾去消渴。
……导已,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6]是对消渴病(糖尿病)人康复采用的运动疗法。
《景岳全书》[9]中记载治耳聋、耳鸣法:松静而坐,两手轻置膝盖上,闭目养神。
以两手中指分别轻轻按于两耳耳窍中,一按一放,反复多次,再以手指定按住,轻轻摇动,以引导内气,使耳窍通畅。
是导引治疗耳聋、耳鸣方法。
《内功图说辑要•诸仙引导图》载健脾益胃法[9]:一身仰卧,右脚架放在左脚上,直舒两手攀肩,存守下丹田,意想内气围绕肚脐顺势针运转,共六次。
可治脾胃虚弱,五谷不消。
3.3康复作用
推拿手法在康复中的应用人们比较熟悉,但导引并没有在康复医学中广泛应用,反而是国外康复医学临床与科研实践中对太极拳、气功、瑜伽等导引术研究较多,而且之深入,让我们汗颜。
近年来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传统导引术被国内外康复医学科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太极拳能够改善老年人的身心状况,能够改善平衡能力。
于敏华、王卫东把太极拳用于偏瘫训练中,并进行分期论治。
Chris A McGibbon研究提示太极拳改善了前庭功能,提高了平衡能力。
褚宇帆等对“易筋经”改善老年人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示:通过一年易筋经练习,在甲皱微循环的4项综合积分值中,有3项(形态积分值,流态积分值,和总积分值)均有显著提高。
提示易筋经锻炼对老年人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改善有一定积极治疗作用。
章崇会、宋爱桥等研究提示:易筋经锻炼对于其他功法锻炼对老年焦虑自评有较好、积极的影响。
钟志兵等研究提示:健身气功•易筋经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张雯、金先桥、陈文华等运用三线放松功、老年COPD呼吸操、八段锦等运动处方对慢阻肺康复中发现,传统运动处方能够改善缓解期慢阻肺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以上说明推拿导引术是现代康复医学一个重要突破口。
4、推拿导引术的特点
推拿导引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进行被动治疗或自我操作,或自主运动,有着自身的特点。
4.1配合意识锻炼
功法训练往往配合意识锻炼。
意识锻炼一是指意守身体某一部位或意识沿某条经脉路线循行感知。
如《导引养生法》中治疗中风法[9]:以背靠墙正立,两脚趾展开,平心静气,以意引气,从头向下行,至两脚十趾及足掌心,反复二十一次,待脚步有气感为止……。
可“上引泥丸,下达涌泉”。
可治疗半身不遂。
现代康复医学在脑卒中康复中采取意想法疗效可靠,可见和传统推拿疗法不谋而合。
4.2配合呼吸锻炼
功法训练一般都配合呼吸锻炼。
呼吸锻炼古代称吐纳、练气、调气、调息等。
呼吸锻炼的方法有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胎息法等。
往往要求呼吸自然和平。
呼吸要深、长、匀、细。
“六字诀”中发出“嘘(xu)、咳(ke或he)、呼(hu)、呬(si)、吹(chui)、唏(xi)”六音[8],通过不同声音进行呼吸锻炼以调整不同的脏腑。
如呼调脾,咳调心,嘘调肝胆,呬调肾,唏调三焦,体现了中医五行独特的理论。
4.3顺应时间变化
主动导引运动往往和时间相应。
《内经》中记载“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夏三月……夜卧早起,使气得泄……,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4]认为生活规律和运动必须适应四季变化,否则就不能健康长寿。
陈希夷《二十四气坐功却病图》 [9] ,是根据二十四节气采取不同的运动健身疗法也同样体现了运动和时间节气相应的思想。
综上所述,推拿导引术是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的重要内容,推拿也包括主动运动为主的导引运动,而且推拿中的主动运动特色独具。
但这些并没有引起临床医生尤其是推拿医生足够的重视。
根据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强推拿功法保健、临床、康复应用和研究,同时与时俱进,结合现代康复医学、运动医学制定运动处方,解决现代疾病谱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