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辛亥革命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28张PPT)【优秀课件】
中国同盟会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1906.12 萍 浏醴起义
1907.7 浙 皖起义
1911.4 黄 花岗起义
一、革命的酝酿 —— 背景和条件:
1、社会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社会 两大矛盾汇流,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2、经济基础: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清政府的 “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民主 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熊秉坤——打响 武昌首义第一枪
熊秉坤手写发 言稿(纪念辛
亥革命50周年)
武昌城头,革命军与前来镇 压革命的清军展开殊死决战 (油彩画)
10月11日,革命党人宣布成立 中华民国军政府,军政府门前 是两面十八星大旗(军旗)。
★各地响应起义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2、影响:
震撼了清 王朝的统治, 使其在全国 的统治土崩 瓦解,但立 宪派和旧官 僚投机革命, 革命潜伏着 危机。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1906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界 留学生和学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 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4、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领导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7、革命条件: 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8、有利时机: 1911,四川保路运动高涨,保路同志军起义,清 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使武汉防务空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共34张PPT)
概况: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1912年元旦,孙在南京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成员是: 外交部总长王宠惠(同盟会员) 陆军部总长黄兴(同盟会员) 海军部总长黄钟英(原清海军“海筹”舰管带) 内务部总长程德全(原清江苏巡抚) 财政部总长陈锦涛(曾在清政府中任过要职) 司法部总长伍廷芳(原清驻外公使) 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同盟会员) 实业部总长张謇(江苏咨议局局长,立宪派) 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浙江咨议局议长,立宪派)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兼) 从临时政府构成名单来看,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同盟会员)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政 法制局长宋教仁(同盟会员) 府? 印铸局长黄复兴(同盟会员) (各部次长除汤芗铭外,均为同盟会重要骨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 B.国内各民族平等; 要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 内 出版、集会、结 社、宗教信仰的自由. 容 D.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E.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 治体制。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议会内阁 总理负责 总统象征
《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自遇汝以来,常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 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 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 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与父书》: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 弟妹缺衣食耳,然大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革命形势的出现
材料:为了 „„ 缓和同民族资 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大后感到再也 不能照旧样式统治下去了 „„1901 邹容 陈天华 章炳麟 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 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 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优质课件 (共17张PPT)
• 3.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 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 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 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 共和国 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 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等自由,有 请愿、选举被选举等权利。 自由平等
主权在民
第三、四、六章.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 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三权分立
民族革命
满洲贵族
(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
(进行社会革命解决土地问题)
8
你如何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概况: 临时总统: 国旗: 国都:
材料 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 经济上: 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3 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材料 3:“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思想上: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 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民主性 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 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 原则制定的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共18张PPT)
第13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材料1:辛亥革命前,黔西县石板乡200多户苗族农民中, 每年秋收交租后,粮食够吃一年的只有1户,够吃3个月的 只有4户,其余人家则不到2个月即断粮。200多户人家竟无 1户有棉被,有130户人家不得不以山洞为家。
——《贵州黔西县石板、金坡两乡的社会经济调查》
材料2:江苏的工场手工业在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平。以最 重要的手工棉质业为例,在1899-1911年间,江苏开设的手 工棉质工场数量接近全国的一半。
孙中山:“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列强:“中国目前的战争如果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 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 因此“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 停止目前的冲突。”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袁世凯:“务宜设法和平了解,早息一日兵争,地方百姓, 早安静一日。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糜费巨 款,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
两军交战剧烈的地区仅出现在武汉与南京地 区,交战时间前后不过125天,起义军伤亡不到 8500人
——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
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特点。探究辛亥革命时 间短规模小的原因。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预。 …… 十、总揽司法权…… 十一、发命令及使发命令之权。惟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 奏经钦定时,不以命令更改废止。法律为君上实行司法权之用, 命令为君上实行行政权之用,两权分立,故不以命令改废法律。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材料1:辛亥革命前,黔西县石板乡200多户苗族农民中, 每年秋收交租后,粮食够吃一年的只有1户,够吃3个月的 只有4户,其余人家则不到2个月即断粮。200多户人家竟无 1户有棉被,有130户人家不得不以山洞为家。
——《贵州黔西县石板、金坡两乡的社会经济调查》
材料2:江苏的工场手工业在全国也处于较高水平。以最 重要的手工棉质业为例,在1899-1911年间,江苏开设的手 工棉质工场数量接近全国的一半。
孙中山:“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列强:“中国目前的战争如果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 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 因此“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 停止目前的冲突。”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袁世凯:“务宜设法和平了解,早息一日兵争,地方百姓, 早安静一日。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糜费巨 款,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
两军交战剧烈的地区仅出现在武汉与南京地 区,交战时间前后不过125天,起义军伤亡不到 8500人
——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
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特点。探究辛亥革命时 间短规模小的原因。
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预。 …… 十、总揽司法权…… 十一、发命令及使发命令之权。惟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 奏经钦定时,不以命令更改废止。法律为君上实行司法权之用, 命令为君上实行行政权之用,两权分立,故不以命令改废法律。
高中历史 第十三课 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如何理解同盟会的纲领?
如何理解同盟会的纲领?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三民主义(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制、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三民主义(指导思想)
民族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核心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制、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背景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 工具
2. 清政府实行“新政”,客观上为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公理未明,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 革命去之。” ——章炳麟
建立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 ——邹 容
1905年,在东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孙中 山组织了同盟会。同盟会的纲领提倡通过“国 民”选举,建立共和政府,同时还提倡将土地 分给农民。值得注意的是,以前从未有人将土 地分配问题作为自强或改革的一个合理的组成 部分提出来。原因在于,没有人曾认真地考虑 过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方面进行一场根本革 命。孙之前,没有人提出过农民大众可以转变 成有文化、有财产、政治上积极的公民这样的 见解。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材料二] 20世纪初的清政府的“新政” 政治:裁冗官衙及军机处、设内阁、资政 院咨议局、初行三权分立、地方自治。 经济:工商业为富强之本,设立商部,出 台保商措施。 法律:颁《大清新刑律》,仿西方体制, 刑分主刑从刑,刑民分开。 教育:1904年通过《癸卯学制》,分学前、 小、中、大、职等教育层次,是现代教育的开 端。 军事:编练新军。
国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 38ppt)[优秀课件资料]
经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 展,资产阶级壮大
一、革命之酝酿
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发展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 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世界上,不 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 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辛亥革命
——酝酿和爆发
辛亥革命
——酝酿
一
、
革 命 形
革 命
势之
的酝
出酿
现
和
发
展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社会基础:民族危机加剧,清朝反
动本质日益暴露
辛亥革命前,500 多个不平等条
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
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 19 亿
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
政收入的16 倍。
一、革命之酝酿
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发展
兴中会: 1894年在檀香山 成立,首次提出 “振兴中华”
1904 1904
年
年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一、革命之酝酿
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发展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 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 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 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 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 动。”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 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 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 辛亥革命 … …
——中共十五大报告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 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 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一、革命之酝酿
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发展
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 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 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世界上,不 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 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辛亥革命
——酝酿和爆发
辛亥革命
——酝酿
一
、
革 命 形
革 命
势之
的酝
出酿
现
和
发
展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社会基础:民族危机加剧,清朝反
动本质日益暴露
辛亥革命前,500 多个不平等条
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
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 19 亿
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
政收入的16 倍。
一、革命之酝酿
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发展
兴中会: 1894年在檀香山 成立,首次提出 “振兴中华”
1904 1904
年
年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一、革命之酝酿
革命形势的出现和发展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 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 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 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 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 动。”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 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 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 辛亥革命 … …
——中共十五大报告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 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 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高中历史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49张PPT)
协统黎元洪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 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 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武 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时间
学堂数
在校学生数
毕业学生数 教师数
1904 1906
1907 1909 1911
4476 23862
37888 59117 52500
69475 545338
1024988 1639641 1600000(约)
2167 8064
19508 23361 63556 90095
资料来源: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 育统计图表》.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
1872-18 百万以上
74家
有 6年 百万以上
棉纺织资 本数额
9862千两
26232千两 (1913)
——(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临时政府内阁会议
五色旗(五色即代表汉、 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五族共和” )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巩固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材料三
之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25张PPT)
组织准备
1894年 兴中会在美国檀香山成立
1905.8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聚集东京, 中国同盟会成立。
政 治 纲 领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三民主 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 根本。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平均 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嗳呀!嗳呀!来了!来了!甚么来了?洋人来了!洋人 来了!不好了!不好了!大家都不好了!老的、少的、男的 、女的、贵的、贱的、富的、贫的、做官的、读书的、做买 卖的、做手艺的各项人等,从今以后,都是那洋人畜圈里的 牛羊,锅子里的鱼肉,由他要杀就杀,要煮就煮,不能走动 半分。唉!这是我们大家的死日到了!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总理负责、总统象征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从政府成员组成来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陆军总长:黄兴 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印铸局长:黄复兴
个什么样的政府?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除1人外,其余都是同盟会重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他们既不愿意同帝国主 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 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彻 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 地制度的改革。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目的 和预定目标是否达到了。
直接目的——推翻满清政权,建立资产阶级 专政的共和国。 (?)
反根帝本反目封的建—的—革推命翻任帝务国没主有义完压迫成,;铲 中除国封社建会制性度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要骨干)
《阿Q正传》·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3课辛亥革命课件(共26张PPT)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的经过
1.爆发
武昌起义
首义武昌成功的原因
经济基础
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阶级基础 群众基础 准备充分 地理优势 有利时机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人民反抗不断高涨 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新军宣传组织 武昌易于攻守,交通发达 调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 武昌兵力空虚
2.发展: 全国响应
辛亥革命 (1911)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为什么?
辛亥革命的结局
清政府 任命 袁世凯 支 威 军孤 外封 经 诈 治 胁 事立 交锁 济
口
和
革命党人 施压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阵营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孙中 山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
孙中山在内外的压力下,被迫对袁世凯妥 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 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中国国民党的国父”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两 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 二十世纪中国三大伟人 之一
孙中山(1866-1925)
革辛 命亥
背景(原因) 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进程 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 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 果实
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的酝酿--背景和条件
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成功: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推翻了“洋人 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的经过
1.爆发
武昌起义
首义武昌成功的原因
经济基础
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阶级基础 群众基础 准备充分 地理优势 有利时机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人民反抗不断高涨 文学社、共进会深入新军宣传组织 武昌易于攻守,交通发达 调军镇压四川保路运动, 武昌兵力空虚
2.发展: 全国响应
辛亥革命 (1911)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为什么?
辛亥革命的结局
清政府 任命 袁世凯 支 威 军孤 外封 经 诈 治 胁 事立 交锁 济
口
和
革命党人 施压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阵营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孙中 山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
孙中山在内外的压力下,被迫对袁世凯妥 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 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中国国民党的国父”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两 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 二十世纪中国三大伟人 之一
孙中山(1866-1925)
革辛 命亥
背景(原因) 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进程 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 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 果实
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的酝酿--背景和条件
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成功: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 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推翻了“洋人 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 课件PPT(27张)
(4)实践经验:各地武装起义
(5)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
2.爆发
默读课本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 1911.10.10武昌首义——三镇光复——军政府成立——全国各 省纷纷独立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从武昌首义成功开始,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最终使清王朝的统 治土崩瓦解。你认为这是历史的偶然吗?1911年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 景下发生的?经过了怎样的酝酿发展过程?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
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客观上沉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思想上: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3: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 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 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 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2)思想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阵地、人物)
材料3:随着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的成立,民主革 命团体相继建立起来。这为革命奠定了组织基础。
(3)组织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表演者:A同学——进步读书人;B同学——蓄长辫子的清朝遗少; C、D两位同学——黄包车夫甲、乙。 背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人们议论纷纷。一日上午, 茶馆来了一位读书人和一位蓄着辫子的清朝遗少,把他们拉来的 两位黄包车夫甲和乙在一边候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清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的诏书 (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1912年3月,袁世凯在 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 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指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后,由国家 来重新核定地价,逐步向地主收买土 地,实现土地国有化,以做到“天 下田应为天下人同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探讨: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
果实的花”,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 还是失败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大清皇帝:宣统帝
赶跑了皇上 民国总统:孙中山
普通公民:溥仪
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迎来了春天
经济上:促进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房 六百多家,新增资产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其中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张謇的南通 大生集团在1921年期间获利一千六百多 万两。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 工业史上是空前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7张 PPT)
人教版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29张PPT)
“预备司邮立法 传宪大大臣臣”::的绍盛骗昌宣局(怀暴(皇露汉族))以;;后农理,工藩立商大宪大臣派臣:内:寿部溥耆伦(开(皇始皇族分族)化)。 同时,皇族内阁集权,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引 起汉族官僚的离心。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一、共和之兴----背景
依托以上材料,结合课本,概括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5.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6.加速因素:“预备立宪”骗局的破灭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二、共和之兴----发展 (1905—1911)
1.中国同盟会成立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地点,性质,纲领,机关报
东京
“三民主义”------《民报》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三权分立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
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责任内阁
•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开始。
4、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四、共和梦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概况: 临时总统:
国旗:
孙中山 五色旗
国都:
南京
政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 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走向共和 狭义: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首义 。
以下两段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出现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国势艰危,日本的胜利极大刺激了西方 列强,俄国为在中国东北扩张势力,纠合德国和法国“干涉还 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此后数年,列强竞相 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必修一P58
一、共和之兴----背景
依托以上材料,结合课本,概括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5.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6.加速因素:“预备立宪”骗局的破灭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二、共和之兴----发展 (1905—1911)
1.中国同盟会成立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地点,性质,纲领,机关报
东京
“三民主义”------《民报》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三权分立
第五章. 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
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责任内阁
•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开始。
4、影响: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四、共和梦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概况: 临时总统:
国旗:
孙中山 五色旗
国都:
南京
政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 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走向共和 狭义: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首义 。
以下两段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出现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国势艰危,日本的胜利极大刺激了西方 列强,俄国为在中国东北扩张势力,纠合德国和法国“干涉还 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此后数年,列强竞相 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必修一P5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 法。 ④意义: 积极性: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 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 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局限性: A.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 障; B.没有涉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 C.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 D.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仅凭一纸约法就要捆住袁世 凯手脚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以至于约法最后成了一纸 空文。
谢谢 再见
52.一切都不是自己想怎样就怎样的,活着就要学会身不由己。 97.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56.时光不回头,当下才重要。 92.每天肩上新增的不是痛苦,是沉稳的素养。 67.人活着,就会有落寞;前行,就会有坎坷;动心,就会有情伤。话再漂亮,说不到心上,也是枉然;情意再浓,不懂珍惜,也是徒劳。有人惦记,再远的路,也是近的;有人挂念,再淡的水 ,也是甜的;有人思念,再长的夜,也是短的;有人关怀,再冷的天,也是暖的。
清末新政(1901-1904)
1、目的: 2、措施:
对外取媚洋人,适应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对内笼络人心(尤其是拉拢资产阶级的上层), ,挽 救清朝危局,维持专制统治。
①改革官制: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 衙 ②改革兵制:编练新军 ③改革学制: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 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④奖励工商业:
清末新政(1901-1904)
3、结果:
消极: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没有跳出中体 西用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 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运动高涨。 积极客观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及官制近代化 有利于近代军队的建设
预备立宪(1905-1911)
1。原因
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原因: ①外因: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 ②内因: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 机向革命派进攻; ③根本原因;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对 袁世凯抱有幻想 ④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步骤:
对清王朝――威逼其清廷退位,1912 年2月宣统退位,清朝结束。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⑤ 机关刊物:《民报》
2、性质:近代第 一个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 3、意义:标志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进入新阶段。
二、革命的爆发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11日
领导 : 共进会 文学社
主力: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结果: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对革命党――通电共和,孙中山辞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结局?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
胜利 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
心。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 多年的 君主专制政权。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任务;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革命的高潮(成果)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五色旗 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措施;
大 总 统 誓 词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见课本)
a 、体现主权在民原则,否定了君主专制。 b 、自由平等原则; 。 c 、三权分立原则。 d 、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政体) ②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 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2。历程
1)1905五大臣考察宪政 2)1906宣布预备立宪 3)1907设资政院、谘议局
4)1908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5)1911皇族内阁出台
宪法大纲的内容以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蓝本,删去了
其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全文共23条,由正文“君上大权” 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 “君上大权”共14条,规定;“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 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本着这一精神, 赋予了皇帝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或解散议院,设官制禄 、黜陟百司,统率陆海军队、宣战议和、订立条约,派遣命名臣 ,宣布紧急戒严和以诏令限制臣民自由,以及司法审判等大权。 与日本宪法所赋予天皇的权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13课辛 亥 革 命
(1911.10.10)
一、背景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背景和条件 必要性:
1.政治原因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可能性: 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直接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成立时间 名称
领导人
1894年 兴中会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1906年 日知会
蔡元培 刘静庵
兴中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同盟 会
1、概况:①时间:1905年; ②地点:日本东京; ③领导人:孙中山、黄兴 ④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臣民权利义务”共9条。重点是纳税、当兵及遵守法律等义务。 而权利和自由则非常简单,只规定:在法律范围内,所有言论、 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等事,准其自由,臣民非依法规定,不 受逮捕监禁处罚;以及进行诉讼,专受司法机关审判等事项。
3。实质 君主立宪形式下的君主专制’,
是一场骗局,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权力。
教训: ①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五)、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地位: 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影响:
国内 ①政治:政体变化。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 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 利;促进了法制的近代化。 ②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生活习俗: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等都发生重大变化 ④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国际 ⑤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⑥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