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机制构建——以“招商引资”及“招才引智”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机制构建——以“招商引资”及“招才引智”为例
作者:冯明
来源:《学习月刊》 2020年第1期
冯明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转型升级
压力之下,一些城市以“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为抓手,着力完善营商环境,用以吸引更
多资本及人才,驱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武汉因商闻名,因商而兴,有着丰厚的
商业历史积淀和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
探讨武汉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机制不仅是党的十九
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
一、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2017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
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营造稳定公
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个城市、地区的硬实力,那么法治环境就是这个城市、地区的软实力。
法治环境的优劣,能够充分体现维护社会文明进步的制度化管理程度和水平。
在严格贯彻新发
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的新征程上,城市的法治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城市
发展的基石,也是实现法治中国建设蓝图的重要任务。
二、武汉市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坚持全面依法治市和全面从严治党共同
推进,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双招双引,为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进
一步调动和激发了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了谋事创业、竞
相发展的良好局面,武汉城市竞争力持续提升。
但是,自2017年以来,随着国内各大城市之间围绕资本和人才这两类重要资源展开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大战日趋白热化,武汉市的
营商环境面临严峻考验。
(一)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9年6月,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法治武汉研究中心”围绕当前全市营商环境的总体情况,面向企业家、创业者和相关领域的领导干部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既包括民营企业中高层
管理者(50人)、大型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者(49人)、留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62人),也包括相关行业的市委党校主体班学员(70人)。
共发放问卷231份,回收有效问卷
222份。
此外,中心还通过案例分析、现场调查、学员座谈、开展“微行动学习法”等方式,
了解掌握当前武汉市营商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研判分析调研数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对标武汉“努力打造全国党政机关服务最优城市”的目标,武汉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权属不清,部门职能未能有效整合,存在政策梗阻现象;二是部分
干部尚有不敢于担当和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导致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
三是极少数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法治意识淡薄,“新衙门作风”和“微腐败”现象仍然存在。
(二)武汉市“招商引资”“资智回汉”行动面临的法治挑战
从招商引资数据来看,2018年武汉实现各类招商活动中仍有1亿多资金尚未到位。
从引进
的实际项目来看,世界500强企业、高质量产业项目、总部经济等仍然不够,有的仅仅设置第
二总部或者区域总部,没有形成强大的中心辐射力量;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还未
能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对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实现转型发展推动不足。
从项目落地实际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工程建设(甚至是省市或国家重点项目)会因为政策或者
地方保护甚至可能存在的腐败等问题无法有效推进。
从引进人才层次来看,引进的大学生数量
呈井喷之势,而顶尖科学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引领支柱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等则严重缺乏。
从城市法治环境的现状来看,目前个别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着“重经济指标,轻创新含量;
重技术引进,轻自主研发;重科技立项,轻成果转换;重项目引进,轻项目实施;重人才引进,轻人才培育”的错误观念,同时也存在着地方立法内容滞后、立法技术粗糙、执法手段单一、
缺乏长效机制、信息公开不畅、市场环境不优、司法救济缺位、守法氛围不浓等一系列法治问题,严重影响着“招商引资”和“资智回汉”项目的落地生根。
三、武汉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机制的路径与对策
武汉市提出要“着力打造全国政务服务最优和营商环境最好城市”,重在完善法治保障。
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中,法治是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要求的权利保护、公平
竞争、理性预期等都与良法善治密切相关,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实际上就是法
治化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一)以平等保护为根本,培育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依法平等享受支
持政策,保护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主体维
权服务平台。
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打造公共信用信
息统一对外发布、查询和异议受理等信用信息平台,让企业真真切切感受到公平公正公开,这
就要求对所有企业给予同等国民待遇,扩大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
(二)以产权保护为核心,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
归属
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奠定了现代经济体系的基石。
有恒产者有
恒心,企业财产权的有效保障和实现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应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关键环节着力,加快建立健全产权保护长效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产权保护最优城市。
(三)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关键,加强依法行政
早在主政福州时期,习近平就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认为“办好现有的企业是最好的招商”。
他经常跟班子成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同志说:“引进的企业如果办倒闭了,我们首先要检
讨的是自己。
只有政府的工作做到位,企业才会安心留在这里,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加强依
法行政,建成法治政府,关键在于树立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理念。
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上位法,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通过法
定程序将“招商引资”和“资智回汉”的决策提升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
进一步消除政策梗阻,将政策优势转化为资本和人才立法优势,为提高营商水平、广聚天下英
才提供法治保障。
应根据《立法法》赋予的权限,积极争取省人大支持,对武汉市的地方性法
规和政府规章进行仔细清理并逐步补充完善。
应结合“百万大学生留汉”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
的新形势,及时修订2001年正式施行的《武汉市人才市场管理条例》,完善其中相对简单粗略的规定,对现在人才市场出现的新形式诸如人才租赁与转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级人才寻
聘服务以及人力资源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做出明确规定。
(四)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塑造新型亲清政商关系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武汉市各级政府部门的作风建设和法治能力,直接决定了“招商引资”和“资智回汉”工作的成效。
基层作风建设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
所谓“纲举目张”,就是要求要精准聚焦,始
终把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贯彻落实到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之中。
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增加紧迫感,聚焦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
去除不合时宜的庸政、不会创新的懒政以及不讲程序的恶政,创造更优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营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才能给市场以良好预期,切实提振市场信心。
重点监控对
招商引资重大决策部署不落实,服务意识不强,故意刁难、干扰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以
及敷衍塞责、吃拿卡要等损害企业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问题,及时解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
存在的突出问题。
多去倾听企业呼声,才能摸清、摸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解决实际困难,让市场主体真正有获得感。
针对部分企业对巡
查组本身缺乏信任感,担心“官场潜规则”的顾虑,建议组建专家学者顾问团,以第三方身份
参与到专项巡查之中,鼓励企业说真话,察实情、获真知、收实效,多渠道、多层面、多方位
地了解情况,从而及时向巡视组提出客观专业的建议。
同时,要强化问责机制,坚持对败坏作风、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零容忍”。
建立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履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职责的督
查和考核机制,确保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
”法治思维是现代治理的首要思维。
各级领导干部是我们
党执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必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努力提升依法治国能力和现代治理水平。
这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义,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提出的时
代要求。
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和“资智回汉”的重大决
策部署,争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既强化领导干部的纪律建设,又提升其法治思维和法
治能力建设。
强调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把破坏纪律的“病毒”和“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党员领导干部小错酿成大祸。
同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
法治方式,从政策制定、市场监管、纠纷解决等途径入手,营造诚实守信、尊重契约、公正公
开的法治营商环境。
总之,法治始终与城市发展相伴而生。
现代城市法治更是孕育了现代城市的人文精神,维
系着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城市秩序,构建着城市制度框架,引领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生活有
序运转。
“招商引资”和“资智回汉”作为助推武汉赶超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两大源动力,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从资本和人才这两大核心竞争资源角度来看,选择怎样的城市并
持续为城市繁荣做贡献,根本取决于法治环境的发达程度与城市治理水平。
而城市治理的内核
又在于城市各类主体及其行为的法治化、规范化,这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人文关怀。
时至今日,在武汉举全市之力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和“资智回汉”的背景下,法治彰显的自由、开放、
平等、公正、权利保障等理念,其实质就是为实现资本与人才的集聚,为其运用与产出提供制
度支撑,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由此可见,为确保“招商引资”和“资智回汉”项目
落地,必须着力优化武汉的城市法治环境,夯实地方法制体系,强化法律实施,在全市形成崇
尚法治理念,从而将武汉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法治城市。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责任编辑/张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