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拓展练习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拓展练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拓展练习

1.(易错题)选一选。

(1)计算256÷3,商的首位应写在( )位上。

A百 B.十 C个

(2)( )÷6=31 (4)

A 190 8 186 C.182

(3)除数为9,商和余数相同,则被除数最大是( )

八100 8 80 C.90

答案 (1)B (2)A (3)B

2.(变式题)一个足球154元,一根跳绳4元,买2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答案 154×2÷4=77(根)

3.(探究题)从3、4、5、6、7、8中选几个不同的数字填入下面的口中,使得商最接近300。

答案被除数:876 除数:3

4.(实践题)比一比,谁的打字速度快?

答案小丽:284÷4=71(个)

小明:492÷6=82(个)

小明打字速度快。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 1、把两根同样长的木条钉成一根长150厘米的长木条,中间钉成一起的重 叠部分是10厘米。这两根木条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 2、油库内有47吨汽油。把这些汽油分别装到15辆同样的油罐车里,都装 满后还余2吨。每辆汽车装了多少吨汽油? 3、有一台天平和重1克、3克、9克的砝码各一个(不能用其他物体砝码)。 当砝码只能放在同一个盘内时,可称出多少种不同的质量? 4、一只铅笔原长9厘米6毫米,用了7天后,剩下4厘米的铅笔头。平均 每天用了多少毫米?

5、王阿姨买了3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共付款12元;李阿姨买了同样 价格的3千克苹果和香蕉5千克,共付款21元。买1千克苹果和1千克香蕉各付多少元? 6、一只鹅的体重等于两只鸭的体重之和,又等于三只鸡的体重之和。如果 一只鸡的体重为2千克,那么一只鸭的体重为多少千克? 7、一艘轮船载有乘客84人,到A地下去一些人,又上来28人,这时轮船 上有106人。A地下去多少人? 8、下面各题中,△各是多少? △﹢247-160=396 △=() 1356-△﹢827=1566 △=()

9、用4、5、6、7、8、9六个数组成两个三位数,使他们的差最小。你知道 当怎样组数吗?试试看。 10、在20米长的路的一边种树,两头都种,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 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11、工厂在道路一侧插彩旗,每隔4米插1面,从起点到终点插了8面,这 条道路长多少米? 12、叔叔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7厘米。如果把这根铁丝 做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至少7种)

13 、有19块糖,最少拿出几块后,就可以平均分给7位小朋友? 14、排排队二(1)班的小朋友上体育课排队。学号是1—8号的排一排, 9—16号的排第二排------你知道学号30的同学排在第几排、第几个? 15、小明从1楼走到2楼用了8秒,那么他从一楼走到4楼要用多少秒? 16、小明观看了一部电影,电影从下午2:15开始,到下午3:00结束,这部 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拓展题

三年级上册期末拓展题整理(一) 1、花园里有红花24朵,是黄花的3倍,紫花比黄花的5倍少6朵。紫花有几朵? 2、用两个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下图)。它的周长是()厘米。 3)厘米或()厘米。 4、小丽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136看成了163,算出的结果正好是100,正确的结果是()。 5、同时掷两枚骰子,得到两个数,这两个数的和有可能是13吗?为什么?其中和多少时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6、少年宫合唱队有24人,是器乐队的4倍,舞蹈队比器乐队的2倍多6人,器乐队有()人,舞蹈队有()人。 7、小红在做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7错写成3,结果得到的和是613,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8.爸爸早上8:00上班,中午休息1小时,下午5:00下班,爸爸全天工作了()个小时。 9.用3、5、0、9可以写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写出来。 10.有一篮甜橙,总数接近40个,把它们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还多3个,这篮甜橙可能有()个或()个。 11. 两桶水共重50千克,如果从第一桶水中倒出10千克,两桶水就一样重,第一桶水和第二桶水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12. 园林工人要在正方形果园周围栽一圈柳树,四角都要栽。每边栽了200棵,果园周围有柳树多少棵? 13.找规律填数字:99×1=99 99×2=198 99×3=297 …99×6=()99×8=()

14.3、5、6一共可以组成( )个两位数,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和是( )。 15.找规律填数:21、61、18 1、( )、( )…… 16.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是二分之一,再对折是四分之一,再对折是( ),再对折是( )。 17.把十张卡片放在袋子中,随意摸出一张,要使摸出6的可能性最大,摸出3的可能性最小,卡片上可以是什么数字?请你填一填。 □ □ □ □ □ □ □ □ □ □ 18.有一堆珠子按“三白二黑”排列,想一想,第24颗是什么颜色?第47颗呢? ○○○●●○○○●●○○○●●…… 19.小芸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6分钟,她用同样的速度从一楼走到六楼,要多少时间? 20.一袋桃子,每次拿个5个,最后剩下2个,每次那7个,余下3个,这袋桃子最少有几个? 21.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15课,并且四个顶点都种了一棵树。这块场地的四周共种了多少棵树? 22.星期天的早上8:00,小明要去图书馆看书,可爸爸说: “再过200分就要下雨了,这场雨要一直下到明天呢!你中午12:00回来就不会被淋湿了。”爸爸说的对吗?为什么? 23.用0、4、9三张数字卡片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写出来。 24.在一个减法算式里,把被减数、减数、差加起来,和是600,被减数是多少? 25. 一个小正方体,六个面分别写着数字1~6,掷一次,可能掷出哪些数字?掷10次会有几种可能呢? 26. 6块蛋糕和3瓶牛奶共用去45元,6块蛋糕和5瓶牛奶共用去51元,一瓶牛奶多少元? 27. 老师家、小雪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 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 )种情况。老师家到小雪家有多远?请分别列式计算。 28. 一条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12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把这根铁丝平 均分成两段,每段围成一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9.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我家到学校有 425米。 我家到学校 有170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拓展课

小学三年级数学拓展课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姓名:年级: 一、规律填数问题 1. 1、2、3、4、()……55、(); 2. 1、3、5、7、()……55、(); 3. 1、3、6、10、()……55、66、(); 4. 2、4、8、16、()、(); 5. 1、2、3、4、6、8、10、()(); 6. 3、4、6、8、10、12、15、16、21、()、(); 二、规律填图问题 1 2、你能填出下图 中缺少的数吗? (1) (2) 三、时间问题 1、小华开始学习时,从镜子中看是下午6:30,结束时正好还是 6:30,他学习了()时。 四、植树问题 1、同学们在马路一侧植树,先植1棵树,以后每隔5米植一棵,已经植了 8棵,第1棵和第8棵相距多少米? 2、小明的教室在五楼,他从一楼到三楼用了24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到五楼需要多长时间? 3、学校有一个四边形花坛,同学们在它的每边都摆上了6盆花(四个顶点各有一盆),间隔都是1米,这个四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4、钟楼上的大钟整点敲相应的点数,早晨6点时敲钟用了40秒,问:12点时敲钟共用多少秒? 姓名:班级: 奥数思维拓展训练1 一、时间问题 1. 1年=()月,9月份=()天,1天=()时,1时=()分,1分=()秒 9 月份有()秒(只写算式,不计算),1-12月份分别有多少天呢? 2. 动画片9:55开始放映,10:20播完,问:动画片播出多长时间? 3. 浩浩有一块电子表,可是它比准确时间快了15分钟,现在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是11:03,问:现 在的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 4. 星期日早上,明明要和同学集合去郊游。洗漱时,他看到镜子中的钟表,不禁大喊:“糟了, 妈妈,都6:40了,我迟到了!”妈妈看了看表,笑着说:“没有晚,傻孩子,你看的是镜子里 的钟表。”明明这才恍然大悟。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明明看到的实际时间吗? 二、规律填数问题 7. 1、2、3、4、()……55、(); 8. 1、3、5、7、()…… 55、(); 9. 1、3、6、10、()……55、66、(); 10. 2、4、8、 16、()、(); 11. 1、2、3、4、6、8、10、()();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课练答案完整版(名校练习题) (全套资源)

除法 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1. 1 10 11 2 20 23 1 10 11 2.32 21 12 13...1 11...1 12 (1) 二1.46÷2=23(名) 2.80÷4=20(页) 84÷4=21(页) 拓展应用小宁拍得快 除法的验算 一 1.10 12 32 96 10 12 22 88 10 11 14 48 2.12 11 11...1 11...1 24...1 11...1 11...2 21 (3) 3.12 13 23 二 1.80÷4=20 2.68÷6=119(段)…2(米) 3.85÷2=42(辆)…1(个) 4.88÷8=11 88÷4=22(元) 5.120-72=48(页) 48÷4=12(页) 拓展应用 47 38 练习一 一1.20 31 32 96 20 21 11 22 10 11 23 39 2.32 12...2 31 21 (2) 二1.45÷2=22…1 2.98-14=84 84÷4=21 3.89÷8=11…1 8-1=7 拓展应用86÷4=21 (2)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一1.8 5 8 9 8 7 8 5 8 2.15 18 14 12 14 15 (3) 3.23 11…2 21 28 17…2 24…1 4.略 二1.6÷3=2 48÷6=8 2.100-48=52(元)52÷4=13(本)3.60÷4=15(组)60÷5=12(组) 4.90÷5=18(人) 90÷6=15(只) 5.80÷6=13(本)…2(本)14*6-80=4(本) 拓展应用 2 1 3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一 1.11 22...2 13 10...3 20...1 10...4 2.20...2 20...3 10...4 30....1 20..1 10 (5) 3.10….2 30….1 4.略 二1.42÷4=10...2 2.96÷9=10...6 3.43÷4=10...3 4.69÷8=8...5 8+1=9 5.83÷8=10 (3) 10+1=1 拓展应用50+2=52 52÷2=10…2 10+1=11 练习二 一1.20 24 4 20 11 23 2.11 11 12 12 12 12 3.22..2 15 23...1 10...4 20...1 21...1 4.18 13...3 20...1 12 (4) 二12 20 26 三1.72÷3=26 64÷4=16 26﹥16 2.39+45=84 84÷2=21 3.38-16=22 22÷2=11 4.95÷8=11…7 11+1=12 5.20 15 12 10 拓展应用18 复习(1) 一1.32 10 34 12 24 12 100 30 7 12 12 32 2.14 19 17 17 10...2 35 3.23 10...2 14...1 25 (1) 二1.4 5 2.5 16 2 82 3.10 4 4.6 5.12 6.10 18 112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训练题目20道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拓展训练题20道 1.下面是小红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人的身份证号码,观察分析分别是谁的?和爸爸妈妈讲出你的分析依据。 (1)140321************ (2)140321************ (3)140321************ (4)140321************ 2.已知21÷5=4……1,33÷8=4……1,看起来21÷5与33÷8的结果是相同的,都等于4余1,但如果你用计算器算一算,一定会有一个意料之外的发现:两个算式的得数并不相同!请你认真分析研究这是为什么?写出你的想法。 3.姐妹二人同折千纸鹤,姐姐折了21只,是妹妹折的只数的2倍多5只。妹妹折了多少只?(画图分析后列式解答。) 4.工人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需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锯成8段需要几分钟?24分钟能锯成几段? 5.一瓶花生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掉一半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瓶里原有多少克油?空瓶重多少克?(至少做两种方法) 6.三年级的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位同学分4颗,发现多了3颗,如果每位同学分5颗,发现少了2颗。问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颗糖?

7.已知买一支钢笔和两支圆珠笔共要18元,照这样,买两支钢笔和三支圆珠笔共要31元。则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分别是多少元? 8.一个剧场有30排座位,第一排有28个座位,往后每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这个剧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9.爸爸买了一本《有趣的数学文化》和一个作业本一共用去了24元钱,每本《有趣的数学文化》的价钱是每个作业本价钱的5倍。一本《有趣的数学文化》和一个作业本分别是多少钱?(画图分析) 10.三年级同学每人至少都订阅了一份报刊或杂志,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有125人,订阅《七彩语文》的有87人,两份都订阅的的有35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画韦恩图表示题意,再分析解答。) 11.妈妈看一本书,已经看了24页,正好是这本书的3/8。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画图分析,写出你的想法。) 12.同学们参加夏令营活动,有男生33人,女生14人,晚上要住宾馆,4人间要140元/晚,3人间要120元/晚。 (1)男生33人怎样安排住最省钱?共需要多少钱? (2)女生14人怎样安排住最省钱?共需要多少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拓展方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拓展方舟 1、调查一下,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时,一般用毫米作单位?先估计,再测量。 2、把两根同样长的木条钉成一根长140厘米的长木条,中间钉成一起的重叠部分是 10厘米。这两根木条的长度各式多少厘米? 3、从小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到达?那一条最近,那一条最远?单位:米 500米 300米 小华家 200 学校 400 700 250米 4、如果测量一片柳树叶的厚度,用毫米这个单位就太大了,怎么办?有没有更小的长度单位呢?调查一下! 5、哪些动物的体重一般用吨作单位?(至少3个) 6、油库内有47吨汽油。把这些汽油分别装到15辆同样的油罐车里,都装满后还余 2吨。每辆汽车装了多少吨汽油? 7、有一台天平和重1克、3克、9克的砝码各一个(不能用其他物体砝码)。当砝码 只能放在同一个盘内时,可称出多少种不同的质量? 8、一只铅笔原长9厘米6毫米,用了7天后,剩下4厘米的铅笔头。平均每天用了 多少毫米? 9、王阿姨买了3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共付款12元;李阿姨买了同样价格的3 千克苹果和香蕉5千克,共付款21元。买1千克苹果和1千克香蕉各付多少元? 10、一只鹅的体重等于两只鸭的体重之和,又等于三只鸡的体重之和。如果一只鸡的 体重为2千克,那么一只鸭的体重为多少千克? 11、你能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8 + 9 1 5 4 6 - 9 1 6 3 12、 想想填填:有57、345、908、3245、431、734、43、569、9266、655、92、6755 十二个数,先估一估,再算一算,那两个数可以凑成整百、整千或整万的数:试一试。 13、 下面的算式的,7个五角星代表同一个数,应该是那个数?13 + 9 9 6 14、 下面式子中相同的符号代表相同的数,你知道吗? - = = = 15、 一艘轮船载有乘客84人,到A 地下去一些人,又上来28人,这时轮船上有106 人。A 地下去多少人?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汇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汇总 1 、用一根长 2 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蹬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2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 千米,他们早上8 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 千米,中午12 时能到达吗? 3 、在一辆重2 吨的货车上,装3 台重600 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4 、水果店原有20 千克苹果,又运来2 筐,每筐4 5 千克,运来多少千克苹果?现在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5 、一列火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20 千米。北京到济南有497 千米,这列火车从北京出发,4 小时后能到达吗? 6 、哥哥的身高是162 厘米,弟弟的身高是142 厘米,哥哥比弟弟高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 7 、粮仓中存玉米75 吨,比小麦多15 吨,粮仓中存玉米和小麦共多少吨? 8 、商店运来5 吨盐,第一天卖出1000 千克,每二天卖出800 千克,商店还有盐多少千克? 9 、王叔叔运走155 千克,还剩350 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 10 、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312 米,小明家到学校有155 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11 、副食店运来410 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 千克,下午卖出174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12 、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 人,中午有265 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 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 13 、京广中心大厦高209 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 米,中央电视塔有多高? 14 、一套运动服135 元,一双运动鞋48 元,一共多少元?付给售货员200 元,应找回多少钱? 12 、客轮上原有205 人,有79 人下船,128 人上船,再开船时客轮上有多少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拓展作业青岛版

实用文档 序号07 拓展性作业一:搬运蜜桔 一、教材内容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认识,第2~14页。 二、设计意图 本次拓展性作业的设计遵循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从教材出发,帮助学生改善“只面对教科书和基本习题形式”的局面,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数字和符号,并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作业内容 1. 搬运蜜桔:今天小明一家3口去农乐园采摘蜜桔,一共摘了648千克蜜桔,每6千克能装一盒,每盒9元,每次搬4箱运往批发市场。 (一)这些蜜桔能装多少盒? (二)小红阿姨有725元大约能买多少盒? (三)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 . 四、注意事项 学生在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后,要会合理运用1-9的乘法口诀,看清问题问的是什么。

实用文档拓展性作业二:迷失的方向 一、教材内容~位置与变换》的认识,第15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22页。二、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改善从教材出发,本次拓展性作业的设计遵循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开阔视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只面对教科书和基本习题形式”的局面,并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进一步体验数学不再是抽象的数字和符号,野,系。三、作业内容填方位 1. 方。医院的()明家医院在小的()方,邮局在(1)(2)小红从学校出发,先向()走到动物园,再向()走就能到家. (3)小明的妈妈要从邮局去超市,应向()走. (4)小明从家到学校,先向()走到公园,再向()走到医院,再向()走到邮局,再向()走到超市,再向()走到饭店,再向()走到市场,最后向()走就能到学校。 2.小帆船先向()平移了()格,再向()平移了() 格. 四、注意事项 标记四个方位,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 实用文档拓展性作业三:混合运算我不怕一、教材内容~23青岛版五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的认识,第 页。33 二、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改善本次拓展性作业的设计遵循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从教材出发,开阔视“只面对教科书和基本习题形式”的局面,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并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野,进一步体验数学不再

三年级上册数学拓展训练(汇编)

三年级奥数训练——填数游戏 姓名: 思维训练: 小朋友都喜欢做游戏。填数游戏不但非常有趣,而且能促进你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有时也有一定的难度,只要你掌握了填数的方法,填起来就很轻松了。 填数时,要仔细观察图形,确定图形中关键的位置应填几,一般是图形的顶点及中间位置。另外,要将所填的空与所提供的数字联系起来。一般要先计算所填数字的综合与所提供的数字的和之差,从而确定关键位置应填几。关键位置的数确定好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经典例题: 例题1 在下图中分别填入1——9,使两条直线上五个数的和相等,和是多少呢? 练习一 例题2 把数字1——8分别填入下图的小圆圈内,使每个五边形上5个数的和都等于20。 在右图中填入2——10,使横行、竖行中的五个数的和相同。和是多少呢?

练习二 例题3 在图中填入2——9,使每边3个数的和等于15。 练 习 三 例题4 把1——8填入下图○内,使每边上三个数的和最大。求最大的和是多少? 练 习 四 把3——10填入右图○中,使每边上三个数的和最大,求最大的和是 多少? 将数字1——6填入右图中的小圆 圈内,使每个大圆上4个数的和都 是15。 把1——8填入右图中,使每 边3个数的和等于13。

例题5 在下图各圆空余部分填上3、5、7、8,使每个圆的4个数的和都是21。 . 练 习 五 课堂作业 在右图中各圆的空余部分分别填 上1、2、4、6,使每个圆中4个 数的和是15。 3、在图中各圆空余部分分别 填上4、5、7、9,使每个圆 中4个数的和是27。 1、把1、4、7、10、13、16、19 七个数填入图中7个圈里,使每 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2、把5、6、7、8、9、10这六个数填 入右图三角形三条边的○内,使得每 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是21。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拓 展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三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1、把两根同样长的木条钉成一根长150厘米的长木条,中间钉成一起的重叠 部分是10厘米。这两根木条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 2、油库内有47吨汽油。把这些汽油分别装到15辆同样的油罐车里,都装满 后还余2吨。每辆汽车装了多少吨汽油? 3、有一台天平和重1克、3克、9克的砝码各一个(不能用其他物体砝 码)。当砝码只能放在同一个盘内时,可称出多少种不同的质量? 4、一只铅笔原长9厘米6毫米,用了7天后,剩下4厘米的铅笔头。平均每 天用了多少毫米? 5、王阿姨买了3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共付款12元;李阿姨买了同样价 格的3千克苹果和香蕉5千克,共付款21元。买1千克苹果和1千克香蕉各付多少元? 6、一只鹅的体重等于两只鸭的体重之和,又等于三只鸡的体重之和。如果一 只鸡的体重为2千克,那么一只鸭的体重为多少千克? 7、一艘轮船载有乘客84人,到A地下去一些人,又上来28人,这时轮船上 有106人。A地下去多少人? 8、下面各题中,△各是多少? △﹢247-160=396 △=() 1356-△﹢827=1566 △=() 9、用4、5、6、7、8、9六个数组成两个三位数,使他们的差最小。你知道当 怎样组数吗?试试看。

10、在20米长的路的一边种树,两头都种,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一 共要种多少棵树? 11、工厂在道路一侧插彩旗,每隔4米插1面,从起点到终点插了8面,这条 道路长多少米? 12、叔叔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7厘米。如果把这根铁丝 做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至少7种) 13 、有19块糖,最少拿出几块后,就可以平均分给7位小朋友? 14、排排队二(1)班的小朋友上体育课排队。学号是1—8号的排一排, 9—16号的排第二排------你知道学号30的同学排在第几排、第几个? 15、小明从1楼走到2楼用了8秒,那么他从一楼走到4楼要用多少秒? 16、小明观看了一部电影,电影从下午2:15开始,到下午3:00结束,这部电 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17、想想:△+△=○+○+○+○+○当△=20时,○=() 18、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得数。 5×7=35 50×7= 50×70= 500×70= 19、认真观察和分析下列各式: 34×9=306 89×9=801 56×9=504 看看他们有什么规律请计算:12×9= 45×9= 20、小明从1楼到3楼用了18秒。照这样计算,他从1楼道5楼需要多长时 间? 21、妈妈有10块糖,要送给琳琳其中的5分之1.琳琳能得到几块糖?弟弟得 到全部糖的2分之1弟弟拿了几块糖?

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拓展训练题

第三单元测量 【例1】1千米和1千克比较()。 A.1千米大B.同样大 C.无法比较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千米和千克是两种不同的单位。解答时先明确:它们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不具可比性,所以它们无法比较,选择答案为C。 解答:C。 【例2】小凯从家到学校有250米,他每天上学要往返两次,小凯每天上学要走多少千米?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来解答问题。解答时注意理解“往返两次”的意义。往返一次即一来一回,有两个250米,往返两次就有4个250米,这样得出每天要走250×2×2=1000(米),最后进行单位换算1000米=1千米。 解答:250×2×2=1000(米)1000米=1千米 答:小凯每天上学要走1千米。 【例3】蜗牛从15厘米深的杯底往上爬,每爬3厘米用3分钟,然后停2分钟,蜗牛从杯底爬到杯子口要用多长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组法来解答蜗牛爬杯子问题。解答时,先明确蜗牛每爬3厘米,需要3+2=5(分钟),它可以作为一组,也就是一个周期来对待,这样可以得出:爬6厘米用10分钟,爬9厘米需要15分钟,爬12厘米需要20分钟,当爬到15厘米时,就到杯子口,不需2分钟的休息时间了,所以一共需要20+3=23(分钟)。 解答:3+2=5(分钟) 5×4=20(分钟) 20+3=23(分钟) 答:蜗牛从杯子底部爬到杯子口需要23分钟。 【例4】一条彩带长2米,把它剪成长度一样的5段,要剪几次?每段长几分米?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剪彩带的次数和段数问题。解答时先明确,剪成5段需要剪4次(如下图),剪出的段数总比剪的次数多1,这样先把2米转化为20分米,接着求出用总长的20分米平均分成5段后的长是20÷5=4(分米)。 解答:5-1=4(次) 2米=20分米 20÷5=4(分米) 答:要剪4次,每段长4分米。 【例5】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观赏了庐山瀑布后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佳句。“尺”是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你知道“三千尺”有多长吗?约合多少千米?(请查找资料,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记录下来)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千米和尺的互化。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三尺为一米,则3000尺换算为米,用3000除以进率3为1000米;把1000米换算为千米即可。 解答:3000÷3=1000(米)1000米=1千米 答:“三千尺”有1000米,约合1千米。 【例6】这辆卡车能过桥吗?为什么?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拓展训练题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例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组合图形中长方形的计数,一般情况下,如果有类似图中的任一个长方形一边上有(n-1)个分点(不包括这条边的两个端点),另一边上有(m-1)个分点(不包括这条边的两个端点),通过这些点分别作对边的平行线且与另一边相交,这两组平行线将长方形分为许多长方形,这时长方形的总数为:(1+2+3+…+m)×(1+2+3+…+n)。即:线段CD上有3+2+1=6条线段,其中每一条与AC中一条线段对应,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这里共有6×1=6个长方形;而AC上共2+1=3条线段,也就有6×3=18个长方形。 解答::(3+2+1)×(2+1)=6×3=18(个) 答:图中有18个长方形。 【例2】用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40 B.32 C.36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长方形中折出最大的正方形问题,解答是要明确的是长方形中折出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的周长是8×4=32(厘米),所以选B。 解答:B 【例3】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你能想出几种拼法?把你想出的拼法画出来。想一想:当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时周长最短?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分解因、画图等方法找出不同的长方形拼法。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面积是1平方厘米,看作单位“1”,拼成长方形后,面积不变,12=1×12=2×6=3×4,所以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三种拼法:第一种是12个正方形排成1行;第二种是排成2行6列;第三种是排成3行4列。 解答:当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时周长最短。

三年级数学上册《-测量》拓展训练题

第三单元测量 【例1】1千米和1千克比较( )。 A.1千米大B.同样大C.无法比较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千米和千克是两种不同的单位。解答时先明确:它们一个是长度单位,一个是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不具可比性,所以它们无法比较,选择答案为C。 解答:C。 | 【例2】小凯从家到学校有250米,他每天上学要往返两次,小凯每天上学要走多少千米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来解答问题。解答时注意理解“往返两次”的意义。往返一次即一来一回,有两个250米,往返两次就有4个250米,这样得出每天要走250×2×2=1000(米),最后进行单位换算1000米=1千米。 解答:250×2×2=1000(米)1000米=1千米 答:小凯每天上学要走1千米。 【 【例3】蜗牛从15厘米深的杯底往上爬,每爬3厘米用3分钟,然后停2分钟,蜗牛从杯底爬到杯子口要用多长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分组法来解答蜗牛爬杯子问题。解答时,先明确蜗牛每爬3厘米,需要3+2=5(分钟),它可以作为一组,也就是一个周期来对待,这样可以得出:爬6厘米用10分钟,爬9厘米需要15分钟,爬12厘米需要20分钟,当爬到15厘米时,就到杯子口,不需2分钟的休息时间了,所以一共需要20+3=23(分钟)。 解答:3+2=5(分钟)5×4=20(分钟)20+3=23(分钟) 答:蜗牛从杯子底部爬到杯子口需要23分钟。 【例4】一条彩带长2米,把它剪成长度一样的5段,要剪几次每段长几分米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剪彩带的次数和段数问题。解答时先明确,剪成5段需要剪4次(如下图),剪出的段数总比剪的次数多1,这样先把2米转化为20分米,接着求出用总长的20分米平均分成5段后的长是20÷5=4(分米)。 解答:5-1=4(次)2米=20分米20÷5=4(分米) 答:要剪4次,每段长4分米。 【例5】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观赏了庐山瀑布后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佳句。“尺”是我国传统的长度单位,你知道“三千尺”有多长吗约合多少千米(请查找资料,把你了解到的相关知识记录下来)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千米和尺的互化。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三尺为一米,则3000尺换算为米,用3000除以进率3为1000米;把1000米换算为千米即可。 解答:3000÷3=1000(米)1000米=1千米

(新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人教版新课标(2016秋)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53题) 1、希望号客轮原有乘客600人,到达港口后,有157 人离船,另有243人上船,现在客轮上有多少乘客? 2、一个长方形的菜地,长7米,宽4米。在它的四周围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3、三一班40人去玩“激流勇进”,每条船最多可坐6人,每条船租金58元。问至少需租几条船?共付租金多少元? 4、 一辆自行车408元,一台电脑的价钱是自行车的9倍,买一台电脑和一辆自行车共多少元? 5、.294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春游。前三辆汽车每辆坐75个同学,第4辆汽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6、工人叔叔把机器装在载重5吨的卡车上,每台机器重905千克,装5台超载了吗? 7、希望小学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午去了3批学生,每批169人,下午又去了213人,这一天共有多少学生去参观? 8. 一件羊毛衫是198元,一件大衣的价钱是一件羊毛衫的4倍。买2件这样的大衣需要多少元钱? 9、用一块布的 104做裤子,10 5 做上衣,共用去这块布的几分之几?还剩这块布的几分之几没有用? 10、每本连环画是4元,小东带了23元,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几元钱? 11、一根钢管,第一次用去它的 95,第二次用去它的93。这根钢管都用了吗? 12、 少年宫乐队有女同学18人,男同学1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乐队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13一个长方形的桌布,长65厘米,宽45厘米。要在桌布的四周镶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厘米? 14、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15、一张红纸,第一次做花用了 51,第二次做花用了5 2,两次一共用了多少?还剩下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6、小明每分钟骑车700米,8分钟能骑5千米吗? 17、张亮每天围着一周长235米的草坪跑2圈,一周他跑多少米? 18、商店运进9盒乒乓球,每盒150个,卖出370个,还剩多少个? 19、姐姐每天傍晚绕着一个长35米,宽25米的花坛散步3圈,姐姐每天走多少米? 20、一台微波炉的售价是758元,妈妈带1800买2台,应找回多少钱? 21、用两个长10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拼一个大的长方形,求大长方形的周长?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周长? 22、用3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 23、用两个长6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拼一个大的长方形,求大长方形的周长?如果拼成一 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周长? 24、用一根铁丝可以围成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如果要围成长是4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的宽是多少厘米? 25、从长9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拓 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三年级上册数学拓展题1、把两根同样长的木条钉成一根长150厘米的长木条,中间 钉成一起的重叠部分是10厘米。这两根木条的长度各是 多少厘米? 2、油库内有47吨汽油。把这些汽油分别装到15辆同样的油 罐车里,都装满后还余2吨。每辆汽车装了多少吨汽油? 3、有一台天平和重1克、3克、9克的砝码各一个(不能用 其他物体砝码)。当砝码只能放在同一个盘内时,可称出多少种不同的质量? 4、一只铅笔原长9厘米6毫米,用了7天后,剩下4厘米的 铅笔头。平均每天用了多少毫米? 5、王阿姨买了3千克苹果和2千克香蕉,共付款12元;李 阿姨买了同样价格的3千克苹果和香蕉5千克,共付款21元。买1千克苹果和1千克香蕉各付多少元? 6、一只鹅的体重等于两只鸭的体重之和,又等于三只鸡的体 重之和。如果一只鸡的体重为2千克,那么一只鸭的体重为多少千克? 7、一艘轮船载有乘客84人,到A地下去一些人,又上来28 人,这时轮船上有106人。A地下去多少人? 8、下面各题中,△各是多少? △﹢247-160=396 △=() 1356-△﹢827=1566 △=()

9、用4、5、6、7、8、9六个数组成两个三位数,使他们的差 最小。你知道当怎样组数吗?试试看。 10、在20米长的路的一边种树,两头都种,从一端起,每隔5 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11、工厂在道路一侧插彩旗,每隔4米插1面,从起点到终点 插了8面,这条道路长多少米? 12、叔叔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7厘米。如 果把这根铁丝做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 多少?(至少7种) 13 、有19块糖,最少拿出几块后,就可以平均分给7位小朋友? 14、排排队二(1)班的小朋友上体育课排队。学号是1—8 号的排一排,9—16号的排第二排------你知道学号30的同学排在第几排、第几个? 15、小明从1楼走到2楼用了8秒,那么他从一楼走到4楼要用多少秒? 16、小明观看了一部电影,电影从下午2:15开始,到下午 3:00结束,这部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17、想想:△+△=○+○+○+○+○当△=20时,○=() 18、根据第一个算式的结果直接写出后面算式的得数。 5×7=35 50×7= 50×70= 500×70= 19、认真观察和分析下列各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拓展训练精选(共18套)

B C A D 小学三年级拓展训练1 数图形 要点: 1、这里共有几个三角形,正确是3个。 2、下图的线段一共有3条。 3、数图形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多,不能漏掉。 例题讲解: 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方法一:以A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 、AC 、AD 这3条,以B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 、BD 这2条,以C 为左端点的线段只有CD 这1条。因此,图中共有3+2+1=6条线段。 方法二:图中有基本线段3条,AB 、BC 、CD 。由1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3条,由2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AC 、BC 两条。由3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AD 这一条。因此,图中共有线段3+2+1=6条。 2、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方法一:可用上题方法二的解法。 方法二:途中BD 边有6条线段,每条线段可以作为长方形的长,AB 边上有3条线段,每条线段都可以作为长方形的宽,一条长配一条宽, A B C D

就是一个长方形。所以图中有6X3=18个长方形。长边上的线段数X宽边上的线段数=长方形的个数。 3、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解题方法:由于正方形的特点是每条边都相等,所以前面的方法不适合,我们可以根据变长来分类数,把基本正方形的边长看做“1”。边长为“1”的正方形有4X3=12个 边长为“2”的正方形有3X2=6个 边长为“3”的正方形有2个。一共有20个正方形。 巩固练习: 1、图中共有几条线段? 2、下图中一共有()个角。 3、图中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4、数一数各图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共有多少个。

B C A D 小学三年级拓展训练1 数图形 要点: 4、这里共有几个三角形,正确是3个。 5、下图的线段一共有3条。 6、数图形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多,不能漏掉。 例题讲解: 2、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方法一:以A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 、AC 、AD 这3条,以B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 、BD 这2条,以C 为左端点的线段只有CD 这1条。因此,图中共有3+2+1=6条线段。 方法二:图中有基本线段3条,AB 、BC 、CD 。由1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3条,由2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AC 、BC 两条。由3条基本线段组成的线段有AD 这一条。因此,图中共有线段3+2+1=6条。 2、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方法一:可用上题方法二的解法。 方法二:途中BD 边有6条线段,每条线段可以作为长方形的长,AB 边上有3条线段,每条线段都可以作为长方形的宽,一条长配一条宽, A B C D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思维训练拓展题

一、我会填.(每题2分,共26分) 1.小华和姐姐踢毽子。姐姐三次一共踢81下,小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踢了25下,要想超过姐姐,小华第三次最少要踢()个。 2.学校有篮球和排球共80个,篮球比排球多4个,篮球有()个。 3. 7只猴子一共吃了13个桃,每只大猴吃3个,每只小猴吃1个,请你算一算,大猴有()只。 4.某学生第一次与第二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62分,第三次测验后,三次平均成绩是68分,他第三次得()分。 5.由0、2、5、8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时=()分 8m=()dm=()cm 5000kg=()t 60mm=()cm 7.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 (1)□+5=13-6; (2)28-○=15+7;(3)3×△=54; (4) 56÷☆= 7 □=(),○=(),△=(),☆=()。 8.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9.小惠今年6岁,爸爸今年年龄是她的5倍,()年后,爸爸年龄是小惠的3倍。 10.四月份有30天,这个月共( )个星期余( )天。 11.在○里填上“>”“<”或“=” 3时○300分60毫米○6分米 6千米○5800米 6+7+8+9+0○6×7×8×9×0 12.一节课40 分钟,如果10时40分上课,那么( )时( )分下课。 13.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下列加法竖式成立: 二、我会判(每题1分,共6分) 1.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 ) 2. 一个三位数和9相乘,积一定是四位数。() () 3.一捆绳子长600米,第一次用去37米,第二次又用去63米,这捆绳子比原来短了500米。 4. 1500是1506的近似数,10000是9995的近似数。() 5.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111。()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练习题23653

时分秒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2.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3.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4.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 5.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二、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三年级学生数学课外文化知识扩展三篇

三年级学生数学课外文化知识扩展三篇 你知道吗?平时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玩具和娱乐游戏中,常常含有许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例如俄罗斯方块这一拼图游戏。 俄罗斯方块游戏里总共会有7种不同形状方块不断随机下落,根据它们的形状来命名,分别为I、J、L、O、S、T、Z。俄罗斯方块的游戏规则是玩家需要通过自行调整变换随机掉下的不同形状的方块,将之填放到适当的位置,被填满的行将自动消除。玩家一次可消除1行至4行不等。而随着被消除的总行数的不断增加,方块下落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一旦某个方块放置后超出了原规定矩形的高度,游戏便自动结束。 在游戏过程中,一次消去1行得100分,消去2行得300分,消去3行得600分,消去4行得1000分。由此可知,消1行的得分与消掉行数的比值是100:1;消2行的得分与消掉行数的比值是150:1;消3行的得分与消掉行数的比值是200:1;消4行的得分与消掉行数的比值是250:1。显然,这一比值是呈递增形式的,而且依次增值的数额为50。如果我们从总得分上来分析,可发现100、300、600、1000的变化规律是300-100=200,600-300=300,1000-600=400,相邻两个数间的差额同样也呈递增形式,而且依次增值的数额是100。这两条规律都说明了——如果把方块一次聚积到2行、3行、4行再消掉的话,那得分会比一行一行消去的分数要高得多。 俄罗斯方块引发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数学问题,假如玩家的技术水平高超,那么这一游戏是否永远不会结束?答案是否定的。曾有论文指出,当“S”型方块和“Z”型方块以适当的间隔交替出现时,游戏区域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越来越多无法消去的行,最终导致游戏结束。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但仍然是有可能的。 另一个问题是,游戏中用到的7种方块的总面积为28格,若每块只能用一次且允许翻转,是否能用这7个不同形状的方块拼出一个完整的矩形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利用染色策略,将每个方格按黑白相间进行染色,会发现每一种方块都总是占据着两个黑色格子和两个白色格子,只有“T”型方块所占的黑白格子个数始终不等。因而7个方块所占据的黑白格子总数也不相等,但在一个规定的矩形区域中黑白格子数目是相同的,因此它不能被这7个方块完全覆盖住。因此用7种俄罗斯方块拼成一个完整的矩形是不可能的。 玩了那么多年的俄罗斯方块,其中巧妙的数学思维和空间想象你了解了吗? 咱们中国虽然是以十进制为主流,不过也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如,咱们古代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