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合集下载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概念及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创作诗书画印的过程,发展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诗书画印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 学会欣赏诗书画印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能够创作简单的诗书画印作品。

教学难点:1. 理解诗书画印的艺术特点,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创新思维的培养,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诗书画印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书画印的相关资料、图片和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诗书画印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教师简要介绍诗书画印的概念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诗书画印的基本知识,包括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

2.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和流派的诗书画印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

3. 教师示范创作一首简单的诗书画印作品,讲解创作方法和步骤。

三、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诗书画印作品进行分析。

2.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创作一幅诗书画印作品,分工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从艺术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点评。

3.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书画印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诗书画印的资料,了解其发展历史和流派特点。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诗书画印的艺术形式,美化自己的生活。

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深入了解诗书画印的历史发展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书画印的历史发展脉络,帮助学生了解其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从“诗、书、画、印”这四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精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这四种独特艺术形式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古代诗、书、画、印的欣赏,学生能够了解这四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和相互关系,同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领略到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诗、书、画、印的欣赏,学生能够了解这四种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和相互关系,同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古代诗、书、画、印的作品和相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艺术形式的魅力和特点。

同时,教师也需要准备一些现代艺术作品,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诗、书、画、印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这些艺术的魅力,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学习新课:(1)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词,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诗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诗词的意境和美学价值。

(2)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书法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历史、流派和特点。

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书法的精神和美学价值。

(3)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古代绘画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魅力。

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美学价值。

(4)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印章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印章的历史、流派和特点。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一课诗书画印得完美结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国画就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得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得形式美感。

(3)运用对中国画得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得认识与理解,丰富与提高学生得审美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得审美追求。

(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得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得艺术形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得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得情怀.(2)继承中华民族得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民族文化得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得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得结合就是中国画特有得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得美感,感受中国画得意境。

教学难点让学生尝试以诗作画与以画作诗.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吗?70米得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得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

中国画除了装裱形式得独特,还有什么地方与西方绘画不同呢?下面,我们在两组画得对比中一起寻找答案吧。

(课件展示一幅中国画与一幅油画)比较中国画与西方油画(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小结:1、材料不同:油画:画布、油画颜料、油画笔。

国画:宣纸、国画颜料、墨、毛笔。

2、技法不同:油画:焦点透视、写实.国画:散点透视、写意、无背景。

3、画面不同油画:只有绘画.国画:几乎每幅画都有诗、书、画、印四个元素。

二、新课讲授:诗书画印得结合,就是中国画特有得表现形式。

1.诗与画得结合诗与画,各有长处与短处,两者结合起来,便能取长补短。

(1)、画表现得事物直观、具体、真实、便于领略,但它要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只能选取某一瞬间得静止状态;而诗则不受时间与空间得限制,可以写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得发展变化,天上地下,古往今来,东西南北,自由驰骋,容量比画大得多.(2)、把诗与画结合起来,可以使静止得画面活跃起来,画面得容量膨胀起来。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章节一: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 激发学生对诗书画印艺术形式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诗书画印的定义及特点。

2. 讲解诗书画印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发展历程。

教学步骤:1.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诗书画印吗?”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简要介绍诗书画印的概念。

3. 展示一些经典诗书画印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魅力。

4. 讲解诗书画印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的学习做好铺垫。

章节二:书法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类别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书法的定义、类别和特点。

2. 讲解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

2. 讲解书法的定义、类别和特点。

3. 展示一些经典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美学特点。

4. 引导学生动手尝试书法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章节三:绘画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绘画的基本概念、类别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绘画的定义、类别和特点。

2. 讲解绘画艺术的美学价值。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

2. 讲解绘画的定义、类别和特点。

3. 展示一些经典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美学特点。

4. 引导学生动手尝试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章节四:印章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印章的基本概念、类别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印章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印章的定义、类别和特点。

2. 讲解印章艺术的美学价值。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

2. 讲解印章的定义、类别和特点。

3. 展示一些经典印章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美学特点。

4. 引导学生动手尝试印章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电子教案】会计科目与账户教案章节: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2. 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定义2. 会计科目的分类依据3. 常见会计科目的分类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会计科目?2. 讲解会计科目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4. 举例说明常见会计科目的分类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列举几个常见的会计科目,并说明其分类依据教案章节:二、账户的设置与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账户的概念2. 掌握账户的设置方法3. 学会运用账户进行会计记录1. 账户的定义2. 账户的设置方法3. 会计分录与账户运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账户?2. 讲解账户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账户的设置方法4. 举例说明会计分录与账户运用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会计事项,设置相应的账户,并编制会计分录教案章节:三、资产类账户的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资产类账户的概念2. 掌握资产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学会运用资产类账户进行会计记录教学内容:1. 资产类账户的定义2. 资产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常见资产类账户的运用1. 引入讨论:什么是资产类账户?2. 讲解资产类账户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资产类账户的设置方法4. 举例说明常见资产类账户的运用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会计事项,设置相应的资产类账户,并编制会计分录教案章节:四、负债类账户的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负债类账户的概念2. 掌握负债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学会运用负债类账户进行会计记录教学内容:1. 负债类账户的定义2. 负债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常见负债类账户的运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负债类账户?2. 讲解负债类账户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负债类账户的设置方法4. 举例说明常见负债类账户的运用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会计事项,设置相应的负债类账户,并编制会计分录教案章节:五、共同类账户的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共同类账户的概念2. 掌握共同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学会运用共同类账户进行会计记录教学内容:1. 共同类账户的定义2. 共同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常见共同类账户的运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共同类账户?2. 讲解共同类账户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共同类账户的设置方法4. 举例说明常见共同类账户的运用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会计事项,设置相应的共同类账户,并编制会计分录教案章节:六、权益类账户的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权益类账户的概念2. 掌握权益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学会运用权益类账户进行会计记录教学内容:1. 权益类账户的定义2. 权益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常见权益类账户的运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权益类账户?2. 讲解权益类账户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权益类账户的设置方法4. 举例说明常见权益类账户的运用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会计事项,设置相应的权益类账户,并编制会计分录教案章节:七、成本类账户的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成本类账户的概念2. 掌握成本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学会运用成本类账户进行会计记录教学内容:1. 成本类账户的定义2. 成本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常见成本类账户的运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成本类账户?2. 讲解成本类账户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成本类账户的设置方法4. 举例说明常见成本类账户的运用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会计事项,设置相应的成本类账户,并编制会计分录教案章节:八、损益类账户的运用教学目标:1. 理解损益类账户的概念2. 掌握损益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学会运用损益类账户进行会计记录教学内容:1. 损益类账户的定义2. 损益类账户的设置方法3. 常见损益类账户的运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损益类账户?2. 讲解损益类账户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损益类账户的设置方法4. 举例说明常见损益类账户的运用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会计事项,设置相应的损益类账户,并编制会计分录教案章节:九、账户的调整教学目标:1. 理解账户调整的概念2. 掌握账户调整的方法3. 学会运用调整账户进行会计记录教学内容:1. 账户调整的定义2. 账户调整的方法3. 常见调整账户的运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账户调整?2. 讲解账户调整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账户调整的方法4. 举例说明常见调整账户的运用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会计事项,设置相应的调整账户,并编制会计分录教案章节:十、账户的结账与报表编制教学目标:1. 理解账户结账的概念2. 掌握账户结账的方法3. 学会运用结账账户进行会计记录4. 掌握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教学内容:1. 账户结账的定义2. 账户结账的方法3. 常见结账账户的运用4. 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账户结账?2. 讲解账户结账的概念与重要性3. 讲解账户结账的方法4. 举例说明常见结账账户的运用5. 讲解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会计事项,设置相应的结账账户,并编制会计报表重点解析重点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分类会计科目的定义:会计科目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的项目,是会计记录和报告的基础。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书画印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篆刻方法。

能够创作一幅诗书画印的作品。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运用讨论、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书画印的定义及特点介绍诗书画印的概念,解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分析诗书画印的艺术特点,如线条、构图、色彩等。

2.2 绘画技巧与篆刻方法教授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演示篆刻的基本步骤,如起稿、镌刻、打磨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诗书画印的作品,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3.2 讲解与示范讲解诗书画印的定义及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示范绘画技巧和篆刻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3.3 实践与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第四章:作业与评价4.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诗书画印的作品。

要求作品内容积极向上,形式美观,具有创新性。

4.2 评价标准学生自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说明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

同伴互评: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提出优点和改进意见。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学生总结自己在本次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2 下节课预告预告下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期待。

鼓励学生在下节课前进行预习和准备。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与参考资料推荐适合的教学教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备课使用。

【公开课教案】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公开课教案】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型:欣赏·评述课时:1教学目标通过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分析中国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及诗画与印章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重点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结合。

2.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提问:你们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吗?70米的巨幅画卷徐徐拉开,一副中国水墨山水画映入眼帘,这幅山水画从开场到结尾,贯穿始终,它大气与独特的装裱形式,成为开幕式一大亮点,从此,让世界记住了中国,记住了中国画。

(引入课题)二、新课教学(一)思考: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使用中国特有的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或绢上作画。

形成了融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哲学观念为一体的完整的艺术体系。

(二)文人画中的诗书画印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深厚绘画传统的大国,诗画结合历史久远。

诗和画在中国文化里,无疑是一对最为紧密的姐妹艺术。

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文人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似乎才表现得更为完整,更有特色。

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

这便是中国文人画的一大特点。

1、诗画的完美结合A、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中国画分为: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三大种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早在东晋时期就已崭露头角。

B、回忆你所熟知的耳熟能详的大诗人,说出几位。

王维和苏轼是文人画的代表人物。

王维简介欣赏作品:《江干雪霁图卷》唐王维小结:苏轼赞誉王维说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绘画史称唐代王维是诗画结合的创始人。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第一章:诗书画印的发展简史1.1 诗歌的发展:从《诗经》到唐代诗歌的鼎盛,再到宋词、元曲的演变。

1.2 书法的发展:从甲骨文、金文到秦汉隶书,再到魏晋南北朝的楷书、行书、草书的兴起,以及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书法特点。

1.3 绘画的发展:从先秦战国时期的壁画、帛画,到汉唐绘画的繁荣,再到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绘画特点。

1.4 篆刻的发展:从先秦的玺印,到汉代的印章,再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篆刻特点。

第二章:诗书画印的基本技法2.1 诗歌的基本技法:平仄、韵律、对仗、意象、修辞等。

2.2 书法的基本技法:笔法、墨法、章法、结构等。

2.3 绘画的基本技法:线条、色彩、构图、光影、渲染等。

2.4 篆刻的基本技法:篆法、刻法、章法等。

第三章: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3.1 诗歌与书法的关系:诗歌的韵律美与书法的线条美相互映衬。

3.2 诗歌与绘画的关系:诗歌的意象美与绘画的形象美相互交融。

3.3 诗歌与篆刻的关系:诗歌的意境美与篆刻的章法美相互补充。

3.4 书法与绘画的关系:书法的线条美与绘画的构图美相互协调。

3.5 书法与篆刻的关系:书法的章法美与篆刻的篆法美相互呼应。

3.6 绘画与篆刻的关系:绘画的形象美与篆刻的章法美相互衬托。

第四章:诗书画印的应用实例4.1 古代文人画家的诗书画印作品分析:如苏轼、米芾、赵孟頫、文徵明等。

4.2 近现代书画家的诗书画印作品分析:如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等。

4.3 当代书画家的诗书画印作品分析:如范曾、启功、沙孟海等。

第五章:诗书画印的创作实践5.1 创作准备:选择题材、确定主题、准备工具材料等。

5.2 创作过程:从诗歌创作开始,逐步进行书法、绘画、篆刻的创作。

5.3 创作心得:总结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提高诗书画印的综合素养。

第六章:诗书画印的艺术特色与风格6.1 诗书画印的共同艺术特色:意境、情趣、韵味、节奏等。

6.2 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书画印风格:先秦古朴、汉代雄浑、唐宋意境、明清文人意趣等。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天津市卓群中学教师备课教案学科 美术 2013—2014学年度第 2 学期 课时编号: 1 课题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中国画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发展过程,并了解中国画画家是通过诗书画印来抒发情感,表现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书画印在中国画中形式美感的认识,欣赏评述中国画作品,并初步体验诗书画印的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艺术是一个发展过程,感受中国画诗书画印结合之美,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中国画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通过中国画诗书画印的学习,对落款、印章的位置进行格局安排2.对中国画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媒体使用PPT、投影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使用一、科学导入情境导入:播放背景音乐,描述场景:秋雨过后,夜晚逐渐降临在空旷的山间,淙淙的溪水,漫步在山间小路,请学生回答感受。

展示王维诗句,引出诗中有画。

引出文人的概念。

经过历代文人的努力逐渐将画中融入了诗意、书法、印章这些元素,和谐地融入这些元素并成为文人画成熟的标志。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中国画的诗书画印是怎样慢通过教书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营造中国画欣赏的情景,引出文人画发展的问题。

导入课题。

Ppt慢地走向结合,渐渐臻于完美。

二、引领探究1.诗与画结合的开端请一位同学来描述《江干雪霁图》的场景。

通过学生的描述,引导学生认识画中描绘的场景不是真实的景象,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是一种抒情的表现。

北宋苏东坡就高度赞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书法与绘画的结合。

落款的开辟者——赵孟頫。

他提出了文人画这一概念,并提出了“书画同源”,并且开创了新的艺术形式,“落款”。

落款——签名,表明作者的所有权或者是著作权,写题目、诗文,心情,意图等文字的内容。

①以赵孟頫《二羊图》为例,赏析画中提款的内容。

②介绍不同形式的题款。

③讲述不同提款位置对画面的影响。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1 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时:第一课时“走近书法”教材分析:第1 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旨在引领学生通过欣赏古代经典绘画,初步感受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独特的中国画。

鉴于学生书法知识匮乏,首先设置“走进书法”一课,帮助学生顺理成章地逐步理解诗书画印如何做到完美结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书画同源”、“书如其人”的涵义,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书画的审美,同时建立起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带动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欣赏评述,从而深入浅出的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领学生对书法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真善美的正确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做人的独立意识。

4、教学重难点:“书画同源”与“书如其人”的理解教具与学具:PPT 课件、示范录像、以及学生作品图片。

学生准备好书写用具。

教学过程:壱、导入新课环节出示郑板桥《兰竹馨香图》,以及诗句:“书画从来本相同,首在精神次在功。

悟得梅兰腕下趣,纸上自然有清风。

”谈话法轻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环节1、“书画同源”的理解(1)师:你对书法有多少了解?(2)走进经典。

播放《王羲之》纪录片片段,大致了解王羲之的生平、艺术特色等。

课件出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品味王羲之柔韧灵动的雅韵书风。

出示有第二行书之称的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作品,体会“书法同绘画一样,都是一种主观情感的表达”。

西方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的观点亦是如此。

(3)书如其人出示古书论,探究“一字乃见其心”的含义。

出示张迁碑字“幕”以及柳字“以”,引领学生对书法的热忱表述,深入理解书法艺术的奥妙。

出示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通过故事引领,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书如其人”的含义:书,如也。

如其志、如其才,如其人而已。

书法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书者的心态、修养以至人格与灵魂!至此,你对书法又多了几分了解呢?我们每每提笔写字之时,应该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呢?(认真、严肃)2、教师示范环节3、出示学生国画作品欣赏品评,提出建议,帮助修正。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示范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示范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方案教材解析本课将通过大量图片范例展示中国形式美的丰富内容,对中国画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阐述。

学生通过欣赏《江干雪霁图卷》《潇湘竹石图》等古代中国画作品,认识从诗画结合、书画结合、印的结合到逐步形成“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

2.运用形式美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初步体验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结合。

2.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人文精神,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介绍中国山水画美学思想的核心:中国古代山水画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传统艺术,东方的哲理和美学思想滋养了它的精神内涵,山水画的材质工具——笔、墨、砚、纸造就了它的表现形态。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为本课的学习打基础。

二、新授1.教师讲授古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1)笔法:中锋、侧锋、逆顺、点、粗细、顿挫、方圆、疾徐、转折。

(2)墨法:焦墨、浓墨、破墨、淡墨、积墨、宿墨、泼墨。

【设计意图】通过对笔法以及墨法的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绘画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感悟古代山水画家的创作灵感:每个画家有着不同的气质与素养,面对同一座山心灵会有不同的感受。

山水画是最心灵化的艺术,中国山水画家以自己内心的情绪,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去创造一幅意境幽深、气象万千的胸中丘壑。

让我们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那份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的享受。

2.经典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之一。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艺术风格特点;2.掌握常见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印章制作的方法;3.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4.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印章制作的方法;2.学习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

三、教学难点1.了解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理念;2.掌握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看现代诗歌、书法、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认识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艺术风格。

2. 观看视频(5分钟)播放有关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视频。

3. 展示书法作品(10分钟)老师介绍中国古代书法的历史和种类,并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4. 制作印章(15分钟)教师讲解印章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让学生利用泥土、木材等材料制作印章。

5. 制作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30分钟)教师介绍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并带领学生完成一幅画作。

6. 学习古代诗歌创作方法(20分钟)老师讲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并让学生在班内尝试。

7.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并提出下次课的预习任务。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诗、书、画、印四化并举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和印章制作的方法,同时也学习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方法和韵律规律。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培养。

初二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初二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分享第三单元笔墨丹青第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一、课题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二、课时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艺术;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法、讲授法、演示法,从了解绘画与诗词、书封、篆刻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了解中国画艺术;3、情感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和品味,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从诗书画印结合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国画艺术;2、难点:能正确的从诗书画印结合的角度初步了解中国画艺术;四、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展示一组西方绘画和中国画提问1:同学们看看,这两幅画的画面,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回答+老师小结:中国画比西方绘画多了一些东西,除了画面本身,中国画还有题词、印章,还有独特的诗词意境。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从诗书画印结合的方向,学习怎么赏析中国画。

(二)新课教学1、导入,了解诗画的结合老师多媒体展示一幅中国画。

老师授课:大家看看,这副画是唐朝的王维创作的《江千雪霁》。

提问1:首先大家看看这副画本身,画了什么场景?学生回答+老师小结:雪霁,就是雪后初晴,这幅画描绘的的就是江山雪后初晴的风景。

提问2:大家能够从这副画里面,联想到什么诗词吗?学生回答+老师小结:学生背出一些有关于山水雪景的诗词。

苏轼称赞这副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不仅要从画的图像的本身去欣赏作者的画工,更要通过作者的画,去品味其中蕴含的诗词意境。

诗词:语言和文字艺术绘画:图形展示注意他们两者的特点2、进一步,了解诗词书画的结合老师展示一副中国画课件。

提问1:大家再来看看这副中国画,上面有些什么内容?学生回答+老师小结:1、图形:水墨画的两只羊2、文字:用书法的形式,写的一些文字信息3、印章:蘸了红色印泥,盖的一些印章3、详细了解题款、印章老师展示一组课件,讲授题款和印章的基本知识。

题款的作用:著作权、所有权、平衡画面题款的位置布局:横题、直题、多题、随意题、穿插题、满题印章的作用:著作权、所有权、协调画面构图、活跃画面气氛(色彩上)印章的位置:引首印、款尾印、拦腰印、压角印......数量:取奇数(三)巩固展示课堂分组练习,每组从诗书画印结合的方向,鉴赏一副中国画,老师巡场指导。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教案名称: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学目标:1. 了解诗书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 学习诗书画印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诗书画印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分析诗书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 学习诗书画印的基本技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5. 实践和创作属于自己的诗书画印作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幅精美的诗书画印作品,引起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并简要介绍诗书画印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步: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诗书画印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文化背景。

2. 分析诗书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三步:技法教学(15分钟)1. 介绍诗书画印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如笔法、墨法、颜色运用等。

2. 通过示范和实操演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法和技巧。

第四步:创作实践(20分钟)1. 提供一些常见的诗句、书法篆刻和画稿,让学生选择并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将诗词、书法、绘画和印章结合到一起,完成一幅完整的诗书画印作品。

第五步:展示和评价(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教师也给予合理的评价和指导。

第六步:总结和延伸(5分钟)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强调诗书画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的书籍和考古文物,培养他们对诗书画印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包括对知识掌握程度、技法运用的熟练度以及作品的创作和表现能力。

2. 学生的作品评价,包括审美上的美感、技法运用的正确性和独特性。

教学资源:1. 诗书画印作品图片和图书资料;2. 书法篆刻和绘画素材;3. 创作和展示的展示板或幻灯片。

教学反思:通过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书法、绘画和印章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协调发展。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教案标题: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目标:1. 了解诗书画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诗书画印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代表作品;3. 培养学生对于诗书画印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谈谈对于诗书画印的了解和认识。

2. 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你认为诗书画印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诗书画印的概念和特点:诗指诗词,书指书法,画指绘画,印指篆刻。

2. 讲解诗书画印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代表作品,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作品。

3. 分析诗书画印的共同之处和相互关系,强调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 示范教学:教师展示一幅诗书画印作品,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技法。

2.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幅诗词,进行书法和绘画创作,并最终将作品印刻在纸上。

3. 学生展示和交流: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欣赏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欣赏:学生观赏其他小组的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努力。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总结: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2. 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欣赏、多创作诗书画印作品。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作品创意和技巧;3. 学生对于诗书画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诗书画印作品图片;2. 书法、绘画和篆刻工具;3. 纸张和印泥等材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示范与实践、欣赏与评价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诗书画印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作,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在评估环节中,教师的点评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诗书画印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教案【篇一:正确诗书画印的结合教案】一引入新课:听一段音乐,一边听,一边想,如何把自己的感受用几个词语表达出来?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完音乐说感受,并试着描述这段音乐背后隐藏了一个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与大自然紧密相关的一课——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二、进行新课1.比较作品,提示学生分别从绘画材料、技法、画面构成要素等方面比较、讨论并回答从而让学生了解中西绘画区别,并知道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与西方画不同的独特形式,然后动脑想想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结合的作用。

2.结合实例讲一讲,作用三个。

例子有齐白石的和朱耷的画3.体验角色,以诗作画和以画作诗4.讲解扩充知识,提款和印章5.观看视频升华美,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6.课堂小结三、小结诗词、绘画、书法、篆刻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表现,源于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对天地大美诗意的理解。

国画生根于璀璨的中国文化之中,希望我们能够继承中华民族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

四、达标测试绘画和题诗,当堂练习,当堂达标。

【篇二:第三单元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第三单元:笔墨丹青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杨雪青一:教学单元设想:本单元分为七课时,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单元。

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是中国画基础知识了解及鉴赏: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及借物寓意。

第三到第七课时为技能课:教学生学画墨兰和墨竹。

本课教学内容为美术绘画模块第一课《笔墨丹青》中第1项,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

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中国画将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其独特的形式美感。

(3)运用对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中国与西方绘画技法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追求。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诗书画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诗书画印的鉴赏能力。

3.通过创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1.诗书画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诗书画印的鉴赏方法。

3.进行诗书画印的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1.如何将诗书画印的概念融入到创作实践中。

2.如何进行有机的诗书画印融合。

教学准备:1.诗词作品或诗句。

2.书法工具和练习纸。

3.绘画工具和画纸。

4.印章和印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诗书画印的相关概念和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诗书画印的定义和特点。

2.诗书画印的发展历史和流派。

3.诗书画印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三、示范与实践(20分钟)1.老师示范诗书画印的创作过程,重点讲解如何将诗词与书法、绘画和印章结合。

2.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创作实践,通过选择或创作诗词,运用书法和绘画表现手法,以及印章的应用,完成一幅诗书画印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总结诗书画印的鉴赏和创作要点,评价学生的作品表现和进步。

六、拓展延伸(10分钟)欣赏诗书画印的经典作品和名家作品,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书画印的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实践创作提升了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培养学生对诗书画印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本课教学内容为美术绘画模块第一课《笔墨丹青》中第1项,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

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

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

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四、(一)课前预习:学生利用顺义一中教学网络平台阅读资料,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有一大致的了解,师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答复。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内,在家进行预习、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教师也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答复,节省了课上时间。

(二)导入新课: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

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

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⑶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
款识:通常指在书画作
品上,作者自提的姓名、字、 号、创作年月和赠送对象的 文字。
《二羊图》(中国画)【元代】 赵孟頫
《二羊图》是开提款先河的作品,画家在画上题道“余尝画马,未尝画羊, 因仲信求画,余故戏为写生,虽不能逼近古人,颇于气韵有得”。幽默有趣地把为 什么要画和画给谁说得一清二楚。
题款
写款又叫“落款”
观察与讨论: 画面中有哪些内容?
▲不倒翁(中国画)[现代] 齐白石
中国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艺术呈现形式。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画区别 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本课我们将从绘画与诗词、 书法、诗书画印的 完美结合
第三单元 笔墨丹青
诗与画的结合
诗与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结合。一般来说,绘 画借助具体的艺术形象来进行表现。因此,具有静态、 直观、具体的特点。而诗词是语言艺术,具有动态、 抽象的特点,更容易引导人的思维超越具体形象进行 自由的联想。
贰 书与画的结合
乾隆皇帝也在画上题 诗,赞美赵孟頫的画作,两 处题款增添了文化价值和历 史意义。
▲不倒翁(中国画)[现代] 齐白石
课堂小结:
中国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艺术呈现形式。诗、书、画、印各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 它们的完美结合又使中国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们在 欣赏时,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审美享受。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观看

诗与画的结合
抢答:请同学们为这幅寒江独钓图配上合适的诗句吧
苏轼的作品因为强调“诗画本一律,天工与 清新”而被誉为“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
▲潇湘竹石图(中国画)[北宋] 苏轼
开创了宋代文人画的先河
文 人 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教案
字体:大中小
2013-10-08 14:13:00
公告:全套教案打包全套说课稿打包全套课件打包
本课教学内容为美术绘画模块第一课《笔墨丹青》中第1项,主要讲述了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

本课为绘画开篇之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

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

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
四、
(一)课前预习:
学生利用顺义一中教学网络平台阅读资料,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有一大致的了解,师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答复。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内,在家进行预习、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教师也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答复,节省了课上时间。

(二)导入新课:
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

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

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的寓意)
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
⑶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

其实这正是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讲究“写意”,而不追求“画形”。

教师提问:何为写意?
教师总结:所谓“写意”,就是画家的观点、情感,中国画注重抒发画家的情感。

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幅作品是怎样“写意”的。

教师:大家都预习了,欣赏它之前,先请同学介绍一下徐渭,说说他的经历、性格。

⑷教师提问:徐渭的经历比较坎坷。

请大家试想一下,徐渭当时是怎样一个心情?
⑸教师总结:徐渭的心情是悲伤中带着愤怒,胸怀远大抱负,却无处施展。

那他的这种情感在作品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⑹出示题诗: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首诗是徐渭在画完时,题的一首诗,全班齐颂,体会诗歌的含义。

⑺教师提问:请同学说说这首诗大致表达的含义?
⑻教师总结:表达了徐渭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⑼教师提问:在这首诗中,有一句是将绘画内容与画家的情感联系到了一起,大家能找出来吗?
⑽教师提问:这首诗对这幅画起到什么作用?
⑾教师总结:明确了绘画主题。

画家以诗入画的方式,更容易让观者体会到作品的内涵。

同时,画家将自己比喻成无人理睬的野葡萄。

画家以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2、诗书画印和谐统一,增强画面的形式美感。

(1)内容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教师讲解题字的内容:
题字不仅有诗文,还包括姓名、日期、题目、一段散文或是观者的感想。

但无论是哪一项,都要与画面内容有联系。

例如徐渭的《墨葡萄》中的题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印章也同样如此,可以刻上画家的观点主张,印在画面上。

(2)形式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出示图片,齐白石的《墨螃蟹》和仇英的《仙山楼阁图》进行比较。

教师提问:这两张作品分别属于国画的那个类型?
教师提问:两张画上的题字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文字与绘画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总结:在形式上,题字与印章都要与画紧密结合,和谐统一。

如一幅工笔画就不能用狂草,一幅大写意也不宜用正楷。

另外,印章的大小、形状也要有所考虑,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画面。

(3)布局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教师讲解印章的种类及其讲究:
印章分为姓名章、斋馆章、闲章,姓名章一般盖在落款后面。

闲章也称压角章,有些画家盖在名章的斜下方,与名章遥相呼应,起到稳住构图的作用。

出示图片,利用Photoshop演示、以题字为例讲解。

(图片经过处理)
教师拖动题字,然后提问:题字放在这,对于画面来说,大家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如果放在这,画面感觉不均衡,整体往下沉,画面就不和谐了。

由此可见,题字与印章是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调节构图的作用,诗书画印的紧密结合,使画面和谐统一,增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Photoshop软件修改图片,任意挪动题字印章的位置,让学生有一直观的认识,感受题字印章的布局与画面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体会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美感。

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刚上传到网络平台上。

作业步骤:
1、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包括诗文、画家背景介绍、图片等),了解画家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

2、选择适当的诗句、印章,配以画面,调节诗书画印的布局,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3、将作业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的国画、书法等技法薄弱,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

要想让全体学生拿起毛笔,体会诗书画印结合所展示的美感,还是一个理想,不可能达到。

但是,利用Photoshop 软件就可实现。

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变换字体、大小、位置等,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来自己组合诗书画印,体会中国画中特有的形式美。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利用网络上传作业,进行展示。

学生展示作业,讲解相关的内容:
⑴结合诗句,讲解对画面的理解。

⑵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⑶怎样体现诗书画印的形式美。

2、选取学生上传作业,相互评价。

3、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

必要时,教师给予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作业,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及时给与答复。

教师进行点评,必要时利用软件给予演示。

五、教学反思:
1、通过信息技术,弥补了学生技法上的缺陷,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与常规课相比,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学生运用Photoshop软件,能够多次尝试给作品配诗、加盖印章。

通过这种独特的手段,学生们思考着、体验着、学习着,能够较高质量的完成作业。

2、学生通过朗读诗句,了解作者生平事迹,体验作者当时的绘画心理,加深感受,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3、高中新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增加了信息量,给学生提供了学习、展示的空间。

学生参与了课堂活动,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4、与常规课相比,网络课前预习的优势在于,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针对问题,现场解决,不用非要见了面再交流,节省了课上时间。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将信息技术与本课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真正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

而教师在网络课的教学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学习者。

并且,在师生活动交流时,教师也能从学生处获得有益的启迪。

美术课堂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科教学实效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