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癌基因与癌
第五章 第三节 关注癌症

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________
的特性。
(2)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
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 下面的探究实验。
细胞类型 正常体细胞 癌细胞
增殖代数 50~60 无限
端粒酶活性 无 有
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活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2)原癌基因
(3)间 DNA
抑制
激活
(4)放疗
1.设计实验探究癌细胞与普通细
胞在增殖特性上的区别。 2.设计实验探究某些药物对癌细 胞增殖的抑制或杀伤作用。
典例剖析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
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 的材料回答问题。 (1)体外分别培养某癌细胞和正常体 细胞,图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________。在体内,
(3)手术切除和化疗是为了杀伤特定部位的癌细胞,而 放疗则对人体全身具有治疗作用。
(4)目前癌症的手术切除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对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较好。 (√ )
(5)治疗癌症的大多数药物的设计都是建立在阻止蛋白
质合成和纺锤体形成的基础上。 × ( )
1.据报道,近年来儿童中白血病患者人数有上升的趋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带答案总结(重点)超详细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带答案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受显性基因(D)控制。
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一般情况下,男性患者的女儿一定是患者C.基因型为X D X D、X D X d的个体都是患者,且患病程度相同D.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但表现伴性遗传的特点2、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甲病为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已知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但其母亲为白化病患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导致Ⅳ-2患病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Ⅰ-1C.Ⅲ-3和Ⅲ-4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1/24D.Ⅳ-1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是1/43、一粒小麦(染色体组AA,2n=14)与山羊草(染色体组BB,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经染色体自然加倍,形了具有AABB染色体组的四倍体二粒小麦(4n=28)。
后来,二粒小麦又与节节麦(染色体组DD,2n=14)杂交,产生的杂种ABD经染色体加倍,形成了具有AABBDD染色体组的六倍体小麦(6n=42)。
这就是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
下列关于普通小麦与二粒小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粒小麦与普通小麦可以杂交获得可育后代B.普通小麦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观察到21个四分体C.普通小麦中A、B、D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形态、功能彼此相同D.在普通小麦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以及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变异4、某实验小组对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进行调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需在人群中随机调查B.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需在家族中调查C.在家系调查时对已经去世的个体信息不做统计D.白化病的发病率=患者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5、在蝗虫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的数目会随细胞分裂的进行而变化。
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清单-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第五章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接观察)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变化,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外因:①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③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内因:DNA分子复制偶尔出现差错。
3.特点:(1)低频性(2)普遍性:一切生物都可以发生。
(3)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A→a1,a2,a3…(4)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DNA分子上和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
(5)多害少利性4.结果:产生新基因(等位基因);变异后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如AA突变成Aa。
5.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期)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突变类型:AA→Aa(隐性突变);aa→Aa(显性突变)。
A、a的根本区别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不同。
7.举例:镰状细胞贫血。
——诱变育种①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
②原理:基因突变③实例:高产青霉菌株的获得,太空高产辣椒: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③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10.对于动物:基因突变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才能遗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如肝细胞不能遗传给后代。
11.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对氨基酸序列的影响大小①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②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③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14、细胞癌变的原因:与细胞癌变相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发生了突变。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B.运用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替换,增加患癌风险答案:C分析: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诱导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A、经紫外线照射后,酵母菌发生了基因突变,获得红色素产量更高的红酵母,A正确;B、基因中的特定碱基被替换,导致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C、黄瓜开花阶段用2,4-D诱导产生更多雌花,提高产量,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C错误;D、香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生了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正确。
故选C。
小提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基因突变的概念进行分析与答题,明确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都属于基因突变。
2、为研究某种植物3种营养成分(A、B和C)含量的遗传机制,先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野生型进行基因敲除突变实验,经分子鉴定获得3个突变植株(M1 .M2 .M3),其自交一代结果见下表,表中高或低指营养成分含量高或低。
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只出现(A高B低C低)和(A低B低C高)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一定是1:1B.从M2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低B高C低)植株,与M3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纯合基因型个体数:杂合基因型个体数一定是1:1C.M3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有一小段没有配对,说明其中一个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是由于基因敲除缺失了一个片段D.可从突变植株自交一代中取A高植株与B高植株杂交,从后代中选取A和B两种成分均高的植株,再与C 高植株杂交,从杂交后代中能选到A、B和C三种成分均高的植株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知,三种营养成分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A高B低C低基因型为:A-bbcc,A低B低C高基因型为:A-B-C-,A低B高C低基因型为:A-B-cc。
【基础医学】病理学总论 第五章 肿瘤

肝,肾,胰,肺。 包括细针。 ③冰冻切片 cryostat,CO2
15’ 明确诊断, 了解范围
2.脱落细胞学 简单,方便,可重复,可用于普查 分泌液,排出液,积液
HE,Papanicoloau’s
3.其他
①电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
②组织化学: 脂肪,多糖(PAS),酶(AKP,ACP),Dopa反应
类癌(carcinoid)
二、非淋巴造血组织
年龄轻,良恶性相对性,组织转变(形态多样,成
分复杂)肿瘤特点决定于组织发生和生长部位。 纤维,脂肪,肌肉(平滑肌、横纹肌),脉管(血 管,淋巴管),骨,软骨。
三、淋巴造血组织
全为恶性,年龄范围广,对放射线敏感。 淋巴瘤——Hodgkin’s, non-Hodgkin’s
生长情况 浸润性,切面如蟹足
围绕细胞
肉眼下界限清楚 镜下浸润早
转移
循淋巴管
循血管
特殊
癌肉瘤(carcino-sarcoma) 母细胞瘤(-blastoma) 神经,髓,肾,肝,视网膜 肌,骨,软骨
恶性……瘤
胚叶不明,或多胚叶、多形态
恶性脑膜瘤,恶性多形性腺瘤,恶性畸胎瘤 习惯名称 leukemia,Hodgkin’s disease, Ewing’s tumor , melanoma , seminoma
粘膜白斑(女阴,口腔),
慢性溃疡(皮肤,胃), 部分不典型增生性病变, 慢性炎症(胃,胆囊,子宫颈), 结节性肝硬变,
未降睾丸
结节性肝硬变与肝细胞癌
硬变+癌 188(85.45%) 188(50 .95%) 癌 220 369 硬变
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病理学-第五章肿瘤

外生性生长(皮肤乳头状瘤)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
1、肿瘤实质:肿瘤细胞的总称, 是肿瘤
的主要成分。决定肿瘤的生物学特点、是判定 起源、分类和诊断的主要依据 。
2、肿瘤间质:主要由结缔组织和血管构
成,可有淋巴管和少量神经纤维,对肿瘤实质 主要起支持和营养作用,可有淋巴细胞浸润。 肌纤维母细胞有限制瘤细胞运动和浸润及收缩 作用。
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细胞浆的改变:
核蛋白↑→嗜碱性 一些肿瘤细胞可产生异常分泌物或代谢
产物而具有不同特点,如激素、粘液、糖原、 脂质、角质和色素等,有助于对其进行区别。
上述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别是细胞核的 多形性常为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特征,对区 别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而细胞浆内的 特异性产物常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细胞来源。
淋巴结转移性腺癌(黏液腺癌)
黑色素瘤
➢间变(anaplasia):原意是指已分化成熟细胞和 组织的退分化,返回原始的幼稚状态。因此, 间变是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状态或异型性 明显。
➢间变的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即瘤细胞 彼此大小和形状上有很大变异,有时很难确定 其组织来源。有的恶性肿瘤主要由未分化细胞 构成,称为间变性肿瘤(anaplastic tumor)。
高分化管状腺癌
第三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异型性(atypia):指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
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 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分化(differentiation)程度指肿瘤细胞和组
织与其来源的细胞和组织的相似程度。
异型性与分化程度关系:异型性小者, 肿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高;异型性 大者,表示肿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 低。
二、肿瘤的生长速度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综合测试(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综合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是四种生物的细胞示意图,A、B图中的字母代表细胞中染色体上的基因,C、D 图代表细胞中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 )A.B.C.D.2.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上的显性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3.下列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的是()A.③④B.①③C.①⑤D.②⑤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②抑制根细胞膜上载体活性的毒素会阻碍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③精子细胞、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都不断更新④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在其细胞质中有转录、翻译等生理过程⑤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的互补配对⑥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是:分裂产生-分化成熟-衰老-癌变-凋亡⑦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的结果⑧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⑨人体细胞在无氧条件下能分解有机物产生水⑩小鼠细胞内核糖体和中心体无无磷脂双分子层A.五项B.四项C.三项D.二项5.科学家发现一类具有优先传递效应的外源染色体,即“杀配子染色体”,它通过诱导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实现优先遗传,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的小麦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为观察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可选择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C.图中可育配子①与正常小麦配子受精后,发育成的个体有43条染色体D.由图中可育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三倍体6.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早期胚胎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等具有全能性B.主流细胞衰老理论认为细胞衰老主要是因为生命活动产生自由基攻击生物膜、DNA 和蛋白质等,以及染色体两端的端粒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使DNA序列受损而导致细胞衰老C.不当饮食和吸烟是致癌的主要因素,癌症的发生还与心理状态有关,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纤维素等具有抑制癌变的作用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和细胞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改变C.基因的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8.基因型为AA 的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A 和a 两种配子,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Ab 和aB 两种配子,他们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9.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拟南芥为材料获得了细胞中染色体互换片段的品系甲(下图)。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幻灯片(2)

基因扩增
基因扩增导致拷贝数增加
• Myc是一种常见的癌基因,拷贝数增加引起表达水平的升 高是myc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
• 肿瘤细胞中, myc的拷贝数要远远超过正常细胞中的拷贝 数。
• 在约30%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能检测到N-myc基因 拷贝数增加所引起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
• Myc蛋白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当myc蛋白过表达时, 细胞生长就会失去控制。
• 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在任何功能环节异常导致的过度 活化,均能促进细胞的异常增殖
• 许多癌基因产物均参与了该通路的组成,并处于持续活化 状态,如ERB2
• 持续活化的RTK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PI3K,MAPK信号通路。 • 上述分子(ERB2,EGFR,RAS)也成为肿瘤靶向药物的重要
靶点。
基因扩增导致拷贝数增加(gene amplification)
• 原癌基因是单拷贝基因,可通过特殊的复制方式增加基因 的拷贝数几十至几百倍。从而使基因的表达增加几十至几 百倍。
• 在某些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癌基因扩增是一个极常见的 特征,如前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和这类病人的白血病细 胞中,c-myc扩增8~32倍。
A.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 v-onc)
首先鸡肉瘤病毒中发现:1911 年Rous 发现鸡肉瘤无细胞滤 液能诱发鸡新的肉瘤。之后Rous 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 RSV)被发现 ,1970年,第一个癌基因 src 的发现。肉 瘤病毒基因组是单链 RNA,6~9kb。基因组结构见图。
• 癌基因特点:可以通过其表达产物在体外引起正常细胞转 换,在体内引起肿瘤,也称为转化基因。
癌基因表达产物的特点
与细胞原癌基因正常表达产物相似,产生相同或相似、但却 具有更强的效应,导致细胞恶性转化;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九版)-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ppt课件

PPT课件
20
常见的抑癌基因及其编码产物
名称 TP53 RB PTEN P16 P21 APC DCC NF1 NF2 VHL WT1
染色体定位
相关肿瘤
17p13.1 多种肿瘤
13q14.2 Rb、骨肉瘤
10q23.3 胶质瘤、膀胱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
9p21
肺癌、乳腺癌、胰腺癌、食道癌、黑素瘤
PPT课件
22
2. 抑癌基因的失活机制: (1)基因突变: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后,会造成其编码蛋白的功能或活性的丧失或降低,进而导 致癌变。 (2)杂合性丢失:杂合性丢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是指一对杂合的等位基因变 成纯合状态的现象。杂合性丢失是肿瘤细胞中常见的异常遗传学现象,发生杂合性丢失的区域 也往往就是抑癌基因所在的区域。 (3)启动子区甲基化:很多抑癌基因的启动子区CpG 岛呈高度甲基化(hypermethylation) 状态,从而导致相应的抑癌基因不表达或低表达。
2. 分类:
(1)SRC家族:包括SRC、ABL、LCK等多个基因。 (2)RAS家族:包括H-RAS、K-RAS、N-RAS等成员。 (3)MYC家族:包括C-MYC、N-MYC、L-MYC等数种基因。
PPT课件
7
类别 细胞外生长因子 跨膜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 核内转录因子
原癌基因编码蛋白的分类及功能举例
促进增殖相关基因表达 促进增殖相关基因表达
PPT课件
17
五、癌基因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
(一)BRAF 60%黑素瘤中BRAF发生突变,其第600位AA从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V600E)最为常见,导致
B-Raf的持续激活。靶向药物威罗菲尼(vemurafenib)。 (二)HER2
动物病理学5-第五章-肿瘤

良性——来源组织+瘤
肿 恶性 瘤
癌——来自于上皮组织 肉瘤——来自于间叶组织
交界性——生物学行为显示良性与恶性之间类型
三、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转移与复发 继发改变 瘤细胞形态 核分裂相
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缓慢
较快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
不转移,摘除后不复发
常有转移,摘除后常复发
1.按组织起源分类
(1)、上皮组织肿瘤 来自被复上皮(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和柱状上皮等)及腺 上皮的肿瘤。
(2)、间叶组织肿瘤 来自胚胎时中胚叶所分化发育的各种组织,又可分为以下 主要几类:
(1)结缔组织肿瘤 来自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软骨和骨组 织等肿瘤。
(2)骨肉组织肿瘤 来自平滑肌和横纹肌的肿瘤。 (3)脉管组织肿瘤 来自血管和淋巴管的肿瘤。 (4)造血组织肿瘤 来自淋巴组织和骨髓组织的肿瘤。
• 母细胞瘤(blastoma):来源于幼稚组织及神 经组织的恶性肿瘤称母细胞瘤。如肾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瘤等。起源于造血细胞组织的一 类恶性肿瘤习惯称为"白血病",如髓细胞性白 血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肿瘤的特殊命名方法: (1). 肿瘤前冠“恶性”二字 • 例:恶性脑膜瘤、恶性黑色素瘤 (2). ×××母细胞瘤:来源于幼稚组织的肿瘤 • 例: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良性) (3). 根据肿瘤的形态特点 • 例:骨巨细胞瘤、肺燕麦细胞癌 (4). 习惯命名 例:白血病 精原细胞瘤 (5). 人名 (6). 瘤病:用于多发性良性肿瘤,如神经纤维瘤病
C、氨基偶氮类为染料类: 食品(奶黄油)饮料易诱发膀胱癌,肝癌
D、亚硝胺类: 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发生有关。
《癌基因与癌》PPT课件

• 又名抑癌基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 TSGs ) 、隐性癌基因。是一种抑制细胞生长 和肿瘤形成的基因。在生物 体内与癌基因功 能相抵抗,共同保持生物体内正负信号相互作 用的稳定。
• 已发现10种抗癌基因,如RB基因 (Retinoblast oma视网膜母细胞瘤),p53 基因
是四聚体,
突变具有显性失活的效应
P53等位基因的缺失或突变 都可使细胞生长不受限制
野生型限制细胞 生长
缺乏p53细胞生长 不受控制
突变亚基因阻碍 四聚体功能,细 胞生长不受限制
DNA的损伤激活p
53,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
辐射
引起不同结果:
早期: 阻止细胞周期 前进直到损伤修复。
晚期: 引发细胞凋亡。
(3) 416位Tyr和自身磷酸化有关。 (4) 而527位Tyr的磷酸化位点。
Membranebinding
Motulatory
Catalytic
Supressor
SH3 SH2
2
14 80
250
416 516 527
十四烷基化位点 突变改变了被转化细胞的 与另一些激酶催化 在c-Src中Tyr-527 形态,有的也赋予转化活性 结构域同源序列; 磷酸化,抑制激 Tyr-416 自我磷酸化 酶活性
• 80年代初通过很多实验证实了癌基因的存在。
• DNA肿瘤病毒:致癌潜能存在于一种功能或一组相关的功能之中,这些功能在病毒 裂解周期的早期就被激活。当转化发生时,相应基因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 且呈组成型表达。(癌基因的组成型表达产生了癌蛋白。)
• RNA反转录病毒:病毒的致瘤性并不依赖它的癌基因,而是在于它激活了细胞内原 癌基因的表达。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54张

A3……或a1、a2、a3……,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不定向性 的特点。基因突变
还有
普遍性和低频性
等特点。
任务活动
(3)Ⅰ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 是 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 ,在Ⅰ突变点附近再丢失 2 个
碱基对对多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影响最小。
(4)Ⅱ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顺序 是 天冬氨酸—亮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由此推断,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
任务活动
例4 (不定选)如图5-1-4表示发生在细胞内DNA上的一种碱基对的改变方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A.这种改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该DNA的结构一定发生了改变 C.该DNA的热稳定性一定发生了改变 D.该细胞内不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图5-1-4
任务活动
[解析] 该DNA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可能发生在相邻基因间的 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上,因此该细胞内不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又因为密 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A、D正确; 该DNA上碱基对发生了改变,DNA的结构一定发生了改变,B正确; T—A变为A—T,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数目没有发生改变,该DNA的热稳 定性不变,C错误。
2.基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形成
3.分析细胞癌变的原因,选择健 初步的生命进化观和适应观。
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3.基于对细胞癌变原因的分析,选择健康
4.阐明基因重组的意义。
的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预习梳理
一、基因突变的实例 1.镰状细胞贫血 (1)镰状细胞贫血的病因 ①直接原因:在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 氨基酸 的替换。 ②根本原因: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的 碱基序列 发生了一个碱基的替换。
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

抑癌基因实验举例p53基因
01
02
Rb基因因最初发现于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而得名。正常情况下,Rb基因控制着成视网膜细胞的生长发育和视觉细胞的分化。Rb基因一旦功能丧失或先天性缺陷,成视网膜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视网膜母细胞瘤。
2.脂类代谢特征
3.蛋白质代谢特征
01
4.核酸代谢特征
01
02
03
01
跨膜受体蛋白或结构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转录因子、转录调节因子、细胞周期蛋白、DNA损伤修复因子等。
抑癌基因表达产物:
02
近40种,命名混乱,无统一命名法。研究较为清楚的有Rb基因、p53基因。
抑癌基因的种类:
一、抑癌基因表达产物和种类
二、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
1.作为转录因子或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参与细胞的生长、分 化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以调节细胞的生长。但以 对细胞增殖产生负调节作用为主。 2.以细胞骨架蛋白或膜蛋白,参与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 3.参与DNA损伤后的修复与DNA复制,确保DNA结构及遗传稳 定性; 4.作为GTP酶激活蛋白或磷酸酶阻断癌基因产物的活性而发 挥抑癌效应; 5.DDC基因编码一种与细胞黏附作用有关的细胞表面蛋白质 分子,调节细胞间的相互关系等。
02
P53基因突变不仅失去野生型p53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而且突变本身又使该基因具备癌基因功能(P53蛋白C端碱性区具有活化癌基因的作用)。
01
突变型p53基因致癌作用机制
《自然》杂志:美国分子生物学家Donehower在老鼠身上模拟正常人类p53突变的过程中,偶然创造出了一种p53异常活跃的老鼠。p53使这种老鼠对于致命的肿瘤具有明显的抵抗性。但是这种老鼠没有充分享受不得癌症的机会。仅仅过了96周,半数的突变个体已经归西了。最老的一只突变个体非常勉强的活到了136周;而与之对照的正常个体生活了164周。Donehower说,这种老鼠“在中年时看上去已经衰弱而迟钝”,并且出现了许多与老化有关的特征,例如,身体缩小、皮肤变薄、以及伤口愈合变慢。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Oncogene and tumor suppressor gene
刘玲 生物化学教研室
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增殖受两类基因调控:
正调节信号: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并阻止其发生终末分化,调
控失常时表现为肿瘤细胞的恶性生长,多数癌基因起作用;
负调节信号:抑制增殖,促进分化、成熟和衰老,最后凋亡,抑
LTR
调节和 产生病 产生逆转 产生病 产生酪 启动转 毒核心 录酶和整 毒外膜 氨酸激 蛋白 酶 蛋白 合酶 录 在逆转录病毒的双链cDNA 合成过程中,病毒5'端和 3'端的独特序列重复复制,两末端各增加了另一端的U序 列,从而形成长末端重复序列LTR(long terminal repeat)。LTR中含有病毒的启动子和增强子.
癌基因分类
按癌基因家族分类 按功能分类
按家族体系分类
家 族 成 员 产物作用 src家族: src、abl、fgr、fes、 TPK活性 yes、fps、 lck、kek、 fym、lyn、tkl ras家族: H-ras、K-ras、N-ras 小G蛋白, myc家族:c-myc、N-myc、L-myc jun、 fos sis家族: 仅sis 产物定位 膜内侧或跨膜
癌基因发挥作用。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涉及基因表达调控及细胞分裂 、分化过程。癌基因编码类生长因子多肽及其受体分子,通过细 胞内信息传递系统刺激细胞增殖。
促进细胞生长增 殖,阻止分化
抑制增殖,促进分化 、 成熟、衰老和凋亡
正 调 信 号
细胞正常
负 调 信 号
第一节 癌基因(正调因素)
• • • • 癌基因概念 病毒癌基因 细胞癌基因 癌基因产物及功能
一、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s)
自考《病理学》题库(第五章肿瘤)

肿瘤(tumor)[1分]参考答案:间变(anaplasia)[1分]参考答案:转移(metastasis)[1分]参考答案:异型性(atypia)[1分]参考答案: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disease or precancerous lesions)[1分]参考答案:非典型性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1分]参考答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1分]参考答案:癌珠(carcinoma pearl or keratin pearl)[1分]参考答案:9.癌基因(oncogene)[1分]参考答案: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1分]参考答案: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1分]A生长旺盛B常形成肿块C细胞分化成熟能力降低D增生过程中需致癌因素持续存在E相对无静止成长2.下列哪条是诊断恶性肿瘤最主要的依据[1分] A肿瘤边界不清B出血坏死C出现转移D切除后复发E体积较大3.淋巴结癌转移时,癌细胞首先出现在[1分]A边缘窦B髓窦C淋巴滤泡内D副皮质区E淋巴结门部4.如下是恶性肿瘤的有[1分] A神经纤维瘤B软骨肉瘤C骨瘤D尖锐湿疣E肺炎性假瘤5.以下属癌前病变的是[1分] A胃溃疡B慢性萎缩性胃炎C类癌D粘膜白斑E肝硬化6.胃粘液癌转移到卵巢称为[1分]A卵巢粘液癌B卵巢癌胃转移C胃转移性粘液癌D卵巢转移性粘液癌E胃粘液癌转移7.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如下特征[1分] A细胞体积增大B细胞核多C细胞核大D分裂像多E可见病理性核分裂8.诊断恶性肿瘤的依据是[1分] A迅速增大的肿块B疼痛C细胞异性型增生D局部淋巴结肿大E恶病质9.确定癌的主要依据是[1分]A瘤组织不典型性明显B浸润性生长C老年人D有癌巢形成E转移多见10.下列哪种形态癌的可能性最大[1分] A乳头状B火山口状溃疡C菌伞状D息肉状E菜花状11.淋巴结癌转移的诊断依据是[1分] A淋巴结肿大B淋巴结质地变硬C淋巴结疼痛D淋巴结粘连明显E淋巴结内出现成团异型细胞12.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指[1分]A细胞层次增多BB.细胞异型性增生,但未累及上皮全层C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极性不丧失D细胞局限于基底膜内E不会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癌13.肺癌一般不转移至[1分]A脑B骨C心D肝E肾14.诊断腺癌的依据是[1分]A发生于腺上皮B呈结节状外观C有癌巢形成D异型性明显E有条索状,腺状排列15.下列哪种肿瘤的恶性型不能归入肉瘤[1分] A脂肪瘤B血管瘤C软骨瘤D乳头状瘤E纤维瘤16.如下哪肿瘤可分泌激素[1分]A鳞状细胞癌B粘液癌C腺癌D类癌E移行上皮癌、17.下列哪项是恶性瘤的主要特征?[1分] A瘤巨细胞形成B核分裂多见C出血坏死D浸润性生长和转移E细胞多、间质少18.含有三个胚层组织成分的肿瘤称为[1分]A间叶瘤B混合瘤C畸胎瘤D错构瘤E癌肉瘤19.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瘤的主要根据?[1分]A肿瘤有出血B肿瘤有坏死C肿瘤的异型性明显或瘤细胞原始、幼稚D肿瘤有溃疡形成E老年人、进行性消瘦20.良、恶性瘤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1分] A切除后是否复发B肿瘤生长的快慢C肿瘤细胞的异型性D是否呈浸润性生长E用手是否可以推动21.下列哪项肿瘤是恶性瘤?[1分]A多形性腺瘤B甲状腺囊腺瘤C成肌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瘤D软骨母细胞瘤E髓母细胞瘤22.癌与肉瘤的最主要区别是[1分]A瘤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B组织来源不同C肿瘤内血管多少不同D转移的途径不同E发生的年龄不同23.Krukenberg瘤的本质是[1分] A直肠腺癌B胃粘液癌C卵巢癌D乳腺癌E肾细胞癌24.易经血道转移的肿瘤是[1分] A胃癌B绒毛膜癌C皮肤鳞状细胞癌D乳腺癌E食管癌25.下列哪种肿瘤的恶性型归入癌?[1分] A乳头状瘤B滑膜瘤C间皮瘤D血管瘤E脑膜瘤26.胃癌的晚期经血道易转移到[1分]A脑B脾C骨D肺E肝27.原位癌的概念是[1分]A没有发生转移的癌B光镜下才能见到的微小癌C无症状和体征的癌D不典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E早期浸润癌28.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愈高[1分]A恶性程度愈低B恶性程度愈高C转移愈早D临床表现出现愈早E预后愈差29.低分化肿瘤的特点是[1分]A恶性程度低B恶性程度高C对放射治疗效果差D对化疗效果差E异型性小30.属于上皮细胞源性肿瘤的是[1分] A人毛细血管瘤B脑膜瘤C乳头状瘤D畸胎瘤E神经鞘瘤31.属于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是[1分] A间皮瘤B癌肉瘤C黑色素瘤DBowen病E滑膜瘤32.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是[1分]A肉瘤样癌B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C黑色素瘤D骨软骨瘤E不成熟型(恶性)畸胎瘤33.下列哪种肿瘤的形状,癌的可能性大?[1分]A息肉状B囊状C分叶状D绒毛状E火山口状溃疡34.下列哪种形态肿瘤似恶性瘤的可能性大?[1分] A粘液变性B鱼肉状C出血、坏死D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E质硬35.良性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1分] A瘤组织中出现病理性核分裂B瘤组织结构的极性消失C瘤细胞核的多形性D瘤细胞的核浆比值增大E瘤细胞的多形性36.肿瘤的特性取决于[1分]A肿瘤的实质B肿瘤的间质C肿瘤的生长速度D瘤细胞的代谢特点E肿瘤的生长方式37.肿瘤的代谢特点是[1分]A肿瘤组织内氧化酶增多和蛋白质分解酶减少B主要是有氧氧化获取能量C蛋白质合成增强,分解减少DDNA合成增强,RNA合成减少E与正常组织的代谢相比较没有质的差别38.下列哪项属于恶性瘤?[1分]A黑色素瘤B纤维组织细胞瘤C节细胞神经瘤D神经鞘瘤E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39.肺转移性肾癌指的是[1分]A肾癌和肺癌同时转移到它处B肺癌转移到肾C肾癌和肺癌互相转移D它处的癌转移到肺和肾E肾癌转移到肺40.下列哪项是诊断恶性瘤的主要依据?[1分] A多核B巨核C有病理性核分裂D核大E有核分裂41.下列哪种肿瘤最常转移到肝?[1分] A食管鳞状细胞癌B子宫颈鳞状细胞癌C结肠腺癌D膀胱移行细胞癌E肛管鳞状细胞癌42.肿瘤血道播散的最常见部位是[1分]A肝、肾B肝、脑C肺、脾D肝、肺E肺、脑43.肿瘤的形成是局部细胞[1分] A不典型增生所致B多克隆性增生所致C化生所致D克隆性增生所致E炎性增生所致44.下列哪项属于良性瘤?[1分] A松果体母细胞瘤B神经母细胞瘤C软骨母细胞瘤D肾母细胞瘤E胸膜一肺母细胞瘤45.下列哪项属于癌前疾病?[1分] A纤维囊性乳腺病B慢性浅表性胃炎C皮肤瘢痕D肺结核球E乳腺纤维腺瘤46.下列哪项是恶性瘤诊断的主要根据?[1分] A肿瘤切除后复发B肿瘤发生转移C肿瘤的边界不清D肿瘤的生长速度突然加快E肿瘤出血、坏死47.血道转移的确切根据是[1分]A在远隔器官形成了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B血液中发现了瘤细胞C瘤细胞栓塞于远隔器官D瘤细胞进入了静脉E瘤细胞进入了动脉48.单纯癌多生于下列哪些器官?[1分]A肝B肺C乳腺D胃E甲状腺49.关于高分化腺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1分] A癌细胞分化较好,癌巢呈腺样结构B癌巢呈实体条索状,不形成腺样结构C癌细胞分泌大量粘液,并形成“粘液湖”D对放射治疗敏感E对化疗敏感50.关于未分化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1分]A由上皮发生,瘤细胞多形性显著B由上皮发生,易与肉瘤相混淆C由上皮组织发生,缺乏分化状态D对放射治疗不敏感,预后差E对化疗不敏感,预后差简述异型性、分化程度及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
医学: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肿瘤转移
癌基因的突变还与肿瘤转移有关,一些基因的突变可以促进 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从而影响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抑癌基因突变与疾病
抑癌基因突变
抑癌基因的突变可以增加个体患癌症的风险,这些基因通常起到抑制细胞生长 和肿瘤形成的作用,当它们发生突变时,其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被削弱或丧失。
遗传性癌症综合征
一些抑癌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的发生,如Li-Fraumeni综合征、 Rb综合征等,这些综合征患者通常在较年轻时患上癌症,且具有家族聚集性。
了解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 可以为癌症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靶向治疗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可以成为癌 症治疗的靶点,通过针对这些突变基 因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 长和扩散。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研究历史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家们开始 发现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并逐渐揭示 了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癌症发生和发 展中的作用。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肿瘤发生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在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突变可以导致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 过程的异常,从而引发肿瘤的形成和发展。
预后判断
检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可以用于判断疾病的预后和指导治疗,一些突变的基因可能对某些治疗 手段敏感或耐药,因此了解这些突变信息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04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治疗 策略
基于癌基因的治疗策略
靶向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病毒通过合成病毒 癌蛋白,引起细胞转化。
许多新的肿瘤抑制基因 是在病毒癌蛋白与宿主TSG 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中被发 现的。
RNA反转录病毒
RNA反转录肿瘤病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慢性肿瘤病毒是野生型反转录病毒,不 带有癌基因。 急性肿瘤病毒是缺陷型反转录病毒,在 其基因组中带有来源于动物的癌基因(vonc)。v-onc的功能和突变的原癌基因相 似。 慢性肿瘤病毒是依赖LTR中的强启动子 (增强子)作用细胞癌基因,诱发癌变。
接着又分离到一个30Kb的cDNA片段, 用此片段可检测到13q14带70Kb区域的基 因。 同年眼科专家Dryja发现RB失活时可以致 瘤,杂合子(RB+/RB-)易被诱变而失活; 他还发现经眼球摘除手术能存活下来的 患儿长大后易患成骨肉瘤,乳腺癌和小 细胞肺癌。 1986年Friend将13q14位点的Rb经cDNA 克隆制成各种探针,检查很多例骨肉瘤 和组织肉瘤患者发现约50%的患者RB基 因纯合缺失。
Membranebinding
Motulatory SH3 SH2 250
Catalytic
Supressor
2
14
80
416
516
527
十四烷基化位点
突变改变了被转化细胞的 与另一些激酶催化 在c-Src中Tyr-527 形态,有的也赋予转化活性 结构域同源序列; 磷酸化,抑制激 Tyr-416 自我磷酸化 酶活性
◆Kundson早在1971年提出著名的 “ 二次突变假 设(two mutation hypothsis)”。 后来遗传学家发现家族性患儿的体细胞中13号染 色体存在缺失(13q14),表明该区域可能存在 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有关的基因RB。 ◆ Sparkes(1980)将RB基因定位于13q14。 ◆ Benedict(1983)提出位于13q14的RB的一对等 位基因均失活才会产生该肿瘤。表明RB是以隐 性方式起作用。 ◆ Stephe等(1986。
DNA肿瘤病毒
转化病毒多为ssDNA病毒,癌基因能编码病 毒本身所需的蛋白。 如:SV40的T抗原;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的E7抗原; 腺病毒的E1A,E1B抗原 转化病毒带有癌基因,其产物可使肿瘤抑制物 失活。即减弱抗癌基因的功能。
一些DNA病毒感 染宿主细胞后不发生 裂解, 而是潜伏在 细胞中,并整合到宿 主基因组中,表达病 毒癌蛋白, 引起宿 主细胞转化。如: 多瘤病毒家族 (SV40),人乳头瘤 病毒家族,腺病毒家 族。
第五章癌基因与癌
第一节 肿瘤细胞的特点 (1)无限生长(Immortalization),这和生长 控制发生改变有关。 (2)转化(transformation),失去了生长的 正常抑制,例如不受生长因子的支配。 (3)转移(metastasis),癌细胞具有侵袭正常 组织的能力,可以从原来的组织转移到其他 的组织,在那建立新的克隆。
Inactive receptor Has unphosphorylated SH2-binding domain
Activated receptor has phosphorylated SH2-binding domain Fig. Phosphorylation of tyrosine in an SH2 binding domain creates a binding site for a protein that has an SH2 domain
(1) RB产物可抑制部分致癌蛋白。 主要是可以和肿瘤抗原相互作用: SV40 T抗原,腺病毒E1A抗原,人类乳 头瘤病毒E7抗原,可结合到RB的 379~792残基区域。 (2)RB还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在细胞周期中RB磷 酸化受到调控 G0/G1 去磷酸化, G1末至G2末被细胞周 期蛋白CDK复合物磷 酸化。
在下游插入的 ALV其增强子激 活c-myc的启动子
RNA肿瘤病毒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下,复制和整合 到核基因组中
反转录病毒的癌基因起源于动物
(1)各种动物的c-onc其数目和位置比较固定, 而反转录病毒中的v-onc数目和位置是不固 定的。 (2)线虫(C.elegans)和果蝇等动物并不被反 转病毒所感染,但这些动物的基因组中也 具有与高等动物癌基因同源的基因; (3) c-onc中发现有内含子,而反转录病毒的癌 基因(v-onc)则无内含子。 (4)动物的c-one可为反转录病毒所转导。
1987年Stanbridge等分离了人类13号 染色体,将它注入培养的成骨肉瘤 细胞中,结果导致了癌细胞逆转, 同年李文华把RB转化到培养的癌细 胞中使其逆转。 更进一步证明了RB的抑癌作用。他 克隆了RB全长的cDNA,发现其产物 是一种长928氨基酸,分子量是105 kD的蛋白质。
RB的分子功能:
生长因子
分泌蛋白
癌 基 因 的 类 型
生长因子受体
各种受体激酶,受体
G-蛋白/ 信号传导
GTP结合蛋白
胞内Tyr激酶
膜结合蛋白,胞液蛋白
Ser/Thr激酶
胞液蛋白
信号分子
调节物
转录因子
Leu拉链蛋白,转录 因子,甲状腺激素受体
二.抗癌基因(antioncogene)
又名抑癌基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 TSGs ) 、 隐性癌基因。是一种抑制细胞生长和肿瘤形成 的基因。在生物 体内与癌基因功能相抵抗,共 同保持生物体内正负信号相互作用的稳定。 已发现10种抗癌基因,如RB基因 (Retinoblastoma 视网膜母细胞瘤),p53 基因 许多TSGs产物是细胞周期调节因子或是生 长相关基因的转录抑制子。它的非活性形式能 促进肿瘤生长。
正常细胞与癌细胞比较
体外细胞培养
原代培养细胞(血清依赖,接触
极限(大部分细胞 死亡,少数存活) 确立细胞系 (永生化) 转化(失去血清依
赖、接触抑制;形 态改变、聚集,长 成病灶)
抑制 ,有限寿命)
生 长 转 化 过 程
转移癌细胞转移
到别的组织,产 生新的克隆
癌细胞
确立细胞系:
(1)贴壁依赖性(Anchorage dependence)细 胞附着在固体基质或薄膜的表面。 (2)血清(或生长因子)依赖性(serum or growth facto dependence) (3)密度制约抑制 (Density-dependent inhibition) (4) 细胞骨架的形成 (cytoskeletal organization)。细胞是扁平 的,而且延着附着基质的表面沿伸。
2 . 癌症的发生原因
外因:物理致癌因子( 高能辐射)
化学致癌因子( 环状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亚硝酸等) 生物致癌因子(肿瘤病毒,黄曲霉素) 内因: 蛋白质功能水平上的病毒活性, 重要的生长调节基因的突变,如激素 控制细胞生长的机制被破坏。
第二节 癌基因和抗癌基因
癌基因(oncogene) 转化基因(transforming gene) 细胞癌基因(cellular orcogene,c-onc) 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 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v-onc)
DNA肿瘤病毒:致癌潜能存在于一种功 能或一组相关的功能之中,这些功能在 病毒裂解周期的早期就被激活。当转化 发生时,相应基因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 中,并且呈组成型表达。(癌基因的组 成型表达产生了癌蛋白。) RNA反转录病毒:病毒的致瘤性并不依 赖它的癌基因,而是在于它激活了细胞 内原癌基因的表达。
p53蛋白与 抑制有关 的各功能 区的活性
第三节 癌基因产物的结构,功 能和细胞癌变。
一 . src基因
src的产物p60src具有TPK(酪氨酸蛋白激酶) 活性,与细胞的增殖和转化有关。Src蛋白有 四个结构域: (1)N端十四烷基化位点是和膜结合的位点 (2)SH2(src homology region-2)结构域。 (3) 416位Tyr和自身磷酸化有关。 (4) 而527位Tyr的磷酸化位点。
P53等位基因的缺失或突变 都可使细胞生长不受限制
野生型限制细胞 生长
缺乏p53细胞生长 不受控制
突变亚基因阻碍 四聚体功能,细 胞生长不受限制
DNA的损伤激活 p53,在细胞周期不同阶 段引起不同结果: 早期: 阻止细胞周期
前进直到损伤修复。
辐射
晚期: 引发细胞凋亡。
p53的功能: (1)一种可能是野生型p53与细胞中某些T抗 原的类似物结合,抑制了它们的活性; (2)p53也是一种DNA结合蛋白,它能识别长 10bp两侧对称的基序,并激活含多拷贝这 种基序的启动子的转录。 (3)在有的座位上它可能阻遏其靶基因。 (4) p53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细胞周 期,缺乏这种调节就会导致细胞无限制生 长。 (5) p53突变具有显性失活的效应。
一.癌基因
癌基因是有潜在的促发肿瘤
发生活性的基因,最早在肿
瘤病毒中发现。到目前为止,
发现的癌基因己有100多个。 1911年P.Rous发现了Rous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 1969年美国的Huebner,R.I.和Todaro,G.I提出了癌基 因假说。
1970 年 H.Temi 和 Dulbecco 发 现 致 癌 的 RNA病毒中存在反转录酶,提出了原病 毒假设,认为RNA病毒通过反向转录和 正向转录以及与宿主细胞DNA发生交换 或重组,能形成癌基因。 1976年H.Evarmus和J.M.Bishop发现鸟类 肉瘤病毒中含有致癌基因。被命名为病 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 v-onc)。 80年代初通过很多实验证实了癌基因的 存在。
Fig. A Src protein has an N-terminal domain that associates with themembrane, a motumatory domain that includes SH2 and SH3 motifs, a kinase catalytic domain,and (c-Src only ) a suppressor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