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二)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

(三)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学会探究是课程的核心价值

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反思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学会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

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中、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尊重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三、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品德与社会的基本内容

《〈品德与社会〉教学基本概念解读》主要内容:《品德与社会》是新型的小学综合课程,体现了新时期对公民素养的新要求。这门课程不是过去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简单合并,而是以小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行动能力。所以,它是有效地实施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举措。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教师能否准确地把握课程方向,能否理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就成了能否有效地实施这门课程的关键。“两纲”教育

多角度、多纬度诠释了对社会的理解、重组和灵活运用,展示了落实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真实过程。然后市教研室《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员关月梅老师作了《促进学科融合扎实推进“两纲”》——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贯彻与落实“两纲”的探索和实践的工作总结。市教研室主任王厥轩主任和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也在会上发言。闵行区张辰副区长发表讲话,她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教育人、塑造人;教育改革不单纯是教师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两纲”教育的关键是为教育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政府层面应该给与学校、教师更人文的环境。最后,上海市科教党委副书记翁铁慧从调研数据说起,强调了“两纲”教育的重要性。翁书记认为“两纲”教育的目的培养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的人格;“两纲”教育要注重基础性、体现普遍性;要从观念、体系、融合、师资等抓起。

“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儿童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心灵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身体去接触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社会。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课程的核心是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让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格。课程核心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儿童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任何一门课程都追求一定的教育价值。本门课程的教育价值是使儿童成为一个有良好品德的少年儿童,而达到这样一个教育目的是要通过一定课程内容来完成的。该课程的基础是什么呢?那就是儿童的社会生活。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领域就会随着深入和扩大,学生只有深入社会生活,以社会生活作为课程的基础才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在接触、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使自己认识社会生活行为规范,形成道德意识、道德判断标准和道德情感。儿童也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才能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性并对自己的个性形成产生影响。儿童在社会生活中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大信息量,发展智慧,形成良好的品德。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教育的基础性和教育的有效性是教育课程所追求的目的之一。人的素质形成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而素质的形成必然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基础打不好对后续教育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儿童时期的教育必须按照儿童心理成长的规律,从儿童的发展实际出发,按照儿童的成长发展要求设计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并采用儿童可以接受的教育方式来施教。教学内容要来自儿童的社会生活,教育方法要生动、活泼,有童趣。教学要能帮助儿童回答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教师要成为儿童社会化人格成长中的导师,这样的教育才会具有实效性。对儿童搞成人化的教育,不但收不到实效,反而会破坏教育的基础性,会造成儿童成长中的人格缺憾,使他们适应不了社会的要求,也会给后续教育造成麻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