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就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与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与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与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与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与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
一、确立“课程就是经验”的新型课程观。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而新课程改革奉行的课程观就是: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促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这意味着:
1.课程就是一种经验,强调体验。这意味着课程的内容与意义在本质上并不就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身的理解,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堂”。
2.课程就是一种过程,强调参与生成。教师与学生不再就是外在于课程,而就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就是课程的创造者与主体,她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换言之,课程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占有与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所以说,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
自我即课程。
二、关注学生作为“整体人”的发展。
“整体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人就是一个智力与人格与谐发展的有机整体,生活的完整性表明人与世界的其它构成——自然、社会就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
1.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传统课程忽略乃至割裂了儿童的整体性。一方面,把学习等同于“读书”,读“专家编的书”,特别就是几本要考试的“书”,而忽略了非学术性知识,如儿童的生活环境、经验、阅历,从而导致了学生片面发展。另一方面,机械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割裂了个体知识学习与精神构建。
A、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替代一直沿用的教学大纲,为学生的经验进入课堂打开了方便之门。
B、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
2、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与谐发展。
A.个体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在社会中,个体与自然与社会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美国教育哲家杜威说:“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
B.新课程突破学科领域的束缚,强调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回归,把自然、社会与自我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
三、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
1.增强课程的生活化。
2.凸现课程的综合化。
四、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
1.教学应关注人。
2.教学应重过程。
3.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教学过程应强调建构性、生成性与多元性。
A.知识就是主动构建的,而不就是被动接受的。
B.生成性就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强调课程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生成性”因素往往就是判定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
C.多元性。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多元智力理论》,“差异就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
五、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1.确立新型的知识观,视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为或创造的过程。
2.在倡导个性休的知识生成方式。
六、确立“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与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
新课程改革的五大基本理念:
一就是人本情怀方面,指了解自己,尊重与欣赏她人及不同文化等;
二就是统整能力方面,指理性与在感性、知与行、人文与科技的
调与与统一;
三就是民主素养方面,包括自我表达、独立思考、与人沟通、社会服务、负责守法等;
四就是乡土与国际意识方面,包括乡土情、爱国心、世界观等;
五就是终身学习方面,包括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资讯与语言的运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