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考试改革课堂考核环节试题第一次采油大作业答案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
生产初期假设该井可以自喷生产,井筒中的流动可以分为两段。
下部分泡点压力以下为纯液流,上端低于泡点压力之后为气液两相流。
忽略加速度压力梯度部分。
为了简化计算,大概确定摩阻压力梯度的比例,讲井筒管流分为两部分,纯液流和气液两相流。
以第一组数据为例,根据混合液的密度可以得到液柱高600.92m ,气液混合物高度899.08m 。
(1) 纯液柱段摩阻压降和总压降计算: 油藏条件下的原油密度:
o a s g
oi o
R B ρργρ+=
根据油层物理第一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到油藏条件下的溶解气油比
33
25.94/s R m m =
于是可得油藏条件下的原油密度:
3
831.88/oi kg m ρ=
原油析出气体前可忽略压力所引起的密度变化,因此该段原油密度可近似取原始条件下的原油密度。
于是该段的平均密度:
3(110%)10%848.7/m oi w kg m ρρρ=-+⨯=
重力压力梯度:
/h m dp dh g
ρ=⨯
原油流速:
()/86400
m o o w w q q B q B =+
雷诺数:
Re m m
m
Dv N ρμ=
其中粘度为油水的体积加权平均值,原油的粘度根据油层物理学中相关公式得到。
根据雷诺数的大小,所给四组生产条件下的流动皆为水力光滑区。
故有:
14
Re
0.3164
f N =
摩擦损失梯度:
2
/2m m
f v dp dh f
D ρ=
(2) 气液共存段摩阻压降及总压降计算: 为简化运算,气液共存段不分段,使用Orkiszewski 方法进行计算。
该段平均压力为:(9+0.1)/2=4.505MPa ,按照温度梯度计算中点温度值作为该段平均温度。
气,液的就地流量:
00()86400p s o
g p TZ R R q q pT -=
86400o o w w
l q B q B q +=
按照Orkiszewski 方法流型划分原则,分别计算L B (泡流界限),L S (段塞流界限)等等,并分析不同产量下的流型。
四种产量下的流型都为泡流,其摩擦损失梯度可以按照液相进行计算。
但是液相流速需要计算持气率H g ,泡流持气率计算参见《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
液相真实流速:
l (1)
l
h p g q v A H =
-
按照相同的方法可得到摩擦阻力系数,从而计算该段的摩擦阻力损失。
根据持气率亦可计算该段平均密度,从而得到气液共存段的重力压力梯度。
(3)根据各段的压力梯度和高度,可分别计算总的重力压差和摩阻压差,从而得到摩阻压力梯度所占的比例。
结果见附表
产液 摩阻压降/Pa 重力压降/Pa 摩阻压降占比/% 11 299.4786511 12635962.98 0.0024 19.8 1265.845917 12444729.22 0.0102 25.4 2378.91156 12331780.59 0.0193 31.3
4039.606879 12218334.34 0.0331
摩阻与产量关系
0.0000
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
0.03000.03500
5
10
1520253035
产液量
摩阻占比
第二题
一、计算地层压力:P=1.15x1000x9.8x1500=16.905MPa;选择合适的产量和压力(可自己选择):流压(12.9MPa)—流量(19.8m3/d)。
二、根据题目相应地层和流体参数计算某一油管直径的井筒压力梯度损失。
(可利用matlab 编程来实现)
已知参数:油层厚度5m;中深1500m;地层压力系数1.15;原油饱和压力9.0MPa;含水率为10%;生产气油比20m3/t;原油相对密度0.85;天然气相对密度0.7;50℃
脱气原油粘度30mPa.s
处理参数:假设地层温度梯度为每100米3摄氏度,地表温度为20摄氏度,结合地层的厚度就可知地层的温度分布。
利用饱和压力将井筒分为不同的两段,根据不同气
液流型计算相应状态下的流体参数。
计算方法:参考助教复印的压力梯度计算方法。
采用两项垂直管流的Orkiszewski方法:用压力增量迭代法计算1)确定起始点压力p1,计算深度增量ΔZ和分段数N:
2)初始计算段的压力降为Δp设,并计算下端压力:
3)计算该段的平均压力和平均温度:
4)计算和下的流体性质参数及流动参数:
(1)原油的API度
(2)溶解气油比:因为γAPI>30
(3)原油的体积系数
(4)原油密度
(5)油水混合液体的密度
(6)液体的粘度
死油的粘度
活油的粘度
水的粘度:
液体的粘度:
(7)油、天然气的表面张力:
(8)水、天然气的表面张力:
(9)油、水混合物和天然气的表面张力:
(10)天然气的粘度:
其中:
(11)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其中
条件计算公式(12)天然气密度
5)判断流态
计算流量:
气体体积流量:
气体质量流量:
液体体积流量:
液体体积流量:
无因次气体流速:
5)计算平均密度与摩擦损失梯度
代入可求出平均密度
根据相对粗糙度和雷诺数查表的摩擦阻力系数f=0.04,可得摩擦梯度:
6)计算压降
7)计算误差
8)利用编制的程序计算井筒的压力分布并绘图。
三、计算不同油管直径下井筒压力梯度,选出最优解(对应现有油管尺寸)。
四、 Matlab编程产生的计算结果。
表1 不同油管半径下的压力梯度
油管半径压力梯度油管半径压力梯度
0.025 0.0088662 0.043 0.007337
0.026 0.0083937 0.044 0.0073486
0.027 0.0080762 0.045 0.0073608
0.028 0.0079108 0.046 0.007373
0.029 0.0078051 0.047 0.0073855
0.03 0.0077286 0.048 0.0073983
0.031 0.00767 0.049 0.007411
0.032 0.0076229 0.05 0.0074238
0.033 0.0075835 0.051 0.0074366
0.034 0.0075503 0.052 0.0074494
0.035 0.0075204 0.053 0.0074623
0.036 0.0074939 0.054 0.007475
0.037 0.0074688 0.055 0.0074876
0.038 0.0074442 0.056 0.0075001
0.039 0.0074207 0.057 0.0075124
0.04 0.0073964 0.058 0.0075247
0.041 0.0073712 0.059 0.0075367
0.042 0.0073456 0.06 0.0075487
图1 不同油管半径对应的压力梯度
3(即最优油管半径)。
图中的最低点对应最小的压力梯度,对应的油管尺寸:21
第三题(思路)
多相流计算只考虑重力和摩擦损失,故井筒压力损失由重力损失和摩擦损失组成。
有题目1可知摩擦损失,进而可得摩擦梯度f
dp dL ⎛⎫
⎪⎝⎭。
以井口为求解节点,关系式为: P 2=P 1+P 12f +P 12g
式中,P 12f 为摩擦损失,P 12g 为重力损失。
P 2=P wf ;
P 12f =f
dp h dL ⎛
⎫⨯ ⎪
⎝⎭;
12[(1)]g m o w w w P gh f f gh ρρρ==-+
根据题目所给的流量与流压数据,计算出P 1值
1
2
,填入下表。
液量Q(m 3/d) 11.0
19.8
25.4
30.3
流
压P wf (MPa) 14.1
12.9
12.49
12.1
P 1(MPa)
把结果画到图2中得到曲线A (曲线A 不一定是直线),与曲线B 的交点所对应的产量即为该井对应的最大产量。
若产量可观,则认为投产初期油藏能量充足,为充分利用地层能量,选择自喷生产,若产量不可观,选择气举生产。
Q(m 3/d) 1MPa
P 1(MPa )
B
A
第四题(思路)
1、ρgsinθ+ρvρ/d*
式中ρ为多相混合物的密度;v为多相混合物的流速;f为多相混合物流动时的摩擦阻力系数;d为管径;p为压力;h为深度;g为重力加速度; θ为井斜角的余角。
f=0.1,ρ=874.14kg/m3,d=0.065m,h=1500m,
(1)利用Beggs-Brill方法计算井筒内的压力梯度。
设定一系列的产量,求出对应的井底流压,在每一个压力下运用压力增量迭代法从井底向上计算,为简化计算过程,将整个井筒作为一段进行计算,根据平均压力和平均温度计算Rs,Bo,Z,μo,μg,原油密度,天然气密度,气液的就地流量、表观流速、质量流量等流体的性质参数,根据Beggs-Brill方法的方法判断流型,再计算阻力系数,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压力梯度,若在误差范围以内,则取估计值为油压值,之后绘制pt-Q的关系曲线B,根据公式2-5绘制每一个油嘴直径下产量与油压的关系曲线,即油嘴特性曲线G,曲线B、曲线G与IPR曲线构成了综合协调曲线。
(2)在曲线B上找到油压为2MPa的点,所对应的产量即为要求的最大产量
(3)在协调曲线上找到产量为28t/d,确定与之对应或者相近的油嘴直径,曲线G与B的交点确定实际的产量和油压,G与IPR曲线的交点确定井底流压。
(4)假设油压低于0.5MPa时该井停喷,向下计算该油压下的井底流压,根据初始值与终值的压差以及压力递减速度,即求得停喷期。
第五题
一、根据题目中流压与产量数据画出IPR曲线,并确定30t/d下的井底流压。
油管直径:88.9mm;原油的压缩系数Bo为:1.086;油水混合物的密度为:818kg/m3 ;
换算单位30t/d=39.8m3/d——对应井底流压10.5MPa。
(如图所示)
图1 IPR曲线
二、以Pwf(10.5MPa)为起点,计算压力分布曲线。
平衡点(710,4.31),注气点(640,3.78)
即注气深度为640m,工作阀所在位置的油管压力P为3.78MPa。
图确定平衡点和注气点
三、不同注气量下的压力分布曲线
表1 不同气液比下的井口压力
总气液比对应井口压力
1000 0.967612
2000 1.483519
3000 1.704381
4000 1.831462
5000 1.916133
图不同气液比下的井口压力
图定注气压力及定井口压力下确定注气点深度及气液比最后结果:在1.5MPa的定井口压力下,总气液比(TGLR)为2020m3/t,即注入气液比为2000m3/t。
定产量为30t/d,注气量为60000m3/d。
第六题
第一部分:确定注气深度和产量
已知注气压力和注气量,尽可能地获得最大可能的产量,确定注气点深度及产量的步骤:
(1)假定一组产量(20t/d,25 t/d,30 t/d,35 t/d),根据可提供的注气量(5万方/天)和地层生产气液比计算出每个产量的
总气液比TGLR(2378m3/ m3,1905m3/ m3,1591m3/ m3,1366.2m3/ m3)。
(2)以给定的地面注入压力4MPa,计算环形空间气柱压力分布曲线B,用注入压力减去(0.5-0.7MPa)做B的平行线,即为注入气
点深度线C。
(3)以定井口压力为起点,利用多想垂直管流,计算每个产量下的油管压力分布曲线D1,D2,D3,D4,D5。
(步骤见第三部分),他
们与曲线C的交点即为各个产量所对应的的注气点以及注气深
度。
结果如下图所示:
-10012345678
-300
-500
-700
-900
-1100
-1300
-1500
(4) 从每个产量对应的注气点压力和深度开始。
利用多相管流根据
油层生产气液比向下计算每个产量对应的注气点以下的压力分布曲线A 1,A 2,A 3,A 4,A 5.(方法同第三部分)。
(5) 在前面得到的IPR 曲线上,根据上步计算出的产量与计算流压
的关系,交点所对应的的产量和压力即为该井在给定注气量和井口油管压力下的最大产量Q 。
0246810121416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综上,最大产量为34.8t/d ,对应注气点地层深度为820m 。
(6) 估算最大启动压力
MPa 5.128.9*850*1500g L p e ≈==ρ
第二部分:确定气举阀 (1) 第一个阀的下入深度:
m g
96.652010p L 5max
1=-⨯=ρ
(2)第二个阀的下入深度
确定产量为35t/d 时,利用油管内压力分布曲线:
2152
1
L =L +1010
a t g
ρ⨯-=112.93m
(3)第三个阀的下入深度
()
=-⨯-+
=1010g
p p L L 52t a323ρ158.63m
(4)第四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7.2031010g
p p L L 5t3a434=-⨯-+
=ρ
(5)第五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89.2471010g
p p L L 5t4a545=-⨯-+
=ρ
(6)第六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7.2911010g
p p L L 5t5a656=-⨯-+
=ρ
(7)第七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76.3351010g
p p L L 5t6a767=-⨯-+
=ρ
(8)第八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67.3771010g
p p L L 5t7a878=-⨯-+
=ρ
(9)第九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04.4171010g
p p L L 5t8a989=-⨯-+
=ρ
(10)第十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89.4531010g
p p L L 5t9a10910=-⨯-+
=ρ
(11)第十一个阀的下入深度
m 1.4901010g
L L 5t10a111011=-⨯+
=ρ
(12)第十二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41.5241010g
p p L L 5t11a121112=-⨯-+
=ρ
(13)第十三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19.5561010g
p p L L 5t12a131213=-⨯-+
=ρ
(14)第十四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98.5871010g
p p L L 5t13a141314=-⨯-+
=ρ
(15)第十五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76.6191010g
p p L L 5t14a151415=-⨯-+
=ρ
(16)第十六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49.6461010g
p p L L 5t9a161516=-⨯-+
=ρ
(17)第十七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2.6731010g
p p L L 5t16a171617=-⨯-+
=ρ
(18)第十八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40.6971010g
p p L L 5t17a181718=-⨯-+
=ρ
(19)第十九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578.7211010g
p p L L 5t18a191819=-⨯-+
=ρ
(20)第二十个阀的下入深度
m 25.7451010g
L L 5t19a201920=-⨯+
=ρ
(21)第二十一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084.7701010g
p p L L 5t20a212012=-⨯-+
=ρ
(22)第二十二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56.7931010g
p p L L 5t21a222122=-⨯-+
=ρ
(23)第二十三个阀的下入深度
()
m 56.8231010g
p p L L 5t22a232223=-⨯-+
=ρ
823.56m >注气点深度,共需气举阀23个。
第三部分:油管压力分布的计算
采用两项垂直管流的Orkiszewski 方法:用压力增量迭代法计算 取产量q=15t/d 1)
确定起始点压力p 1,计算深度增量ΔZ 和分段数N :
p 1=1.5MPa ,ΔZ=100m ,N=15
2)
初始计算段的压力降为Δp 设,并计算下端压力:
a 5.0MP p =∆设
a 25.05.112MP p p p =+=∆+=设设
3)计算该段的平均压力—
p 和平均温度_
T :
MPa 75.12
2
5.12p p p 12=+=+=
设—
℃20_
==t T
4)计算—p 和_
T 下的流体性质参数及流动参数: (1)原油的API 度
97.345.1315
.141=-=
o
API γγ
(2)溶解气油比:因为γAPI >30
0341.4010
06
.56)10404.1(67
.459328.1393.10187
.14=⨯⨯=
++-T g s API p R γγ(m 3/m 3
)
(3)原油的体积系数
0539.2944025.2615.5=++=T R F o
g
s
γγ 0889.1000147.0972.0175.1=+=F B O
(4)原油密度
)(33m /kg 661.811130
)
10206.1(1000=⨯+=
-g s o o R γγρ
(5)油水混合液体的密度
4949.830)1(=+-=w w w O f f ρρρ
(6)液体的粘度 死油的粘度
325.202023.00324.3=-=API z γ
3489.21110==z y
4607
.1)
8.132(163
.1=+=-T y x
0279.01000
110=-=x oD
μ 活油的粘度
()
0.515
10.7155.615100s A R -=+=0.0451 ()
0.338
5.445.615150s B R -=+=0.7339
1000
)1000(B
oD o A μμ==0.0063
水的粘度:
()()
2
251.0031.47910321.8 1.98210321.81000
T T w e
μ---⨯++⨯+=
=1.0411
液体的粘度:
()1l o w w w f f μμμ=-+=0.1098
(7)油、天然气的表面张力:
()7
1.01510[4
2.40.0471.8320.267]1000
p
API og
T e γσ--⨯-+-⨯=
=0.0250
(8)水、天然气的表面张力:
()
8
3.625751023.33761000
p
e σ--⨯⨯=
=0.0715
()
7137.7852.58.7018101000
p σ--⨯⨯==0.0510
()()()23.33137.78137.78248 1.8[]206
wg T
σσσσ-=
-+=0.0717 (9)油、水混合物和天然气的表面张力:
()1l og w wg w f f σσσ=-+=0.0296
(10)天然气的粘度:
()
3104
10y
g
x g K e
ρμ--=⨯=0.0109
其中:
()()1.5
9.40.02492 1.870119 1.8M T K M T
++=
++=106.8497
2.40.2y x =-=1.2888
()3.5986/492 1.80.01x T M =+++=5.5559
28.96g M γ==20.272
(11)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322
3234561(//)//r r R r R R r Z A A T A T A A T A T ρρρ=++++++
其中
()0.27/R r r p ZT ρ=
()273.15/r c T T T =+
/r c p p p =
A 1=0.31506,A 2=-1.0467,A 1=-0.5783, A 1=0.5353,A 1=-0.6123,A 1=0.6815。
条件
计算公式
0.7g γ≥ ()692.22176.67,10 4.880.39c g c g T p γγ=+=⨯-
0.7g γ<
()692.22176.67,10 4.780.25c g c g T p γγ=+=⨯-
综上,利用试算法可得Z=0.9502 (12)天然气密度
()
3
3.484410273.15g g p
Z T γρ-=⨯⨯
+=14.772
5)判断流态 计算流量: 气体体积流量:
)(s /m 025.010
8640015.293)15.273)((3=⨯⨯+-=
p T R R Zq Q o s p o g γ
气体质量流量:
()s /kg 4815.086400)(206.1=-=
o
g
s p o g R R q W γγ
液体体积流量:
()
s /m 106.3]
)1([86400]
)1([3411-⨯=+-+-=w w w o w w w o f f f B f B q Q γγ
液体体积流量:
()s /kg 3007.086400
206.1100011=+=
o
g
s o R q q W γγ
无因次气体流速:4/11)(σ
ρg A q v P g
g =
--
=57.485 D v L t B /7277.0701.12-=(由于L B <0.13,取0.13) g g
s q q v L 1
3650--
+==79.254
89.146)(847575
.01=+=--
g
M q q v
L 经判断,该段属于断塞流 5)计算平均密度与摩擦损失梯度
根据段塞流相关公式,可求出相关参数v s =0.与δ:
⎥⎦
⎤⎢⎣⎡++++=+++=D D lg 63.0722.0110lg 0016.0516.0lgv X X -lgD 569.0455.0D
110lg 00236.0571
.1l 3t 371
.1l 3)
()()(μμδ 代入可求出平均密度
11t s p m t s p
W v A q v A ρρδρ+=
++=98.55kg/m 3
根据相对粗糙度和雷诺数查表的摩擦阻力系数f=0.04,可得摩擦梯度:
2112s p
t f t s p
q v A f v D q v A ρτδ⎛⎫+=+ ⎪ ⎪+⎝⎭
=2019.28 6)计算压降:
2
1m f
k k t g p g p h W q A p ρτ⎡⎤
⎢
⎥
+⎢
⎥∆=∆⎢⎥-⎢⎥⎢⎥⎣
⎦
=0.7746Mpa 7)计算误差,取MPa 02.0=ε
ε>设MPa 2746.05.07746.0=-=∆-∆p p k
因此取k 1p p ∆+作为新的1p 从第二步重新开始计算,知道满足需求后再以上端的末端压力作为下段的起点压力开始计算下一段。
8)利用编制的程序计算井筒的压力分布并绘图。
第七题
(1) 已知两组S10层产能测试表。
由地层梯度0.510~0.571psi/ft 算得S10层位的测试点的地层压力应该在21.57MPa~24.15MPa 之间。
对比产能测试结果,发现第二组数据符合要求,认为第二组数据准确。
由测试点的流压大于饱和压力,产液含水率为零。
得S10层采油指数:()3()
226
=
77.93/()22.4519.55
o test r wf test q J m d MPa p p =
=⋅--
当()wf test b p p ≥时,()o r wf q J p p =-
()
wf test b p p <时,2
10.20.8wf wf o b c b b p p q q q p p ⎡⎤
⎛⎫⎢⎥=+-- ⎪⎢⎥⎝⎭⎣⎦
其中3
()77.93(22.45 2.31)1569.51/b r b q J p p m d =-=⨯-==
3/1.877.93 2.31 1.8100.01/c b q Jp m d ==⨯÷=
Pwf (MPa )
0 0.5 1 1.5 2 2.31 22.45 Qo (m 3
/d ) 1669.52 1661.44 1645.87 1622.80 1592.23 1569.51
0.00
得S10层流入动态曲线如图:
(2) 由于各小层属于同一油藏,认为油层的物性相似。
由23(ln )
4
o e o o w k ha
J r B s r πμ=
-+代入S10层数据得3(ln )164.874
e o o w r B s mPa s r μ-+=⋅
所以S2层的采油指数为
322 4.578 3.786.4
==55.75/()
3164.87(ln )4o e o o w k ha J m d MPa r B s r ππμ⨯⨯⨯=
⋅-+
各小层温度相差不大,认为饱和压力相似。
当()wf test b p p ≥时,()o r wf q J p p =-
()
wf test b p p <时,2
10.20.8wf wf o b c b b p p q q q p p ⎡⎤
⎛⎫⎢⎥=+-- ⎪⎢⎥⎝⎭⎣⎦
其中3
()55.75(15.72 2.31)747.61/b r b q J p p m d =-=⨯-==
3/1.855.75 2.31 1.871.55/c b q Jp m d
==⨯÷=
Pwf (MPa ) 0 0.5 1 1.5 2 2.31 15.72 Qo (m 3
/d )
819.15 813.38 802.24 785.73 763.86 747.61
0.00
S4(1)层的采油指数为
322 1.015 1.3186.4
==4.38/()
3164.87(ln )4o e o o w k ha J m d MPa r B s r ππμ⨯⨯⨯=
⋅-+
其中3
()63.16/b r b q J p p m d =-=
3/1.8 5.621/c b q Jp m d
==
Pwf (MPa ) 0 0.5 1 1.5 2 2.31 16.73 Qo (m 3
/d )
68.78
68.33
67.45
66.15
64.44
63.16
0.00
S4(2)层的采油指数为
322 5.21 1.3186.4
==44.36/()
3164.87(ln )4o e o o w k ha J m d MPa r B s r ππμ⨯⨯⨯=
⋅-+
其中3
()639.67/b r b q J p p m d =-=
3/1.856.93/c b q Jp m d
==
Pwf (
MPa ) 0 0.5 1 1.5 2 2.31 16.73 Qo (m 3
/d )
696.60 691.99 683.13 670.00 652.60 639.67
S4(3)层的采油指数为
322 1.25 2.31486.4
==9.52/()
3164.87(ln )4o e o o w k ha J m d MPa r B s r ππμ⨯⨯⨯=
⋅-+
其中3
()137.28/b r b q J p p m d =-=
3/1.812.22/c b q Jp m d
==
Pwf (
MPa ) 0 0.5 1 1.5 2 2.31 16.73 Qo (m 3
/d )
149.49 148.57 146.66 143.82 140.07 137.28
S6(1)层的采油指数为
3227.77 1.01986.4
==26.06/()
3164.87(ln )4o e o o w k ha J m d MPa r B s r ππμ⨯⨯⨯=
⋅-+
其中其中3
()371.36/b r b q J p p m d =-=
3/1.833.44/c b q Jp m d ==
Pwf (MPa ) 0 0.5 1 1.5 2 2.31 16.56 Qo (m 3
/d )
404.80 402.10 396.89 389.18 378.96 371.36
S6(2)层的采油指数为
322 1.68 1.14386.4
==6.32/()
3164.87(ln )4o e o o w k ha J m d MPa r B s r ππμ⨯⨯⨯=
⋅-+
其中3
()90.06/b r b q J p p m d =-==
3/1.88.11/c b q Jp m d ==
Pwf (
MPa ) 0 0.5 1 1.5 2 2.31 16.56 Qo (m 3
/d )
98.17
97.51
96.25
94.38
91.90
90.06
总的流入动态曲线为:
Pwf(MPa)0 0.5 1 1.5 2 2.31 15.72 16.56 16.73 22.45
Qo(m3/d)3906.5
1
3883.3
2
3838.4
9
3772.0
6
3684.0
5
3618.6
5
610.5
1
468.9
1
445.7
6 0.00
第八题
解:将K7层的产能测试数据代入达西公式:
得到:
将地下原油视为同一性质。
由题目中“生产气油比较低,饱和压力较低;地饱压差较大,生产过程中几乎无自由气。
”得知可以将井筒中流动视为单相流。
(K7层泡点压力为2.93MPa,K8层为1.8MPa)
小层数据如下
层位厚度渗透率压力
K2(1) 4.88 2.612 15.57
K2(2) 5.51 3.445 15.72
K6(1) 2.23 3.106 16.64
K6(2) 6.07 2.92 16.56
K7 9.32 2.221 16.9
K8 7 2.615 17.1
将上表数据代入达西公式可以得到产量与井底流压之间的关系:
K2(1)层:
采油指数K2(2)层
采油指数
K6(1)层
采油指数K6(2)层
采油指数K7层
采油指数K8层
采油指数合采数据: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