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的类型与设计导入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导入的类型与设计导入的方法
导入类型有很多种,不同学科也有它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导入的方法,我们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通用的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是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通过极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方法,引起学生关注,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
直接导入比较适合连续
性教学的后续教学的导入,同时它也是高年级理性思维比较强的内容适合用直接导入,其次,就是年龄大的学生。
他们学习自觉性比较强,用导入可以更快的进入学习。
但是直接导入要注意对于小学生和初中学生来说不要用的太多,不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案例:小学科学《耳朵的科学》
师: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问题。
那么,声音又是怎样被我们感受
到的呢?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感受声音的器官——耳朵。
耳朵能够感受声音,而我们其他的器官,像鼻子、眼睛就没有这个本领,这里面包含着一定的科学。
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耳朵
的科学之谜。
(板书课题)
【评析:】导入的作用就是激发兴趣或动机,引起探究的内在雷要。
耳朵是用来听声音
的,这连小孩子都知道,没什么新颖之处。
可是,声波传到我们其他的器官,怎么就听不到
声音?这个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挺意外,谁去注意这个问题了?这正是身边的科学。
这个直接明了的导入,使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被引发了,探究耳朵科学的欲望被激发了。
(二)经验导入
所谓的经验导入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和提问等方式导入新课。
通常在新内容与学生的有关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的时候,采用这种经验导入,这种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发生在学生身边事情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动脑思考。
经验导入时要注意:一定要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这样的素材;选择的内容要与新的教学内容有关;另外在关键的地方教师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案例:物理《惯性》的概念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在乘车过程中会发生这种现象,每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倒;当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当车子急转弯时,人有被甩出去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这是由于存
在惯性的缘故。
那么什么是惯性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概念。
【分析】教师从坐车时各种现象导入,这些现象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有切身的体会,
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三)旧知识导入
旧知识导入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知识的连接点,以旧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
从而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旧知识导入通常是在新教学内容与学生有
关旧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时使用。
案例一:小学数学《九的乘法口诀》导入
师:出示从二至八的乘法口诀算式卡片,让学生自由应答;给应答既快又准确的小组发优胜小红花,给予鼓励。
生:学生自由回答
师:你能找出口诀中有因数“九”的口诀吗?
生:学生开始找“九”的口诀
师:把学生找出的“九”的口诀按顺序打上大屏幕:二九一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
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
师:“还有补充吗?”
生:争先恐后发言:“一九得九,九九八十一”,并把它们安插到上列式子中的适当的位
置上。
老师追问:“能说出理由吗?”
生:“一九还是九”,“九个一是九”,“八个九是七十二,九个九就是多一个九,把七十
二加九,就是八十一。
”
生:“西游记中不是说唐僧取经有九九八十一难吗?”大家都乐了。
(四)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是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电视等教具进行实验演示,或学生
实验的方法来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以已知实验现象或知识经验与发现新现象对比
方式产生问题情景,提出新问题,自然的过渡到新课学习的导入方法。
通常是在新知识所要求的感性经验是学生所缺乏的,或在生活中虽有所接触但没有引起
充分注意和思考的,或需要有鲜明的表象时采用。
实验导入有利于形成学生生动的表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因此,在小学各年级和中学理科教学中运用较广。
案例:中学物理《电磁铁》导入
师:老师这有一块条形磁铁,用它的一端接近大头针,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磁铁把大头针吸起来了。
师:磁铁为什么能吸引大头针?
生:因为磁铁有磁性。
师:老师这还有一根铁钉。
我把它接近大头针,看它能不能吸引大头针?(师演示) 生:铁钉不能吸引大头针。
师:为什么吸不起大头针呢?
生:因为铁钉没有磁性。
师:我们能不能让铁钉像磁铁一样,能吸引大头针呢?
生:把铁钉磁化。
师:你想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没有回答)
师:这节课就来学习把原来没有磁性的铁钉变成有磁性,也就是能吸引铁的电磁铁。
看谁爱动脑筋,学得快,实验效果好。
(板书课题《电磁铁》)
实验导入通常是在新知识所要求的感性经验,是学生所缺乏的,或在生活中虽然有所接触,但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和思考,需要有鲜明的表象的时候用实验导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实验导入时也要有一定的注意事项,实验演示的内容必须与新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并能为学习
新内容服务。
第二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是什么,掌握观察的具体的方法。
第三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实验导入才能够起到它真正的作用,这也是一个例子,书中都有,大家回去可以在书中进行详细的看一看。
(五)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是在讲授新课题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
片、电视片等,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景的导入
方法。
学生在直观感知过程中产生疑问,疑问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这个也可以把问题情景归我们前两类问题情景。
直观导入的时候要注意,实物、模型、幻灯、电视等内
容必须与新教材有密切的联系,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恰如其分的提出问题,以明确学生观察的思考方向,促进他们的思维,为学习新的材料做好准备。
案例:《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毛毛虫的故事》导入
师:这节语文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礼物。
先请看——(播放多媒体操件:《真蝴蝶
纷飞图》)
师:(解说)你们看,在火红的花瓣上,在翠绿的草叶间,美丽的蝴蝶挥动着轻盈的翅膀
在自由的飞舞。
可你们知道吗?这么小的蝴蝶,它小的时候竟是小小的毫不起眼的毛毛虫,(继续播放课件,毛毛虫的丑陋可怕状使学生纷纷惊呼。
)
(教师板书:毛毛虫)
师:这样丑陋不堪的毛毛虫,最终却成了美丽无比的蝴蝶。
那么它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一
个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补充板书: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学生齐读课题)
(六)故事事例导入
故事、事例导入是以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或报纸上的有关新闻,以及历史上认识自然与社会中的故事设置问题情景的导入方法。
故事具有启发性,把这些故事用在我们的导入会激起学生很好的兴趣。
在故事选取时要注意,首先选取的故事和事例必须是有趣的、启发性的、教育性的。
其次,故事要精短,再
次是故事事例要有针对性,能为讲课主题服务。
案例: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猴妈妈买了3个同样大小的饼分给小猴三兄弟吃。
猴妈妈把
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了大兄弟灵灵其中的一块。
二兄弟聪聪却吵着要吃2块,猴妈妈就把第二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了聪聪2块。
三兄弟皮皮更贪吃,非要吃3块不可,猴妈妈就把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了皮皮3块。
三兄弟谁分到的饼最多呢?
生1:灵灵最多。
生2:皮皮最多。
生3:三个兄弟分到的饼一样多。
师:到底谁分到的饼最多呢?同学们可以利用手边的学具自己去寻找答案。
(七)设疑悬念导入
设疑悬念导入是教师从侧面不断巧设带有启发性的悬念疑问、疑难,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方法有:惊奇——展示违背学生已有的观念的现象;
疑惑——使学生产生相信与怀疑的矛盾:
迷惑——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选择,学生已有的经验中缺乏可以辨认的手段而产生迷
惑:
矛盾——在推理的过程中,故意引出两个或多个相反的推理,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案例:初中语文七年级《狼》
教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
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
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学生齐答“不好”。
教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摆茶摊的人是谁?
生2:故事中的人是谁?
生3:为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生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
(八)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就是选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创设一种符合
教学需要的情景,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这样一种导入。
情
境创设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其次,教师设置的情景应该有明确的目的
或者意识。
再次,当你设计的情景内涵比较隐蔽的时候,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
案例:《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撕纸游戏,随便拿一张纸,不要刻意地去撕出什么形状,任意去撕,撕出什么算什么。
(师撕完后)同学们看老师撕的像什么。
生:什么也不像。
(老师就着撕出纸的形状,根据鱼的形状和花纹进行简单的添加,然后把它贴到黑板上。
) 师:现在变成什么了?
生:鱼儿!
(鼓励学生把刚才自己撕出的纸也添画成鱼,贴到黑板上来。
学生添加得又快又灵活,
都争先恐后地到黑板上贴,课堂气氛活跃。
不一会儿,黑板上贴满了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
鱼儿。
)
【评析】:与学生一起玩“撕鱼”游戏,丰富学生的联想,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使
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撕鱼的方法,十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同时也为第二
环节让学生了解鱼形状多样的特点埋下了伏笔。
设计导入的方法,在导入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都应注意一定的策略:
(一)导入技能设计策略
1.目的性
教师要明确导入技能的教学目的,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法,都应该使设置的问题情景指
向教学目标。
2.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导入设计这个问题情景,要与学生的年龄以及其思维特
点相适应,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的情景,这样学生感到亲切,容易融进情景,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是指在导入阶段,善于以旧抓新、揭示新旧知识的关系,使导入的内容与新
课程的重点紧密的相关。
3.趣味性
导入本身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学习动力持续下去,所以在设计问题情景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尽量选择学生身边能引起学生好奇心、感兴趣的材料作问题情景。
(二)导入技能应用策略
1.把握导入时间
导入的时间要适宜。
导入仅是一个“引子”,而不是内容铺开的讲授,故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2~5分钟为宜。
导入时间过长,难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在开始导入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
教师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
习情绪。
教师在导入的时候要根据导入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应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语气和措词,以饱满的热情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