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6期2012年11月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Vol.11No.6
Nov.2012
收稿日期:2012-07-27
作者简介:彭青霞(1972-),女,江西省九江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
doi :10.3969/j.issn.1671-7864.2012.06.070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彭青霞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经济贸易系,河南郑州450044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
摘
要:大学生“求职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两难现象突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如大学
生准备不足,主动实践意识淡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存在结构失衡、教学方法陈旧,课程的实践性无法彰显、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方法不科学、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操作能力不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等导致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实效很低;家庭教育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自我压力管理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抵制诱惑的能力等方面承担着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社会、政府的参与特别是社会资金的界入,尤其是顶岗实习和订单式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7864(2012)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06-0154-02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的人才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共存的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求职人员关心的是“你能给我多少薪水”,而用人单位关心的是
“你能为我做什么”,供求双方没有在实践能力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因而尽管岗位空缺,但是招聘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又陷入求职难的窘境。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差,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差,
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遇到许多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找到解决方法,束手无策。我认为,出现这样一种两难的境况,原因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准备不足,主动实践意识淡薄
高校自从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对增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过分注重文化成绩,甚至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浪费时间和财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味地沿袭着等、靠的思维,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动手能力还不强,最终成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身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发挥自己的特长,增长才干。但从现实情况看,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在组织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存在目标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够强等问题,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有些大学生为
了完成实践活动
“任务”,不是真实地去体验生活,不是着眼于受教育、强素质,而是走过场,搞花架子,甚至托关系开虚假证明。
二、高校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到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承担主要的任务。事实上,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曾经发挥过并正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还存在课程结构失衡、教学方法陈旧,课程的实践性无法彰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方法不科学、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操作能力不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实效很低。现实中,有的高校过多地考虑活动经费问题,只是在口头上、精神层面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给予支持,不能设身处地地帮助解决一些财力、物力、场所等物质层面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高校培养的人才规格、
质量不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中一些大学生实践能力较差是造成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特别是实习,大家都知道实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可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实习流于形式,实习等同于找工作、应聘,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去应聘某一职位,应届毕业
第6期彭青霞: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生肯定是处于不利地位。能做事、会做事才好求职,才有资格谈待遇,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也是大学生成功求职的关键。然而,今天很多毕业生,以为靠高学历、耀眼的成绩、厚厚的证书,便可获得用人单位青睐,殊不知,招聘者很少关心你读过什么书,上过什么课,而更关注你会解决什么问题,会做什么事情,很多大学毕业生求职受挫便在情理之中。
三、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两部分:一是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即家庭教育;另一部分就是上学,即社会教育。对于大学同班同学而言,学校教育大致相同,不同的就是家庭教育。而且,不同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一样的,无论性格还是学习能力都有所区分。说到家庭教育,更重要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以及父母自己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可现实情况是,普通的中国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和物力。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家长们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包括陪着孩子上很多的兴趣班、奥数班及英语班等;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到学习成绩,无一不是家长们要操心的。
但这种情况在孩子上大学后,家长们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都上大学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学校的职责,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有些学生家长甚至认为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不务正业,物质保障方面不予支持。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家庭教育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压力管理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等方面承担着很大的作用。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的六年时间里,学习几乎构成他们生活内容的全部,家庭和学校给予他们最多的忠告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而较少教育他们如何为人处事等生活能力。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许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不知道如何处理心理压力,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为不会处理这些问题而导致人际关系的僵化,进而自身压力增大,这正是家庭教育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的缺失。
四、社会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几乎所有的人都把责任推向高校。殊不知,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高校固然承担着无人替代的作用,可是,就课外实践活动而言,光有高校和学生的参与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要社会、政府的参与特别是社会资金的界入。
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需要社会(尤其是企业在提供实习岗位时)的配合,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为工作服务的同时,能有所思考,真正实现独立性、自主性相结合。但现实并不容乐观,很多企业在涉及一些诸如财务、商业机密的岗位时,不愿意让学生接触实际业务,只让学生做一些打字复印类的工作。
近年来,订单式培养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其意是高校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这种“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订单,而且涵盖整个人才培养的全程。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理论上来说是很不错的,不过,仍然存在教师实践能力弱,使许多订单难以合格完成以及如何多接学生满意的“订单”等问题。
实行“订单培养”,寻求产学合作的途径,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互利互惠。这对于有体制和隶属关系天然优势的民办学校来讲相对容易,但对于仍居大多数的“吃财政饭”的公办学校来说,要做到从“学校教育模式”到“企业教育模式”的转变要困难得多。因为校企联动的要求很高。从学生进校起,学校就应将其就业作为项目进行组织规划,包括校企共同研究人才需求走势、定位学生学习方向、规定合理的专业设置、实施系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策略、对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和积极反馈等。事实证明,如何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在具体操作上,就存在如何得到“订单”,又如何得到更多、更好“订单”的问题,行政干预显然难以长期奏效,必须寻找到一种校企互动的长效机制。显然,如果校企的关系是松散型,甚至只是“两张皮”,那么“订单”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而不容置疑的现状是,目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动流于理论上的说教,形式上“做秀”,具有实质意义的深度参与、渗透并不多见。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
[2]卫星.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3]刘德宇.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4]王金全.职校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J].实践与探索,2011,(2).
[责任编辑孟蕴华]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