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学前儿童指的是3至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心理和认知能力都会有显著的变化和发展。

下面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些特点:1.身体发育:学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较快。

他们开始发展更多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

孩子们变得更加灵活,能够跑、跳、爬和平衡。

2.大脑发育:学前儿童的大脑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快速发展。

他们的神经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和成熟,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信息和学习新的技能。

3.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迅速增长。

他们能够使用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他们开始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语法规则,并能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

4.社交发展:学前儿童开始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他们开始建立友谊和理解共享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性。

他们也开始明白与其他人相处时的规则和礼仪。

5.情绪和心理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

他们开始能够表达和控制他们的情感,并对他人的感受有更多的理解。

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个人特点,并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6.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并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阶段。

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也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7.独立性发展:学前儿童开始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他们能够自己去穿衣、洗漱和整理自己的东西。

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偏好,并且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大脑、语言、社交、情绪、认知和独立性等方面的发展。

这个阶段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关爱和发展环境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学前儿童(3-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之一、在这一阶段,他们经历了从幼儿到儿童的转变,身体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下面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些特点。

1.身体发育: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此外,他们的肌肉逐渐变得结实,运动协调性也得到了改善。

他们可以跑、跳、爬等各种动作,并开始学会用工具,如剪刀和铅笔。

2.大脑发育: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特别是大脑前额叶和顶叶区域,这些区域与思维、语言和记忆等高级功能有关。

他们的神经网络不断增强,促进了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语言能力: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他们可以理解并使用越来越复杂的语句和词汇,开始进行句子组合和故事讲述。

他们也能开始听懂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情绪发展:在学前阶段,儿童开始更加明确地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情感。

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的起伏,如愤怒、焦虑和兴奋等。

对于这些情绪,他们需要学习适当的情绪调节和表达方法。

6.物质操作:学前儿童喜欢通过触摸和操作来探索环境。

他们开始使用工具,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材料。

通过这种经验,他们发展了手眼协调和空间感知能力。

7.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他们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创作故事和制作手工艺品等。

这种创造过程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8.自我认知: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并逐渐形成自我认同感。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并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以上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些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教育支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课件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评价ppt课件

3、头围
•新生儿34cm,出生后前半年增长8cm,后半年 增长4cm,一周岁约46cm,第二年长2cm,5 岁时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 54~58cm.头围的大小与闹得发育有关,并 与囟门闭合迟早有关。
4、囟门
• 后囟门,2~4个月闭合;前囟门12~18个月 闭合。囟门早闭合头围过小,多为小头畸 形,新门闭合迟头围过大,多为佝偻病或 脑积水,囟门凹陷多见阴伤液竭之脱水, 囟门突出多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可见于脑 炎,脑膜炎。
1、体重
• 新生儿3KG, • 1~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 • 7~12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 kg+6*0.7(kg)+(月龄-6)*0.4(kg) • 2~12岁:体重kg=年龄*2(kg)+7(或8) • 体重一般活动范围不超过10%
2、身高
• 3岁以下小儿量卧位时身长,出生时约 50cm,出生后第一年长25cm,第二年平均 10cm,2岁时85cm,两岁后每年长 5~7cm,2~12岁公式: • 身高cm=年龄*7+70
(三)心理指标
• 感知、言语、记忆、思维、想象、动机、 兴趣、情感、性格、行为及社会适应力等。 用专门设计的测试量表或问卷调查获得, 采用国内外公认的格式,采用国际标准化 的常模,由专业人员掌握以保证结果的可 靠性和有效性。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 (一)生长发育评价 • 1、评价个体、群体儿童时的生长发育水平 处于什么等级 ;2、筛查、诊断生长发育障 碍、评价营养和生活环境因素对生长发育 的影响,提供保健咨询建议;3、列入社区 健康水平的指标体系
• (五)心理与生理的发育相互影响 • 生理缺陷影响心理发育,心里不健全导致生理 机能和体态异常。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三节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一、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
脏、胰腺等。
2~3岁乳牙已出齐;6岁时 第一颗恒牙可能萌出。防 止乳牙龋齿、充分咀嚼
代谢、储藏养料、解毒; 儿童肝功能不完善。注 意卫生安全,少食高脂 肪高热量。
较成人显著短且狭窄,粘 膜细嫩。避免食物过烫
储存、初步消化食物,“有意志” 脏器;儿童胃容小、蠕动差。注意 咀嚼,不可暴饮暴食、劳心费神。
(髓鞘化),并不是脑神经细胞数量的增殖。脑是优先发 育的,出生时新生儿脑重达成人25%;婴儿期脑重增加最 快;3岁:脑重达成人75%;7岁:脑重接近成人,达90%。 二、儿童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比较 差。 三、脑组织的生长发育对血液中葡萄糖的变化十分敏感。 不足的情况下,会造成脑功能紊乱。 四、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 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皮质较易扩散,神经 活动的强度较弱。 结论:在胚胎期到7岁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 需要适龄多元性教育和合理营养。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1
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特点
2
学前儿童脑及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3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4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特点
一、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
胚胎发育期:
孕8周内
胎儿期:
孕8周-出生
新生儿期:
出生至生后28天内
婴儿期(乳儿期):1周岁之内
幼儿期:
1-3周岁
学前期:
储存食渣,吸收水、 矿、V;儿童肠蠕动差。 防止便秘和粪中毒。
消化食物、吸收养料,儿 童肠管长,黏膜发育好, 吸收能力强。儿童食品要 营养易消化。

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

幼儿卫生学之第二章生长发育
难点: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常用评价方法
一、什么是生长发育
1、生长 是指身体各个器官以及全身的大小、长短和重量的增加与变化,是机体在量的方面的变化
2、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与完善,是机体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3、成熟 是指的生长发育达到一种完备的状态。标志着个体发育在形态、生理、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的阶段。
3、指数评价法
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借助数学公式编成指数,用以评价发育 水平的方法
身高体重指数:
即体重(g)/身高(cm)
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身高胸围指数: 胸围(cm)/身高(cm)×100
出生3个月后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身高坐高指数:
坐高(cm)/身高(cm)×100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Kaup指数 : 体重(g)/身高(c㎡)×
表示颅骨及脑的大小与发育程度
沿乳头下缘绕胸1周的长度 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
是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
(二)生理功能指标
是指身体各系统各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1、心率和脉搏、血压 2、肺活量、呼吸频率 3、握力、拉力、背肌力 4、最大耗氧量
胎儿形态发育: 婴儿动作发育:
头部 头部
躯干 上肢
四肢 躯干
下肢 (头尾发展规律)
乱动
一把抓


(正侧发展规律)
(三)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均衡
第一个突增阶段:胎儿中期到1周岁,表现为头尾发展规律
生 长
胎儿中期,是一生中身长增加最快(27.5 cm)
突 增
胎儿后期,是一生中体重增加最快(2300g)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评价_图文

第二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评价_图文

曲线图法: 原理和等级评价法完全一致。 优点:简单、直观、比较个体和群体的发育水平 缺点每个指标都要画一张图,不能同时评价多个
指标
百分位数法 发育年龄评价法
身高年龄 骨龄
二、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一)颅骨
前囟:1.5-2.0CM,至1-1.5岁 前囟测量方法 闭合。 后囟:出生时巳闭合或很小 ,生后2-3个月应闭合。 颅缝:生后3-4个月闭合。
若疾病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和一些重要的内分泌腺,或错过生 长关键期,则功能缺陷不可逆。
(七)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各有其特点 个体差异性,差异永远存在
遗传因素
儿子成年身高(cm)=(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 女儿成年身高(cm)=(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环境因素 营养 疾病 体育锻炼 环境污染 社会因素
(五)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 神经系统的发育为心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心理的正常发展,保证和促进了学前儿童身体的 正常发育
(六)生长管道现象和生长关键期
学前儿童沿一定的轨道生长,起关键作用的是:个体的遗传 特征
生长管道现象:正常生长的机体,在阻碍因素的作用下出现 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后,一旦阻碍因素被克服,立刻会向原 有生长轨道靠近和发展,并加速生长恢复到正常的生长轨道 。
统功能从不成熟变为初建和巩固;开始自主呼吸 ;血液循环发生变化;自主吃奶并进行消化和排 泄;外界温度变化及光、声刺激等
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保健重点:加强保暖、喂养、
预防感染。 围生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1
周。死亡率最高。
概念:出生后至1周岁前。又称乳儿期。 出生后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从出生到一岁末,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评价.ppt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评价.ppt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评价

第一节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
一、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 的调节支配下,对人体起着运动、支持保护和造血功能。 (一)骨骼的特点 (二)关节的特点 (三)肌肉的特点 二、呼吸系统 (一)解剖特点 1、上呼吸道 2、下呼吸道 (二)生理特点
1、血液量和体重的比例大于成年人,年龄越小,比例越 大,而且血液中含水分及浆液较多,盐类较贫乏。 2、血液内血细胞 (1)血液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含量在小儿出生时,红细 胞数可高达500~7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达15~22克/ 分升,以后由于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骨髓造红细胞的 功能下降,骨髓暂时性造血功能降低,胎儿红细胞寿限较 短,红细胞破坏较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2~3个月 达低水平,出现生理性贫血。随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 量逐渐增加,达到成人水平。 (2)新生儿的白细胞 白细胞数为20000/立方毫米以上, 4~5岁时降至8000/立方毫米左右,以后逐渐达到成人水 平(7000/立方毫米)。 在发育过程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发生着变化 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0~65%,淋巴细胞占30~35%。 4~6岁时两者又相等,6岁以后,中性粒细胞继续增多, 淋巴细胞减少,逐渐达到成人水平,中性粒细胞占50%~ 70%,淋巴细胞占20%~40%。
1、学前儿童骨骼比较柔软,容易弯曲变形。 2、学前儿童的骨膜较厚,血管、神经丰富,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长繁殖迅速,有利 于骨的生长和再生。 3、学前儿童的骨未完全骨化(钙盐在软骨 上的沉积,使软骨成为骨),骨骼未被韧 带所固定,容易发生畸形。 腕骨:脊柱:骨盆:足骨:
学前儿童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韧带较松驰,肌 肉纤细,致使关节活动范围大、伸展性强、而牢固 性差。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二、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
(一)胎儿期(受孕至分娩)
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分娩共280天(约40周)为胎儿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胎儿完全依赖母体生存,组织器官正在形成,母体的身体状况、情绪、营养、卫生环境等均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胎内前三个月(1—8周)称胚胎期,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是细胞和组织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干扰,都会引起各种畸形发育。在胚胎期末,各系统器官几乎都已基本分化成形。中间三个月为内脏发育更趋完善时期;后三个月为形体增长体格发育更加迅速的时期。因而,孕妇若在整个怀孕期间,尤其前三个月内遭受不利因素影响(如受到精神创伤、感染、物理损伤、药物、营养缺乏等),往往可影响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胎、流产、先天畸形和智力低下等。因此,这阶段应注意孕期保健,如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多摄取富含营养的食品;防止各种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防止接触各种有毒物品和放射源等。以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预防各种先天性畸形,以达到优生的目的。
4、胸围:沿乳头下缘绕胸1周的长度。表示胸廓的容积以及胸部骨骼、胸肌、背肌和脂肪层的发育情况,是人体重视厚度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身体形态及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也能反映体育锻炼的效果。
5、坐高(顶臀长):是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可表示躯干的生长情况,与身高比较时可说明下肢与躯干的比例关系。坐高占身高的比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身体的不同器官或系统的发育不是同时进行的。某一器官可能增长得快,另一些器官增长得比较慢,有的器官却在一定阶段趋于退化。呈现出不同的发育趋势:
(1)神经系统领先发育
(2)淋巴系统发育得最快
(3)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时间和速度虽然各有不同,但机体是统一的整体,各系统的发育并非孤立地进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因此任何一种对机体起作用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多个系统。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学前儿童是指3岁到6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以下是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1.身体发育:学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在前两年。

在此期间,他们的骨骼和肌肉发展迅速,运动能力不断提高。

他们学会了行走、奔跑、跳跃、爬高等基本的运动技能。

2.大脑发育:学前儿童的大脑在这个阶段中发育迅速,特别是他们的前额叶和颞叶的发育。

这个时期是大脑神经元建立连接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通过与他人交流、观察、探索环境来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从而促进智力发展。

3.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在这个阶段中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开始学习说话,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他们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人进行交流。

4.社会情感发展:学前儿童开始建立社会情感关系,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开始和同伴一起玩耍和合作。

他们开始懂得分享、尊重他人、了解规则等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

5.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物体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他们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6.情绪管理:学前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在这个阶段中得到提升。

他们能够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不同的情境和规则。

7.注意力和专注力: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在这个阶段中得到了提高。

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在一些特定的任务上,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注意力,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主要包括身体发育、大脑发育、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认知发展、情绪管理以及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的需要和发展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婴幼儿对外来刺激反应较慢,且易于泛化。
• 2.学前小朋友大脑旳发育
• 学前小朋友高级神经活动旳克制过程不够完 善,兴奋过程强于克制过程,兴奋和克制在 皮质较易扩散。
• 神经活动旳强度较弱,体现为小朋友自我控 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轻易产生 疲劳。
• 3.大脑——中枢神经发育旳关键期
• 婴儿出生后旳头2年是大脑灰质活跃增长及功 能区从形成趋向较为完善旳时期。
• 2.胎儿期 8周后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
• 3.新生儿期 自从出生期待结扎至生后28天,称为新生
儿期。 • 4.婴儿期
从出生到满一周岁,称为婴儿期。 • 5.幼儿期
1周岁至满3周岁称为幼儿期。 • 6.学龄前期
3周岁后来(第4年)到入小学前(6-7)岁, 称为学龄前期。
• 7.学龄期 从6-7岁至12-14岁,称为学龄期。
四、认知旳发展
• 1.注意旳发展 学前小朋友旳无意注意已高度发展,且相当 稳定,伴随额叶旳成熟,有意注意旳时间开 始延长。
• 2.记忆旳发展 学前小朋友旳记忆带有很大旳无意性,有意 记忆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
• 3.想象旳发展
学前小朋友旳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 象初步发展。学前小朋友旳想象旳目旳性不 明确,主题不稳定,想象旳过程常受情绪和 爱好旳影响。
二、食管
小朋友旳食管比成人明显短而狭窄,黏膜细 嫩,管壁肌肉组织及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轻 易受损。要防止提供味道过于浓烈、过于坚 硬旳食品,防止刺激、损伤小朋友旳食管。
三、胃
小朋友胃旳容积较小,随年龄旳增长,容量 不断增长。小朋友胃旳蠕动功能差,胃腺数 目少,消化液酸度低,消化酶旳含量少,故 消化能力较弱。
一般体格发育在出生六个月内生长速度最 快,后来逐渐减慢,到青春期又稍加紧; 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 淋巴系统先快,在学龄期超出正常,后来 逐渐减慢并恢复到成人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规律
1~10岁体重(kg)=实足年龄(岁)*2+7(或8) 同一年龄的小儿体重的个体差异往往较大,与营养、疾病等各种因素 有关;一年不同季节也不一样,夏季增长不多,冬春则增长较多。
四、4~6岁小儿体格发育的特点
2. 4~6岁小儿身高增长的规律 也是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年增长6~7cm。但身高增长速度大于体 重的增加速度,体型较瘦长。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特点
体格:人体的形态结构,包括人的发育水平、体型、姿态与器官 组织的构造。 一、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各组织、
器官、系统逐渐长大并发育完善,功能亦日趋成熟,故此不同年龄段有
其不同的生理、解剖特点,人体的生长发育氛围胚胎发育期等8个时期, 但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和完整的过程,各期之间并没有严格
新生儿大脑的沟回逐渐显现、加深,表面积增大,从而扩大思维、运动等
功能区。
3. 大脑-中枢神经发育的关键期
婴儿在出生时大脑已有上千亿个细胞(神经元),这些分散的细胞 必须能过合理营养以及与环境反复交往(接受刺激)后才能转化成
有组织的、可以认知和思考及与记忆有关的功能细胞团,较多细胞
团功能整合进而形成特定功能区。婴儿出生后的头2年正是大脑灰 质层活跃增长及功能区从形成趋向较为完善的时期;适龄多元性教 育和合理营养是这一关键期的重要环节。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7.学龄期 从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开始(女12岁,男13岁)之前称为学龄期。 此期体格发育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 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形态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 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淋巴系统的发育处于高潮。一半儿童 到12岁时,儒雅已全部脱落,长出除第三磨牙外的全部恒牙。早年形成 的运动能力进一步发展。 8.青春期 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称 为青春期,但是个体差异很大,有时可以相差2~4岁。此期特点为生长 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逐 渐明显,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并趋向成熟。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 够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接触社 会增多,遇到不少新问题,外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按发育特点青春 期又分为以下几期。
3. 大脑-中枢神经发育的关键期
(1)大脑-中枢神经发育的关键期
婴幼儿大脑的增长与发育始终是主动而呈动态性增长的。 人胚3周时已分化出大脑神经元,(比其他组织细胞增殖快)在此期间脑 的大体解剖结构也同时发展。大脑神经元自胎儿4~5个月其直至出生后半 岁一直非常旺盛地增殖。 婴幼儿出生时大脑皮质表面沟回不明显,但随着与人和环境交往的增多可以看出,儿童在6岁时大脑在重
量及形态上已接近成人.
关于脑的功能,虽不能表浅、粗略地进行比较,但我国有句谚语,即
“3岁看大,7岁看老”,充分表述出对幼小儿童脑功能的重视和肯
定。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3~7岁儿童.
此期间儿童大脑的重量继续增加,到6~7岁时脑重达1280g,基本接
学前儿童因生长发育的需要,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同化超过异化,相对于 成人而言,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更大。 了解学前儿童消化系统发育特点,有助于为他们提供既能满足生长发育 需要,又能符合消化器官活动规律的食品,更有效的为学前儿童的生长 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人体消化系统组成
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 肠)、大肠(盲肠、阑尾、升 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 结肠、直肠)、肛门;全长 8~10米。 消化腺:唾液腺、胰、肝、胃 腺(存在于消化管壁内)和小 肠腺(存在于消化管壁内)
一、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开始的部分。口腔里有舌、牙和 3对唾液腺的开口。 学前儿童的口腔容积较小,黏膜柔嫩、干燥, 血管丰富,容易破损和感染,食物的形状要小, 温度不可过烫。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8.青春期
(1)青春前期 是指女孩月经初潮或男孩首次遗精出现前的生长发育激 烈增长阶段,一般持续2~3年。
(2)青春中期 指第二性征发育开始后的3~4年,也称性征发育期。此
期以性征发育为特点。 (3)青春后期 指第二性征发育至成人到体格发育停止这一阶段。一般 约持续3年。
2. 学前儿童大脑的发育
学前儿童的脑对氧的需求量较大,在基础代谢状况下,儿童脑的耗氧量 为全身耗氧量的50%左右,而承认则为20%;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 对缺氧的耐受力比较差。
学前儿童脑组织对血糖的变化十分敏感,肝糖原储备量少,饥饿时可使 血糖过低,从而造成脑功能紊乱
学前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兴 奋和抑制在皮质较易扩散;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好动而不 好静,容易疲劳。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4.婴儿期 出生后至满一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身高增长50%,体重增加2倍,脑发育也很快。“二抬、四翻六会坐,七 滚八爬九扶立”。 5.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此期发育速度较前缓慢,尤其是体 格发育方面。此期前囟门闭合,乳牙出奇。神经系统发育开始减慢, 脑的体积已经达到成人的80%。活动范围渐广,接触周围事物较多, 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的能力增强。 6.学前期 3周岁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前期。体格发育速度又减慢,到达 稳步增长,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平 衡能力已经开始形成,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的界限,而且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生长发育的年龄分期
1.胚胎发育期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至8周内,各组织、器官、系统迅速分化法语并出具人 性的阶段。 易受内外因素的不良影响,发育受阻,可导致各种先天性畸形。 2.胎儿期 8周后只出生为胎儿期,各器官进一步增大,发育逐渐完善,胎儿迅 速长大。 3.新生儿期 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 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由于内外环境变化巨大,其生理掉接能力不 够成熟。
二、体格发育特点及整体生长
整体生长包括身高、体重的增长和整体中各部分比例的 变化。 1.身高 身高是指人体站立时颅顶到脚跟的垂直高度。常被用 以表示全身生长的水平和速度。身高方面表现出来的 个体差异比体重所表现出来的更大。身高方面的异常 大多由于先天性的骨骼发育异常与内分泌疾病所致。 身高受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身高 也是反应婴儿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近成人。神经纤维继续增长,分支加多,长度加长,更有利于神经联系。
到6岁,神经髓鞘基本上发育完成,神经传导也就更加迅速、准确。
大脑各叶的分化到6岁末也渐趋成熟。大脑结构生理的日趋成熟,为
儿童行为的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节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和保持正常体温所需用的能量,以及身体生长
二、体格发育特点及整体生长
整体生长包括身高、体重的增长和整体中各部分比例的 变化。
3个月: 男婴平均60.1cm (55.3~64.9cm); 女婴平均58.8cm (54.2~63.4cm). 2岁:身高︽(年龄*5)+75 cm 人生两个生长高峰:第一高峰期为胎儿期至 出生1岁,第二高峰青春期也是从青年到成年 的过渡时期。
二、体格发育特点及整体生长
2.体重
体重是指人体的总 重量,在一定程度 上放映儿童的骨骼、 肌肉、皮下脂肪和 内脏重量及其增长 的综合情况。也是 反应婴儿近期营养 状况最灵敏的指标。
二、体格发育特点及整体生长
2.体重
正常足月新生儿3000g 3个月男婴6700 g(5200~8300g);女婴6200 g (4800~7500g) 1岁9000 g 1岁内婴儿体重估算公式: 1~6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 7~12个月 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 2~10岁儿童体重估算公式: 体重(kg)︽年龄*2+8
三、脑的发育特点 1.新生儿的大脑发育
新生儿大脑皮质表面较光滑,沟回很浅,构造十分简单,以后神经细胞突触数量 和长度增加,细胞体积增大,神经纤维开始项不同方向延伸,越来越多地深入到 皮质各层。 与此同时神经纤维髓鞘化逐渐完成;脑干和脊髓在新生儿时已开始髓鞘化,接着 是与感觉运动有关的中枢髓鞘化,与智慧活动有关的中枢髓鞘化;6岁末几乎所 有的皮质传导通路都已髓鞘化。
发育和组织新陈代谢所需要的原料,都是由食物供给的。食物中所
含的各种营养成分,除水、矿物质、维生素外,绝大部分如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都是结构比较复杂的物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利
用,将摄取的食物转变为结构简单的可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这个过程需要人体的消化系统来完成。
第三节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
解剖分 神经 系统
脑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躯体感觉神经
功能分
感觉神经 (传入)
自主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骨骼肌) (传出) 自主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脑的结构
脑:位于颅腔内,由
脑干、小脑、间脑、
端脑四部分组成。
(一)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延髓三部分。
牙 teeth
(1)乳牙deciduous teeth的排列: 右上颌 Ⅴ Ⅳ Ⅲ Ⅱ Ⅰ 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上颌 右下颌 Ⅴ Ⅳ Ⅲ Ⅱ Ⅰ Ⅰ Ⅱ Ⅲ Ⅳ Ⅴ 左下颌
(2)恒牙permanent teeth的排列 右上颌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左上颌 右下颌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左下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