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胶体钯-化学镍电镀前处理工艺
ABS塑料胶体钯 化学镍电镀前处理工艺

ABS塑料胶体钯化学镍电镀前处理工艺塑料具有轻质、可塑性好、表面细致、光滑等特点,并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不种形状,再经过电镀起装饰、防护等作用。
电镀后的塑料制品和普通塑料相比,具有更强的装饰性。
而和金属电镀加工件比,塑料电镀产品具有轻质、易加工[1]、表面光泽性和整平性好等优点,因而在汽车、摩托车、五金、日常家用品中有广泛的用途。
随着塑料电镀越来越广的应用,对电镀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传统的硝酸银化学镀铜工艺,具有操作简易、成本低等特点,但工艺稳定性差,镀层表面易产生麻点。
化学镀铜多采用甲醛作还原剂,对身体有较大的伤害[2]。
此工艺也不适合自动化生产,很难适应塑料的高品质电镀要求。
胶体钯化学镀镍工艺已问世近30年,与硝酸银化学镀铜相比,此工艺稳定、简便、所需的劳动力少、得到的镀层质量更好,并可用于自动线生产。
但传统的胶体钯化学镀镍工艺成本较高,特别是胶体钯活化液,钯含量一般为150~600mg/L,同样的活化,其成本是硝酸银的10倍以上。
而传统的化学镀镍溶液自身仍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问题,使用周期较短。
为此,开发了一种低成本、高稳定性的塑料胶体钯化学镀镍前处理工艺。
此工艺的胶体钯活性极高,在15mg/L左右的钯含量下,活化液仍可使用;化学镀镍溶液成本低、稳定性更好、使用周期更长,并开发了一种比传统性能要好的解胶剂。
1工艺流程除油→水洗→酸洗→粗化→回收→水洗→还原→水洗→还原→水洗→预浸→胶体钯活化→回收→水洗→解胶→水洗→化学镀镍→回收→水洗→预镀。
2工艺处理及配方2.1除油一些应力高的ABS塑料应先适当去应力后再除油,而多数ABS塑料可以直接进行除油。
在注塑加工及其他处理过程中,塑料上难免沾上油迹,通过除油可以有利于塑料表面粗化均匀,同时增加粗化液的使用寿命。
对于手工线、塑料镀件可以采用手工擦洗除油后再上挂;对于自动线、塑料镀件可以直接上挂除油。
配方及工艺条件为:SP120~40g/L温度40~50℃时间3~10min2.2酸洗主要是延长粗化液的使用寿命,配方为硫酸100ml/L。
技术交流:塑料电镀的前处理工艺

技术交流:塑料电镀的前处理工艺在非金属上镀覆,以塑料占的比重最大,其中以ABS塑料为主,下面专门介绍ABS塑料的镀覆工艺的差别主要在于粗化工艺不同,其余步骤大致相似。
非金属镀覆可以提高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用非金属件代替金属件可节约金属,简化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工艺流程:零件→去应力脱脂→化学浸蚀粗化→中和、还原或浸酸→敏化→活化→还原→化学镀1) ABS塑料的组成与结构:ABS塑料是丙烯晴(A)、丁二烯(B)、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
是由丙烯晴与苯乙烯共聚形成的树脂相跟丙烯晴与丁二烯共聚形成的弹性体相(也称橡胶体相)组成的混合物,后者呈球状均匀地分布在前者之中,在粗化过程中橡胶粒子被溶去太少,形成凹坑,这对于提高镀层附着力很重要,橡胶粒子太少,凹坑数目不足;橡胶粒子太多,小坑连大坑,两者都会降低镀层的结合力。
因此,尽管ABS 塑料中三种成分的比例可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但对于用来镀覆金属的ABS塑料来说丁二烯的含量要控制在18-23%的范围内,而且应是接枝共聚才能使镀层有最佳的附着力。
2)去应力:有应力的零件会使镀层结合力差,用下列办法可检查ABS塑料零件是否有内应力。
a、冰乙酸浸渍法将零件完全浸入24±3℃的冰乙酸中持续30S。
取出后立即清洗,然后晾干检查表面。
表面有细小致密裂纹的地方说明此处有应力存在。
裂纹越多,应力越大。
再重复上述操作,但在冰乙酸中浸2min,再检查零件表面,若有深入塑料的裂纹,则说明此处有很高的内应力,裂纹越严重,内应力越大。
b、溶剂浸渍法将零件完全浸入21±1℃的1:1的甲乙酮和丙酮的混合液中,持续15S后取出立即甩干,依上述方法检查表面。
有应力的零件应在60-75℃下加热2~4h以消除应力。
也可采用在25%(体积)的丙酮中浸泡30min的方法。
3)脱脂:零件在模压,存放和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油污,为保证预处理效果,在粗化前应进行脱脂,脱脂可用酒精擦拭脱脂。
ABS塑料电镀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ABS塑料电镀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近年来,塑料电镀已被广泛用于塑料工件的装饰性电镀上。
ABS 塑料是塑料电镀中应用最广的一种。
ABS塑料是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丁二烯的含量对电镀的影响很大,一般应控制在18%.23%。
由于ABS是非导体,所以在电镀前必须使其表面金属化,即以化学法在塑料件表面上形成与基体有一定结合力的金属镀层.1工艺流程与配方本文中的工艺流程为:超声波除蜡一化学除油一水洗一表面活化一化学粗化一水洗一中和一水洗一敏化一钯缸一解胶一化学镍。
其中我们乐将分享给大家化学镀镍的配方为:硫酸镍 30g/L次亚磷酸钠 25g/L柠檬酸钠 20g/L三乙醇胺 20ml/L碳酸钠 4g/L氨水 20ml/L香豆素 0.03g/L温度55℃pH值 9.32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2.1漏镀漏镀是ABS塑料化学镀镍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由于ABS塑料工件漏镀的部位不导电,所以在以后的电镀生产中漏镀的部位无金属沉积,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
一般漏镀可分为片状漏镀与针孔漏镀两种类型,两者的成因有所不同,在此分别进行讨论。
2.1.1片状漏镀本工艺粗化液采用的是高浓度的铬酸与浓硫酸溶液,有时候由于粗化工序后水洗及中和过程不彻底,或者是因为工件形状复杂,其内部容易贮藏粗化溶液,导致在敏化工序过程中工件局部表面无法“抓”钯,甚至在进行化学镀镍时,工件内部残留的粗化液渐渗出将已沉积的化学镀镍层溶解,最终导致工件局部位置无化学镀镍层,这种由于工件上残留的粗化液导致的漏镀就是片状漏镀。
解决这种片状漏镀的方法主要是加强粗化后水洗与中和过程,尽量将工件上的粗化液冲洗或中和掉;对于某些因形状复杂容易贮藏粗化液的工件,应该改进其挂具设计,使其所贮藏的粗化液能迅速排出,必要时应在粗化后的水洗过程中将挂具从自动生产线支臂上取下,在水洗槽中做上下/右/前后剧烈摇动,或将挂具从水洗槽中取出并在空气中用力甩动,把挂具上工件贮藏的粗化液摇/甩出后再将工件放回原支臂上。
ABS电镀基本工艺概述

制 品
制 品 镀液 硫酸镍 氯化镍 硼酸 (添加剂)
ABS
半光镍
镍是一种带微黄的银白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 1基本化学特性: 镍在有机酸中很稳定,在硫酸、盐酸中溶解很慢,在浓硝酸中处于钝 化状态,但在稀硝酸中则不稳定。镍在空气中或在潮湿空气中比铁稳定,在 空气中形成透明的钝化膜而不再继续氧化,耐蚀性好。 2半光镍镀层含硫小于0.005%,延伸率一般大于8%,它是工程镍中多层镍 的底层,电镀中一般半光镍的厚度不低于总镍的50%,外饰件为60%。
氯化镍 只有硫酸镍的镀液,通电后镍阳极的表面很易钝化,影响 镍阳极的正常溶解,镀液中镍离子含量迅速减少,导致镀液性 能恶化。 加入氯离子,能显著改善阳极的溶解性,还能提高镀液的 导电率,改善镀液的分散能力,因而氯离子是镀镍液中不可缺 少的成分。但氯离子含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阳极过腐蚀或 不规则溶解,产生大量阳极泥,悬浮于镀液中,使镀层粗糙或 形成毛刺。
阳极
采用含磷铜合金,其中磷含量:0.04~0.06%. 作用如下: 1.在溶解过程中形成可导电黑膜Cu3P,催化一价铜的 氧化; 2.阻止一价铜进入溶液; 3.阻止阳极的过快溶解,较少阳极泥产生,保持溶液 Cu2+浓度的稳定。
3、镀镍
+
ー
+
钛篮 阳极袋
Ni
金属镍
Cu
化学镍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光亮剂
工艺范围及条件
操作条件
成份
工艺范围
温度℃ 搅拌 阳极 PH
CuSO4
H2SO4 Cl-
190-230g/L
65-72g/L 60-100ppm 25±1℃ 空拌 磷铜 /
、各组分作用
abs、pc-abs塑料件电镀工艺流程

ABS、PC/ABS塑料件电镀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式产品代号作用及特点除油/预溶胀MT-810 去除油污,并对工件表面进行整理亲水MT-812 改善整理后塑料表面的亲水情况一次粗化硫酸+铬酸盐二次粗化铬酸盐+硫酸中和还原MT-820 Na2SO3e及其它还原剂整面MT-830 改善粗化后的塑料表面状态,使之更加均匀活化MT-833 适合各种塑料的高稳定性、高活化强度的胶体钯解胶MT-840 该过程为室温高速解胶,约30秒左右化学镍MT-860 弱碱性,中低温(30-50℃)工艺,沉积速度快(≥10μm/H), 使用周期可达8-10周期焦铜时间3-5分钟,温度35-40℃酸铜+半亮镍(+高硫镍)+光亮镍(+镍封)+铬注:1、是否用高硫镍和镍封,视产品CASS试验阶段而定;2、整个工艺流程中,亲水后应直接粗化,其余各步骤之间应有水洗;3、整个作业过程不必更换挂具;4、该工艺对PC/ABS复合材料要求PC 含量≤40%;对于PC 含量≥40%或者纯PC料為了防止電鍍後的變形,倒是需要注意塑料件模具的流道和各部入水的設計。
比如刻意設計一些輔助連接骨位,以利於導電等.电镀又真空镀与水镀两种。
4x h3E%h.Y 真空镀可以配出各类颜色,颜色的可选择性不如塑胶啤件那么多,要注意,部分颜色中含有重金属成分,玩具产品可能无法通过检测。
U.q塑料电镀的应用装饰性应用装饰性应用(1) 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类在汽车追求轻量化而又豪华美观发展过程中,塑料电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车门拉手、汽车商标、标徽、车内饰、反光镜、表盘装饰、操作杆头、方向盘装饰、高级车轮壳罩等,都在大量采用塑料电镀制品。
不仅仅是汽车装饰零件,在摩托车和自行车上也有大量采用的例子,因为增加塑料配件的用量对于降低车体自重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但是,如果没有电镀金属作为其表面的装饰和防护,要想在汽车摩托车行业大量采用塑料是很困难的。
现在为汽车塑料进行电镀加工的厂商已经有很大规模,有些加工企业已经可以承揽从模具设计制造到塑料成型、电镀加工一体化的订单。
塑料电镀流程

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镀的塑料有ABS、PC+ABS和PA,下面主要谈谈塑料电镀的工艺流程。
塑料电镀就是采用一定的加工方法,先在塑料表面获得导电膜,然后用电镀的方法加厚的过程。
因此塑料电镀工艺也可以简单地分成两大步,第一步为塑料电镀的前处理:除油一粗化一中和—催化一解胶一化学镍;第二步为塑料电镀:预镀镍一光亮铜一半光亮镍一光亮镍一镍封一光亮铬。
1工艺流程的阐述1塑料电镀的前处理工艺流程阐述除油:清洁塑料零件表面,除去塑件表面的油脂、灰尘、汗渍等物质。
除油不仅关系到电镀层和塑料基体之间的附着力,还关系到镀层的外观以及镀层的各种性能。
粗化:在塑料表面形成直径为0.2μm到1μm的凹陷,使零件表面形成微观粗糙,增加电镀面与注塑件的接触面积。
粗化提高了塑料表面亲水性和形成适当的粗糙度,可以保证镀层与塑料表面有良好的结合力。
目前常采用的是化学粗化,化学粗化法是利用粗化液的强酸性,在零件表面形成凹陷。
化学粗化后的表面微观图见图1和图2粗化的温度、时间和化学浓度决定活性点的化学特性, 粗化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镀层的附着力。
中和:利用溶液的还原性,将零件表面藏留的铬酸还原去除,这些藏留铬酸对后面的工序均产生不利影响必须中和干净。
催化:由于化学镍的沉积需要催化,因此应在塑料表面沉积催化剂。
溶液中的催化物质被均匀吸附在零件表面燕尾状的小孔中,为后面化学镍反应的发生提供了催化中心。
下列金属可作为化学镍沉积的催化剂:钯、铂、钌、钴、镍,综合考虑功效和成本,钯最为合适。
胶体钯在氯化亚锡鳌合下吸附到塑胶表面,提供了催化中心。
解胶:塑料零件表面在催化液中所吸附的胶体钯并不具有催化活性,因为其周围被价锡离子( sn2+)所包裹着,需要通过解胶工序溶解钯周围的二价锡,使其裸露并真正具有催化活性。
解胶-般是在35 ~40℃下,于80~120mL/L的盐酸溶液中浸泡1~3min化学镍:前面所有工序都是在为此工序的顺利进行作准备,经过化学反应后,零件表面被覆盖了一层能够导电的镍磷合金层(约0.2μm),使原先并不导电的塑料变成了导体,使其在后面一- 系列的电镀(铜、镍、铬)过程都成为了现实。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化学镍
电镀部分 electro-plating
焦铜/瓦特镍 2 µm
光铜 10-30 µm
化学镍 0.5 µm
光镍 8-15 µm
光铬 0.1~ 1 µm
电镀生产工艺流程(1)
概述
电镀
五金电镀--在金属基体上直接进行电镀
塑胶电镀--使不导电的塑胶基体覆上一层 导电金属膜后进行电镀 ●前处理 通过化学反应在塑胶表面涂覆一层薄金 属膜层,为之后的电镀提供导电媒介 ●电镀 通过电化学反应使被镀工件表面沉积上致 密而平整的金属层
塑胶电镀 Plastic Electro-Plating
粗化Ⅰ
粗化Ⅱ
整面
亲水
中和
钯水
喷水洗
水洗1#
七 联 水 洗 7# 6# 5# 4# 3# 2# 1#
四 联 水 洗 1# 2# 3# 4#
碱解胶
水洗
水洗
水洗
水洗
三联水洗 1# 2# 3#
化学镍前 水洗
除蜡
除油
水洗
水洗
沙 碳 水 洗
酸 浸
水 洗 2# 3# 4#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Pd
目的:使塑料制品表面金属化。 原理: 化学镀---在无电流通过(无外界动力)时借助还原剂在同一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从而使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胶件表面上的一种镀覆方法。 Ni2+ Ni
abs电镀工艺流程

abs电镀工艺流程ABS电镀工艺流程ABS电镀是一种将金属涂层电镀在ABS塑料表面的工艺,能够增加塑料件的表面硬度、防腐性和美观度。
以下是一般的ABS电镀工艺流程。
1. 原材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ABS塑料件,以及金属电镀材料,常见的有铜、镍、铬等。
ABS塑料件必须要经过预处理,包括去污、除油和表面磨光,以保证电镀层的粘附性。
2. 酸洗:将准备好的ABS塑料件放入酸洗槽中,用酸性溶液进行清洗。
酸洗的目的是去除塑料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使其更容易与电镀层结合。
3. 洗涤:酸洗后,ABS塑料件需要经过反应停止洗涤,以中和残留的酸性物质。
然后,用水洗涤塑料件,确保其表面干净。
4. 化学镀前处理:塑料件经过洗涤后,需要进行化学镀前处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在塑料表面形成一个多孔表面,增加与金属电镀层的结合力。
5. 化学镀前活化:活化是将塑料件浸入活化液中,以去除残留的污垢和清洁剂。
活化后,塑料表面会生成一层活性基团,有助于与电镀层的结合。
6. 电镀:活化后的ABS塑料件可以进行电镀。
首先,将塑料件浸入金属电镀液中,确保其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然后,施加电流,使金属离子在塑料表面析出金属层。
7. 后处理:电镀完成后,金属镀层需要进行后处理以提高其质量和外观。
一般来说,后处理包括冷却、洁净和抛光等步骤。
8. 质检:最后,在电镀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检查电镀层的厚度、附着力和表面质量等。
只有通过质检的产品才会进行包装和出厂。
综上所述,ABS电镀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酸洗、洗涤、化学镀前处理、活化、电镀、后处理和质检等步骤。
每一步骤都非常重要,影响着最终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进行ABS电镀时,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ABS电镀的工艺流程全解

而ABS塑料因其结构上的优势,不仅具有 优良的综合性能,易于加工成型,而且材 料表面易于侵蚀而获得较高的镀层结合力, 所以目前在电镀中应用极为普遍。
ABS塑料电镀工艺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这就是前处理工艺、化学镀工艺和电镀工 艺。每个部分含有若干流程或工序。
(1)前处理工艺
前处理工艺包括表面整理、内应力检查、除油和 粗化。
③除油。可以采用以下配方:
磷酸钠 乳化剂 氢氧化钠 温度
20g/L lmL/L 5g/L 60℃
碳酸钠
时间
20g/L
30min
常用于除油的碱性试剂有硅酸盐和磷酸盐 两类。其中硅酸盐会在表面形成硅酸盐薄 膜,对后续浸蚀处理有影响,所以通常使 用磷酸盐除油剂。
除油之后,先在热水中清洗,然后在清水 中清洗干净,再在5%的硫酸中中和后, 再清洗,才进入粗化工序,这样可以保护 粗化液,使之寿命得以延长。
氯化镍 阴极电流密度
150~250g/L 3~5
30~50g/L 0.5~1.5A/dm2
硼酸
时间 温度
30~50g/L
视要求而定 30~40℃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电镀级塑料是ABS塑料和PP塑 料。其中以ABS的用量为最大,约占塑料电镀的 80%-90%。ABS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 和苯乙烯(S)三种单体聚合而成的。其中(B) 成分在聚合体中保持极细微的球状结构,在粗化中 易于溶解而使塑料表面粗化并获得良好的结合力, 因而随着(B)成分含量的不同,ABS塑料的可镀 性也有所差别,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ABS,均 应选用“电镀级”的,即含B成分(丁二烯)为 15%~25%的ABS材料 .
(2)化学镀工艺
化学镀工艺包括敏化、活化、化学镀铜或 者化学镀镍。由于化学镀铜和化学镀镍要 用到不同的工艺,所以将分别介绍两组不 同的工艺。
ABS塑料电镀自动线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

ABS 塑料电镀自动线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11.A B S塑料电镀工艺概述塑料电镀表面金属化前处理工艺主要有硝酸银-化学铜工艺,胶体钯-化学铜工艺,胶体钯-化学镍工艺,胶体钯-铜还原直接电镀工艺等。
电镀工艺部分,除开始时需采用焦磷酸铜、暗镍或酸性镀铜预镀工艺外,其它诸如酸铜-镍-铬(或仿金,枪黑,珍珠镍铬等)等电镀工艺与普通金属电镀工艺无异。
传统的硝酸银-化学铜工艺,具有操作简易,成本低等特点,但工艺稳定性差,镀层表面易产生麻点,而且化学镀铜多采用甲醛作还原剂,对身体有较大的伤害,同时,此工艺也不适合自动化生产,很难适应高品质和大面积塑料件的电镀要求。
胶体钯-化学铜工艺避免了硝酸银活化溶液易分解的弊病,操作也简便许多,工艺可控性得到了提高。
该工艺现主要用于线路板通孔方面,在塑料装饰性电镀中也有应用,且主要用于无镍电镀。
由于化学铜存在稳定性差,易分解,沉积速度慢等弊端,且导电层易沉积铜粉,所以该工艺在大规模自动线生产上受到很大限制,不适合塑料高品质电镀的要求。
胶体钯-化学镍前处理工艺已问世近三十年。
与硝酸银-化学铜、胶体钯-化学铜工艺相比,此工艺稳定、简便,所需的劳动力少,得到的镀层质量好,非常适用于大规模自动化生产。
胶体钯-铜还原直接电镀工艺属于塑料电镀表面金属化最新工艺。
该工艺和前几种工艺相比,无需解胶,不要化学镀工序,麻点少,工艺稳定性好,工序和操作时间短,适合自动线生产,适合塑料的高品质电镀要求,适用于塑料无镍电镀需求。
但胶体钯-铜还原直接电镀工艺的胶体钯的浓度要求在 80ppm 以上,塑料原料必须是电镀级的 ABS,所以存在使用成本高,应用范围窄等缺点,现国内应用较少。
因此,现阶段国内塑料电镀自动化生产的主流工艺为胶体钯-化学镍前处理工艺。
12. 自动线生产工艺介绍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电镀行业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强,不利于废水收集的高污染塑料电镀手工生产线逐步被淘汰,塑料电镀自动生产线在国内的应用逐步得到普及。
ABS塑胶电镀流程详解

焦磷酸铜工艺参数
焦磷酸铜 60g/l 焦磷酸钾 330g/l 柠檬酸铵 22g/l 温度 40 – 50 ℃ 时间 2 – 3 min 空气搅拌、阴极移动、连续过滤
硫酸盐镀铜
成分简单,溶液稳定,不产生有害气体,采 用合适的光亮剂可得到全光亮镀层,整镀工艺流程
除油 水洗×2 稀H2SO4 粗化1 粗化2 回收 水洗×3
中和
预浸
沉钯
水洗
解胶
水洗×2
化学镍
水洗×2
焦 铜
水洗
光亮铜
水洗×3
半光镍
光亮镍
回收
水洗×3
铬
回收
水洗×3
烘干
化学除油
除油的目的是清除产品表面在模压、存 放和运输过和中残留的脱模剂和油污。 对塑胶制品常选用钢铁件除油液,在 50℃─70℃的温度下使用。溶液的温 度不能超过塑料的粘流化温度,即不能 使塑胶发生变形。
GG-158A GG-158B GG-158C 时间 温度 连续过滤
150ml/l 100ml/l 100ml/l 3 – 5 min 35 – 45 ℃
焦磷酸盐镀铜
化学镀镍层容易钝化,直接镀光亮酸性 铜有时开始难以完全覆盖,先浸一薄层 铜有利于消除这一问题。 焦磷酸盐镀铜溶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 力均好,阴极电流效率也较高,但成本较 高且废水不易处理。
沉钯工艺参数:
钯活化剂 1.5% 预浸盐 220 g/l CP盐酸 50ml/l 时间 8 – 15 min 温度 35 – 45 ℃ 波美度(Beº ) ≥18 连续过滤
解胶
经胶体钯活化后的制品表面吸附的胶态 钯微粒并没有催化活性,因为钯微粒周 围吸附了起稳定其胶态的价锡水解胶层。 要使钯微粒起催化活性中心作用,必须 对产品表面进行解胶处理。 所谓解胶,就是把钯微料周围吸附的锡 水解胶层溶解掉,露出钯粒子而又不损 害钯核微粒。
ABS电镀工艺流程

硝酸银 温度 氨水 时间
3~5g/L 室温
加至透明 5~lOmin
这种活化液的优点是成本较低,并且较容易根据活化表面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活化的效果。因为硝酸银 还原为金属银活化层的颜色是棕色的,如果颜色很淡,活化就不够,或者延长时间,或者活化液要补料。
C.钯盐活化 氯化钯 温度 盐酸 时间
0.2~O.4g/L 25~40℃ l~3mL/L 3~5min
b.银盐活化
将敏化处理时生成的一层物质氧化,在塑料表面产生有催化性的贵金属薄层,作为化学镀时氧化 还原反应的催化剂。能起催化作用的贵金属有金、银、铂、钯等。常用的活化液有两种类型: ① 离子型活化液:
应用最多的是含Ag+和Pd2+的活化液。当经过敏化后的塑料件浸入含有银离子或钯离子的溶液中 时,贵金属离子立即被二价锡还原,生成贵金属微粒粘附在塑料表面。这些沉淀就成为化学镀的催 化结晶中心。 寿命Ag长N。O3P活d化Cl液2最稳常定用性。不够好,使用寿命短,但比较经济,PdCl2(AuCl2)价格较贵,但稳定性好,
c.磷酸型粗化液
磷酸(质量分数) 20%
温度
60℃
硫酸(质量分数) 50%
时间
5~15min
铬酐
30g/L
▪ 所有粗化液的寿命是以所处理塑料制品的量和时间成正比的。随着粗化量的加大和时间的延长,三 价铬的量会上升,粗化液的作用会下降,可以分析加以补加,但是当三价铬太多时,处理液的颜色 会呈现墨绿色,要弃掉一部分旧液后再补加铬酸。
▪ 敏化的作用是使工件表面吸附一层容易氧化的物质,以便在活化处理(把催化金属还原出来)时 被氧化,在表面形成活化层或催化膜,可以缩短化学镀的诱导期,并保证化学镀的顺利进行。 敏化的质量对于塑料电镀的效果是关键因素。常用的敏化剂是二价锡盐和三价钛盐(如:SnCl2, SnSO4,TiCl3等)。
ABS塑胶电镀流程

ABS塑胶电镀流程-电镀设备厂1。
脱脂:成分:酸性脱脂剂,硫酸QE-903+H2SO4时间:5分钟温度:50℃2。
粗化:成分:CRO3+H2SO4温度:70℃时间:3-8分钟注意:在这个环节里,操作员应注意铬酐一定要洗干净,对于有孔的要动几下,因为孔里有空气,如果粗化不到,会造成漏镀。
(原理:把ABS里面的成份腐蚀成凹坑,以便于活化时Pa的填补。
)3。
中和:成分:中和剂+HCl温度:45℃时间:3分钟中和的目的是去除CR03,防止CRO3污染后面的药水,为了保持其洁净度一个星期必须换一次,平时要常加原料。
4。
活化:成分:活化剂+HCl+NaCl温度:30℃时间:3分钟这个环节比较重要,如果活化剂较少,那Pa的填补凹坑的能力大大降低,从而造成化镍速度减慢,会发生较多的漏镀毛病。
5。
加速:成分:酸性加速剂+Hcl温度:45℃时间:1分钟加速的目的为了除去活化里面的Sn,而保留Pa,使其能活化镍里面的Ni2+ 顺利的发生置换反应,但加速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把Pa去掉,为了保持良好的功能,一星期必须换一次。
6。
化学镍:成分:NiSO4+次亚磷酸钠+柠檬酸钠+氢氧化钠+化学镍添加剂PH值:8。
6--9。
6温度:40℃时间:8分钟这一环节尤其重要,因为只有镍的沉积得好,才能保证后面电镀的良好。
注意事项:1。
不能立刻打气,因为立刻打气会把Pa冲掉,待沉一层镍后,再开打气。
2。
次亚磷酸钠作为还原剂一次不能添加太多,因为太多会造成镍离子的过分被还原成镍单质,使药水Ni2+的浓度大大降低。
ABS塑料电镀前处理工艺

塑料电镀前处理塑料镀的结合力由哪些因素决定主要讨论ABS和ABS+PC勺镀层结合力首先,一定要选取电镀级的塑料。
否则,即使一切都做得正确,镀层结合力也不好。
第二,要正确设计电镀用塑料件。
第三,要有正确勺注塑工艺。
电镀人员首先要检查塑料件是否有应力集中,如果有要加以消除。
在采取了消除应力措施之后,还有明显勺应力集中,就不要电镀。
第二要做好脱脂。
但是塑料表面是不能通过脱脂达到亲水勺,因此严格遵照工艺要求就更显重要。
抛光后勺零件不应存放,尽快脱脂为好,要用超声波强化脱脂效果。
第三,粗化是影响结合力勺关键因素。
粗化不足和粗化过度结合力都不好。
专业公司提供勺粗化液应该是首选,现在勺粗化液是以硫酸和铬酸为基础勺,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三价铬勺累积,三价铬不超过20g/l 效果最好。
粗化勺时间和温度是相关勺,温度过低达不到粗化效果,延长时间也不行。
粗化温度多控制在60-70C, 68C被广泛采用。
粗化时间根据零部件勺成分和大小来决定,一般在5-15 min 之间,PC 含量越高,粗化时间要更长。
如果没有把握,通过实验来决定。
活化液活性差、活化后清洗过度也可能引起结合力问题。
还要注意勺是,要把镀层间起皮和镀层与塑料结合力差区分开来,两者原因不同,解决办法也不同。
塑料应力怎样测试和消除检查塑料件的应力的方法主要是溶剂浸泡法。
用冰醋酸浸30S,晾干,发白处即是应力集中处。
应力大时塑料会开裂,裂纹越多表示应力越大。
也可以浸 2 分钟,裂纹更深更明显去除应力的的方法:热处理法:将已成型的塑料制品放在烘箱中加热,温度控制在塑料变型的温度以下,一般为60——75 度,时间为 2 小时溶剂法:将已成型的塑料制品放在25%的丙酮水溶液(体积比)中,时间30 分钟,温度为室温。
除油液成分及操作条件磷酸三钠50 克/ 升, 碳酸钠30 克/ 升, 氢氧化钠30 克/ 升, 十二烷基硫酸钠 1 克/ 升, 海鸥洗涤剂5 毫升/ 升, 温度60-70 度, 时间3-5 分钟.其作用是除去ABS 料上的油脂和脱模剂等。
ABS电镀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

ABS电镀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引言ABS电镀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增加ABS塑料制品的硬度、耐磨性和装饰效果。
本文将介绍ABS电镀的工艺流程及必要的操作条件。
工艺流程ABS电镀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ABS塑料制品的表面进行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和氧化物。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机械抛光、喷砂和激光处理。
2.阳极处理:ABS塑料制品的表面经过处理后,需要进行阳极处理,以增加其导电性。
常用的阳极处理方法包括喷涂导电涂层或浸泡在含有导电剂的液中。
3.电镀:经过阳极处理后的ABS塑料制品可以进行电镀。
电镀一般分为底镀层和面镀层两个步骤。
底镀层用于增强塑料表面与镀层和底材的附着力,常用的底镀材料包括铜、镍等。
面镀层用于提供一层保护性和装饰性的镀层,常用的面镀材料包括铬、镍、银等。
4.清洗:电镀完成后,需要对制品进行清洗,以去除残留的电镀液和其他污染物。
清洗一般使用酸性、碱性或中性清洗液。
5.表面保护:清洗后的制品需要进行表面保护,以增加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常用的表面保护方法包括喷涂清漆、涂覆抛光蜡等。
操作条件为了保证ABS电镀过程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满足一定的操作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控制:电镀过程中的温度对于镀层的质量和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过高会影响镀层的结构和附着力,温度过低会导致电镀速度变慢。
通常,电镀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25-45摄氏度之间。
2.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电流量,对电镀过程中镀层的均匀性和质量也有影响。
较高的电流密度会导致镀层结构不均匀,较低的电流密度会使得电镀速度变慢。
合理的电流密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电镀时间:电镀时间是指材料在电解质中进行电镀的时间长度。
电镀时间与电流密度和镀层的厚度有关。
一般来说,电镀时间越长,镀层越厚。
根据实际需求,需要合理控制电镀时间。
4.pH值控制:电解质的pH值会影响电镀液的酸碱性,从而影响电镀过程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