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死亡约会_浅析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魅力元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韦斯特霍姆勋爵夫人说道,“我觉得这些人也在所 罗门旅馆住过。刚才到达时,我认出了那位老母亲。我想,我见 过你和她在旅馆里谈过话,金小姐。”
萨拉又羞又愧,脸都红了,只希望韦斯特霍姆勋爵夫人太多 的谈话内容。[6]
这段话的给出,实际是为后文发现真凶解释杀人手法时,对 读者的提示。“刚才到达时,我认出了那位老母亲”含蓄的表达 了之前萨拉小姐与老博因顿夫人谈话时,勋爵夫人是在场的。这 也与前文“她的目光越过萨拉的肩,看着她的身后”相互照应, 表明当时老妇人说话的对象的确不是萨拉小姐,而是站于其身后 的勋爵夫人。
参考文献 1.晓苏,2007, 文学创作与环境描写, 《创作研究.当代文坛》5: 91-93 2.宋嘉扬, 2003, 论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构思技巧, 《重庆师院学报》2: 52-55
106
wenku.baidu.com
文史哲
大众文艺
从《死亡约会》浅析阿加莎克里斯蒂
小说的魅力元素
胡庚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400047)
【摘 要】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享誉中西方的侦探小说女王。本文将通过对其鼎盛时期作品之一:《死亡约会》从人物塑造及整体情节构思两 个角度分析,试图证明阿加莎侦探小说长盛不衰独特的魅力元素。 【关键字】阿加莎克里斯蒂;死亡约会;人物塑造;情节构思;魅力元素
总之,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正是我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理解 马克思思想所做的一点点尝试,不敢说另辟溪经,但我想至少是 抛砖引玉,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水平有限,望各位老师批评指 正,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 陆贵山 周忠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陆贵山 周忠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学与艺术讲演录》 上海市美学研究会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3.《哲学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 哲学编辑室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4.《艺术哲学》 丹纳 人民文学出版社 5.《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6.《阐释学与文学》 戴维-霍伊 春风文艺出版社 7.《批评的剖析》 诺思罗普.弗莱/著 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 百 花文艺出版社 8.《美学与哲学》 米盖尔.杜夫海纳/著 孙非/译 陈荣生/校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9.《弗莱研究:中国与西方》 王宁、吴持哲/主编
也许有读者会质疑,克里斯蒂将解谜的高潮放在小说末尾部 分,那么在小说最后部分整合的线索,将如何较好的零散出现在 之前的文中呢?毋庸置疑,克里斯蒂对此精妙的安排正是其小说 的特殊魅力之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所谓案件的调查者,既包括了书中的侦 探波洛,也隐射了书外的众多读者。换言之,书中所给出的线索 必须针对二者有的放矢的进行安排。以下笔者将对其如何平衡线 索的给出进行剖析。
侦探推理小说是通俗文学的一种体裁,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 小觑的地位。而侦探小说的黄金时期更是其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 一部分。阿加莎•克里斯蒂是黄金时期最受欢迎的小说家。其成 就超过了同期任何一位侦探小说家,是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 女王。阿加莎一生硕果累累,共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 集之多。
《死亡约会》是阿加莎鼎盛时期的作品之一。曾两度改编为 影视作品搬上银幕,并由本人改编为剧本于1945年搬上舞台。
注释 1.《悲剧心理学》朱光潜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 第5页 2.《艺术哲学》丹纳 著 傅雷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第8页
105
大众文艺
文史哲
列,生动绘出了其形象的黑暗。凸显其反面人物的形象。 二、情节的巧妙构思 结构在一部成功的侦探推理小说里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
阿加莎侦探小说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正是其巧妙出人意料的情 节构思。正如宋嘉扬(2003)所写:克里斯蒂的“谜式”小说也 存在着一种构思布局,就是为谋杀为故事悬念(布谜),描绘出 社会现实复杂的生活画面及各类人物的面貌(解谜发展),然后 出现一个惊人的结局(解谜高潮),进而由侦探人员进行推理解 释(解谜的结束)。由此引起读者对案件的深思和审美享受。
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代,小小的共和城邦从事于壮烈的时代, 以极大的努力争得独立,在文明世界中取得领袖地位的时代,等 到民气的消沉与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受到异族统治,民族的独立 与元气一齐丧失的时候,悲剧也就跟着消灭……同样,法国悲剧 的出现,恰好是正规的君主政体在路易十四治下确定了规矩礼 法,提倡宫廷生活,讲究优美的仪表和文雅的起居习惯的时候. 而法国悲剧的消灭,又正好是贵族社会和宫廷风气被大革命一扫 而空的时候.”丹纳的这段话说明一定的文学艺术与处在某一发 展阶段的社会形态相适合.
注释 1,2 阿加莎克里斯蒂,死亡约会,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20 3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约会,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70 4,5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约会,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71 6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约会,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88 7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约会,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133
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一切理解者,都是特定时代的理 解者,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正因为任何理解都不可 能摆脱偏见,正因为任何理解唯有在偏见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因 此,偏见就成为理解和解释形成的基本条件。原始人类面对神秘 的自然界时,拥有他们自己的恐惧性的抽象性的“偏见”。以此 类推,在其它时代的人们同样积累了他们自己独特的“偏见”, 当然这些“偏见”受具体的社会形态制约。这至少是“不平衡” 关系的原因之一。
而克里斯蒂对波洛抛出的线索则是在第二部分的第四章给 出。
她顿了一顿,突然脱口而出,“事实上,我出了个大洋 相。”
“啊?”
波洛的耐心非常好。最后,萨拉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艰难 地描述了当时对话的情景。[7]
这段话的描述非常简单,事实上只是简单陈述了波洛询问萨 拉之前与博因顿一家谈话的经过。“大洋相”三个字已经表明萨 拉告诉了波洛之前对老博因顿夫人不太礼貌的问候以及对方毫不 留情的反唇相讥。由于此条线索的给出与之前勋爵夫人的出场, 言谈里无意识暗示双方谈话时自己在场的线索相距甚远,读者很 有可能只是简单一次阅过,并未引起过多的思考。
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正符合了马克思提出的 “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神话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出现,当它 衰落时,喜剧流行了,当喜剧衰落时,浪漫故事又兴起,当浪漫 故事衰落时,悲剧又成了最高的文学形式,当悲剧成为人们的回 忆,反讽和讽刺的文学又大行其道,也许弗莱的文学理论阐明了 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但他提出的这五个文学模式互换互变的原 因恰巧说明了一定的文学艺术,它同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 态和生产力相适合。
如果单从描写来看,读者不难分析出实际上老博因顿夫人说 讲话的对象并非萨拉小姐,而是她身后的某个人。但克里斯蒂情 节构思的高明之处正是在此。本书从一开始就塑造了病态的博因 顿一家。任何关于其家人匪夷所思的言行举止似乎都能从心理扭 曲的角度考虑。因此,所有关于其举止、言谈、面部表情的细致 描写,统统可以看做是对其病态的凸显。而隐藏其中的某点线索 极有可能被读者忽略,这也是为何克里斯蒂小说的解谜高潮总是 出现在结尾部分。因为只有在结尾部分,所有零碎出现的破案线 索才会以较连贯的形式出现。
这样,按照“不平衡”的规律,在弗莱所绘的文学模式链 条上,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是一个反讽的时代。它预示我们将 要向“神话时代”复归。这时文学发展的规律,同样也是社会发 展、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方面的思考首先借助于丹纳的理论,虽然丹纳所揭露 的时代与环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人 情,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有人会说他没有接触到社 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忽略了或是不够强 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但不论马克思的“物质生产”一词 的含义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既然马克思同时强调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丹纳所说的上层建筑 就应该符合一定时代,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丹纳说: “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 的。”②——例如希腊悲剧(具体例子都和马克思不谋而合):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庀得斯的作品诞生的时代,正是
诚如她所言,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的高潮往往是在结尾部 分。而此前按常理所推出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会在最后一刻被推 翻,而最不引人注目、或在读者看来最不可能是罪犯的“圈外 人”,恰恰是真正的罪犯。当然,此前所有不在场证明也因正确 死亡时间的公布或其他一些因素顷刻间化为乌有。
接下来,笔者将借《死亡约会》里破案线索的零碎给出,以 及叙述案件发展过程的声东击西、暗渡陈仓的手法,尝试剖析阿 加莎侦探小说的独特魅力元素。
以上片段是对吉尼弗拉表情的描写。用耶路撒冷、所罗门、 雅典阿克罗波利斯圣地之名与金发小女孩的微笑联系起来,与后 文的奇异、不染尘埃、远离尘嚣几个修饰词相互映衬,寥寥几笔 便勾勒出了吉尼弗拉纯净无暇、不谙世事孩子般的笑。
而接下来对她动作的描写,则反衬了金发女孩的病态心理。 她的双手放在膝上,正在撕着、扯着,将一块精美的方巾撕 成小碎片。[2] “撕着、扯着”,形象的描绘了吉尼弗拉此时的行为:将 方巾扯成碎片。面露漠然温和的笑容,行动却与面部表情截然相 反,犹如精神病人般的神经质。比从正面描写更能突出金发女孩 的病态心理。 老博因顿夫人像死尸般僵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终于,她伸 出舌头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张开嘴……但过了一会儿,还是什么 也没说。[3] 本句是对《死亡约会》中心理最为扭曲的博因顿夫人的神 态描写。用死尸形容她的坐姿,借此在读者心里加深其心理扭曲 的印象。“伸出”、“舔了舔”、“张开”三个较简单动词的排
“我从来不会忘记。”她说道,“记住,我从来不会忘记任 何东西——任何一种行为,任何一个名字,任何一张脸,我都不 会忘记的……”[4]
这两句话是老博因顿夫人对萨拉小姐较无礼的“问候”所作 出的反应。读者理所应当认为这句话的对象是萨拉小姐。即使在 前一段中,克里斯蒂特意描写了老妇人的目光。
她毒蛇般的目光并没有看着萨拉,而是越过萨拉的肩,看着 她的身后。她似乎不是在对萨拉讲话,而是在对某个熟悉的精灵 说话。[5]
本文将以该书为例,从小说里的人物塑造,整体情节构思两 个部分来透视其侦探小说特有的魅力元素。
一、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笔者将从表情、行为这两个角度浅析博因顿夫人的病态心 理,极其子女长期受压迫而产生的畸形心理。 她坐在那儿,独自微笑着—向空气中看不见的东西微笑。那 笑有点奇妙,它离耶路撒冷和所罗门旅馆都很遥远……那是雅典 阿克罗波利斯的少女们轻启朱唇时露出的那种奇异的、不染尘埃 的笑—遥远、可爱、有一点远离尘嚣的味道。[1]
三、总结 这便是克里斯蒂侦探小说构思技巧独特的魅力元素:在不 同的章节以不同的描述手法,对同一线索或几条零散线索反复提 示,以较晦涩或流畅自然的表现方法几笔带过。甚至故意抛出看 似误导读者的关键性线索,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嫌疑 人供读者猜测,引开其对真正罪犯的关注。从而在结尾部分,书 中侦探解释案情并反驳不在场证明时,达到高潮迭起、超乎意料 的文字效果,真正带给读者阅读侦探小说的乐趣,及对其情节构 思的审美。
萨拉又羞又愧,脸都红了,只希望韦斯特霍姆勋爵夫人太多 的谈话内容。[6]
这段话的给出,实际是为后文发现真凶解释杀人手法时,对 读者的提示。“刚才到达时,我认出了那位老母亲”含蓄的表达 了之前萨拉小姐与老博因顿夫人谈话时,勋爵夫人是在场的。这 也与前文“她的目光越过萨拉的肩,看着她的身后”相互照应, 表明当时老妇人说话的对象的确不是萨拉小姐,而是站于其身后 的勋爵夫人。
参考文献 1.晓苏,2007, 文学创作与环境描写, 《创作研究.当代文坛》5: 91-93 2.宋嘉扬, 2003, 论克里斯蒂侦探小说的构思技巧, 《重庆师院学报》2: 52-55
106
wenku.baidu.com
文史哲
大众文艺
从《死亡约会》浅析阿加莎克里斯蒂
小说的魅力元素
胡庚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400047)
【摘 要】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享誉中西方的侦探小说女王。本文将通过对其鼎盛时期作品之一:《死亡约会》从人物塑造及整体情节构思两 个角度分析,试图证明阿加莎侦探小说长盛不衰独特的魅力元素。 【关键字】阿加莎克里斯蒂;死亡约会;人物塑造;情节构思;魅力元素
总之,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正是我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理解 马克思思想所做的一点点尝试,不敢说另辟溪经,但我想至少是 抛砖引玉,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水平有限,望各位老师批评指 正,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 陆贵山 周忠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陆贵山 周忠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学与艺术讲演录》 上海市美学研究会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3.《哲学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 哲学编辑室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4.《艺术哲学》 丹纳 人民文学出版社 5.《真理与方法》 伽达默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6.《阐释学与文学》 戴维-霍伊 春风文艺出版社 7.《批评的剖析》 诺思罗普.弗莱/著 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 百 花文艺出版社 8.《美学与哲学》 米盖尔.杜夫海纳/著 孙非/译 陈荣生/校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9.《弗莱研究:中国与西方》 王宁、吴持哲/主编
也许有读者会质疑,克里斯蒂将解谜的高潮放在小说末尾部 分,那么在小说最后部分整合的线索,将如何较好的零散出现在 之前的文中呢?毋庸置疑,克里斯蒂对此精妙的安排正是其小说 的特殊魅力之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所谓案件的调查者,既包括了书中的侦 探波洛,也隐射了书外的众多读者。换言之,书中所给出的线索 必须针对二者有的放矢的进行安排。以下笔者将对其如何平衡线 索的给出进行剖析。
侦探推理小说是通俗文学的一种体裁,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 小觑的地位。而侦探小说的黄金时期更是其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 一部分。阿加莎•克里斯蒂是黄金时期最受欢迎的小说家。其成 就超过了同期任何一位侦探小说家,是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 女王。阿加莎一生硕果累累,共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 集之多。
《死亡约会》是阿加莎鼎盛时期的作品之一。曾两度改编为 影视作品搬上银幕,并由本人改编为剧本于1945年搬上舞台。
注释 1.《悲剧心理学》朱光潜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 第5页 2.《艺术哲学》丹纳 著 傅雷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第8页
105
大众文艺
文史哲
列,生动绘出了其形象的黑暗。凸显其反面人物的形象。 二、情节的巧妙构思 结构在一部成功的侦探推理小说里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
阿加莎侦探小说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正是其巧妙出人意料的情 节构思。正如宋嘉扬(2003)所写:克里斯蒂的“谜式”小说也 存在着一种构思布局,就是为谋杀为故事悬念(布谜),描绘出 社会现实复杂的生活画面及各类人物的面貌(解谜发展),然后 出现一个惊人的结局(解谜高潮),进而由侦探人员进行推理解 释(解谜的结束)。由此引起读者对案件的深思和审美享受。
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代,小小的共和城邦从事于壮烈的时代, 以极大的努力争得独立,在文明世界中取得领袖地位的时代,等 到民气的消沉与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受到异族统治,民族的独立 与元气一齐丧失的时候,悲剧也就跟着消灭……同样,法国悲剧 的出现,恰好是正规的君主政体在路易十四治下确定了规矩礼 法,提倡宫廷生活,讲究优美的仪表和文雅的起居习惯的时候. 而法国悲剧的消灭,又正好是贵族社会和宫廷风气被大革命一扫 而空的时候.”丹纳的这段话说明一定的文学艺术与处在某一发 展阶段的社会形态相适合.
注释 1,2 阿加莎克里斯蒂,死亡约会,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20 3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约会,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70 4,5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约会,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71 6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约会,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88 7阿加莎克里斯蒂, 死亡约会,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p.133
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一切理解者,都是特定时代的理 解者,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正因为任何理解都不可 能摆脱偏见,正因为任何理解唯有在偏见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因 此,偏见就成为理解和解释形成的基本条件。原始人类面对神秘 的自然界时,拥有他们自己的恐惧性的抽象性的“偏见”。以此 类推,在其它时代的人们同样积累了他们自己独特的“偏见”, 当然这些“偏见”受具体的社会形态制约。这至少是“不平衡” 关系的原因之一。
而克里斯蒂对波洛抛出的线索则是在第二部分的第四章给 出。
她顿了一顿,突然脱口而出,“事实上,我出了个大洋 相。”
“啊?”
波洛的耐心非常好。最后,萨拉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艰难 地描述了当时对话的情景。[7]
这段话的描述非常简单,事实上只是简单陈述了波洛询问萨 拉之前与博因顿一家谈话的经过。“大洋相”三个字已经表明萨 拉告诉了波洛之前对老博因顿夫人不太礼貌的问候以及对方毫不 留情的反唇相讥。由于此条线索的给出与之前勋爵夫人的出场, 言谈里无意识暗示双方谈话时自己在场的线索相距甚远,读者很 有可能只是简单一次阅过,并未引起过多的思考。
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正符合了马克思提出的 “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神话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出现,当它 衰落时,喜剧流行了,当喜剧衰落时,浪漫故事又兴起,当浪漫 故事衰落时,悲剧又成了最高的文学形式,当悲剧成为人们的回 忆,反讽和讽刺的文学又大行其道,也许弗莱的文学理论阐明了 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但他提出的这五个文学模式互换互变的原 因恰巧说明了一定的文学艺术,它同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 态和生产力相适合。
如果单从描写来看,读者不难分析出实际上老博因顿夫人说 讲话的对象并非萨拉小姐,而是她身后的某个人。但克里斯蒂情 节构思的高明之处正是在此。本书从一开始就塑造了病态的博因 顿一家。任何关于其家人匪夷所思的言行举止似乎都能从心理扭 曲的角度考虑。因此,所有关于其举止、言谈、面部表情的细致 描写,统统可以看做是对其病态的凸显。而隐藏其中的某点线索 极有可能被读者忽略,这也是为何克里斯蒂小说的解谜高潮总是 出现在结尾部分。因为只有在结尾部分,所有零碎出现的破案线 索才会以较连贯的形式出现。
这样,按照“不平衡”的规律,在弗莱所绘的文学模式链 条上,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是一个反讽的时代。它预示我们将 要向“神话时代”复归。这时文学发展的规律,同样也是社会发 展、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方面的思考首先借助于丹纳的理论,虽然丹纳所揭露 的时代与环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人 情,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有人会说他没有接触到社 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忽略了或是不够强 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但不论马克思的“物质生产”一词 的含义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既然马克思同时强调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丹纳所说的上层建筑 就应该符合一定时代,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丹纳说: “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 的。”②——例如希腊悲剧(具体例子都和马克思不谋而合): 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庀得斯的作品诞生的时代,正是
诚如她所言,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的高潮往往是在结尾部 分。而此前按常理所推出的犯罪嫌疑人通常会在最后一刻被推 翻,而最不引人注目、或在读者看来最不可能是罪犯的“圈外 人”,恰恰是真正的罪犯。当然,此前所有不在场证明也因正确 死亡时间的公布或其他一些因素顷刻间化为乌有。
接下来,笔者将借《死亡约会》里破案线索的零碎给出,以 及叙述案件发展过程的声东击西、暗渡陈仓的手法,尝试剖析阿 加莎侦探小说的独特魅力元素。
以上片段是对吉尼弗拉表情的描写。用耶路撒冷、所罗门、 雅典阿克罗波利斯圣地之名与金发小女孩的微笑联系起来,与后 文的奇异、不染尘埃、远离尘嚣几个修饰词相互映衬,寥寥几笔 便勾勒出了吉尼弗拉纯净无暇、不谙世事孩子般的笑。
而接下来对她动作的描写,则反衬了金发女孩的病态心理。 她的双手放在膝上,正在撕着、扯着,将一块精美的方巾撕 成小碎片。[2] “撕着、扯着”,形象的描绘了吉尼弗拉此时的行为:将 方巾扯成碎片。面露漠然温和的笑容,行动却与面部表情截然相 反,犹如精神病人般的神经质。比从正面描写更能突出金发女孩 的病态心理。 老博因顿夫人像死尸般僵坐在那儿,一动不动。终于,她伸 出舌头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张开嘴……但过了一会儿,还是什么 也没说。[3] 本句是对《死亡约会》中心理最为扭曲的博因顿夫人的神 态描写。用死尸形容她的坐姿,借此在读者心里加深其心理扭曲 的印象。“伸出”、“舔了舔”、“张开”三个较简单动词的排
“我从来不会忘记。”她说道,“记住,我从来不会忘记任 何东西——任何一种行为,任何一个名字,任何一张脸,我都不 会忘记的……”[4]
这两句话是老博因顿夫人对萨拉小姐较无礼的“问候”所作 出的反应。读者理所应当认为这句话的对象是萨拉小姐。即使在 前一段中,克里斯蒂特意描写了老妇人的目光。
她毒蛇般的目光并没有看着萨拉,而是越过萨拉的肩,看着 她的身后。她似乎不是在对萨拉讲话,而是在对某个熟悉的精灵 说话。[5]
本文将以该书为例,从小说里的人物塑造,整体情节构思两 个部分来透视其侦探小说特有的魅力元素。
一、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笔者将从表情、行为这两个角度浅析博因顿夫人的病态心 理,极其子女长期受压迫而产生的畸形心理。 她坐在那儿,独自微笑着—向空气中看不见的东西微笑。那 笑有点奇妙,它离耶路撒冷和所罗门旅馆都很遥远……那是雅典 阿克罗波利斯的少女们轻启朱唇时露出的那种奇异的、不染尘埃 的笑—遥远、可爱、有一点远离尘嚣的味道。[1]
三、总结 这便是克里斯蒂侦探小说构思技巧独特的魅力元素:在不 同的章节以不同的描述手法,对同一线索或几条零散线索反复提 示,以较晦涩或流畅自然的表现方法几笔带过。甚至故意抛出看 似误导读者的关键性线索,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嫌疑 人供读者猜测,引开其对真正罪犯的关注。从而在结尾部分,书 中侦探解释案情并反驳不在场证明时,达到高潮迭起、超乎意料 的文字效果,真正带给读者阅读侦探小说的乐趣,及对其情节构 思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