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英文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antric buddhist iconography, the battle axe is held by ferocious deilies to symbolize severance of this worldly attachment.在佛教金铸文法本图解中,战斗斧是由凶残的神灵拿来象征阻隔世俗的依恋的。

lesson sixteen tibetan art 第十六课西藏艺术
the land of snow is known as the“ocean of songs and dances”and indeed singing and dancing are greatly enjoyed by tibetans.这块被雪覆盖的土地作为歌舞的海洋被人们所知晓。

却是这样,唱歌和跳舞是西藏人民非常喜欢的。

during holidays and festivals,everyone joins in dancing,gaily singing hand in hand.在节假日里,每个人都参加到舞蹈中,手牵着手愉快的唱着歌。

religious dance is called cham in tibetan.宗教舞蹈在西藏被叫做羌姆(跳神)。

it was initiated by padmasambhave in the samye monastery in the eighth century.它是在公元八世纪由padmasambhave 在samye 修道院发起的。

according to an account in the chapter
women drum.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舞蹈,表演者围成一个圈步伐灵动,男人敲锣,女人打鼓。

at the height of the performance,the men perform pirouettes on one leg while the women beat their drums high above their heads as they twirl.在表演的高潮,男人单脚站立旋转,女人在旋转的同时把鼓举在头顶击打。

the gor-shae is a round dance popular in the three major regions and the tibet:lhasa,lhoka and shigatse. gor-shae是圆舞的一种在三个的三个主要地区流行:拉萨,山南,日喀则。

this kind of round dance is performed by both men and women who form two concentric circles around a bonfire,and holding hands,shoulders touching,sing in alternate choruses of men and women.这种圆舞有男的女的围绕着一炉篝火形成两个同心圆,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交替合唱。

the dance may continue throughout the night until daybreak.舞蹈可能贯穿整个晚上直到黎明。

ballad is popular in tibet to transmit the history of nation,myths of buddhism and folk tales down the generations by describing them with simple and short songs or poems.民谣用于传达西藏民族历史很是流行,佛教传说和民间故事通过描写他们的简短歌曲和诗传递给下一代。

art and literature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 history of tibet,and in the splendid isol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olk tales,songs,and dances and opera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unique form and local flavour.艺术和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西藏的历史,孤立的青藏高原的民间故事,歌曲,舞蹈和戏曲通过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风格发展的非常辉煌。

篇二:14、嘉雍群培——西藏死亡艺术
西藏死亡藝術
嘉雍群培
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內容摘要:佛教從7世紀傳入西藏以來,與本土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

它影響著藏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藏族人的重要信仰。

這可以從藏族人的死亡儀式中看出,同時,藏傳佛教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反映其信條。

在死亡儀式中運用的音樂及其深奧,展示出它與佛教教義的和諧與完美一致。

關鍵詞:藏傳佛教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中陰救度現實
人類的恐懼莫過於死亡,而藏族人對死亡的認識與眾不同,他們所舉行的死亡儀式,仿佛是在舉行一種特殊的藝術休習,並認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要進入中陰1,是新生的開始,是生命中最尊貴和最光榮的時刻。

人們從小就開始接受死亡的教育和修行,在死亡儀式
的整個過程中,藝術創作與實踐與佛教思想完美結合,《西藏度亡經》2將其稱為“死亡的藝術”。

藏傳佛教對死亡的修習
藏傳佛教的教育是從因果報應3,生死輪回4,諸行無常,更漏皆苦開始的,因此,藏族人對來世和死亡的重視往往超過了對誕生和現實的重視,追求生命的解脫為一生最高的理想。

早期在西藏沒更人去慶祝生日,而對死亡的重視和教育是從生開始,孩子在嬰兒時期,就由母親背著朝佛轉經,並教唱六字真言歌“俺嘛呢叭咪哄”。

藏傳佛教認為,六字真言是一切佛教教義的根本和精髓,能破除六種煩惱,修六種般若行,獲得六種1
2 中阴:人从死到生之间的时间,为七七四十九天。

莲华生著徐进夫译:《西藏度亡经》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5年出版,第9页。

3 藏传佛教教义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因果轮回之中,不能改变。

4 藏传佛教认为,由于“我执”,人们会有消极的情绪,那是因为他们对真相的无知,从而陷入生死轮回。

- 122 -
佛身,生出六種智慧。

在藏區真言調很豐富,更長調也更短調,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供養唱不同的曲調。

藏傳佛教的“空”、“苦”思想,成為真言曲調的基本風格,因此,真言調的旋律以五聲小調式為主,其中羽調式用的最多,色彩暗淡。

人生多難,為了避免以外的死亡和劫難,父母又要教你頌唱金剛上師咒:
“俺阿洪班雜咕嚕叭嘛悉地哄”
據說這十二個字母帶著佛陀說法十二部的整個加持,十二部教法能使人解脫“十二因緣”,脫離六道輪回,當你高唱它時,所聞者皆獲巨大利益和功德。

之外,還要教你皈依經和皈依曲,即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

這些誦唱的咒語歌,旋律平穩、柔和、情切,仿佛聆聽上師的告誡,瞻仰大悲的尊容,滋生心性的智慧。

臨終中陰中的心性顯露
在藏區,對臨終的人要舉行一系列煩瑣的宗教活動,首先要祈請四方神靈給予加持、護佑,所以在一些宗教活動和祭祀的地方,經常聽到祈請上師的長調,用優美的詞藻,悅耳的歌生去感化和達通神靈,祈求他們給危難者力量和勇氣,擺脫病魔的纏繞,不受邪魔的拖曳。

暗淡、柔和的旋律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彷徨。

祈禱後進入禪定狀態,為了臨終者不因死亡而恐懼,上師開始輕輕的,更節奏的敲打臨終者,設法使意念遷移,從鎖骨敲到頭頂,用情切、柔和、慈祥的語調念唱。

上師繼續敲打,聲音逐漸放慢,放弱,不斷重複,直到臨終者拋開生命進入實相之境。

最終得到上師的指導,放下恐懼的心,用平靜、自然、喜悅的心情迎接死亡的到來,把死當成迎接新生必須經過的短暫的幻影,是很重要的,是進入涅磐或往生善趣的重要環節。

法性中陰的明光境界
由於業力的牽引,大多數人不能頓入根本明光,就要進入法性中陰的- 123 -
明光境界,這時枕前上師開始為亡者念唱遷識法,指導亡靈走上往生的旅程。

遷識法的念唱方式各地略更不同,但大致可分為三種形式:
(一)念誦段以韻白的形式進行,節奏富於變化,變化中又講究韻律的統一。

(二)部分段落具更較強的旋律性,旋律流暢,具更吟唱調的特點。

(三)在一定時間的平穩念唱後,突然擊掌高唱。

這種一靜一乍更規律地多次反復,據稱是為了不讓亡者的心識依附於肉體,而不肯離去,因此以擊掌高唱催促之。

家人還要為臨終者請寺院念誦“救度大法”。

屍體停放3天,期間晝夜不停地請喇嘛誦經,
家人在院中煨桑供奉眾神靈,高唱六字真言歌。

天葬
天葬,把藏傳佛教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捨身精神體現的最為透徹,最為徹底,既顯露出原始遺留的野蠻喪習,又蘊涵著無比虔誠的信仰和殊勝的睿智。

天葬,是亡者最後的施捨,也是最後的奉獻,整個儀式過程充滿了音樂。

例如,僧侶們念唱一段度亡經後,解釋生命緣起和因果輪回,這樣,對死亡的恐懼就會減輕。

如果靈魂在中因的最初狀態能夠意識到明光——這個中間階段,他的靈魂就能解脫。

天葬師用長刀把屍體剝離分解,眾鷹守候在四周,最初更一隻體積最大的領頭鷹搖搖擺擺上前啄食,之後,其餘的鷹蜂擁而上,不一會兒就把肉吃得一乾二淨,只剩一堆骨頭,天葬師們用錘把骨架、顱骨等砸碎,拌上糍粑,扔給鷹,直到吃盡。

投生中陰的再生意識
到投生中陰,亡者意生身具更一切知覺作用,渴望得到肉身,重返色界,遺族以各種方式進行祈禱供養,來配合亡者,如:
磕頭、轉經和誦唱明言
- 124 -
磕頭,轉經和誦唱咒言是一項殊勝的供養,是要終身修持,對亡者而言,此時的修持更為及時、迫切,是對亡者最大的幫助和支持。

此時的六字真言長調,由於遺族失去情人的悲痛,顯得倍感淒涼,在空曠的原野、山谷回蕩,像是在哭訴,又像是在懺悔。

放飛風馬、懸掛經幡和進行煨桑
為了避免再掉入無明的悲劇和輪回痛苦的生死中,遺族要放飛風馬、懸掛經幡和煨桑,這是與靈界溝通的重要方式,在煨桑的同時一遍遍地高唱迎請眾神靈長調。

寺院樂舞的救度法
藏傳佛教所更的教派和寺院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法會中樂舞的表演是密宗儀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淨壇祈福,施展佛威,降伏惡魔(阻礙佛法的外敵和困難),摧毀敵人(摧毀煩惱業障),使眾生從無明解脫出來。

其中還更一個目的,那就是對死亡的教育和對亡魂的救度。

如桑耶寺表演的樂舞中就更這樣的:
1、多處達波,即屍陀林樂舞,多處達波原為西藏苯教一厲神,後被蓮花生收為佛教神靈中的底層護法神和指點迷津引入善道的精靈,令其守護天葬台。

更些書上說他是天葬的執行者。

更4人表演,身穿繪更嶙嶙骨架的服,頭戴骷髏面具,在大鼓大鈸樂曲中狂舞,表示對那些危害佛法的惡魔將嚴厲懲治,對因無明而妄念遮蔽的“罪惡之心”,轉生為光明無礙的佛心。

2、冬阿,即超度者樂舞,13人表演,頭戴大黑帽,身穿黑色大袍,腰圍鑲更人眼、口的圍裙,揮舞著邊達(綴更穗邊的人頭骨)和刀,踏著鼓點起舞,意把多處達波解送來的惡魔用利刀肢解,把靈魂送上天堂,表現出佛教的遷識法,讓靈魂拋開肉體,進入中陰境相,也意為擺脫無明的蔽障,進入法心的世界。

3、措鈴,措鈴原是喇嘛桑堆巴的僕人,在這裏化身為餓鬼、遊魂,由20人表演,頭戴兇惡的面具,身穿紅依,吞食被冬阿肢解的碎食,意- 125 -
亡者為餓鬼作最後的施捨,宣揚佛教施捨的精神,鼓勵人們用天葬作最後的施捨,以表達慈悲、慧智的佛心。

樂舞伴奏樂器更銅欽(大號),鈸鈸、嘉令(藏式大嗩呐)風鈴(人股骨號,也稱鬼叫號)、海螺、鈴鋒、手鼓等樂器,演出氣勢恢弘、莊嚴、色彩濃厚,具更很強的震懾作用。

人們懼怕死亡,回避死亡,但沒更一個人可以逃脫死亡,藏傳佛教的教義正是圍繞死亡的認識、教育和亡靈的救度進行,在抽象、深奧的教義基礎上,用具象的語言、事例和藝術手法,潛移默化地感化和教育眾生。

佛教認為對死亡的教育是要揭開死亡的神秘,把生與死
的真理告訴更情眾生,這是佛心最偉大的體現,是智慧和慈悲的顯現,讓人們從死亡的恐懼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

這種光明、希望、若即若離,似隱似現,仿佛唾手可得,似乎又遠在天邊,只更“見空性,發悲心”,才能透過死亡真正得到快樂。

參考書目:
1、《西藏度亡經》連華生著徐進夫譯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5出版
2、《西藏生死之書》(美)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1999年出版
3、《藏傳佛教》才讓著民族出版社 1999年出版
4、《藏族原始宗教》周錫銀望潮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年出版
5、《喇嘛廟——佛的世界》李冀成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出版
- 126 -篇三:写导游词教学实录
《写导游词》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浙江省臧学华
整理:广西省张燕
【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经验推荐桂林的一处景点,尝试从景点风光或景点知识或景点故事传说等角度收集并整理此处景点的资料。

2.在学习范文、与课文比较中,了解导游词讲究口语化、注重互动交流的特点;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收集的资料,能从景点风光或景点知识或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以导游的身份写导游词。

3.通过学写导游词,愿意向别人推荐家乡的景点,感受家乡桂林的美丽。

课前交流互动:
1、我们是中小学48班,是不是?(是)
2、第一次见面,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臧,名学华,很多人写我的姓都会加上草字头,加上草字头是什么字?(如果加上草字头的话是就是西藏的藏字啦!)还可以读什么?(还可以读成cang藏字)做迷藏的藏。

没有草字头读什么(臧)再读一遍,我的名字叫(臧学华)。

看到了我的样子,知道了我的名字,我们就算(认识了),通过一堂课的学习,相信课堂结束之后,我们就成了(朋友)。

我来自浙江,浙江和广西桂林相隔一千四百多公里,熟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的缘分还真不浅,26号那天,我一抽签,就抽到了你们班,我们就有了这个缘分。

很高兴和我们同学一起学习交友。

3、桂林这个地方,山清水秀,洞奇石美,闻名天下,你们在这学习生活,可真幸福!桂林的什么地方最好玩?你说(桂林的象鼻山最好玩)什么景点令你印象最深?你说(我对两江四湖的印象最深)他特别喜欢两江四湖。

你说,你哪儿印象最深刻啦?(我对。

印象最深)非常壮观是吧?还有,你最喜欢哪里?你说(我最喜欢。

象鼻山)是我们桂林市的城徽对不对?(对)
4、除了桂林,你还去哪游玩过?请你(我还去泉州玩过)你说。

指名回答。

看来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下面我们欣赏一些我国的名胜古迹,如果,你认出是哪,可以大声的说出来。

(出示课件)这是(北京故宫)北京故宫,这是(指名回答)对这是杭州西湖。

这是。

这里呢?(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就是它。

这是呢?(福建土楼)福建客家的土楼被美国误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

这是(峨眉山)峨眉天下秀,(黄鹤楼)李白曾经在那为孟浩然送行,对吧?这是哪?宝岛台湾。

再看(长江)很正确,长江三峡。

(出示图,学生直接说景点名字)都认识,美吗?(美)
一、导入
1、这两天,全国各地的老师来桂林参加活动,同学们推荐了桂林特别值得游览的景点,还完成了资料的收集,真好。

我对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有27位同学推荐了象鼻山,
有9位同学推荐了漓江,今天我们要为推荐的景点写导游词。

二、认识导游词,区分导游词和课文的相同和异同。

1、导游词该怎么写呢?我们来先听一听导游的讲解好吗?(好)
(播放赵州桥的导游讲解: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赵州桥。

我们先来欣赏栏板上优美的图案。

大家看到了什么?对,是龙,一条条栩栩如生,请跟着我一幅一幅观赏。

看,这两条龙相互遥望,水里吐着水花,是一幅双龙在天,两条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这副就是大家熟悉的双龙戏珠,请大家仔细看,这些龙游什么特点?是的,这些龙都是四爪,有的细长,没有鳞片,比较短小,这是隋朝龙的特点,有没有觉得,这些龙像是在游动?像活了一样。

接下来自由观光,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


2、介绍的是哪?(赵州桥)还记得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课文——(赵州桥)。

还记得吗?课文的片段,描写赵州桥栏板上的图案,是这样写的,刚才视频,导游是这样讲解的,导游词和课文的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3、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这个问题。

合作学习的任务有两个,一、(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第二个任务:(比一比导游词和课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课文片段和导游词就在我们的桌上,好,我们四人小组开始探究吧!(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4、好了,我们开始交流。

先来交流相同点,你觉得,课文和导游词相同点在哪?(我觉得课文和导游词的相同点都描写了赵州桥的景点。


哦,都描写了赵州桥的景点是吧?
(我们小组觉得他们都把这个景点的主要的细节说清楚。


这个景点的主要是什么呢?
(这是在介绍景点有几条龙,刻的是。


(我认为这几条龙,就是这个景点的特点)
用一个词说是景点的什么?
(概括的说是它的风光)给他掌声。

不同的事物,概括的时候给它的称呼是不一样的,人物我们可以说外貌,动物我们往往说外形,景点我们就说是(风光)就是你们发现的相同点。

我们小组的合作和大家的交流,慢慢我们就弄懂了,明白了。

5、接下来交流不同的地方在哪?谁先说?
(我认为。

不同的地方是:导游词前面有开场白)还有吗?(还有导游词上面加上了警示语)导游词前面有开场白,是对游客进行什么(欢迎)喔,是在欢迎他们。

还有什么?
(导游词还有导游和游客的互动)欢迎是互动的一种方式。

导游和游客互动交流有很多地方,我们找一找好不好?哪些地方是互动?找得出来吗?
(互动应该是:请一幅一幅的观赏。


(对,这是龙。

)先问一个问题:大家看到了什么,再说:对这是龙。

这也是交流互动。

(请大家仔细看这些龙有什么特点。

)这也算互动,还有吗?
(是的,这些龙都是四爪,有的细长,没有鳞片,比较短小。

)前面导游先问了,然后再答,这也可以是互动。

(接下来自由观光,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乱涂乱画。

)这也是对游客进行互动,还有刚才大家提到的,开场跟游客打的招呼,是不是?(是)很好!刚才我们讲了,导游跟游客互动交流的时候,会跟游客打招呼欢迎,有的时候还会提示,有的时候,用一些问题引导游客们参观游览。

是不是这样?(是)课前交流,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你们到了一处景点,导游除了跟我们介绍那里的风光之外,还会跟我们说些什么?
(我觉得还会跟我们说景点的传说。

)你到哪个景点听过传说?
(导游还会介绍景点的历史。

)传说会介绍,讲一点故事,讲一点传说,是不是这样?
6、(小结:)通过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比课文和导游词,结合我们的旅游经验,我们发现,导游词的内容可以写景点的风光,也可以介绍有关景点的故事和传说,还有同学说的,相关的历史。

是不是?导游词最大的特点就是跟游客的互动交流。

要跟游客有礼貌的欢迎,要引导他们参观游览,有的时候还要提示一些注意事项,是不是?(是)好,那明白了导游词的特点,现在写有底气了吗?(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为自己推荐的景点写导游词。

7、根据我们的课前资料收集单。

这两位同学:李嘉琪和张耀明,这两位同学的资料收集单整理得很好,而且干净整洁,书写漂亮。

给他们鼓鼓掌!还有这些同学,他们收集的景点风光很吸引我;这些同学收集的故事传说,让我印象深刻;还有这四位同学整理的其他方面的资料让我很感兴趣。

资料收集得好,写导游词就方便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写导游词。

我们用大约十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好吗?(好)
三、生写导游词,师巡堂指导。

四、生评价。

1、写好的同学,我们发现,下面有一张评价清单,你可以读一读你自己写的导游词,对照评价清单,给自己评一评,打上勾。

2、自评好了,小组每两个同学互相交换,给对方评一评,在互评栏里打上勾。

3、好,停笔了。

没有写完的同学,等下讲评完了以后再写,好吧?两人之间的互评没有评完,赶快评一下。

4、我们班同学很会写,洋洋洒洒,格子都不够,是吧?
五、老师点评:
1、好了,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叫张悦池,我们来看看他的导游词,对照评价,给他评一评,并给他提提修改意见。

我们先听他读一读。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悦池,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一个a级景点——漓江。

它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到阳朔,一水相连,贯穿南北。

千百年来,漓江的百里画卷,江水清澈,奇洞美石,绿树环江,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今天由我带领你们的旅程到此结束,你们一定觉得我的讲解很精彩吧,下次有时间,一定要来这山美水美的小城市喔!谢谢大家!)
还有点小导游的味道,那我们来评一评,他重点介绍了什么?你说。

(我认为他重点介绍了漓江的风光。


风光重点介绍,他把内容讲清楚了吗?
(我认为,他没有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主要内容讲清楚了,可同学觉得不够具体,是不是?那是臧老师给的格子太小了。

我本来觉得四年级不会写那么多,没想到你们那么厉害!好,我们再来看他的互动交流,哪儿体现了?
(我举得互动交流他的开场白体现了。

)还有吗?
(还有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体现了。

)这里有,是不是?那么对他的导游词,你还有什么修改建议吗?
你讲!(我给他提一点修改建议:多了“一定”。

)“一定觉得”多了“一定”,用词要。

一点更好,他的建议,你接受吗?(接受)还有吗?
(你为什么马上写了:各位游客下次再来?)游客还意犹未尽呢。

我们来看,刚才他读的时候,这个地方漏字了,是不是?漏字了,下次补好。

看来写导游词不仅要关注导游词的特点,还有注意用词的准确,语句的通顺对不对?很好,谢谢你,掌声!
我们再来请最后一位同学。

(大家好!想认识桂林的风光吗?那就和我一同走进象鼻山吧!象鼻山。

,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

是一个。

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象鼻山以神奇著称,它的神奇首先是。

看桂林风光是多么美丽呀!你们喜欢吗?)
他给自己三个勾全打上了,你们同意吗?
(不同意,他没有讲什么传说故事,我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


他介绍的也是象鼻山的风光,你觉得如果加上传说故事,就更好了,是不是?(对)好,你接受吗?(接受)
有没有介绍象鼻山的,觉得自己讲得比他还好的?请你吧!
正好,臧老师26号也到桂林的景点走走,给你配上图,现在,我也是其中的一位游客了,请你为我们讲解一下。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李清。

,现在我们来到了桂林的城徽——象鼻山,它位于桂林市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由于象鼻山像一只大象,在江边畅饮,被称为象鼻山。

来,我们上船吧,小心一点,别滑倒了。

大家先听我朗诵诗歌,猜猜我说的是哪首诗?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

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好,猜吧!对了,是《河水月洞影》大家小心下船,别掉入水中,大家注意一下,不要到水边玩,不要乱画。

好自由活动吧!)你看,老师们都给你掌声了,谢谢你的导游,相信下课之后,老师们迫不及待都去到象鼻山游玩一番。

六、
同学们的导游词写得好,讲得又出色,相信老师们都比较信了,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秀美。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我们桂林就接待了122.38万的游客,多吗?(多)我相信以后,说不定以后在座的同学就会成为一位优秀的导游。

到六年级,我们还有一项活动,口语交际活动,要担任旅游大使,到时候我们根据自己设计的游览线路,介绍风景名胜,或是景点风光,相信到时候你们会更加出色。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谢谢中华小学四年级48班的同学,谢谢你们的刘老师。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